中國著名音樂家有哪些
① 中國十大音樂家
中國古代十大音樂家 伯牙:春秋時代的琴師。《荀子·勸學》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之說,可見他的琴藝之高超。相傳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師曠: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雙目失明,但他的聽覺敏銳,辨別音律十分准確。他的代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李延年:漢代宮廷音樂家。曾擔任樂府的協律都尉。他的代表作品有根據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摩柯兜勒》,製作了28首新曲調,作為儀仗使用的軍樂。 嵇康:三國時期魏末琴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學識淵博,善寫詩賦文論,熱愛音樂,擅長彈琴,以彈奏《廣陵散》著稱。他的代表作品有《聲無哀樂論》和《琴賦》,對音樂和琴的奏法及表現力,作了細致而生動的描寫。 蘇低婆:南北朝時宮廷音樂家。她善彈胡琵琶,家傳龜茲樂調「五旦七聲」宮調體系。其音樂理論,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古代宮調體系的建立和發展。 萬寶常:隋代音樂家,善彈多種樂器。他的代表作品有《樂譜》。 李隆基:唐代音樂家,他也是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音樂家。他擅長演奏羯鼓和橫笛,創作改編了《夜半樂》、《小破陣樂》、《霓裳羽衣曲》等。建立了唐代音樂機構教坊、梨園。 李龜年:唐代樂師,他演奏的吹管樂器篳篥技藝高超,很多詩人都聽過他的演奏,並且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姜夔:宋代音樂家、詞人,別號白石道人,世稱姜白石。代表作品有《揚州慢》、《凄涼犯》、《白石道人歌曲》等。 朱載育:明代樂律學家。著有《樂律全書》、《律呂正論》、《律呂質疑》
② 建國以來有名的音樂家有哪些
楊蔭瀏 民族音樂家,最早用西洋記譜法整理民間樂曲,如《滿江紅》。
李叔同 即弘一法師,作有《春遊》、《早秋》,填詞《送別》。
蕭友梅 音樂教育家,編寫《普通樂學》等音樂教材,作歌曲《國恥歌》、《問》。
華彥鈞 即瞎子阿炳,盲人、流浪藝人,作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
劉天華 二胡演奏家,作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鳥語》等十首,琵琶曲《歌舞引》等三首,練習曲幾十首。
黎錦暉 作兒童歌舞《小小畫家》等,流行歌曲《毛毛雨》、《桃花江》等。
黎錦光 黎錦暉的弟弟,通俗音樂家,音響專家,作有歌曲《夜來香》、《拷紅》、《香格里拉》等。
黃 自 愛國音樂教育家,作管弦樂《懷舊》,歌曲《抗敵歌》、《旗正飄飄》。
中國現代革命音樂家
張寒暉 作救亡歌曲《松花江上》、《軍民大生產》、秧歌劇多種。
冼星海 中國革命音樂奠基人,作有《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等四部,歌曲《救國軍歌》、《游擊隊歌》、《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五百首,交響樂《民族解放》等四部,還為十幾部電影作曲。
任 光 作《漁光曲》、《打回老家去》、《大地行軍曲》,為多部電影作曲。
張 曙 作歌曲二百多首,如《保衛國土》、《丈夫去當兵》、《日落西山》、《洪波曲》。
聶耳 中國革命音樂奠基人,作《義勇軍進行曲》(後被定為《國歌》)、《前進歌》、《畢業歌》、《大路歌》、《賣報歌》等三十三首歌曲,編《金蛇狂舞》等四條樂曲,為多部電歇、歌劇《揚子江暴風雨》作曲。
麥 新 作《大刀進行曲》等抗戰歌曲。
安 波 作秧歌劇《兄妹開荒》等,領導根據地的文藝運動,中央音樂學院院長。
馬 可 作歌劇《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歌曲《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
鄭律成 朝鮮人,1933年來中國,1937年到延安,作歌曲近三百首,《八路軍進行曲》後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另有《延安頌》、《毛澤東頌》等。
賀綠汀 作有《游擊隊歌》等歌曲,《牧童短笛》等鋼琴曲。為電影《馬路天使》作曲。
呂 驥 全國音協主席,作有《抗大校歌》、《新編九一八小調》。
馬思聰 著名作曲家、演奏家,作有《思鄉》、《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前)。
李煥之 全國音協主席,作品有《社會主義好》、《春節序曲》,並為《國歌》、《東方紅》編曲。
李劫夫 作有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並為多首毛澤東詩詞譜曲。
中國當代作曲家
瞿希賢 (女)作有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冒振邦 為多部電影作曲,如《五朵金花》、《劉三姐》、《冰山上的來客》等。
黃 准 (女)為多部電影、電視劇作曲,如《紅色娘子軍》、《蹉跎歲月》、《小貓釣魚》。
寄 明 (女)為多部電影作曲,如《英雄小八路》等,其主題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被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王 酩 為多部電影、電視片作曲,如《知音》、《海霞》、《黑三角》,另有歌曲《難忘今宵》等。
王立平 為多部電視片、電影作曲,如《紅樓夢》、《哈爾濱的夏天》、《聊齋》、《戴手銬的旅客》。
施光南 作有歌劇《屈原》、《傷逝》,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
谷建芬 (女)作有歌曲《思念》、《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媽媽的吻》、《今天是你的生日》。
譚 盾 旅美,作有《風雅頌》、《九歌》、《天地人》(香港回歸儀式演出)、《2000》,1998年作歌劇《馬可·波羅》獲格萊美獎,為電影《卧虎藏龍》作曲,獲2001年度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徐沛東 為多部電視劇作曲,如《籬笆·女人·狗》、《雍正王朝》,另有歌曲《亞洲雄風》等。
王洛賓 號稱「西部歌王」,作有《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康定情歌》、《花兒與少年》、《阿拉木罕》等。
劉 熾 為多部電影作曲,如《上甘嶺》、《英雄兒女》、《祖國的花朵》。
傅庚辰 中國音協主席,為多部電影、電視片作曲,如《閃閃的紅星》、《地道戰》。指揮家、演奏家
中國當代指揮家有:李德倫、鄭小瑛(女)、陳佐湟、湯沐海、陳燮陽、尹升山、黃貽鈞、彭家鵬、胡詠言、嚴良墊、聶中明、李華德、楊鴻年等。
鋼琴演奏家有馬思聰、傅聰、劉詩昆、殷承宗、鮑惠蕎(女)、郎朗、李雲迪。
小提琴演奏家有俞麗拿(女)、盛中國、呂思清、薛偉。
二胡演奏家有閔惠芬(女)、馬曉暉(女)、韓華奇(女)等。
琵琶演奏家有林石城、劉德海。
笛子演奏家有陸春齡。
③ 中國現代音樂家比較著名的有哪些呢
1,沈心工
沈心工(1870-1947),學堂樂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國音樂教育家,上海人內。原名沈慶容鴻,字叔逵,筆名心工。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年底中秀才,1895年執教於上海聖約翰書院,1896年考入南洋公學師范班。
2,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
3,蕭友梅
蕭友梅(1884-1940),廣東廣州府香山縣人,上海音樂學院創始人之一、作曲家、教育家、音樂理論家,是中國現代音樂史上開基創業的一代宗師、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者。
4,王光祈
王光祈,音樂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字潤玙,筆名若愚,屬龍,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人。1920年赴德國留學,研習政治經濟學,1923年轉學音樂。
5,張寒暉
張寒暉(1902年5月5日-1946年3月11日),原名張蘭璞,字含暉,河北定縣人(今河北省定州市)。1925年入北平國立藝專戲劇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④ 你還知道哪些我國著名音樂家及其音樂作品
我國著名的音樂家以及作品有:
1、雷振邦:
雷振邦北京人。滿族。新中國最著名的電影音樂人,從1955年到1980年,他譜寫的電影歌曲代表作多達一百餘首,包括《劉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來客》《蘆笙戀歌》等40餘部影片經典音樂作品。
2、賀綠汀:
賀綠汀原名賀楷、賀安卿,代著名音樂家。半個世紀以來,賀綠汀共創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鋼琴曲,作品有《哈哈哈》、《練壯丁》、《送出征將士》。
3、王洛賓:
王洛賓名榮庭,字洛賓,曾用名艾依尼丁,漢族,出生於北京,中國民族音樂家 主要作品有《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阿拉木漢》《在銀色的月光下》等。
4、聶耳:
聶耳,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中國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主要作品有《鐵蹄下的歌女》、《梅娘曲》、《採茶歌》。
5、冼星海:
冼星海,中共黨員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廣州府番禺縣,出生於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主要作品有《神聖之戰》、《游擊軍》、《民族解放》。
⑤ 中國著名音樂家
伯牙:古代傳說人物,生於春秋戰國時代,相傳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是他的作品。
師曠:春秋時代晉國音樂家,相傳《陽春》、《白雪》、《玄默》三操是他的作品。
嵇康:三國魏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單樂家,以所彈《廣陵散》知名。
雷海青:唐代著名宮廷藝人,精通琵琶,因反對安祿山被支解示眾。
李龜年:唐代宮廷樂師,作《渭州曲》。
董庭蘭:唐代古琴家,以善彈《胡茄十八拍》的兩種傳譜著稱。
姜夔: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有《律呂新書》等音樂著作。
朱權:明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和古琴家。論著有《神奇秘譜》、《太和正音譜》等數十種。
王玉峰:清末民間盲藝人,以「三弦彈戲」模仿譚鑫培、龔雲甫等京劇名演員唱腔知名。
華彥鈞:現代民間音樂家,人稱「瞎子阿炳」。所作《聽松》、《二泉映月》、《寒春風曲》等二胡曲最為依妙。
劉天華:現代作曲家、民族樂器演奏家,所作《良宵》、《光明行》、《空山鳥語》等二胡曲發展了二胡的表現手法。
聶耳:我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奠基者,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作有歌曲《義勇軍進行曲》、《開路先鋒》、《大路歌》、《前進歌》、《鐵蹄下的歌女》等三十餘首及歌劇《揚子江暴風雨》。
冼星海:現代作曲家、人民音樂家。作品有大合唱《黃河》、《生產》等,歌曲有《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交響曲《民族解放》、《神聖之戰》、交響組曲《滿江紅》等。
張曙:現代作曲家,作品有《保衛國土》、《洪波曲》等二百餘首。
麥新:現代作曲家,作品《大刀進行曲》、《游擊隊歌》,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
離我們比較近的,鋼琴家殷承宗,傅聰,小提琴家俞麗拿(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最權威的演奏者)
新生代:李雲迪,肖邦第十四屆國際肖邦鋼琴比賽第一名.(肖邦鋼琴比賽可以說是世界影響最大的鋼琴比賽,在李雲迪之前幾屆,第一名連續空缺,因為比賽評委非常苛刻嚴謹,寧可讓第一名空缺,也不讓平庸者得第一名!足見李雲迪的優秀!!)
郎朗:郎朗是第一位與柏林、維也納、美國五大等所有一流樂團長期合作,在全世界所有的著名的音樂廳舉辦個人獨奏會的中國鋼琴家。年僅22歲的他,已成為繼霍洛維茲和魯賓斯坦之後世界鋼琴界的又一位領軍人物。郎朗的音樂才華以及熱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他成為古典音樂最理想的詮釋者和年輕人心中的偶像。
⑥ 中國音樂家有哪些
1、呂驥
呂驥(1909年-2002年1月5日),我國新音樂運動的先驅者之一、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音樂理論家,出生於湖南湘潭,創作的《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等歌曲廣為傳唱,致力於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遺產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理論研究涉及了社會音樂生活、音樂功能、音樂創作、音樂表演、民族音樂、音樂美學、音樂史等多方面的領域,獲得了首屆中國音樂金鍾獎頒發的「終身榮譽勛章」。其外重孫女是著名華語女歌手周筆暢。
2、羅浪
羅浪,1920年7月28日出生,福建泉州德化人。是當代出色的革命音樂家和指揮家,新中國軍樂事業的主要奠基人,演奏國歌第一人。
羅浪歷任中央軍委軍樂團團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軍樂處處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軍樂學校校長,中央廣播樂團團長,八一電影製片廠軍教室主任、顧問等。 曾為《解放軍進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東方紅》等經典樂曲改編和配曲。
創造的《哀樂》是他影響最廣、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偉人去世舉行葬禮時,都使用了這首曲子。並且60多年來,全國眾多殯儀館至今一直在使用《哀樂》為葬禮配樂。
3、冼星海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男,漢族,中共黨員,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廣州府番禺縣(現屬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鎮),出生於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其作品中《黃河大合唱》最廣為人知。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習音樂。
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師從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斯。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赴延安,後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10月因勞累和營養不良,他的肺病日益嚴重。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於莫斯科。
4、任光
任光(1900-1941),曾用筆名前發。1900年出生於浙江省嵊州市(城關鎮)。中國近代音樂家、作曲家。任光的《漁光曲》、《大地進行曲》、《王老五》、《新蓮花落》,特別是1936年創作的《打回老家去》等作品,反映了貧苦民眾的真實情感,表現了革命群眾豪壯堅毅的性格,創作風格進一步民眾化、大眾化。
5、李德熙
李德熙音樂家。1928年11月出生,山東鄄城人。李德熙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文化藝術事業,盡力完成所擔負的各項工作,在任主編期間,對培養新人,發表新作,做了不懈的努力,深得雲南音樂界的好評。《雲嶺歌聲》編輯部,1985年被雲南省文化廳評為「先進集體」,其本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在兩屆「聶耳音樂周」和「中國第三屆藝術節」期間,做了大量有效的組織工作,得到許多贊譽。
⑦ 中國有那些著名的音樂家
1,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⑧ 中國有哪些著名音樂家呀﹖
中國古代音樂家
孔子:春秋時著名的教育家、音樂家。約公元前481年,作琴曲《陬操》,以傷悼被趙簡子殺害的兩位賢大夫。現存琴曲《龜山操》、《獲麟操》、《猗蘭操》相傳都是孔子的作品。
伯牙:春秋時代的琴師。《荀子·勸學》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之說,可見他的琴藝之高超。相傳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
師曠: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雙目失明,但他的聽覺敏銳,辨別音律十分准確。他的代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雍門周:戰國琴師。善鼓琴,嘗為孟嘗君鼓琴。後世說他是最早發明琴譜的人。
李延年:漢代宮廷音樂家。曾擔任樂府的協律都尉。他的代表作品有根據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摩柯兜勒》,製作了28首新曲調,作為儀仗使用的軍樂。
桓譚:東漢琴家。任掌樂大夫。所著《新論》,常論及音樂。並著《琴道》,介紹有關琴及琴曲的事跡。
蔡邕:漢末琴家。他創作了著名的《蔡氏五弄》,包括《游春》、《淥水》、《幽思》、《坐愁》、《秋思》。現存《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亦傳為他的作品。
蔡琰:漢末女琴家,字文姬,蔡邕的女兒。漢末,她被虜入胡地,十二年後被曹操贖回。琴曲中表現這一題材的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等。這些往往被認為是她的作品。
嵇康:三國時期魏末琴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學識淵博,善寫詩賦文論,熱愛音樂,擅長彈琴,以彈奏《廣陵散》著稱。他的代表作品有《聲無哀樂論》和《琴賦》,對音樂和琴的奏法及表現力,作了細致而生動的描寫。
阮籍: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精於琴道。現存琴曲《酒狂》傳說是他的作品。有音樂論文《樂論》傳世。
阮咸:魏晉琴家,竹林七賢之一。琴曲《三峽流泉》相傳為他的作品。
劉琨:晉代琴家。創作琴曲《胡笳五弄》,包括:《登隴》、《望秦》、《竹吟風》、《哀松露》、《悲漢月》,是最早以胡笳聲編為琴曲的作品。
蘇低婆:南北朝時宮廷音樂家。她善彈胡琵琶,家傳龜茲樂調「五旦七聲」宮調體系。其音樂理論,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古代宮調體系的建立和發展。
賀若弼:隋代琴師。創作琴曲《石博金》、《清夜吟》、《不換玉》等。《西麓堂琴統》中存有《清夜吟》。
萬寶常:隋代音樂家,善彈多種樂器。他的代表作品有《樂譜》。
趙耶利:初唐琴師。琴藝冠絕當世。曾整理《蔡氏五弄》及《胡笳五弄》等琴曲。著有《琴敘錄》九卷,《彈琴手勢圖譜》和《彈琴右手法》。他總結琴派說:「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逝,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時之俊。」這些評論至今仍符合吳、蜀兩派的特點。
李隆基:唐代音樂家,他也是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音樂家。他擅長演奏羯鼓和橫笛,創作改編了《夜半樂》、《小破陣樂》、《霓裳羽衣曲》等。建立了唐代音樂機構教坊、梨園。
李龜年:唐代樂師,他演奏的吹管樂器篳篥技藝高超,很多詩人都聽過他的演奏,並且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董庭蘭:盛唐琴師。從鳳州參軍陳懷古學得當時流行的「沈家聲」「祝家聲」,而青出於藍。在唐代享有很高的聲譽。今存《大胡笳》、《小胡笳》、《頤真》等琴曲相傳為他的作品。
薛易簡:唐代琴家。他九歲彈琴,十二歲能彈雜曲三十及《三峽流泉》等三弄,十七歲彈《胡笳》兩本及《別鶴》、《白雪》等名曲。他在講究「用指輕利,取聲溫潤,音韻不絕,句度流美」之外,更強調「聲韻皆有所主」的內在表現。還指出了從彈琴姿勢反映出的精神不集中的「七病」,為後世琴家所重視,從而引申出許多的彈琴規范。
姜夔:宋代音樂家、詞人,別號白石道人,世稱姜白石。代表作品有《揚州慢》、《凄涼犯》、《白石道人歌曲》等。
義海:北宋琴家。夷中的入門弟子。在越州法華山學琴,「積十年不下山,晝夜手不釋弦,遂窮其妙。」著有《則全和尚節奏指法》。
郭楚望:南宋琴家。因感政治腐敗,猶如雲霧遮蔽九嶷山,遂作琴曲《瀟湘水雲》。又有《秋鴻》、《泛滄浪》等琴曲作品。劉志方傳其琴藝與毛敏仲、徐天民形成著名的浙派。郭楚望實為浙派的創始人。
徐天民:南宋琴師。為楊瓚門客時,由學江西譜改學郭楚望譜,並參與編輯《紫霞洞琴譜》。其祖孫四代皆是著名琴師。後人推崇為「徐門正傳」。現存《神奇秘譜》中的《澤畔吟》為其作品。
毛敏仲:南宋琴師。為楊瓚門客時從劉志方學郭楚望傳譜。創作琴曲甚多,有《漁歌》、《樵歌》、《列子御風》、《山居吟》、《佩蘭》等。其中,《漁歌》、《樵歌》的藝術水平很高。
嚴徵:明末琴家。虞山派創始人。琴風「清、微、淡、遠」,所編的《松弦館琴譜》為虞山派主要的譜集。
朱載育:明代樂律學家。著有《樂律全書》、《律呂正論》、《律呂質疑辨惑》等書。《樂律全書》總結了前人的樂律理論,並加以發展,首創了「新法密率」的理論。
徐上瀛:明末琴家。虞山派集大成者。他和嚴徵同學藝於陳愛桐的弟子,但是琴風大不相同。他吸收《雉朝飛》、《烏夜啼》等快節奏的琴曲,收入《大還閣琴譜》。琴風「徐疾咸備」,彌補了嚴徵的不足。所著《溪山琴況》,對琴曲演奏的美學理論有系統而詳盡的闡述。
庄臻鳳:清代琴家。彈琴近三十年,創作了首琴曲,收入《琴學心聲》中,較為流行的有《梧葉舞秋風》、《春山聽杜鵑》等。
徐常遇:清初琴家。廣陵琴派的先行者。所傳琴譜於1702年刊為《澄鑒堂琴譜》,為廣陵派最早的譜集。
徐祺:清代琴師。廣陵派的繼起者。傳譜輯為《五知齋琴譜》,所收琴曲以虞山派為多,並對各曲進行了加工發展,從中可以看出廣陵派與虞山派的淵源關系。
吳虹:清代琴師。學琴於徐常遇之孫徐錦堂。當時是廣陵派鼎盛時期,琴家雲集,日夜彈奏,對他很有幫助。他致力學琴數十年,編琴曲八十二首,於1802年刊印《自遠堂琴譜》,為廣陵派集大成者。
祝鳳喈:清代琴家。十九歲學琴,致力琴學三十多年。著有《與古齋琴譜》,對琴學理論有深入探討。
張孔山:清代琴師。學琴於浙江人馮彤雲。咸豐年間為四川青城山道士,1875年協助唐彝銘編成《天聞閣琴譜》。所傳諸曲如《流水》、《醉漁唱晚》、《普安咒》都很有特點。經他發展加工的《流水》流傳甚廣。
華彥鈞 (1893-1950) 民間音樂家。小名阿炳,江蘇無錫東亭人,當地雷尊殿道士華清和之子。阿炳的器樂演奏深為群眾歡迎,其超群技藝,早在十八歲時就已被當地的道教音樂界看好。他曾廣泛學習各種民間音樂,能超脫狹隘的師承和模仿,根據自己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創作、演奏各種器樂曲。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流傳於世。僅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等得以保存下來,並成為中國民族音樂殿堂中的瑰寶。
劉天華(1895-1932)著名作曲家、民族樂器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江蘇省江陰縣人。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是文學家劉半農之弟。1922年受聘赴北京,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同年秋又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音樂體育專科教師。1926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和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直至去世。一生中總共編寫了四十七首二胡練習曲,十一首琵琶練習曲。奠定了二胡專業創作和演奏的基礎。
任光(1900-1941)浙江嵊縣人。從小喜愛民間音樂,會拉琴、吹號、彈風琴。1919年到法國勤工儉學,當過鋼琴修理工人,同時學習音樂。1934年創作了著名的《漁光曲》(同名進步影片插曲,周璇主演並主唱)而一舉成名。以後還創作了《月光光》、《新蓮花落》、《大地行軍曲》等電影插曲和一些救亡歌曲,如《打回老家去》(署名前發)、《高粱紅了》等著名歌曲。此外,還創作過歌劇《台兒庄》(《洪波曲》)的音樂。
賀綠汀(1903-1997)原名賀楷,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湖南邵陽人。1931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早年參加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先後任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教員,明星影片公司音樂科科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音樂教員、延安中央管弦樂團團長、華北文工團團長。半個世紀以來,賀綠汀共創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鋼琴曲、六首管弦樂曲、十多部電影音樂以及一些秧歌劇音樂和器樂獨奏曲,並著有《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1999年4月27日在上海逝世。
冼星海(1905-1945)原籍廣東番禺,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習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師從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斯。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赴延安,後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45年10月病逝於莫斯科。
聶耳(1912-1935) 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一作紫藝。雲南玉溪人,生於昆明。自幼喜愛花燈、滇劇等民間音樂,會演奏多種民間樂器。他從小家境貧寒,對勞苦大眾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產物。聶耳開辟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先驅。聶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
馬思聰(1912-1987)是中國第一代小提琴音樂作曲家與演奏家,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45年抗戰勝利後,先後擔任台灣交響樂團指揮、廣州藝術音樂系主任、上海中華音樂學校校長、香港中華音樂院院長等。1950年後任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並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音樂創作》主編等職。
王洛賓 (1913-1996),著名的西部民歌傳播者,被譽為中國現代歌曲之王。中國20世紀最負盛名的民族音樂家之一。籍貫北京。1934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他1938年在蘭州改編了第一首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後,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從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間曾先後兩次入獄達十八年之久),將傳奇般的一生都獻給了西部民歌的創作和傳播事業。
雷振邦 (1916--1997)是我國著名的電影音樂作曲家,國家一級作曲,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能夠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音樂協會付會長、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幾十年來,雷振邦創作的故事影片音樂主要有:《董存瑞》、《馬蘭花開》、《蘆笙戀歌》、《花好月圓》、《五朵金花》、《金玉姬》、《達吉和他的父親》、《劉三姐》、《萬木春》、《冰山上來客》、《景頗姑娘》、《戰洪圖》、《鋼鐵巨人》、《暗礁》、《吉鴻昌》、《小字輩》、《幽谷戀歌》、《明天回答你》、《精變》《赤橙黃綠青藍紫》、《東方大魔王》……還有82集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等。
馬可(1918-1976) 江蘇徐州人。1939年抵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工作團工作、學習,得到冼星海、呂驥等人的指導,記錄、整理過大量民族資料。後在東北解放區從事音樂活動,解放後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一生寫了二百多首(部)音樂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灣》、《我們是民主青年》、《咱們工人有力量》、《呂梁山大合唱》,秧歌劇《夫妻識字》歌劇《周子山》(與張魯、劉熾合作)、《白毛女》(與瞿維、張魯、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結婚》,管弦樂《陝北組曲》等流傳最為廣泛。以他為首集體創作的《哀樂》是現在國內最正式的儐儀用曲。
李德倫(1917-2001)出生於北京,少年時期學習鋼琴及小提琴,在輔仁大學讀書時曾與師生組成學生管弦樂團,並參加演奏。1940年考入國立上海音專,先後師從舍夫佐夫(I.SHEVTZOV)及杜克生(R.DUCKSON)學習大提琴,師從弗蘭克爾(W.FRANKEL)學習音樂理論。指揮家、中央樂團藝術指導。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八屆副主席兼表演藝術委員會主任。在人們的心目中,李德倫的名字總是和「交響樂」聯系在一起。84歲的他在抱病多年後溘然長逝,令人發出「世上空餘《田園》曲,人間不見李德倫」的感慨。
李煥之(1919-)原籍福建晉江,生於香港。1936年入上海國產音專從師於蕭友梅。抗戰爆發後,在廈門、香港等地從事革命歌曲創作。1938年就讀於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結業後留校任教,並主編《民族音樂》。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聯大文藝學院音樂系主任。建國後,一直活躍在音樂戰線,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四十餘年來,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除了傳唱一時的《民主建國進行曲》、《新中國青年進行曲》、《社會主義好》等歌曲外,主要有管弦樂《春節組曲》、《第一交響樂——英雄海島》,古琴弦歌合唱《蘇武》,古箏協奏曲《汨羅江幻想曲》,獨幕歌劇《異國之秋》等,還編有《作曲教程》,並撰寫了三百餘篇論文,部分收入《音樂創作散論》一書。
傅聰(1934—)生於上海,8歲半開始學習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1959年起為了藝術背井離鄉,轟動一時,此後浪跡五大洲,隻身馳騁於國際音樂舞台,獲得「鋼琴詩人」之美名。
何占豪(1932—)何占豪是中國傑出的音樂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現任中國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中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粱祝》。但是在這之後的幾十年裡他鮮有作品問世。有人說這首作品不僅是何占豪本人音樂生涯的最高峰,也是中國傳統音樂和西方音樂完美結合的典範。
陳鋼(1935-)上海市人。從小跟父親陳歌辛學音樂,十歲起隨匈牙利鋼琴家伐勒學鋼琴。大學四年級時,與何占豪合作寫了蜚聲國內外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
⑨ 中國著名音樂家有哪些
國外的著名音樂家
樂之父——
巴赫
(
德
國
)
音樂神童——
莫扎特
(
德
國
)
古今樂聖——貝多芬
(
德
國
)
歌曲之王——舒伯特
(
德
國
)
音樂神靈——韓德爾
(
德
國
)
指揮之王——卡拉楊
(
德
國
)
歌劇之王——
威爾弟
(
義大利
)
音樂之王——斯卡拉蒂
(
義大利
)
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
(
義大利
)
進行曲之王——蘇薩
(
美
國
)
流行歌曲之王——福斯特
(
英
國
)
園舞曲之父一一老約翰·施特勞斯
(
奧地利
)
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
(
奧地利
)
交響曲之王——海頓
(
奧地利
)
交響樂詩人——柏遼茲
(
法
國
)
印象派大師——德彪西
(
法
國
)
輕歌劇之王——奧芬巴赫
(
法
國
)
管弦樂色彩大師——拉威爾
(
法
國
)
鋼琴詩人——肖邦
(
波
蘭
)
鋼琴之王——李斯特
(
匈牙利
)
舞劇音樂大師——柴科夫斯基
(
俄
國
)
中國音樂家
伯牙:春秋時代的琴師。《荀子·勸學》有「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之說,
可見他的琴藝之高超。相傳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
師曠: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雙目失明,但他的聽覺敏銳,辨別音律十分准確
。他的代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李延年:漢代宮廷音樂家。曾擔任樂府的協律都尉。他的代表作品有根據張騫
從西域帶回的《摩柯兜勒》,製作了28首新曲調,作為儀仗使用的軍樂。
嵇康:三國時期魏末琴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學識淵博,善寫詩賦文論,熱
愛音樂,擅長彈琴,以彈奏《廣陵散》著稱。他的代表作品有《聲無哀樂論》和《
琴賦》,對音樂和琴的奏法及表現力,作了細致而生動的描寫。
蘇低婆:南北朝時宮廷音樂家。她善彈胡琵琶,家傳龜茲樂調「五旦七聲」宮
調體系。其音樂理論,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古代宮調體系的建立和發展。
萬寶常:隋代音樂家,善彈多種樂器。他的代表作品有《樂譜》。
李隆基:唐代音樂家,他也是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音樂家。他擅長演奏羯鼓和
橫笛,創作改編了《夜半樂》、《小破陣樂》、《霓裳羽衣曲》等。建立了唐代音
樂機構教坊、梨園。
李龜年:唐代樂師,他演奏的吹管樂器篳篥技藝高超,很多詩人都聽過他的演
奏,並且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姜夔:宋代音樂家、詞人,別號白石道人,世稱姜白石。代表作品有《揚州慢
》、《凄涼犯》、《白石道人歌曲》等。
朱載育:明代樂律學家。著有《樂律全書》、《律呂正論》、《律呂質疑辨惑
》等書。《樂律全書》總結了前人的樂律理論,並加以發展,首創了「新法密率」的理論
外加
冼星海
李德倫
吳祖強
呂遠 施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