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詞鑒賞
⑴ 20-30首古詩詞及賞析
一、《送別》
作者:唐代王維
1、原文
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 白雲無盡時。
2、翻譯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隱居在終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須再問,看那白雲正無邊飄盪。
3、賞析
這是首送友人歸隱的詩,採用問答的方式從友人口中說出歸隱的原因,也表現了詩人復雜的思想感情。
詩人對友人關切愛護,既勸慰友人又對友人的歸隱生活流露出羨慕之情,說明詩人對自己的現實也不很滿意。全詩語言看似平淡無奇,但最後兩句卻頓增詩意,可謂詞淺情深,蘊含著不盡的意味。
二、《終南望餘雪》
作者:唐代祖詠
1、原文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2、翻譯
從長安望終南山北景色秀美,遠看嶺上積雪似乎浮在雲端。
雨雪晴後夕陽微光染亮樹梢,長安城中傍晚反增陣陣輕寒。
3、賞析
這首詩句句詠雪,句句從「望」字著眼,描寫終南山的雪景和雪後增寒的感受。起句寫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的整體印象。次句寫終南山的余雪,由於陰嶺高出雲端,遠遠望去,其上的皚皚積葉彷彿浮在空中。
第三句轉筆寫雪霽初晴時始見終南山的真實面門,「霽」字真實而傳神地寫出了夕陽的餘光平射在山上,染紅了林表的美麗畫面。末句承上句的夕陽,寫因望見終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
三、《八陣圖》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2、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3、賞析
此詩前二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後二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
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一格。
四、《送方外上人》
作者:唐代劉長卿
1、原文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2、翻譯
野鶴駕著孤雲高飛天空,豈肯在人間居住?
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們最熟悉的去處。
3、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以凌雲的野鶴形容僧人,貼切有味,理應不失孤雲野鶴般脫俗的品性;末兩句寫詩人對方外上人的諷喻規勸,勸上人隱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熱鬧的名勝去沽名釣譽。這首詩語言妙趣橫生,閑散淡遠,構思精巧。
五、《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作者:唐代韋應物
1、原文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2、翻譯
懷念你竟在這深秋的夜晚,散步詠嘆多麼寒涼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還未安眠。
3、賞析
此詩表達作者在秋夜對隱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首寫作者自己,即懷人之人;後半首寫正在臨平山學道的丘丹,即所懷之人。
全詩不以濃烈的字詞吸引讀者,而是從容落筆,淺淺著墨,語淡而情濃,言短而意深,格調古樸雅緻、安閑恬淡,給人玩味不盡的藝術體驗。
六、《望天門山》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翻譯
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
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3、賞析
此詩描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盪奔流的氣勢;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顯示了一種動態美。
全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風貌。
作品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動靜虛實,相映成趣,並能化靜為動,化動為靜,表現出一種新鮮的意趣。
七、《贈汪倫》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翻譯
李白乘舟將要離別遠行,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3、賞析
此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朴實、真誠的情感;
後兩句先用「深千尺」贊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
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像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八、《涼州詞》
作者:唐代王之渙
1、原文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翻譯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3、賞析
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黃河遠眺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正體現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這種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
九、《樂游原》
作者:唐代李商隱
1、原文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2、翻譯
傍晚時心情不快,駕著車登上古原。
夕陽啊無限美好,只不過接近黃昏。
3、賞析
此詩贊美黃昏前的原野風光,表達自己的感受。前兩句點出登原游覽的原因:由於黃昏日暮心情不適,便驅車登上古原;後兩句極力贊嘆晚景之美:在夕陽余暉照耀下,塗抹上一層金色的世界。
後兩句詩歷來膾炙人口,其意蘊非常豐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全詩語言明白如話,毫無雕飾,節奏明快,感喟深沉,富於哲理。
十、《尋隱者不遇》
作者:唐代賈島
1、原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采葯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他行蹤。
3、賞析
此詩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採用了寓問於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詩中以白雲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全詩遣詞通俗清麗,言繁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
十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作者:唐代王勃
1、原文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翻譯
雄偉的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遙望蜀地,穿過迷茫的風沙好像能望見泯江的五個渡口。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出外做官的人。
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就是遠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3、賞析
此詩形式整齊,平仄協調,對仗工穩。首聯寫景,描繪送別時的環境;次聯點題,突出詩人自己與杜少府的共同點;
頸聯是全詩的核心,強調友誼的真誠與持久,鼓勵友人樂觀對待人生,展現出詩人的寬廣胸襟;尾聯繼續勸勉朋友,壯其行色,鼓其勇氣。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一洗古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氣,音調爽朗,清新高遠,獨樹碑石,詩人以朴實、洗練的語言,表達出真實、自然、親切、豪爽的感情,體現出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
十二、《在獄詠蟬》
作者:唐代駱賓王
1、原文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2、翻譯
深秋季節西牆外寒蟬不停地鳴唱,蟬聲把我這囚徒的愁緒帶到遠方。
怎堪忍受正當玄鬢盛年的好時光,獨自吟誦白頭吟這么哀怨的詩行。
露重翅薄欲飛不能世態多麼炎涼,風多風大聲響易沉難保自身芬芳。
無人知道我像秋蟬般的清廉高潔,有誰能為我表白冰晶玉潔的心腸?
3、賞析
此詩作於患難之中,作者歌詠蟬的高潔品行,以蟬比興,以蟬寓己,寓情於物,寄託遙深,蟬人渾然一體,抒發了詩人品行高潔卻「遭時徽纆」的哀怨悲傷之情,表達了辨明無辜、昭雪沉冤的願望。
全詩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語意雙關,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是詠物詩中的名作。
十三、《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作者:唐代孟浩然
1、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2、翻譯
八月洞庭湖水暴漲幾與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輝映迷離難辨。
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想要渡湖卻苦於找不到船隻,聖明時代閑居又覺愧對明君。
坐看垂釣之人多麼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3、賞析
此詩是一首投贈之作,通過描述面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無舟的感嘆以及臨淵而羨魚的情懷而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希望張九齡予以援引之意。
前四句寫洞庭湖壯麗的景象和磅礴的氣勢,後四句是藉此抒發自己的政治熱情和希望。
全詩以望洞庭湖起興,由「欲濟無舟楫」過渡,對於本來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進行了潑墨山水般的大筆渲繪,呈現出八百里洞庭的闊大境象與壯偉景觀,取得撼人心魄的藝術效果,使此詩實際上成為山水傑作。
十四、《山居秋暝》
作者:唐代王維
1、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翻譯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盪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3、賞析
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
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十五、《月夜憶舍弟》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2、翻譯
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季的邊境傳來孤雁的哀鳴。
今天是白露節更懷念家裡人,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
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消息。
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因為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
3、賞析
此詩首聯和頷聯寫景,烘托出戰爭的氛圍。頸聯和尾聯在此基礎上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訊,於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以後的白露時節,在戌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
全詩托物詠懷,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語言精工,格調沉鬱哀傷,真摯感人。
十六、《卜運算元·詠梅》
作者:宋代陸游
1、原文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翻譯
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一陣陣凄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佔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艷心懷妒忌將她中傷。縱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
3、賞析
這是一首詠梅詞,上片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下片寫梅花的靈魂及生死觀。詞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調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雖終生坎坷卻堅貞不屈,達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
十七、《聲聲慢·尋尋覓覓》
作者:宋代李清照
1、原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翻譯
整天都在尋覓一切清冷慘淡,我不由感到極度的哀傷凄涼。乍暖還寒的秋季最難以調養。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禦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飛過去了,傷心的是卻是原來的舊日相識。
家中的後園中已開滿了菊花,我引憂傷憔悴無心賞花惜花、如今花兒將敗還有誰能採摘?靜坐窗前獨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細雨淋瀝黃昏時分、那雨聲還點點滴滴。此情此景,用一個愁字又怎麼能說的夠?
3、賞析
作品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此詞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開頭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點點滴滴」又前後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盪不安的心境。全詞一字一淚,風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極富藝術感染力。
十八、《早發白帝城》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翻譯
清晨告別白雲之間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達。
江兩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著,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3、賞析
此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十九、《登鸛雀樓》
作者:唐代王之渙
1、原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翻譯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3、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二十、《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作者:唐代裴迪
1、原文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2、翻譯
你若要歸山無論深處淺處都要去看看;要盡情地賞玩山巒溝壑的清凈秀美。千萬別學陶淵明筆下那個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暫時遊了游就匆匆出山。
3、賞析
這是一首勸勉詩,勸勉崔九既要隱居,就必須堅定不移,不要三心兩意,入山復出,不甘久隱。
全詩用語淺淡,近乎口語,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勸,或反諷,喻之以理,曉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蘊涵著濃郁的朋友情誼,含意頗為深遠。
⑵ 知名詩詞及賞析
大林寺桃花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注釋】
人間①四月芳菲②盡
⑶ 著名現代詩全文及賞析
《斷章》 "新月派"詩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
原文: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賞析:
全詩分為兩節,恰似並置在一起的兩組鏡頭。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和「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這組鏡頭攝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景象,第一個鏡頭中「你」是看風景的主體,到第二鏡頭里,橋上的「你」就是樓上人眼中的風景,成為看的客體了,主客體位置不著痕跡的轉換,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種相對性。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和「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兩個鏡頭又構成了另一組並列蒙太奇,是對前一組鏡頭顯示的哲學上的相對性的強化。詩人解釋說:「這是抒情詩,當然說是情詩也可以,但絕不是自己對什麼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
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意味進一步體會,也就超出一對男女相互關系的意義。」
李健吾認為,這首詩著重在「裝飾」兩個字,認為是「詩人對於人生的解釋」,「詩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裡卻埋著說不盡的悲哀」。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蘊是不可究盡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也正是這首詩美麗的地方。
在藝術上,這首詩所表現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復雜的觀念與意緒,但是詩人並未進行直接的陳述與抒情,而是通過客觀形象和意象的呈現,將詩意間接表現,詩作有著突出的畫面感與空間感,意境深邃悠遠,又有著西方詩歌的暗示性,含蓄深沉,頗具情調。
(3)著名詩詞鑒賞擴展閱讀:
《斷章》創作背景
《斷章》創作於1935年10月,是一首精緻的哲理詩。據作者自雲,這四行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行使他滿意,於是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由此而來。
⑷ 有名的古詩鑒賞
01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在他的山水詩里,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也是這樣。
全詩旨在寫靜,卻以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處理,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
02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人曾滿懷希望奔入長安,而今卻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
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湧上心頭。
03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徵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
無聲的靜寂、無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於覺察;但有聲的靜寂,有光的幽暗,則較少為人所注意。
04 《秋日湖上》
唐·薛瑩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千百年不斷發生的事都有隨著太湖上的水面浮浮沉沉,俱隨著湖水向東流去。
名利爭奪、打打殺殺都隨著歷史的車輪銷為匿跡。唯一不變的,只是那一道江水。
05 《辛夷塢》
唐·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此詩由花開寫到花落,而以一句環境描寫插入其中,一前後境況迥異,由秀發轉為零落。
短短四句詩,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讓人體會到一種對時代環境的寂寞感。
⑸ 經典詩詞及賞析
朱湘(字子沅)是二十年代清華園的四個學生詩人之一,與饒孟侃(字子理)、孫大雨(字子潛)和楊世恩(字子惠)並稱為「清華四子」,後來與其他三子成為了中國現代詩壇上的重要詩人。在校期間,他的藝術天分已經嶄露出來,當時就是清華校園的文學名人。
朱湘是一個性格獨特、對藝術充滿執著的詩人,他在清華六年學生生活並不順利,曾因記滿三次大過而受到勒令退學的處分,1926年復學後又讀了一年才畢業。但這並不意味著朱湘的學習成績不好,他「中英文永遠是超等上等,一切客觀的道德藩籬如嫖賭煙酒向來沒有犯越過,只因喜讀文學書籍時常逃課以至只差半年即可游美的時候被學校開除掉了。」他在給清華文學社的顧一樵的信中說,他離校的原因是「向失望宣戰。這種失望是多方面的」,但他又對清華園無限留戀:「清華又有許多令我不舍之處。這種兩面為難的心情是最難堪的了。反不如清華一點令人留戀的地方也無倒好些。」他之不滿意清華在於:「人生是奮斗的,而清華只有鑽分數;人生是變換的,而清華只有單調;人生是熱辣辣的,而清華只是隔靴搔癢。」嚴格的校園生活,對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來說,不免感到拘囿;但清華的自然人文環境,畢竟給過他熏染和陶冶,使他後來的創作道路走得更為扎實。
有風時白楊蕭蕭著,
無風時白楊蕭蕭著,
蕭蕭外更聽不到什麼。
野花悄悄的發了,
野花悄悄的謝了,
悄悄外園里更沒有什麼。
看起來這是一首完全寫景的詩歌,然而景物中蘊涵著「情語」:沒有生氣的「廢園」里除了蕭蕭的白楊,無所聽、無所見,在悄沒聲中歲月流逝,青春不再,這其實就是詩人心目中死氣沉沉的校園的象徵。含蓄的形式下透露出不滿和苦悶,當然這不滿還是比較朦朧的,不像這首《冬夜歌》,直截了當地寫明副標題「敬勉《周刊》產物質而革課程也」:
聳暮空紫色西山,
山頂戴著白雪之冠;
山陰飄清華校旗,
但清華旗色何其黯然!
夕陽是清華的靈魂,
漫天的黑雲將他攫吞;
遺下物質的軀殼,
有大會堂作伊的墳墓。
玄冰彷彿功課,
壓住本性活潑的小河,
月光只映他滯重的面色,
再不見風中的笑窩。
詩人用象徵比喻的手法,描寫彌漫著物質氣息的校園,吞噬靈氣如墳墓,缺乏自主意識像石像,刻板教條。其實它並不缺少靈秀的環境,就像它不缺少活潑的少年一樣,然而黑雲壓住了美景,功課窒息了學生的天性。詩人忍不住要吶喊:趕走冬夜,讓春色重臨校園。
朱湘獨立不羈的思想也同樣表現在這一時期的論文中,《課程上前車之鑒》中,朱湘提出要提倡自由發展,減少課時,改為自修,以交心得代替傳統的考試模式。在《精神教育》一文中,更提出「出世的教育」,即精神教育,提高青年人的審美情趣,而不能總沉浸於世俗之中。
從學生時代起,朱湘的個性就較乖僻、焦躁,可是他的詩歌卻是少有的平靜和諧,他彷彿在創作之前洗凈了身內身外的煩惱,給詩歌留下一方神聖和諧的園地。從創作初起時就十分注重錘煉詩歌的情感和形式,他的內心是喧囂的,而他的詩情卻是寧靜而柔美的:
春天的花香真正醉人,
一陣陣溫風拂上人身,
你瞧日光它移的多慢,
你聽蜜蜂在窗子外哼:
睡呀,寶寶,
蜜蜂飛的真輕。
……
舒緩的旋律,悠揚的節奏,錯落有致的詩行,加上活潑清新的形象,在不經意中營造出一派和諧世界,給人以閱讀與聆聽的雙重美感。朱湘孜孜不倦地進行著新格律的探索,他特別追求「理智節制情感」的具有東方神韻的美學原則,從詩的情感到詩的章法、字句,他一直不懈地實踐著,形式上講究整齊、對稱,詩韻上講究與內容情緒合一,這些努力使朱湘在新詩創作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雨 景
文/朱湘
我心愛的雨景也多著呀:
春夜夢回時窗前的淅瀝;
急雨點打上蕉葉的聲音;
霧一般拂著人臉的雨絲;
從電光中潑下來的雷雨——
但將雨時的天我最愛了。
它雖然是灰色的卻透明;
它蘊著一種無聲的期待。
並且從雲氣中,不知哪裡,
飄來一聲清脆的鳥啼。
(選自《朱湘代表作》)
[賞析]
雨中的景象,在古往今來的詩人筆下寫盡了,但在朱湘筆下卻有了新的意境。詩以種種關於雨的新鮮意象和感覺,表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期待。詩人對自然美廣泛的興味與追求,用隱蔽而又鮮明的色彩的意象表達出來了。詩中既寫了千姿百態的自然美,也象徵著豐富多彩的生活美;既寫出了現實生活中已經展現的種種美的景象,也寫出了對現實生活中尚未出現的令人嚮往期待的美。寂寞的雲氣中飄來的一聲「清脆的鳥啼」,這是多麼令人神往而深思。自然美和生活美在作者筆下融成一片詩情美,充滿了韻色與姿態。
《雨景》是《草莽集》中唯一的一首「無韻詩」,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這本詩集中最優秀的「寫景詩」。在這首新穎、清雋的小詩中,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剎那間奇異的感受,細膩含蓄,純凈清新。朱湘的寫景小詩與冰心、宗白華的小詩不同,他不是從自然中獲得人生啟示,而是單純而滿懷驚異地描繪自然之美,顯示了一個沉醉於大自然中的純粹詩人卓爾不群的藝術才華。詩歌的調子輕快,同時也顯示了「句的均齊」。
⑹ 名詩詩詞鑒賞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專麻。
待到重陽屬日,還來就菊花。
大意
老朋友准備好了飯菜,邀請我到他朴實的田家作客。
村子外圍被一片綠樹環抱,而郊外則是蒼翠碧綠的小山包平斜著。
打開窗戶面對著的是打穀場和菜園,我們兩個端著酒杯邊喝酒邊談論莊稼的長勢。
等到重陽節的那一天,就再來這里邊欣賞菊花暢飲美酒。
評析
⑺ 17首著名古詩詞,帶賞析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渭川田家》一詩: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歌式微。
田家行
作者: 王建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繰車鳴。
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
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
田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野老歌 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聶夷中 傷田家
二月賣新絲,
五月糶新谷。
醫得眼前瘡,
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
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
偏照逃亡屋。
觀田家 作者: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山中寡婦
唐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薴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渭川田家 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鴝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春中田園 王維
屋中春鳩鳴,樹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楊,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歲晏行 杜甫
歲雲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漁父天寒網罟凍,
莫徭射雁鳴桑弓。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
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軸茅茨空。楚人重魚不重鳥,
汝休枉殺南飛鴻。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
往日用錢捉私鑄,今許鉛錫和青銅。刻泥為之最易得,
好惡不合長相蒙。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
燒歌 溫庭筠
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微紅夕如滅,短焰復相連。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低隨回風盡,遠照檐茅赤。
鄰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自言楚越俗,燒畲為早田。
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
新年春雨晴,處處賽神聲。持錢就人卜,敲瓦隔林鳴。
卜得山上卦,歸來桑棗下。吹火向白茅,腰鐮映赬蔗。
風驅槲葉煙,槲樹連平山。迸星拂霞外,飛燼落階前。
仰面呻復嚏,鴉娘咒豐歲。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
歸田園居
【魏晉】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拔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歸園田居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椋,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田園言懷
【唐】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里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田園作
【唐】孟浩然
弊廬隔塵喧,惟先養恬素。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沖天羨鴻鴣,爭食羞雞鶩。
望斷金馬門,勞歌采樵路。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春中田園作
【唐】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淇上田園即事
【唐】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秋中雨田園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雲暗,蕭蕭密雨垂。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
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亂流發通圃,腐葉著秋枝。
暮爨新樵濕,晨漁舊浦移。空餘去年菊,花發在東籬。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C.思鄉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雲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江上送友人南遊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思鄉作
【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雲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冬日山居思鄉
【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雲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雲夢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
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雲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故鄉杏花
【唐】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江外思鄉
【唐】韋庄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遠望
【唐】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和三鄉詩
【唐】高衢
南北千山與萬山,軒車誰不思鄉關。
獨留芳翰悲前跡,陌上恐傷桃李顏。
鄉思
【唐】薛濤
峨嵋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中流
⑻ 清著名詩詞和賞析
己亥雜詩(清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譯文:
只有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氣,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有用之才。
賞析: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現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於人才,而朝廷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才,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徵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與批論。「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像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傑出人物的涌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辟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請採納
⑼ 著名詩詞鑒賞
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1)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2),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覺飛,汀(5)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6), 皎皎空中孤月輪(7)。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8),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9)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10),青楓浦(11)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12)子?何處相思明月樓(13)? 可憐樓上月徘徊(14),應照離人(15)妝鏡台(16)。 玉戶(17)簾中卷不去,搗衣砧(18)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19),願(20)逐月華(21)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22)。 昨夜閑潭(23)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古音xiá)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 (24)無限路(25)。 不知乘月(26)幾人歸,落月搖情(27)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此詩乃千古絕唱,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聞一多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全詩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造性地再現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遊子思婦的離別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凈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優美,膾炙人口。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盪,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台。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此二句寫月光之清澈無邊,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幽靜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 美麗的春江花月夜
,也因這一首詩,被喻為「孤篇橫絕全唐」。 作者抓住揚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揚子江一帶月下夜景中最動人的五種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著對生活美好的嚮往把揚州的景色以文字表達出來。 整篇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一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盪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彷彿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這種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是緊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來的。人生代代相繼,江月年年如此。一輪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著什麼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願。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騰遠去。隨著江水的流動,詩篇遂生波瀾,將詩情推向更深遠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無情,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 「白雲」四句總寫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托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盪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然而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雲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台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里「卷」和「拂」兩個痴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攪擾著她,此時此刻,月色不也照著遠方的愛人嗎?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託明月遙寄相思之情。 最後八句寫遊子,詩人用落花、流水、殘月來烘托他的思歸之情。「扁舟子」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花落幽潭,春光將老,人還遠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襯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麼遙遠。「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他的鄉思。他思忖: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他那無著無落的離情,伴著殘月之光,灑滿在江邊的樹林之上…… 「落月搖情滿江樹」,這結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沙、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詩的韻律節奏也饒有特色。詩人灌注在詩中的感情旋律極其悲慨激盪,但那旋律既不是哀絲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夢幻曲,含蘊,雋永。詩的內在感情是那樣熱烈、深沉,看來卻是自然的、平和的,猶如脈搏跳動那樣有規律,有節奏,而詩的韻律也相應地揚抑迴旋。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後以仄聲遇韻結束。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交互雜沓,高低音相間,依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微極(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微級(遇)。全詩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後應,既回環反復,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諧美。
⑽ 著名詩詞鑒賞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
【題解】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靜寧西南),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楚河流域、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唐時屬安西都戶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
李白少年時代受到良好的教育,聰慧異常,才華橫溢,有「濟蒼生」「安社稷」的遠大理想,又浮雲富貴,糞土王侯,隱逸求仙,不屑仕進。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天寶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後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繼續他那飄盪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永王璘兵敗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他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了獨特的詩風,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杜甫贊揚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存世。
本詩選自《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版。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2]。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3]。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4]。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5]。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6]。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7]。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8]。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9]。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10]。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11]。【注釋】
[1]《將進酒》,原屬漢樂府短簫鐃歌,即「勸酒歌」,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雲。將(qiāng),請。
[2]君不見,是樂府中常用的一種誇語。天上來,黃河發源於青海,因那裡地勢極高,故稱。
[3]高堂,高大的廳堂。青絲,黑發。此句意為在高堂上的明鏡中看到了自己的白發而悲傷。
[4]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5]會須,正應當。
[6]岑夫子,岑勛。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
[7]與君,給你們,為你們。君,指岑、元二人。
[8]鍾鼓,富貴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饌(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
[9]陳王,指陳思王曹植。平樂,觀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恣,縱情任意。謔(xuè):戲。此句化用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10]徑須,乾脆,只管。沽:買。
[11]五花馬,指名貴的馬。一說毛色作五花紋,一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爾,你。銷:同「消」。
賞析: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雲。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贇《分類補注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贇)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抒。
詩篇發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藉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誇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捲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海」)所沒有的。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誇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誇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誇張。於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恆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沈德潛說:「此種格調,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於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人生得意須盡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並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詩人於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贊嘆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簡直象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於此,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為什麼不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呢!破費又算得了什麼──「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裡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麼豪壯的詩句!
至此,狂放之情趨於高潮,詩的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躍然紙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了,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奏富於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
「鍾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鍾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並放言「但願長醉不復醒」。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而為憤激。這里不僅是酒後吐狂言,而且是酒後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於憤慨。以下「古來聖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詩人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所以說古人「寂寞」,也表現出自己「寂寞」。因此才願長醉不醒了。這里,詩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了。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並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何以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系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再者,「陳王」曹植於丕、叡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聖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源於此。
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而且看起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而且愈來愈狂。「主人何為言少錢」,既照應「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後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不惜將出名貴寶物──「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的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這結尾之妙,不僅在於「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浪漫色彩極濃。快人快語,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合,而「萬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雲從空,隨風變滅」的結尾,顯見詩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誇張手法不無關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