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著名
⑴ 寧波最著名的地方是那裡拜託各位大神
天一閣 「到寧波不到天一閣,等於沒有到過寧波」。 素有「南國書城」的天一閣,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樓,取《易經》中「天一生水」的說法,把藏書樓定名為「天一閣」。閣內藏書13000多卷,其中大部分是明代刻本和抄本,有不少是海內孤本。除了藏書豐富,天一閣在防火、通風、防潮方面也獨具特色。據說,范欽在興建書樓時反復考慮過防火問題,他在閣前開鑿一座水池,池下有暗溝與月湖相通,使池水終年不竭,萬一失火,可就近汲水搶救。康熙四年,范欽的曾孫范光文在閣前池邊建造假山,增築小橋亭榭,環植竹木,用山石砌成「九獅一象」,面積雖小,相當精巧,頗具江南園林特色。後來各地保存《四庫全書》的文源、文淵、文津、文溯、文匯、文瀾、文宗七閣都是模仿天一閣的式樣而建造,從此天一閣享譽全國。1935年,把原在尊經閣等地的歷代石碑,一起移建到天一閣後院,命名為「明州碑林」。共有宋、元、明、清石碑80餘塊,其中以三塊「南宋旅日華僑碑」最為珍貴,這是迄今已發現的南宋時明州港最早的文物,也是國內現存最早的華僑文物。 參觀線路:西大門→東明草堂→天一閣→東園→書畫館→南園 交通:火車站乘560路到到天一閣站下車 門票:20元門票:5元 (不說它是否最好玩,但它是寧波的標志,必須去哦) 阿育王祠 全國重點佛教寺院,位於鄞縣寶幢鎮。現存殿、堂、樓、閣600餘間,依山坡構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二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舍利殿、法堂和藏經樓。右側有雲水堂、鄮峰草堂、拾翠樓、祖師殿、承恩堂、方丈殿、宸奎閣、寮房等361間;左側有松光齋、鍾樓、舍利單、先覺堂、大悲閣等264間。 大雄寶殿系清康熙年間重建,殿上有乾隆書「覺行俱圓」匾。舍利殿始建於1678年,重檐,黃色琉璃瓦蓋頂,石雕舍利塔一座,內置七寶嵌鑲塔亭,塔身青色,五層四角,四面窗孔,每層雕菩薩神像,內頂懸寶磬,舍利珠掛在其中。寺內有全省僅存的兩座元塔,磚木結構,仿樓閣式,六面七層,每層置腰檐、平座,底層四周有圍廊。阿育王寺現存唐、宋、明、清、民國及現代碑刻58塊。其中以《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閣碑記》和《妙喜泉銘》最為珍貴。 參觀線路:阿育寺廟門前→藏經樓→佛跡岩→上塔→下塔→東塔 交通:在輪船碼頭坐82路到阿育王寺,或在汽車東站坐去大矸、柴橋、白峰碼頭的中巴車。 門票:5元 東錢湖 浙江省最大的淡水湖,位於市區東南15公里。東西寬6.5公里,南北長8.5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由穀子湖、北湖、南湖組成,是杭州西湖的四倍,號稱「華夏沿海第一湖」。四周青山環抱,林木蒼郁。湖岸蜿蜒曲折,溪流眾多。湖面一望無際,煙波浩渺。元、明時期,時有文人隱居湖山之間,故四周山麓多有名人遺跡。湖光山色、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湖中小島名「霞嶼」,又名「小普陀」,是東錢湖景區精華所在。目前,東錢湖的主要景點有陶公釣磯、余相書樓、百步聳翠、霞嶼鎖嵐、雙虹落彩、二靈夕照、上林曉鍾、蘆汀宿雁、殷灣漁火、白石仙枰等。 參觀線路:蘆汀(下車)、岳王廟→霞嶼、普陀洞天→二靈山→忠應廟→綠荷洲、沙孟海書學院→周堯昆蟲博物館→蘆汀(上車) 交通:可搭乘K906前往,票價2元。汽車東站有「莫枝線」中巴車去東錢湖。 門票:岳王廟10元,小普陀20元 ,船票20元,陶公島10元。 天童寺 天童寺位於鄞縣天童鄉太白山麓,號稱「東南佛國」,為我國「五大叢林」之一。建成後屢遭損毀,1631年(崇禎四年)重建,築佛殿、天王殿、法堂、先覺堂等,共有寺舍999間。整個建築梯級布局,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為外萬工池、七塔苑、內萬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先覺堂、羅漢堂,均重檐歇山頂,筒瓦騎縫,並飾以鴟尾脊獸。兩側配置偏殿,左為鍾樓、新新堂、伽蘭殿、雲水堂、玉佛殿、御書樓、御碑亭等;右為大鑒堂、庫房、禪堂、面壁居、方丈殿等。現存佛殿為1635年(明崇禎八年)建,系寺內最古建築,殿高20.5米,寬36米,深27.16米,殿內三世佛坐像3尊,總高13.5米,其中佛身高6.38米。法堂改建於1931年,上為藏經樓。天王殿、鍾樓、東禪堂等重建於1936年。天王殿高19.6米,寬31.77米,深23.64米,四天王總高7.77米。寺內佛殿前有清順治帝書「敬佛」碑、康熙帝書「名香清梵」匾、雍正帝書「慈雲密布」匾。寺內有宋、元、明、清碑刻30餘方。 1961年,天童寺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公布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12日,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線路:在汽車東站乘362路空調公交車(汽車東站為始發站),票價3元,每15分鍾一班。 天一廣場 寧波天一廣場東起車轎街,西至開明街,北沿中山東路,南臨葯行街,總佔地面積為19.6公頃,是國內一流的融休閑、商貿、旅遊、餐飲、購物為一體的大型城市商業廣場。景緻通透的廣場建築、一池碧水、一塊3.6公頃的城市綠地,使天一廣場充滿了現代的商業氣息,也給市民提供了一個環境優雅的休閑娛樂中心。 小貼士:廣場天天都有音樂噴泉,晚上有水幕電影,另外還有城隍廟在對面,是喜歡購物的女孩子的好去處,好吃的小吃也在那邊的……。 交通:市區內很多公交車都可以到達,在火車站到坐公交車10路,7路等可到。 七塔寺 寧波市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寺院,位於江東區忠介街。寺院創建於唐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是浙東著名叢林,稱東津禪院,清康熙年間,在寺前建了七座塔,故稱「七塔寺」。寺內保存著唐代舍利塔、宋代大鍾、明代木雕、清代刻印的《藏經》及石刻五百羅漢。 交通:火車站乘354或560路公交車到七塔寺站下車(市區)。 門票:5元
⑵ 寧波有哪些著名景點
梁祝文化公園
江北天主教堂
東錢湖
朱貴祠
七塔寺
月湖
⑶ 月湖的主要景區
開鑿於唐貞觀年間(636年),宋元佑年間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紹興年間,廣築亭台樓閣,遍植四時花樹,形成月湖上十洲勝景。這十洲分別是:湖東的竹嶼、月島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嶼、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煙嶼、雪汀和芙蓉洲。此外還有三堤七橋交相輝映。宋元以來,月湖是浙東學術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薈萃之地。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明末清初大史學家萬斯同,這些風流人物,或隱居,或講學,或為官,或著書,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 【服裝博物館】
位於市中心的月湖景區,創建於1998年10。一個以展示中國服裝服飾文化和歷史為主題內容的大型服裝博物館,這也是中國第一家服裝專業博物館。博物館展示了寧波紅幫裁縫最近兩個世紀以來成長和發展的軌跡。紅幫裁縫從橫濱港學藝、海參崴淘金發軔,到上海灘成名、東三省拓展、天津衛稱雄,終於積淀起豐厚的紅幫服飾文化。寧波紅幫裁縫在中國服裝史上有著卓越的地位和貢獻。中國第一套西裝、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套中山裝、第一本西服理論著作、第一家西服工藝學校等均出自寧波人手筆,此外,寧波還有「中國紅幫第一村」、「申城西服業的搖籃」等美譽.尤為彌足珍貴的是有關孫中山製作第一件中山裝的史料和為毛澤東主席製作的「毛裝」、周恩來總理的西服樣件,都已被該館所珍藏。
【高麗使館遺址】
位於月湖東岸寶奎巷一帶.是昔日寧波港對外交往和中國與高麗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熙寧七年(1074)寧波開始接待高麗使者。北宋政和七年(1117)明州太守樓異奉宋徽宗旨意,在明州設置「高麗司」,管理與高麗國往來的有關政務,並在月湖東岸「菊花洲」上,創建了國家級迎賓館——高麗使行館。 高麗使館是北宋時期明州接待高麗來使的住所,是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也是寧波「海上絲綢之路」與外埠政治、商貿往來的一處的重要文化遺存。
「明州與高麗交往史陳列」主要由序廳、高麗廳、明州廳等幾大部分組成,總體陳列開放面積達750平方米。
【佛教居士林】
坐落在月湖文化景區的柳汀洲上,右毗賀秘監祠,後臨月湖。風景幽雅,瑞氣靄林。林內諸座殿宇蔚為巍峨,雕梁畫棟,古樸典雅,重樓歇頂,庄嚴清凈。碧波盪漾的「放生池」及飛檐玲瓏的「水雲亭」,構成人喜人愛的怡人景觀。居士林是佛教居士們學習教理、開發智慧、弘揚教義、凈化身心的活動場所。該林始建於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1284)初為家祠。元泰定四年(1237)改為驛站,後改為玄壇殿,辛亥革命後,由鄞縣姜山邊文錦大居士捐資將居士林由南門遷移至現址。建立大雄寶殿,西方三聖殿等。1989年後修復大雄寶殿、三聖殿、地藏殿、彌勒殿、圓通殿、念佛堂、放生池等,
【銀台第官宅博物館】
位於偃月堤邊的銀台第,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主人童槐曾任江西、山東按察使,後改任通政司副使。按察使別稱臬台,通政司別稱銀台,故童宅有「臬台第」、「銀台第」之稱。童槐之子童華以禮部右侍郎入南書房行走,為光緒皇帝的老師,童宅又被視為「帝師故居」.銀台第坐北朝南,面向月湖,現中軸線上有門廳、大廳、正樓、後堂等建築,東西兩側有廂房、書樓,佔地面積約2300平方米。建築格局規整,布置合理,用材考究,裝飾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是寧波城區內清代中晚期官宦住宅的典型。為我們了解中國古代官宅建築藝術、清代傢具藝術、官宦人家的生活及內在的文化價值提供實例,從而加深對中國歷史的認識。
【賀秘監祠】
位於月湖風景區柳汀島上,陸殿橋下的賀秘監祠,人文品位很高。東為居士林、關帝廟.賀秘監祠,俗稱湖亭廟。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該建築共有三進,均為五開間。正殿門額題有「唐秘書監賀公祠」,祠內原有北宋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的《眾樂亭詩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馬光等十五人詩二十首;南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重建逸老堂記》,吳潛撰文,張即之書,元至正二十年(公元l360年)《賀秘監祠堂記》劉仁本撰文,史銓書,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l543年)《敘唐秘監賀公知章碑》,沈愷撰文方仕集唐李邕書等碑刻。有的已遷至天一閣東園.
賀知章(公元659--744年)(賀知章名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字秀真,會稽永興縣(蕭山)人。唐征聖元年(公元695年)舉進士,開元中升遷秘書監。他在天寶三年告老歸鄉,居四明小溪湖上,賀知章擅詩、書,高風逸韻,向為世人推崇。善談說,平時嗜酒,與杜甫、李白等結為好友。李白也譽其為「四明逸老」。至晚年尤加縱誕,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以邀游里巷為樂,醉後揮舞筆墨,頃刻間寫成好文章,可惜他流傳下來的墨跡極少。
⑷ 月湖的介紹
月湖,又名西湖,位於寧波市城區的西南,開鑿於唐貞觀年間,是寧波市區著名的內風景名勝區,容該湖呈狹長形,面積約0.2平方公里。宋元年間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紹興年間,廣築亭台樓閣,遍植四時花樹,形成月湖上十洲勝景。這十洲分別是:湖東的竹嶼、月島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嶼、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煙嶼、雪汀和芙蓉洲。此外還有三堤七橋交相輝映。宋元以來,月湖是浙東學術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薈萃之地。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明末清初大史學家萬斯同,這些風流人物,或隱居,或講學,或為官,或著書,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而且,月湖在古代佔地南北約1160米,東西約130米,周圍2430多米。在它的汀洲島嶼及周邊土地上,沉澱著深厚的文化積層,構成了眾多璀璨的傳統文化。
⑸ 月湖的景區特點
月湖景區位於寧波老城區西南隅,面積96.7公頃,其中水域9公頃,是寧波城內最重要的歷史文化保護區,素有「浙東鄒魯」之美譽。 月湖開拓,始於唐代。至太和七年(833)年,鄮縣令王元暐興修水利,「導它山之水,作堰江溪」,並引流入城,瀦為日、月兩湖,民得其利。至兩宋時期,寧波漸成繁華都市和京畿重鎮,城中水利相繼修浚,以至「溝血脈連」、「家映修渠,人酌清泚」,形成以月湖為核心的城市水網系統。「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現存的水則亭遺址及月湖河道,就是這段歷史的重要見證。元祐八年(1093)至紹聖間,知洲劉淑,劉程先後疏浚月湖,「以積土廣為洲,遍植松柳」,月湖十洲從此形成,風光盛於一時。據文獻記載:「湖中有汀洲島嶼凡十,曰:柳汀、雪汀、芳草洲、芙蓉洲、菊花洲、月島、松島(即竹洲)、花嶼、竹嶼、煙嶼。亭台樓閣隨方面勢,四時之景不同,而士女游賞特盛於春夏,飛蓋成陰,畫船漾影,殆無虛日」。眾樂亭、憧憧二橋、偃月堤、廣生堤、壽聖寺、十洲閣、銀台第等,成為月湖十景之主景。建炎以後,宋室南遷。月湖十洲成為四明故家大族的擇居佳處,文人士夫會聚於此,退隱里居,讀書講學,成一時之尚。著名的西湖樓氏家族,如宋丞相史浩家族,以及楊簡、袁燮、舒璘、沈煥等「四明學派」的著名學者,都曾在此定居或流寓講學,「里為冠蓋,門成鄒魯」。十洲之上因而世家宅第林立,書樓講舍遍布,廟堂寺院眾多,園林泉石獨幽,小橋流水、竹影荷香,極富江南水鄉和地域文化特色。明、清以來,傳統相繼:范氏天一閣、徐氏煙嶼樓、張氏方岳第、童氏白華堂,名人輩出,書香幽幽。全祖望曾寫下優美篇章《湖語》,記載月湖的千年文明,令人嘆為觀止。
⑹ 月湖區的著名人物
桂永清(1900.1-1954.8)國民黨將領,江西省貴溪縣鷹潭鎮(今鷹潭市)樓底桂家村回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答,參加過第一次東征、第二次東征、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歷任師長、軍長、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國民政府國防部參謀總長,國民革命軍海軍一級上將,1954年病逝於台灣。
孫文旺(1902-1982),1929年至1958年期間先後六次被授予戰斗英雄和勞動英雄,各種嘉獎九次,1963年在上饒專區被評為老革命甲等模範。
王昴金,又名王黎光,從事教育工作長達近60年,是一位埋頭苦幹,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教育事業的普通教師。
⑺ 上海月湖公園簡介。
月湖雕塑公園位於上海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於2005年正式對外開放。園區以「回歸自然、享受內藝術」為建容設理念,是一座集現代雕塑、自然山水、景觀藝術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園區。園區一期佔地1300畝,其中月湖面積465畝,環湖腹地分為春夏秋冬四岸,來自世界各國現代藝術家所創作大型雕塑四十餘件,融合於山水美景中,別具特色。
⑻ 寧波月湖的傳說
月湖,又名西湖,位於寧波市城區的西南,開鑿於唐貞觀年間,是寧波市區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該湖呈狹長形,面積約0.2平方公里。宋元年間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紹興年間,廣築亭台樓閣,遍植四時花樹,形成月湖上十洲勝景。這十洲分別是:湖東的竹嶼、月島和菊花洲,湖中的花嶼、竹洲、柳汀和芳草洲,湖西的煙嶼、雪汀和芙蓉洲。此外還有三堤七橋交相輝映。宋元以來,月湖是浙東學術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薈萃之地。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明末清初大史學家萬斯同,這些風流人物,或隱居,或講學,或為官,或著書,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
月湖起於什麼時候,歷史文獻上沒有確切的記載,傳說開鑿於唐,至宋已初具規模。
月湖的水源有二:一支從鄞縣西南鄉它山堰而來;一支從鄞縣東鄉大雷及林村而來,流到寧波,積聚成日月雙湖,在城區西南隅,總稱南湖。宋以後稱湖之南為日湖,湖之西北部為西湖,也叫鑒湖。傳說西湖形狀象月字,就稱它為月湖。日湖年久淤沒成為小河,北通月湖,現已填為平地了。
唐宋以來,寧波衣冠輩出,人物鼎盛,文人、學者多憩居於月湖畔。自南宋建都臨安(杭州),明州(寧波)成為東南重鎮。宋高宗以後,擔任明州地方宮的,大都是一些身居高位的侍郎卿貳甚至是親王宰執之流。這期間,寧波人任宰相、尚書等大官的很多,大多住在月湖。於是月湖清幽之景,名聞浙東。
月湖景區位於寧波老城區西南隅,面積96.7公頃,其中水域9公頃,是寧波城內最重要的歷史文化保護區,素有「浙東鄒魯」之美譽。 月湖開拓,始於唐代。至太和七年(833)年,??縣令王元?バ誦匏?利,「導它山之水,作堰江溪」,並引流入城,瀦為日、月兩湖,民得其利。至兩宋時期,寧波漸成繁華都市和京畿重鎮,城中水利相繼修浚,以至「溝血脈連」、「家映修渠,人酌清??」,形成以月湖為核心的城市水網系統。「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現存的水則亭遺址及月湖河道,就是這段歷史的重要見證。元?v八年(1093)至紹聖間,知洲劉淑,劉??先後疏浚月湖,「以積土廣為洲,遍植松柳」,月湖十洲從此形成,風光盛於一時。據文獻記載:「湖中有汀洲島嶼凡十,曰:柳汀、雪汀、芳草洲、芙蓉洲、菊花洲、月島、松島(即竹洲)、花嶼、竹嶼、煙嶼。亭台樓閣隨方面勢,四時之景不同,而士女游賞特盛於春夏,飛蓋成陰,畫船漾影,殆無虛日」。眾樂亭、憧憧二橋、偃月堤、廣生堤、壽聖寺、十洲閣、銀台第等,成為月湖十景之主景。建炎以後,宋室南遷。月湖十洲成為四明故家大族的擇居佳處,文人士夫會聚於此,退隱里居,讀書講學,成一時之尚。著名的西湖樓氏家族,如宋丞相史浩家族,以及楊簡、袁燮、舒?U、沈煥等「四明學派」的著名學者,都曾在此定居或流寓講學,「里為冠蓋,門成鄒魯」。十洲之上因而世家宅第林立,書樓講舍遍布,廟堂寺院眾多,園林泉石獨幽,小橋流水、竹影荷香,極富江南水鄉和地域文化特色。明、清以來,傳統相繼:范氏天一閣、徐氏煙嶼樓、張氏方岳第、童氏白華堂,名人輩出,書香幽幽。全祖望曾寫下優美篇章《湖語》,記載月湖的千年文明,令人嘆為觀止。
傳說好像沒怎麼聽說吧
⑼ 月湖一共有多少年的歷史
月湖,又名西湖,位於寧波市城區的西南,開鑿於唐貞觀年間,是寧波市區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該湖呈狹長形,面積約0.2平方公里。
⑽ 寧波有名的湖是什麼
「有名的湖」?那要看是什麼意義上的「寧波」,多大范圍內的「有名」。
「寧波」:如果你說的「寧波」是指市六區意義上的「寧波」的話,比較為人所知,且名義上稱之為「湖」的水域有:
月湖(海曙區):是一個市區公園,小
東錢湖(鄞州區):有與之配套的旅遊渡假區,較大
九龍湖(鎮海區):有與之配套的旅遊度假區,較大
日湖(江北區):是一個市區公園,小
蓀湖(江北區):有與之配套的旅遊渡假區,較大
「有名」:寧波的湖,所謂「有名」,這「名」絕對出不了寧波大市范圍(六區兩縣三市),其實,充其量,也就是寧波人自己覺得「有名」罷了,畢竟,人都是有鄉土意識的,愛鄉之情嘛,你懂的。如果按照寧波人的熟知程度來排序的話,市六區這幾個主要的湖,將依次是:
1、月湖:因為一直在市中心區域,此前也一直是寧波市區唯一一個有大面積水域的公園,所以,基本上寧波市民都知道。
2、東錢湖:不在寧波城區,但算是水域面積最大的了,但當做景區開發的時間較晚,基本上都是最近十年多點的時間里建設出來的。什麼動物園,石刻園、酒店、住宅樓什麼的,都是嶄新的。
3、日湖:也是最近這十幾年的時間里弄出來的,現在也算是在寧波城區里了(之前這周邊全是棚戶區),所以比較為人所知。
4、九龍湖:離寧波城區還有很多路,也是近些年搞的什麼旅遊渡假區。
5、蓀湖:離寧波城區也是蠻遠的,開發時間更晚。
總之,這幾個湖都不怎麼有名的,沒什麼歷史積淀,也談不上什麼文化痕跡(現有的那些所謂「歷史」……怎麼說呢,都懶得提,忒無聊!),即使寧波(大市范圍)人,估計都不全知道湖的位置在哪兒,更別提寧波以外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