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著名英烈
1. 中國革命烈士的名字,10個以上
彭士量、王禹九、易安華、馮達飛、馬玉仁、姚中英、賴傳湘、陳昭禮、官惠民、郭陸順、賈力更、戴慶哲、崔曙光等。
1、彭士量(1904年8月5日—1943年11月15日),字秋湖,湖南省瀏陽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七十三軍暫五師中將師長,於1943年11月15日在著名的常德會戰時,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壯烈殉國,年僅39歲,是常德會戰犧牲的第一位將軍。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2、王禹九,黃岩縣(今黃岩區)寧溪鎮王家店村人。著名抗日將領,黃埔軍校三期學員。在抗日戰爭中屢建奇功,於1939年3月27日在南昌保衛戰中壯烈犧牲。1984年7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王禹九將軍為革命烈士。
3、易安華(1900—1937)字福如,號濟臣,生於1900年4月2日。江西省立第八中學肄業。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7師259旅旅長 。2014年9月1日公布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4、馮達飛(1899年—1942年6月8日),原名馮文孝,又名馮國琛,字洵,廣東省連縣東陂(今連州市東陂)鎮人。馮達飛是中國空軍史上首批飛行員、第一個飛行教官。馮達飛是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廣東籍老紅軍之一。
1924年進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學蘇聯學習飛行和炮科。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被捕,1942年6月8日在江西省上饒市壯烈犧牲。
(1)大連著名英烈擴展閱讀;
1、梁希賢(1898—1941),字哲生,陝西同官(今屬銅川市)人,中國國民黨愛國將領、抗日英雄。1941年5月9日在中條山戰役中壯烈殉國。
2、胡義賓(1906—1942),字履冰,江西興國人。中學畢業後,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五師政治部主任、團長及第二十三師旅長等職。抗戰爆發後,率部在豫南、鄂北地區對日作戰。
1940年,升任第九十六師少將副師長。1942年3月,率部編入中國遠征軍,從雲南進入緬甸,抗擊日本侵略軍。4月,中國遠征軍在平蠻納與日軍會戰,日軍遭重創。4月28日,日軍第五十六師團佔領緬北臘戍,截斷中國遠征軍第五軍第二零零師、第九十六師退路。
5月18日,第五軍與日軍第五十六師團激戰。為掩護全軍主力安全轉移,胡義賓率部在埋通頑強阻擊日軍,壯烈犧牲。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革命烈士分類
2. 革命烈士有哪些代表人物
1、孟起安
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9歲進私塾讀書。1939年冬結婚後,在蔣垛處館教書。1940年10月,參加減租減息斗爭,成為蔣垛農抗領導人之一,後任五抗會主任。
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蔣垛區委組織幹事、組織科長。1942年春,以塾師身份到江村發動抗日救亡工作,培養了一批青年幹部,建立了江村鄉黨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區區委書記,組織「二五」減租,開展懲奸運動。
1945年8月,調任蔣垛區委書記,組織發動了對地主的清算斗爭。1946年秋主力北撤,領導群眾開展游擊斗爭。由於關節炎發作,行動不便,組織上讓他暫時離職休養。1947年2月,在邱西鄉西後港,不幸被捕。
關押期間,敵人軟硬兼施,透過其親友誘他自首,他寧死不屈,堅持獄中斗爭。
2月21日,在姜堰東場上,他被綁在電線桿上,敵人用鐵絲穿過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敵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廣場(現姜堰中學內),一個地主舉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幾個傢伙一齊撲過去用刀亂戳,他昂首高呼:「共產黨萬歲!」倒在血泊中。
2、王璞
王璞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夥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璞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盪,民兵大搞地雷戰,王璞不僅僅學會了佈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製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盪到王璞的家鄉,王璞和鄉親們躲進山裡。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璞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帶給的名單,讓村幹部、幹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璞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和藏在哪裡。王璞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
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製造了又一齊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璞、王璞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立了紀念碑。解放後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王璞生前學習時用過的石板,站崗時用過的紅纓槍,以及犧牲時壓在身下,被鮮血染紅的石塊,陳列於中國革命博物館。
3、劉傳文
原名劉堅,羅浮徐東鄉笠石人。他為人勇敢剛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親劉觀英,母張氏,有兩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貧苦,難以度日。
他在小學讀至十三歲時,因家貧輟學,爾後,跟他叔父劉鏡淵(軍劉志陸部下當副官)在部隊當勤務員,經過三年的部隊生活,看出政治腐敗,軍心渙散,感到長此下去,沒什麼前途,便離開部隊,回家耕田。
農閑磨豆付,做付竹出賣。以後,又在徐田村謝自瑤手下當民團,因謝在徐田村設卡抽稅,苛捐繁重,傳文對重稅甚感不滿,對客商則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經抽稅的客商給予放行。後被謝自瑤發覺,即把他開除,於是他私帶駁殼一支,憤然離去。
當時,革命烈火已燃燒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蘇維埃政府。傳文與共村的劉王妹、劉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蘇區跟從劉光夏、劉靄環等參加革命工作。傳文參加革命隊伍後,英勇善戰,用心工作,經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門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後提升為駁殼隊排長。
1927年間,由於謝自瑤在徐田村設卡抽稅,勒索群眾,早已使傳文不滿,他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曉,他親自持槍到謝自瑤家,當場打死謝自瑤、謝泉芳、謝泉深三人。以後,他又到羅崗霞嵐把練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參」,解決當時革命活動經濟困難的問題。
1928年,他帶領紅軍、赤衛隊攻打岩前地主賴乾古的新屋和羅浮義興當。是年冬,又攻打嶺峰丹竹樓的民團,繳獲槍彈後,又率領赤衛隊攻打羅浮橋雲當。他以前帶領紅軍攻打羅浮有三四次之多。
他經常對戰士說:「打仗不要怕,俗話說:耕田吾怕屎,當兵吾怕死,我們為窮人翻身鬧革命,就不怕殺頭,萬一為革命而犧牲,也是光榮的。」因此,他屢建戰功,提升為連長。出征時,他經常騎馬或騾子,身先士卒,有個醫生王森雄也騎騾子跟隨同行。
自從傳文同志參加革命後,興寧的反動頭目,對他又怕又恨,如陳堯古兩次帶領部隊到笠石村,揚言放火燒屋,抓走他的鄰居,結果人將傳文老屋內的賞田三斗種賣掉,贖回被捉去的八人。傳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僅存兩間爛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蘇區紅軍由營長張國標率領,聯合赤衛隊共約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羅崗。劉傳文連長帶領赤衛隊從左翼鐮子寨進發,但當時陳堯古的部隊聯合由羅崗頑畲上的敵人,已趕到鐮子寨,阻擊我左中兩翼部隊
前進,由於敵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僅有粉槍、炮等,結果在無法取得勝利時,我軍下令撤退。當進,劉傳文同志為了掩護赤衛隊後撤,阻止敵軍追擊,他使用兩支駁殼槍靠在大松樹下與敵人激戰,結果,在敵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卻壯烈犧牲了,那時他年僅22歲。
4、周銀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對侯河地區進行「掃盪」。周銀海發現敵情後,立即通知鄉幹部,為了掩護這些鄉幹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敵人逼他供出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明白!」。
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產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明白!」
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後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
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必須會打敗反動派!」
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5、江竹筠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闆就為她特製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
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十分用功,記憶力超群。之後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江竹筠於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後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塗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後,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被用鏹水毀屍滅跡,時年29歲。
3. 革命烈士有哪些人
金守兒、陳其美、陳式純、丁麟章、江竹筠、董存瑞、黃繼光、李大釗、孔慶三、盧崇軍、楊靖宇、魏其虎、王孝和、王德三、趙祚傳、夏明翰、利汝光、雲九霄、苟曉超 。
1、楊靖宇
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
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2、魏其虎
魏其虎,男,1914年10月出生,籍貫江蘇省泗陽,黨員,魏其虎烈士是淮寶縣副縣長兼獨立團團長。
1947年1月他帶領部隊與蔣匪作戰,光榮負傷,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用草棒在身邊土地上寫下了「虎落深坑被犬欺,豺狼當道是暫時,共產黨員是好漢,革命到底志不移」的詩句,充分顯示了革命先烈鄙視敵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3、王孝和
王孝和(1924~1948)浙江鄞縣人。在上海勵志英文專科學校讀書時參加愛國學生運動。194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由黨組織安排進楊樹浦發電廠工作。
1946年,在「上電」工人「九日八夜」罷工斗爭中表現出色,當選為廠工會幹事、工會常務理事,為維護工人利益,不顧特務威逼,領導工人與廠方斗爭。
1948年4月被捕,備受重刑,威武不屈,以監獄與法庭為戰場揭露國民黨的罪惡。同年9月30日,在上海提籃橋監獄被槍殺。
4、王德三
王德三,原名王懋廷,又名王正麟 。雲南祥雲人。先後就讀於大理中學、昆明成德中學。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加入北大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1922年經鄧中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赴廣州到黃埔軍官學校第三期任政治教官,同年冬兼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留守處政治訓練班主任。
1928年夏赴蘇聯莫斯科,6、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曾被選入大會組織、宣傳、軍事等委員會並在大會上發言。
成立中共雲南省委,被選為省委書記。他是雲南農民武裝起義主要領導者組織者。因叛徒出賣被捕,1930年12月31日於昆明英勇就義。
5、趙祚傳
趙祚傳(1903年(癸卯年)--1929年(己巳年)),男,雲南省大姚人,革命烈士。曾就讀於上海同德醫科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大學,先後加入進步組織:雲南青年努力會和新滇社。
1926年秋,趙祚傳前往廣州,到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訓練班學習,經政訓班負責人王德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初回雲南工作,歷任雲南省特委委員、雲南省臨委委員、雲南省特別委員會書記等職。1929年3月29日,趙祚傳被反動政府殺害於大姚,時年26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革命烈士
4. 10個中國愛國主義英雄事跡
1、黃繼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2、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3、馬立訓
馬立訓是八路軍著名的爆破英雄。抗日戰爭中,他共參加40餘次戰斗,完成爆破突擊任務20餘次。他苦練殺敵本領,不斷革新爆破技術,採用偷爆、飛爆、空爆、連環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偽軍500餘人,被譽為「爆破大王」。
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偽軍據點戰斗中,他和戰友總結爆破經驗,利用軍毯紮成炸葯包,用手榴彈引爆,炸掉據點,全殲守軍。同年8月,在山東泗水縣孫徐戰斗中,連續炸毀日偽軍4座碉堡,炸死日偽軍60餘人。
1944年5月,在攻打山東平邑縣龐庄日軍據點戰斗中,他炸開第一道障礙後,利用有利地形,又主動炸開據點門樓,部隊得以迅速通過突破口向縱深發展。在魯南天井汪圍殲日偽軍的戰斗中,部隊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層碉堡的密集火力壓制,他奮勇沖上去,炸毀碉堡,為部隊進攻掃除了障礙。
4、林則徐
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查禁鴉片起,至1840年10月清廷革林則徐兩廣總督職止,林則徐在廣州主持禁煙抗英軍事斗爭共19個月。5月18日,實用了34天,共收繳煙土19187箱,又2119袋,總重量1188127公斤。
6月3日,歷時23天的虎門銷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於侵略的決心。虎門銷煙,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虎門銷煙,展示出中華民族無以倫比的偉大形象,是抗擊外來侵略的勝利。
5、楊根思
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咸鏡南道美軍戰斗中,時任志願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圍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29日,號稱「王牌」軍的美軍陸戰第1師開始向小高嶺進攻,猛烈的炮火將大部工事摧毀,他帶領全排迅速搶修工事。
激戰中,美軍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對小高嶺實施狂轟濫炸,隨後發起集團沖鋒。當投完手榴彈,射出最後一顆子彈,陣地上只剩他和兩名傷員時,又有40多名美軍爬近山頂。危急關頭,他抱起僅有的一包炸葯,拉燃導火索,縱身沖向敵群,與爬上陣地的美軍同歸於盡,英勇捐軀。
6、趙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1935年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面對凶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7、梁士英
1948年9月,梁士英參加解放錦州作戰,被派到尖刀連8連2排5班當戰斗組長。10月14日上午,總攻錦州的戰鬥打響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個人用十幾顆手榴彈擊退了一個連的敵人反撲。在這關鍵時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著密集的子彈,將拉開導火索的爆破筒塞進碉堡里,正當他轉身離開時,爆破筒又被敵人推了出來。
梁士英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軀死死地頂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隨著「轟」的一聲巨響,敵堡被炸毀,梁士英壯烈犧牲,年僅26歲。戰後,師黨委給梁士英追記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榮稱號。錦州市人民政府將錦州西北門改稱「士英門」,將惠安街改稱「士英街」,以永遠紀念這位不朽的英雄,偉大的戰士。
8、楊靖宇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9、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刑前,監斬官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文天祥慷概就義,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10、邱少雲
邱少雲出生於四川銅梁,1952年10月,為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沖擊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
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邱少雲犧牲後,被部隊黨委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
5. 革命烈士的名字,至少20個
革命烈士有:
金守兒、陳其美、陳式純、丁麟章、江竹筠(江姐)、董存瑞、黃繼光、李大釗、孔慶三、盧崇軍、楊靖宇(張貫一)、魏其虎、王孝和、王德三、趙祚傳、夏明翰、利汝光、雲九霄、苟曉超、董存瑞、黃繼光、李大釗、楊靖宇、魏其虎等。
(5)大連著名英烈擴展閱讀:
1、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英勇犧牲,當時未滿19歲。
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2、黃繼光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
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所在部隊黨委追授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3、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4、楊靖宇
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
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5、魏其虎
魏其虎,男,1914年10月出生,籍貫江蘇省泗陽,黨員,淮寶縣副縣長兼獨立團團長。
1947年1月他帶領部隊與蔣匪作戰,光榮負傷,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用草棒在身邊土地上寫下了「虎落深坑被犬欺,豺狼當道是暫時,共產黨員是好漢,革命到底志不移」的詩句。充分顯示了革命先烈鄙視敵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6. 急求 大連的烈士事跡
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生活欄目《中國驕傲》節目播出了反映遼寧大連消防烈士祖強先進事跡的專題節目《永遠的青春》, 祖強同志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的緊要關頭,不畏艱險,挺身而出,不惜用生命和熱血維護群眾的利益的消防部隊精神再次感動億萬觀眾。
祖強同志生前系大連消防支隊庄河大隊戰斗一班班長,一級士官。2007年4月26日,在撲救大連庄河市木蘭小區一居民樓火災時,祖強同志主動請纓,身先士卒,不顧個人安危,沖進火場營救被困群眾,由於發生爆燃,不幸身負重傷,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年僅21歲。入伍四年來,祖強同志參加滅火和搶險救援行動900餘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個人嘉獎6次,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士兵。
《永遠的青春》全面的報導了祖強參軍以來在消防部隊中的成長軌跡,回顧了祖強生前在大型滅火搶險救援事故中的英勇表現,展示了一個英雄行於細微、始於平凡的感人故事,揭示了廣大消防官兵心繫群眾、忘我奉獻的崇高思想境界,譜寫了人民消防為人民的嶄新篇章。節目中被救者的回憶、父母的思念、未發出的家書使祖強同志的事跡更加質朴感人,催人淚下,令人鼓舞。 祖強同志犧牲後,大連消防支隊黨委做出向祖強同志學習的決定,遼寧省公安廳為祖強同志追記個人一等功,公安部批准祖強同志為革命烈士。庄河市人民政府授予祖強同志「消防衛士」榮譽稱號,共青團大連市委授予祖強同志「青年衛士」榮譽稱號,中共大連市委、大連市人民政府授予祖強同志「滅火勇士」榮譽稱號。
節目播出後,再次在社會各界中引起強烈反響,社會各界紛紛給消防部隊打來電話,慰問消防官兵,愛英雄、敬英雄、學英雄的熱潮再次掀起。與此同時,大連消防部隊也再次掀起了學習英雄的高潮。官兵們紛紛表示一定要以英雄事跡為榜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日常工作做起,刻苦訓練,努力工作,在各項工作中形成「學英雄、鼓干勁、比貢獻」的良好風氣,使祖強的先進事跡滲透到每一個人的心裡,增進整個部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從而形成一個比、學、趕、幫、超,人人學先進,爭創先進的工作氛圍,全力以赴做好十七大的消防安全保衛任務。
7. 中國近代民族英烈名單
一、清朝
1、林則徐(1785—1850年),漢族,字元撫,又字少穆、石磷,溢號文忠,福建福州人。在為官40年中,他「經世自勵」,廉潔奉公;又重視水利事業,救災賑民。
他最大的功績是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指揮了抗英斗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
同時,他編譯《四洲志》等外文書籍、資料,開創了中國近代學習和研究西方的風氣,是中國近代維新思想的先驅。在福州等地建有林則徐紀念館。
2、關天培(1781-1841),字仲因,號滋圃,謚忠節、封振威將軍,漢族,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人,晚清著名愛國名將,民族英雄。歷任把總、千總、守備、參將、副將、提督等要職。
在任廣東大清水師提督其間,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禁煙。關將軍身經百戰,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在率領將士與英國侵略軍浴血激戰中為國捐軀。為鞏固國防,維護國家主權作出了傑出貢獻。關忠節祠、關忠節公天培墓。
3、劉永福(1837年—1917年),字淵亭,漢族,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祖籍博白東平, 清朝時的軍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軍將領,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爭,屢次大敗法軍。甲午戰爭後,奉命赴台抗日,孤立無援最終失敗。
4、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漢族,安徽合肥人。淮軍將領,洋務派骨幹,台灣第一任巡撫,不但打退了法國艦隊的進犯,而且練洋操,議鐵路、建台省,為台灣的現代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5、鄧世昌(1849~1894)中國清末海軍愛國將領。字正卿。原籍廣東東莞,生於番禺(今廣州市海珠區)。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艦管帶,在1894年9月17日海戰中捐軀報國。
6、左寶貴(1837—1894年),清末著名民族英雄,字冠廷,回族,山東費縣地方鎮(今屬平邑縣)人。他參與鎮壓過太平軍、捻軍和東北伐木工人、挖金工人、東荒教民起義。
清政府先後獎給其六品軍功,頒賞獎武金牌、白玉翎管、白玉搬指、大小荷包,賜予鏗色巴圖魯勇號,賞穿黃馬褂,頭品頂戴,賞戴雙眼花翎,封建威將軍。
其後甲午戰爭爆發,左寶貴率軍援朝,戰死朝鮮,光緒帝給予他「太子少保。謚忠壯,予騎都尉兼一雲騎尉」等封號,將其事跡交付國史館立傳。後在其家鄉建有衣冠冢。
7、左宗棠(1812~1885), 晚清軍政重臣,湘軍統帥之一,洋務派重要首領。字季高,一字朴存,號上農人。湖南湘陰人。
8、馮子材(1818.7.29~1903.9.18),晚清抗法名將。字南干,號萃亭。生於廣西欽州。
二、民國
1、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孫中山是反抗滿清統治的著名民族英雄。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
2、節振國,(1910—1940)冀東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39年秋,節振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0年8月1日,中國工人階級的優秀戰士、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率部與日偽軍作戰時,壯烈犧牲。
3、王銘章,1893年出生在小商人家庭,四川新都人。
4、張自忠(1891-1940) 漢族,字藎忱,山東臨清人,抗日將領。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秘密加入同盟會。後為國殉職。
5、趙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漢族,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6、楊靖宇(1905~1940),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40年1月,為解決部隊給養問題,命部隊主力北上,自己帶領一支小部隊東進。
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縣(今靖宇縣)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幾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給日偽當局;關東軍討伐隊包圍了將軍,並緊急召集由抗聯叛徒組成的偽滿特工隊參戰;經過數小時激戰,將軍被叛徒機槍點射命中要害,壯烈殉國。
(7)大連著名英烈擴展閱讀
為永遠銘記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勛,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先後於2014年9月1日和2015年8月24日公布了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兩批共900名。
主要是根據抗戰事跡突出、犧牲情節壯烈、社會影響力較大的英烈和群體。涵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各個方面,包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華南遊擊隊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國民黨抗日將士,民主愛國人士和援華國際友人等不同群體的代表。
8. 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為紀念啥
據民政部網站報道,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民政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國務院通知指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保護管理,深入挖掘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歷史內涵和現實意義,廣泛組織開展群眾性拜謁、參觀和紀念活動,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充分認清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牢記中華民族抵禦侵略、奮勇抗爭的歷史以及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犧牲和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學習宣傳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跡,大力培育和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民政部公告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揭開局部抗戰的序幕,到1945年抗日戰爭全面勝利,中國軍民在亡國滅種威脅的危難關頭,前赴後繼、浴血奮戰、英勇抵抗,以血肉之軀築起了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用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無數英烈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維護世界和平與國際公平正義,捨生取義、壯烈犧牲,他們的英雄業績永載史冊,他們的崇高精神萬古長青
9. 革命先烈列舉出名字
董存瑞、黃繼光、李大釗、楊靖宇、魏其虎等。
1、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英勇犧牲,當時未滿19歲。
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2、黃繼光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
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所在部隊黨委追授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3、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4、楊靖宇
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
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5、魏其虎
魏其虎,男,1914年10月出生,籍貫江蘇省泗陽,黨員,淮寶縣副縣長兼獨立團團長。
1947年1月他帶領部隊與蔣匪作戰,光榮負傷,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用草棒在身邊土地上寫下了「虎落深坑被犬欺,豺狼當道是暫時,共產黨員是好漢,革命到底志不移」的詩句。
充分顯示了革命先烈鄙視敵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革命烈士
10. 中國著名的英烈有誰最好能有故事
袁崇煥
岳飛
蘇武
荊軻
林則徐
文天祥
項羽
還有好多,事跡的話網路上比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