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知覺知名

知覺知名

發布時間: 2021-02-23 09:45:46

A. 認知心理學中有哪些知名的著作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心理的起源
摘要:人類已經積累起來了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只是還沒有一個高級的思維方法把他們加工整和為統一的心理學體系。本文試用辨證邏輯的歷史的和邏輯的相一致的思維方法對心理起源進行探討。心理起源問題直接涉及心理這個概念的外延,也就是到底那些動物具有心理。只有通過客觀全面的考察心理的外延,才能進一步明確心理的內涵,才能對心理這個概念作出客觀、全面而深刻的闡釋。心理這個概念是心理學的「胚芽」,搞清楚了胚芽,就可以遵循心理的邏輯與歷史進程建立起統一的心理學體系

關鍵詞: 個體心理發展 神經系統發展 動物進化史 心理進化 心理過程 心理現象

心理並非特指人的心理,更不是動物心理,而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客觀存在的心理,並不局限在人或動物的范圍,是存在一切生物身上的心理。因為只有從存在心理的全體生物身上考察,研究,才能對心理本質作出全面的而非片面甚至錯誤的結論。本文就從物質反映特性進化史、現階段心理的邏輯層次、動物進化史、神經系統演變史以及人的心理與神經系統發展演變關系出發,運用辨證邏輯的思維方法來歷史的考察心理現象,推導出心理的產生和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並力圖進一步揭示心理的本質。
心理現象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心理過程是客觀的過程,因此心理也應是物質的,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其表現就是心理現象,其運動就是心理過程。一句話:心理也是大自然界中的物質,遵循客觀的物理過程。經過本文一系列的邏輯推導,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心理是物質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映時產生的特殊物質,是物質進化到具有神經系統的動物階段對刺激作出反映時才產生的物質,是神經系統在刺激作用下產生的有序變化的電磁場。
本文只從生物學角度探討心理的產生與變化,對社會因素考慮較少,因為筆者認為社會因素對心理的發展而言只是一個極為強大的刺激,充其量只是影響心理發展的較為重要的因素!而且在社會因素發揮作用之前,動物的心理已經發展到較高的階段,表現出極為復雜的現象,因此社會因素對理解心理的最初產生與發展意義不大,故而本文基本上不考慮社會因素。

一 、心理產生的歷史根源:物質反映特性長期發展的產物
自然界的物質都具有反映特性,在受到外部作用時都會作出反映。而且物質反映特性隨著自然界物質的進化而進化,越是處在高級階段的物質,其反映特性越發達越復雜。高級階段的物質的反映特性是從低級階段物質的物質反映特性經過漫長的歷史進化而產生的。在目前人類所把握的世界裡,物質反映特性經歷如下的階段:非生物的物態反映(物理的、化學的、機械的)、低等生物(包括植物)的刺激感應性、高等動物的感覺、知覺和表象、人類的想像(內含了記憶)和思維。( ? )由此可見:心理現象是物質世界長期進化所衍生出來的現象,是物質對外界刺激反映的高級形式,是物質高度組織化後的表現。心理的產生根源於物質反映特性的高度發展。心理現象是專門應對刺激而產生的物質反映現象。
反映特性只有在受到刺激才顯現其存在,沒有了刺激,反映特性就會潛伏起來,不會表現出來。心理也具有如此共性。只有在受到刺激時,才會表現出心理現象,展示心理的存在。沒有了刺激,心理就會消失。心理是在刺激的基礎上產生、存在和發展。心理是物質對刺激作出反映的高度組織化的物質
二 、心理產生的標志:感覺
在邏輯層面上,心理現象包括感覺、知覺、表象、記憶、思維、想像、情感和意志等,到底是那一種心理現象的出現標志著心理的誕生?即心理產生的標志是什麼?是何種心理現象的產生宣告了心理的產生?
有現象必有其本質,心理現象產生了,就會有心理產生。在所有心理現象中那一種是最先產生而又最基本心理現象,又能合理推出發展其他心理現象?顯然是感覺。只有感覺才產生的最早又能發展出其他心理現象,應該是心理誕生的標志。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推理:(1)感覺是其他一切心理現象的基礎,沒有感覺就沒有其他一切心理現象。感覺誕生了,其他心理現象就在感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感覺是其他一切心理現象的源頭和「胚芽」,其他心理現象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發展、壯大和成熟起來的。感覺是其他心理現象大廈的「地基」,其他心理現象都是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上。(2)個體心理學表明:剛出生的嬰兒就只有無條件反射,只有簡單的感覺,而知覺和表象等等還沒有發展起來,但我們不能否認嬰兒就沒有心理。這樣我們在潛意識中實際上承認了只具有感覺的嬰兒也具有心理!心理隨著感覺的誕生而誕生,一旦有了感覺也就有了心理。單單有了感覺,就標志著心理的誕生,其他一切心理現象都是以感覺為「胚芽」發展起來,是胚芽成長的不同階段。隨著嬰兒的發育,其心理也逐漸發展起來,心理現象愈來愈復雜。(3)動物進化史也表明了感覺是心理產生的標志和「胚芽」。感覺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呢?也就是說感覺在動物進化史中是在那種動物身上開始出現的呢?動物進化史中。最開始出現心理現象的動物是腔腸動物。具有網狀神經系統的腔腸動物以簡單的感覺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映,腔腸動物具有最簡單最低級的心理現象,也即有了心理,心理在腔腸動物身上誕生,以後隨著動物的進化和發展,心理也在逐漸發展,豐富,漸次出現了知覺、表象、想像和思維等等。心理進化史是動物進化史的附著物,並隨著動物的進化而進化的。心理也是從只具有感覺的動物隨著生物的進化而發展起來的,心理在感覺的基礎上隨著生物的進化而紛繁復雜起來,出現了知覺、表象和想像等等,直至出現了意識和思維等高級心理現象。
三 、心理產生的客觀工具:神經系統
心理並不是人腦特有的。例如:渦蟲斷頭可以再生;蛙與蟾蜍切除大腦半球仍有條件反射;去除大腦的鴿子仍有本能的非條件反射,仍能走和飛。在大腦缺失的情況下,這些動物仍表現出心理現象.因此,大腦並不是心理存在的必要條件。
動物進化史表明:心理是動物進化到腔腸動物時產生的,此時的動物產生了最原始的神經系統----網狀神經系統。在生物進化鏈上,神經系統出現之前並無心理現象,心理是與神經系統同時產生的。而後隨著神經系統逐漸復雜,心理現象也亦步亦趨的豐富起來。作為心理的外觀之一,其行為也日益復雜。不論處於何種階段的動物,假如抽出或破壞其全部的神經系統,心理必將消失。並且若損壞某部分神經系統,其心理必然會出現若干不正常。
心理是由刺激引起的,是刺激引起的電脈沖在神經系統上傳播的結果,是生物電流在神經系統中傳播所引起而產生的,是刺激在細胞膜上引起的電流在神經系統中傳導所引起的。是神經系統在刺激的作用下產生的。因此,神經系統是心理產生的工具!
四 、心理產生的機制:神經細胞的膜電位變化
從單一心理產生的起點來看,首先是刺激作用於神經細胞而引起心理的,這個單個刺激是如何引起心理的?神經細胞的細胞膜存在極化現象,細胞膜內側聚集負電荷,細胞膜外側聚集正電荷,膜兩側相當於各存在一個極板,膜內側相當於負極板,膜外側相當於正極板,這樣細胞膜上就相當於存在一個電場,在細胞膜未受到任何刺激時,膜兩側相對靜止不動並存在靜息電位,一旦膜受到一定強度的刺激,靜息電位就會變成動作電位,膜兩側的帶電粒子又重新組合,形成了膜內聚集正電荷而膜外聚集負電荷的電場,當刺激消失後,細胞膜又進行了調整,又恢復到未受刺激地狀態,此時膜內聚集負電荷膜外聚集正電荷,這樣在膜兩側電場就發生兩次方向性的改變,即電場發生了重大變化,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此時形成了電磁場,這相當於電磁震盪。而這次變化的結果是刺激處的細胞膜又恢復原態,故刺激作用對細胞施加的能量全部傳遞出去。這些能量是如何傳遞的呢?這個刺激在細胞膜上引起了細胞膜上電位的變化,產生一個興奮點,引起鄰近未受到刺激的細胞膜電位也發生變化,形成新的興奮點,具體過程是:興奮點的電場與鄰近未興奮點的電場之間出現電勢差,帶電粒子就會移動,使鄰近未興奮部興奮,電場發生方向的改變,該處的電位由原來的靜息電位變成動作電位,產生一個膜內聚集正電荷膜外聚集負電荷的電場,與未興奮時的電場方向相反,原來興奮部的能量轉移到未興奮部,使未興奮部興奮起來,進行一次電磁震盪,產生了電磁場。同理,這個新的興奮部又依次向下一個未興奮部傳播電磁場,其機理在於膜兩側帶電粒子的流動,但是,若我們比較相距較遠的已興奮過的興奮點的話,就發現這兩點並未有粒子的交流,相同的只是兩點都經歷了一次電場的連續變化,並產生了電磁場,這是什麼引起的呢?究其根源,這實際上是刺激引起的電磁場在膜上進行的傳播。神經細胞的細胞膜把刺激「編碼」成一定頻率和強度的電磁場,沿神經纖維傳播,從而引起人的感覺,產生了心理,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的活動就是心理活動,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傳導與加工所引起的現象就是心理現象(電磁場通過神經牽引肌肉細胞從而表現為體態的變化,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考察體態的變化來推測心理變化)。心理就是這個電磁場,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內的有序擴展與運動就是心理活動。
電磁場是人類無法用感官直接感知的,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這是由人類感官的局限造成的,而且心理只有在刺激下才能產生,故而使人感到神秘摸測,心理難以為人所理解所把握也就不足為怪了,可是,人的心理作為人對刺激反應的產物,在人類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發揮了非常廣泛的作用,由於人類對他的無知,對他的巨大作用又無法控制,但人類又必須對心理現象作出看似合理的解釋,所以就把他神秘化,產生了種種假想。
植物和低等動物沒有神經系統,細胞膜上產生的電磁場無法在細胞膜上實現遠距離傳播,更無法實現定向傳播,膜在刺激下所產生的電磁場只是在小范圍內近距離擴散,實現不了電磁場的規范有序傳播,故而這種電磁場不是心理。只有在神經系統的定向傳導與約束下,在膜上產生的電磁場才是心理。離開了神經系統,心理將不會產生和存在。
總之,心理的本質是神經系統在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有序變化的電磁場。
五、心理現象和心理過程的統一(感覺心理學的建立)
感覺是刺激物的某種特性進入神經系統的「通道」,它把刺激「編碼」成不同頻率和強度的電磁場在神經系統「周遊」,引起相應的體態變化(包括行為和語言)。人的感覺是非常有限的,就種類而言,只有五種感官 ,人類就缺乏鴿子所具有的磁覺。就感受幅度而言,只能感受一定強度范圍的刺激,過高過低的刺激都不能直接引起我們的感覺,人類就沒有狗的嗅覺靈敏(一定存在一個我們所感覺不到的世界)。
知覺是把通過感覺而「搜集起來」的幾種物質特性的綜合起來進行的反映,表象則是對物質過去到現在的整體認識的總結,想像是在過去表象的基礎上對物質的可能形態進行的預測。在四維時空中,到想像階段就形成對物質的形象化的認識。這在思維上就是形象化思維,抽象思維則是對事物的抽象特徵的思維。思維就是對事物特徵的「加工」。由此可見,感覺是其他心理現象大廈的「地基」,其他心理現象都是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上。
記憶是把事物的特性「錄入」大腦的過程;錄入的內容有的建立了與其他原有內容的聯系,紮下根來而表現為「長時記憶」,而扎不下根來的記憶,又根據其能回憶起來的時間長短分為短時記憶和暫時記憶。
意識和潛意識是經過記憶過程的事物特徵的「存貯庫」。能夠回憶起來的內容是暫存在意識中的內容,不能夠回憶起來的內容是存放在潛意識的內容。二者關系如下:(1)意識與潛意識並無明顯的界限,但有一個過渡時期和過渡空間。(2)在自然狀態下,意識總是向潛意識過渡。(3)在外界的干預下,人也可以把潛意識轉化為意識,例如通過心理訪談知道自己的喪父或喪母心結。(4)潛意識雖然難以喚起,但仍然發揮作用,不自覺的改變人的行為。(5)潛意識的庫存遠遠大與意識的庫存。表現在當前作用上就是潛意識發揮的作用遠遠大於意識,意識只是潛意識和意識的「冰山一角」。
語言與行為都是人的一種「體態」,只不過是高度組織化了。心理通過神經系統調控人的外在肌肉就形成了「體態」。(1)語言的解釋:語言是通過聲帶和口舌等相關肌肉的高度組織化,發出有規則的聲波,不同的聲波被賦予不同含義,就構成了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則是把不同含義的聲波用符號記錄下來,這個符號就是書面語言。(2)行為的解釋:行為則是在心理支配下產生的各種動作,這些行為具有一定的含義並發揮一定的作用。體態除了語言和動作之外還有非常豐富的內容,最明顯的是人的「心靈的窗戶」----眼神。人們主要通過體態變化來推測和探知人的心理變化和作用,他是心理運動的外觀。
能力是心理功能在行為結果上的反映,行為結果達到預期的目的就表明能力高,心理功能強,反之,則表明能力低和心理弱。
智力是心理功能在思維成果上的反映,有較高思維成果產生就表明智力高。反之,則表明低。
氣質是心理狀態在人的體態上的反映。良好的心理狀態就使氣質優良,不同的心理狀態表象為不同的氣質。
需求是生物自身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在心理上的反映。動物總是趨向於保存和完善自我,現實一旦不能立即提供保存和完善自我的條件,心理就會產生要滿足這個條件的要求,需求就這樣產生了。需求的產生是生物自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動機是指心理指引行為要達到的目標。需求是動機產生的前提。
情緒是新認知與已有知識碰撞產生的心理現象,當新認知與已有知識發生沖突乃至矛盾時,心理就會引起負性情緒(通過內分泌系統?),隨著強度大小,情緒的強度也相應增減,反之則引起正性情緒。
情感是情緒在某事物上的認知化凝結。一感覺到該事物就會主動認為該事物好或壞,飛快跳過沖突過程而產生固定情緒。這也是可以通過在另一個更高層次調節認知而改變這些情緒或情感的。
學習是主動、系統而專門的記憶過程。
性格是指心理的穩定的傾向性。在待人接物時直觀表現出來。
人格是指心理特徵在社會關系中表現出的穩定的傾向性。與性格相比,人格側重於人的知識體系和由此決定的價值觀,而性格則側重於心理自身的特徵。
心理學的種種過程與現象都是以感覺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感覺是心理過程和心理現象的邏輯起點,都是從感覺發展出來的。如果把感覺比作「嬰兒」,心理過程和心理現象就是各種類型的「成人」,感覺是心理的「胚芽」。因此心理的一切過程與現象都可以從感覺出發得到合理解釋,因此心理學統一的基礎在於感覺。感覺心理學的實質就是大統一的心理學。
六 、心理現象復雜的原因
(一)、心理的無法直接感知性。心理作為一種電磁場,人類有限的五種感官是無法直接感知的。只能意識到它的最大共性----客觀實在性,而其他具體的性質則無法直接把握。
(二)、心理功能的強大及無所不在性。有人的地方必有心理發揮作用,必有心理發揮其難以名狀的功能。心理支配人的行為,紛繁復雜的行為都可以從心理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釋。人的一切活動都是行為,而心理決定這一切,由此可見,心理的功能是多麼的強大!而且心理自身又具有高度的復雜性。可是由於社會條件的限制,人是無法直接把握心理這種物質的,現實又要求必須對人的行為作出貌似合理的解釋。於是人們就把它「神化」,把「心理」冠名為「靈魂」或「心靈」,把它作為上帝的「傑作」或「旨意」,心理在希臘文中的意思就是「靈魂」。這種把心理神化的觀念使人墜入歧途,在思想是心理更是顯得迷霧重重。
(三)、神經系統的強大自組織性。 在心理依靠神經系統發揮其功能時,神經系統自身又可以不斷的建構和完善,使心理功能更好的發揮並且更為強大,並使心理現象更加復雜。這實際上是功能與結構的關系的一個縮影。常用的手使手的結構發育的更能從事經常的活動,常年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其手較為寬大且結繭;常跑步的人,其大腿往往發達。這些都是功能促進結構發育的例子,發育起來的結構又能使功能更好的發揮。
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這種關系更加突出和明顯。神經系統的建構很大程度上依賴神經系統發揮的程度和種類。神經系統發揮的作用越多,發揮作用的種類越多,其結構越完善,越利於其發揮作用(大腦越用越靈)。越高級的動物其神經系統越發達,功能對結構的促進作用越強大。就人而言,剛出生嬰兒的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一半,另一半大腦發育如何主要依靠出生後所接觸的社會環境。有利神經系統發揮作用的環境能大大改善大腦的結構並增加其重量,印度「狼孩」的大腦,其重量大大低於常人,更無論其結構了。
腦科學也表明:經常從事某種活動的人,調節該活動的大腦部位往往越發達;而很少從事某種活動的人,調節該活動的大腦部位往往萎縮,甚至在人的成長中消失!
記憶心理學表明:長時記憶就是改變了神經突出和軸突的方向、大小乃至連接。暫時和短時記憶只是把神經細胞改變的不明顯。
心理本來通過神經系統發揮作用,但在發揮作用的同時,神經系統「變的」更有利於心理作用的發揮。這種相互作用,相互完善和促進的情況使心理現象更為復雜,一如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讓人困惑而難辨。
刺激也是一種作用,是一種力的作用,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可以歸結為四種力的作用。不同強度和種類刺激能促使神經系統的發育,也使心理的功能強大起來。因此接觸較多刺激的兒童就比較聰明。
(四)、五種感官的復雜的交互作用。五種感官何以造成如此復雜的心理現象。這是因為貌似復雜事物的本質原本是單純而簡單的,只是在發展過程中復雜起來。這個規律存在許多事物的發展之中,能夠進行復雜計算與變換圖形的電腦,是建立在簡單的二進制的基礎上的;「萬經之首」的易經,其產生只是陰爻與陽爻二者的交互作用;自然界千萬種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五種鹼基對的不同的順序連接與配對。視覺、痛覺,觸覺、味覺與聽覺完全可以使心理復雜多變,令人眼花繚亂。
七、心理學流派的統一
心理學流派大致有: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存在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功能主義心理學、結構主義心理學。這些流派著重於心理本質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論部分。下面對這些流派進行逐一分析,實際這種種流派都是著重心理現象、過程或功能的某個環節,而忽落其他環節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環節性的研究,沒有進行整體、全面或本質的研究。
行為主義心理學側重於心理外化的一個表現(行為)進行研究。心理通過神經系統來支配肌肉收縮和舒張產生動作,從而產生行為。心理的這種發揮作用的方式是心理發揮作用的主要而且明顯的渠道。心理發揮作用的方式還有許多渠道,例如:談話、書面語言和眼神等。實際上,心理通過神經系統表現於外的整體現象是體態,行為是從體態之中發展起來的一個分支,這個分支被優先發展而且突出出來,以致掩蓋整個體態。體態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為就好比太陽,行為掩蓋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們往往是從明顯而突出的部分著手來研究的,所以行為在心理學研究中被突出出來。甚至以研究行為來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學定位為研究行為的科學,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脹。行為主義心理學只是對心理的一個外在現象的研究,心理表現的整體是體態,體態還有其他形式----言談、書面語言和眼神等等,近年來語言心理學的興起就是一個明證。
精神分析心理學研究的側重方向是潛意識功能的探究,確切的說是對壓抑在潛意識中的傷害意識的研究。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其實潛意識與意識的界限並沒有弗洛伊德所說那樣明顯。比如邊騎自行車邊看風景,騎自行車的行為控制可以根據情況變化隨時出入潛意識。本質上意識也是潛意識,意識的內容一旦不被注意就壓入潛意識,變成潛意識的內容。人的絕大部分行為是受潛意識控制的,受意識控制的行為只佔很小的比例,這樣有利於一個人同時從事多項運動,更深刻講有利於人類適應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動都是受潛意識控制的,這有利於減輕意識的壓力。人如果同時要意識到並控制這些活動,人就會被這些活動累死,更無論生存與發展了。這些被壓抑在潛意識的運動一旦出現不正常,就會返回到意識層,重新被意識主動積極的調控。
人本主義心理學從人人都有存在和發展的需要出發,認為人人都要發展和完善自己,都有向良好方向發展的心理。是人的正常合理需求的反映。該心理學把人看成一個整體,著重研究人的發展需求的實現過程,即旨在探討人性自我實現的心理歷程。該心理學主要觀點是認為人人都有追求生命意義和創造美好生活的潛力,這實際上是人的發展需求的反映。一句話,人本主義心理學是著重研究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心理學,而這僅僅是心理學一個很小的一個方面。
存在心理學是從人的整體出發探討獨立的個人心理與世界的關系,偏重個人心理的獨立性,探討獨立個人存在的整體經驗。該心理學本質是偏重研究個人心理在世界環境中的整體的變化規律。
完形心理學採用整體論觀點解釋知覺,認為知覺是以感覺為基礎的超感覺的整體經驗。其核心觀念是「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這實際上是人體結構與功能的自組織過程和結果。吃飯成長的人並不等於原初的人與飯的疊加;獲取知識的人並不是人與知識的總合,知識被已有知識重新組織,然後被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神經系統在刺激的作用下,其結構也被或隱或顯的改變。知覺就是對幾種感覺經過類似的組織化而形成的,是對幾種感覺的整體反映,雖不等於感覺之和,但感覺是知覺必備的素材和「原料」。這種自組織化的結果是表現出整體性,即完形性。一句話:完形心理學側重的是心理的自組織性,是對心理的自組織現象和結果的研究。
認知心理學主要側重人的認知過程的研究,即研究人是如何獲取知識的,是研究人獲得知識過程的心理學,對情緒,能力及性格等心理現象研究較少,更無論意志、動機和需求等現象。
結構主義心理學側重採用實驗方法研究意識的結構,這是受物質結構論影響的結果。由於心理的極高的流變性、復雜性和高度的自組織性,要用單純的實驗來精確化意識的結構,在現有科學水平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該心理學充分發揮了「磚」的作用,引發對心理學的更廣泛更深刻的研究,引出了心理學上許多「玉塊」。
功能主義心理學是作為結構主義心理學的對立物出現的,著重探討個體適應環境時所產生的心理功能。隨著結構主義的衰落,該學派也自行消失。
(聯系地址:山東省菏澤市613信箱 274000 董孝偉)

B. 世界上的十大家族!(例如羅斯柴爾德家族。肯尼迪家族)

  1. 羅斯柴爾德家族

    這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它發跡於19世紀初,其創始人是麥耶·羅斯柴爾德。他和他的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法蘭克福、倫敦、巴黎、維也納、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國。鼎盛時期,他們翻雲覆雨的力量使歐洲的王宮貴族也甘拜下風。時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黃金市場也是由他們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羅斯柴爾德,是世界著名的銀行家,他的經歷與家族的命運一起跌宕起伏。

  2. 奧納西斯家族

    這是一個奇特的財富家族。奧納西斯是這個家族的創始人,他被稱為世界船王。他從做煙草生意起家躍入世界航運業。他惟一的兒子不幸車禍身亡,他與自己的連襟另一位希臘船王互相鬥富,並娶了美國總統肯尼迪的遺霜擺闊。他的女兒與他一樣任性,他選的女婿女兒不要,非要嫁給自己鍾愛的人,當他死後女兒繼承財產,又數次婚變終成一代女船王。她又有了女兒,死前託孤讓別人培養財富家族的第三代。

  3. 洛克菲勒家族

    美國最富的家族。約翰·洛克菲勒是這個財富家族的創始人,他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位億萬富翁,美國石油大王。他開創的石油王朝在美國壟斷地位達85年之久。他的第二代小洛克菲勒一生中在維持家族事業的同時,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老洛克菲勒留下的慈善事業上,老洛克菲勒的第三代成為銀行家的約翰?戴維?洛克菲勒是這個家族的金融管家,他也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一個,這個家族至今在美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4. 高爾文家族

    這個財富家族在美國影響巨大。其創始人高爾文從賣爆米花創業到成為摩托羅拉公司董事長,使這個家族顯赫至今。高爾文對他的財富接班人的培養花盡心血。他把獨生兒子鮑勃經常帶在身邊,並熱切地希望兒子進入企業界,他細心地回答兒子提出的企業問題。長大後任命他為摩托羅拉副總經理,放手讓他去領導一個家族企業,後來又任命他為總經理,但他不打算退休,他還要培養第三代財富接班人,當鮑勃帶著自己的兒子克里斯去看望因病住院的高爾文時,他看到孫子的成績激動了。

  5. IBM沃森家族

    沃森家族創建了雄霸世界的計算機硬體公司IBM。這個財富家族的創始人是托馬斯,丁?沃森,他從一個一文不名的鄉下人,靠推銷起家一手把IBM這個當初生產磅秤、屠刀和穿孔機的小公司發展為世界超一流的硬體公司。他的獨生子托馬斯?約翰?沃森曾是一個經常去夜總會廝混的花花公子,老沃森教育有方,浪子回頭金不換。小沃森繼承了父業。把IBM的計算機事業推上峰巔。這個家族以培養最優秀的人才而繼續他的使命。

  6. 福特家族

    福特家族曾經是美國顯赫的財富家族。亨利?福特是這個財富家族的創始人,他成為汽車大王。他對自己惟一的兒子埃茲爾恨鐵不成鋼,埃茲爾是個面慈心軟的人,面對父親說一不二的「絕對帝王」作風,聽任擺布,最終成為悲劇根源,英年早逝。孫子組成「紅粉兵團」進行逼宮奪權,曾一度使家族中興,但福特二世重蹈覆轍,最終福特公司董事長由外人出任。開創了美國企業界將家族企業大權傳給非家族人的先例。

  7. 馬克斯家族

    他們是名震英倫三島的財富家族。這個財富家族主要經營服裝和食品。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服裝都在他們家族的公司馬克斯――斯賓塞公司購買。其創始人馬克斯靠5英鎊起家。但馬克斯去世時,他的兒子西蒙才19歲,大權落在了公司董事戚文手中。為爭奪家族企業,西蒙結識了猶大商人伊斯利,二人互娶對方妹妹為妻,聯姻打造財富家族。二人與戚文展開了董事局的主席之爭,最終取得勝利,又聯手共創輝煌,讓家族中興。並開始著力培養第三代財富接班人。

  8. 迪斯尼家族

    這是全世界眾所周知的財富家族。其家族創始人是沃爾特·迪斯尼和他的哥哥羅伊。迪斯尼因米老鼠卡通電影而名揚天下,接著又推出一系列卡通電影。兄弟倆又共同謀劃開創了「迪斯尼世界樂園」。迪斯尼在事業未竟時去世,留下一個龐大的財富家族。家族內部派系之間開始爭權奪利,「三駕馬車」轟轟隆隆地開過來,另有數名「游擊隊員」也卷進紛爭之中。女婿與侄兒大動干戈,侄子小羅伊一手遮天獨攬大權,糾集朋黨,將迪斯尼公司的觸角伸向歐亞。

  9. 摩根家族

    摩根家族的成功,是華爾街成功的縮影。摩根家族創造的「摩根化經營管理體制」至今仍然統治和影響著華爾街的一切。這一經營思想和戰略,貫穿在資本主義由幼年邁向壯年的全過程。在摩根家族勵精圖治,不斷創造經濟奇跡的過程中,J?P?摩根無疑起到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J?P?摩根開創了「摩根時代」,即金融寡頭支配企業大亨的時代。他的名言是:「用以推動歷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錢,只是金錢!」

  10. 杜邦家族

    杜邦家族是美國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最大的財富家族。這個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長盛不衰,世所罕見。20世紀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財富1500億美元,出了250個大富豪,50個超級大富豪。其家族創始人是伊雷內?杜邦,靠製造火葯發財,後來因一次火葯大爆炸,家族財富盪然無存。20世?紀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頭」。他們再次創業,將家族帶入史無前例的鼎盛時期。這個家族視家族財富為第二生命,權力傳代非常獨特。在第三代中,家族內部至少有10對堂表親之間的婚配,成為美國近親聯姻最多的大家族。

拓展資料: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歐洲乃至世界久負盛名的金融家族。它發跡於19世紀初,其創始人是梅耶·羅斯柴爾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個兒子即「羅氏五虎」先後在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奧地利維也納、德國法蘭克福、義大利那不勒斯等歐洲著名城市開設銀行 。

如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前20的投資銀行。據Paris Orléans(羅斯柴爾德集團母公司)2010至2011年年報數據,羅斯柴爾德家族總資產為96.5億歐元(這一數據在傳播中被廣為誤傳)。中國人對羅斯柴爾德的追捧,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宋鴻兵的《貨幣戰爭》。而在此之前,許多新聞、網帖已經不厭其煩解釋過很多次,《貨幣戰爭》說的羅斯柴爾德都是錯的--羅斯柴爾德既沒有控制美聯儲,也沒有坐擁50萬億美元資產。

參考鏈接:網路-羅斯柴爾德家族

C. 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大師有哪些(分別列舉他們的著作)

  1. 弗洛伊德《夢的解釋》《性慾理論三講》《心理分析五講》《圖騰與禁忌》《癔病研究》

  2. 馮特《論感官知覺理論的貢獻》《心理學大綱》《心理學引論》《論人與動物的心靈》《語言史與語言心理學》

  3. 杜威《學校與社會》《怎麼思考》《人的問題》

  4. 艾森克《個性的維度》《犯罪與個性》《性格的測量》

  5. 榮格《洞悉心靈的人》 《心理學與宗教》 《意識的起源》《我的生命,榮格的回憶錄,幻想和箴言》

  6. 勒溫《個性的動力理論》《拓樸心理學原理》

  7. 麥獨孤《物理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導言》《心理學-行為的研究》

D. 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專家是誰哪國人

1、B.F.Skinner:斯金納(1904—1990),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奠基者。他創制了研究動物學習活動的儀器——斯金納箱。1950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5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68年獲美國總統頒發的最高科學榮譽——國家科學獎。

2、Jean Piaget:皮亞傑(1896—1980),瑞士心理學家,提出了發生認識論。他通過兒童心理學把生物學與認識論、邏輯學溝通結合起來,從而將傳統的認識論改造成為一門實證的實驗科學。曾任瑞士心理學會主席、法沿國家心理聯合會主席和第十四屆國際心理科學聯盟主席。196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6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3、Sigmund Freud:S.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社會思潮和學術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對心理學、教育學、哲學、人類學、文學藝術、倫理學等領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4、Albert Banra:班杜拉(1925— ),美國心理學家,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他認為來源於直接經驗的一切學習現象實際上都可以依賴觀察學習而發生,其中替代性強化是影響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197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1980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5、Leon Festinger:費斯汀格(1919—1989),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主要研究人的朋望、抱負和決策,並用實驗方法研究偏見、社會影響等社會心理學問題。他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有很大影響。195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1972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6、Carl R.Rogers:羅傑斯(1902—1987),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實踐與研究,並因「以當事人為中心」的心理治療方法而馳名。1947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56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7、Stanley Schachter:斯坎特(1922—1997),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主要的研究興趣足上癮和悄情緒。他認為人類的情緒體驗是人的生理狀態和地這一狀態的認知解釋共同作用的結果。 196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83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8、Neal E.Miller N.米勒(1909—2002),美國心理學家,生物反饋學說的創始人。1958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5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61午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9、Edward Thorndike:桑代克(1874—1949),美國心理學家,動物心理學的開創者,心理學聯結主義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學體系的創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學習的定律,包括練習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17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10、A.H.Maslow:馬斯洛(1908—1971),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馬斯洛對人的動機持整體的看法,他的動機理論被稱為」需要層次論」。 1968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11、Gordon W.Allport:奧爾波特(1897—1967),美國人格心理學家,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社會促進」(Social facilitation)概念的提出者,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4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12、Erik H.Erikson:艾里克森(1912—1994),美國神經病學家,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梢神分析學家。他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心理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指出每一階段的特殊社會心理任務;並認為每一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13、hans J.Eysenck:艾森克(1916—1997),美國心理學家,主要從事人格、智力、行為遺傳學和行為理論等方面的研究。他主張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看待心理學,把人看作一個生物性和社會性的有機體。在人格問題研究中,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神經質、內傾性一外傾性以及精神質三維特徵的理論。

14、William James:詹姆斯(1842—1910),美國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和實用主義哲學的先驅,美國心理學會的創始人之一。1875年,建立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190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0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15、David C.Mclellend:麥克蘭德(1917—1998),美國心理學家,主要研究興趣是人格、職業勝任能力、企業家精神等方面。他對「成就動機」的研究十分著名。1987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16、Raymond B.Cattell:卡特爾(1905—1998),美國心理學家,最早應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對心理測驗的研究,對個體差異的測量,以及對應用心理學的倡導,有力地推進了美國心理學的機能主義運動。他編制的「16種人格因素測驗」應用十分廣泛。

17、John Watson:華生(1878—1958),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他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意識而是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必須拋棄「內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學常用的實驗法和觀察法。華生在使心理學客觀化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18、Kurt Lewin:勒溫(1890—1947),德國心理學家,場論的創始人,社會心理學的先驅,以研究人類動機和團體動力學而著名。他試圖用團體動力學的理論來解決社會實際問題,這一理論對以後的社會心理學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19、Donald O.Hebb:海布(1904—1985),加拿大心理學家,提出細胞聯合理論來解釋知覺及在大量腦組織損傷條件下仍能保持一定智力水平的現象。他強調早期經驗對智力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正常環境刺激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960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1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79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20、George A.Miller G.米勒(1920— ),美國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在記憶方面的研究十分著名。他1956年發表的論文《神奇的數字7±2:我們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對於短時記憶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曾榮獲國家科學獎,1962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63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69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21、Clark L. Hull:赫爾(1884—1952),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心理、機制和適應性行為》、《行為綱要》等。193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同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22、Jerome Kagan:凱根(1929— ),美國心理學家,對嬰兒和兒童的認知和情緒發展的研究,尤其是對氣質的形成根源的研究十分著名。他的研究表明:個體氣質的差異既受環境影響又受基因制約。1987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23、Carl G.Jung:榮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早年曾與弗洛伊德合作,後來由於兩人觀點不同而分裂。與弗洛伊德相比,榮格更強調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傾向。

24、Ivan P.Pavlov:巴甫洛夫(1849—1936),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心理學家。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學研究而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巴甫洛夫從研究消化的生理過程中發現條件反射現象,從而開創了條件反射的研究,並建立了高級神經活動的學說。後又提出第二信號系統的概念,用來說明人類的語言功能。

25、Waller Mischel:米歇爾(1930— ),美國人格心理學家。他在人格的結構、過程和發展,自我控制以及人格差異等領域的研究十分著名。1982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26、Harry F.Harlow:哈洛(1905—1981),美國比較心理學家,早期研究靈長類動物的問題解決和辯別反應學習,其後用學習定勢的訓練方法比較靈長類和其它動物的智力水平。曾榮獲國家科學獎,1951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58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0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27、J.P.Guilford:吉爾福特(1897—1987),美國心理學家,主要從事心理測員方法、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他因應用心理測量方法和因素分析法進行人格特質的研究,特別是對智力的分類而馳名世界。1950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54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64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28、Jerome S.Bruner:布魯納(1915—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對認知過程進行過大量研究,在詞浯學習、概念形成和思維方面有諸多著述,對認知心理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作出了貢獻。1962午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6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29、Ernest R.Hilgard:希爾加德(1904—2001),美國心理學家,早期研究動物和人的條件反射,後來研究人的動機作用和無意識過程,晚年主要從事美國心理學史的研究。1948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49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1967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30、Lawrence Kohlberg:科爾伯格(1927—1987),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他繼承並發展了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著重研究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提出了「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在國際心理學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響。

E. 人類十大超能力是什麼

人類十大超能力之謎

有些人可以幻想出前世今生,有些人可以做夢預言,有些需要藉助儀式來預言,還有些人隨意地胡亂預言。也許你自己就有這種親身體會。當你想到你的某一位密友時,幾秒後他就來德律風你了這是預言的一種還是只是一個巧合罷了?
德爾菲神諭能夠預言(DelphicOracle是古希臘非常有名的預言,在德爾斐城的阿波羅神廟里,女祭司皮提亞(Pythia)在進入一種類似昏迷的催眠通神狀況後,由別人提問題,而她做出對未來事件的猜測。諾查丹馬斯有著一系列的預言,有很多是解讀了具體的事件:倫敦的大火和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出人頭地。

心靈感應 真實存在

心靈感到是一種超感官知覺,它可以通過現在科學未知的方法來獲取信息。在進入心靈感應狀況前,你必須意想到你其實不止具有五感知覺。你可以體會到溫度變化,本體感觸感染(體會到你每塊肌肉的方位)和重力感(經由過程閉上眼睛時頭部的角度來感知)。心靈感應包含了五感之外的其他感知。

生物發光 不是神話

令人驚奇的是,往往身體發光的都是病人。安娜·莫納諾(Anna Monaro)身患哮喘,幾個禮拜後每當她睡覺時,她的胸口就會發出藍輝光。在赫里沃德·卡林頓(Hereward Carrington)的《死亡:原因和徵象》(Death: Its Causes and Phenomena)中記錄過一個因患嚴重的消化不良而死的男孩,其遺體也會輻射藍輝光。

人體自燃 睡夢中燒死

人體自燃是指由人體內部自發燃燒。這聽著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如今我們對這種超自然現象已經非常熟悉了。知名的案例有:記載在案的傑克·安吉爾(Jack Angel)自燃,致使手部截肢,還有瑪麗·里瑟(Mary Reeser)整小我私家燒透,被發現時僅僅只剩一塊萎縮的頭蓋骨。就連小說中也不乏人體自燃徵象的身影。如查爾斯·迪勤(Charles Dicken)的《荒蕪庄園》(迪勤對自燃的主題迷戀不已,對此他還有過深度地鑽研)。

巫醫 徒手移除體內異物

據說在菲律賓一位巫醫有將事物實體化和虛無化的雙重能力。每當巫醫進入輕微恍惚的狀態時就會獲得超天然的能力,只需和患者有著少許接觸甚至是無打仗,就可為患者做外科手術。他們可以將患者體內的異物(如玻璃,金屬)移除,並為患者鎮痛。
大多數巫醫都被證明是騙子,他們利用一些細不可查的手部技巧,在繁雜的儀式中來完成全部騙術。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巫醫都是騙子。一些巫醫可以赤手拔除臼齒,還有些可以移除並重新安上眼球。至今仍沒有足夠有力的證據可以破解這些巫醫長久以來的特異功能。

探測術 最古老占卜

早在十五世紀就有探測術了。占卜探測者從不必要科學儀器,依仗一根探測杖他們就可測出地下的水源,金屬,或者其他物質。有這樣一種說法,探測者有著對磁場的敏感或者可以形成一種超感官知覺,而探測杖幫助探測者用手放大這種無形的磁場運動覺得。
另一種對此現象的解釋是對自然進行測描。如果一個探測者可以對其周邊的蛛絲馬跡有所察覺,那末他們的手就會下意識地有了行動,這樣就導致了探測棒抖動傾斜以暗示周邊有貴重事物。大多數的探測者對探測的前前後後都無法給出個清楚的說明,但是他們成功探測的歷史都有好幾個世紀了。

懸浮術 地心引力無效

D·D 洪姆思(D.D. Homes)以其懸浮術著名於眾。在1868年,洪姆思表演了他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舉:在一個集會上,他從一個窗戶飄出並飄進另一個窗戶當中。哈利·胡迪尼(Harry Houdini,美國著名的魔術師——譯者注)測驗考試復制了洪姆思式「把戲」,但即使是他都無法揭穿洪姆思的特異功效之謎。

如今很多魔術中都有關於懸浮的演出,而他們的靈感統統取自於真正的懸浮術。(洪姆思)集會上的表演是時暫時起意,不論是觀眾還是周邊道具都非事先預備好的。如果你想親身體驗一下懸浮的覺得,那麼碰運氣「懸浮聚會」這個游戲吧,它可是經久不衰的唬小孩游戲哦。

生物電 人的磁場

也許你已經在Youtube上看到有人可以控電。實在早在19世紀就涌現過一些身負電荷或電磁的人,他們周邊的事物都會被古怪的電磁效應所影響。有一些人甚至對電子產品有過敏反應,當他周邊有發出很大磁場或者電荷的電子設備時就會坐立難安。

還有一些案例是關於身帶電量過度的人,他們僅僅手持電燈泡就可讓它變亮。還有一些對自己的電能沒有任何方法進行節制,會直接燒掉保險絲。更甚者會發出接二連三的靜電流,足以對旁人造成傷害。

控火數 腳踩熾熱金屬

關於火的研究,我們有萊頓弗羅斯特徵象(Leidenfrost Phenomenon液體不會潤濕炙熱的外貌,而僅僅在其上形成一個蒸汽層的徵象,由科學家萊頓弗羅斯特在1756年發現。1756年有一位名叫萊頓弗洛斯特的科學家在一把燒的通紅的鐵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懸浮起來並持續30秒,這就是現代物理學中著名的「萊頓弗洛斯特現象」。水滴可以或許懸浮起來的原因在於,接觸炙熱的鐵勺後,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層水蒸汽,把水珠與鐵勺離隔,就使得水點懸浮起來,懸浮起來的水滴暫時不能吸收更多的熱量,減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懸浮可以持續30秒——譯者注)。此現象說明當液體遭遇極端炙熱時就將化作一層絕緣的氣態防護層。當你用濕手指掐滅蠟燭時正是依靠著這層蒸汽層的保護。只要有充分的條件,人人均可做到這點(就如同有了防火牆一樣平常),但是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對火免疫。

南森·庫克(Nathan Coker)是馬里蘭的一個鐵匠,他能夠腳踩炙熱的金屬,也能口含熔狀的鉛直至其在口中凝固,還能手握火紅的煤炭。並且他的皮膚靈敏異樣,從不會留下任何燒痕。這是一種心靈控制物質的功效還是經過多年控火他的皮膚已經能抵禦灼燒帶來的痛覺?

與此響應,有些控火者可以觸發並控制火焰。A·W 伍德胡德(A.W. Underwood)可以對著一塊手帕吹氣而將其點燃。或許用意念控火或用手生火會來的更快,但那些只不過是小說中的幻想罷了。

心靈外科大夫 精神手術刀

和巫醫一樣,心靈外科醫生可以完成那些通常需要工具和醫葯用品(如麻醉葯)才能完成的手術。但是和巫醫不同的是,心靈外科醫生必要(將手)深入患者體內,將腫瘤和器官掏出。
精神外科醫生首要集中在巴西和菲律賓,那裡的人們對精神力有強烈的崇奉(這有助於典禮/醫治)。患者們被告知那些負面的情緒和思想只會使病情惡化,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戰勝疾病,那麼你就不能痊癒。換句話說,患者必須達成頭腦,肉體和精神上的統一,這樣才能為康復提供一個平衡的情況;如若思想精神不可同一,康復則無望也。這也是心靈外科醫生認為外來人(非本土著土偶,無精神信仰)難以醫治的緣由所在,因為他們貧乏信仰。

F. 中國最著名的心理學家是誰

1、潘菽(1897-1988)心理學家、教育家。我國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

2、艾偉(1890-1955),中國近現代著名心理學家。主要代表作:有《高級統計學》《初級統計學》 《初級教育心理學》《師范科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

3、葉麟(1893-1977),原名祥麟,字石蓀,主要著作有:《文藝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書。翻譯出版有:《阿朵耳夫》、《從心理學觀點論述小說中景物的寫法》、《導師與學生間的距離》、《列寧對蘇聯教育的貢獻》等。

4、陳立(1902.7.22-2004.3.18),湖南平江人,我國工業心理學的創始人,智力理論和心理測驗研究的先驅。

5、朱智賢,字伯愚,心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建國後歷任中央出版總署教育組組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導師,培養了新中國第一位心理學博士林崇德。

6、李一,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研究,潛能開發研究與自信心訓練,心理咨詢診療。

7、宴松,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兼職副教授,研究興趣:視知覺、目標識別、感覺記憶與工作記憶、語言認知的神經心理學研究、認知的跨文化心理學研究。

8、彭凱平,伯克利加州大學心理學系終身教授,博導,社會及人格心理學專業主任,研究興趣包括社會和文化心理學、文化和認知、應用社會心理學。最近的工作涉及到自我概念,辯證思維,行為經濟、領導決策,組織文化等。

(6)知覺知名擴展閱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科學文化教育事業日益發展,為中國心理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從此中國心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心理學的教學和研究機構,以及從事心理學工作的人員迅速增加。。在全國各師范院校及部分醫學院、體育學院設立了心理學教研室或教研組,開設必修或選修的心理學課程。

在全國學科規劃中,心理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制訂了12年發展的遠景規劃(1956年),明確了學科發展的新前景。

心理學界討論了心理學研究與實際結合的問題,明確了科學必須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這個方向。為此相應地加強了研究工作的規劃和幹部的培養,又在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學院中設置了心理學專業(北京大學在院系調整時就有了心理學專業)。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及全國各院校心理學教研室、組陸續恢復活動。先後在北京大學、杭州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設立了5個心理學系。重新組織修訂了全國心理學科規劃。召開了各種專業會議和學術年會。

中國心理學會設立了各種專業委員會。兩個曾經中斷了的刊物《心理學報》和《心理科學通訊》也先後復刊。重新修訂和新出版了多種教材、專著、論文集或叢書。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