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木建築
⑴ 外國著名古建築有哪些
薩卡拉的昭賽爾金字塔Pyramid of King Zoser Old Kingdom 2778BC 第一座石頭的金字塔是薩卡拉的昭賽爾金字塔,大約造於公元前三千年,它的基底東西長126米,南北長106米,高約60米。它是台階形的,分為6層。周圍有廟宇,整個建築群佔地約547×278米。
卡納克 阿蒙神廟(Great temple of ammon)卡納克的阿蒙神廟是在很長時間陸續建造起來的,總長336米,寬110米。前後一共造了六道大門,而以第一道為最高大,它高43.5米,寬113米。主神殿是一柱子林立的柱廳,寬103米,進深52米,面積達5000平方米,內有16列共134根高大的石柱。中間兩排十二根柱高21米,直徑3.6米,支撐著當中的平屋頂,兩旁柱子較矮,高13米,直徑2.7米。殿內石柱如林,僅以中部與兩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側窗採光,光線陰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權神化」的神秘壓抑的氣氛。
、古巴比倫時期
烏爾山嶽台(觀象台)——早期多功能建築
2、亞述帝國時期
薩艮王宮
3、新巴比倫時期
空中花園
4、波斯帝國時期
帕賽玻里斯
邁西尼獅子門Lion GateMycenea, 1300BC 邁西尼在希臘半島上,它和它附近城市的文化略晚於克里特的。它們的主要建築物是城市的核心——-衛城。衛城裡有宮殿,貴族住宅、倉庫、陵墓等等,外面圍一道或幾道石牆,有幾米厚,石塊很大,常有5-6噸重,得名為大力神式砌築。
邁西尼衛城有個3.5米寬的獅子門,門上的過梁中央比兩端厚,結構上是合理的,它上面發了一個疊澀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過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塊石板,浮雕著一對相向而立的獅子,保護著中央一棵象徵宮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細的。
雅典衛城:在氏族制時代,部落的政治、軍事和宗教中心是衛城。部落首領的宮殿里,正廳中央設著祭祀祖先的火塘,它是維系全氏族宗教的象徵。在小亞細亞、愛琴和阿提加地區,許多平民從事手工業、商業和航海業,他們同氏族的關系薄弱了,地域部落代替了氏族部落,民間的保護神崇拜就代替了祖先崇拜,守護神的祭壇代替了正室里的火塘。同時,民間的自然神聖地,也發達起來,有一些聖地的重要性超過了舊的衛城。 在有些聖地里,定期舉行節慶,人們從各個城邦匯集攏來,聖地周圍陸續造起了競技場、旅舍、會堂等公共建築,而在聖地的中心則建有神廟,它們是公眾歡聚的場所,是公眾鑒賞的中心。 德爾斐(Delphi)的阿波羅(Apollo)聖地就是這類聖地的代表。它順應地勢、修建了曲折的道路,沿路布置了許多小小的建築物,組成了一幅幅富有變化的,然而各自完整的畫面。
公元前5世紀中葉,在希波戰爭中,
希臘人以高昂的英雄主義精神戰敗了
波斯的侵略,作為全希臘的盟主,雅
典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建設的重點
在衛城,在這種情況下,雅典衛城達
到了古希臘聖地建築群、廟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
衛城建在一個陡峭的山崗上,僅西面有一通道盤旋而上。建築物分布在山頂上一約280×130米的天然平台上。衛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護神雅典那.帕提農的銅像,主要建築是膜拜雅典那的帕提農神廟,建築群布局自由,高低錯落,主次分明。無論是身處其間或是從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較完整的豐富的建築藝術形象。帕提農神廟位於衛城最高點,體量最大,造型莊重,其它建築則處於陪襯地位。衛城南坡是平民的群眾活動中心,有露天劇場和敞廊。衛城在西方建築史中被譽為建築群體組合藝術中的一個極為成功的實例,特別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為傑出。
帕提儂神廟Parthenon, 440BC
5 獎杯亭Monument of Lysicrates,Athens,334BC
希臘化時期的建築
劇場和斗獸場:角斗場起於共和末期,平面是長圓形的,相當於
兩個劇場的觀眾席,相對合一。它們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游氓們看角斗而造。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看,羅馬城裡的大角斗場(75-80年)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大角斗場長軸188米,短軸156米,中央的「表演區」長軸86米,短軸54米。觀眾席大約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為五區。前面一區是榮譽席,最後兩區是下層群眾的席位,中間是騎士等地位比較高的公民坐的。為了架起這一圈觀眾席,它的結構是真正的傑作。運用了混凝土的筒形拱與交叉供,底層有土圈灰華石的墩子,平行排列,每圈30個。底層平面上,結構面積只佔六分之一,在當時是很大的成就。 這座建築物的結構,功能和形式三者和諧統一,成就很高。它的形制完善,在體育建築中一直尚用至今,並沒有原則上的變化。它雄辯地證明著古羅馬建築所達到的高度,古羅馬人曾經用大角斗場,象徵永恆,它是當之無愧的。
競技場——斗獸場(70~82):現代體育建築的先驅
①結構是混凝土的筒形拱與交叉拱的結合
②立面採用券柱式加疊柱式
③底層是多立克柱式,二層是愛奧尼柱式,三層是科林斯柱式,
④頂上以科林斯壁柱作結束。
⑤下簡上繁
浴場——早期多功能建築
卡瑞卡拉浴場(211~217)
戴克利提烏姆浴場
卡瑞卡拉浴場的主要成就:浴場建築是羅馬建築中功能和空間最復雜的一種類型結構的變化徹底改變了建築的空間效果,反映了當時設計與技術的水平。
萬神廟(120~124) Pantheon羅馬萬神廟是羅馬世界中心意識在宗教和建築上的雙重體現。
平面:門廊 神殿
萬神廟Pantheon:內裝飾:下層貼15cm厚的大理石。
五圈凹方格(藻井)。
· 造型:穹頂形式的原因。穹頂落在圓上。
磚。外牆面分三層。
無凹槽的科林斯柱式。
(平面與立面造型的相似性)
凱旋門Triumphal Arch :羅馬皇帝的個人紀念碑 泰塔斯凱旋門
為炫耀對外戰役的勝利而建
塞弗拉斯凱旋門
圖拉真廣場(109~113):廣場的型制參照了東方君主國建築的特點,不僅軸線對稱,而且作多層縱深布局。在將近300米的深度里,布置了幾進建築物,室內室外的空間交替,空間的縱橫、大小、開闔、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築物交替。有意識地利用這一系列的交替醞釀建築藝術高潮的到來,還使用了一些令人感到意外的手法。在運動中展開和深入,這是建築藝術的一個重要的特點,不論是軸線的;還是繞彎子的,象希臘的聖地那樣。
a規模:最大,三進深院落
b空間:縱深的空間序列布局,手法在運動中展開和深入
c實體:三開間的凱旋門——圖拉真雕像——紀功柱
紀功柱的構思
d結構:樑柱、 衍架、拱頂系列
巴西利卡
聖索菲亞大教堂:拜占庭建築最光輝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東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 聖索菲亞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布局屬於以穹隆覆蓋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體量相仿但有側重,前面有一個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門庭,末端有半圓神龕。
義大利的比薩主教堂:比薩主教堂,它的鍾塔和洗禮堂,是義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它是為紀念1062年打敗阿拉伯人,攻佔巴勒摩而造的。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長95米,有四排柱子。中廳用木桁架,側廊用十字拱。正面高約32米,有四層空券廊作裝飾,形體和光影都有豐富的變化。
鍾塔(1174年)在主教堂東南20多米,圓形,直徑大約16米,高8層,中間6層圍著空券廊,後來,由於基礎不均勻沉降。塔身開始逐年傾斜。但由於結構的合理性和設計施工的高超技藝,塔體本身並未遭到破壞,並一直流傳至今,歷時近千年。也就是享譽世界的比薩斜塔。
巴黎聖母院:1163-1250年,法蘭西早期哥特建築的典型實例,位於巴黎城中。入口西向,前面廣場是市民的市集與節日活動中心。教堂平面寬約47米,深約125米,可容近萬人。東端有半圓形通廊。中廳很高,是側廊(高9餘米)的三倍半。結構用柱墩承重,使柱墩之間可以全部開窗,並有尖券六分拱頂,飛扶壁等。正面是一對高60餘米的塔樓,粗壯的墩子把立面縱分為三段,兩條水平向的雕飾又把三段聯系起來。正中的玫瑰窗(直徑13米)西側的尖券形窗,到處可見的垂直線條與小尖塔裝飾都是哥特建築的特色。特別是當中高達90米的尖塔與前面的那對塔樓,使遠近市民在狹窄的城市街道上舉目可見。
亞眠主教堂:亞眠主教堂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盛期的代表作, 1220-1288年建,長37米,寬6米,橫翼凸出甚少,東端環殿成放射形布置七個小禮拜室。中廳寬 15米,拱頂高達43米,中廳的拱間平面為長方形,每間用一個交叉拱頂,與側廳拱頂對應。柱子不再是圓形_根細柱附在一根圓柱上,形成束柱。細柱與上邊的券肋氣勢相連,增強向上的動勢,看上去比真實的還要高。 。教堂內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幾乎看不到牆面。教堂外部雕飾精美,富麗堂皇。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築成熟的標志
米蘭大教堂:義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蘭大教堂,又名多摩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有氣派的教堂。這座教堂從公元1385年開始建造,一直到十九世紀始告完成。米蘭大教堂長約168米,寬約59米,宏偉的大廳被四排柱子分開,柱子加上柱頭總高約26米,大廳頂部最高處距地面45米。聖壇周圍支撐中央塔樓的四根柱子,每根高40米,直徑達到10米,由大塊花崗岩砌疊而成,
外包大理石。在所有柱子的柱頭上都有小
龕,內置雕像,手工精美。柱與柱之間有
金屬桿件拉結。廳內全靠兩邊的側窗採光,
窗細而長,上嵌彩色玻璃,光線幽暗而神
秘。教堂東端的三個環形花格窗,寬約8.5米,
高約21米,是義大利花格窗中的精品。教堂西
端是仿羅馬式的大山牆,眾多的垂直線條和扶
壁將牆面分成五個部分,扶壁上布滿神龕雕像。
威尼斯的總督府:威尼斯當時是海上強國,地中海貿易之王。總督府是威尼斯打敗盡敵熱那亞和土耳其的重大勝利的紀念之物。建於1309年-1424年,是歐洲中世紀最美麗的建築物之一。 總督府的主要成就在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構圖。立面最高約25米,分為二層。第一層券廊,圓柱粗壯有力。最上層的高度約占整個高度的二分之一,除了相距很遠的幾個窗子之外,全是實牆,牆面用小塊的白色和玫瑰色的大理石片貼成斜方格的席紋圖集,沒有砌築感,從而消除了重量感。這一處理方式,雖然受到伊斯蘭建築的影響。這個立面構圖極富獨創性,奇光異影,世界建築史中幾乎沒有可以類比的例子。它們好像是盛妝濃飾的,卻又天真純朴,它們好象是端莊凝重的,卻又快活輕俏,似乎時時在變化著它的性格。
佛羅倫薩主教堂:標志著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史開始的,是佛羅倫薩
主教堂的穹頂,主教堂是13世紀末行會從貴族手中奪取了
政權後,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八邊形的歌壇,
對邊寬度是42.2米,預計要用穹頂覆蓋。這在當時,技術上
十分困難,不僅跨度大,而且牆高超過了五十米,連腳手架的模架都是很艱巨的工程。 其設計師,佰魯乃列斯基,出身於行會工匠,精通機械、鑄工是傑出的雕刻家和工藝家,在透視學和數學方面都有過建樹,是文藝復興時代所特有的那種多才多藝的巨人。
為了突出穹頂,砌了12米高的一段鼓座,連同採光亭在內,總高107米,成了整個城市輪廓線的中心,即便在今天,這個高度也是一幢超高層的建築,足以成為一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築物。在當時,這是建築歷史上的一次大幅度的進步,標志著文藝復興時期創造者的英風豪氣。 佛羅倫薩主教堂的穹頂被公正地認為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的第一個作品,新時代的第一朵報春花。
坦比哀多小教堂:1502~1510 伯拉孟特,體積感強,是第一個成熟的集中式構圖,產生了深遠影響。
美狄奇府邸:15世紀30年代,佛羅倫薩的經濟開始衰落,
銀行家美狄奇(Medici)家族建立了獨裁政權。
文藝復興的新文化轉向書齋和宮廷。染了上貴
族色彩。大量的豪華府邸迅速建立起來。這些
府邸一反市民建築的清新明快。追求欺人的威勢。 美狄奇府邸的牆垣,仿照中世紀一些寨堡的樣子,底層的大石塊只略經粗鑿,表面起伏20厘米,砌縫狠寬。二層的石塊雖然平整,但砌縫仍有8厘米寬。三層沒有砌縫。它的形象很沉重。為了追求壯觀的形式,沿街立面是屏風式的,同內部房間很不協調。底層的窗檯很高,勒腳前有一道凸台,給親兵們坐,反映著城市內部尖銳的斗爭。它高將近27米,檐口挑出1.85米。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歐洲最美麗的客廳
空間組合;三個梯形廣場
廣場設計特點:①風格多樣統一:多樣統一
多樣:
統一:a、用完整的空間加以統一
b、以長的水平向展開,用發券連接起來
c、縱向:鍾塔,縱向控制構圖點,教堂作為主
入口的對景點,是全建築群的中心
②空間意匠:a、空間對比 c、空間完整
b、梯形廣場 d、借景
聖•卡羅教堂: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
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牆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盡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9之感〿7世紀中葉以後,巴洛克式教堂在義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築.
聖彼德大教堂廣場:羅馬聖彼得大教堂 建於1506
—1626年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的最重要代表,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建造這座建築歷時120年,多名重要建築師與藝術家參與設計,其中以伯拉孟特和米開朗基羅最為著名。後者也是文藝復興運動中最重要的畫家和雕刻家之一。教堂最高點達137.7米,園頂直徑達42米,全部用石料建造。教堂前的大廣場建於17世紀初的巴洛克時代。
盧浮宮:17世紀六十年代初,宮廷決定重新建
盧浮宮的東立面,起初法國建築師按照古典
主義原則作了一些設計,送到義大利徵求意見,
被幾個紅極一時的巴洛克建築師否定了,而義大利建築師的方案,也沒有被宮
廷選中。最終法國建築師說服宮廷,採用了一個典型的古典主義設計方案,它
完整地體現了古典主義的各項原則。盧浮宮東廊,四合院原是法國文藝復興成期的作品,風格屬巴洛克式的,其立面有
明顯的水平向劃分,每隔數開間便有一豎向構圖,上部有半圓形山花,正中部分特寬,三
角形山花上還有方窟窿,裝飾很多。東廊長183米,高28米,構圖採用橫三段縱三段的手
法。橫向底層結實沉重,中層是虛實相映的柱廊,頂部是水平向厚檐,各部分比例依次
2:3:1。縱向實際上分五段,以柱廊為主,但兩端及中央採用了凱旋門式的構圖,中央部
分則上有山花。柱廊採用雙柱以增加其剛強感。造型輪廊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
美的代表,後廣為歐洲各國王公所模仿。
凡爾賽宮(Verssaues):法國絕對君權最重要的紀念碑是凡爾賽宮
(Verssaues),它不僅是君主的宮殿,而且是
國家的中心。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王宮,位於巴黎西南凡爾賽城。 凡爾賽宮原為法王的獵庄,1661年路易十四進行擴建,到路易十五時期才完成,王宮包括宮殿、花園與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宮殿南北總長約400米,中央部分供國王與王後起居與工作,南翼為王子、親王與王妃命婦之用,北翼為王權辦公處並有教堂、劇院等等。建築風格屬古典主義。立面為縱,橫三段處理,上面點綴有許多裝飾與雕像,內部裝修極盡奢侈豪華的能事。居中的國王接待廳,即著名的鏡廊,長73米,寬10米,上面的角形拱頂高13米,是富有創造性的大廳。廳內側牆上鑲有17面大鏡子,與對面的法國式落地窗和從窗戶引入的花園景色相映成輝。宮前大花園自1667前起由勒諾特設計建造,面積6.7平方公里,縱軸長3公里。園內道路、樹木、水池、亭台、花圃、噴泉等均呈幾何形,有它的主軸、次軸、對景等等,並點綴有各色雕像,成為法國古典園林的傑出代表。三條放射形大道事實上只有一條是通巴黎的,但在觀感上使凡爾賽宮有如是整個巴黎,甚至是整個法國的集中點。 凡爾賽宮反映了當時法王意欲以比來象徵法國的中央集權與絕對君權的意圖。而它們宏大氣派在一段時期中很為歐洲王公所羨慕並爭相模仿。
巴黎殘廢軍人教堂:古典主義教堂的典型,希臘十字平面同大穹頂相結合外貌庄嚴和諧,中央兩層門廊,垂直構圖,強垂直體量,造成向上動勢內部明亮,裝飾有節制穹頂是古羅馬萬神廟與義大利巴洛克教堂穹頂巧妙結合鼓座處理有巴洛克手法,採用斷折檐部,倚又稱路易十五式柱.
⑵ 世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築物
http://www.history999.com/readnews.asp?NewsID=168
古代世界七大奇跡簡介
古代七大奇跡是古代古代七大奇跡是古代的建築物和塑像,它們以其規模、美麗或獨特的建造方式令人驚奇不已。
古代七大奇跡的名冊編制於公元前三世紀。按今天的標准,我們或許會認為,這七大奇跡就規模而言並非特別引入注目。但是,它們非凡的美麗和久遠的年代仍然受到人們由衷的贊美。
實際上「世界七大奇跡」只包含了西亞、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古跡,那隻是古代西方人眼中的全部世界,而中國的長城距離他們太遠了。這一地區在古代有過光輝燦爛的文明,公元前,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總結這一地區的人造景觀時,把他認為最偉大的七處稱為「世界七大奇跡」,這個提法一直流傳到現在。但除了埃及金字塔依舊巍然屹立在沙漠中以外,其它六處都已經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它們是:埃及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忒彌斯神廟、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
的建築物和塑像,它們以其規模、美麗或獨特的建造方式令人驚奇不已。
金字塔
金字塔
金字塔是七大奇觀中最古老,也是惟—一處保存得相對完整的遺跡,我們至今仍未揭開它的全部秘密。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2700-2500年
建造地點: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高原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他用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在古代埃及文中,因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所以被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亞歷山大燈塔
遵照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國王)的命令,亞歷山大城的法羅斯燈塔於公元前300年建在一座人工島上,它至少有122米高,用閃光的白色石灰石或大理石建成。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300年
建造地點:埃及亞歷山大港
當亞歷山大燈塔建成後,它的高度當之無愧地使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他的設計者是希臘的建築師索斯查圖斯。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筆記中這樣記載著:「燈塔是建築在三層台階之上,在它的頂端,白天用一面鏡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導船隻。」1500年來,亞歷山大燈塔一直在暗夜中為水手們指引進港的路線。它也是六大奇跡中最晚消失的一個。十四世紀的大地震徹底摧毀了它。
巴比倫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是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建造的。見過巴比倫空中花園的作家們都將它描述為一座層疊的平台建築,每一層上種植了棕櫚和其他樹木。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600年
建造地點:巴比倫,現在的伊拉克巴格達附近
這座神話般的建築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他的一個妃子修建的,大約120米見方,高出地面20多米。據說它要由奴隸們轉動機械裝置從下面的幼發拉底河裡抽上大量的水來灌溉花園里的花草。
巴比倫空中花園最令人稱奇的地方是那個供水系統,因為巴比倫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園的遺址相信亦遠離幼發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認為空中花園應有不少輸水設備,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系著齒輪的把手,把地下水運到最高一層的儲水池,再經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個難題,是在保養方面,因為一般的建築物,要長年抵受河水的侵蝕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Mesopotamian plain)沒有太多石塊,因此研究人員相信空中花園所用的磚塊是與別不同,它們被加入了蘆葦、瀝青及瓦,更有文獻指石塊被加入了一層鉛,以防止河水滲入地基。
阿爾忒彌斯神廟
克羅伊斯所建造,他是土耳其以弗所古代王國呂底亞的國王。神廟里供奉著生育和多產女神阿爾忒彌斯。公元前356年神廟被燒毀。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550年
建造地點:希臘城邦埃斐索斯,現在的土耳其西海岸
神廟建築以大理石為基礎,上面覆蓋著木製屋頂。整個建築的設計師是Chersiphron父子,它最大的特色是內部有兩排,至少106根立柱,每根大約12至18米高。神廟的底座約為60乘120米。原廟毀於公元前356年的大火,在原址後建起的廟於公元262年再罹火難。
阿爾忒彌斯神殿曾經歷過七次重建,首座阿爾忒彌斯神殿於公元前550年由建築師Samos、Chersihon及他的兒子Metagenes設計,以愛奧尼亞柱式(Ionian)大理石柱支撐的建築。是首座全部由大理石建成的當時最大的建築物。整座建築物均由Pheidias、Polycleitus、Kresilas和Phradmon等當時著名的藝術家以銅、銀、黃金及象牙浮雕裝飾,在中央的「U」形祭壇擺放著阿爾忒彌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後來在公元前356年,神殿為大火及侵略所毀,其後的重建,大理石柱長度增至21.7米,並且多了十三級階梯圍繞在旁邊。最後,由於愛菲索斯人轉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1年被St. John Chrysostom摧毀後,從此永遠在世界上消失了。
宙斯神像
奧林匹斯山的宙斯神像是古希雕刻家菲迪亞斯的傑作。他用象牙來製作宙斯神像的軀體,用黃金製成宙斯神像的長袍。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457年
建造地點:希臘奧林匹亞城
宙斯是希臘眾神之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時世上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Olympia)城,第一個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前776年)的就是在此地舉辦。
神殿是以表面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神殿共由三十四個科林斯式支柱支撐著,神殿的面積為41.1米乘107.75米,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的建築,整座神像及他穿的長袍都是由黃金製成,他頭戴橄欖編織的環,右手握著由象牙及黃金製成的勝利女神像,左手拿著一把鑲有閃爍耀眼金屬的權杖,上面有一隻鷹停留著,而他所座的寶座則以獅身人面像、勝利女神及神話人物裝飾,不包括寶座,僅神像就相等於四層高的現代樓宇,使坐在寶座上宙斯頭部差不多頂著神殿頂。位於奧林比亞的神殿於公元5年被大火摧毀。宙斯神像雖然因被運到君士坦丁堡而倖免於難,可是最終亦難逃厄運,於公元462被大火燒毀。
摩索拉斯陵墓
據說,哈利卡納蘇斯的摩索拉斯陵墓約45米高,底座上部呈階梯形的金字塔狀,卡里亞王國摩索拉斯國王的塑像可能矗立在頂端。陵墓毀於公元三世紀的一次地震中。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353年
建造地點:現在的土耳其西南地區
這座偉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為摩索拉斯和他的妻子修建的。整座建築由兩名希臘設計師設計,外面裝飾以奇異的雕刻花紋。甫一建成就聲名遠播,公元15世紀初毀於大地震。現在倫敦大英博物館還收藏有一點剩餘的雕刻。
摩索拉斯陵墓建造在哈利卡納蘇斯,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乘30米,高45米,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匹馬拉著一架古代雙輪戰車。此陵墓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摩索拉斯陵墓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Leochares,Scopas,和Timotheus製造,每人負責陵墓的其中一邊。
羅德島太陽神巨像
這座巨像建在羅德市港口的入口處。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巨像鑄造完工後過了56年,毀於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
建造時間:公元前282年完工
建造地點:愛琴海,希臘羅德港
羅德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德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港口。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歷史上羅德島曾經被許多勢力范圍統治過,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跡之一)和亞歷山大大帝。但在亞歷山大大帝歸天之後,全島又陷入了長時間的戰爭。馬其頓(Macedonia)侵略者德米特里帶領四萬軍隊(這已超過了整個島上的人口)包圍了港口。經過艱苦的戰爭,羅德島人擊敗了侵略者。為了慶祝這次勝利,他們決定用敵人遺棄的青銅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築了十二年,高約33米,與紐約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裡面用復雜的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但這個偉大的雕像建成僅僅50年多後就被強烈地震毀壞了。傳說中雕像兩腿分開站在港口上船隻是從腿中間過去,非常壯觀而有趣。
這座巨像其實是希臘人的太陽神及他們的守護神赫利俄斯(Helios),由建築師Chares設計,經過十二年的興建,羅德島巨像於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銅包裹,以後更被用作燈塔。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卻把這幢偉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蓋成為了巨像的致命傷,巨像從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邊。公元654年,羅德島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遺跡運往敘利亞,使這個奇觀的考察更加困難。
⑶ 中國著名建築有哪些急急急
1,東方明珠電視塔
國家體育場(鳥巢)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南部,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工程總佔地面積21公頃,場內觀眾坐席約為91000個。
舉行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田徑比賽及足球比賽決賽。奧運會後成為北京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並成為地標性的體育建築和奧運遺產。
⑷ 請教元代以前著名的木構架建築有哪些
目前可見最早的中國木結構建築是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木結構建築;漢代的木回結構建築僅能從畫像磚答和畫像石等藝術品中窺見;唐宋時期的木結構建築在中國本土存世不多,但隨著佛教的東傳這一時期的木結構建築技術亦被鑒真等高僧帶到日本,能從日本奈良市由鑒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講堂」看到這一時期中國木結構建築的特點。山西應縣的遼代建築「佛宮寺釋迦塔」是我國目前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⑸ 中國古代比較著名的木結構建築有那些
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抗震智慧是以柔克剛的
好比太極拳,地震波傳遞的能量遇到木結構後會被木材吸收部分,木材本來的抗彎性能就好
⑹ 國內木結構公司哪家比較著名要那種國外的北美木結構建築。
木結構也有原木、輕木結構、以及重木結構幾種,結構不同,價格上也會有差別。回
國內木結構公司計答較著名的就屬於聯眾木業6年原木結構搭建經驗,中國頂級原木結構供應商。在上海建立了營銷中心,在哈爾濱、威海、天津、鄂爾多斯都有辦事處,在滿洲里總廠設立了產品研發中心,致力於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現每年純木窗生產能力達到10萬平方米,木製別墅生產能力達到30萬平方米。目前,集團業務已覆蓋全國、港澳、東南亞及歐洲各國和地區。實力非常強。
⑺ 世界著名的古代建築
1、長城
長城(The 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5、羅德島太陽神巨像
羅德島(Rhodes)太陽神巨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這座巨像建在羅得市(希臘文:Ρόδος (πόλη),英語:city of Rhodes)港口的入口處,公元前282年完工。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巨像鑄造完工後過了56年,毀於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
⑻ 中國古代比較著名的木結構建築有那些
1、唐代忻州南禪寺
南禪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西南的陽白鄉李家莊附近的陽白溝小銀河的北岸,距東冶鎮35公里。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佔地面積3078平方米。
寺內主要建設有山門(觀音殿)。東西配殿(菩薩殿和龍王殿)和大殿。組成一個四全院式的建設。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殿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稱唐代雕塑藝術的珍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
2、唐代五台山佛光寺
中國唐代佛殿及北魏至清代佛教建築。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城東北30公里佛光山中。寺東南北三面環山。寺宇因地勢建造,高低層疊,坐東向西。
寺內唐代木構大殿、彩塑、壁畫、墨書題記、金建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經幢等,都是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隋唐之際,已是五台山名剎,寺名屢見於傳記。見於敦煌壁畫上的唐中葉繪制的五台山圖,佛光寺就居顯要地位。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法,寺內除幾座墓塔外,其餘全部被毀。宣宗復法,大中十一年(857)京都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願誠主持重建。
現存東大殿及殿內彩塑、壁畫等,即是這次重建後的遺物。金代於寺內前院兩側建文殊、普賢二殿。元代補修殿頂,添配脊獸。
明清重建天王殿、伽蘭殿、香風花雨樓、關帝殿、萬善堂等;清末普賢殿焚毀;民國初年增築窯洞和南北廂房,始成今日規模。
3、遼代薊縣獨樂寺
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於中國天津市薊州區,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獨樂寺雖為千年名剎,而寺史則殊渺茫,其緣始無可考。
寺廟歷史最早可追至貞觀十年(公元636年)。獨樂寺佔地總面積1.6萬平方米,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四間,上下為兩層,中間設平座暗層,通高23米。
寺內現存最古老的兩座建築物山門和觀音閣,皆遼聖宗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民國十九年(1930年),獨樂寺因相繼被日本學者關野貞以及中國學者梁思成調查並公布而聞名海內外。
獨樂寺為國家AAAA景區、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4、遼代華嚴寺
華嚴寺始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取「慈悲之華,必結庄嚴之果」的大乘教義而命名。清寧八年(1062年)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
遼末因為戰爭,寺院局部建築被毀,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修。遼、金兩代,平城(今大同)都是當時的別都,該寺受到皇室的重視。
遼保大二年(1122年),寺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後重建,至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通悟法師等重建大殿、觀音閣、山門、鍾樓等殿堂。
後省學、慈慧法師又廣植花木,徵集藏經,使華嚴寺得到恢復,但規模已遜於遼代。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曾到此巡視。
元朝武宗至大年間(1308一1311年),慧明法師主持重修,大殿、方丈、廚房、堂寮都修繕一新,並新建浴室、葯房及房屋數百間。元末戰亂,華嚴寺遭到嚴重破壞。
明初,寺院被沒收為官產。明宣德(1426一1435年)、景泰(1450一1456年)年間,又重新作為佛教寺廟並予以重修。明中葉以後,華嚴寺分為上、下二寺。
清初順治五年(1648年),華嚴寺又遭戰火,只有大雄寶殿和薄迦教藏殿倖存。清朝時,其餘殿堂又陸續予以重修,但規模和結構都不如前朝了。清朝末年,華嚴寺千瘡百孔,一片荒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佛教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多次撥款維修華嚴寺。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上、下華嚴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應縣木塔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
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木塔位於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於「前塔後殿」的布局。
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層立面重檐,以上各層均為單檐,共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
因底層為重檐並有迴廊,古塔的外觀為六層屋檐。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
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庄嚴。
⑼ 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是什麼
世界文化遺產--
日本的東大寺大佛殿為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
中國紫禁城宮殿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群
也就是比每個單個建築的大小要算日本東大寺
比規模的話要算中國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