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的郵驛

著名的郵驛

發布時間: 2021-02-14 20:32:32

⑴ 什麼是郵驛傳遞制度

古人傳遞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書信,旗幟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傳遞的出現離不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的長城。「長城」一詞始見於戰國時代的文獻記載。在古代不通朝代有著不同的修築形式,所以對這種防禦工程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暫洛、界壕、邊牆等,實際上均指「長城」,其實廣義的長城是對中國古代所有的巨型軍事工程體系而言。
在歷代長城修築過程中都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因地制宜、據險致塞」。一是根據地型來構築工程。二是充分利用地理天險防禦敵人。長城以垣牆為主體,包括了城障、關隘、兵營、衛所、墩台、烽堠和觀察、通訊等綜合功能,形成了古代最為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其中,設於長城內側的烽火台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信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台,接連不斷,台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台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台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台傳遞信息,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台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信息聯系網路。我國考古工作者於1972年至1976年在居延通過發掘獲得了漢代木簡三萬余枚,並發掘了烽燧遺址,對我們了解漢代烽燧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據木簡可知兩漢時代,從河西四郡(今甘肅省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一直到鹽澤都有烽燧設置,而且規模很大,管理極嚴,號稱「烽燧萬里相望」,據說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舉放烽火,晝夜不同,白天放煙,夜晚舉火。此外,還採用各種不同的暗號表示進犯敵人的多少,敵人在五百人以下的放一道烽火,在五百里以上的放兩道烽火等等。在出土的《塞上烽火品》中記載了當時朝廷制定的臨敵報警和舉放烽火的條例,即「聯防公約」。該條文規定了在匈奴侵擾的不同部位、人數、時間、意圖、變動以及天氣異常等情況下,各塞舉放烽火的類別、數量、傳遞方法以及發生失誤如何糾正等細則,就連燧長有病請假都要經上級批准。這種信息傳遞方法,對防守邊疆、抵禦敵人曾起過一定的作用。
烽火傳遞信息是非常快速的,在公元前119年大將衛青和霍去病率領幾十萬大軍分路出擊,以舉放烽火作為進軍的信號,僅僅一天的時間,這一信號就從河西傳到幾千里外的遼東。由於烽燧報警的迅速及時,直到明、清時代仍然沿用不衰。山東省的煙台市就是因為明朝在那裡設置狼煙台,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烽火傳遞軍情固然迅速,但它不能完整地表達深刻復雜的軍事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的需要,依靠畜力傳遞信息的通信方式逐漸占據了支配地位,形成了傳遞官府文書的更為嚴密的驛傳制度和烽燧報警配合使用。
西周時期,為了適應周王同諸侯之間聯系需要,在大道上每隔30里設一個驛站,備良馬周車,專門負責傳遞官府文書,接待來往官吏和運送貨物等。孔子曾說:「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意思是說,他所提倡的道德學說,比郵驛傳送命令傳播得更快。可見當時的郵驛通信不僅已相當完備,而且速度也已相當快了。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里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並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馳500里;步行人員日行50里;逆水行船時,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里。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里他把驛騎比做流星。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消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信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遞官府文書。除宋朝准許高官顯宦附寄家信之外,都不準附寄私人信件,私人書信只能託人捎帶。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一處秦代墓室中發掘出兩件木牘家信,第一封信是「黑夫」和「驚」聯名寫給一個叫「中」的人;第二封信是「驚」寫給「中」的,這是我國現知最早的家書實物。據估計這兩封信是由同在軍中服役期滿後返鄉的同鄉捎往家中的。古代人民通信之困難,由此可見。
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件的通信機構——民信局。在明永樂年間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移民,由於思念故鄉,相約每年推選同鄉代表回鄉幾次,來往帶送土特產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的組織稱「麻鄉約」。後來就形成了專業的民信局。
郵驛通信在邊防和經濟、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進步作用,成為我國古代信息傳遞的主要形式。歲月流轉,那些古老的信息傳遞方式已被今日方便、快捷的現代化通訊方式所取代。

⑵ 郵驛什麼意思

郵驛
1.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2.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通信活動。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3.我國古代的驛置是以遞送文書為主的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其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

4.上海中華書局於1940年8月出版了《中國郵驛發達史》一書,著者為樓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傳郵的郵政驛站,設有待命的信使和驛馬,信件由信使一站傳一站的方式急速傳遞,郵遞速度很快,當時人們稱其為接力郵政。

6.從甲骨文的記載來看,可以認為在殷商盤庚時期,已出現有組織的通信活動。

7.我國的郵驛通信一般認為是從殷商盤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廢驛歸郵為止。

8.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邊疆的通信兵---"僖"傳遞軍情的記載,這是我國最早記載通信的文字資料。

9.我國商代最早的軍事通信方式是擊鼓傳聲。到了紂王時,才有了使用烽火的記載。

10.商周時,在傳遞邊疆緊急軍情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聲、光」通信相結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
11.我國周代的軍事通信包括兩部分:一是邊防通信,以烽火台為主;二是戰役通信,即在攻防作站中的聲光通信。 12.從西周開始,中國的通信組織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兩套有組織的通信:一是烽火為主的早期聲光通信系統,二是以步行乘車為主的郵傳通信系統。

13.周代戰爭頻繁,軍事通信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為著名的是陰符與陰書,這是古代最早的密信。

14.到周朝時期,中國利用郵車、快馬傳遞官府緊急"簡書"的郵傳制度已大大發展起來,成為家喻戶曉的事情。

15.西周的交通工具不斷進步,首先在通信上使用了傳車。

16.周朝,在通信方式上,除了邊境通信(如烽火信號)是明顯的接力傳送外,主要是採取以專使為主的方式。 17.周王朝為使軍令、政令准確迅速下達,建立了以西周首都豐鎬為中心的郵傳網路。

18.節是我國古代使用的一種用以傳達命令、調兵遣使的憑證。早期的節名目較多,周代有龍、虎、人、符、璽、旌六節,後逐漸簡化為一種路節,供使者或商人途中使用。

19.符節出現後,成了封建政權集中於君主的象徵。在《周禮》中規定:山國用虎節,澤國用龍節。

20.進入春秋戰國後,烽火台演變為綿延不斷的長城,這是早期聲光通信的一個飛躍。

21.春秋時,由於通信者的頻繁往來,在干線道路上設置了館、遽,供來往者使用。 22.春秋時主要的通信工具是車傳。

23.我國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用通信的速度來比喻德政之施行,他說:"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24.戰國時代封建經濟不斷發展,君主集權不斷加強,各國派遣使者時,要由君主頒發一種信物---節。

25.有組織的規模較大的通信,是在原始社會末期才開始出現的。

26.春秋時的郵傳已"北通燕薊,南通楚吳,西抵關中,東達齊魯。"

27.我國古代郵傳發展到戰國普遍應用了通信信物---符節。

28.兵符是戰國時調兵遣將的信物。

29.秦王朝的建立,使通信方式發生了一種革命性的轉變,這就是由過去的以專使通信為主改為以接力通信為主。 30.在秦朝,作為主要通信機構的是郵亭。

31.秦代郵傳的特點是實行接力傳送、路線固定、以律(郵驛的律令)保證。

32.1974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發掘出來的大量秦代的竹簡,其中有關於郵律的記載,這是我國最早的「郵政法」。

33.為了解決通信接力傳遞諸多中轉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秦朝制訂了我國第一部有關通信的法令---《行書律》。

34.木牘是古代書寫於木片上的信函、文書。1976年我國在湖北省雲夢縣秦墓里出土的"黑夫、驚木牘",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牘家信。

35.驛置和郵亭是漢代主要的通信組織。

36.漢代郵驛通信的三大要求是迅速、准確、安全,這與現代郵遞的要求是一致的。

37.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國際間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開始建立國際郵路,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絲綢之路。

38.有關漢代郵驛重要的史料來自出土的木簡。

39.漢代的烽火燧通信是軍事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嚴格規定和檢查制度,一般說來,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

40.在公文封發方面,漢代實行了封泥方法,即在竹簡外面的繩結處加封特製的粘土,並在泥上蓋印,防止私拆泄密。

41.驛置是漢代遞送文書的通信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在交通干線上,每隔30里左右設立一置。

42.根據出土的漢簡內容反映,漢代郵驛的具體工作過程包括封發、運遞、時限與檢查等三項內容。

43.漢代郵驛除了接待過往官員和運送貨物外,主要是負責公文和書信的傳遞。

44.把緊急的文書交代馬傳,或利用驛或派專人,漢簡中稱為"吏馬馳行"。

45.我國進入東漢以後,戰事頻繁,通信工具中廢除了傳車,改以快馬,"置"也逐漸改稱"驛"或"驛置"。

46.魏晉南北朝結束了秦漢時代的傳驛分設,開創了隋唐時代的館驛合一;這在中國郵驛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47.所謂"東之與西,驛使往來,冠蓋相望,串盟初好,日新其事",是反映蜀國和吳國的郵驛通信的盛況。

48.在通信牌符方面,曹魏除繼承漢代的銅龍符、竹節使外,還創造了另一種信物---信幡。

49.晉代郵驛是由法曹主管,漸轉為由兵曹或駕部郎管理的過渡時期。

50.在通信符節上,從中央到地方,南朝雖然仍保留了金虎符、竹節符,但更多的是靠尚書符、詔書。

51.北朝的通信組織基本上是朝著傳驛合一的趨勢發展。

52.隋初,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得到了加強,在通信方面,建有館、驛、台傳。 53.隋代的郵驛機構稱為驛傳,隸屬兵部,唐代改屬駕部;宋代大致沿用唐代的方法,另增設急遞鋪,專門辦理緊急軍郵。

54.隋唐的郵驛與前代的最大區別是傳和驛完全合一。

55.隋唐的國內驛路以長安經洛陽至江淮的驛路最為重要。

56.隋唐建成了以首都長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驛路網。

57.隋唐的驛鋪設於驛路之上,一般兼有通信機構和官方招待所的雙重作用。

58.隋唐時的文書性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央發往地方的詔旨、文書;另一種是地方上報中央的文書。

59.隋唐時期,在邊境和作戰時的通信主要是烽火通信,與驛密切相聯。在內地,軍事文書除露布是派遣專人傳遞外,一般都交驛發遞。 60.隋唐時,北方的各少數民族相繼建立地方政權後,也有自已的通信組織,如突厥在沒有文字時,用金鏃箭以為信契,用蠟封印。

61.隋唐的郵驛制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包括行政和監察兩大部分;唐代郵驛的中央管理機構是尚書省。

62.隋唐的文書一般是囊封,也有函封或用竹筒封裝的,運遞人員把它裝進身背的口袋內進行傳遞。著名的《宋國夫人行圖》就是一幅珍貴的描繪驛使背著信袋運送書信的壁畫。

63.隋唐館驛的規模大小不一,在《唐六典》中有嚴格的規定:都亭驛可擁有75匹馬,配備驛夫25個;諸道第一等驛可以有60匹馬,20個驛夫。

64.隋唐時期,座落在山南西道梁州(今陝西省褒城縣)的褒城驛,歷史上曾被譽為"天下第一驛"。

65.唐代郵驛的中央管理機構是尚書省的兵部,這就改變了漢魏歷代由法曹兼管郵驛的體制。

66.隋唐郵驛的規模相當大,唐代全盛時共設驛1639個,其中陸驛1297個,水驛260個,水陸相兼的驛86個,從事郵驛的人員達2萬餘人。

67.唐政權的通信組織中專有一支以駱駝為主的隊伍,稱為"明駝使",用於邊塞軍機的緊急傳遞。

68.由於中日往來頻繁,唐驛的組織也被引進到日本;日本後來所建立的郵驛,其任務、設備、工具、方式都大體上仿照此;到北宋初年,日本已有414個驛。

69.唐代驛站遍布全國,其中陸路行程為每日馬行70里,車行30里,急遞則必須飛騎日馳300里。

70.唐代出現了中國最早的報紙---《開元雜報》,它是直接交驛後再傳遞到各道州或節度使的。

71.宋代郵驛組織通信的基本原則是"計程責限"和"依限傳送"。

72.宋代主管郵驛的機關有二:一為兵部,一為樞密院。

73.在宋代,凡是交急腳遞或馬遞傳送的文書,當著官員面實封裝入筒內,叫做"實封入遞"。

74.北宋時,遞鋪的基本限程分四種: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 75.收集在《永樂大典》中的《金玉新書》是兩宋遞鋪法規總集,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古代較為完整的一部通信法規。

76.在宋朝,由於皇帝的重視及戰爭需要,軍事通信十分發達,在沈括《夢溪筆談》一書中曾寫道:"急遞最速,唯軍興用之"。

77.金字牌急腳遞,始設於宋神宗時,是為軍事需要服務的。

78.宋代的金字牌是一種通信檄牌,"牌長尺余",木製,"朱漆刻的金字",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鋪",其傳遞速度快於一般急腳遞。

79.北宋建立的一套較為健全的遞鋪組織,特別是急遞鋪組織,為以後各朝所繼承,一直延續到清末。 80.驛站是傳遞政府公文的機構,很長時期禁止寄送私信。直到公元985年,皇帝宋太宗才詔令臣僚,允許臣僚把他們的家信交驛附遞。

81.我國現存的姑蘇驛亭遺址,位於蘇州,建於宋代紹興14年。清代同治十年為該驛亭題寫的著名對聯是「客到烹茶旅舍權當東道,燈懸待月郵亭遠映胥江」。

82.宋朝為了確保郵驛的傳遞速度,在機構設置方面「均地理」(按照地理條件);在時限方面要求「謹時刻」;在布局方面要「亭傳相望」;在監督檢查方面「分置巡轄」,制度相對較為完善。

83.遞捕在宋代是直接承擔通信的組織。

84.宋代用於通信傳遞的組織還有遞鋪,可分為三種,即:步遞、馬遞和急腳遞。

85.同兩宋時期的驛所相比,遞鋪有三個長處:一是距離短、機構多;二是晝夜不停、接力傳送;三是深入內地,形成規模龐大、四通八達的通信網。

86.為了溝通中央與地方、後方與前線的通信聯系,南宋王朝在東南沿海及邊防要地先後建立了「斥堠」與「擺鋪」、急腳遞,傳送緊急文書。

87.我國最早開辦的古代地方郵驛機構是擺鋪,供傳遞文書和私人信函,創設於南宋。

88.我國史傳中,最早成功地利用鴻雁傳遞書信的是南宋時期的郝經。

89.元朝因襲舊制,由兵部管理驛站;同時元政府又在中央設立了專門機構---通政院,管轄全國驛站。

90.元代驛站是以路(府、州)為樞紐設置的。

91.元代專門傳送官方普通文書的組織是急遞鋪。

92.元代常用的馳驛牌符有金銀字圓牌、海青牌及鋪馬聖旨等數種。

93. 明代中央管理郵驛的機關為兵部車駕清吏司。

94.在明代,除了兵部外,還有一個與郵驛有密切關系的機構,即通政司。

95.站、遞、鋪三者緊密結合、互相補充,成為明代郵驛的三種基本組織形式。

96.「符驗」是公差人員馳驛的證明(憑證或護照),沒有符驗的人嚴禁馳驛。明代的符驗包括符驗、勘合、火票三種類型。

97.明代洪武年間創建的明驛是從正驛名、開驛路、恤郵傳、定驛制、嚴法紀、懲貪官等方面著手的。

98.明代的急遞鋪網路以縣(州)前總鋪為中心,向四方輻射,逐鋪相接,形成遍布全國的遞鋪網路,並與水馬驛站相銜接。

99.明代在地方上,郵驛受布政使與按察使雙重領導,而以按察使為主。

100.明初的會同館,設於首都所在地,為全國驛站的部樞紐。

101.明代郵驛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即:一是徵收驛銀,橫征暴斂,累害於民;二是支應驛差敲詐勒索,營私舞弊。

102.清代的郵驛,由驛、站、塘、台、所、鋪六種組織構成,統稱郵驛。 103.清代郵驛確定程限的基本原則是:因程設限,依限傳遞;因地制宜,區別對待;選擇捷徑,分秘必爭。

104.清代的通信聯系是通過以驛站為主體的水旱驛路網和急遞鋪為主體的步班遞鋪網兩條渠道進行的。

105.清代的皇華驛是京師所在地的驛站,也是全國驛傳的總樞紐。

106.在清代,內外衙門的尋常文書,均交急遞鋪傳送。

107.清代傳送公文,根據其性質與內容,可分三種方式:一是經驛站傳送,二是派專差傳送,三是由急遞鋪傳送。

108.為在古代的驛路上實現一種更高的傳遞效率,清政府對郵驛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和改造,首先是「裁驛丞,歸州縣」。 109.滾單即排單,是傳送緊急公文時隨附的單式,始用於清朝嘉慶年間。

110.為了解決通信需求的廣泛性與驛遞設置的局限性的矛盾,清政府在無驛的州縣普遍設立「縣遞」,用以聯系地方間的通信,彌補干線驛路的不足。

111.清代郵驛的設置較前朝更為普遍,由近2000個驛站、7萬多驛夫和14000多個遞鋪、4萬多名鋪兵組成的清代全國郵驛組織,規模龐大,星羅棋布,網路縱橫,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朝代。

112.在清代,「馬上飛遞」的出現,使驛站從間接地為通信使者服務到直接地承擔通信事務接受並傳遞緊急文書,從而使驛的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

113.清代官方的兩大通信系統,一個是以「驛」為主體的驛遞通信系統;另一個是以「鋪」為主體的步遞通信系統。

114.清代遞鋪通信組織呈現半癱瘓狀態後,大量普通公文擁向馬遞,於是出現了所謂「附驛遞送」。

115.「凡發遞各辨以緩急」和「視事之輕重分別郵程之緩急」是清代公文傳遞的基本原則。

116.疏附衙是太平天國傳遞文書的機構。陳慶甲的《金陵記事詩》中寫道:「剩瓦頹垣驛路斜,文書一騎來去賒。封頭緊急加雲馬,心煞當差疏附衙」。這是對疏附衙和驛差的生動寫照。

117.我國民信局產生於明代永樂年間,至1935年1月1日,國內民信局全部停歇。

118.民信局就其傳遞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傳遞國內信件和匯兌為主的信局,另一類是以傳遞海外華僑與其家屬通信及匯兌為主的信局。

⑶ 古代驛站的相關介紹

秦王朝是我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時代的開始。秦始皇所制定的統一文字、度量衡、車軌、道路等制度,對我國後代有深遠影響。
在開創統一的郵驛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
雖然秦王朝僅僅存在15 年,但以驚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國范圍的交通和通信網路。馳道是秦朝道路網的主幹。它以首都咸陽為中心,「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 」(《漢書·賈山傳》)。秦朝馳道十分壯觀:「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錐,樹以青松」。一步為5 尺,50 步合今25 丈(約80 米),10 米左右就栽一棵青松。一路綠影婆娑,十分美觀。這樣的大道遍布全國。另有一條專為抵禦北方匈奴的「直道」,從咸陽北的雲陽開始,途經黃河,直抵今包頭市的秦九原郡。這是由名將蒙恬指揮修築的,全長1800 余里。此外,在南方還修了到兩廣和西南的「新道」。這樣,就在全國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交通網。
這些大道,路平道寬,沿路驛站、離宮、館舍和軍事設施遍布。考古工作者近年曾在陝西旬邑縣子午嶺發現一處秦朝直道建築遺址,是一座約40 畝左右的大平台。專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當時既作防衛又作信息傳遞站的驛站。有的專家則戲稱為「一號兵站」。
秦朝修築的大道至今也還有遺跡可尋。考古學家在直道遺址進行了勘測,測出當年直道最寬處為50 米,轉彎處更寬到60 米。路基全是夯打結實的堅硬層面。據歷史記載,當年秦始皇曾出動大小華貴車輛80 余輛,官員兵丁1000 餘人,在此大道上浩浩盪盪前進,足見路面的寬闊平坦。
秦朝的郵驛統一了稱呼。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對郵驛通信的稱呼都不一樣,秦朝把「遽」、「馹」、「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統一稱呼為「郵」。從此,「郵」便成為通信系統的專有名詞。在秦朝,「郵」負責長途公文書信的傳遞任務,近距離的另用「步傳」,即派人步行送遞。在郵傳方式上,秦時大都採用接力傳送文書的辦法,沿政府規定固定的路線,由負責郵遞的人員一站一站接力傳達下去。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盛世,「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是我國歷史上歷來為史學家稱頌的時期。這一時期的郵驛,也達到空前繁盛的階段。隋唐時期郵驛事業發達的標志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隋唐繼續發展南北朝時的驛傳合一的制度,「驛」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郵」、「亭」、「傳」。驛的任務包羅萬象,既負責國家公文書信的傳遞,又傳達緊急軍事情報,還兼管接送官員、懷柔少數民族、平息內亂、追捕罪犯、災區慰撫和押送犯人等各種事務,有時還管理貢品運輸和其他小件物品的運輸。隋唐時期的驛遍布全國,像一面大網似地密布在全國交通大路上。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水驛260 個,陸驛1297 個。那時,專門從事驛務的員工共有20000 多人,其中驛夫17000 人。這是一支很龐大的郵政隊伍。驛夫又稱驛丁。根據不同的驛站等級,驛丁的配備數目不同。《大唐六典》載,唐代最大的驛稱為都亭驛,是國都所在的驛站,每驛配驛夫25 人。各道陸驛分為六等:第一等驛配驛夫20 人,二等驛配驛夫15 人,三等以下遞減,最後一等第六等驛為驛夫二至三人。水驛則根據驛務繁閑,也分為三等:事繁水驛配驛夫12 人,事閑配驛夫九人,更閑水驛配備驛夫六人。有些學者據有關各種資料統計,有唐一代,全國的驛夫數實不止上述17000 人,有許多盛唐時期新增之驛,尚未統計在內,其總數合計當在25000 人以上。這和1949 年前國民黨統治時期全國郵政人員總數幾乎相當。這說明唐朝郵驛事業確是發達的。
那時,交通線路暢通全國各地。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在《館驛使壁記》中記載,唐時以首都長安為中心,有七條重要的放射狀的驛道,通往全國各地。第一條是從長安到西域的西北驛路,自長安經涇州(治所在今甘肅涇川北)、會州(治所在今甘肅靖遠北)、蘭州、鄯州(治所在今青海樂都)、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瓜州(治所在今甘肅安西東南)、沙州(治所在今甘肅敦煌)直達安西(今庫車)都護府。第二條是從長安到西南的驛路,自長安經興元、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廣元)、劍州(治所在今四川劍閣)、成都、彭州(治所在今四川彭縣)、邛州(治所在今四川邛崍)直達今川藏地區。第三條是從長安至嶺南的驛路,由長安經襄州(治所在今湖北襄樊)、鄂州(治所在今武漢市武昌)、洪州、吉州、虔州(治所在今江西贛州)直達廣州。第四條是從長安至江浙福建的驛路,由長安經洛陽、汴州、泗州、揚州、蘇州、杭州、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縣)直達福建泉州。第五條是從長安到北方草原地區的驛路,自長安到同州(治所在今陝西大荔),再經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濟)、晉州(治所在今山西臨汾)、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縣)、朔州(治所在今山西朔縣),直達北方單於都護府。其他兩條各自長安至山東、東北地區和荊州、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節縣)、忠州等四川雲貴地區。這些驛道,通過的驛站,在《唐書·地理志》和柳宗元的《館驛使壁記》中都有具體的記述。可見這是唐朝驛道縱橫的實際情況,絲毫沒有誇張成分。在寬敞的驛路上,則是:「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那時郵遞效率非常之高,據推算,中央的政令一經發出,兩個月內便可推行全國。
除國內七條主要郵路外,唐朝對外還有若干國際性的驛道。中唐有一位地理學家賈耽,寫過一篇《記四夷入貢道里》,說到唐朝的國際交往線也有七條:一為從營州入安東道,二為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三為從夏州、雲中至蒙古草原道,四為入回鶻道,五為安西西域道,六為安南天竺道,七為廣州通海夷道。通過這些水陸通道,可通往朝鮮、日本、中亞、印度和東南亞各國。
因為全國空前的大統一,隋唐時期從中央發至各地和由各地送達中央的官方文書特別多。僅各州送到中央的統計材料,每年即達50 萬張。《新唐書》記載,中唐著名詩人元結在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縣)任上做刺史才不足50 天,收到的各地文書就有200 函之多。
隋唐郵驛的發達,推動了全國經濟的發展,保證了中央各種制度在全國的推行。 隋唐時期,在各種驛里服役的人,一般叫做「驛丁」、「驛夫」,或稱「驛卒」、「驛隸」。從名稱來看,他們的身份比較低下。前面已提到其中的一種水驛中的「水夫」生活相當艱苦,「辛苦日多樂日少」。陸路上的驛丁,也同樣受到煎熬。他們在烈日之下,在寒風凜冽的冬天,在傾盆大雨之中,都毫無例外地要身背文書袋,匆匆賓士在驛路上。敦煌有一幅晚唐時期題為《宋國夫人出行圖》的壁畫,就描繪了當時驛使身背布袋的形象。他們日常的任務很繁重,除途中奔跑著傳遞文書外,還要兼管掃灑驛庭等事。
更難以忍受的是當時郵驛通信制度很嚴。在唐朝法律中把郵遞過程中的種種失誤的處罰,都規定得很細。稍有差錯,便要受到嚴厲的處置。唐朝規定,驛長應負有若干責任,首先必須每年呈報驛馬死損肥瘠,呈報經費支出情況。若有驛馬死損,驛長負責賠償;若私自減去驛站人員和馬匹,則「杖一百」。對驛丁的處罰更嚴。唐朝規定,驛丁抵驛,必須換馬更行,若不換馬則杖八十。唐律還規定,凡在驛途中耽誤行期,應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書晚到一天杖八十,兩天加倍,以此類推,最重的處徒罪二年。假如耽誤的是緊急軍事文書,則罪加三等。因書信延誤而遭致戰事失敗則判處絞刑。唐律對文書丟失或誤投,也有很重的處罰。《唐國史補》曾記載一個負責簽發公文的員外郎的官,他處理一個從河北發配到嶺南的囚犯的文書,本應向河北、嶺南兩處發文,因夜間疏忽,只發了嶺南一地,河北未發。事發之後,這個員外郎遭到了免官的處分。泄密應受到更嚴厲的處分,唐律規定,泄露重大機密者處以絞刑,私拆書信杖六十至八十。
驛丁中,大部分是被迫服勞役的百姓,也有一部分是各種犯法的囚徒。這些人本來就倍受封建制度的壓迫,罰配到邊遠地區充當驛戶。唐朝中期以後,郵驛制度開始混亂,一些貪官污吏利用驛傳任意剋扣驛丁的口糧,使他們的生活更為艱苦。唐武宗時候,終於爆發了肅州(治所在今甘肅酒泉)地區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驛丁的起義。這次起義為首者汜國忠、張忠都是亡命的囚犯。他們從肅州一直打到沙州,一路上得到各驛戶的支持。政府得不到情報或得到的是假情報,倉皇不知所措,起義軍卻「張皇兵威」。因為平時他們都是快馬快步,「千里奔騰,三宿而至」。唐政府損兵折將,給統治者很大震動。

⑷ 中國古代驛站的由來的故事

驛站源於秦漢時期軍事上的驛騎,由專人騎馬傳遞軍事命令和其他重要信息,內地的驛騎設在當時主要交通機構"置"下,邊境地區則設於"烽"和"燧"等軍事機構下。西漢中期以後,出於對外戰爭和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置"逐漸成為國家的主要交通機構,其安全、高效和快捷的驛騎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魏晉南北朝時期,軍閥割據混戰,國家對驛騎的廣泛使用使其獨立發展成為驛站,並逐漸成為國家主要的軍事交通機構,由此軍事化的驛站管理體制和驛站法律制度也開始形成。在繼承前代交通和驛站法律制度的基礎上,唐代定型了中國古代驛站法律制度的基本內容,其所確立的驛站軍事化管理體制和法制內容一直沿用到清末。
我國古代,把郵政叫做「郵驛」。何謂「郵」?何謂「驛」?據我國東 漢時學者許慎寫的字書《說文解字》解釋說:「郵」,字形■,「境上行書 舍。從邑垂,垂,邊也」。學者們因此認為「郵」是指古時邊陲地區傳遞書 信的機構。所謂「驛」,《說文》解釋說:「驛,置騎也,從馬,睾聲」。 「驛」在古代即指傳遞官方文書的馬、車。
自周秦以來,郵驛又各有不同的稱呼。周代稱「傳」或「馹」〔rì日〕,

春秋戰國稱「遽[jù 巨]」或稱「郵」稱「置」。秦時統一叫「郵」,漢代 叫「驛」,魏晉時「郵」、「驛」並稱,唐時又把「驛」叫做「館」。宋時 則出現了新的名稱「急遞鋪」,元又有「站赤」之稱,明代又把元時的站統 稱為「驛」,清時將「郵」、「驛」合二為一。現在習慣上把我國古代的郵 政,簡稱為「郵驛」,或稱為「驛站」和「郵傳」。

⑸ 郵驛的歷史發展

在我國古代,把騎馬送信稱為郵驛。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
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我國郵驛制度經歷了春秋、漢、唐、宋、元的各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到
清朝中葉才逐漸衰落,被現代郵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國家也存在過這種騎馬送信的郵驛制度。14 世紀時,中亞地
區曾出現過一個強大而又短暫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蒙古人的後裔建立的,控
制著包括現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廣大地區。帖木兒帝國制訂了嚴
格的郵驛制度,規定驛使每天必須走500 里路程,而且還賜與驛使一項特權,
行路中需要換馬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尋常百姓,只要驛使提出換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馬和驛使交換,如果拒絕就有殺頭之罪。在一段時期內
帖木兒的大軍開疆拓土,屢戰屢勝,與郵驛制度健全,信息靈通是分不開的。
郵驛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許傳送私人信件。
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外經商的、
做工的以及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
家人親友通信。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運而生了。大約在唐朝的
時候,長安、洛陽之間就有了專門為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
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掙的錢存入各地方官府駐
長安的機構。這些機構發給商人存錢的收據,商人拿著收據回到地方後,再
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取錢,這樣就免除了路上被強盜搶走錢財的風險。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區出現了叫「麻鄉約」的民郵機構。那時候許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們雖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所以每年都定期舉行集會,並推舉代表,
回鄉探親,同時也幫助同鄉捎帶書信和包裹,天長日久,就成了傳統。於是
人們乾脆就成立了叫「麻鄉約」的商行,專門負責替人傳遞包裹和信件,兼
營貨物運輸。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民間出現了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現是民間貿易、民間交往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民信局首先出現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寧波。那裡工商業發達,是水陸交通的重鎮,當地有許多人外出
經商做官。當時的寧波紹興一帶人士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非
常頻繁,但託人轉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收信人手中。
在這種背景下,民信局產生了。由於適應了形勢的需要,所以民信局發展很
快。不久,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繼建立了許多家民信
局。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轄范圍,路途遙遠的郵件常常需要幾個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郵件傳遞到目的地。當時的民信局經營范圍很廣,既
能傳遞信件、包裹,也能匯兌銀錢,甚至還能托運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豐同治年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多達數千家。在廣東、
福建的沿海地區還出現了專門為海外僑胞服務的民信局——僑批局。那時候
許多窮苦百姓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飄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去謀生,雖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繫故土,需要和家鄉的親人通信聯系,也需要給家人寄回金錢和
物品。民信局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專門為僑胞辦理通信和匯款業
務的機構,只是因為福建方言中把「信」說成「批」,所以才叫「僑批局」。
具有現代意義的郵政局——大清郵政是於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當
時霸佔我國海關稅務大權的英國人赫德一手創辦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幫助
我國發展郵政通信事業,而是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財富。以後幾十年,從
英國人赫德到法國人制黎、鐵士蘭,帝國主義列強一直控制著中國的郵政,
並從中榨取了不盡的財富。但是當他們迫不得已將這項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的
時候,卻聲稱中國政府反欠他們184 萬余兩白銀。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侵犯
我國郵政主權的另一方式是他們紛紛在中國開辦叫「客郵」的機構。這些機
構名義上是為在華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國的僑民提供郵政服務,但
實際上卻是他們用以搜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情報的情報網。在
帝國主義的排擠、壓制下,我國的民郵組織逐漸被削弱了,並最終於1935
年停辦。
只有解放了,郵政事業才真正獲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國
郵政業務的覆蓋面得到了迅速擴大。今天,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我們
都能看到郵遞使者為我們送信送報的身影,即使是最僻遠的山

⑹ 郵驛的演變 驛驛站站被撤消的原因是什麼

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在我國古代,把騎馬送信稱為郵驛。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
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我國郵驛制度經歷了春秋、漢、唐、宋、元的各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到
清朝中葉才逐漸衰落,被現代郵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國家也存在過這種騎馬送信的郵驛制度。14 世紀時,中亞地
區曾出現過一個強大而又短暫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蒙古人的後裔建立的,控
制著包括現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廣大地區。帖木兒帝國制訂了嚴
格的郵驛制度,規定驛使每天必須走500 里路程,而且還賜與驛使一項特權,
行路中需要換馬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尋常百姓,只要驛使提出換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馬和驛使交換,如果拒絕就有殺頭之罪。在一段時期內
帖木兒的大軍開疆拓土,屢戰屢勝,與郵驛制度健全,信息靈通是分不開的。
郵驛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許傳送私人信件。
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外經商的、
做工的以及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
家人親友通信。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運而生了。大約在唐朝的
時候,長安、洛陽之間就有了專門為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
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掙的錢存入各地方官府駐
長安的機構。這些機構發給商人存錢的收據,商人拿著收據回到地方後,再
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取錢,這樣就免除了路上被強盜搶走錢財的風險。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區出現了叫「麻鄉約」的民郵機構。那時候許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們雖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所以每年都定期舉行集會,並推舉代表,
回鄉探親,同時也幫助同鄉捎帶書信和包裹,天長日久,就成了傳統。於是
人們乾脆就成立了叫「麻鄉約」的商行,專門負責替人傳遞包裹和信件,兼
營貨物運輸。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民間出現了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現是民間貿易、民間交往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民信局首先出現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寧波。那裡工商業發達,是水陸交通的重鎮,當地有許多人外出
經商做官。當時的寧波紹興一帶人士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非
常頻繁,但託人轉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收信人手中。
在這種背景下,民信局產生了。由於適應了形勢的需要,所以民信局發展很
快。不久,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繼建立了許多家民信
局。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轄范圍,路途遙遠的郵件常常需要幾個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郵件傳遞到目的地。當時的民信局經營范圍很廣,既
能傳遞信件、包裹,也能匯兌銀錢,甚至還能托運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豐同治年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多達數千家。在廣東、
福建的沿海地區還出現了專門為海外僑胞服務的民信局——僑批局。那時候
許多窮苦百姓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飄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去謀生,雖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繫故土,需要和家鄉的親人通信聯系,也需要給家人寄回金錢和
物品。民信局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專門為僑胞辦理通信和匯款業
務的機構,只是因為福建方言中把「信」說成「批」,所以才叫「僑批局」。
具有現代意義的郵政局——大清郵政是於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當
時霸佔我國海關稅務大權的英國人赫德一手創辦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幫助
我國發展郵政通信事業,而是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財富。以後幾十年,從
英國人赫德到法國人制黎、鐵士蘭,帝國主義列強一直控制著中國的郵政,
並從中榨取了不盡的財富。但是當他們迫不得已將這項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的
時候,卻聲稱中國政府反欠他們184 萬余兩白銀。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侵犯
我國郵政主權的另一方式是他們紛紛在中國開辦叫「客郵」的機構。這些機
構名義上是為在華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國的僑民提供郵政服務,但
實際上卻是他們用以搜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情報的情報網。在
帝國主義的排擠、壓制下,我國的民郵組織逐漸被削弱了,並最終於1935
年停辦。
只有解放了,郵政事業才真正獲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國
郵政業務的覆蓋面得到了迅速擴大。今天,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我們
都能看到郵遞使者為我們送信送報的身影,即使是最僻遠的山

⑺ 古代書信傳之遞典故

1.置郵而傳命
語出《孟子·公孫丑上》。一次,孟子的學生公孫丑(齊國人)向老師請教怎樣治國,孟子回答:「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其大意是,孔子說過,道德的流行,比設立郵驛傳遞公文的速度還要快。當今,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肯實行仁政,就像為百姓解了倒懸之苦,使百姓高興。因此,效法古人行仁政,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現在,正當其時。置郵而傳命,即設立郵驛來傳遞官方文書。這句話也說明,遠在戰國時代,我國即已有了郵驛,距今2400多年。
2.烽火報警
我國自周朝開始使用烽火報警。周朝各國在邊境上設置邊亭,配有亭長或亭尉管理。遇有敵人入侵,就擊鼓或舉烽。鄰亭得到信息後,相繼擊鼓或舉烽。如此接力相傳,很短時間內就把戰爭信息傳出百里、千里之外,直至國都。秦漢時代,烽火通信日臻完善,頗具規模:「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烽火台一般設在高爽空曠、便於瞭望而附近又有水源的地方。傳遞警報的信號有表、煙、苣火、積薪四種。表是用繒布做成的顏色鮮明的旗幟,遇有情況,將旗幟升在表桿上。煙是在高竿上安裝一隻小籠,需要時點燃它以示警。表和煙常常在白天並舉,所以也叫「烽煙」。又因報警燒的常常是狼糞,因而又叫「狼煙」。夜晚的信號時苣火,特別緊急時將積薪點燃,讓熊熊火光傳遞警報。烽火報警報的主要是軍情,所以,烽火被作為戰爭的代名詞。周幽王有「烽火戲諸侯」的鬧劇,杜甫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吶喊,王昌齡則有「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的詩句。「百尺樓」指備置烽火的城樓,也稱戍樓。
3.鴻雁傳書
也稱雁足系帛。故事源於《漢書·蘇武傳》。漢武帝晚年,漢與匈奴間在經歷多年戰爭後,正在醞釀重歸於好。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單於送還以往扣留的漢朝使者。同年,蘇武奉武帝之命率副使張勝、隨員常惠等百餘人出使匈奴,除帶去大量禮品外,還歸還漢朝扣留的匈奴使者。完成任務准備返回時,意外發生了:漢降將、匈奴人衛律的部下虞常等策劃,乘單於外出打獵的機會,射殺衛律,劫取單於的母親歸漢。由於虞常曾向張勝透過消息,及至虞常失敗,單於下令扣留了蘇武一行。
匈奴王想盡辦法,軟硬兼施,企圖使蘇武投降,都失敗了。他們將蘇武關在一地窖里,並斷絕飲食。蘇武渴飲雪,飢吞氈,才免於餓死。後來,匈奴人又把他流放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一帶),讓他放牧一群公羊,說什麼時候公羊下崽,就放蘇武回國。
在人跡罕至的北海,蘇武持節牧羊19載。飢寒交迫不說,期間母親和一兄一弟相繼死去,妻子改嫁,終不能動搖其志。漢昭帝初年,漢朝與匈奴和親,漢朝遣使要求接回蘇武,單於詐言蘇武已死。常惠設法見到漢使,教他一法。第二天,漢使對單於說:「漢天子在上林(皇帝射獵的宮苑)射下一隻雁。雁足系有帛書,說蘇武現在北海。」單於大驚,不得不放蘇武等9人隨漢使一道歸漢。
上述鴻雁傳書的故事,是常惠虛擬出來的。但並非說鴻雁傳書的事就絕對沒有。據陶宗儀《輟耕錄》記載,元代初期的郝伯常就曾用自己馴養的鴻雁送過書信。
由於有鴻雁傳書的故事,故人們常常以鴻音、雁札、雁書、飛鴻、魚雁等來代表書信。
4.鯉魚傳書
書信又稱鱗鴻、魚書、魚素、魚函、雙魚、雙鯉等。魚與書信的關系,可追溯到古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這里的雙鯉不是真魚,而是用木刻成的魚。漢代以前,信封還沒有出現。信件是夾在兩塊木板裡面傳遞的。兩塊木板刻成魚形,中間挖成凹形,信件放入,合在一起,用繩子捆好,在打結處糊上泥土,加蓋印章,然後發出。
與此相聯系的,是典故魚腹丹書帛。說的是公元前209年,壯丁900人調往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因雨阻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於是爆發了大澤鄉農民大起義。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為了「威眾」,即讓人信服,就找來一塊帛,上述「陳勝王」3個字,裝入魚腹,偷偷放進漁人的魚網中。待士卒買魚烹食,得腹中書,大驚,以為天意。「陳勝王」四處傳開。此事見於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5.紙鳶飛空
紙鳶即風箏。說到風箏,自然想起曹雪芹《紅樓夢》中,探春製作的風箏迷:「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風箏是我國古代人民的一大創造。它的發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春秋時代,魯班就曾削竹為鵲,精巧得能飛上天空,三天不落。戰國時代,墨翟曾用3年時間,製成木鳶,會在天空飛翔。紙鳶飛空說的是風箏用於戰爭。據南朝無名氏《獨異志》載:「侯景圍困台城,簡文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南北朝時代,梁武帝被河南王侯景叛兵圍困在京城建業(今南京)內的台城,武帝之子簡文用紙鳶飛空求救。
6.青鳥傳書
相傳西王母住在昆侖山附近的玉山,有3隻青鳥為她覓取食物和傳遞信息。這3隻青鳥長著紅腦袋,黑眼睛,綠羽毛,招人喜愛。
有一天,漢武帝和群臣正在舉行齋戒儀式,忽然有一隻青鳥從西方飛到承華殿前。漢武帝看到這一美麗可愛的青鳥,甚為驚奇,問大臣東方朔:「這是哪裡飛來的?」東方朔回答:「西方王母要來了,青鳥是來報信的。」過了一會兒,西王母果然由兩只青鳥左右扶持著,來到了殿前。漢武帝與群臣慌忙迎接。從此以後,青鳥傳信的傳說便流傳下來。後人也常以傳信的使者為青鳥。唐代李商隱《無題》有雲:「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五代李璟《浣溪沙》:「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⑻ 中國古代的郵驛系統是怎樣的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9322004/answer/4403706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郵驛,即驛站,傳舍。傳送文書,步遞曰郵,馬遞曰置,曰驛。《後漢書·袁安傳》:「公事自有郵驛,私請則非功曹所持。」 宋朝曾鞏《駕部制》:「輿馬輦乘之奉,郵驛圉牧之治,中台要務,主以郎曹。敷求得人,俾任吾事。」 清 陳廷敬 《平滇雅·滇池》詩:「降幡夕豎,逆駭縱橫,林野塗腦,郵驛遞顱。」
中國古代政府為了有效的傳播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類信息,在開辟、整修道路的基
礎上,建立了一整套郵驛系統,依靠這套郵驛系統,古代社會才能進行相對高效的信息傳播。而古代郵驛源遠流長,王朝興盛,郵驛發達;王朝沒落,郵驛必然衰落,歷朝歷代均是如此。
在古籍中,「郵」、驛」均指在道路上隔一定距離為傳遞信息的人設置的站,站上提供食宿和車馬,同時也指以郵驛方式傳遞信息。
中國的郵驛何時出現,尚未有確證。見於史籍記載的郵驛制度和郵驛的正式名稱始於周代。西周時郵驛系統已初具規模。諸侯國之間為了政治、軍事活動的需要,在交通要道上設置驛站,負責傳遞政府文書、運轉貨物、接待過往官員等。
一、先秦
根據記載周代典制的古籍《周禮·地官·遺人》的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凡委、積之事,巡而比之,以時頒之。」(廬、路室、候館均指接待賓客、旅人的館舍。亦是郵驛的另一功能。委、積指飲食。)可見周代對郵驛系統的設置和管理已經相當規范了。
到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都建立起郵驛網,主要交通道路上一般隔 30 里設一館驛。《孟子·公孫丑上》中說,「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意思是說,道德的傳播速度之快,甚至比採用專用郵路,乘坐專用郵車,以傳遞君王的命令的速度還要快。從這里可以看出,郵驛系統主要是為了更加迅速的傳達政令。尤其在戰國時期,郵驛形式更加多樣,有了遞、驛、徒 3 種形式:遞用車,驛用馬,徒為步傳。
二、秦漢
秦王朝建立後,短短幾年就建成了以「馳道」為干線的全國交通網。《漢書·賈山傳》載:「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交通網路延伸的同時,郵驛系統也得到全面的擴展。
到了漢代,郵驛系統得到進一步完善。郵亭驛站星羅棋布,《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載,西漢共有郵亭 2 3 所。到東漢,全國驛道總長已超過 32 0 0 0 公里。《史記·留侯世家》載,漢「五里一郵,郵人居間,相去二里半」。(里指閭里,漢時每閭里間隔約 1 0 公里)。驛站的距離也有嚴格的規定,《續漢書·輿服志》載,「驛馬三十里一置」。當時利用郵驛系統傳播信息的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傳車一般日行百里,快則二三百里。馬驛更快。尤其在傳送緊急公文時,驛者挨站換馬,速度大為提高。《漢書·趙充國傳》載,金城副長安相 1 4 0 里,文書三日半可到,平均日行約 40 0 余里。
漢時郵傳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國防上。邊防一線的重要緊急文書,都是靠郵傳遞的。漢武帝時大將李陵北征。兵抵受降城,他馬上通過郵傳給武帝上書報告。後來桑弘羊要在西域輪台屯田,也准備通過郵驛來密切漢政府和西域的關系。東漢時我國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密切起來,班超和甘英的出使西域和大秦,使絲綢之路更加暢通。
漢政府在西北的郵驛十分發達,出現了「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的繁華局面。當時,西方的羅馬也正處於繁榮時期,那裡也是郵驛暢通,沿途「列置郵亭」,所以當時諸國的商人和使者,可以從東漢邊境通過郵驛一直馳騁到羅馬首都。
整個漢代,政府從制度上保證了郵傳的有效施行。在中央部一級的九卿官職中,有許多是和郵驛制度直接關聯的。比如,少府中的尚書令和符節令,便是專管政府公文收發和符節的分發與管理。大鴻臚兼管郵使的接待。御史大夫也兼管郵傳,對郵傳使者的憑證進行監察。和郵傳關系最直接的是九卿中的衛尉,他的屬下有一官員叫「公車司馬令」,負責接待由傳車徵召來上書的民間賢士,所以又叫「公車上書」。後來近代史上著名的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得名便由於此。三公中的太尉、府中的法曹也主管郵驛,負責郵驛規章制度的制訂和一般管理。
漢時,地方郵驛管理也比前代更為正規化。郵驛系統由州、郡、縣三級管理。郡太守府里最受重視的一個官吏便是「督郵」。他不僅主管郵書,還兼管督察長吏,是個實權官吏。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據出土的漢代木簡記載,漢代郵驛通信已有迅速、准確、安全的要求。隨著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的形成。郵驛不可或缺地進入並維系著這個通道。絲路和驛站相互依存,絲路因驛站而增加活力,郵驛因絲路而通達至印度、中亞、波斯等國。馬可•波羅曾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在其游記中提及了很多古代驛站的遺跡,從中可以看到驛站在絲路中的地位。
三、魏晉南北朝
兩漢與隋唐之間,是一個長期動盪不安的時代。混亂的局勢對郵驛系統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但是戰火紛飛之時,更需要迅速獲得必要的信息,因而郵驛對信息傳播的重要性更清晰的顯示出來。各國在征戰之餘,都挪出一部分財力人力進行郵驛的建設。
據載,為了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魏國研製出一種「追鋒車」。《三國志集解》中解釋說:「晉志曰,⋯⋯追鋒之名,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陣之間,是為傳乘。」這種傳車奔走神速,在傳播信息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三國志·三少帝紀》注引傅暢《晉諸公贊》載,「帝性急,請召欲速。秀等在內職,到得及時,以望在外,特給追鋒車,虎賁率五人,每有集合,望輒賓士而至。」
同時,郵驛的形式也進一步多樣了。如三國時期的吳國由於地處多水的江南,遂因地制宜設置了水驛,更便利了信息的傳播。
四、隋唐
隋唐之時,郵驛系統得到空前的大發展。形成了以長安(今西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郵驛網路。據《唐六典·尚書兵部》載,唐開元年間有陸驛1297所,水驛260所,水陸相兼者70餘所。
陸驛大約 30里一設,邊陲地區驛所間隔則長一些,而「若地勢險阻及須依水草,不必三十里」。根據交通繁忙程度,陸驛分為7個等級。最高等級的都亭驛配備驛馬75匹,最低等級的六等驛則只有驛馬8匹。
水驛也根據交通繁忙程度分成3個等級,第一等的水驛配驛船4隻,第三等水驛只配驛船2隻。
驛馬日行300里,最快可達到日行500里,故唐詩有雲:「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如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反叛,六天之後,遠在3000里之外的長安就接到了消息。
水驛的速度則較慢。逆水時重船日行約40里左右,空船日行50里左右;順水時日行百里左右。
為了更快地傳播緊急訊息,唐代還發展出一種「飛驛」。如據《唐會要·館驛》載:「貞觀十九年,太宗親征遼,發定州。皇太子奏請飛驛遞表起居。又請遞敕垂報,並許之。飛表奏事,自茲始也。」
五、兩宋
宋代郵驛的規模雖較唐有縮減,但宋對郵驛制度的革新,促進了郵驛制度的發展。
一直以來,郵驛在傳遞信息之外,還承擔著提供食宿的任務。宋代為了提高文書傳遞的效率,在驛站之外另設遞鋪,專門供傳播信息之用,驛站則只負責提供食宿。
據《夢溪筆談》載,「驛傳舊有三等,曰步遞、馬遞、急腳遞」。步遞主要運送一般文書,日行200里,馬遞運送緊急文書或物品,日行300里,急腳遞運送緊急軍文,日行400里,後又提高到500里。
急腳遞中還有一種金牌急腳遞,紅漆金字,上書「御前文字,不得入鋪」。這種文書每到一鋪,鋪卒需早早在鋪前等候,交接後立刻趕往下一鋪,並不入鋪耽擱。《夢溪筆談》描述了其傳遞的情況:「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夜行五百里,不以晝夜鳴鈴走遞,前鋪聞鈴,預備人出鋪就道交受。」召回岳飛的十二道金牌,就是這種金牌急腳遞。
南宋又增設了斥候鋪和擺鋪。斥候鋪是把稱作斥候的瞭望、偵察與文書傳遞結合起來的急遞組織,通常設在邊防要地。擺鋪是為適應軍事行動、加速緊急文報的傳遞而臨時設置的一種急腳遞,是斥候制度的一種補充。
據有關資料推算,北宋遞鋪約6000個,鋪卒10萬餘人,南宋遞鋪約3500個,鋪卒5萬餘人。這些數據足以證明,宋朝的郵驛系統也是十分完備的。
六、元代
元朝的驛站是歷代最盛的。驛站在蒙古語中稱站赤。《元史•兵志》載:「站赤名,驛傳之譯名也。」站赤的交通工具根據各地不同環境狀況而不同,有馬、車、船、轎、牛、驢、狗等。
元朝的驛站總數雖和前朝差不多,但規模明顯增大了許多。如唐、宋的驛站用馬最多70餘匹,而元朝的大驛站用馬動輒上千匹。急遞鋪的設置則承前代,各鋪距離十里十五里二十五里不等。據《永樂大典》載,當時「凡在屬國,皆置驛傳,星羅棋布,脈絡相通,朝令夕至,聲聞必達。」
七、明代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開拓海上驛道並進一步延伸至非洲。
驛遞接待的待遇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可以隨便享用的。明初,對驛遞接待人員的范圍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朝廷只給很少的軍務和欽差人員發放使用驛遞的證明信,允許他們持「官」牌或馬牌使用公家的驛遞。陸仲亨以侯爵之尊,因為違規使用了公家驛站的馬匹,便被朱元璋罰往雁門捕盜。可見制度之嚴厲。
明朝中葉以後,驛遞的管理開始出現混亂.以至於發展到沒有使用驛遞資格的官員,甚至其他人員,借用或購買證明信使用驛站的情況。地方官員們也乘機拿這個待遇來損公肥私攫取方便。出現了濫借濫贈的現象,導致驛遞負擔異常沉重。
嘉靖初年,淮陽驛遞每年接到的證明信大約是3000個,不到20年光景,就上升到了1萬多個,造成了「法當入驛者,十無二三。法不當人驛者,十每八九」的嚴重失控局面。
八、清代
清代郵驛依各地路程遠近及沖要偏僻情況之不同,因地制宜的設置了各種郵驛。
《清會典》載,「凡置郵,曰驛、曰站、曰塘、曰台、曰所、曰鋪,各量其途之沖僻而置焉」,驛、所(遞運所)、鋪(急遞鋪)均大體承前制,站、台、塘則是清代為加強邊疆與內地的聯系而特設的通信組織,名稱因地域而不同,實質則都是以飛報軍情為主,兼有偵察、巡邏、運輸等功能。
但是,清朝古郵驛經過前期的盛後,到嘉庶道光以後,呈現出種種的衰落景象:郵傳速度慢、效率低,「文書任意延擱,至數起始遣一馬夫送之。故往往有數百里內文書竟遲至十條日始到者。」
咸豐年間,一方面軍情緊急,羽書頻傳,另一方面驛路梗塞,通信戔靈,大量軍事文書被積壓、損壞、私拆。嚴重影響文件的技用,難完成「置郵傳命」的任務。破敗的驛站比比皆是,今河北武清縣的河西驛清韌有驛夾152名,驛馬33匹,到光緒朝只剩下驛夫30名,驛馬24匹。
滿意請採納

⑼ 歷史上的通訊方式

古代傳遞信息來的方法:
⒈用候鳥自,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
⒉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等。
⒊以特殊聲音,如鍾聲,鼓聲,鞭炮聲等。
⒋以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台,狼煙等。
⒌還有其他記號,擺設等,如誘敵的記號。

⑽ 古代郵局叫什麼

1、古代郵局叫驛站,送信叫郵驛。
2、在我國古代,把騎馬送信稱為郵驛。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 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我國郵驛制度經歷了春秋、漢、唐、宋、元的各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到 清朝中葉才逐漸衰落,被現代郵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國家也存在過這種騎馬送信的郵驛制度。14 世紀時,中亞地 區曾出現過一個強大而又短暫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蒙古人的後裔建立的,控 制著包括現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廣大地區。貼本兒帝國制訂了嚴 格的郵驛制度,規定驛使每天必須走500 里路程,而且還賜與驛使一項特權, 行路中需要換馬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尋常百姓,只要驛使提出換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馬和驛使交換,如果櫃絕就有殺頭之罪。在一段時期內 帖木兒的大軍開疆拓土,屢戰屢勝,與郵驛制度健全,信息靈通是分不開的。
3、郵驛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許傳送私人信件。 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外經商的、 做工的以及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 家人親友通信。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運而生了。大約在唐朝的 時候,長安、洛陽之間就有了專門為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 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掙的錢存入各地方官府駐 長安的機構。這些機構發給商人存錢的收據,商人拿著收據回到地方後,再 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取錢,這樣就免除了路上被強盜搶走錢財的風險。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區出現了叫「麻鄉約」的民郵機構。那時候許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們雖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所以每年都定期舉行集會,並推舉代表, 回鄉探親,同時也幫助同鄉捎帶書信和包裹,天長日久,就成了傳統。於是 人們乾脆就成立了叫「麻鄉約」的商行,專門負責替人傳遞包裹和信件,兼 營貨物運輸。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民間出現了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現是民間貿易、民間交往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民信局首先出現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寧波。那裡工商業發達,是水陸交通的重鎮,當地有許多人外出 經商做官。當時的寧波紹興一帶人士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非 常頻繁,但託人轉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收信人手中。 在這種背景下,民信局產生了。由於適應了形勢的需要,所以民信局發展很 快。不久,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繼建立了許多家民信 局。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轄范圍,路途遙遠的郵件常常需要幾個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郵件傳遞到目的地。當時的民信局經營范圍很廣,既 能傳遞信件、包裹,也能匯兌銀錢,甚至還能托運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豐同治年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多達數千家。在廣東、 福建的沿海地區還出現了專門為海外僑胞服務的民信局——僑批局。那時候 許多窮苦百姓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飄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去謀生,雖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繫故土,需要和家鄉的親人通信聯系,也需要給家人寄回金錢和 物品。民信局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專門為僑胞辦理通信和匯款業 務的機構,只是因為福建方言中把「信」說成「批」,所以才叫「僑批局」。 具有現代意義的郵政局——大清郵政是於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當 時霸佔我國海關稅務大權的英國人赫德一手創辦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幫助 我國發展郵政通信事業,而是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財富。以後幾十年,從 英國人赫德到法國人制黎、鐵士蘭,帝國主義列強一直控制著中國的郵政, 並從中榨取了不盡的財富。但是當他們迫不得已將這項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的 時候,卻聲稱中國政府反欠他們184 萬余兩白銀。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侵犯 我國郵政主權的另一方式是他們紛紛在中國開辦叫「客郵」的機構。這些機 構名義上是為在華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國的僑民提供郵政服務,但 實際上卻是他們用以搜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情報的情報網。在 帝國主義的排擠、壓制下,我國的民郵組織逐漸被削弱了,並最終於1935 年停辦。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