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時調著名唱段
A. 天津時調的發展歷程
舊時,時調被認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俚曲,僅在民間的街頭巷尾流傳,每當端午節前後開始,直到重陽 。
清末民初,時調已在天津四個地區盛行,並出了不少擅長時調的民間藝人。
介紹一
羅祖是理發行業的祖師爺,為了慶祝羅祖誕辰,理發師們都要放假半天,吃撈面,還要邀請票友們演唱時調。這一天,全城大小的剃頭房和剃頭棚,到處都可以聽到時調的演唱聲。農歷七月十五,津俗謂之「鬼節」,是日要舉行盂蘭盆會。晚上放河燈的同時,還有由時調票友們輪番登場演唱時調,成為群眾演唱時調的盛會。
介紹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時調作了革新,豐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笙、揚琴等伴奏樂器,創作改編了《摔西瓜》、《紅岩頌》等新曲目。天津廣播曲藝團邀請曲藝工作者對時調的歷史淵源和藝術特色進行了研討,並正式定命為「天津時調」。在時調改革和演唱過程中,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王毓寶作出了重要貢獻。她對傳統唱詞、唱段及唱腔進行了凈化、篩選,清除了糟粕,凈化了舞台;搬走了過去舞台上千篇一律又妨礙演員表演的長方桌;在樂器伴奏上,除原有三弦、四胡外,又增加了揚琴和笙等吹打樂,使曲調顯得既歡快,又和諧,烘託了氣氛;改變了伴奏方法。過去演員出場,走到台口的桌子後面,三弦才開始起奏。改革後的樂隊,隨著演員的出場,即開始伴奏。當演員走到台口時,前奏已達到尾聲。製造了一種較好的舞台音樂氣氛;此外,還根據演唱內容的分段、間隙,增加了間奏。以上一系列的改革,一直沿用至今。
B. 天津的曲藝形式的著名人物有誰
天津之所以被稱做是曲藝之鄉,還因為多種的曲藝形式都是在天津形成和繁衍的。比如說像天津時調、天津快板,都是天津所特有的。而京韻大鼓、京東大鼓、鐵片大鼓、快板書等等就是在天津形成的。像相聲、評書、單弦還有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就是在天津興盛和繁衍的。曲藝在天津昌盛不衰幾度輝煌並產生過許多大師級人物。
1.相聲
相聲是北方曲藝曲種。以語言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劇性藝術。在相聲形成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庄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其藝術特色,以「說、學、逗、唱」為藝術手段。語言明快幽默,模仿維妙維肖,諷刺犀利辛辣。相聲一般由「墊話兒」、「瓢把兒」、「活」、「底」等部分組成,表演形式有單口、對口、群口三種。單口由一位演員表演,講述笑話。對口由兩位演員出台,一問一答。群口又稱「群活」,由三人以上演員表演。 天津是培養相聲名家的搖籃。最早相聲演出在清末。20年代,天津相聲進入繁榮發展階段,津京兩地相聲演員頻繁往來,許多相聲演員在天津演紅後,又赴全國各地。光緒初年,北京藝人玉二福來津長期演出。清末民初,在北京揚名的相聲演員有「八德」:裕德龍、馬德祿、李德錫、焦德海、劉德志、張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他們都曾來津演出。天津的著名相聲演員有李德錫(藝名萬人迷,有「滑稽大王」之稱)、張壽臣(有「幽默大師」之稱)、馬三立、侯寶林、常寶堃(藝名小蘑菇)、郭榮起、常寶霆、蘇文茂、劉文享、高英培、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聲傳統曲目有300餘段。
2.評書
曲藝曲種。形成於清初,第一代藝人為王鴻興,所傳弟子為「三臣」、「五亮」。「三臣」指安良臣、鄧光臣、何良臣。「五亮」不詳。評書只說不唱,表演者一人,以醒木作道具,渲染氣氛。評書藝術以結構嚴謹取勝,一部長篇包括幾個「柁子」(段落),一個柁子可分為幾個「梁子」(故事),一個梁子又分為若干「和子」(懸念)。說書技巧主要有四種:一是「開臉兒」,表現生動具體的人物形象;二是「擺砌末」,描述人物活動環境;三是「賦贊」,贊美人物或景物;四是「垛句」,也稱「串口」,誇張地描繪人物、景物及事件。這些技巧,是用以烘托氣氛,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說書時,以說書人口氣敘述的,叫「表」,摹擬書中人物音容笑貌的,叫「白」,評說書中人物作為的,叫「評」。天津評書藝人有王致久、張傑鑫、常傑淼、陳士和、姜存瑞等.
3.單弦
清乾隆年間起源於北京,因演唱時用八角鼓擊節,又名八角鼓。流行北京、天津和東北各地。單弦為聯曲體,早期常在岔曲頭和岔曲尾之間夾以數唱和若干曲牌,現通常結構為岔曲頭和若干曲牌。早期單弦演員來自北京。建國前,三大流派的創始人榮劍塵、常澍田、謝芮芝常年活躍在天津的曲藝舞台上。40年代,天津單弦演員石慧儒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具有獨特風格的演唱藝術。
4.天津快板
本世紀50年代形成,是天津業余演員改革、發展天津時調大數子的結果:去掉了大數子的前兩句靠山調慢板,豐富了伴奏音樂。演出時,演員手持節子板數敘,唱調幾言皆可,上、下句子要求對仗,對尾字的要求押韻即可,全篇既可一轍到底,也可用花轍。自由活潑,頗富韻律。伴奏樂器為大三弦和揚琴等。曲目多為反映現實生活的短篇。
5.京劇
京劇是在清朝道光年間傳入天津的,同治年間,天津京劇開始興盛。天津作為中國北方戲劇藝術的發祥地之一,素有戲曲「南北交匯的大碼頭」之稱。在梨園界曾經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就是「北京學藝,天津唱紅,上海賺錢」。所以當時凡是京劇界的名家,幾乎沒有沒到過天津一展風採的。像劉趕三,孫菊仙,章遏雲,厲慧良,張春華,正說明天津在京劇發展史上的特殊地位。1956年,天津京劇團正式成立,除市京劇團外,還有建華、建新、榮新、塘沽等京劇團體。著名演員有楊榮環,趙松樵等。文革時期,除市京劇團外,其他京劇團體一律解散。天津京劇團演出的劇目只有「八個樣板戲」。直至80年代,天津京劇才再獲新生。始建於1936年的天津中國大戲院是中戲劇舞台史上一個重要的演出場所,「四大須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以及各著名行當流派創始人都曾在這里登台演出過。廣東會館(現改為天津戲劇博物館)是天津現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會館建築,裡面保存有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古典式戲樓。梅蘭芳、楊小樓、孫菊仙等人都曾在此登台獻藝。這里還保存著許多京劇名家的道具和戲裝、文物等。[1] 著名的天津京劇演員有:楊寶森、李榮威、厲慧良、丁至雲、張世麟、林玉梅等。
6.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起源於50年代,是由群眾自發創造並發展起來的。這種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來表演,在形式上採用了數來寶的數唱方式及快板書所用的節子板,同時配以天津時調中「數子」的曲調,用三弦伴奏,別具一格。天津快板風格粗纊、爽朗、明快、幽默,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地方風味。著名的天津快板演員有:李潤傑、張志寬等。
7.天津時調
天津時調是天津曲藝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種之一,清末民初以來流傳於天津(主要在船夫、搬運工人、手工業者、人力車夫中傳唱)。它淵源於明、清以來的時調小曲,又和很多地區的民間小調有密切關系。它用天津地方語的字音演唱,內容通俗易懂,腔調高亢爽朗,具有濃郁的天津鄉土氣息。著名的天津時調演員有:王毓寶等。
8.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中國古老戲曲劇種之一。在民間它以北京、天津兩大城市和河北農村為基地,逐漸向鄰近省市傳播。建國後,天津河北梆子劇團成批恢復和建立,天津復興劇社、移風劇社、益民劇社、民主劇社相繼成立。之後,天津成立了國營河北梆子劇團。
9.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是中國曲藝曲種之一,屬板腔體鼓曲,起源於北京以東的河北寶坻(今屬天津市)、香河地區,於20世紀20年代確立於天津。著名的天津京東大鼓演員有:劉文斌等。
C. 誰有天津時調
天津時調,放風箏,在下面下載
D. 時調小曲的天津時調
天津時調是我國北方較有代表性的時調小曲類曲種。其表演形式為一人或二
人執節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天津時調源於明清小曲,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天津城區。其曲調非常豐富,包含許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調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調,如天津本地流行的《靠山調》、《鴛鴦調》、《大數子》和一些外地流入但天津化了的民歌小曲如「拉哈調」、「秦樓悲秋」、「怯五更」、「後娘打孩子」、「叉桿解獄」、「對花」、「十杯酒」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天津時調是清朝末年在天津出現的一種曲藝,起源於各地的民歌。它淵源於明、清以來的時調小曲,又和很多地區的民間小調有密切關系。由於天津當時是水陸碼頭,五方雜處,各地人都有,主要在船夫、搬運工人、手工業者、人力車夫中傳唱天津時調吸收了各種民歌曲調。後來逐漸發展成型,由女演員演唱,先是在妓院中流行,最後開始登台演出。天津時調包括慢板和數板,慢板是主要唱腔,字少,唱腔婉轉曲折,激越豪放,適合抒情。數板半說半唱,主要用於敘事和交代故事情節。一般開始用慢板唱,然後插入數板,再接唱慢板。音域較寬,伴奏樂器用三弦和四胡,後來增加了笙和琵琶等。唱腔為天津口音,現代演出逐漸向普通話過度。天津時調除《要婆婆》等少數二人對唱節目外,大多是一人獨唱,伴奏樂器是大三弦以及四胡、節子板。它的腔調有「靠山調」、「老鴛鴦調」、「新鴛鴦調」、「喇哈調」、「落尺時調」、「落五時調」等。另有外地傳來的「探清水河」、「怯五更」、「下盤棋」等小調。天津時調唱詞句式有以七字句為主的,有長短句相間的;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近於數唱的「垛子板」,如「靠山調」中的「大數子」等。它的語音聲調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天津時調的傳統曲目反映了天津人民的生活風貌。其中有歡快的《踢毽兒》、《放風箏》;也有悲涼的《光棍哭妻》、《後娘打孩子》,還有相當多的反映妓女悲慘遭遇的《秦樓悲秋》等。它最初只是人們勞動之餘的演唱活動,20世紀20年代以來有了職業歌手,有的在地攤、茶棚中演唱,常唱一些反映時事的曲目,如《民國六年鬧大水》、《直奉戰》等。最早登台演唱時調的是兼演京韻大鼓的女演員趙寶翠,其後有高五姑、秦翠紅、趙小福、姜二順等著名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演員王毓寶與弦師祁鳳鳴等人一起對「靠山調」,進行了藝術革新,豐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笙、揚琴等伴奏樂器,並將其定名為天津時調。建國後,著名演員王毓寶與弦師及詞曲作者通力合作,堅持改 革,把天津時調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天津時調伴奏樂器原為一大三弦,後增四胡、笛、揚琴、低胡、大阮等。曲目皆為短段。
在時調改革中,成績最突出、貢獻最大的演員是王毓寶。解放初,她出演於小梨園、大眾曲藝社(玉壺春)、燕樂等園,與白雲鵬、小彩舞、花五寶、郭榮啟等著名演員同台。1950年加入紅楓曲藝社,1952年參加群聲曲藝社。在演唱傳統曲目的同時,努力學習積極排演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曲目如《雨後花》、《改邪歸正》、《大紅旗》等,1953年天津廣播曲藝團成立,她成為該團第一位時調演員,並於當年參加了時調的改革創新工作,在有關人員的協助下,成功地演唱了革新曲目《摔西瓜》,成為時調改革創新的第一個舞台實踐者。此後,她不斷上演新曲目,以精湛的演唱技藝為新唱腔潤色增輝。三十多年中,她先後上演了《摔西瓜》、《想心事》、《知心話》、《提意見》、《制寒衣》、《翻江倒海》、《毛主席來到咱農庄》、《為女民兵題照》、《看焰火》、《心連心》、《糊花燈》、《紅岩頌》、《換崗哨》、《賣椰子的老大娘》、《大寨步步高》、《軍民魚水情》、《毛主席送我上講台》、《清華參軍》、《重上井岡山》、《鳥兒問答》、《心中贊歌向陽飛》、《拷紅》、《劉主席來到花明樓》、《夢回神州》等新曲目。其中不少成為她優秀代表曲目,如《軍民魚水情》、《心中贊歌向陽飛》、《毛主席來到咱農庄》、《夢回神州》等。
E. 時調的天津時調
天津曲種。清末民初以來流傳於天津(主要在船夫、搬運工人、手工業者、人力車夫中傳唱)。它淵源於明、清以來的時調小曲,又和很多地區的民間小調有密切關系。天津時調除《要婆婆》等少數二人對唱節目外,大多是一人獨唱,伴奏樂器是大三弦以及四胡、節子板。它的腔調有「靠山調」、「老鴛鴦調」、「新鴛鴦調」、「喇哈調」、「落尺時調」、「落五時調」等。另有外地傳來的「探清水河」、「怯五更」、「下盤棋」等小調。天津時調唱詞句式有以七字句為主的,有長短句相間的;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近於數唱的「垛子板」,如「靠山調」中的「大數子」等。它的語音聲調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天津時調的傳統曲目反映了天津人民的生活風貌。
其中有歡快的《踢毽兒》、《放風箏》;也有悲涼的《光棍哭妻》、《後娘打孩子》;還有相當多的反映妓女悲慘遭遇的《秦樓悲秋》等。 它最初只是人們勞動之餘的演唱活動,20世紀20年代以來有了職業歌手,有的在地攤、茶棚中演唱,常唱一些反映時事的曲目,如《民國六年鬧大水》、《直奉戰》等。最早登台演唱時調的是兼演京韻大鼓的女演員趙寶翠,其後有高五姑、秦翠紅、趙小福、姜二順等著名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演員王毓寶與弦師祁鳳鳴等人一起對「靠山調」進行了藝術革新,豐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簽、揚琴等伴奏樂器,創作和改編了《摔西瓜》、《紅岩頌》、《春來了》等新曲目。
這個曲種唱腔包括靠山調、鴛鴦調、膠皮調等民間小調。靠山調據傳原系修鞋匠人休息時,背靠山牆自娛自樂唱的小調;鴛鴦調是男女相戀的情歌;膠皮調則是人力車夫(天津稱人力車為「膠皮」)等座時唱的小調。這些來自民間的小調充滿鄉土氣息,腔調高亢,詞句通俗,韻味醇厚,很適合天津人的口味,因此舊時街頭巷尾、工余飯後,經常能聽到人們自彈自唱這些小調。專業藝人出現後,對這些民間小調進行了加工、改造和創新,使之成為反映時代風貌、社會生活,並深受人們喜愛的一個曲種,定名為天津時調。天津時調著名藝人有趙寶翠、周翠芝、譚俊英等人,其中佼佼者有秦翠紅(綽號「棒子麵」)、高五姑、趙小福等。50年代以來,有王毓寶異軍突起,演唱反映新時代的新曲目,其嗓音洪亮、高亢,無有能望其項背者。以後又有後起之秀,使這一曲種得以繼續流傳下去。
F. 天津時調的相關信息
名角多出老四區各有絕活驚四座
時調是天津土生土長的曲調,用天津地方語言演唱,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當時天津人非常喜愛。據著名時調表演藝術家王毓寶介紹,傳說在清朝末期,時調已在天津的四個地區盛行,並且出了不少民間藝人。這四個地區是宜興埠,丁字沽一帶,河東的沈莊子,郭莊子一帶,西頭的西城根、西北角一帶,城裡。
其中以城裡最為興盛,持久不衰。最有代表性的藝人,城裡楊開泰,他自彈自唱,有行腔柔和細膩的特點,唱起來婉轉動聽,所唱的段子也比較文雅。在河東地區,有位溫老先生,他以吐字清晰,嘴皮子利索而見長,並敢於標新立異。他在唱拿手段子《拴娃娃》的時候,不僅備有道具長命鎖,而且還帶一紮總角小娃站在身邊,作為不出聲的配角,老先生邊唱邊表演,動作有些滑稽,演唱效果很火爆。此外,河西三義庄賣蒸餅的蒸餅王,一位鞋匠也曾唱得名噪一時。
前臉鋪綱說葷話舊年時調陋習多
作為一位已經78歲高齡的老藝人,王毓寶經歷了天津時調由舊轉新的全過程,而且在她的努力下,許多舊時的陋習才得以改變。
在回憶起當初的那段日子時,老人告訴記者,最初時調並沒有專業演員,多是搬運、手工業工人和車夫,轎夫,瓦木油漆工匠以及緔鞋、剃頭等行業的勞動人民,在業余時演唱。後來隨著城市商業的發展,逐漸有了專業或半專業的藝人,出現了老一輩的時調演員,如大寶翠,秦翠紅,高五姑等。「在舊社會里,唱大鼓、說相聲、說書、演雜技等,統稱『什樣雜耍』。在天津的街頭巷尾,隨處可以聽到『看什樣雜耍去』這句話。天津人對什樣雜耍極為喜愛,但從業的藝人卻是處於社會底層,統稱為吃開口飯的下九流,其中時調更受到歧視。」
據她介紹,當時走票唱《靠山調》並沒有一套陳規。一般票友出場,彈弦就唱,沒有什麼「伺候一段」的「鋪綱」(一種戲前鋪墊),後來,時調登上曲藝舞台,演唱者按傳統,還是上台就唱,一曲唱罷,鞠躬下場,答謝聽眾。她正式登台的時候,就依循著時調演出的老樣子,上台後一言不發,起弦就唱,鞠躬而止。但是演唱時調,雖然沒有「鋪綱」,但也有它的陋規。「這種陋規可能起於時凋走上舞台的初期。那時演唱由男女合演,男藝人光說不唱,叫做『時調前臉』,在女藝人的演唱中,前臉隨意插科打諢,有時言語下流不堪入耳。這種時調前臉的陋規直到上世紀30年代仍未根絕,特別是在三不管,三角地等地的—些簡陋小時調場,更以此迎合某些聽眾的低級趣味。當我們家庭生活極為困窘的時候,有人勸我父親放我下海,並許諾『打錢』、『分份』養家,被我父親堅決拒絕。後來,鳥市『玉茗春』答應取消前臉和鋪綱,我便在那裡開始了正式的從藝生涯。」
1953年天津市廣播曲藝團建成之後,邀集了時調演員與曲藝界的老前輩,對時調進行了初步研究,根據其歷史源流及藝術特色,才將這個曲種定名為「天津時調」。並對時調進行改革,重點放在凈化上。首先對傳統唱段、唱詞,作—番必不可少的篩選,以凈化內容,其次是凈化舞台,除了伴奏者之外,搬走了沒有用處又妨礙演員的長方桌。在唱腔設計上,根據需要,改變了一些死板的傳統唱法,又試加了揚琴、笙等吹打樂器,改變伴奏方法。此外,根據演唱內容的分段、間隙,增加了間奏。這些改革、拓新,一直沿用至今。
G. 天津時調的著名演員
20世紀初,隨著曲藝在抄茶園、茶樓演出的興盛,逐漸出現了一些專業或半專業的時調女藝人。如趙寶翠(又名大寶翠)、高五姑和外號棒子麵的秦翠紅等。其中高五姑,出身娼妓,贖身後以演唱為業。她演唱的時調,20年代就已譽滿津門,許多新老茶園都爭相聘請她去演唱。她根據自身嗓音條件,創出一種疙瘩腔,如《放風箏》、《光棍哭妻》、《青樓悲秋》等。
在20世紀50年代前,享譽盛名的時調女演員還有姜二順和趙小福。常在茶園演出的女演員還有王銀寶、杜順喜、劉翠英、張少卿、尹鳳蘭、周翠蘭、趙雙喜、王毓寶、魏毓環、二毓寶等。
H. 天津時調的藝術特色
天津時調是天津土生土長的一種漢族曲種。其原名叫時調,源於下層社會流行的民歌、小調。如有來自手工業者自編自唱的靠山調;有來自於青樓妓院的鴛鴦調(俗稱窯調);有膠皮車(人力車)的車夫們,在勞累之餘,坐在自己的車簸箕上哼唱的一種膠皮調和來自民間生活的拉哈調等。靠山調,大約生於清同治末年或光緒初年,緔鞋作坊里的工匠每當日落時,坐著小馬扎(用木條或木棍交叉組成支架,坐處用帆布帶綳扎而成),背靠房山自編自唱的一種曲調。內容多是抒發內心的感慨與憂愁。這種小調,被人們稱之為靠山調。後經演唱者不斷完善,創造出新的曲牌,如悲秋調、解憂調、怯五更調、小五更調、反正對花調等,這種所謂九腔十八調,成為靠山調的基本調式。拉哈調(拉哈為天津土語,指作事不認真),是由流行在河北和天津一帶的民歌小調糊塗調、撒大潑等演變而成。此調的旋律以天津方言為基礎。因字行腔、拍節也是一板一眼,常以對唱的形式出現。像《要婆婆》、《要女婿》等都是傳統的名唱段。這些小調先後流傳到妓院,經過青樓妓女們的哼唱,又被稱之為窯調。後來經過文人和歌妓們的改編革新,形成了時調。
時調在詞句、腔調和板式等方面都與其他曲種有別。它在詞句上,全篇最多不過五六十句,甚至只二三十句,就能把整個內容表達出來;唱腔上,周而復始地反復唱定型的曲譜;板式上,只有慢板、二六和快板三種。詞句的規律是四句為一番,每番第三或第四句後面加一襯腔,即哎哎喲。唱詞有七字句或五字名,可以加三字頭或襯字,句尾多押平聲,以陽平為合格(因天津話多為陽平)人這種格調多用於靠山調。時調的數子不分頭尾,都可用五言句,且也不限於四句為一番。可根據情節分成幾段。拉哈調則不受句、番數的束縛。在節奏方面,靠山調是慢板,數子是快板,拉哈調是二六板。在演唱上,靠山調是唱,數子是說,拉哈調是半唱半說。總之,天津時調的腔調豪放,演唱時爽朗潑辣,不拘謹滯澀,很能表達天津人的性格和情感。
I. 尋求天津時調的唱詞
天津時調:秋景(片斷)王毓寶唱:
天涼了,寒蟲叫的了聲發了顫也有那三棒子蛐蛐兒油葫蘆嘟嘟嚕梆梆梆,對對成雙在草窩里邊萎。雖然它有翅不能夠騰飛,(哎哎)嚴霜兒一(呀)場把它的命追。
這句唱腔是根據著名藝術家王毓寶的演唱記錄的。其中的「涼」、「蟲」、「聲」、「音」四個字的韻母都歸鼻音,但是歸韻的位置及潤腔卻有不同。「涼」字的開始用全鼻音歸韻,從第二拍起用半鼻音潤腔,而在腔尾即第四拍最後一個音又回到全鼻音;「蟲」字與「聲」字用全鼻音;「音」字用較輕的半鼻音,四個字用了三種聲音位置。同時又運用滑音、顫音、擻音等技巧,為全句唱腔增添了色彩。王毓寶的《秋景》已唱了半個多世紀了,每唱到第一句「天兒涼了」三個字時,准贏得一個滿堂彩,其唱技已達爐火純青之境界。
J. 天津的地方戲 什麼劇
天津時調、天津快板、京東大鼓等據說皆發源於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