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詹
『壹』 中國著名畫家有哪些
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國畫家:晏濟元、張仃、程十發、陳佩秋、黃永玉、方增先、劉文西、崔振寬、曾宓范、曾石齊、楊延文、張桂銘、吳山明、林墉、賈又福、何水法、龍瑞、何家英、盧禹舜。
新京津畫派:崔子范、孫其峰、孫克綱、張憑、張步、劉伯舒、張立辰、徐希杜、滋齡、王迎春、楊力舟、劉大為、王鏞聶、鷗勇力、馮遠、王明明、田黎明、史國良、陳平新。
海上水墨畫派:賀友直、林曦明、顏梅華、韓敏、劉旦宅、韓伍、陳家泠、戴敦邦、胡振郎、龔繼先、韓天衡、楊正新、毛國倫、蕭海春、韓碩、盧輔聖、施大畏、馬小娟、邊平、山何曦。
新浙派:王伯敏、顧生岳、洪世清、舒傳曦、孔仲起、盧坤峰、吳永良、童中燾、劉國輝、姜寶林、卓鶴君、張衛民、葉文夫、陳向迅、池沙鴻、尉曉榕、王贊、何加林、張捷、鄭力。
新金陵畫派:吳養木、張繼馨、喻繼、高盧星、堂孫君、良劉、懋善、楊明義、方駿、趙緒成、賀成、朱道平、劉二剛、宋玉麟、吳冠南、常進、楊春華、朱新建、徐樂樂、范揚、江宏偉。
嶺東畫派:楊之光、林墉、方楚雄、林豐俗、許欽松、 李東偉、劉昌潮、王蘭若、陳望、謝種松、杜應強、陳政明、陳延、蔡寶烈、詹偉明、許川如、王璜生、陳孝能、 李達人、楊培江。
嶺南畫派: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盧傳遠、陳金章、伍嘉陵、何永祥、黃楨祥。
『貳』 北京市延慶縣畫家詹良
我認識,離我們家不遠有一個畫廊,專門有售他的畫,剛搜索了一下他的資料,內供你參考,不知你容是否滿意?
作 者 簡 介
劉啟,號野儒,1951年生於北京市延慶縣,自幼酷愛美術,幾十年堅持不懈,師從於胥福亮、任福新、王澗泉等著名畫家。
1990年「觀瀑圖」榮獲北京市第一屆農民藝術節三等獎;
2003年「翠俗流泉」榮獲北京市地稅杯優秀獎;
2005年紀念抗戰60周年美術大展《平北軍分區舊址》獲二等獎,
「峽谷泛舟」榮獲北京市六區縣美術展三等獎;
2006年「峽谷覽勝」榮獲全國「盛世中華」書畫大展一等獎,同年參加北京市紀念32軍長征勝利70周年「更喜岷山千里雪」榮獲二等獎。
07年迎奧運民間藝術展「龍潭秀色」獲銀獎,許多作品被韓國書畫愛好者收藏,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農民書畫家研究會會員。
『叄』 姓詹的有哪些名人
1、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漢族,字眷誠,祖籍徽州婺源,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居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詹天佑出身於平民之家,他將終生奉獻給中國交通事業,他是鐵路事業的科技驕子。 詹天佑是清末和民國前期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中國人之一,至今他仍是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歷史人物之一。
2、詹體仁
建寧浦城(今屬福建省)人,宋代大臣、名士。少從朱熹學,後進士及第。初任太常少卿等職,後因參予策立寧宗,升太府卿,不久出知福州。後又改任靜江知府,任內減免賦稅,賑糧救災。官終司農卿。其博極群書,疏薦為當世名士。有《詹元善先生遺集》。
3、詹大南
詹大南(1914-——),安徽省金寨縣人。1929年5月在立夏節起義影響下參加革命。1931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3)著名畫家詹擴展閱讀:
詹姓由來
詹姓出自姬姓,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倡簡化字,民間一部分人把詹寫為占。詹文侯在幽王時任少師,見幽王寵愛褒姒,玩物喪志,遂辭職返回自己的封地。後來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亡國之禍,自己也命喪黃泉。
『肆』 清代有哪些著名畫家
清朝著名的山水畫家有四王四僧。
四王分別是: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他們受皇室扶植,是清初朝野共賞的畫界正統派。四王強調謹守歷代大家筆墨之法,所作多注仿某某筆法。章法也基本墨守陳規。雖然偶有寫真山水,筆法上卻也題上某某章法或筆法,以此表明正宗。
四僧分別是:漸江、髡殘、八大、石濤。其中八大先出家為僧,後因參加反清暴動未遂而無法繼續為僧,改為信道,故三僧加一道(八大山人),亦有戲稱為三個半和尚的。四僧都擅於山水畫,創作中強調直抒胸臆,反對食古不化,藝術上不為舊法所囿,筆法墨法借有所創新,對後人山水畫創作提供了借鑒之路。而八大山人的大寫意花鳥,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花鳥畫家,至今仍發揮著極大的啟迪和借鑒作用。
揚州八怪基本為花鳥畫家,與本題靠不上。另外,將他們與國外「印象派」和「野獸派」遭遇相比實在沒有可比性,根本是不同美學基礎和觀點。另外,揚州八怪的「怪」並未離開筆墨基礎,也仍然堅持了中國繪畫的美學基礎。這一點恐怕不懂國畫筆墨者從未想到或實在想不到。
另外,把四王比喻為現今行畫也為不妥。所謂行畫,指的是缺乏筆墨功力只得依葫蘆畫瓢。而四王的筆墨功夫遠非一般人可以企及,否則不會贏得朝野贊譽為正宗。真正開始貶低四王也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由學習了西畫回國的畫家開始。實際上,對四王應該如何看待,至今仍是值得商榷探討的問題。
(4)著名畫家詹擴展閱讀:
清代的畫壇由文人畫佔主導地位,山水畫科和水墨寫意畫法盛行,更多畫家追求筆墨情趣,在藝術形式上翻新出奇,並涌現出諸多不同風格的流派。清初朱耷、石濤的山水花鳥畫,中期的「揚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吳昌碩的仕女花鳥畫及楊柳青、桃花塢和民間年畫均對後人有很大影響。
『伍』 姓詹的在歷史上有幾位名人
詹何:戰國時楚國術士。善術數,傳說坐於家中,能知門外牛之毛色及以白布裹角。
詹雄:福州(今屬福建)人,唐末詩人。工詩,與陳黯等齊名。不第而終。
詹必勝:婺源(今屬江西)人,唐末將領。昭宗大順年間,王審知攻福州,年余不下。後審知擢必勝為先鋒兵馬使,強攻城之西南,必勝冒矢石先登。城破,必勝歿於陣。
詹琲: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詹敦仁子,五代時隱士。有文才,能詩。隱於鳳山,號鳳山山人。清源軍節度使陳洪曾向朝廷舉薦他,他固辭不就。
詹先野: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北宋時名士。其博鑒經史百家。仁宗天聖四年領鄉薦,繼應賢良科。後隱居武夷,吟詠山水間,終日忘歸,人謂其有仙風道骨。
詹體仁:建寧浦城(今屬福建)人,宋代大臣、名士。少從朱熹學,後進士及第。初任太常少卿等職,後因參予策立寧宗,升太府卿,不久出知福州。後又改任靜江知府,任內減免賦稅,賑糧救災。官終司農卿。其博極群書,疏薦為當世名士。有《詹元善先生遺集》。
詹師文:建寧崇安人,南宋詞人。進士出身,任婺源尉時,捕盜有功,因調江西憲司檢法官,治獄無冤。後歸家,以詞賦名於時。有《幔亭遺稿》、《通典編要》。
詹淵:建寧崇安人,宋代官吏。進士出身,授臨江戶曹掾。決獄清明,民有冤屈,皆找其審決,時有:「寧為戶曹非,不願他官直」之語。累遷監車輅院。
詹鳳翔:江西樂安人,元末明初理學家、文學家。洪武初被薦於京,以病免,歸任本府儒學訓導。自少至老書不釋手,有《大學中庸章句》、《家禮括要》、《律呂新書括要》、《理學類編》及《奎光堂文集》等。
詹泮:字少華,江西玉山人,明代官吏、詩人。正德十六年進士。章懋弟子,以講學為己任。官至禮科給事中。詩文別具一格,有《少華集》。
詹王圭:江西波陽人,明代官吏。正德進士。嘉靖初為建寧縣知府,有惠政,民為其樹「遺愛碑」於名宦祠。官終貴州副使。
詹方桂:清安徽休寧人,字天木。工書畫,精醫理,通術數,能預測天氣。順治二年,避居松羅山。有《四家小品》。
詹天寵:江西婺源人,清代易學家、書畫家。性聰慧,通曉陰陽、星緯、術數等書。工書、仿朱熹酷肖。善畫,尤善畫卉。
詹天佑:廣東南海(今屬廣州)人,近代鐵路工程學家。十二歲赴美留學。後入耶魯大學,學土木工程及鐵路專科。一九零五年創建京張鐵路,全線通車後,舉世皆驚。他是我國自行設計修建鐵路之第一人,特授工科進士。有《鐵路名詞表》、《京綏鐵路工程紀略》等。
『陸』 中國當代十大畫家
國際藝術界2009年選出了中國目前最厲害的十個畫家。資格是會對藝術有很大的創新,對國際尊重和欣賞的態度,仍然在世的畫家。十位畫家依次是吳冠中、趙無極、丁紹光、范曾、歐豪年、黃永玉、范光陵、陳丹青、高占祥、劉國松十位。實力也是不分上下。
在1958年雲的作品之後,他的畫開始沒有標題,他六七十年代的作品,開始擺脫一切束縛,肆意揮灑他的畫風,以各種創新組合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需求和感受。在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注入了更多的溫情和安逸,當年的激情和對立逐漸融入到了雲彩或水氣中。人們也發現了他的改變,如果說文字是他們創作的里程碑,那麼色彩的運用就是擴大了藝術家的繪畫語言。他曾說“我不怕死亡,也不怕老去,只要我能拿起畫筆我就無所畏懼,我只希望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一幅作品,要比上一張更出色,更自由。
『柒』 中國當代十大畫家有哪些
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國畫家:晏濟元、張仃、程十發、陳佩秋、黃永玉、方增先、劉文西、崔振寬、曾宓范、曾石齊、楊延文、張桂銘、吳山明、林墉、賈又福、何水法、龍瑞、何家英、盧禹舜。
新京津畫派:崔子范、孫其峰、孫克綱、張憑、張步、劉伯舒、張立辰、徐希杜、滋齡、王迎春、楊力舟、劉大為、王鏞聶、鷗勇力、馮遠、王明明、田黎明、史國良、陳平新。
海上水墨畫派:賀友直、林曦明、顏梅華、韓敏、劉旦宅、韓伍、陳家泠、戴敦邦、胡振郎、龔繼先、韓天衡、楊正新、毛國倫、蕭海春、韓碩、盧輔聖、施大畏、馬小娟、邊平、山何曦。
新浙派:王伯敏、顧生岳、洪世清、舒傳曦、孔仲起、盧坤峰、吳永良、童中燾、劉國輝、姜寶林、卓鶴君、張衛民、葉文夫、陳向迅、池沙鴻、尉曉榕、王贊、何加林、張捷、鄭力。
新金陵畫派:吳養木、張繼馨、喻繼、高盧星、堂孫君、良劉、懋善、楊明義、方駿、趙緒成、賀成、朱道平、劉二剛、宋玉麟、吳冠南、常進、楊春華、朱新建、徐樂樂、范揚、江宏偉。
嶺東畫派:楊之光、林墉、方楚雄、林豐俗、許欽松、 李東偉、劉昌潮、王蘭若、陳望、謝種松、杜應強、陳政明、陳延、蔡寶烈、詹偉明、許川如、王璜生、陳孝能、 李達人、楊培江。
嶺南畫派: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盧傳遠、陳金章、伍嘉陵、何永祥、黃楨祥。
『捌』 民國粉彩瓷畫家詹盪
這是民國時期的一個淺絳彩的燈籠罐,淺絳彩瓷是清末時景德鎮具有創新意內義的釉上彩新品種容。從同治、光緒到民國初約50年之間,將中國書畫藝術的「三絕」——詩、書、畫,在瓷器上表現,使瓷畫與傳統中國畫結合,創造出瓷畫的全新面貌。「淺絳」原是借用中國畫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畫輪廓並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畫,起源於元代。其畫家代表人物為黃公望。而淺絳彩瓷中的「淺絳」,系特指晚清至民國初流行的一種以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花紋,再染以淡赭和水綠、草綠、淡藍及紫色等,經低溫(650—700℃)燒成的一種特有的低溫彩釉。民國期間的瓷器價位在瓷器價位序列中是排在最後的,所以民國的瓷器價位一直不高,價位應在2000元左右。
『玖』 畫家詹黎明的價格
詹黎明,籍貫福建仙游縣,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大展,專並多次獲獎。屬作品流傳於美國、新加波、日本、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其工筆花鳥注重傳統的學習和對生活的吸收,形成了清新、高雅、意境幽遠的藝術風格。出版有:《水鄉花鳥畫法》天津楊柳畫社出版;《詹黎明工筆禽鳥》山東美術出版社.《工筆仙鶴畫法》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尺寸:70x68 價格: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