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著名的
㈠ 亳州好玩的 地方有哪些
主要旅遊景點
1.花戲樓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花戲樓路,渦水南岸,原名大關帝廟,又稱山陝會館,是一座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專供演戲的建築。它座北面南,建築面積3163.1平方米,院內以大殿為主建築,戲樓輔襯,坐樓建於兩側,供看戲飲筵用。花戲樓,本是大帝廟的一座舞台。因其上面雕刻彩繪絢麗奪目而得名。花戲樓的建築秀麗玲瓏,雕繪精湛,別具一格,為請盛世的代表作,對研究我國戲劇的發展、雕繪藝術的精華都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2.曹操地下運兵道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區地下,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別通達城外。整個地道縱橫交錯,布局奧妙,立體分布,結構復雜,工程浩大。運兵道長達四千餘米,是迄今發現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它遠遠超過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價值,您若身臨其境,彷彿探尋一個千年奧秘,莫不為之驚嘆。因此,被譽為 「地下長城」。它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建築、軍事戰術以曹操軍事思想有重要意義。
3.曹操宗族墓群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曹操宗族墓群覆蓋著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現已開出來的有董園二號墓和章園一號墓。據考證董園二號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園一號墓為曹操父親曹嵩之墓,現在曹操宗祖墓群已被列為亳州十大建築之一,現在正在此開發大型的曹四公園。董園村石墓,位於亳州市董園村東南,墓內很遺憾的是隨葬品幾乎被焚盜一空,從中清理出的文物有:銅縷玉衣、玉枕、金屬豬、銅爪飾、陶瓷殘片等,尤其金屬豬,造型與今巴克夏品種豬十分近形,脊上凸,圓身,短腿,兩耳前豎,唇外侈,對研究中國養豬的發展史有重要價值。 4.古井酒文化博覽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古井酒文化博物館座落在曹操與華佗故里、葯材之鄉的安徽省亳州市,被譽為「華夏第一白酒博物館」。為仿明清宮廷建築,是安徽「十大」行業館之一,也是海內最早的酒文化博物館之一。博物館建於一九九四年,佔地三二00平方米,建築面積二二00平方米,總投資近二000萬元,由首都故宮博物院專家陳列布展,分為中國酒文化、古井酒文化、古井發展史、名酒薈萃、古井畫廊五大展區,一大批諸如儲秀宮慈禧太後專用酒器等國寶在館內展出,充分展示了中國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5.華祖庵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永安街,相傳曹操悔恨殺死同鄉名醫華佗所建。庵內廣植蔓佗羅,使人一跨進山門即受到傳統醫學的熏陶。華祖庵始建於唐宋年間,由廟祠、故居、古東園三個院落組成,佔地面積8600平方米。廟祠內外雙獅雄踞,古木虯枝盤空,殿宇輝煌,肅穆庄嚴。神醫塑像,熱誠慈祥倔強飄逸,神采奕奕。這里陳列著大量的醫史文獻和文物展品。西偏殿內,數組彩塑蠟像,配以燈光布景,引人入勝。東院修竹門,華佗自怡亭翹首昂然。這里也是華佗紀念館的所在地。自開放之日瞻仰勝跡、緬懷先哲的國內外各界人士絡繹不絕,華祖庵已成為世界研究華佗葯術的中心,歷史文化名城亳州的一處閃耀無限風光的景點。
6.曹操公園 曹操公園位於亳州市中心,魏武大道與芍花路交口處,西與亳州博物館相鄰,是在曹氏宗族墓——曹四孤堆文化保護單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園內建造了曹操紀念館,是亳州市最大的公園。曹操公園風景優美,現已成為亳州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7.湯王陵公園 湯王陵,即商湯王墓,湯王是我國古代最有德行的聖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們的尊敬,成湯王在位13年,死後葬於亳州。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傳,成湯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贊揚,為了紀念他特修建湯王陵公園。現已成為亳州重要的旅遊勝地之一。
8.道德中宮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今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於唐,重建於明萬曆年間。為歷代祭祀老子的宮觀,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宮」。內有老子道德經石刻,並陳列有關老子的文獻資料。宮前有問禮巷,傳說是當年孔子向老子問禮之地。宋時,渦河之濱有三個老子廟:河南省鹿邑縣的上清官、亳州城內的道德中宮、渦陽城北的下清宮。
9.白鷺洲風景區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利辛縣城東南18公里處。白鷺洲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是以茨淮新河水利工程為依託,以水利文化展示為主體,以生態旅遊休閑度假為主要發展方向的一個綜合性風景區。景區總佔地面積1800畝,其中陸地面積1200畝,水面600畝。在景區的西三角洲建造了水杉林、杜仲林、柳林、竹林、枇杷林、桂花林6個專題園林區,修建貫通了園林觀賞路徑。在水岸修築了河堤漢白玉護欄和水上碼頭,購置了遊艇和各種水上娛樂設施。建造了生態停車場、音樂休閑廣場、塑膠球場和三處拉膜景觀造型,設置了部分健身器材。
10. 亳州博物館 亳州博物館為仿漢城堡式建築,是在原三國攬勝宮基礎上改建而成,並於6月18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該管建築面積5200平方米,室內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文物庫房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館藏文物2071件套,填補了亳州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項空白,完善了城市服務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亳州博物館將成為亳州城市的名片、亳州歷史的底片、亳州文化的晶元。該館陳列的主題:《穿越五千年---亳州文化尋源》,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展示亳州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態。展覽由序廳、渦河文明、商湯都亳、道源聖地、漢魏風骨、天下望州、亳商市井、近代和當代亳州8個部分組成,共展出文物700餘件套。
11.天靜宮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渦陽縣閘北鎮鄭店村,距縣城中心五公里。是為了紀念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老子(今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人)而修建。此宮南臨渦河,三面環繞武家河,北枕龍山之峰,可謂撫山枕水之地,鍾靈毓秀之鄉。其中老子像高5.5米,重6000千克,目前為國內最大的老子銅像,堪稱中華第一。不久的將來,天靜宮將成為亳州市、安徽省乃至全國的著名旅遊勝地。2007年首屆中國渦陽老子文化節在天靜宮景區盛大開幕。
12.興華農業綜合示範庄園 三星級農家樂,始建於1997年,地處亳州市渦陽縣城西郊7.5公里處,省道307線南側1.5公里處,陳大鎮境內。該庄園總面積675畝,目前渦陽縣興華農業綜合示範庄園道路暢通,水面和園區綠化交錯有致,現有可利用水面200餘畝,已種植各類花卉苗木園圃65畝,數量達2.5萬棵,收集地方土樹種達16類,近2萬棵,引進各類綠化苗木近5萬棵,花卉13類,21個品種,近萬株。現已經對遊客開放的項目有:垂釣、休閑、餐飲、娛樂、採摘果實、遊船等。二〇〇六年十月二十四日省旅遊局、省農委聯合授予全省農家樂旅遊示範點稱號,這是亳州市首家獲得省級農家樂旅遊示範點的旅遊景區。
13.新四軍紀念館 國家AA級旅遊景區,坐落於亳州市渦陽縣新興集,距縣城20公里,北與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國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原為新四軍四師司令部舊址,1994年5月2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原新四軍第四師參謀長張震來新興集故地憑吊,命名並題寫了「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館名。紀念館佔地12畝,館房34間,專職人員3名。新建了高3.5米的彭雪楓將軍騎馬奔赴戰場的臣幅銅質雕像、彭雪楓德政碑。
14.尉遲寺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蒙城許町鎮境內,是目前國內保存較為完整、規模較大,以大汶口文化為主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從1998年至今先後進行了12次發掘,共出土各種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貴文物近萬件。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物報、北京晚報、新民晚報、文化周報及北京、河北、山東、安徽等其他幾十家媒體都曾作過報道。2002年「尉遲寺遺址的保護與展示規劃」已被國家文物局審核通過。
15.萬佛塔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蒙城縣城中心,因塔身內外嵌砌琉璃小佛近萬軀而得名。此塔為宋代建築風格,八角十三層樓閣式磚塔,高42.2米,造型優美,並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16.南京巷錢庄 又稱亳州錢庄,位於亳州市北關南京巷19號,是以貨幣為經營對象的民間金融機構舊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亳州自古為一大商埠,明清以來,金融業更趨繁榮。隨著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商賈雲集,商會林立。到清末民初,全城大小錢庄有33家,南京巷錢庄建於清道光年間,清未平遙 「日升昌」票號的分號。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亳州城內原有的錢庄舊址,絕大多數被拆除改建,僅有南京巷錢庄,保存較為完整,作為錢庄博物館,對外開放。
17.鄭店子風景區 國家AAAA風景區,位於亳州市城市西北角鄭店子 是渦河和洪河的交匯處,兩河與西一環路一起圍合的三角地帶,號稱「森林中的村落」。三角洲佔地面積約50公頃,三角洲旅遊區控制范圍約210公頃(2.1平方公里) 。用地處於城市結構「一帶六區」的渦河文化旅遊帶的端頭上,又是城市北入口的景觀節點
㈡ 亳州有什麼名勝古跡
亳州花戲樓,原名大關帝廟,又稱山陝會館,位於亳州市花戲樓路。
曹操地下運兵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區地下。
曹操宗族墓群,亳州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曹操宗族墓群覆蓋著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現已開出來的有董園二號墓和章園一號墓。
古井酒文化博覽園,坐落在曹操與華佗故里、葯材之鄉的安徽亳州,被譽為「華夏第一白酒博物館」。
曹操公園,位於亳州市中心,魏武大道與芍花路交口處,西與亳州博物館相鄰,是在曹氏宗族墓——曹四孤堆文化保護單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園內建造了曹操紀念館,是亳州市最大的公園。
華祖庵,位於亳州市永安街,相傳曹操悔恨殺死同鄉名醫華佗所建。庵內廣植蔓佗羅,使人一跨進山門即受到傳統醫學的熏陶。
㈢ 亳州七個特產是什麼
1、古井貢酒
古井貢酒是亳州傳統特產名酒。產自安徽省亳州市,屬於亳州地區特產的大麴濃香型白酒,有「酒中牡丹」之稱、被稱為中國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貢酒在中國釀酒史上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其淵源始於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將家鄉亳州產的「九醞春酒」和釀造方法進獻給漢獻帝劉協。
2、亳白芍
亳白芍,安徽省亳州市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亳白芍外觀呈圓柱形,平直或稍彎曲,兩端平截,長5厘米至18厘米,直徑1.0厘米至2.5厘米,表面類白色或淡紅棕色,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類白色微帶棕紅色。
3、亳菊
亳菊,安徽省亳州市特產,是菊花中的珍品,2014年被中國農業部登記為地理標志性農產品。
4、渦陽苔干
渦陽苔干,安徽亳州市渦陽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渦陽苔干是一種由萵苣狀的植物加工成的半干品條狀蔬菜。具有色澤翠綠,響脆有聲,味甘鮮美,爽口提神之特色,故以清新素雅著稱於世。
5、皖麥38
皖麥38,安徽省亳州市特產,是1997年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麥種,半冬性,抗寒性強,中熟。
6、貢殿粉絲
利辛貢殿粉絲,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特產,具有絲條細韌、色澤晶瑩、口感好、久煮軟而不化等特點。
7、銅關綠豆粉皮
銅關綠豆粉皮是安徽亳州著名的特產小吃,可涼拌,可熱食,相傳始於東漢。採用優質綠豆,通過傳統工藝生產而成。其特點是柔軟如緞,薄如蟬翠,晶瑩剔透,亦食亦菜。
㈣ 安徽亳州有哪些景點
曹操地下運兵道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區地下,以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別通達城外。整個地道縱橫交錯,布局奧妙,立體分布,結構復雜,工程浩大。運兵道長達四千餘米,是迄今發現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它遠遠超過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價值,您若身臨其境,彷彿探尋一個千年奧秘,莫不為之驚嘆。因此,被譽為 「地下長城」。它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建築、軍事戰術以曹操軍事思想有重要意義。
曹操宗族墓群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曹操宗族墓群覆蓋著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現已開出來的有董園二號墓和章園一號墓。據考證董園二號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園一號墓為曹操父親曹嵩之墓,現在曹操宗祖墓群已被列為亳州十大建築之一,現在正在此開發大型的曹四公園。董園村石墓,位於亳州市董園村東南,墓內很遺憾的是隨葬品幾乎被焚盜一空,從中清理出的文物有:銅縷玉衣、玉枕、金屬豬、銅爪飾、陶瓷殘片等,尤其金屬豬,造型與今巴克夏品種豬十分近形,脊上凸,圓身,短腿,兩耳前豎,唇外侈,對研究中國養豬的發展史有重要價值。
古井酒文化博覽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古井酒文化博物館座落在曹操與華佗故里、葯材之鄉的安徽省亳州市,被譽為「華夏第一白酒博物館」。為仿明清宮廷建築,是安徽「十大」行業館之一,也是海內最早的酒文化博物館之一。博物館建於一九九四年,佔地三二00平方米,建築面積二二00平方米,總投資近二000萬元,由首都故宮博物院專家陳列布展,分為中國酒文化、古井酒文化、古井發展史、名酒薈萃、古井畫廊五大展區,一大批諸如儲秀宮慈禧太後專用酒器等國寶在館內展出,充分展示了中國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華祖庵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永安街,相傳曹操悔恨殺死同鄉名醫華佗所建。庵內廣植蔓佗羅,使人一跨進山門即受到傳統醫學的熏陶。華祖庵始建於唐宋年間,由廟祠、故居、古東園三個院落組成,佔地面積8600平方米。廟祠內外雙獅雄踞,古木虯枝盤空,殿宇輝煌,肅穆庄嚴。神醫塑像,熱誠慈祥倔強飄逸,神采奕奕。這里陳列著大量的醫史文獻和文物展品。西偏殿內,數組彩塑蠟像,配以燈光布景,引人入勝。東院修竹門,華佗自怡亭翹首昂然。這里也是華佗紀念館的所在地。自開放之日瞻仰勝跡、緬懷先哲的國內外各界人士絡繹不絕,華祖庵已成為世界研究華佗葯術的中心,歷史文化名城亳州的一處閃耀無限風光的景點。
曹操公園 曹操公園位於亳州市中心,魏武大道與芍花路交口處,西與亳州博物館相鄰,是在曹氏宗族墓——曹四孤堆文化保護單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園內建造了曹操紀念館,是亳州市最大的公園。曹操公園風景優美,現已成為亳州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湯王陵公園 湯王陵,即商湯王墓,湯王是我國古代最有德行的聖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們的尊敬,成湯王在位13年,死後葬於亳州。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傳,成湯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贊揚,為了紀念他特修建湯王陵公園。現已成為亳州重要的旅遊勝地之一。
天靜宮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亳州市渦陽縣閘北鎮鄭店村,距縣城中心五公里。是為了紀念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老子(今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人)而修建。此宮南臨渦河,三面環繞武家河,北枕龍山之峰,可謂撫山枕水之地,鍾靈毓秀之鄉。其中老子像高5.5米,重6000千克,目前為國內最大的老子銅像,堪稱中華第一。不久的將來,天靜宮將成為亳州市、安徽省乃至全國的著名旅遊勝地。2007年首屆中國渦陽老子文化節在天靜宮景區盛大開幕。
新四軍紀念館 國家AA級旅遊景區,坐落於亳州市渦陽縣新興集,距縣城20公里,北與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國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原為新四軍四師司令部舊址,1994年5月2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原新四軍第四師參謀長張震來新興集故地憑吊,命名並題寫了「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館名。紀念館佔地12畝,館房34間,專職人員3名。新建了高3.5米的彭雪楓將軍騎馬奔赴戰場的臣幅銅質雕像、彭雪楓德政碑。
尉遲寺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蒙城許町鎮境內,是目前國內保存較為完整、規模較大,以大汶口文化為主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從1998年至今先後進行了12次發掘,共出土各種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貴文物近萬件。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物報、北京晚報、新民晚報、文化周報及北京、河北、山東、安徽等其他幾十家媒體都曾作過報道。2002年「尉遲寺遺址的保護與展示規劃」已被國家文物局審核通過。
萬佛塔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亳州市蒙城縣城中心,因塔身內外嵌砌琉璃小佛近萬軀而得名。此塔為宋代建築風格,八角十三層樓閣式磚塔,高42.2米,造型優美,並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南京巷錢庄 又稱亳州錢庄,位於亳州市北關南京巷19號,是以貨幣為經營對象的民間金融機構舊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亳州自古為一大商埠,明清以來,金融業更趨繁榮。隨著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商賈雲集,商會林立。到清末民初,全城大小錢庄有33家,南京巷錢庄建於清道光年間,清未平遙 「日升昌」票號的分號。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亳州城內原有的錢庄舊址,絕大多數被拆除改建,僅有南京巷錢庄,保存較為完整,作為錢庄博物館,對外開放。
鄭店子風景區 國家AAAA風景區,位於亳州市城市西北角鄭店子 是渦河和洪河的交匯處,兩河與西一環路一起圍合的三角地帶,號稱「森林中的村落」。三角洲佔地面積約50公頃,三角洲旅遊區控制范圍約210公頃(2.1平方公里) 。用地處於城市結構「一帶六區」的渦河文化旅遊帶的端頭上,又是城市北入口的景觀節點
㈤ 亳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1、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亳州蒙城縣)人,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
代表作為寓言《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經》,他本人也被封為南華真人,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2、曹操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魏武帝。曹操祖父曹騰在漢桓帝時擔任官職,封為費亭侯。
據說父親曹嵩出身不明,《三國志·武帝紀》中說他是「莫能審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國志》時間接引用三國吳人所著《曹瞞傳》中稱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說可信度很不高。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 曹操小名阿瞞、吉利,故而有曹阿瞞之說。
3、李敬玄
李敬玄(615年-682年),亳州譙縣(今安徽譙城)人,唐朝宰相。李敬玄早年曾為唐高宗的侍讀,歷任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尚書右丞、太子右庶子、中書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後進拜中書令,封趙國公。儀鳳三年(678年),李敬玄被任命為洮河道大總管,率軍征討吐蕃。
因不通兵事,大敗而回。後被貶為衡州刺史,又任揚州長史。永淳元年(682年),李敬玄病逝,追贈兗州都督,賜謚文憲。李敬玄年輕時博覽群書,精通禮制,後在馬周的推薦下,進入崇賢館,成為太子李治(即後來的唐高宗)的侍讀。
4、李紳
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李紳六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潤州無錫。二十七歲時中進士,補國子助教。後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淮南節度使等職,會昌六年(846年)在揚州逝世,年七十四。
追贈太尉,謚號「文肅」。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著有《樂府新題》二十首,已佚。代表作為《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5、馬玉昆
馬玉昆(?-1908年),字荊山,亦作景山,民間稱為馬三元,安徽亳州市蒙城馬集人。初以武童從毅軍宋慶參加對捻軍作戰,積功至都司,後擢總兵。1874年與左宗棠部共同抗擊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補授山西太原鎮總兵,協助宋慶防衛旅順口。7月朝鮮事急,奉令率軍至平壤。
在平壤保衛戰中,他指揮所部奮勇抗擊,重創日軍第九旅團。但因主帥葉志超貪生怕死,指揮失當,終於敗回國內。1895年在遼河下游與日軍作戰中,馬玉昆雖英勇善戰,但由於清軍各部不協,仍以清軍失敗而結束。1899年擢浙江提督,次年調還直隸提督。庚子之變時,馬玉昆率武衛左軍抵禦八國聯軍。
㈥ 安徽毫州最有名的是什麼
是亳州,不是毫州哦!!!
亳州市是安徽省省轄市,位於皖西北邊陲,黃淮平原南端,西北與河南省接壤,西南與阜陽市毗連,東與淮北市、蚌埠市相倚,東南與淮南市為鄰。亳州市是皖北地區的老工業基地,擁有機械製造、釀酒、卷煙、醫葯、紡織、食品、化工、建築建材、印刷等十幾大門類。亳州市全國重要的葯材、商品糧、優質棉、優質煙、優質繭生產基地,擁有葯材、釀酒、果蔬、烤煙、畜禽、蠶桑等資源和經濟優勢,地方名特優產品較多。從商城王建都開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1986年撤縣建市,同年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亳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亳州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無數燦若星辰的風流人物,英雄豪傑、文人墨客。亳州擁有眾多的世界之最、中國之最,其中包括世界最早使用麻醉劑進行手術等多項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之最、世界之最。亳州載入中國《歷史名人大辭典》的就有近百人:不為人知的姬俊(即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有一代聖君商湯;道家學說的創造人、思想家先賢老子,道家學說的傳承與發揚人、著名的思想家莊子;有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身的一梟雄曹操;有中醫外科鼻祖華佗;有「天資文藻,博文強識」的魏文帝曹丕;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詩的曹植;有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有在軍事上震古爍今的張良、曹仁、曹洪、夏侯淵、許褚等;還有代父從軍的孝烈將軍花木蘭;有中國道教上聲益極高,被宋太祖稱為「希夷先生」的陳摶,此外唐代著名憫農詩人李紳,畫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鳳翔,清代大書法家梁巘(yǎn),也都出生在亳州。
http://ke..com/view/3694.htm?fr=ala0_1_1
還是自己去看吧!!!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㈦ 毫州有什麼出名的小吃
亳州市利辛縣江集鎮的羊肉湯,最好喝了 ,渦陽那邊的都開車跑30多公里去喝。
㈧ 亳州十大名吃都是什麼
亳州十大名吃包括亳州牛肉饃、亳州鍋盔、蒙城撒湯、重油大燒、苔干、熏牛肉、鹵豬頭肉、干扣面、燒餅、粉皮、曹操魚頭等。具體如下:
1、亳州葯膳。亳州是中華葯都,葯膳的發展已有著千百年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誕生在渦陽的老子對養生就有深刻的論述,被歷代奉為養生的經典。東漢神醫華佗更是把食補養生與健體養身巧妙結合,開創了平民養生的先河。經過歷代不斷的完善、總結和提高,形成了中華美食與中醫葯文化的最佳組合產品——中華葯膳,倍受遊客的喜愛。
4、蒙城油酥燒餅。蒙城油酥燒餅是蒙城極具特色的名點,以小麥麵粉為原料,製作手法獨特,講究配料和火候,層層薄如紙,透明流油,焦酥可口。
5、撒湯。撒湯是安徽省金牌小吃,起源於蒙城縣,用老母雞、豬排等為原料,燉好後,打雞蛋在碗里,製成黃澄澄的肉湯蛋花茶,入口鮮咸,湯汁濃淡適宜。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偶嘗此湯,大加贊賞,從此聲名遠播。
6、亳州粉皮。亳州粉皮採用優質綠豆為原料,柔軟如緞,薄如蟬翼,晶瑩剔透,亦食亦菜。因其是純綠豆所做,具有極好的葯用保健作用,常食具有抗衰老、抗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有清熱解毒之功能。亳州最為出名的有銅關粉皮、曹操粉皮等。
7、苔干。渦陽縣義門鎮為全國最大的苔干生產、種植基地,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苔干之鄉」。苔干色澤鮮綠、質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價值極高,清乾隆年間曾進貢朝廷,後年年進貢朝廷,故稱之為「貢菜」。因其食之有聲音,清脆爽口,六十年代被周恩來總理形象地稱之為「響菜」。
8、嘛糊。嘛糊形似粥但卻比粥稠,有鹹淡之分,嘛糊製作講究,把黃豆、小米、大米等按照一定比例加工成澱粉調成糊,倒入近乎沸騰的熱水按照一定方向攪動,直至嘛糊全熟。吃時撒上少許咸黃豆、芝麻粉、涼芹菜即可。長期食用嘛糊能清熱去燥、潤肺利水。
9、渦陽干扣面。干扣面是渦陽地區的一種獨具風味的漢族傳統麵食,以煮熟的黃豆芽作鋪墊,配以蒜汁、蔥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醬油等為底料,煮熟的面條如雀巢一樣覆蓋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攪拌以後即可。干扣面已成為渦陽街面上的一道迷人的風景,有過往商賈來渦必吃干扣面、 「不吃干扣面枉來老子故里」之說。
10、曹操魚頭。這道菜顧名思義與曹操淵源頗深。據傳,曹操當年得了頭風病,請華佗給自己醫治,原本華佗打算採取開顱的方法,但被生性多疑的曹操拒絕了,華佗無奈便為曹操開出食療葯方。曹操經過一段時間的食療調理,身體狀況明顯好轉,這讓他越發佩服華佗醫術的高明。而華佗開出的食療葯方多年之後流傳開來並傳世至今,就是今日養生佳品曹操魚頭。
㈨ 亳州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亳州可以說是人才輩出,著名的有:
曹操(155—220)
三國時沛國譙(今亳州譙城區)人。
曹丕內(187—226)
即「魏文帝」。容三國時沛國譙(今亳州譙城區)人。
曹植(192—232)
三國時沛國譙(今亳州譙城區)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文帝之弟。
華佗(約145—208)
東漢沛國譙(今亳州譙城區)人。
張良(?—前189)
張良,字子房,漢朝初期大臣,亳縣人。在戰國時期,張良的祖父和父親曾先後任韓國的宰相。
曹霸(約704—約770)
唐代沛國譙(今亳州市)人。曹髦後裔,官左武衛將軍。擅畫馬,與其門生韓干最著名。成名於玄宗開元年間。
陳摶(871-989)
字圖南,亳州真源(今安徽亳縣)人,或謂西蜀崇龕(今四川安岳)人。少年勤奮好學,「及長,讀經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悉無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