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知名中醫簡介

知名中醫簡介

發布時間: 2021-02-17 23:23:46

① 中醫的介紹

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葯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

② 中醫王寒的個人簡介

簡介

③ 北京最著名的中醫專家是

李英林
北京著名老中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李英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任博士生導師,北京恆安中醫院中醫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著名中醫葯專家。師承當代名醫國家衛生部首席顧問秦伯未先生,深得真傳。
中文名
李英林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醫葯專家
主要成就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性別

快速
導航
擅長技術專家榮譽
人物簡介
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5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擔任日本、美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新加坡等國家留學生的博士生導師。曾發表醫學論文60餘篇。獲多項科技成果獎。對各種良、惡性腫瘤及癌前病變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血液病的診治,有自己獨特的經驗。[1]
擅長技術
運用中醫中葯治療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症及過敏性紫癜等疾病。並擅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胃炎、膽結石、膽囊炎、胰腺炎、肝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症(lgA腎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腦血管意外(腦血栓、腦出血、中風後遺症、半身不遂)及老年病等診治[2]。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疑難血液病及惡性腫瘤
專家榮譽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特聘博士生導師。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中醫泰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衛生部、國家教委博士點課題主要參與者,獲科技成果獎多。

④ 簡介中醫

http://ke..com/view/8915.html

⑤ 誰知道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中醫還有他們的生平簡介

淳於意
淳於意(約前205—?),西漢初齊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姓淳於,名意。淳於意曾任齊太倉令,精醫道,辨證審脈,治病多驗。曾從公孫光學醫,並從公乘陽慶學黃帝、扁鵲脈書。後因故獲罪當刑,其女緹縈上書文帝,願以身代,得免。《史記》記載了他的二十五例醫案,稱為「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
人物生平:淳於意自幼熱愛醫學,曾拜公孫光、公乘陽慶為師,學黃帝、扁鵲的脈書、葯論等書,精於望、聞、問、切四診,尤以望診和切脈著稱。
淳於意為使自己專志醫術,辭去官職,不營家產,長期行醫民間,對封建王侯卻不肯趨承。趙王、膠西王、濟南王、吳王都曾召他做宮廷醫生,他都一一謝絕了。因常拒絕對朱門高第出診行醫,被富豪權貴羅織罪名,送京都長安受肉刑。其幼女淳於緹縈毅然隨父西去京師,上書漢文帝,痛切陳述父親廉平無罪,自己願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動,寬免了淳於意,且廢除了肉刑。
淳於意診斷疾病,注意詳細記錄病案。他將典型病例進行整理,寫出了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醫案—《診籍》。
針灸技術,在《診籍》中已見有效地應用。
淳於意不但是一個著名的醫學家,而且是一位熱心傳播醫學的教育家。他廣收弟子,精心傳授。據記載,就有宋邑(臨淄人)、馮信(臨淄人)、唐安(臨淄人)、高期、王禹、杜信等6人。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文中說:「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中古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高後八年時(公元前180),公孫光又將倉公推薦給臨淄的公乘陽慶。當時公乘陽慶已年過六十,收下淳於意為徒,讓淳於意把過去所學的醫方都丟棄,將自己珍藏的黃帝、扁鵲脈書、根據五色診斷疾病、判斷病人預後的方法、以及葯物方劑等書傳給他。三年後倉公出師四處行醫,足跡遍及山東,曾為齊國的侍御史、齊王的孫子、齊國的中御府長、郎中令、中尉、中大夫、齊王的侍醫遂等診治過疾病。當齊王劉將閭為陽虛侯是(公元前176~前164年),淳於意曾為其治癒了關節炎一類疾病,還隨從將閭來過長安(今陝西西安),並為安陵(今咸陽東北)阪里的項處診治牡疝病。
齊文王(公元前178~前167年在位)患肥胖病,氣喘、頭痛、目不明、懶於行動。淳於意聽說後,認為文王形氣俱實,應當調節飲食,運動筋骨肌肉,開闊情懷,疏通血脈,以瀉有餘。可是有一庸醫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於是王公貴族誣滔倉公「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加之同時趙王、膠西王、濟南王請倉公為其治病而未至。官府聽信誣告,把淳於意傳到長安受刑。淳於意生有五女,當皇帝詔書進京問罪時,他感傷無男隨行。於是小女兒堅持隨父進京、並上書朝廷,申述父親無罪,並願意為奴以換取父親的自由。經漢文帝詔問,遂使淳於意被赦免而回故里。淳於意在應詔回答漢文帝詢問時敘述了自己學醫、行醫的經過,業務專長、師承、診療效果、病例等,史稱:「診籍」(即診病的簿記)共計25個病案。他所答詔的病案格式一般均涉及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籍里、病狀、病名,診斷、病因、治療、療效、預後等,從中反映了淳於意的醫療學術思想與醫案記錄上的創造性貢獻。「診籍」中還真實地報告了治療效果:25例患者有10例醫治無效而死亡。反映了中國古代醫家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
淳於意象秦越人一樣,並沒有把醫學經驗的傳授限定在神秘而狹小的范圍內,而是廣泛傳授醫術,他因材施教,培養宋邑、高期、王禹、馮信、杜信、唐安以及齊丞相府的宦者平等人,是秦漢時期文獻記載中帶徒最多的一位醫家。
職業生涯:他謙虛好學,活學善用。淳於意家境貧寒,少時就喜讀醫書,可為人治病,卻沒有療效。於是拜淄川的名醫公孫光為師,公孫光非常喜歡淳於意的謙虛好學,很器重他,就把自己的精方、妙方全部傳授給他。不久,公孫光發現他已沒什麼可教淳於意的了,並預言淳於意將來一定是國醫。為了能讓他繼續深造,又推薦他去拜自己的胞兄公孫陽慶為師。70餘歲的公孫陽慶也非常欣賞淳於意的質朴上進,便將自己所藏的所有秘籍、古方一講解他。出師後的第二年,淳於意開始掛牌行醫,叄年後,成為著名的醫生。 淳於意苦讀經典醫書,可以隨意背誦,但診病時,則視病人的實際情況,不盲目地死搬硬套,斷章取義。齊王身邊一名叫遂的保健醫生,得病後服用自煉的五石散,病情加重了,於是請來淳於意。意仔細審察他的脈象,說:「你得的是內熱,葯石是葯中剛猛之品,服後會導致小便不通而加重病情,千萬不要再服。」遂不以為然,並舉例反駁說:「扁鵲曾言,『陰石以治陽病,陽石以治陰病。』」淳於意莞爾一笑:「你說的話,不無道理,扁鵲雖這樣說過,但治病必須詳細診察病情,醫理醫法,參考患者的質、嗜好病情用葯,才能葯到病除。」並預言,照此下去,不久就會發癰。果然,百餘天後,遂乳上發癰,不治而死。這充分現了淳於意讀書要活讀,臨證要變通的作風。
個人榮譽:創立診籍 發展醫學診籍,即醫案,現在叫病歷。記病歷在今天的醫療中是為平常的事,是對一個合格醫生的起碼要求,但診籍的初創卻非易事。齊王詔問淳於意:「你給人治病,療效很好。你的病人都是哪裡人?得的什麼病?施葯之後。病情如何?」淳於意遵旨一回答。他記下了已愈患者的籍貫、姓名、職業、病名、病因、病性、診斷、治療和預後,形成了最初的醫案,為我們留下了研究漢代醫學的寶貴史料。淳於意的醫案中既有王公貴族,也有平民百姓。《史記倉公傳》記載了25例病例。治癒15例,不治10例,涉及現代醫學的消化、泌尿、呼吸、心血管、內分泌、腦血管、傳染病、 外科、中毒以及婦產科、兒科。病案中曾記載:齊國的黃長卿大宴賓客,淳於意也在座。他望見王後的弟弟宋健,急忙告訴他說:「你已病了四五天了,腰部疼痛不能俯仰,小便亦難。應趁其末傳人五臟,抓緊治療。這叫做『腎』。」宋健說:「實這樣。」他服用淳於意給他調制的「柔湯」,18天後病就痊癒了。此病類似現代的急性腰組織損傷。另有一例:齊王請淳於意為侍女們診病。輪到一個叫豎的,豎說沒有病。淳於意悄悄地告訴隊長說:「豎的毛發色澤、脈象都無衰減,但病已傷及脾胃,不要讓她過度勞累。到了春天,她會吐血而亡。」及至春天,果真豎摔倒在廁所里,吐血而死。這大概相當於現代血液??給我們留下了各科早期病例,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
個人影響:淳於意針對病人的病情,不僅僅採用葯物治療,還廣泛運用各物理療法及針灸術。淄川王病了,淳於意前去診豚。原來是因為洗頭發未乾,即入睡受風而引起的頭痛、身熱、肢痛、煩悶,相當於今天的風寒感冒。淳於意立即用冰水敷淄川王的額頭,幫助降溫,並針刺足陽明經的厲兌、陷谷、豐隆叄穴,以散肌表之熱。病立刻就好了。物理降溫,用冰袋或冷毛巾敷額或用酒精擦浴,
人物評價:淳於意為使自己專志醫術,辭去官職,不營家產,長期行醫民間,對封建王侯卻不肯趨承。趙王、膠西王、濟南王、吳王都曾召他做宮廷醫生,他都一一謝絕了。因常拒絕對朱門高第出診行醫,被富豪權貴羅織罪名,送京都長安受肉刑。其幼女淳於緹縈毅然隨父西去京師,上書漢文帝,痛切陳述父親廉平無罪,自己願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動,寬免了淳於意,且廢除了肉刑。
淳於意診斷疾病,注意詳細記錄病案。他將典型病例進行整理,寫出了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醫案—《診籍》。 針灸技術,在《診籍》中已見有效地應用。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文中說:「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中古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緹縈救父:凡是有點本領的人,多半都有點梁騖不馴的怪脾氣,淳於意也屬於這一類人。他替人看病是屬於業余性質,全憑興趣之所至,不顧病人的要求,一般人自然無可奈何,但有頭臉的人則懷恨在心,一心想報復。 有一次無意間淳於意得罪了齊王府的丞相,於是禍從天降,被安上貪污瀆職的罪名,予以逮捕,立即解往長安接受審判。
漢文帝提倡節儉,貪污讀職的罪名非同小可,不是被黥面(在臉上刺字)就是被砍斷手腳,甚至死刑,淳於意自然是驚悸不已,而全家大小也嚇得面無人色,哭成一團。所謂全家大小,盡皆女流之輩,淳於意沒有兒子,一連生了五個女兒,長女、次女業己出嫁,只剩下三個女兒在家。淳於意萬分傷感地對夫人說:「你為我生了五個女兒,緊要關頭卻沒有男丁可以派上用場,奈何!」幼女緹縈年方十五歲,挺身而出,願意隨父起解西入長安,一路上照顧老父的行程,更要上書皇帝,願入官為奴,以贖父罪。
全家人抱著渺茫的希望,收拾簡單衣物,父女倆在解差的催促下踏上了未可知的命運之途,這是漢文帝十三年秋天的事。 淳於意雖然知道漢文帝是個非常賢明的天子,然而他住在深宮中,年僅15歲的、未見過世面的女兒能夠見到皇帝嗎?皇帝會相信她的話嗎?幾乎沒有什麼希望,淳於意帶著絕望的心情走到長安,走進大牢。
還在路途中,淳於意就反復檢討自己的言行,發覺都是自己的古怪脾氣惹出的禍端,因此利用投驛站的休息機會,著實為慕名求醫的人,診治了不少疑難雜症;而緹縈也反復思索,寫好了上書皇帝的狀紙。 然而這個只有十五歲的鄉間女孩到長安市後,在繁華的大都市面前立即覺得的手足無措,投訴無門,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東鑽西碰,始終不得要領。終於有好心的官差告訴她,最近皇帝會外出打獵。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很明顯、困難重重。試想皇帝出獵,必定是車騎絡繹,旌旗蔽空,隨從如雲,行動如風馳電掣,一個弱女子要想犯顏攔駕上書救父,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另外,犯顏一定會驚擾聖駕,攔駕更是絆阻皇帝的車騎前進,兩者都是大不敬的舉動,惟一的後果就是殺頭抄家,倘若犯顏當時被認為是刺客,立即格殺,什麼上書救父,都成了泡影、然而緹縈抱定一死的決心,認真地准備上書行動,她選定灞橋作為她犯顏上書的地方。這是一個秋意蕭瑟的清晨,形單影只,衣衫單薄,滿面愁容的緹縈跪在路的中心,雙手高舉預先准備好的書狀,靜等皇帝車騎的到來,這場面很有些悲壯的成分。
遠處塵土飛揚,漸行漸近,皇帝的車騎終於出現在眼前,左右武士象拎小雞一樣,把瘦小的緹縈押到皇帝跟前,漢文帝看到的是一個淚流滿面的弱女子,內心深處立即湧起一股憐惜的心念,立即吩咐左右接過她的書狀,並不許為難她。 狀紙上寫道:「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後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妾願沒人為官家奴婢,願贖父刑罪,使得自新。」 漢高祖總計有八個兒子,呂後砍砍殺殺,薄姬帶著當時年僅八歲的兒子劉恆(漢文帝),北上酷寒荒涼的代郡就國,十多年在邊地飽嘗艱苦。憂患中成長的歲月,深知骨肉親情的可貴,更親身體驗過民間疾苦的情狀,如今貴為天子,仍然時時以臨深履薄的心情,戒慎恐懼的態度,小心翼翼地使用君權治理國家。
閱罷書狀,再看著眼前這個凄苦無助的小女子,不就是當年自己倉惶離京時的化身嗎?又想到如此嬌弱的女子,為了營救父親,竟然冒死上書,這種膽識與孝心著實令人感動,於是當面赦免了她父親的刑罪,第二天就下了一道詔書:「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已加焉。夫刑至斷肢體,刻肌肽,終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豈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淳於意既蒙赦免罪刑,真是喜出望外,父女雙雙望闕叩謝恩典以後,便歡天喜地相偕返回臨淄,從此痛改矜持作風,專心濟世救人,病人上門,隨到隨看,視病猶親,殷勤周到,贏得口碑載道,而緹縈上書救父的孝行,更是傳遍宇內,留下千古美名。
脈學著作
1、 齊侍御史成自言病頭痛,臣意診其脈,告曰:「君之病惡,不可言也。」即出,獨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內發於腸胃之閑,後五日當肁腫,後八日嘔膿死。」 成之病得之飲酒且內。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脈,得肝氣。肝氣濁而靜,此內關之病也。脈法曰「脈長而弦,不得代四時者,其病主在於肝。和即經主病也,代則絡脈有過」。經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里。其代絕而脈賁者,病得之酒且內。所以知其後五日而肁腫,八日嘔膿死者,切其脈時,少陽初代。代者經病,病去過人,人則去。絡脈主病,當其時,少陽初關一分,故中熱而膿未發也,及五分,則至少陽之界,及八日,則嘔膿死,故上二分而膿發,至界而肁腫,盡泄而死。熱上則熏陽明,爛流絡,流絡動則脈結發,脈結發則爛解,故絡交。熱氣已上行,至頭而動,故頭痛。
2 、齊郎中令循病,觽醫皆以為帇入中,而刺之。臣意診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後溲。」循曰:「不得前後溲三日矣。」臣意飲以火齊湯,一飲得前*[後]*溲,再飲大溲,三飲而疾愈。病得之內。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脈時,右口氣急,脈無五藏氣,右口脈大而數。數者中下熱而涌,左為下,右為上,皆無五藏應,故曰涌疝。中熱,故溺赤也。
3 、齊中御府長信病,臣意入診其脈,告曰:「熱病氣也。然暑汗,脈少衰,不死。」曰:「此病得之當浴流水而寒甚,已則熱。」信曰:「唯,然!往冬時,為王使於楚,至莒縣陽周水,而莒橋梁頗壞,信則閴車轅未欲渡也,馬驚,即墮,信身入水中,幾死,吏即來救信,出之水中,衣盡濡,有閑而身寒,已熱如火,至今不可以見寒。」臣意即為之液湯火齊逐熱,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即使服葯,出入二十日,身無病者。所以知信之病者,切其脈時,並陰。脈法曰「熱病陰陽交者死」。切之不交,並陰。並陰者,脈順清而愈,其熱雖未盡,猶活也。腎氣有時閑濁,在太陰脈口而希,是水氣也。腎固主水,故以此知之。失治一時,即轉為寒熱。
4 、齊北宮司空命婦出於病,觽醫皆以為風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陽脈。臣意診其脈,曰:「病氣疝,客於膀胱,難於前後溲,而溺赤。病見寒氣則遺溺,使人腹腫。」出於病得之欲溺不得,因以接內。所以知出於病者,切其脈大而實,其來難,是蹶陰之動也。脈來難者,疝氣之客於膀胱也。 腹之所以腫者,言蹶陰之絡結小腹也。蹶陰有過則脈結動,動則腹腫。臣意即灸其足蹶陰之脈,左右各一所,即不遺溺而溲清,小腹痛止。即更為火齊湯以飲之,三日而疝氣散,即愈。
5 、齊丞相舍人奴從朝入宮,臣意見之食閨門外,望其色有病氣。臣意即告宦者平。 平好為脈,學臣意所,臣意即示之舍人奴病,告之曰:「此傷脾氣也,當至春鬲塞不通,不能食飲,法至夏泄血死。」宦者平即往告相曰:「君之舍人奴有病,病重,死期有日。」相君曰:「卿何以知之?」曰:「君朝時入宮,君之舍人奴盡食閨門外,平與淳於意立,即示平曰,病如是者死。」相即召舍人而謂之曰:「公奴有病不?」 舍人曰:「奴無病,身無痛者。」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
所以知奴病者,脾氣周乘五藏,傷部而交,故傷脾之色也,望之殺然黃,察之如死青之茲。觽醫不知,以為大蟲, 不知傷脾。所以至春死病者,胃氣黃,黃者土氣也,土不勝木,故至春死。所以至夏死者,脈法曰「病重而脈順清者曰內關」,內關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急然無苦。若加以一病,死中春;一愈順,及一時。其所以四月死者,診其人時愈順。愈順者,人尚肥也。奴之病得之流汗數出,灸於火而以出見大風也。
淳於意下氣湯
方劑別名: 下氣散、下氣湯
葯物組成: 羌活半兩,赤芍葯半兩,甘草半兩,檳榔半兩,青皮半兩,大腹皮半兩,陳皮半兩,赤茯苓半兩,半夏半兩,桑白皮半兩,桂心半兩,紫蘇莖2兩。
處方來源: 《婦人良方》卷十二。
方劑主治: 妊娠心腹脹滿,兩脅肋悶,不下飲食,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重,水1盞,加生薑5片,大棗2個,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附註: 下氣散(《女科萬金方》)、下氣湯(《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二)。本方方名,《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引作「淳於意下氣散」。

⑥ 武漢知名的老中醫有哪些

中醫館的醫生都是大型公立醫院的退休老中醫,由於醫生可以去多個執業 ,因此可以在多個位置找到他們,這是很常見的事情。中醫堂分布在武漢的各個地區,因此無需去公立醫院就可以看到附近的老中醫,這也給人們帶來了便利。
武漢有哪些知名的老中醫,在哪就診?

武漢國粹中醫館,這是一家在當地享有良好聲譽的中醫館,這家醫院開了很多年,具有中葯特色,據湖北地方電視台報道咨詢專家大多在湖北省中醫院,武漢市中醫院,醫院裡面的中醫都是退休老專家和省內著名的中醫,都每天都有著名的中醫在這家醫院坐診,位置比較好,就在地鐵7號線的湖北大學站旁邊。

他依靠扎實的理論基礎,精湛的操作技能以及熱情周到的服務在武漢地區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來自其他省份的患者有很多人都是奔著他來的。張家亭主任他研究了數千種古老的古方 ,他使用中醫診斷各種頑固性疾病,他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餘年,能夠治療各種疼痛類疾病。

⑦ 中醫簡介

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國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體觀相似觀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依據,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制論,分形論和資訊理論內容。
中醫一般指中國以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中國其他傳統醫學,如藏醫、蒙醫、苗醫等等則被稱為民族醫學。
日本的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朝鮮稱的高麗醫學、越南的東醫學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在現今世界的醫療體系中,中醫學被歸類為替代醫學中的一支。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葯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此外,中醫學的最終目標並不僅止於治病,更進一步是幫助人類達到如同在《黃帝內經》中所提出的四種典範人物,即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的境界。
傳統的中醫學思維模式與源於歐洲的現代科學並不相容,然而,當今之科學期刊已多有論文研究之,並試圖用現代醫學的角度分析中醫中的部分現象和治療機理。
美國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在定義「完整醫葯體系」這個概念時提到中醫學:「NCCAM(美國國家補充與另類醫學中心)把完整醫葯體系描述為涉及『完整醫葯體系是與對抗療法(常規)醫學獨立地或平行地演變的完整的理論和實踐體系』。這些可能反映了獨特的文化體系,比如中醫學和印度的阿輸吠陀醫學(英文)。完整醫葯體系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相信機體有自愈的能力,這種自愈可能涉及到了應用情緒、身體和精神的治療方法。」

⑧ 國家級名老中醫簡介

中國古代四大名醫:扁鵲、張仲景、華佗、李時珍

⑨ 莫桂森是有名的中醫嗎

莫桂森 應該不是中醫。

莫桂森,男,漢族,50歲(2013年),現任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人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縣衛生局黨委委員。

人物簡介

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大學本科,醫學學士。曾擔任過廬江中醫院院長一職,2012年9月起任縣醫院院長。

1988年畢業於皖南醫學院醫療系,1997-1998年在安徽省立醫院進修消化內科,現主要從事普內科、消化內科、電子胃鏡、電子腸鏡的診治。 [1]

研究領域

擅長於消化內科各種疾病包括疑難雜症的診斷及治療,熟練掌握胃腸鏡的檢查以及胃腸鏡的內鏡下治療,開展十二指腸鏡對膽總管結石、胰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已公開發表多篇論文,主要有 《一次M1型傷寒小范圍暴發流行》、《24例COPD患者胃粘膜損害臨床、鏡下、病理觀察》等。

————來源網路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