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建築師及其作品

著名建築師及其作品

發布時間: 2021-02-15 10:25:07

㈠ 求世界十大建築師的名錄以及其代表作!

不妨到網上去查。

㈡ 中國當代比較著名的建築師有哪幾個他們的優秀作品有哪些

張永和 王澍 楊庭寶(神一般的存在過 ) 只知道貝聿銘的都不是行內人

㈢ 我國歷史上著名建築大師以及其作品有哪些

  1. 有巢氏——中國第一名建築師與他的「原始屋」

  2. 姬旦、彌牟——中國第一對都城規劃師內與建造師搭檔容

  3. 魯班——中國民間匠師(建築師)的總代表

  4. 贏政、蒙恬——中央集權國家建築文化的開創者

  5. 蕭何、楊城延、劉徹——西漢建築風格的奠基者


㈣ 著名建築師及其作品中國建築師排名

國內設計不是不好只是出名的設計師大多數都是學歷高而已。具備高能力的設計師一般都不出名也不容易被別人發現。而國外的設計是都是真本事一步一步提升的。後面你懂的……

㈤ 世界十大建築師及其代表作品

四大現代建築大師是 密斯凡德羅(范斯沃斯住宅) 勒柯布西耶(馬賽公寓 朗香教堂 薩伏伊別墅) 弗蘭克賴特 (流水別墅) 格羅皮烏斯(開辦包豪斯)
與他們四個齊名的還有阿爾瓦阿爾托(瑪利亞別墅)
至於你說的十大,我就不知道哪十大了。太多了根本舉不完

我簡單的說幾個比較有影響力 也是我比較喜歡的
1 白色派代表:理查德邁耶 (羅馬千禧年堂 史密斯住宅 )
2現代主義:貝律銘(中銀大廈 香山飯店 盧浮宮擴建工程)
3解構主義:弗蘭克蓋里 (古根海姆博物館) 扎哈哈迪德( Vitra消防站)
4高技派 :我最最最最愛的 倫佐皮亞諾 (巴黎皮蓬杜文化藝術中心) 諾曼福斯特(香港匯豐銀行大廈)
5後現代:文丘里(母親之家) 馬里奧博塔(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這些夠了嗎? 不夠我再補充

㈥ 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建築師及作品有哪些

伯魯乃列斯基
伯魯乃列斯基
(Fillipo Brunelleschi)
從時間和地點上來看,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算是作為文藝復興的開端了。建築師伯魯乃列斯基(Fillipo Brunelleschi)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所建的大教堂就沒有採用哥特形式,而是看起來很像拜占庭的聖母大教堂,可是卻沒有採用三角帆拱,而是直接將尖拱放在了一個八角形的牆上。而最後看起來很危險的在頂上面的一個小亭子卻起了連接拱的幾個部分並且用自重將他們壓在一起的作用。另外,這個拱頂是一個木結構的頂,而不是羅馬的石或混凝土頂。
而他在Santa Sroce的Franciscan Friary的Closter中,為Pazzi Family所建立的Chapel真正用上了三角帆拱,這次下部的平面是一個正方形,而上是一個三角帆拱加圓拱,失傳幾個世紀的工藝終於復活。從此這種圓頂加上巴西利卡的平面成為了後來幾個世紀內的標准。

萊昂·阿爾伯蒂
(Leon Battista Alberti)
伯魯乃列斯基兼具了一個傳統中世紀工匠的角色,真正作為復興時期建築師代表的,並且真正將文藝復興建築的營造提高到理論高度的是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他的《論建築》於1485年出版。(這里值得一提的是Gutenberg發明了印刷術,使得文化的交流變得更加快速。這是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在這本書裡面體現了從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者地角度討論了建築的可能性。他提出應該根據歐幾里德的數學原理,在圓形,方形等基本集合體制上進行合乎比例的重新組合以找到建築中美的黃金分割。他在建設Palazzo Rucellai的過程中 使用了各種柱式,而這些柱子都擁有經過精心推敲的比例。而宮殿的頂部也是獨創的深出檐,甚至遮住了屋頂,使得建築的外觀保持完整的方形。

伯拉孟特
(Donato Bramante)
伯拉孟特是將這種唯理主義古代精神推向極致的人,他竭盡所能的推敲每一個建築比例,從他的坦比哀多(Tempietto of San Pietro)中你可以看到這種被推敲到近乎完美的比例 。而往後的很多公共,宗教建築,比如聖彼得教堂,巴黎萬神廟,甚至白宮都有布拉芒特的影子。
文藝復興時期規模最宏大的作品可以說是聖彼得教堂,這個教堂的修建歷史超過了一個世紀。而建築師的名單列出來如同一個文藝復興的名人錄。而這個開端或者說骨架,則是由布拉芒特來完成的。而後陸陸續續有Raphael、Peruzzi、Sangallo the Younger、米開朗基羅、Vignola、Della Porta、Fontana和Maderna。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米開朗基羅並不是一個專業的建築師,而是一個偉大的雕塑家。而正因為這一點是他避免的他的同代人過分糾纏於比例之中的弊端而從一個雕塑家獨特的三維視角來提煉建築。他利用各種手法,比如破壞均衡,或者是利用狹長的走道或者柱廊,來達到一種感動人心的建築效果,而對於是否符合嚴格的古典比例卻不是很在意。其中用於聖彼得大教堂的巨柱式便是他將普通柱式拔高幾倍而得到的。而這種對於古典母題的創造性應用將文藝復興引入了後期的手法主義。

帕拉第奧
(Palladio)
在維琴察的領袖人物是帕拉第奧。他是一個嚴肅的古典主義者,對於古典主義的蒸餾使得這位大師的作品總是帶有鑽石般的純粹。體現了文藝復興建築的數學美感的精確性和那種對於集中式平面的控制力。而進一步看則可以看見在這種嚴格的美學體系下,作為建築的主體已經被擠入一個很邊緣的角落,建築在他的手中徹底變成了一個概念的載體。

㈦ 世界十大建築師及其代表作品分別是什麼

一:創新建築師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設計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徹斯特以及巴塞羅那的橋梁,也設計了里昂、里斯本、蘇黎世的火車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主場館。

二 追求內外協調統一:貝聿銘

貝聿銘,美籍華人,世界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他為我國設計了北京香山飯店、中國銀行總部大廈,香港的中國銀行大廈等。

三 瘋子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

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屬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託項目是完成巴塞羅那的神聖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設中),這是一座極有個性和感染力的建築物(高迪去世時僅完成一個耳堂和四個塔樓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羅公寓(又稱巴特羅之家),吉埃爾禮拜堂和古埃爾公園。

四 解構主義大師:扎哈。 哈蒂德

哈迪德是建築界的一個傳奇。哈迪德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解構主義大師」。哈迪德曾帶領她的團隊獲得了世界多個最頂尖的建築設計競賽殊榮:義大利米蘭一幢外形扭曲的寫字樓,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大學和會議大樓建築,中國廣州的歌劇院,德國斯特拉斯堡電車站,丹麥哥本哈根藝術博物館,美國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倫敦2012年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爾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設主持權……2004年,哈迪德獲得了「建築界的奧斯卡獎」普立茲克建築獎,成為第一個獲得這個世界最高榮譽建築獎項的女性。

五 集藝術和智慧的天賦於一身: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生活工作在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在53歲時獲得了第18屆普雷茲克建築桂冠提名:赫雅基金主席傑·A·普雷茲克在宣布這一事實時,引用評獎團的描述說:「安藤的建築是空間和形工藝的組合……即適用又富有靈感,……縱觀其建築生涯根本不能預測其未來。」

六 現代建築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Ludwig Michael)、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

七 藝術建築大師:約翰•伍重( Jorn Utzon)

伍重出生於1918年出生於丹麥,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水手。直到18歲,他還考慮去當一名海軍的軍官。1942年畢業於一個高等藝術專科學校。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逃往瑞典,在那裡的建築工作室當小職員。後來去了芬蘭,與阿爾瓦"阿爾托一起工作。

悉尼歌劇院的傳奇開始於1957年,38歲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建築師,只在丹麥有過一次實踐。他加入了一場匿名的競賽:一塊小土地上的歌劇院。

八 人情化建築理論的倡導者: 阿爾瓦·阿爾托

阿爾托於1898年2月3日生在芬蘭的庫奧爾塔內小鎮(Kuortane),1921年畢業於赫爾辛基工業專科學校建築學專業。1923年起,先後在芬蘭的於韋斯屈萊市和土爾庫市開設建築事務所。 大約在1924年,他為學校設計了幾家咖啡館和學生中心,並為學生設計成套的寢室傢具,主要運用「新古典主義」的設計風格。

九 大膽創新勇於突破: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

他先是受雇於費城的路易斯·康工作室、倫敦的馬考斯基工作室,其後在熱那亞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那裡,他開始了一系列試驗性的設計:煉油廠、展覽館的陳列廳、多功能醫院等等。

十 "高技派"的代表人物: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諾曼·福斯特,當今國際上最傑出的建築大師之一,被譽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屆普利策建築大獎得主。諾曼.福斯特特別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觸,強調要從過去的文化形態中吸取教訓,提倡那些適合人類生活形態需要的建築方式。 他認為建築應該給人一種強調的感覺,一種戲劇性的效果,給人帶來寧靜。

㈧ 中國史上著名建築師及代表作

而有據可考的歷史中,在絕對確定的人物里,最早的建築師當屬春秋時期的公輸班(魯班)。一般人只知道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卻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公認的建築師的鼻祖。

「李冰治水」故事的主角李冰同樣也是一名建築師,他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也屬於建築范疇。他還在成都主持修建了七座橋。他的建築是為水利服務的,但也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正是他的工作,使得秦國國力迅速上升,為統一中國奠定了經濟基礎。

到了漢代,又出現了建造長安城的陽城延。他本是跟隨劉邦起義的一位為軍隊服務的工匠,漢高祖平定天下後,陽城延官至少府,秩中二千石。後來作為排名76的開國功臣,被呂後封為梧侯,食邑500戶。先後主持建造長樂宮、未央宮、長安城等國家級工程項目。

下一個是隋代宇文愷。他的家族皆習武,惟宇文愷好學,擅長工藝,尤善建築。隋代東西兩大都城的規劃與營造,宮室、宗廟的興建,幾乎都出自他的手筆。其中他設計的「觀風行殿」(有輪子、容幾百人,可行走)則是其一個十分巧妙的發明。

之後的盛唐沒出什麼大師,而中國歷史的頂峰——北宋則是一個才人輩出的時代。其中在建築行業做出重大貢獻的有喻皓、丁謂、李誡、張擇端、米芾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喻皓、李誡。

喻皓生活在五代末、北宋初,是一位平民建築師。他最大的貢獻在於探索出建造超高層建築——寶塔的技術。他擅長計算,首先將風力作為載荷考慮其對高層建築的影響。另外一個偉大貢獻就是總結歷代建築師的經驗,寫成巨著《木經》。可惜的是,這本書已經失傳。

李誡生活在北宋末年,他經手很多王府、辟雍、官署、太廟等重大工程,由於優異的工程實績,官至將作監。他最偉大的貢獻在於編修了圖文並茂的《營造法式》,直至清朝仍在使用,可謂功在千秋。

明朝是中國歷史最後的輝煌,出現了中國最後兩位世界級建築師——蒯祥和徐杲。蒯祥在永樂年間指揮北京工程的營建,並對北京城做出了科學的規劃。他一生都在不停地創作,先後主持了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長陵、獻陵、裕陵,天安門、西苑、隆福寺等重大工程。最後官拜工部侍郎,加正二品銜、食從一品祿。而徐杲則是因主持重建故宮三大殿和西苑永壽宮,受嘉靖皇帝賞識而直接提升為工部尚書。

清朝比較出名的是雷式家族,又稱樣式雷,家族七、八代兩百年從事皇家建築、園林等規劃設計,故宮等地方中清朝時期修建很多皇家建築均出自樣式雷。

㈨ 世界著名建築師及其代表作

十三、現代主義
~四流派:藝術與手工藝運動(19世紀,英國,機器化大生產,故試圖復興手工藝)
新藝術運動(19世紀80年代,比利時)
芝加哥學派(19世紀70年代,美國)
德意志製造聯盟
1、 藝術與手工藝運動
E.g.:代.拉斯金《建築的七盞明燈》(反對勞動分工,「把操作者退化為機器」,「裝
飾,人樂而為之」)
威廉.莫里斯(現代運動之父,反對藝術家沉溺於古典藝術&藝術要為普通人
服務&從哥特式手工藝出發強調手工藝)
2、 新藝術運動
發源於比利時.布魯塞爾(1880~1910)後傳至法國&歐洲;試圖斷絕藝術與歷史的關系;受英國自由式住宅&1&結構理性主義&象徵主義&自然主義影響,&熟鐵的應用
E.g.:
1、 霍培:塔塞爾住宅;人民宮;埃特維爾住宅;霍塔住宅
2、 亨利.凡德.費爾德:(多生產傢具,線條剛勁有力)
柏林哈瓦那煙草公司;柏林哈比理發店;德雷斯頓應用藝術博物館
法國:以巴黎&南錫為中心,受比利時影響;e.g.:吉馬特,克利奧特大廈
英國:持懷疑態度;e.g.:麥金托(設計母題,直、曲線結合;格拉斯哥學派),藝術學院的圖書館
德國:(慕尼黑,被稱為「青年風格派」);e.g.:貝倫斯(後成立德意志製造聯盟,柯布、密斯、格羅庇烏斯之師),貝倫斯住宅
奧地利:(維也納學派→分離派,反對裝飾);e.g.:瓦格納,維也納(郵政)儲蓄銀行; 奧列別去,分離派展覽館 & 霍夫曼(瓦之徒),斯科特住宅
荷蘭:貝爾拉赫學校;貝爾拉赫(進化建築),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西班牙:高迪(曲線、混泥土、豎線,結構理性主義),米拉公寓&巴特洛住宅
意義:
1、 一個時代的開始,一個時代的結束
2、 直接面對工業藝術,但過於重視風格,未真正適應
3、 強烈追求個人特徵和優秀工匠作用,發掘各種材料
4、 企圖將建築、雕塑、日用品等統一起來
5、 注重平面設計,且成就大
3、 芝加哥學派(19世紀70年代)
美國高層建築的先驅,世界高層建築的標志
結構上金屬框架結構和箱型基礎(有浮力),造型上,芝加哥式長條窗
E.g.:
1、 詹尼克:第一勒愛特大廈
2、 伯納姆:沿河保險大廈
3、 赫拉伯特:1894,馬葵特
4、 沙利文:賴特之師,靈魂人物;「形式追隨功能」,設計由內到外;芝加哥百貨公司(C.P.S公司)
4、 德意志製造聯盟(為提高德國工業產品質量,12位藝術家&12位企業家組成)
E.g.:
1、貝倫斯:首席設計師,透平機車間(鋼結構)
2、格羅皮烏斯:法古斯鞋軒廠;德意志製造聯盟展廳
~鋼筋混泥土(19末到20初)
1824英國首次生產,1850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拉布魯斯特設計的穹頂)首用
E.g.:奧古斯特.佩雷(柯布之師),富蘭克林街25號住宅 & 龐泰路車庫
十四、現代建築運動(20初到二戰前)
~分類:表現主義(1910~25);未來主義(09~14);風格派(17~31);構成主義(18~32)
1、 表現主義
德意志製造聯盟內部矛盾,~發生在德&奧地利;誇張、自由表達主觀體驗,強調建築是建築師人性的表現,拋棄古典裝飾
E.g.:
陶特:玻璃鏈(受《玻璃建築》影響),科隆博覽會展館;後去日本並對其建築造成影響
門德爾松:愛因斯坦天文台
波爾奇齊:柏林大劇院
路克哈特:人民劇院方案
2、 未來主義(1909~1914)
出現於義大利,對工業文明的肯定與追求;1909《未來主義宣言》
E.g.:聖.伊利亞:梯度建築(未建成),電站方案
3、 風格派
以荷蘭為主,拋棄傳統語言並建立全球化建築語言,與表現主義相反
E.g.:
蒙德里安:垂直線條&紅黃藍
多斯伯格
里特維德:餐具架;烏德勒支的住宅
特徵:要素性;功能性;形式上反立方體性;裝飾上的反色彩性;紀念性;經濟性;動態性;為後世提供客觀化、形式性、全球性語言,對現代建築影響大
4、 構成主義
E.g.:塔特林(俄):第三國際紀念碑(未建)
真理報莫斯科總部方案(與亞歷山大合作設計)
金斯堡:那克斯芬住宅(對柯布影響大)
~現代主義
*三十年代達到高潮 (標志:薩伏伊別墅,巴塞羅那德國館)
28年國際建築協會(CIAM)成立:最高潮
四大師:柯布希耶,密斯,格羅皮烏斯,萊特
基本思想:
1、 建築的功能原則
2、 建築的經濟原則
3、 形式與功能、材料、結構、工藝的一致性
4、 建築空間論
*布魯諾•賽維《現代建築語言》:
1、功能原則
2、非對稱原則
3、反對古典三維透視法(中心透視法)
4、四維分解法(加入時間原則)
5、結構原則(反對巴洛克、洛克克虛假裝飾)
6、時間加入空間
7、組合原則,重新統一
十六、現代建築的轉變(60年代,思想轉變,三個方向)
~三個方向:
1、 包豪斯為代表,理性主義與功能主義的充實提高
密斯:對技術精美的追求;格羅皮烏斯:對理性主義的追求
2、 對歐洲人文人道主義的追求
E.g.:萊特
阿爾托:(芬蘭,第二代現代主義代表;北歐氣溫低→多用木頭、曲線→給
人溫暖)維特堡市立圖書館;帕米歐肺病療養院;賽枘特薩羅市政府
夏隆:(德國)羅米歐茱麗葉公寓;西柏林愛樂音樂廳
3、 英國粗野主義(50年代中期,修正現代主義)
1954,史密森夫婦提出;CIAM 10次會議小組10出現,質疑現代主義(柯支持)
*發展新概念:場所,鄰里單元,意義,鄉土,文脈
E.g.:外灘建築拾的歷史、信息、聯系
*發展新理論:現象,結構主義,人文心理學,環境心理學
E.g.:史密森夫婦,金巷(對城市形態,人生活方式的思考,什麼樣的居住方式可以促進人與人的交流)
~六十年代,對建築反思與修正,對城市構想
城市烏托邦時代
富勒,曼哈頓市中心被穹隆覆蓋
建築電訊派,行走城市;插入式城市(可變性,想像城市由基本構件構成);瞬間城市(阿基.格拉姆);
新陳代謝派:丹下三健(東京灣計劃;核心筒體系),磯崎新,黑川紀章
空中城市(法,弗里德曼)
新巴比倫(荷蘭),康斯坦丁
SuperStudio(意)超級工作室,連續的紀念碑
十七、後現代(70、80年代)
~五流派:後現代古典主義(70、80、90初有影響)
新理性主義
高技派
解構主義
地域主義
1、 後現代主義,以後現代古典主義為核心,60年代初萌芽
恢復文脈、裝飾、意義、習俗以及大眾文化;以符號化形式出現
E.g.:1) 波多蓋西(意),把發展進步與西方文化聯系在一起,在現代中恢復巴洛克式的風格
2) 文丘里(美),母親住宅(斷山花,線腳);《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1966)》(反對理性主義對功能的強調) &《向拉斯維加斯學習》(提倡大眾文化);「少就是厭煩」針對極少主義,相對於理性主義的簡單化和唯美化,他認為建築應有復雜性、豐富性
3)查爾斯.摩爾,義大利廣場(新奧爾良)
4)漢斯.霍萊茵,旅行社(隱喻手法,用建築傳達信息))
5)磯崎新,築波中心(下沉式廣場,橢圓形廣場,斷山花,月桂樹雕塑)
6)格雷夫斯,外灘三號;波特蘭市政廳(拱心石);天鵝酒店
7)菲利普.約翰遜,美國建築的教父;組織展覽(「國際式」& 紐約五→白色派 & 解構展);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後現代主義的宣言)
8)斯特林(英),斯圖加特美術館
9)再次重要展覽:1980年威尼斯雙年展(現仍在延續)&1987年IBA展(柏林)
2、 新理性主義(60年代,義大利,提契諾學派)
被現代主義所割裂的歷史意識在建築領域恢復
E.g.:1)羅西,類型學(歷史、抽象,結構主義思想,強調集體記憶並通過大型公共建築傳遞);《城市建築學(1966)》新理性主義的標志;格拉麗特公寓;威尼斯雙的展世界劇場;博尼其丹博物館;聖卡塔多公墓
2)克立爾兄弟(盧森堡),對街角的類型學研究
3)翁格爾斯(德),建築博物館(老房改造)
3、 高技派(60、70年代)
不僅使用了高技,同時強化的方式暴露出來
特點:1)空間的完整性,靈活性
2)構件高度工業化
3)把結構設備暴露出來加以表現
E.g.:1)富勒,懸掛式住宅(30年代)
2)格萊姆肖(英),西班牙世博會英國館
3)羅傑斯&皮亞諾,蓬皮杜中心;羅傑斯,勞埃德船運公司;倫敦電視四台
4)福斯特(英,Plitzer獎),法蘭克福商業銀行;雷諾公司的配送中心
4、 解構主義
1989年,MOMA解構七人展
蓋里,李勃斯金,庫哈斯,埃森曼,屈米,藍天組,哈蒂德
E.g.:1)李勃斯金,猶太人紀念館;維也納屋頂辦公室
2)埃森曼,韋克斯那視覺藝術設計中心
3)哈蒂德,頂峰俱樂部(香港)
5、 地域主義
不同地區文化、歷史、氣候、工藝、原料不同,故建築特徵不同
《批判的地域

㈩ 中國當代8位知名建築師的優秀代表作品

聽朋友說過戴帆,看過不錯, 國際上也有名的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