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亭
A. 中國四大名亭是什麼
在我國古建、園林的歷史發展長河中,亭,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與古建、園林相伴而生、相適發展,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建築形式之一。在我國從千里冰封的塞北,到四季常青的海南;從西部的大漠,到東部的海島,到處可見到亭的英姿。至於中原地區,無論是大江南北,還是長城內外,更可謂亭亭玉立,星羅棋布。「亭」以它優美的身姿,高超的建築技術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而為人們所贊譽,使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為之題詩作賦,從而使」亭」在華夏文明史中留下了濃重的筆墨,在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散發出縷縷馨香。我國著名的四大名亭分別為安徽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湖南長沙的愛晚亭和杭州西湖的湖心亭。
醉翁亭
醉翁亭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約五公里的琅琊山下。琅琊山主峰高317米,其山勢逶迤起伏,層巒疊嶂。山上奇石茂林,景色秀麗。山中曲徑通幽、溝壑縱橫、流水潺潺;又有濯纓泉、歸雲洞、雪鴻洞、石上松、南天門等自然景觀更增其迷人的神采。自唐代大歷年間(766~799)滁州刺史李幼卿與僧人法琛在這里創建了琅琊寺(原名寶應寺)後,來此游山的人便與日俱增。以後歷代又對琅琊寺重修或增建。因而寺內外有大雄寶殿、藏經樓、悟經堂、明月觀、三友亭、翠薇亭、無梁殿、拜經台等建築。此地還有歷代摩崖、碑刻,遍布山間路旁,保存了大量的古人真跡軼文。醉翁亭,就建在這里的入山處。
醉翁亭的建築,最遲不晚於北宋仁宗慶歷六年(1046),距今有900多年的歷史,是琅琊寺僧智仙,為歐陽修游山歇息所建。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生於北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卒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曾自號「醉翁」,晚年又自號「六一居士」。智仙見歐陽修常來山中,很同情他的奔波辛苦,便出資在入山處的釀泉(原名玻璃泉,又名讓泉)旁建了一亭。歐陽修不但常到此亭中飲酒、歇息,還常在亭中處理公務。「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的詩句,就是他常在亭中飲酒、辦公的真實寫照。歐陽修自稱「少飲輒醉」,雖年僅40歲(慶歷六年),但在同游者中已算高齡了,因而自號「醉翁」,其亭也因此得名。歐陽修到滁州的第二年便寫下了著名的散文《醉翁亭記》,不但其文成了千古名篇,醉翁亭也藉此千古流芳。
醉翁亭的大門口有一幅清人寫的對聯。上聯是: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下聯雲: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對聯不僅道出了清代遊人的心意,也表達了後人對先賢的崇慕、思念之情。從庭園東首入門,迎面就是一座飛檐立柱的古亭,這就是歐陽修當年「少飲輒醉」的醉翁亭主亭。亭旁立有一塊略微傾斜的石碑,上刻「醉翁亭」三個篆字,字體風骨道勁,石碑傲然挺立。醉翁亭的四周牆上布滿碑文石刻,是後人留下的「游記」、「重修記」等。醉翁亭的西面有「寶宋齋」,這是明天啟二年(1622),南京太僕寺卿馮若愚所建。齋內藏有兩塊高2.4米、寬1米的石碑,就是蘇軾當年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從寶宋齋往西,穿過洞門,就到了庭園中心。這是一個具有江南園林風格的獨立院落,院內亭台高低參錯,上下相望;又左右相倚,互為陪襯。在這里,可以見到許多風格迥異的亭。有可以觀山聽泉的」意在亭」和觀」九曲流觴」的「影香亭」;有能登亭遠眺令人心曠神怡的「怡亭」;也有憑欄小立、可觀游魚戲水的「覽魚亭」;還有寓意為」醉翁」醒酒的」醒心亭」和令人稱道的「古梅亭」。「古梅亭」前還有三株梅花,傳為歐陽修親手所植。真可謂:亭點景景襯亭奇亭異景。庭園中隱亭園蔚為大觀。在醉翁亭這一組合庭院中,還有玄帝宮、二賢堂、馮公祠、六一泉等各含典故的建築和景點。這些建築採用粉牆、漏窗、洞門、曲流、細木柱、鵝頸椅、小青瓦屋面等江南園林和民居的處理方法修成,別具一格。
醉翁亭在明清兩代,都有過重修和增建的復興,也有過毀壞和損傷的不幸。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使亭台殿閣、石階花牆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遊人面前。特別是在旅遊業蓬勃興起的今天,醉翁亭正以其迷人的英姿吸引著八方遊客,並向世人展示其沉浮的經歷。
陶然亭
陶然亭位於北京市宣武區西南隅,舊北京的外城西、南下窪黑窯廠南的慈悲庵內。陶然亭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江藻所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江藻字魚依,又字用侯,湖北漢陽人,康熙朝任工部郎中,長於詩文,懂建築。他最初在庵內建一小亭,稱為「江亭」,但他又覺亭名不雅,便取唐代著名詩人自居易的詩句「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命名為「陶然亭」。後來又拆去小亭,建了三間「小敞軒」,但仍以「陶然亭」為名。現在懸掛在慈悲庵門內檐下金字木匾上的「陶然」二字,就是江藻遺墨。江藻所撰的「陶然吟」石刻,仍鑲嵌在亭南壁。
由於小敞軒與園林中常見的亭有所不同,所以人們曾有「陶然亭無亭」之感。但如果知道古書上往往稱這類敞軒為「路亭」或「驛亭」,也就不足為怪了。陶然亭所處地勢高於內城城堞,可登高遠眺;周圍的水塘環境又增添了自然景觀的色調及其地處鬧市附近的僻靜等特點,使它對遊客產生了較強的吸引力。所以在清代,每當秋高氣爽之際,人們便到這里登高覽景。許多文人雅士也來這里飲酒賦詩。經過幾百年來文人的渲染,使陶然亭的名聲遍聞全國。亭中有阮崇德楹聯一幅,上聯為:長戈滿地,一亭獨幽,客子河梁攜手去。下聯為:把酒問天,陶然共醉,西山秋色上衣來。這一充滿詩情畫意的對聯,意味深長,耐人尋味,以清疏淡雅的語言,道出了這里幽靜凄涼的景色。盡管如此,遊人還是樂於投足,使這里曾盛極一時。
愛晚亭
愛晚亭坐落在嶽麓山、嶽麓書院後清風峽的一座小山上。原名「紅葉亭」,後改為「紅楓亭」,也稱「愛楓亭」,最後才定名為「愛晚亭」。該亭始建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或稱當時重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愛晚亭建在風景如畫的嶽麓山中,又臨近學人雲集的嶽麓書院,無怪乎享有盛名。傳說此亭是乾隆時嶽麓書院的院長羅典所建。羅典是個治學嚴謹,很有名望的經學家,有很多弟子跟他從學。他在講學之餘,經常到嶽麓山中游覽,清風峽則更是他常去的地方。他愛這里四季不同的秀麗景色,更愛這里的秋楓紅葉,於是他便請來匠人,在這里建了一座精巧的重檐攢尖八柱方亭。時值深秋,他望著滿山紅葉,便給亭取名為「紅時亭」。亭名傳開,已是冬去春來。他看到滿山翠綠迎春的景象,才感到亭名與四季景色不協調,便改為「紅楓亭」。但不久,他還是感到不妥,又改為「愛楓亭」,總算舍掉了四季中有三季不見的「紅」字而換成了「愛」字才稍覺滿意。
出入山裡的人們,見到這座愛楓亭,無不為它和大自然交相映美的景色所迷戀。不知是出於對自然景觀的附會,還是對時政的嘲諷,有人編了一個關於「紅葉亭更名為紅楓亭」的神話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愛晚亭曾在清同治朝重新修建,光緒、宣統年間又加以整修。整修時,湖南高等學校監督程頌萬還將張南軒與錢南園的游山七律詩刻於亭中方石上,題名「二南詩刻」。
雖然愛晚亭建在山間,遠離塵世,但其本身及周圍的優雅環境引來眾多遊客。凡來嶽麓書院講學和學習的學者、或到嶽麓山覽勝的遊人,常到這里來觀景賞亭。1952年,人民政府在原址重修新亭。當時在湖南大學任校長的李達同志請毛澤東主席題寫了「愛晚亭」金字匾額,懸掛在亭檐下。1968年,又對該亭進行了重新修整新亭寬闊方正,四根白色水泥明柱,支撐著灰色的兩層翹角,四角攢尖的亭頂鋪蓋綠色琉璃瓦。整座亭造型莊重,結構嚴整。重檐四披,氣象肅穆。亭的正面掛著一幅木質的弧形對聯,鮮藍的底色陰刻白色楷字。上聯為: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下聯為:峽雲深滴翠,一雙馴鶴待籠來。
愛晚亭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亭坐西向東,三面環山,取杜牧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之意命名。亭子古樸典雅,八柱重檐,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攢尖寶頂。亭內當中擺著一張方桌,四周置有長凳,可在此飲酒喝茶。亭的周圍是高大、蒼勁的古楓,愛晚亭掩映在翠綠蔥郁的林木之中,顯得儀表非俗。亭左有山泉流水,水聲潺潺;亭右有清風橋,橋下小溪叫蘭澗;亭前有池塘,池中碧波粼粼又有游魚戲水。
每當春季來臨,滿山的楓林青翠喜人;到了夏天,林蔭涼爽適於休憩;深秋霜降,楓葉紅艷,層林盡染;冬天淡景,別有佳趣。然而久經風雨、屢度楓紅的愛晚亭,卻更顯得深藏若虛,神秘奇譎。
湖心亭
湖心亭位於杭州西湖中心的小島上,提起它,會使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杭州兩湖及西湖十景,想到整個杭州園林風景區。杭州園林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西湖則以湖心亭為中心,也許這就是它聽以著名的原因之一。當然,也不能排除其他原因,那就是它本身悠久的歷史和文人渲染的結果。
杭州西湖,漢代稱明聖湖。傳說漢時,有金牛見於湖中,人稱「明聖之瑞」,遂稱明聖湖。後世又稱武林水、錢塘湖、兩子湖,都各有其因。此湖三面環山,一而瀕市,因在杭州城西,所以此唐代以後便通稱西湖。
在以西湖為中心的49平方公里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要風景名勝達40餘處。環湖的南、北高峰和玉皇山等山巒疊翠,山中花木繁盛。峰、岩、洞、壑之間,穿插著泉、池、溪、澗;青碧黛綠叢中,點綴著亭、榭、樓、閣;還有寶塔、石窟和寺廟立於平地之上,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名勝古跡誘人遐想。這里有說不完的美景,講不盡的故事。
西湖湖體近似於橢圓形,湖面上有白堤和蘇堤。白堤,原名白沙堤,在湖面上橫亘東西,從「斷橋殘雪」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里。唐代詩人自居易任官杭州時有詩雲:「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詩中的「白沙堤」即此堤。後人為紀念這位大詩人,便稱此堤為白公堤,簡稱白堤。蘇堤,也稱蘇公堤,在湖面上貫通南北,南起南屏路,北接「麴院風荷」,全長2.8公里。宋代文學家蘇軾任杭州知府時,開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築成。
白、蘇二堤將湖面分成外西湖、里兩湖、後西湖、小南湖、岳湖五大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四島。湖心亭建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翹角飛檐,外觀兩層,黃色琉璃屋面,顯得堂皇而又莊重。湖心亭四而環水,花柳相映。綠蔭叢中有「蟲二」碑,相傳為乾隆皇帝所題,影射「風月無邊」四字。在湖心亭眺望兩湖。綠水盈盈環抱,青山蒼蒼遙峙,水色山光一片,這就是所謂「湖心平眺」,清「錢塘十景」之一。昔人有詩曰:「百遍清游未似還,孤亭好在雲水間;停闌四面空明星,一面城頭三面山。」
B. 我國著名的亭台樓閣有哪些,以及有關的詩詞有哪些
銅雀台 銅雀春生鎖二喬 滕王閣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還有滕王閣序 這是最著名的一篇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岳陽樓 范仲淹的 岳陽樓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江西的滕王閣,山西的鸛雀樓. 四大名樓 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心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緊靠峻峭的山壁,飛檐凌空挑出。數百年來雖屢次遭劫,又屢次復建,終不為人所忘。解放後,人民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整修 陶然亭:公園位於北京市南二環陶然橋西北側。全園總面積59公頃,其中水面17公頃。1952年建園。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首都北京最早興建的一座現代園林。其地為燕京名勝,素有「都門勝地」之譽,年代久遠,史跡斑駁。名聞遐邇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座落在這里。秀麗的園林風光,豐富的文化內涵,光輝的革命史跡,使她成為旅遊觀光勝地。 愛晚亭:愛晚亭位於嶽麓書院後青楓峽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攢尖寶頂,內柱為紅色木柱,外柱為花崗石方柱,天花彩繪藻井,蔚為壯觀。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山長羅典所建。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後經清代詩人袁枚建議,湖廣總督畢沅據唐代詩人杜牧《山行》而改名為愛晚亭,取「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之詩意 湖心亭: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初名「振鷺亭」,又稱「清喜閣」。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明萬曆後才改名「湖心亭」。亭為樓式建築,四面環水,登樓四望,不僅湖光盪漾,而且四面群山如屏風林立。亭的西面為西湖的南高峰和北高峰,景色十分壯觀。遊人登此樓觀景,稱為「湖心平眺」,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昔人有詩雲:「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停闌四面空明裡,一面城頭三面山。」今亭為1953年重建! 這是四大名亭
C. 古代都有什麼著名亭子
1.安徽滁縣醉翁亭
2.北京陶然亭
3.湖南長沙愛晚亭
4.杭州湖心亭
5.揚州五亭回橋
6.北京盧溝答橋
7.蘇州滄浪亭
詳細解釋見http://wenku..com/view/ebe97b4df7ec4afe04a1df2a.html
D. 我國古代有名的橋梁亭子塔有哪些
驚嘆於我國勞動者的智慧吧
先來十座名橋:
1、趙州橋——天下第一橋。
建於公元595—605年,由匠師李春監造,距今已有1400年。該橋結構堅固,雄偉壯觀。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大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堪稱巧妙絕倫。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安濟橋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
2、安平橋
於1152年正式完工。橋長2070米 。在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鎮和南安縣水頭鎮之間的海面上,安平橋不僅是我國最長的石樑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樑橋。因為橋長約合5華里,因而又稱為五里橋。
3、金水橋,世界遺產全長為兩千多米,以太和門前的河段最寬、最規整,裝飾也最為華麗。河底與河幫全用白石砌成,兩面河沿設有漢白玉的望柱和欄板。
4、盧溝橋(七七事變發生地)
位於廣安門外豐台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189年,盧溝橋是一座有11拱的大石橋,全長266.5米,橋面寬度為9.3米,橋身用巨大的白石砌成。橋墩砌築為船型,其前有名為"斬龍劍"的分水尖,用於抵禦急流。該橋製造精良。已知共有大小石獅485隻,各具姿態,無一重復。盧溝曉月--為燕京八景之一,始於金代。橋的東端有碑亭,石碑為清代乾隆皇帝所書,正面為"盧溝曉月",背面為盧溝橋詩。
5、洛陽橋又稱萬安橋。
在洛陽市區東北郊洛陽江入海處。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6年)泉州郡守蔡襄主持興建。該橋是舉世聞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原長1200米,闊5米許,橋墩46座,橋欄柱500根,石獅28隻,石亭7座,石塔5座。規制宏偉,工藝卓越。
6、廣濟橋
在潮州市之東,廣濟橋是中國古代著名橋梁之一,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歷時57年建成,全長515米,分東西兩段18墩,中間一段寬約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橋,只用小船擺渡,當時稱濟州橋。
7、十七孔橋
坐落在寬闊的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整體橋長150米,寬8米,因由17個橋洞組成而得名,是園內最大的一座石橋梁。它西連南湖島,東接廊如亭,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不但是前往南湖島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區的一個重要景點。
8、斷橋(白娘子和許仙相遇的那個)
位於白堤東端。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9、江東橋
江東橋古稱「虎渡橋」,始建於1190年,是一座十五孔梁式石橋,長1000米,寬6.6米,高30米,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江東橋與泉州的洛陽橋、晉江的安平橋、福州的龍江橋合稱為「福建四大石橋」,建築技術在中國乃至世界橋梁史上有顯著地位,尤其是橋上的梁石最長達26.6米,寬、厚各1.6米,最重的近200噸,在古代科技相對落後的條件下是如何開采、搬運、架設的,至今還是一個謎。2001年,該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龍江橋
在福清海口鎮,竣工於公元1124年,該橋屬座梁式石板橋,全長476米,寬4.6米,現存40孔,39墩,橋梁用長10米,寬0.8米的大型條石互相扣合,十分牢固,橋頭還有一對實心石塔,塔高五米多,保存完好。
十座名塔
1、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
2、陝西西安大雁塔(為保存玄奘由印度帶回的佛經而建)創於652年
3、山西應縣木塔,是國內外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佛塔。建於公元1056年,始終未坍塌
4、浙江杭州六和塔,位於浙江杭州錢塘江畔月輪山上。初建於970年。
5、靈光塔,位於吉林省長白縣,為唐代渤海時期(698年-926年)所築。是我國東北地區年代最久遠的一座古塔,也是唐渤海國遺存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
6、蘇州虎丘塔,又稱雲岩寺塔,始建於601年。現存的虎丘塔建於北宋。由於地基原因,自明代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
7、杭州雷峰塔,(鎮壓白娘子的那個)於1924年雷鋒塔倒塌
8河南開封鐵塔,建於公元1049年。以卓絕的建築藝術聞名中外,完全採用中國傳統的木結構形式。塔高55.88米,通體遍砌彩色琉璃磚,磚面飾以栩栩如生的飛天,麒麟,伎樂等數十種圖案,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稱。
9、安徽安慶振風塔,坐落於長江邊,號稱萬里長江第一塔,建於明代。此塔面江而立,享有「萬里長江第一塔」和「過了安慶不說塔」的美稱。
10、青銅峽108塔 ,中國古塔建築中僅見的大型塔群,位於寧夏中部黃河上游段的最後一個峽口,是一組排列有序,極為規則的塔群,共有108座,全部都用磚砌成,並抹以白灰。
著名的亭子:
1、蘭亭(流觴亭)書聖王羲之《蘭亭集序》創作之地。位於浙江紹興。
2、陝西西安,沉香亭。是唐玄宗李隆基為楊貴妃所建造。李白詩: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3、安徽滁州醉翁亭,以歐陽修《醉翁亭記》著名
4、江蘇蘇州,滄浪亭。北宋詩人蘇舜欽所建
5、杭州翠微亭,南宋韓世忠為紀念岳飛所建「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6、杭州西湖,湖心亭。明朝張岱著《西湖夢錄》
7、山東濟南大明湖,歷下亭。杜甫曾寫《陪北海宴歷下亭》
8、北京陶然亭。清朝江藻所建。
9、江蘇蘇州真趣亭。乾隆南下是御筆親題
10、長沙愛晚亭,取自「停車坐愛楓林晚」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顯存匾額為毛主席所寫。
E. 我國著名的廳、堂、樓、閣、亭有哪些
風波亭 愛晚亭
岳陽樓 摘星樓
騰王閣 攬勝閣 天涯海閣
懷仁堂 忠義堂 錯劍堂
聚義廳
F. 我國四大名亭在那裡,為什麼有這樣的名字,為什麼出名呢
安徽滁縣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湖南長沙愛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被稱為中國「四大名亭」
【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心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獨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緊靠峻峭的山壁,飛檐凌空挑出。數百年來雖屢次遭劫,又屢次復建,終不為人所忘。解放後,人民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整修
【陶然亭】公園位於北京市南二環陶然橋西北側。全園總面積59公頃,其中水面17公頃。1952年建園。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首都北京最早興建的一座現代園林。其地為燕京名勝,素有「都門勝地」之譽,年代久遠,史跡斑駁。名聞遐邇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座落在這里。秀麗的園林風光,豐富的文化內涵,光輝的革命史跡,使她成為旅遊觀光勝地。
【愛晚亭】愛晚亭位於嶽麓書院後青楓峽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攢尖寶頂,內柱為紅色木柱,外柱為花崗石方柱,天花彩繪藻井,蔚為壯觀。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山長羅典所建。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後經清代詩人袁枚建議,湖廣總督畢沅據唐代詩人杜牧《山行》而改名為愛晚亭,取「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之詩意
【湖心亭】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初名「振鷺亭」,又稱「清喜閣」。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明萬曆後才改名「湖心亭」。亭為樓式建築,四面環水,登樓四望,不僅湖光盪漾,而且四面群山如屏風林立。亭的西面為西湖的南高峰和北高峰,景色十分壯觀。遊人登此樓觀景,稱為「湖心平眺」,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昔人有詩雲:「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停闌四面空明裡,一面城頭三面山。」今亭為1953年重建。
G. 我國古代有名的亭子介紹
(一)歐陽修與醉翁亭——琅琊山
(二)陶然亭
取白居易詩「更待菊黃家釀版熟,與君一醉一權陶然」
(三)愛晚亭
長沙嶽麓山愛晚亭,馳名遐邇。此亭原名「紅葉」,又名「愛楓」。今名「愛晚」
(四)湖心亭
名亭大多與文華相聯系,仔細查閱中國還有很多亭閣都比較有名,以上取自中國四個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
H. 我國著名的一個亭子請簡要介紹五十字
醉翁亭位於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於北宋版慶歷七年(1047年)權,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命名並撰《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 「滁之山水得歐公之文而愈光」。膾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是家戶喻曉。景區內亭、台、軒風格各異,園中有園,景中有景,人稱「醉翁九景」;其中歐陽修手植梅為全國四大梅壽星之一,歐陽修手書《醉翁亭記》碑堪稱稀世至寶;醉翁亭被譽為「天下第一亭」。
I. 我國的五大名亭之一的醉翁亭在哪
醉翁亭位於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滁州位於安徽省最東部、俗稱"皖東",東距六朝古都南京48公里,西去省會合肥130公里,因其與城西南的琅琊山諸峰相連,城山一體,蔚然而深秀,是安徽省五大風景區之一。
醉翁亭為四大名亭之首,始建於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命名並撰《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 "滁之山水得歐公之文而愈光"。膾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是家戶喻曉。景區內亭、台、軒風格各異,園中有園,景中有景,人稱"醉翁九景";其中歐陽修手植梅為全國四大梅壽星之一,歐陽修手書《醉翁亭記》碑堪稱稀世至寶;醉翁亭被譽為"天下第一亭"。
慶歷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琅琊寺住醉翁亭持僧智仙和尚,並很快結為知音。為了便於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陽修親為作記,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記》。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贊曰:"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初建時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俗在其旁建同醉亭。到了明代,開始興盛起來。相傳當時房屋已建到"數百柱",可惜後來多次遭到破壞。清代咸豐年間,整個庭園成為一片瓦礫。直到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 醉翁亭,全椒觀察使薛時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復了原樣。
醉翁亭因歐陽修及其《醉翁亭記》而聞名遐邇,數百年來雖然多次遭劫,但終不為人所忘,曾有人撰寫了一副對聯:"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解放後,人民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整修。如今,這處千載勝境,更加壯觀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