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越劇知名度

越劇知名度

發布時間: 2021-02-24 14:39:19

A. (越劇名家)吳鳳花和茅威濤誰的名氣大

茅和花都是很好的演員,都是越劇界的名角。

但茅威濤毀譽參半爭議較大,她內用創容新的眼光去發展越劇,記得天天向上上有一期就是請了茅威濤,她對越劇的演繹已經開始打破傳統,並且向更大的平台上,向更多的人去展示去發揚越劇。當然也有人覺得她沒有堅持傳統,正在使越劇變味道。
吳鳳花被譽為越劇界難得的小生,一直以「德藝雙馨」的品格,活躍在戲曲舞台上。群眾緣也很好。

論名氣的話,我覺得在越劇界倆人應該是不相上下的,但就更大的范圍而言,我覺得應該是茅威濤,越有爭議的人,就越多人知道,製造爭議也不失為一種炒作和擴大知名度的手段。

B. 越劇是那個地方的戲曲劇種中國有哪些知名的戲曲劇種以及這些劇種的名家名段有哪些

越劇是浙江嵊縣的地方戲!中國的地方戲劇種有360多種,也就是說,你一天看一個戲曲劇種不休息,可以用一年的時間把中國戲曲劇種看全。

歷史的前進,時代的變更,使一些戲曲劇種消弱甚至消失,也使一些劇種新生、壯大。以戲曲的發源或流行省區劃分:
北京市:京劇 北方崑曲 西路評劇 北京曲劇
河北省:河北梆子 評劇 絲弦 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 上四調
山西省: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 鑼鼓雜戲 耍孩兒 靈邱羅羅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 永濟道情 洪洞道情 臨縣道情 晉北道情 襄武秧歌 壺關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縣秧歌 孝義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弦子腔 鳳台小戲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劇
遼寧省: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蒙古劇 彩扮蓮花落
吉林省: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省:龍江劇
陝西省:秦腔 漢調二黃 阿宮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腔 眉戶腔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陝南端公戲 陝西道情 弦板腔 陝南花鼓戲 安康弦子戲
甘肅省:隴劇 高山劇 影子腔 甘南藏戲
青海省: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曲子戲
山東省:山東梆子 棗梆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 呂劇 茂腔 柳腔 五音戲 柳琴戲 兩夾弦 四平調
江蘇省:崑曲 淮劇 揚劇 通劇 錫劇 蘇劇 淮海戲 丹劇 丁丁腔 海門山歌劇 淮紅劇
安徽省:黃梅戲 徽劇 青陽腔 沙河調 岳西高腔 安徽目連戲 安徽儺戲 廬劇 安徽端公戲 泗洲戲 墜子戲 含弓戲 蕪湖梨簧戲 文南詞 皖南花鼓戲 鳳陽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 推劇 嗨字戲 洪山戲
上海市:滬劇 滑稽戲 奉賢山歌劇
浙江省:越劇 婺劇 紹劇 新昌高腔 寧海平調 松陽高腔 醒感戲 溫州崑曲 金華崑腔戲 黃岩亂彈 諸暨亂彈 甌劇 和劇 杭劇 甬劇 湖劇 姚劇 睦劇
江西省:贛劇 弋陽腔 盱河戲 東河戲 寧河戲 瑞河戲 宜黃戲 南昌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 萬載花燈戲 撫州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 武寧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福建省:莆仙戲 梨園戲 高甲戲 平講戲 閩劇 庶民戲 詞明戲 大腔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採茶戲 南詞戲 閩西山歌戲 薌劇 打城戲 竹馬戲 游春戲 肩膀戲
台灣省:歌仔戲
廣東省:粵劇 潮劇 正字戲 白字戲 廣東漢劇 西秦戲 花朝戲粵北採茶戲 樂昌花鼓戲 雷劇 粵西白戲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劇 邕劇 絲弦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 牛娘劇 桂南採茶戲 壯劇 苗戲 侗戲
海南省:瓊劇 臨劇
湖南省: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 湘西苗戲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省:漢劇 荊河戲 南劇 湖北越調 山二黃 湖北高腔 楚劇 東路花鼓戲 黃梅採茶戲 陽新採茶戲 遠安花鼓戲 襄陽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 梁山調 鄖陽花鼓戲 隨縣花鼓戲 堂戲 文曲戲 鄂西柳子戲
河南省:豫劇 河南越調 南陽梆子 大平調 懷梆 大弦戲 羅戲 卷戲 河南曲劇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戲 樂腔 五調腔
四川省: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省: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 白劇 彝劇 雲南壯劇
貴州省: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西藏自治區:藏戲
以上,羅列了273個還在流行的中國戲曲劇種,這些劇種各有自己的藝術特色,各自有獨特的代表劇目,各自有才華出眾的表演藝術家。假如把各個劇種的藝術家、代表劇目再羅列出來,那真夠您看一陣子的了。
簡單地說,無論是從質量上看還是從數量上看,中國戲曲都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對這一點,無論是中國,還是在世界各國,人們是沒有爭議的。
另外,在前述的二百多個戲曲劇種中,近半個世紀以來,流布最廣泛,觀眾群最多的有五個劇種,即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被稱為「五大劇種」。 京劇 孟廣祿 探陰山越劇 茅威濤 題詩壁黃梅戲 馬蘭 如此紅塵

C. 越劇四大流派的代表作

1、袁派《斷腸人》

《斷腸人》演出於越劇改革初期,因而仍以「四工腔」為主腔,但是在這段唱腔的後半部(從「滴鈴鈴銅壺漏不盡」起)袁雪芬為了表達劇中人悲痛的感情,在原來」四工腔「的基礎上,運用了變宮音,使旋律自然地向低音區伸展,

如「叮當當何處鍾聲響,撲隆隆更聲在樓上」兩句唱,通過低音的運用,使宮音交替性轉換到下四度的屬調上去,增加了悲劇色彩,形象地把雨夜的凄涼景象與人物內心絕望、苦痛的心情揭示了出來。這種在甩腔前大量運用低音的曲調成為袁雪芬唱腔的特徵音。

2、范派《梁山伯與祝英台》

范派」弦下調「旋律性強,曲調抒情悠長,作為「弦下腔」的首創者,范瑞娟不斷創新,拓展這一曲調功能。根據不同人物的性格、感情和所處的環境,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弦下腔」,創腔和演唱時採取不同的處理手法。

3、伊派《何文秀》

尹桂芳在《行路》、《訪妻》唱段中,將越劇早期「四工調」與尹派唱腔有機融成一體,聽來優美舒展,明快流暢。在《哭牌算命》唱段中,借用了蘇州彈詞和杭州武陵調,使之富有濃郁的喜劇色彩。這些唱段已收入1982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越劇小戲考》。

尹派弟子均以此劇為尹派擅長表演的劇目,很多弟子演出過該劇。

4、傅派《情探》

《情探》傳統越劇劇目,出自明傳奇《焚香記》,該劇為上海越劇院保留劇目,傅全香代表作之一。

其主要劇情為:落第舉人王魁與名妓敫桂英相遇,結為夫妻,王魁赴京趕考,得中狀元後忘恩負義,桂英接到休書後到海神廟哭訴王魁罪狀,自縊自死,最後判官司小鬼活捉王魁。

(3)越劇知名度擴展閱讀:

越劇起源於「落地唱書」,後又有稱為「女子科班」、「紹興女子文戲」、「的篤班」、「草台班戲」、「小歌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和「剡劇」等。

第一次稱「越劇」,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樂場演出的《的篤班》,首次在《申報》廣告上稱為「越劇」。1938年起,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

D. 越劇怎麼唱

十八相送是小生花旦對唱,不推薦一個人學,建議找人搭戲並根據你的嗓音條件決定你版演誰。
你提的問題權涉及到一個矛盾,就是很多知名度高的唱段都不好學……像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感覺那個徐派的賈寶玉還是不太適合初學者學的。稍微降低一點對知名度的要求,學小生的話可以學尹派的一些段子,像桑園訪妻啊算命啊這樣的(尹派要唱出味道還是挺難的說,不過那個唱腔稍微好學一點)。學花旦的話可以學王派或者袁派的一些段子,像葬花、琴心之類的。
當然還是要根據你的嗓子來定,如果條件較好的話可以嘗試范派(小生,最著名的例子是梁山伯,可以學樓台會前面的幾句唱,那個不難),呂派(花旦,要求嗓音比較亮),等等等等。

關於鼻音的問題,我覺得不同流派不可一概而論。你聽到的那種和通俗歌曲不同的感覺嚴格說來不是鼻音,是共鳴和氣息的綜合。平時唱的時候注意用氣,同時口腔打開一點,練一段時間就找到那種感覺了。還有要注意越劇的咬字和普通話不同。

那個戲服理論上應該叫褶子,不過我們平常都不這么說。

E. 越劇著名演員是誰

1、曹銀娣 女,一級演員。

上海市人,1939年8月出生。1954年11月考入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演員訓練班(後改為上海市戲曲學校越劇班),工花旦。

2、陳雪萍,國家一級演員,浙江桐廬人,1963年出生。

1978年9月考入浙江桐廬越劇團學藝,1985年師承范瑞娟,學唱范派。主演《桐江雨》、《春江月》等。1985年和1986年在戲曲藝術片《綉花女傳奇》和《桐花淚》中分別飾男主角阿牛哥和二龍。1993年主演《濁浪驚魂》,獲省第五屆戲劇節青年演員一等獎。

3、傅幸文 女,國家二級演員,工戚派花旦。

浙江 鄞縣人。母親是越劇戚派創始人戚雅仙,父親是越劇編劇傅駿,幼小受家庭熏陶而愛上文藝。

4、洪瑛,生於1962年。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攻旦角,師承王(文娟)派。浙江省戲劇家協會會員。17歲高中畢業,工作一年後進嵊泗越劇團學藝。1982年參加全省「小百花」會演後被選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曾榮獲第四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浙江省第四屆戲劇節演員「一等獎」、省戲曲「明星獎」等。現為浙江省青年聯合會委員,省劇協會員。她的唱腔抒情動聽婉約自如、韻味醇厚、纏綿感人。表演朴實自然、細膩傳神、不溫不火,絲毫不見做作,真正彰顯了實力派演員的風采。

5、周雲娟,人名,同名人士有浙江越劇團著名旦角,1952年12月28日出生。

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會員、浙江省劇協會員、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浙江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三屆文化部「文華獎」獲得者。

93年度浙江省「三八」紅旗手、浙江省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代表大會代表成員、浙江越劇團副團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F. 中國各省戲劇全國知名度排名

1 京劇抄 2 越劇 3 黃梅戲
以上爭議不大。下來就不好說了。
豫劇,評劇影響力大一些,秦腔,晉劇,崑曲,川劇,滬劇,河北梆子,粵劇差點,再下來的就幾乎足不出省了。比如像河南曲劇,越調;山西蒲劇;江南的淮劇,錫劇,揚劇,甬劇;山東呂劇;安徽的徽劇;湖南及安徽的花鼓戲;湖北楚劇,漢劇;廣東潮劇;福建閩劇等。剩下的就不用了解了,差不多可以認為消亡了。

G. 黃梅戲和越劇哪個知名度高

黃梅戲吧。因為它的《夫妻雙雙把家還》幾乎是家欲戶曉的。而且它的曲調,聽起來很悅耳、動聽。

H. 為什麼越劇能夠經久不衰的流傳至今

在越劇百年的此刻,這個出自江南的劇種,繼續著它的傳奇。無論是在劇院,還是在民間,越劇的演出仍然能夠獲得大量的戲曲觀眾,就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對越劇有深入研究的中國藝術研究院傅謹博士。


問:為什麼越劇這么受歡迎?

傅謹:如果回顧20世紀的戲曲史,你會發現這是一個規律,就是許多來自民間的曲種都冒了出來,這是一個潮流。

我們大致上把戲曲分成兩類:一類是所謂的大戲,比如,京劇、昆劇;另一類就算是小戲吧。這里說的大小,倒不在於其觀眾多少,意義是否深刻,而首先是從歷史積淀上來看的。前面一類的戲,早在宋元就有了成熟的舞台形式,後一種,則是從民間的灘簧戲、說唱藝術逐漸演變過來的,慢慢地才上了舞台,才變成多人表演不同角色的形式。

上個世紀,後一類的戲,像越劇、評劇、黃梅戲、滬劇等,都是在這個階段發展起來的。

問:那麼相對於同為小戲的其他劇種,越劇的
優勢為什麼也這么突出呢?

傅謹:這正是我想接著說的。很多事情有偶然性,就拿越劇的誕生來說吧,它為什麼偏偏是在嵊州,就很難從邏輯上完全解釋清楚。當然,作為一種抒情的說法,我們說這里的山清水秀,孕育了越劇,但山清水秀的地方多了。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越劇雖然是產生在嵊州,卻是在當時最發達的城市上海成熟起來的。它多少有些海派的市民味,卻很少沾染宮廷味,我想這也正是越劇能夠用很短的歷史征服大江南北無數觀眾的奧秘所在。相對來說,像黃梅戲,就基本上在民間發展完成了。

對越劇的發展來說,它有兩個很重要的機遇:一個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在上海,開始時幾種戲曲的分量是差不多的。但由於種種因素,戲曲的曲目主要集中在愛情題材上。你不得不承認,由於音樂元素上的先天優勢,使得越劇特別擅長用來表達這個主題。大約到1956年之後,隨著《十五貫》的上演,戲曲的題材才有所變化,但那個時候,越劇已經稍稍領先其他的劇種了。一個更重要的機遇是,改革開放之後,電影《紅樓夢》在全國的上映,使得越劇的曲調被全國觀眾熟悉,這使得它的優勢不可動搖了。順便說一下,如果不是電影《天仙配》,黃梅戲肯定沒有它現在這樣的知名度。

問:我知道你曾經多次深入到浙江的民間劇團里,對當地劇團有很深的了解。你怎麼看待民間演出的興旺?和越劇草創時期的民間演出比,現在又有什麼不同呢?

傅謹:其實民間的欣賞口味還是跟著城市走的。民間演出的興盛是我剛才說的越劇在和其他劇種競爭取勝之後的必然結果。至於民間演出的變化,我覺得90年代初期的演出和傳統上沒有太大不同,是一種民間演出的修復過程。但是之後,就有改變了,主要是新的劇目,像小百花演出的劇目也都進入了民間演出。這也印證了越劇的生命力。比如《曹操與楊修》是一出很好的新編京劇,但沒聽說有哪個民間劇團會去演的。在溫州有20多個民間京劇團,無一例外,演的都是傳統老戲。

問:那麼面對各種新的娛樂形式,你對越劇的未來怎麼看呢?

傅謹:歷史上的中國戲曲先後由300多個劇種組成,至少100多個劇種有完整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體系,其中的盛衰是很正常的。何況,今天我們面臨著全球化的困境,主流的美學趣味已經發生了變化。去劇院欣賞一場戲曲表演,在有些人看來不僅不再是正常的娛樂活動,甚至可能讓人覺得奇怪。

令人欣慰的是,在江南的民間,看越劇仍然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一部分。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承載著為傳統民間風俗活動助興的功能。何況,對於越劇來說,它的情況也跟其它劇種不同,傳統的成分比較少,無論從哪個方向追求,無論怎麼創新,都很容易獲得認同,甚至向別的劇種學習,也可以看作創新精神。

也許它很難重復昔日的輝煌,但作為文化多樣性里重要的有生氣的一部分,越劇將繼續演變、發展。

I. 越劇對當地文化的影響

越劇從一個不起眼甚至被人看不起的、各方面都很簡陋的地方小劇種,發展成在全國有影響的大劇種,只用了三、四十年的時間,這在中國戲曲中確實是一個引人矚目、耐人尋味的現象。回顧歷史,我們能獲得什麼啟示?

第一是民間文化的根

和產生於士大夫豪門或宮廷的戲曲不同,越劇本來就是農民創造的,它的前身落地唱書,是典型的民間口頭文化,演變成戲曲形式後,大量的劇目是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此後題材擴大,移植、改編的大部分劇目也都屬於民間文化的范疇。因此,民間性成為越劇的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質屬性,一種代代相傳的基因。

民間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老百姓感興趣的內容和老百姓的觀念、情趣。"民間",是普通老百姓。越劇誕生之處,盡管粗糙、簡陋,演員也沒有高超的功夫,為什麼演出那麼"火"?那麼受歡迎?因為農民感到親切、共鳴,受吸引。即使表現上層社會、宮廷生活,越劇也是以老百姓的平民視角對人物進行加工、重塑。

二是藝術形態上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引人入勝、雅俗共賞。越劇興起的時候,京劇、昆劇等古老劇種的演出樣式,主要是摺子戲,觀眾看戲,以欣賞唱工和做工的技藝為主。越劇則幾乎都是本戲,有曲折的情節,完整的故事。觀眾感到滿足,感情得到宣洩。越劇的所有優秀劇目,都具有這種特徵。

強調民間性,是為了不要忘記越劇的根,越劇的"本",不要忘記為最廣大的觀眾服務這一原則。越劇後來發展提高了,但始終保持著雅俗共賞、貼近觀眾的特色。

第二是現代文化的血脈

越劇雖然誕生在農村,但成長、成熟於城市--上海。越劇1917年5月初次進上海,幾經曲折,1919年在上海站住腳跟。眾所周知,1919年正是發生"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年。當時連絲弦伴奏還沒有的"小歌班"為何能在上海站住腳?是因為編演了幾個有特色的劇目如《梁山伯》、《孟麗君》、《碧玉簪》、《三看御妹》等,這些劇目正好適應了當時男女平等、婦女解放的新思潮。"中國越劇百年誕辰碑記"上鐫刻著"踏'五四'之春潮,開東南之生面",符合事實。越劇後來演變成以女子越劇為主體,也是受到上海文化的影響和啟發。越劇在上海文化哺育下成長,大量吸收著現代文化的因素,為自身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品格得以重塑。這主要表現在:

一是觀念的開放。越劇進入上海後,正是現代文化大發展的時期。現代文化觀念,各種現代文化品種,勢必對傳統的觀念、傳統的表現內容和形式帶來沖擊。"孤島"時期,為什麼會興起"改良"?因為部分藝人在時代氣氛和時代潮流的影響下,感受到如果原地不動就難免被淘汰。這是觀念上的一大突破。上海藝術門類繁多,尤其是國外傳人的藝術品種往往在上海率先登陸。越劇在這樣的環境中不能不受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一是話劇,二是電影。姚水娟就請了電影界李萍倩、戈戈等導演參與改良,有的戲打出了"話劇化、電影化"的旗

號。"孤島"時期,袁雪芬喜歡看美國好萊塢文藝片,並從一批出色的明星如夢露、英格麗·褒曼、費雯麗等的精彩表演中吸收了有益的營養;而進步話劇更成為袁雪芬學習的榜樣,啟發她進行越劇改革。

二是適應現代劇場條件的演出形式和體制。越劇進入上海的前期也是演出於茶樓、旅舍、游樂場;隨著劇種的發展,逐漸進入較大的劇場。劇場規模的變大,為越劇吸收新的藝術元素提供了條件。越劇從男班到女班初期,都是沿用一桌二椅的表現形式,這在小小的草台或酒樓茶肆演出是可以的。但在大城市裡,尤其在上海,這種相對單調的演出形式就不能滿足觀眾的欣賞需求了。要表現更為復雜的內容和復雜的情感,表現更多種多樣的人物和生活,就不能不提供更豐富的視覺和聽覺的信息。姚水娟改良時,就開始使用簡單的燈光、軟片布景,甚至台上搭台。袁雪芬改革時,則有意識借鑒話劇藝術體制,設立劇務部,聘請編劇、導演、舞美、音樂專職人員,建立起綜合性藝術機制。新越劇時期每個劇團都建立了這樣的體制。越劇以綜合性特別強的藝術整體性贏得廣大城市觀眾的喜愛,包括贏得知識界的關注。

三是向現代經營管理模式轉型。文化的發展,不但要出產品,還要善於經營。過去,越劇的經營管理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戲班一般實行班長制,班長既是戲班的老闆或股東之一,又是戲班的總管。到一個劇場演出,班長代表後台與前台簽約,演員與戲班帶有人身依附的性質。上海演出市場活躍,市場競爭激烈,要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有適應市場條件的經營管理方式。從1939年起,姚水娟、商芳臣、毛佩卿退出天香戲院,與魏素雲合作,另配班底組成水雲劇團,9月26日在仙樂戲院登台,實行劇團制,管理上實行經理制,由經理,統一掌管前、後台。劇團以主要演員的名字命名以資號召,劇團事務、演出活動的經營管理,包括聘請演員、安排劇目、對外宣傳、票房等等由經理負責,演員直接與經理簽定合同。這種經營制度,適應了市場競爭的需要,有利於演員的流動,與封建班長制相比,是一種進步。以後,各演出團體相繼仿效,上海越劇界幾乎都改成劇團制,而且影響到外地,促進了整個劇種的發展。

四是現代傳播方式的普遍採用。過去,越劇在浙江農村流動演出,開演前用敲鑼打鼓"敲頭場",以吸引看客。城市中的劇場演出環境,改變了這種傳統傳播方式。通過上海發達的傳播媒介,如廣播電台把越劇曲調傳到每個角落;通過唱片,可以對越劇唱段反復欣賞並帶到各地;通過大量的報紙、雜志,人們了解越劇的各種信息,越劇演員也提高了知名度,還可以從評論中得到教益。現代大眾傳播媒介將越劇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傳播方式的變革,加強了越劇與民眾的聯系,吸引了大批觀眾,包括吸引了知識分子的參與,同時也改變了信息反饋的方式,加強了越劇的自我調節功能,促進了越劇自身的變革提高。

第三是江南文化的風韻

中國地方戲曲都屬於地域文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劇種的風格、品性都與生養它的地域文化傳統、特色息息相關。

越劇誕生在浙江紹興地區的嵊縣,是中國地域文化中頗有名氣、源遠流長的"吳越文化"的流行地區。吳越文化古樸粗獷,剛而野,所謂"吳王金戈越王劍"就是代表性的標志;但它也有柔而雅、細膩含蓄的一面。越劇在上海發展、成長,而上海文化本身就是江南文化的一部分。這些文化特質被一代一代傳遞、積累、保留下來,形成獨特的文化生態環境。越劇就產生活躍在這樣一個典型的江南文化環境中,受"氣聚山川之秀,景開圖畫之奇"的自然環境的熏陶;與北方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的傳統、氣質不同,形成其獨特的風韻。

越劇的審美特性是優美抒情。優美的表現形式為細致、圓潤、輕盈、柔和、舒展。越劇基本風格是在女子越劇時期確立的。她表現的內容,主要是女性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是青年人的感情。它強調藝術形象的美不僅是外部形態,而是外在美和內心美的結合。它的唱腔委婉抒情,表演重視真情實感而非嚴格按照程式規范。它的服飾色彩、用料、式樣柔和、輕盈……顯然越劇在中國戲曲中,把優美、柔美發展到充分、鮮明的程度,與其他劇種形成明顯的對比,這也是越劇贏

得觀眾的原因。

越劇的局限是壯美、陽剛之美不足。對此要從兩方面看:一是不必求全責備,任何劇種都不可能包羅萬象,首先要強調特色,保持特色,發展特色,沒有必要亦步亦趨向其他劇種靠攏。二是在本劇種風格的基礎上揚長避短,使本劇種內的支系統(如流派、藝術家本人以及編、導、演、音、美)的風格更多樣,表現力更豐富。

越劇走過了一百年的歷程,仍然是個年輕的劇種。只要堅持發揚自身特長和優勢,不斷進行符合藝術規律的創新,始終貼近觀眾,越劇一定會風華正茂,長盛不衰。

J.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有哪些

越劇抄老一輩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傅全香(傅派)、徐玉蘭(徐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張桂鳳(張派)、陸錦花(陸派)、畢春芳(畢派)、張雲霞(張派)、呂瑞英(呂派)、金采風(金派)、竺派(竺水招)等。
越劇十姐妹 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竺水招、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
四大老生 張桂鳳、徐天紅、商芳臣、吳小樓
浙江越劇五大小生(浙江五大小生)陳佩卿(浙江陳派創始人)、金寶花、陳書君(越劇第一官生)、尉少秋、王少樓(浙南小范瑞娟)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