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的暴龍教

著名的暴龍教

發布時間: 2021-02-21 12:48:12

Ⅰ 暴龍有哪些基本特徵

在古希臘文中,暴龍的意思是「暴君蜥蜴」,暴龍又被稱為霸王龍,身長大約13米,體重大約7公噸,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生存於距今約6850萬~6550萬年前年的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階最後300萬年,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恐龍種群之一。暴龍的化石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的西部地區,而且,在亞洲的中國新疆和河南也有少量的分布。

暴龍的基本特徵

暴龍

暴龍就像是其他的暴龍科恐龍一樣是二足恐龍,它有著大型頭的顱骨,長而重的尾巴主要用於保持身體的平衡。暴龍的前肢相對來說較小,而後肢則很強壯。一直以來,科學家們認為暴龍只有兩根手指,可是,2007年,發現了一個完整的暴龍化石,這個化石所呈現的是信息是,暴龍可能有三根手指。

科學家們對暴龍的牙齒排列和形狀進行了分析,想從中了解暴龍的飲食習性,在當時他們推斷,暴龍有可能是一種肉食性的頂級掠食動物,主要捕食對象是鴨嘴龍類與角龍下目恐龍。可是,隨著科學家利用暴龍的骸骨來製作模型,以模擬它們的行為,得出的結果是,暴龍有可能是一種食腐動物。還有,有科學家指出,在當時,根本沒有足夠的肉食來供暴龍食用,因此,大多數的時候它們都是以素食為主。對於這些觀點,都是互相矛盾的,到現在還未有統一的結論。有一些獸腳亞目恐龍的體型和暴龍相當,而且,或許還大於暴龍,可是,即便是這們,暴龍仍然是最大型的暴龍科動物,而且,也是最著名的陸地掠食者之一。從保存最完整的暴龍化石來看,暴龍的身長12.8米,臀部高度為4米,這樣的體型僅次於最大型的棘龍,就目前而言,已知的最大型的暴龍頭顱骨,長度為1.5米。相較於其他獸腳類恐龍暴龍的頭顱骨是很大型的。暴龍的頭顱骨形狀為,後方寬廣,口鼻部狹窄,眼睛朝向前面,這也使它們雙眼的視覺重疊區相對來說較大,因此,它們能夠看到更廣的立體影像,所以,暴龍有著極佳的立體視覺。這是其他種類的恐龍所不具備的。

暴龍有著固定的鼻骨,主要是防止骨頭間的滑動。在它的顱骨上有大型的洞孔,主要作用就是減輕頭部的重量,而且還可以提供肌肉的附著點。在顱骨有許多骨頭,骨頭內有微小的空間,主要作用就是使頭部更輕,活動起來更靈活。暴龍身上所具備的特徵,使它有著越來越強大的咬合力,與其他的非暴龍科獸腳類恐龍相比,它更具優勢。

有大部分的暴龍科動物,它們的下顎前端是呈V字型的,可是,暴龍的下顎前端卻呈現U字型,這種U字型的下顎前端增加了暴龍單次咬合時所能撕咬下的肉塊體積,不過,同時也增加了它前段牙齒所遭受的壓強。暴龍的顎部有多個骨頭,可以說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作用就是吸收獵物掙扎時的震動力,以防止顎部受到損傷。

暴龍的前身

在世界上,有90%的葉片化石都是在北達科塔州發現的,開花植物是在白堊紀初期出現的,它們主宰著世界的生態系統,而在收集的3萬多個葉片化石中,有90%的化石是屬於寬葉植物。如今,暴龍曾生活過的地方,仍舊能看到暴龍時代的針葉植物如落葉松和它的親緣植物,在當時,景物與佛羅里達州或是喬治亞州南部極為相似,在這個區域,有的小樹,高度在30~15米,樹乾的直徑不足0.3米。在暴龍所生活的時代,現代的各科植物都已經出現了。暴龍出現的時間是恐龍時代的晚期,它們最早的祖先是始盜龍,來自於三疊紀晚期,當時身長僅0.9米,體重也僅5~7千克。素食恐龍的下頜中部都連接裝置,而始盜龍沒有。在始盜龍的下顎中間,有一個可以讓下顎彎曲的活動關節,當雙顎咬住東西時便會緊緊鉗住獵物,暴龍也正是這種下顎。

對於暴龍是如何長成如此大的塊頭的,科學家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後他們認為,暴龍的前身有可能是獨身龍,獨身龍的體型細長,有著較長的前肢,當演化到阿爾貝塔龍的時候,它的頭已變得更大了,而且前肢也變得更短了。阿爾貝塔龍與暴龍很相似,可是,如果細看它們各自的特徵,就會發現阿爾貝塔龍要比暴龍更為原始。

Ⅱ 著名的暴龍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幾內千年的恐龍世容界,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3.正確認讀本課18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朗讀,想像和體悟幾千年前的恐龍世界,了解雷龍、冠龍、暴龍的特點和名字的由來。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為學生打開一扇窗口,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指給學生探索的途徑。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生通過朗讀,了解課文中介紹的3種恐龍,能說出它們的樣子。 教學難點 分析詞句表達恐龍的特點,了解先概括再具體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前准備 多媒體課件

Ⅲ 暴龍的資料

在下面的介紹中,您也許覺得奇怪,為什麼我們不用這種動物的全名。像暴龍這個例子,雖然較多人知道它叫做霸王龍,我們則叫它做暴龍。我們有兩個理由這樣做。第一,對於某些系列中的動物而言,已有足夠的證據來辨識其屬別,但卻無法辨別其屬別中的種別。第二,這樣可使名稱較不會令人覺得混淆。雖然每個人都對霸王龍這個名稱很熟悉,但賦予所有動物其全名是不恰當的。

[A]1902年Barnum Brown在蒙大拿州[美國]發現了第一具暴龍化石。暴龍有個大腦袋。暴龍的前肢短小,每隻手有兩個手指;後腿大而有力,每隻腳有三個腳趾。每個手指和每個腳趾都帶有爪子。暴龍有條又細又硬,帶個尖的尾巴。它一共有60顆牙,每顆牙長9英寸,都很鋒利。當有一顆牙掉了時,會有顆新牙長出來。暴龍走路時用兩條腿,它能跑的很快,每小時的速度可達30英里。它的視覺和嗅覺都很好。暴龍的腦袋很大,它是只聰明的恐龍。它獨自居住,有時也和另一隻暴龍生活在一起。我們不清楚它們是否照顧自己的孩子。

暴龍可能是有紀錄以來生活在地球上最大型食肉類恐龍之一。它是食肉類最晚的一支,它具有六十個鋸齒狀邊緣的利牙,有些達18厘米長。它具有碩大的上下顎;僅僅頭顱長達1.3米,它或許能夠吃下一整個人——假若那時候周圍真有人類存在的話。暴龍站起身高超過兩層樓高,一口可以吞下一頭牛,奇怪的是暴龍前腳非常矮小,和人手臂差不了多少,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暴龍無法捕食,只能吃死屍。暴龍龐然大物,整個身體好像是專為襲擊其他恐龍而設計的;頭長而窄,兩頰肌肉發達,頸部短粗,身軀結實。後肢強健粗壯,尾巴不算太長,可以向後挺直以平衡身體,張開大口,有長約15厘米的利齒……只是前肢細小得不成比例,而且只有兩只較弱的手指。曾經有人認為暴龍是笨重遲緩的動物,但是最新的研究認為暴龍奔跑起來時速可達40公里以上,果真如此的話,恐怕沒有什麼獵物可逃過它的追殺了。

[C]化石記錄幾乎沒有提供任何關於暴龍求偶的證據,因此我們只能根據現今類似動物的行為去想像其求偶畫面。暴龍是一種大型的肉食動物,它比任何它的獵物都來得大。因此,它可以單獨撂倒它的獵物並且極可能過著獨居的生活。(和其他暴龍一起活動是有缺點的,因為這樣會減少獵物的數量。)我們在現今的大型肉食動物像是熊和獵豹也可以發現類似的現象。另一方面,盡管公恐龍四處流浪,尋找配偶,而母恐龍則有清楚的領域。

下一個問題是流浪的公恐龍如何吸引母恐龍呢?公暴龍用食物來追求母暴龍。在動物的求偶過程中,這些當作食物的禮物,或者可稱為「愛情籌碼」是很重要的。這有時候起因於當母恐龍將要築巢孵蛋的情形之下。她需要吃飽以維持最佳狀態來產卵。公恐龍也可證明它對於獲得食物很在行。在這個例子中有著一個附帶的因素:母暴龍的體型比公暴龍大,所以公暴龍因為避免被母暴龍當作食物吃掉而樂於使母暴龍維持在吃飽和高興的狀態。

實際由公暴龍供應的食物是三角龍的屍體。由於三角龍是當時常見的食草性恐龍,人們總是樂於假設暴龍是以它們做為食物的。這要歸功於一些聰明的研究,使得它不再是一個假設了。我們已經證實了三角龍是暴龍的食物。在蒙大拿州洛基山博物館的葛瑞格-愛力克森博士在調查一隻三角龍的髖骨時發現上面布滿了齒痕。顯然這些大型肉食動物是以三角龍為食物。為了找出是何種肉食動物,愛力克森博士將牙科用的油灰填入其中一個較深的咬痕之中,結果產生的模型顯然與暴龍的牙齒相同。這結果更可顯示它們實際的吃食方式,它們並不小心翼翼地將肉從骨頭上剝下,而是用力地咬穿肉和骨頭,然後將大肉塊扯下。

在科學家的想像中,交配行為在屍體的周圍持續了一會兒。(柯莫多巨蜥喜歡在食物周圍交配。)但是最後母恐龍會兇猛地強迫公恐龍離開。個體之間的打鬥是暴龍的一項明顯特性。它們的頭骨和骨骼更或多或少有可怕的傷口和咬痕。並且我們知道在許多的例子之中顯示這並不是因它們的屍體在死後被翻攪所致。我們有關於癒合的證據(例如長出的新骨頭),這些證據證明傷口是在動物還活著的時候造成的。

事實上,許多的這些傷害是位於頭部的齒痕,這也顯示出暴龍行為另外的關鍵元素。它們的頭部是其主要武器。如果我們將暴龍的身體形狀與其它的肉食性恐龍相比較,明顯地我們將立刻發現,暴龍的手臂遠比其他恐龍短、牙齒遠比其他恐龍大、下顎更強狀。因為暴龍的手臂是如此的短,當它們咬傷其它動物時,它們的手臂只能當做爪鉤來使用。在古生物學界之中有一個爭論是暴龍是否真的是一種積極的掠食者。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傑克·荷姆對此抱持反對的態度,他認為暴龍只不過是一種吃食腐肉的動物而已。我們已經在這里看到許多提出的觀點,暴龍的條件絕不只是一種吃食腐肉的動物而已,然而,像現在許多的肉食動物一樣,它們有時也會吃吃腐肉。

像是熊、印度豹和美洲豹等的單獨行動的肉食動物之中,都是母親擔任照顧幼子的工作。但是暴龍是否會照顧它們的幼龍呢?有證據顯示出某些恐龍的確會照顧其後代,但是對於暴龍,我們只能做推測。現今和它們最接近的近親是掠食性鳥類和鱷魚,這些動物都會照顧後代到一定程度。不像哺乳類動物會照顧它們的幼仔一段長時間,恐龍們只照顧它們寶寶的初生時期。對於像是貓頭鷹的掠食性鳥類,幼鳥之間有許多的競爭:手足之間會互相殘殺或是父母會偏愛最強壯的幼鳥。我們則將這種行為延伸到暴龍身上。

1902年,美國一位恐龍化石採集家巴納姆·布朗在美國蒙大拿州的黑爾溪發現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動物骨骼,當時他是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之後的兩個夏天,他相繼從堅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於骨頭相當沉重,於是他製造了一種用馬匹拖拉的專用雪橇,這才把骨頭運到附近的公路。——他所發現的是第一具霸王龍的骨骸!

1910年,巴納姆·布朗率領的考察隊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內的紅鹿河峽谷開始了大規模的採集。他利用木製的大木筏,即河上劃艇作為流動營地來尋找化石,並進行發掘。這種木筏也是運輸化石的工具,因為用馬車運輸會損傷化石。布朗在那裡找到了保護得極為完好的戟龍、盔龍和尖角龍等骨架化石和一些恐龍皮膚化石。

在紐約博物館中,布朗的老闆奧斯本迫不及待的把他命名為暴龍的動物公諸於世,在安裝骨架的同時,布朗和奧斯本以模型重塑暴龍生前的風采,但是他們無法把重達兩噸的骨頭組合成他們心目中的形象——「靈巧如鳥的巨獸」,他們只好將他組合成直立而遲鈍的模樣,我們現在認為並不正確,其實這個錯誤維持了50年以上。

Ⅳ 中班《著名的暴龍》課後反思

中班來《著名源的暴龍》課件 反思
http://wenku..com/link?url=PnCsIjv3e_OGw2COt4AEo3_tHTisOYoHLGf9bf-__3o9mfKfDSC

Ⅳ 請問暴龍科都有哪些成員,只知道暴龍超科的霸王龍

最早白堊紀早期的史暴龍(化石不太完整),往後出現了北美的艾爾博塔龍,懼龍,蛇發女怪龍,亞洲的特暴龍等。到了白堊紀晚期,出現了最著名的雷克斯暴龍(霸王龍)、同一地區還有矮暴龍。

Ⅵ 暴龍暴龍,肚子疼了沒教案

幼兒對小動物的感興趣程度是非常明顯的而小動物是中班小朋友在科學學習領域的內重要對象,幼兒對容大自然中的各種小動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引導幼兒探索和發現小動物的不同睡覺方法和姿勢,可以有效的激發幼兒對動物生活習性的探索慾望。我進行過這樣一節科學活動,首先第一環節以帶領小朋友到森林公園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請小朋友說出森林中小動物的名字,出示圖片。提問:森林公園的小動物們有的在睡覺,你們把它們找出來嗎?進入第二環節:出示大圖片說說哪個動物在睡覺為什麼?(幼兒自由發言)老師總結:馬--站著、蝙蝠--倒掛、丹頂鶴--單腳站立、魚--睜著眼睛睡覺、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等。最後做游戲鞏固學習成果。老師說動物名稱小朋友做這個小動物睡覺的動作。活動延伸:小朋友睡覺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教育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覺姿勢。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跟隨教師思路進行,由於活動中幼兒參與環節很多,所以幼兒的積極性一直保持很好,而且不同的睡姿不同的造型小朋友們學起來也特別興奮,在快樂的氛圍中理解了學習的內容,最後由小動物的睡姿延伸到小朋友的睡姿,使小朋友主動了解自己應該掌握正確的睡覺姿勢達到了上升後的教學目標。

Ⅶ 「暴龍」介紹一下

暴龍(Tyrannosaurus)又名霸王龍,模式種與目前唯一的有效種是雷克斯暴龍內(Tyrannosaurus rex),或稱雷克斯龍容,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恐龍,身長約13公尺,體重約7公噸,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階最後300萬年,距今約6850萬年到 6550萬年,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恐龍種群之一。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西部,亞洲的中國新疆和河南也有少量分布,分布范圍較其他暴龍科更廣。
暴龍的屬名在古希臘文中意為「暴君蜥蜴」,種小名在拉丁文中意為國王。有些科學家認為亞洲的勇士特暴龍(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龍屬的第二個有效種,而其他科學家則認為特暴龍是獨立的屬。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暴龍科的種已被提出,但它們多被認為是暴龍的異名,或被分類於其他屬。

Ⅷ 暴龍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暴龍就像是其他的暴龍科恐龍一樣是二足恐龍,它有著大型頭的顱骨,長而重的尾巴主要用於保持身體的平衡。暴龍的前肢相對來說較小,而後肢則很強壯。一直以來,科學家們認為暴龍只有兩根手指,可是,2007年,發現了一個完整的暴龍化石,這個化石所呈現的是信息是,暴龍可能有三根手指。

科學家們對暴龍的牙齒排列和形狀進行了分析,想從中了解暴龍的飲食習性,在當時他們推斷,暴龍有可能是一種肉食性的頂級掠食動物,主要捕食對象是鴨嘴龍類與角龍下目恐龍。可是,隨著科學家利用暴龍的骸骨來製作模型,以模擬它們的行為,得出的結果是,暴龍有可能是一種食腐動物。還有,有科學家指出,在當時,根本沒有足夠的肉食來供暴龍食用,因此,大多數的時候它們都是以素食為主。對於這些觀點,都是互相矛盾的,到現在還未有統一的結論。有一些獸腳亞目恐龍的體型和暴龍相當,而且,或許還大於暴龍,可是,即便是這們,暴龍仍然是最大型的暴龍科動物,而且,也是最著名的陸地掠食者之一。從保存最完整的暴龍化石來看,暴龍的身長12.8米,臀部高度為4米,這樣的體型僅次於最大型的棘龍,就目前而言,已知的最大型的暴龍頭顱骨,長度為1.5米。相較於其他獸腳類恐龍暴龍的頭顱骨是很大型的。暴龍的頭顱骨形狀為,後方寬廣,口鼻部狹窄,眼睛朝向前面,這也使它們雙眼的視覺重疊區相對來說較大,因此,它們能夠看到更廣的立體影像,所以,暴龍有著極佳的立體視覺。這是其他種類的恐龍所不具備的。

暴龍有著固定的鼻骨,主要是防止骨頭間的滑動。在它的顱骨上有大型的洞孔,主要作用就是減輕頭部的重量,而且還可以提供肌肉的附著點。在顱骨有許多骨頭,骨頭內有微小的空間,主要作用就是使頭部更輕,活動起來更靈活。暴龍身上所具備的特徵,使它有著越來越強大的咬合力,與其他的非暴龍科獸腳類恐龍相比,它更具優勢。

有大部分的暴龍科動物,它們的下顎前端是呈V字型的,可是,暴龍的下顎前端卻呈現U字型,這種U字型的下顎前端增加了暴龍單次咬合時所能撕咬下的肉塊體積,不過,同時也增加了它前段牙齒所遭受的壓強。暴龍的顎部有多個骨頭,可以說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作用就是吸收獵物掙扎時的震動力,以防止顎部受到損傷。

Ⅸ 暴龍的本性是怎樣的

暴龍,又名霸王龍,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恐龍,身長約13米,體重約7公噸,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階最後300萬年,距今約6850萬年~6550萬年,是白堊紀到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恐龍種群之一。

探尋暴龍本性

暴龍的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西部,在亞洲的中國新疆和河南也有少量分布,分布范圍較其他暴龍科更廣。如同其他的暴龍科恐龍,暴龍是兩足恐龍,擁有大型頭顱骨,並藉由長而重的尾巴來保持平衡。相對於它們大而強壯的後肢,暴龍的前肢非常小。很長一段時間,暴龍都被認為只有兩根手指,但在2007年發現的一個完整的暴龍化石,顯示它們可能具有三根手指。

暴龍的飲食習性現在還不是很明確,過往科學家從暴龍的牙齒排列及形狀來推斷,一直都認為暴龍可能是一種肉食性的頂級掠食動物,以鴨嘴龍類與角龍下目恐龍為食。但是,隨著科學家利用暴龍的骸骨來製作模型,模擬出它們的行為,實驗結果使他們認為暴龍其實應該是種食腐動物。另外,甚至還有科學家指出當時根本沒有足夠的肉食以供暴龍食用,所以大多數時候它們都是吃素的。這些觀點互相矛盾,到現在還沒有統一的結論。

雖然目前有其他獸腳亞目恐龍的體型與暴龍相當,甚至大於暴龍,但暴龍仍是最大型的暴龍科動物,也是最著名的陸地掠食者之一。目前已有超過30個雷克斯暴龍的標本被確認,包含數具完整度很高的化石。暴龍的大量化石材料,使科學家們有足夠的資料研究暴龍生理的各個層面,包括生長模式與生物力學,有些研究人員也發現了軟組織與蛋白質。但暴龍的食性、生理機能以及移動速度,仍在爭論當中

暴龍

Ⅹ 暴龍的簡介(Brief Introction)

暴龍()模式種與目前唯一的有效種是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或稱雷克斯龍,
暴龍的屬名在古希臘文中意為「暴君蜥蜴」,種小名在拉丁文中意為國王。有些科學家認為亞洲的勇士特暴龍(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龍屬的第二個有效種,而其他科學家則認為特暴龍是獨立的屬。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暴龍科的種已被提出,但它們多被認為是暴龍的異名,或被分類於其他屬。
如同其他的暴龍科恐龍,暴龍是二足恐龍,擁有大型頭顱骨,並藉由長而重的尾巴來保持平衡。相對於它們大而強壯的後肢,暴龍的前肢非常小。長久以來,暴龍被認為只有兩根手指,但在2007年發現的一個完整的暴龍化石,顯示它們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龍的飲食習性現時不明:過往科學家從暴龍的牙齒排列及形狀來推斷,一直都認為暴龍可能是一種肉食性的頂級掠食動物,以鴨嘴龍類與角龍下目恐龍為食;但隨著科學家利用暴龍的骸骨來製作模型,以模擬它們的行為,實驗結果使他們認為暴龍其實應該是種食腐動物;另外,甚至亦有科學家指當時根本沒有足夠肉食以供暴龍食用,所以大多數時候它們都是吃素的。這些觀點互相矛盾,到現在還未有統一的結論。雖然目前有其他獸腳亞目恐龍的體型與暴龍相當,或大於暴龍,暴龍仍是最大型的暴龍科動物,也是最著名的陸地掠食者之一。目前已有超過30個雷克斯暴龍的標本被確認,包含數具完整度很高的化石。暴龍的大量化石材料,使科學家們有足夠的資料研究暴龍生理的各個層面,包括生長模式與生物力學,有些研究人員也發現了軟組織與蛋白質。但暴龍的食性、生理機能以及移動速度,仍在爭論當中。
暴龍是地表上出現過的最大型肉食性動物之一。根據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暴龍化石「蘇」(編號FMNH PR2081),「蘇」的身長12.2米,臀部高度為3.8米;這個數據僅次於最大型的棘龍,可能還有近年被發現的南方巨獸龍、鯊齒龍、馬普龍。在過去幾年,暴龍的體重估計值的變化很大,從超過7.2公噸到少於4.5公噸,而目前的估計值多在8噸左右。
目前已知最大型的暴龍頭顱骨,長度為1.5米。與其他獸腳類恐龍相比,暴龍的頭顱骨非常大型。暴龍的頭顱骨後方寬廣,口鼻部狹窄。暴龍的眼睛朝向前面,使雙眼的視覺重疊區比較大,可以看到更廣的立體影像,使暴龍具有頗佳的立體視覺。
暴龍的部分骨頭是固定的,例如鼻骨,可防止骨頭間的滑動。顱骨上有大型洞孔,可減輕頭部重量,並提供肌肉附著點。顱骨的許多骨頭內有微小的空間,可使頭部較輕、更為靈活。這與其它的頭部特徵,使暴龍科具有越來越強大的咬合力,並超越其他的非暴龍科獸腳類恐龍。 雖然大部分暴龍科動物的下顎前端為V字型,暴龍的下顎前端呈U字型,這增加了單次咬合時所能撕咬下的肉塊體積,卻也增加了前段牙齒所遭受的壓強。 暴龍的顎部由多個骨頭組成,可用來吸收獵物掙扎時的震動力,防止顎部受損。
[A]1902年Barnum Brown在蒙大拿州[美國]發現了第一具暴龍化石。暴龍有個大腦袋。暴龍的前肢短小,每隻手有兩個手指;後腿大而有力,每隻腳有三個腳趾。每個手指和每個腳趾都帶有爪子。暴龍有條又細又硬,帶個尖的尾巴。它一共有60顆牙,每顆牙長9英寸,都很鋒利。當有一顆牙掉了時,會有顆新牙長出來。暴龍走路時用兩條腿,它能跑的很快,每小時的速度可達30英里。它的視覺和嗅覺都很好。暴龍的腦袋很大,它是只聰明的恐龍。它獨自居住,有時也和另一隻暴龍生活在一起。我們不清楚它們是否照顧自己的孩子。
暴龍可能是有紀錄以來生活在地球上最大型食肉類恐龍之一。它是食肉類最晚的一支,它具有六十個鋸齒狀邊緣的利牙,有些達18厘米長。它具有碩大的上下顎;僅僅頭顱長達1.3米,它或許能夠吃下一整個人──假若那時候周圍真有人類存在的話。暴龍站起身高超過兩層樓高,一口可以吞下一頭牛,奇怪的是暴龍前腳非常矮小,和人手臂差不了多少,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暴龍無法捕食,只能吃死屍。暴龍龐然大物,整個身體好像是專為襲擊其他恐龍而設計的;頭長而窄,兩頰肌肉發達,頸部短粗,身軀結實。後肢強健粗壯,尾巴不算太長,可以向後挺直以平衡身體,張開大口,有長約15厘米的利齒……只是前肢細小得不成比例,而且只有兩只較弱的手指。曾經有人認為暴龍是笨重遲緩的動物,但是最新的研究認為暴龍奔跑起來時速可達40公里以上,果真如此的話,恐怕沒有什麼獵物可逃過它的追殺了。
1902年,美國一位恐龍化石採集家巴納姆·布朗在美國蒙大拿州的黑爾溪發現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動物骨骼,當時他是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之後的兩個夏天,他相繼從堅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於骨頭相當沉重,於是他製造了一種用馬匹拖拉的專用雪橇,這才把骨頭運到附近的公路。——他所發現的是第一具霸王龍的骨骸!
1910年,巴納姆·布朗率領的考察隊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內的紅鹿河峽谷開始了大規模的採集。他利用木製的大木筏,即河上劃艇作為流動營地來尋找化石,並進行發掘。這種木筏也是運輸化石的工具,因為用馬車運輸會損傷化石。布朗在那裡找到了保護得極為完好的戟龍、盔龍和尖角龍等骨架化石和一些恐龍皮膚化石。
在紐約博物館中,布朗的老闆奧斯本迫不及待的把他命名為暴龍的動物公諸於世,在安裝骨架的同時,布朗和奧斯本以模型重塑暴龍生前的風采,但是他們無法把重達兩噸的骨頭組合成他們心目中的形象——「靈巧如鳥的巨獸」,他們只好將他組合成直立而遲鈍的模樣,我們現在認為並不正確,其實這個錯誤維持了50年以上。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