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著名建築
A. 煙台福山 駕管所在哪 旁邊有什麼標志性建築。
福山區交警大隊車管所在福山區奇泉路(也有人叫西外環路)偏南,在福山中內心城區西邊,標志性建築容不多,對面是清洋工業園,知名企業有國冶冶金,再就是和福山新大集在一條路上,在大集的南邊。開車走的話,從福山南邊走,可以走(由區醫院向西)南山路—802省道—右拐至奇泉路—向北約100米路西;從北邊走,可以走永達街(也叫北五路)—過福海路交叉路口向西—至永達街與奇泉路交叉—左轉至奇泉路—向南約五公里路西。
B. 天福山起義紀念館的建築特點
紀念館始建於1974年。兩棵翠柏在眾多奇樹異木的簇擁下矗立在廣場門口兩側。氣勢恢弘的紀念館大樓上空門額和紀念塔上刻有郭沫若的題字。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同志為新建的文登黨史館題字。置身館前,便有一種幽雅美麗、神聖庄嚴的感覺。
紀念館展廳400多平方米的展帶上,圖文並茂、翔實完整地記述描繪出中共膠東黨組織領導人民進行不屈不撓的革命斗爭史和起義部隊由弱到強,南征北戰,英勇殺敵所走過的光輝戰斗歷程。整個展廳真實再現了當年天福山起義的全過程。文登黨史館展廳以翔實的資料系統記述了中共文登地方黨組織艱難曲折的光輝歷程和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景區東部,是天福山武裝起義的舊址。當年玉皇廟(已拆除)獨院草屋便是以理琪為首的中共膠東特委領導在起義前臨時召開會議的地方;草屋西側旁平坦地是當年武裝起義的會場;
會場北部山頂上用漢白玉及青石精工建造起雄偉壯觀的「天福山起義紀念塔」,紀念塔上鐫刻著毛澤東手書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郭沫若手書的「天福山起義紀念塔」;在臨時會址東部拾級而上的山頂上是三軍豎立義旗的地方,如今文化部門投資十萬元建起秀麗典雅的「紅旗亭」供中外觀眾觀光游覽;順「紅旗亭」旁蜿蜒而下的山路至山底水庫旁,有當年「三軍」戰士親手挖掘出的一眼清澈甘洌的「天福泉井」。建館後,天福山紀念館景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行動。先後從南京雨花台、膠東各地園藝場和民間購置了大量名貴風景樹、奇花異木栽植在起義舊址上並與其毗鄰的天福山國家森林公園、天福山革命烈士陵園交相輝映,已成為人們仰慕的革命聖地和休閑游覽的最佳去處。
C. 擁有濃郁清末民初風貌的旅遊街區在福山哪個位置
01
福山舊時有城。據《重修常昭合志》(以下簡稱《合志》)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侍郎胡宗憲平倭患後,設副總兵駐福山港,常熟知縣馮舜漁築城。”
“福山城周四里,為三門。”這“三門”是南門、北門和東門。
▲南苑茶館舊址
南苑既是茶館又是書場,書廳能容300餘人,這里地處鬧市,所以茶客眾多,生意興隆。
北城外原有一條小街,它是南街的延伸段,也稱“南街”,但因它位於總兵城護橋北端,人們就依橋而名,稱其為“護橋街”了。
北城門和護橋拆除後,護橋街與南街連接了起來,成了一條長街。
周正揚認為,護橋街地處東灣街、西灣街和北街的交會處,是古鎮的中心,大有發展前途,便在街兩側的廢墟和空地上建造了多幢漂亮的木樓店鋪,之後廉價出售或出租給當地商家或居民開店營業。於是護橋街漸漸地成了繁華的商業街。
06
護橋東側的城牆坍塌後,護城河也因淤塞而被填平,成了一條東西走向的新街,往東通到大廟場。
周正揚又在這條街的西口上方築了一座空中樓閣,橫跨於新街之上,南接丁家樓,北接汪根松肉庄,這棟建築在當初頗為奇特壯觀,人稱“過街樓”。樓上設值班室,募青壯男子義務值勤,夜間上下半夜輪替巡防,每班2人,以察報匪盜和火警。
過街樓南檐懸一口大銅鍾,口若臉盆,哪處發生火災,值巡人員立即敲響警鍾,鍾聲洪亮,遠播數里。義務消防人員聞聲迅即集合,扛著“水龍”飛一般地奔向現場滅火。
過街樓北端,下面的汪根松肉庄是護橋街南端第一家店鋪,坐東朝西,兩開間門面,右間賣海貨,由汪夫人經營;左間賣豬肉,由汪根松之婿王冠三執刀。
D. 有哪位前輩知道煙台福山區都有哪些建築公司
雖然我是福山人可抱歉的是我不知道…不好意思吖
E. 煙台市福山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煙台市福山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03月1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土木建回築等。
法定代答表人:衛德平
成立時間:2001-03-10
注冊資本:26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61122801002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山區北四路
F. 請幫我列一下山西大同七個縣各都有哪些具有代表性,標志性的旅遊景點或是建築物
華嚴寺、善化寺、平型關戰役遺址 懸空寺 平城遺址
許家窯人遺址版 九龍壁 曲回寺石像權冢、方山永固陵、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
覺山寺塔、渾源永安寺、長城(大同段)
栗毓美墓、沙梁坡墓群、古城堡墓群、禪房寺塔、大同煤礦萬人坑、山西省立第三中學舊址、
天鎮慈雲寺、廣靈水神堂、雲林寺
鼓樓、大同府文廟、大同關帝廟觀音堂、高山遺址、青磁窯遺址、
許從贇墓、吉家莊遺址、盤山石窟、趙武靈王墓、古城墓群、千福山漢墓群、洗馬庄漢墓群、
渾源文廟、恆山建築群、、界庄遺址、古磁窯窯址、麻庄漢墓群、
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銅器遺址、興國寺、
大同古城牆、北魏鹿苑、大同天主堂、帝君廟、龍王廟、高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寧靜寺、宜寧縣城遺址、揚州窯石徑幢、魯班窯石窟、吳官屯石窟、代藩九王墳、
羅家灣遺址、古城遺址、雲岡南梁遺址
G. 威海歷史的遺址、古建築圖片
威海
編輯
聲明
本詞條已參考行政區域類詞條編輯指南進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議或想參與整理,歡迎您與網路地理組一起交流。
威海,中國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煙台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總面積579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7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85.9公里。轄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1]
威海別名威海衛,意為威震海疆。威海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的發源地、甲午海戰的發生地,甲午戰爭後被列強侵佔並回歸祖國的「七子」之一。
威海是「三海一門」之一。1984年,威海成為第一批中國沿海開放城市。1990年被評為中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1996年被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2009年5月7日被評選為國家森林城市。2015年成為中韓自貿區先行示範城市。
2016年6月14日,中科院對外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顯示,威海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排名第五。[2]
城市網路景點美食文化人物歷史建設學校
快速導航
旅遊預測
中文名稱
威海(漢語拼音:wēi hǎi)
外文名稱
Weihai
別 名
威海衛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山東省
下轄地區
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
政府駐地
威海市環翠區新威路1號
電話區號
(+86)0631
郵政區碼
264200
地理位置
山東半島東端
面 積
5797平方公里[3]
人 口
280.92萬(2014年)
方 言
膠遼官話-登連片-威海話
氣候條件
北暖溫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劉公島、成山頭、國際海水浴場、赤山、銀灘、華夏城、天鵝湖
機 場
威海國際機場
火車站
威海站、威海北站、文登東站
車牌代碼
魯K
主要港口
威海港、石島港、龍眼港、俚島港
重點高校
山東大學、哈工大(威海)
重點中學
威海一中、威海二中
市 花
桂花
市 樹
合歡
地區生產總值
2790.34億元人民幣(2014年)
人均生產總值
16170美元(2014年)
汽車站
威海汽車站、威海汽車北站
行政代碼
371002
目錄
1 歷史沿革
2 地理環境
▪ 氣候特徵
▪ 地質地貌
▪ 土壤類型
▪ 水文
▪ 海岸線
3 自然資源
▪ 礦產資源
▪ 土地
▪ 水力
▪ 生物
4 行政區劃
5 人口
6 經濟
▪ 綜述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7 中韓自貿區
8 交通
▪ 航空
▪ 鐵路
▪ 航運
▪ 公路
9 城市建設
▪ 民生
▪ 科技
▪ 教育
▪ 文化
▪ 衛生
▪ 體育
10 旅遊
▪ 注意事項
11 城市榮譽
12 友好城市
13 著名人物
14 七子之歌——威海衛
歷史沿革
編輯
威海市歷史悠久。據境內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境內之遠古歷史,已經難考。《史記·夏本紀》雲:「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西漢孔安國曰:「東表之地稱嵎夷。」清胡謂《禹貢錐指》稱:「今登州、萊州二府,皆為禹貢萊夷之地。」據此推斷,夏、商、周三代今市境為東方嵎夷之地,屬青州,有萊夷聚居。
春秋時期
境內先後為萊子國地、齊國東萊地。萊子國為姜姓東方夷國。清宣統《山東通志卷二十·封建》雲:「春秋襄公七年,齊晏弱圍萊,萊共公浮柔奔棠。棠,萊邑,晏弱圍棠滅之,遷萊於郳。」齊滅萊後,因萊地位於齊國之東,始稱東萊(一說在歷史上萊與東萊是兩個國家)。《漢書·地理志》不夜縣注曰:「《齊地記》雲:『古有萊地。
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今市境先屬齊郡,後屬膠東郡,為腄縣地。《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並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之罘,立石頌秦德焉」。秦之腄縣,設治於今煙台市福山區境內,以東別無他縣。
西漢時期
境內屬青州東萊郡地。《漢書·地理志》東萊郡注謂:「高帝置。師古曰:故萊子國也。」東萊郡治在今萊州市,領縣十七,今市境內置有不夜縣(設治於今榮成市不夜)、昌陽縣(設治於今文登市宋村東)、育犁縣(設治於今乳山市城陰村南)。是為境內有縣級政區建置之始。
東漢時期
東漢初省並不夜、育犁二縣,境內仍屬青州東萊郡。郡治由今萊州市遷至今龍口市黃城集。1986年,在威海市區塔山北麓出土「長貴亭侯」龜鈕銅印,其形制為東漢遺物。亭是縣屬行政單位。可知,東漢時,今市區一帶曾是昌陽縣長貴亭侯的封地。
三國時期
境內屬魏東萊郡地,設昌陽縣。
西晉時期
晉初,省昌陽縣並入長廣縣,屬長廣郡,今市境南部屬之,郡治在今海陽市發城(一說駐不其,在今青島市城陽區城陽村北)。同時改東萊郡為東萊國(都掖縣,今萊州),市境北部屬之,為牟平縣地,縣治在今煙台市福山區古現。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又析長廣縣復置昌陽縣,設治於今萊陽市照旺庄,仍屬長廣郡。自晉至北齊間,昆嵛山以東不再有縣治。
東晉時期
後趙在牟平縣析置東牟郡東牟縣,今市境北部屬之,郡治、縣治均在今煙台市牟平區。境南部仍屬長廣郡,為昌陽縣地。前燕、前秦、後燕、南燕四代相沿未改。
南北朝
望採納
H. 煙台建築物特色
規劃部門以事關煙台城市形象和長遠發展的重點工程規劃設計為突破口,先後進行了煙台火車站、市行政中心規劃及建築設計方案的招標和評審,制定了朝陽街、所城歷史街區保護規劃,聘請國內一流專家召開了煙台市城市和建築特色研討會,建立了城市規劃決策三級審批制度,全面推行了「陽光計劃」。各級政府對城市規劃工作更加重視,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對城市規劃更加關注,廣大市民的城市規劃參與意識更加增強。 本次參展項目主要分成五大類:一是城市公共建築規劃及建築設計方案,如火車站、市行政中心及建築設計方案;二是機場路、牟平路、牟平通海路等城市重要地段及道路兩側的城市設計;三是濱海南路、福山夾河雕塑園等城市開放空間環境設計;四是開發區蔚藍海岸住宅小區、通申小區等貼近市民生活的住宅小區規劃;五是市區南山風景區、市公共交通規劃等專向規劃。本次參展的項目,分布在市內五區,而且種類較多,具有廣泛代表性。
點型建築是海關大樓和中國銀行,最中心的地方是振華商廈附近,最漂亮的地方是濱海廣場.......對此大家有否異議?說實話,剛開始來煙台我並不是很喜歡這個地方,但隨著了解加深漸漸喜歡上這,當然先是這的人的質朴與淳厚讓人心生安穩感....我接觸了好多煙台人,他們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和自豪感讓人溫暖......這種自我的認同感我想主要來自自然的景觀的豐厚(山、海、島、河和特殊的氣候條件甚至可以苛刻到緯度(鋼琴\葡萄酒\水果...),大自然太垂愛這片土地了......可這種自我的滿足與認同卻有時候應該說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發展,以至於有些小農(個人認為整個大氛圍也差不多).....其實煙台的中心是不突出的,不是一個圍繞「根--桿--枝--葉」的生長過程!有哪些建築或場地的設計讓我們認為彷彿就應該這樣生長出來的?有那些是去跟城市肌理相沿續的?
I. 福山的福音塔一共有多少層
福山公園是以森林生態景觀為主要特徵,福文化為內涵,充分利用自然生態景觀,融入中國傳統的福文化。
山頂上的福音閣坐落在福山頂,海拔高度為280.4米,為五層重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築,佔地面積729平方米,建築面積1026.3平方米,高26.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