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伊斯蘭著名書籍

伊斯蘭著名書籍

發布時間: 2021-02-13 16:08:07

1. 誰能推薦幾本關於穆斯林、伊斯蘭教的書籍、小說什麼的,我想了解下穆斯林及他們的宗教。

世界上有很多穆斯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他們的觀念都會有不同,所以最好的是去讀讀《古蘭經》

2. 關於伊斯蘭教書籍的問題

叫卡布斯抄教誨錄襲
北京的清真書局有賣的,http://www.islambook.net/shop/sort_book.asp?proctno=1506

這是網站你自己看看吧

3. 我想 比較深入地了解 伊斯蘭教 ,大家推薦幾本書。

《穆斯林的葬禮復》--矛盾文學獎作製品
《古蘭經》 --穆斯林的「聖經」,了解伊斯蘭教的信仰
《薔薇園》 --又名《真境花園》,穆斯林修身養性的必讀著作
《不要憂傷》 --近年來在伊斯蘭世界影響和發行量最大的書籍之一

4. 伊斯蘭宗教史書籍

研究伊斯蘭教當然是研究《古蘭經》啦。這是他們的宗教經典,當然如果你要深刻研究伊斯蘭教,我建議您認真研究一下各國宗教的宗教史,因為現在宗教之間在互相爭論,在這其中你自然可以窺見很多歷史方面的真相,這相對於《史記》什麼的來說是一部活字典。

5. 有沒有很好的關於伊斯蘭的書籍

<啟蒙>

穆斯林青年常見惑問解答信仰篇
1、【真主是否真的存在?】
對於長時間接受了無神論教育的你,告訴你真主的真實存在,可能一下子難以接受,還是讓我們藉助宇宙大爆炸理論來探討這個問題。這一理論是20世紀宇宙學里程碑式的發現,現在已經被科學界普遍接受。
宇宙大爆炸理論告訴我們,宇宙是距今大約150億至200億年前由一個溫度極高、密度極大、體積極小的火球經爆炸膨脹而成。這就告訴我們,宇宙不是本來就如此,而是從無到有產生的。既然宇宙是在200億年前才開始出現,那麼我們思考一下它究竟是怎麼出現的?會沒有外因自己出現嗎?會自己從無到有產生嗎?當然不會。因為任何物體,無論形成是多麼偶然,其背後都有某一因素在作用於它。無論是飛機、火車、輪船,還是礦藏、大地、星球,都不可能無端出現。那麼作為宇宙胚胎的火球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生成。伊斯蘭告訴我們,真主創造了宇宙,創造了我們所見到的和沒見到的一切。
從概率上講,宇宙從無到有的形成絕非巧合,一定是設計的結果。我們不妨做這樣一個實驗:如果把1至10這十個數字分別寫在十張紙卡上,再把紙卡放進袋子搖晃均勻,一張連一張地拿,那麼取出1的概率為十分之一,連續取出1和2的概率為百分之一,連續取出1至4的概率為萬分之一,連續取出1至10的概率將是百億分之一!如果我們把數字再擴大,要拿一至一百,或一至一千、一萬、一億做試驗,那麼按序取卡的概率將小得難以統計。實驗幾百億年,也不可能有一至一億偶然巧合連續出現的可能。我們知道宇宙年齡200億年,如果說簡單數字排序的概率都小得難以統計的話,那麼,200億年內最初的火球能偶然形成精密結合的天體,並且在地球上從無機物中產生了單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不斷進化變異,最後生成相貌相似和結構互異數量相同的男女和孕育出紛繁多彩的世界,這有多大的可能?了解天文學的都知道宇宙膨脹、星球運行經歷著怎樣的危險,學過生物的都清楚生物的變異往往帶來的是缺陷而不是進步,所以,硬要認為如此精密絕倫的宇宙、如此生機盎然的世界不是從概率上講創造而是自然形成的,那比說太空梭是廢料廠的原料偶然組合而成的更為荒謬!
理智告訴我們,秩序井然之事物往往來自設計與安排。當我們進入房間,看到房間干凈整潔,往往贊嘆主人的勤勞能幹;當我們看到鍾表走得分秒不差,往往誇贊廠家製造的精良。那麼紛繁有序的宇宙,未經設計和創造能自己形成嗎?
我們知道,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才會發生運動。有運動才會有宇宙。那麼我們要問,作為宇宙胚胎的火球運動的推動力是怎麼來的?是自身帶的還是外加的?為何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竟如此恰到好處?比如,如果作用力太小,其就不會膨脹爆炸,而如果作用力太大,星球就會脫離運行軌道,如果作用力方向不一致,宇宙就會紊亂。整個宇宙能如此有條不紊的運轉,說明不僅物質的出現是真主創造的,而且其第一推動力也是真主給的。
最後,讓我們重溫兩位大科學家的感嘆吧!《愛因斯坦談人生》一書中說:「宇宙間的一切都受著同一規律的支配,日月星辰運行得是那樣的有序,分子、原子的運動又是那樣的精密,這一切都是受著同樣的力學定律的支配,這難道沒有一個智慧之主的安排嗎?」 牛頓說:「宇宙萬物設計得如此美妙,設計所依賴的法則如此和諧,這事實的本身就必須以神聖的、智慧之主的存在為先決條件。」
參考文獻:
1、潘世傑/撰《造物主到底有沒有?——造物主存在的八大邏輯證據》
2、阿卜杜•拉哈曼•興哲理/著 司馬丁華/譯《致詢問真主在哪裡的人們》

2、【如果真主存在,那我為什麼看不到他呢?】
如果我們思考一下周圍的事物,就會明白看不到的未必就不存在。
存在的事物,並不是都能看得見。因為我們的感官能力非常有限,因為我們的儀器還沒有發展到可觀測一切的水平。而那些不為我們所見的事物,確實就存在於我們的周圍。如彌漫在我們周圍的空氣,太陽發出的紅外線、紫外線,並不為肉眼所見。如宇宙中還有很多奧秘,等待著人類更先進的儀器去發現。既然依靠肉眼甚至憑借儀器依然有不為所見的事物,那麼我們為何一定要強求見到真主才相信他的存在呢?退一步講,即使我們認為感官能力再強,儀器再先進,也不能以此肯定感官世界之外沒有別的事物。
《古蘭經》上記載,先知穆薩曾要求真主顯現,「當他的主對那座山微露光華的時候,他使那座山變成粉碎的,穆薩暈倒在地」 。(7:143)設想,若真主在今世顯現的話,那麼人類也一定昏暈無法看見他。真主若想顯現,對於他自然是容易的,但真主在今世不為我們顯現是為了考驗我們。若真主顯現了,人的歸信也變成強迫的了,這樣就無法凸顯歸順者的高貴了。
真主雖不能為目所見,但並不妨礙我們獲知真主的存在。如我們雖看不到磁鐵的磁力,但把磁鐵放到一堆鐵屑旁,看到磁鐵把鐵屑吸過去了,就知道磁力存在了。再比如我們沒見過拿破崙在滑鐵盧遭遇慘敗、沒見過秦始皇傾全國之力修築萬里長城,但我們在可靠的史書上見到了記載,我們就相信事情的存在了。真主雖然不為我們所見,但我們觀察宇宙和自身的諸多跡象,這些跡象表明宇宙不可能自然而然產生,人不可能如此巧合地進化,這一切必然由全能的真主所創造。真主雖不為我們所見,但真主通過給人類派遣使者降示經典來告訴我們真主的存在。伊斯蘭的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是個值得信賴的人,他的言論在1400多年來還沒有被證偽過。伊斯蘭的經典是無謬的經典,沒有誰能真正指出經典存在的問題。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世界上存在著造物主,雖然他現在還不為我們所見。
真主並不是永遠不為我們所看見。伊斯蘭的信條告訴我們,在後世中我們將得以與真主相會。這是真主和我們的約會。要想見到真主就要到後世,這是真主設定相見的前提與條件,如同在黑夜中無法看到黑布,當燃起燈火時,我們就看到它了。因此,你非要今世見到他,就像你要求一定要在常態下,在水溫20度的時候就想見到水沸騰一樣過分。
教育的誤導使得中國人總愛將真主物化或者人化,非要「眼見為實」。以這種「眼見為實」的思維模式去尋找創造宇宙的真主,就像尋找建造宮殿的工程師一樣,如果沒有在宮殿里找到工程師,就說明工程師不存在,宮殿是鋼筋、水泥、木料、磚瓦自己組合而成的!

參考文獻:
1、阿卜杜•拉哈曼•興哲理/著 司馬丁華/譯《致詢問真主在哪裡的人們》
2、潘世傑/撰《造物主到底有沒有?——造物主存在的八大邏輯證據》
3、阿卜杜勒•麥吉德•贊達尼/著 爾薩•馬明亮/譯《伊瑪尼(正信)》

6. 關於 伊斯蘭教 的書

《不要憂傷》甘肅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作者:阿伊德·哥爾尼(沙特)翻譯:孔德軍責任編輯:劉新田路文定價:38.00元

這是一本撫慰心靈創傷、催人奮發向上的通俗哲理性讀物,由沙烏地阿拉伯學者阿伊德·哥爾尼著。全書大量引用與人為善、團結互助,鼓勵人堅強不屈、樂觀向上的經典文字和實例,勸慰因遭遇生活挫折、自然災難而導致心靈受到創傷的人們堅定信念正視現實,中和處世,樂觀進取,積極重建美好生活。全書牢牢把握伊斯蘭文化的本質,通俗而深刻地解讀伊斯蘭文化的精粹。由於書中弘揚的是伊斯蘭文化中的最優秀內涵,如勸善誡惡、勤儉中和、寬容友愛、團結互助、公正誠信、樂觀向上等,因此打破了地域、民族、宗教、職業、性別、年齡界限,具備了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廣泛的讀者普適性,問世後迅速風靡全球,迄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全球發行量超過1000萬冊。

在中國「5·12」大地震後,著名青年穆斯林學者孔德軍及時節譯了該書的部分內容,由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http://www.chinataiwan.org/wh/dswh/hstj/200906/t20090626_932980.htm

伊斯蘭詩人魯米的詩歌

誰是上個世紀末在美國最暢銷,最引人注目的詩人?不是那些飲

譽世界的當代大詩人,如希內、米沃什或者阿什伯里,也不是詩歌史

上那些經典人物,而是一個對我們來說有點陌生的13世紀波斯詩人:

魯米。一本收錄了他的代表作的英譯本銷量達到了50萬冊,讓所有詩

壇明星望塵莫及。而且他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一般文學的領域,激動

的讀者們組織沙龍和書友會朗誦他的作品,組織詩歌節或者在互聯網

上建立網站紀念他,有人專門為他拍攝了影片,收錄了他的愛情詩歌

的CD打上了Billboard前20名榜單,其中朗誦他的詩歌的包括了麥當娜、

黛米摩爾這樣的流行文化巨星。已經有人把他的詩作在美國的復活與

紀伯倫的重新被發現相提並論。這樣一位生活在700多年以前的異域詩

人為什麼能夠引起當代美國人的關注呢,按照一位魯米詩歌譯者的說

法,這個現象和詩人本人的經歷一樣神秘。

賈拉里丁·魯米(MevlanaJalaluddinRumi),1207年生於巴爾赫

(Balkh,位於今阿富汗境內),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成吉思汗的鐵騎橫

掃歐亞大陸之時,為了躲避戰亂,他的父親,一位博學的波斯神學家,

帶領全家逃往麥加,幾經輾轉,最後定居於位於今天土耳其境內的科

尼亞(Koniya),這個地方被阿拉伯人稱為RUM,所以後來他就以

Rumi作為自己的筆名。在這里他受到了完整的神學與科學教育,並且

掌握了土爾其語、波斯語、阿拉伯語和希臘語,後來他繼承了父親的

職業,成為一個伊斯蘭教的學者。相傳他的詩歌生涯的開始源於與一

位神秘派(Sufi)先驅詩人法里多丁的會面,後者送給他一本名為

《阿斯拉爾書》的神秘派詩集,從此將他引入了玄學與詩歌的世界。

1239年,他又結識了神秘派行腳僧沙姆士·塔勃里茲(

ShamsiofTabriz),二人產生了非同一般的友情,魯米後來的抒情詩

集就叫做《沙姆士·塔勃里茲詩歌集》。八年後,塔勃里茲突然去世,

為了懷念自己的導師與摯友,魯米創立了「莫烏拉維」(Mawlawi)教

派,並且成為了蘇菲派的著名宗教領袖。他於1273年去世,但他的著

作繼續在伊斯蘭世界裡廣為傳播,他去世的這一天也成為了一個宗教

節日。

作為一個傑出的詩人,魯米留下了兩部重要的詩集。一部是被稱

為「巴列維語(波斯語)的古蘭經」的《神聖的瑪斯納維》(

Mathnawi),這部巨著共六卷,包括25700多組對句,以精密構思的寓

言形式與歷史故事傳達了神秘教派的哲學與宗教思想,內容異常豐富,

被稱為「知識的海洋」。而前面提到的抒情詩集《沙姆士·塔勃里茲

詩歌集》則達到了古典波斯抒情詩的一個高峰,也為他贏得了「冥想

生活的夜鶯」的贊譽。

源於波斯的伊斯蘭教神秘派教徒,主張棄絕世俗,反對奢靡,以

禁慾和自我冥想達到自我的完善,實現對真主神聖的愛。而受此影響

產生的神秘派詩歌更是巧妙運用寓言與象徵手法,用塵世的愛與激情

來描繪人與神的關系。魯米的作品使得神秘派詩歌達到了一個高峰。

在魯米看來,人的身上重合著兩個世界,內在的世界如同無盡的海洋,

只能用心靈的慧眼來觀照,而外在的世界不過是隨著海浪的起伏而隨

生隨滅的泡沫。他的詩歌始終是對這個無限的內在精神世界的探索,

人與神的聯系就是通過這種探索本身建立起來的。面對神代表的無限

世界所激發的狂喜與激情是他詩歌中一個永恆的主題,也將神秘派的

玄學思想升華成一種詩意。

魯米的詩歌對於波斯文學和阿拉伯文學都有著極大的影響。他和

薩迪一起被看作13世紀波斯詩歌最傑出的代表。不僅在伊斯蘭世界,

在西方世界也得到了極高的評價,柯勒律支、歌德和黑格爾都以不同

方式表達過對他的贊頌。但很久以來他仍是被作為一個伊斯蘭教的宗

教詩人和先知被閱讀的,他的西方知音如歌德也不過是被他的東方式

的智慧所征服。直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布萊(

RobertBly)鼓勵年輕的詩人巴克斯(ColemanBarks)用現代英文無韻

體詩重新翻譯了魯米的作品,這些作品逐漸使得人們對這位不懈探索

精神世界的詩人產生了興趣。90年代以後,這輪熱潮散播到整個美國,

連那些平時不曾關注詩歌的普通人都開始閱讀魯米的詩歌。在他們看

來魯米的詩歌將日常生活與對永恆世界的神聖激情結合起來,以親切

的方式觸動人們超越外在的物慾,去發掘內在的靈性空間,他的比喻

通常簡單而含義深刻,而他詩中所包含的強烈的情感則吸引了越來越

多陷入曾經信仰空虛狀態的普通人,他們把魯米稱作心靈的詩人(

poetofheart)。他曾經寫到「我的身軀/微不足道/怎能容納下這無

限的聖愛/我的眼睛/體積雖小/卻可攝入無窮的宇宙」,世俗生活

與神聖激情的碰撞使得他的詩歌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力,超出了時間空

間與文化的差異,感動了每一個曾在凡俗生活中冥想無限的人,讓人

們尋求超越,為自己的靈魂尋找一個歸宿,正如他詩中所寫:如果你

能擺脫/與你自身的糾葛/所有天堂的精靈/都會屈尊將你服侍/如

果你能獵獲/你野獸般的自我/你就獲得了特權/掌管所羅門的王國

/你受祝福的靈魂/屬於天堂的花園/如讓他墜入陋室/這是否公平?

/你是至福的鳥兒/生存在奇跡之中/如讓你深陷牢籠/這多麼悲慘

/但你能重獲自由/打破肉身的牢獄/馬上你就會看到/你自己就是

生命的聖哲與源泉!

7. 想了解伊斯蘭,要看什麼書

《古蘭經》 --穆斯林的「聖經」,了解伊斯蘭教的信仰

《伊斯蘭歷史與伊斯蘭文化網路全書專》
《一千零一夜屬》納訓譯本。
《穆斯林的葬禮》--矛盾文學獎作品
《薔薇園》 --又名《真境花園》,穆斯林修身養性的必讀著作
《不要憂傷》 --近年來在伊斯蘭世界影響和發行量最大的書籍之一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全八冊)艾哈邁德·愛敏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伊斯蘭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唐寶才 出版社:中國社科出版社
《伊斯蘭文化:探索與回顧》馬雲福 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文明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塞繆爾·亨廷頓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宗教學是什麼》張志剛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誰代表伊斯蘭講話——十幾億穆斯林的真實想法》
《報道伊斯蘭》愛德華·薩義德

《穆斯林發現歐洲:天下大國的視野轉換》英國學者伯納德·劉易斯

8. 關於伊斯蘭的書

《古蘭經故事》

作 者: 楊宗山 著
出 版 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1 字 數: 220000 版 次: 1 頁 數: 240 印刷時間: 2008-9-1 開 本: 大24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2540101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哲學/宗教 >> 宗教 >> 宗教知識讀物
定價:¥25.00 當當價:¥20.00 折扣:80折 節省:¥5.00 鑽石vip價:¥19.00
送積分:200 積分說明

內容簡介
《古蘭經》中的故事傳說,一般是真主安拉以第一人稱的語氣講給穆罕默德先知聽的。有的是提供給他用來警告世人:不要重蹈前人因執迷不悟而遭到嚴懲和毀滅的覆轍;有的是為了向世人說明:穆罕默德所宣傳和倡導的宗教並非標新立異,而是同古代眾先知的使命一脈相承;有的是為了激勵因入教而處於逆境的穆斯林:要以古人同困難和邪惡作斗爭的先例為榜樣,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堅定必勝的信心。

作者簡介
楊宗山,中國伊斯蘭教知名學者、教授。原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顧問。系榮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首屆國家辭書獎《中國伊斯蘭網路全書》主編之一。他精通阿拉伯語,對「聖訓書」和伊斯蘭教歷史有精深的研究;在國內外發表過多篇論著,在伊斯蘭學術界有相當影響。

目錄
前言
祖孫夜話古蘭經
上編
(一)古代眾先的知的故事
人類始祖阿丹
努哈造船
呼德和阿德人
撒立哈和賽莫德人
安拉的至交易卜拉欣聖祖
魯特整治邪惡
英俊先知優素福
舒阿卜與拜樹為神者
同安拉直接交談的穆薩
以色列三代君主
同磨難頑強抗爭的艾優卜
從魚腹中脫險的優努斯
麥爾彥之子爾撒
(二)拾零補遺
人祖的第五代孫
以色列名稱的由來
易勒雅斯與太陽神崇拜者
宰凱里雅父子
下編 其他故事傳說
安息日風波
百年沉睡人
雙角王築壘
洞中長眠人
象軍的覆沒

9. 怎麼找到所有的伊斯蘭教古典書籍

去網上搜索《伊斯蘭教電子大詞典》,應該基本上全部包括了。

10. 伊斯蘭著名醫典有哪些

伊斯蘭醫學。

醫學是阿拉伯人最感興趣的一門科學。阿拉伯醫學家在吸收東西方古代醫學成果的基礎上,對世界醫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阿拔斯朝時期,全國有30多所醫院,各醫院設有葯房和為婦女特設的病房。政府對醫生和葯劑師要求很嚴,他們都須經過考試,只有成績合格者才能從業。拉齊斯和阿維森納是阿拉伯醫學兩位傑出的代表。拉齊斯(865—925年)是巴格達國家醫院院長,著名的臨床外科專家。他是外科串線法的發明者。據傳,拉齊斯的著作多達150餘種,其中以《天花與麻疹》和《醫學集成》最為著名。前者是一篇醫學論文,也是天花和麻疹的最早著作。後者是一部醫學網路全書,內容極為豐富。拉齊斯在《醫學集成》中,總結了希臘、波斯和印度的醫學知識,增添了許多新的醫學成就,具有很高的科學水平。上述著作曾被譯成拉丁文、希臘文、英文、法文等多種語文,在歐洲流傳幾百年,對西方醫學產生很大影響。

阿維森納(即伊本·西那,980—1037年)是傑出的醫學權威,被譽為「醫中之王」。他的名著《醫典》是阿拉伯醫學的結晶,是當時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醫學著作。《醫典》是一部醫學網路全書,不僅有醫學原理及治療方法,而且還有葯學專章。它對腦膜炎、中風和胃潰瘍等病理進行了精闢的論述,鑒別了膈障炎和胸膜炎,確認了水流和土壤傳播疾病的作用,提出了肺結核、鼠疫、天花、麻疹等病是肉眼看不見的病原體造成的「細菌學說」。在葯學部分,分析了760多種葯物的性能。《醫典》有拉丁文、希伯來文和英文等譯本,直到17世紀,歐洲各大學都以它為教科書。

伊斯蘭醫學及對中國傳統醫學的影響

阿拉伯早期醫學在病理上繼承古希臘醫學理論。伊斯蘭教興起後,遵循《古蘭經》和《聖訓》的醫學原則,積極推廣醫學。伊斯蘭醫學允許在治療方面依靠醫生(含非穆斯林的醫生)。在伊斯蘭國家,眾多的基督教徒(包括基督教教職人員)以醫為業或從事醫學研究,他們得到政府和老百姓的尊重。9世紀中葉,巴格達哈里發政府,曾對860個未獲得醫務執照的醫生進行考試,通過考試者才能開業行醫。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下,一批從事眼科、外科、婦科等專業醫生迅速成長,還出現了一些女醫生。

醫院建設方面,707年,倭馬亞王朝瓦利德一世建立了收容盲人和麻瘋病人的處所,還建立了一座醫院。9世紀初,巴格達建立了第一所醫院,以後各地先後建立了34所醫院(還有一些流動醫院)。到1109年僅巴格達的醫院就達60座。此外,大馬士革、開羅、亞歷山大、科爾多瓦等各大城市的醫院,都非常著名。醫院建築恢弘,內分婦女病室、專科病室、傳染病室等,實行免費治療。在葯物逐漸增多後,葯學自醫學中分離出來,葯師成為一種專業。法規與政令中明確規定了葯師的地位,而這種規定很快就經西班牙傳遍歐洲與阿拉伯其他領地。
8~10世紀以巴格達為中心的「翻譯運動」中,大量古希臘、印度、迦勒底(巴比倫)、埃及和波斯的醫學典籍被翻譯為阿拉伯文,為醫學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醫學家。尤以拉齊、伊本·西那、宰赫拉威和伊本·左胡爾最為著名。

阿拉伯—伊斯蘭醫學對世界醫學的影響很大,重要的阿拉伯醫學典籍都譯成了西方文字。因《醫典》等阿拉伯醫學著作在歐洲流傳較較久,一些英語葯名還保留阿拉伯語音譯,許多醫學術語出自阿拉伯語。
阿拉伯與中國很早就有葯物交流。晉人張華《博物志》載:「張騫使西域還,乃得胡桃種。」據統計漢代張騫及其隨員出使西域,帶回的植物種子除胡桃外,還有葡萄、安石榴、胡瓜、胡豆、苜蓿、蒜葫、胡荽、西瓜、無花果等葯用植物。

6世紀初起,波斯及中亞諸國獻的或與中國交易的葯物有琥珀、真珠、朱沙、水銀、熏陸、鬱金、蘇合香、青木香、胡椒、香附、雌黃等多種。唐代杜環所撰的《經行記》為較早記述伊斯蘭國家葯物及醫術的書籍。段成式(803~863年)撰寫的博物學專著《酉陽雜俎》,記錄數十種阿拉伯動物、植物葯的名稱,對其性狀描述得很具體。晚唐、五代時經營香葯的波斯人後裔文學家、葯物學家李珣(字德潤。生於蜀中)所撰《海葯本草》,收葯124種(以阿拉伯葯物居多),對《神農本草》、《名醫別錄》、《唐本草》、《食療本草》、《本草拾遺》等起到了補充作用。
北宋初年,中國與大食商人的海上貿易再度興起。當時,一次輸入的阿拉伯乳香就達數十萬斤。阿拉伯—伊斯蘭醫葯借鑒古希臘醫葯學的傳統,善用有機礦物葯。宋代,有一種阿拉伯語稱「摩西(穆薩)的石頭」(黑琥珀,即煤精石)的葯物傳入中國,該葯內含焦油等成分,可解蛇毒及其他動、植物之毒。至道三年(997年),大食商船隊的首領將一塊珍貴的葯材「無名異」(能治療膿腫、癱瘓、癲癇、肺大出血、**炎、膀胱炎等多種疾病),獻給宋太宗。制葯技術方面,伊本·西那創用的以金、銀箔丸衣保質、防腐的技術,在宋代廣泛運用。

元初,阿拉伯、中亞及波斯等地的醫生及葯物大量進入中國,阿拉伯—伊斯蘭醫學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定宗(1246~1248年)時有希臘血統的阿拉伯天文學家、醫學家愛薛(1227~1308年)為元朝服務。愛薛於至元七年(1270年)成立京師醫葯院(其提舉為正三品,級別僅次於太醫院),由其妻撒刺主持。至元十年(1273年)春正月京師醫葯院改廣惠司,仍由愛薛掌管。不久愛薛擢秘書監,領崇福使,遷翰林學士,兼修國史。秘書監搜藏的23種回回書籍,有些是愛薛和扎馬魯丁從國外搜集的,有些是愛薛編訂的。後任平章政事。大德十一年(1307年)封秦國公。次年去世,追封拂菻王,謚忠獻。此外,據《元史》載,元代朝廷專設六個機構研究和推廣阿拉伯醫學,在中國醫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當時的從阿拉伯來的醫生,能治療多種疑難雜症,還能進行外科手術。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載,元大都(北京)回回醫生曾為一小兒做過開額切除腫瘤手術。活躍於民間的回回醫生,因其醫術高超而受到人們贊譽。元人王沂《老胡賣葯歌》曰:「西域胡賈年八十,一生技能人不及。神農百草舊知名,久客江南是鄉邑。朝來街北暮街東,聞擲銅鈴競來集。師心已解工名術,療病何須說《難經》。……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翰林李翀、吳伯宗受皇帝召,與欽天監靈台郎黑的兒(海達兒)、阿答兀丁、回回大師馬沙亦黑、馬哈麻等,合作翻譯阿拉伯文天文書等。《回回葯方》約於同期譯出。這是明代醫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回回葯方》的內容多來自元代阿拉伯醫書,是阿拉伯醫葯方劑的匯編。原文為阿拉伯文。明初經翻譯木刻印刷成書,著、譯者均未署名(北京圖書館善本書庫收藏)。現存的《回回葯方》為殘本四卷,計485頁,約20萬字。共載方劑450餘個,兼以病理治療分析(有研究者推斷《回回葯方》全書的方劑約有7000餘個)。《回回葯方》極大地豐富了中醫的本草學,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瑰寶。

阿拉伯—伊斯蘭醫學對傳統中醫學的醫葯經典著作也有重要影響。明初朱橚、滕碩、劉醇同編的《普濟方》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均錄有阿拉伯醫方。有的葯名是用阿拉伯葯名,如朵梯牙(天然硫酸鋅)、安咱蘆(波斯樹膠)、可鐵刺(西黃耆膠)、阿飛勇(鴉片)、紅石扁豆(雞血石)、李子樹膠(阿拉伯樹膠)、咱甫蘭(藏紅花、番梔子花)、雞子清、火煅大海螺、煉酥銅、奶女兒汁(奶汁、乳汁)、白雪粉(鉛白)等。
自清代起,阿拉伯—伊斯蘭醫學與中醫進一步融合,一些葯方和療法,已經成為中醫葯物學的內容。醫學理論上,清代著名伊斯蘭學者劉智根據阿拉伯醫學解剖知識,在《天方性理》中提出人的眼、耳、口、鼻以及四肢百體,均「各有所司」,但大腦「為百脈之總源,而百體之知覺運動皆賴焉」。在中國心理醫學史上,較早明確揭示人的器官活動與感知心理的生理基礎。一些阿拉伯醫生的後裔,運用新技術發展醫葯業。
阿拉伯—伊斯蘭醫學對中國少數民族醫學有較大影響。7世紀中葉,松贊干布邀請大食、印度和內地的醫生各1名到吐蕃編撰醫書,大食醫生寫了《主要文集補編》;三位醫生合編了綜合性醫書《無畏的武器》,全書共七卷,包括了三種不同來源的醫學。《維吾爾醫常用復方制劑手冊》里也保留有《醫典》的內容;《維吾爾葯志》(上冊)110餘種本草的名字有半數以上沿用阿拉伯語稱謂。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