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著名景色
1. 廬江縣的風景名勝
周瑜墓
周瑜墓位於廬江縣城東側。198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將其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廬江奎星樓
廬江奎星樓,江淮名樓,用以昭示本地文風之盛與為民祈福之宏願,經歷過「三毀四建」。新建成的奎星樓位於廬江縣城東公園,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武壯公祠
武壯公祠位於廬江縣城城中東路,是一棟坐南朝北的徽派建築。淮軍名將吳長慶有著傳奇的一生,他一生駐守多地,病逝後,清廷准允他立功的地方各建一座武壯公祠。
湯池溫泉度假區
湯池溫泉度假區位於湯池鎮境內,有數處溫泉。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樹珍、石古、崖懸,被安徽省政府批准為「湯池風景名勝區」。
百花寨省級森林公園
百花寨省級森林公園位於廬江縣湯池鎮百花村境內,佔地面積約2800畝。公園森林資源豐富,不僅亞熱帶次生闊葉林植被保存較好、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還有倉神廟、老虎洞、滴水岩、飛來石、一線天、陰陽谷、天仙岩、三疊瀑、百花寨古城牆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
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冶父山鎮,距縣城約9公里,廟宇、古跡遺存甚多,有江北小九華之稱。據傳春秋時,鑄劍之父歐冶子曾在此山鑄劍,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跡,因此得名冶父山。1992年,冶父山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2. 說廬江位置、習俗、風景和特產的作文
▲小紅頭是廬江縣的漢族傳統名點,油糖滋潤,色澤金黃,香甜酥鬆,細膩無渣,至今已有內250餘年的歷史。原名容餑餑,又名油糖燒賣,用細面、糯米、白糖、豬油、金橘、豬肉丶桂花精心製成其外形如盛開的石榴花,因頂端用食用色素染上一紅點,故而得名。
2廬城鎮—大米餃
▲大米餃,是安徽省合肥地區漢族傳統小吃,在廬江縣,肥西縣、三河鎮及市區部分地區均有。
大米餃以秈米粉製成餃皮,豬五花肉及調料製成餡心,成餃後油炸而成。色澤金黃,外皮微酥脆、餡味鮮美。已有近百年製作歷史。
3龍橋鎮——黃屯大餅
▲黃屯大餅,傳說是從祭祀灶神的供品演化而來,曾與「老佛爺」慈禧太後結下過一段奇緣。米餅一面色澤金黃,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貼鍋面,光滑油潤,軟而不粘;餡心多汁,鮮鹹味美,清香可口。
在黃屯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是每天早起之後,捧一把茶壺,到茶館里叫上3個大餅,邊吃邊談。
3. 安徽風景名勝
最出名的是抄黃山。
5個國襲家級風景名勝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琅琊山、齊雲山;
18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太平湖、石台溶洞群、齊山、秋浦仙境、太極洞、敬亭山、採石磯、西山、小孤山、浮山、白崖寨、花亭湖、天堂寨、南嶽山—佛子嶺水庫、萬佛山—龍河口水庫、八公山、鳳陽縣—韭山洞、滁山—白乳泉、皇藏峪;
3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歙縣、亳州、壽縣;
4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安慶、黟縣、桐城、鳳陽;
6處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屯溪老街、萬安古鎮、陳村古鎮、東流古街、上庄—馮村、大坑口—湖村—石勘頭古村落;
6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花戲樓、芍陂遺址、明中都城及皇陵石刻、和縣猿人遺址、廣教寺雙塔、新四軍軍部舊址,以及胡氏宗祠、許國石坊、潛口明代民宅、寶倫閣、棠樾牌坊群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處;
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牯牛降、宣城揚子鱷、鷂落坪
九華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地區,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
九華山山勢雄偉,群峰競秀,植被繁茂,瀑飛泉涌;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佛教氣氛融為一體,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自古就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
4. 廬江的特色風景和小吃
廬江小紅頭原名餑餑,又名油糖燒賣,廬江縣特產,始創於清代。以細面、糯內米、白糖、豬油、容金橘、桂花精心製成其外形如盛開的石榴花,因頂端用食用色素染上一紅點,故而得名。麵皮酥香,餡心肥甜,爽而不膩,宜適老人、小孩作早點。[19]
廬江米餃
廬江米餃系純米粉經過蒸煮加入各種內餡,油炸而成。形狀彎彎接近半圓,色澤金黃,香脆酥鬆,細膩無渣,乃早點和餐桌上佳品。
廬江縣特產(3張)
廬江綠茶
廬江綠茶,分「青大茶」(把子茶、蘭花茶)和「炒青」兩種,主要有「白雲春毫」和「潛川雪峰」等品牌,產於柯坦鎮、湯池鎮一帶的二姑尖、百花寨、平頂山山巔。[20]
廬江荸薺
荸薺俗稱「地栗」,水生蔬菜,廬江縣特色農產品,國家綠色發展委員會認定的「綠色食品」。主產於白湖鎮等地。
三葉小菜
三葉小菜,主要品種有日本高菜、日本茗荷、日本大根、常盤黃瓜、四葉黃瓜、蕎頭、肉刀豆等,先後榮獲1999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安徽省「優質農產品」
5. 廬江礬山鎮風景傳說
礬山鎮是我國礦業文明的象徵。它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礬礦產地,據尤新武整理的《礬山歷史資料)記載,其歷史可追溯至唐中宗時期(即公元705—709 年),距今有近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清光緒年間《廬江縣志》認為是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38 年),都因年久資料不全,難以認定。另據《宋史•食貨志》記載,在宋代廬江礬山的礬業已有相當規模的發展,曾躋身於全國五大明礬產地之列。宋仁宗時期(公元1023—1065 年),明礬產量已達150 萬斤,是時宮廷已對行業實行了嚴格的專賣政策。到了清朝在明礬產量達到300 萬斤(1500 噸)後就長期徘徊不前,但仍居全國之首。」
http://www.ahlj.gov.cn/info/show.asp?id=113763
礬山鎮旅遊文化http://fsz.zlx.gov.cn/gov/zho034/zho034118.jsp
6. 形容廬江的景色
古代廬江八景:冶父晴嵐、金牛晚眺、青簾漁火、水濂雨聲、綉溪春漲、黃陂夏蓮、鳳台秋月、白石冬雪。
7. 廬江人文歷史,風景名勝和風格文化有哪些
何鹼墓,有何氏祖先何鹼墓和東吳大都督周瑜墓,今部分景區、水濂雨聲,市、廬江公園、專鳳凰山、泉井古樹、屬景點已不存在、鳳台秋月、縣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30多處、馬槽山、金剛寺和武壯公祠,以及風景秀麗的冶父山,風景名勝眾多、白石冬雪」等廬江八景、黃陂夏蓮、實際寺、塔山,先後公布周瑜墓
8. 我的家鄉作文400字介紹廬江景色
我是一個農村生長的孩子,這里沒有繁華的街道,也沒有城市的喧囂,但它卻有著清新自然的風景,純朴勤勞的人們。聽煩城市喧鬧的你,請和我一起出發,去領略一下我家鄉的美麗所在吧!
不知不覺,春天已悄然來臨。沉睡的動物們開始蘇醒,小草破土而出,盡情地吮吸著大地的甘霖。冰凍已久的河水開始融化,發出潺潺的流水聲。鴨子們在水面上相互追趕,嬉戲著。魚兒不時跳出水面,花兒也不甘示弱,迫不及待地開放著,引來許許多多的「采蜜者」。辛勤的人們扛著農具到地里耕作,路旁的電線桿上棲息著可愛的小燕子,像五線譜上的跳動的音符。
「接天蓮葉無究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轉眼間炎熱的夏天到了。,池塘里的荷花早已豎滿河面,調皮的蜻蜓們在荷叢中飛來飛去。勤勞的人們開始插秧。瞧,年紀稍大的人左手拿著板凳,右手抱著稻草,急急忙忙往田間走去,他們准備拔秧苗。年輕人捲起衣袖彎下腰來,身手敏捷地插點秧苗。這勞動的景象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那麼生機勃勃。寂靜的夜晚,勞作一天的人們開始進入夢鄉,屋外只聽見蛙聲一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春日勝春朝。」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喜悅的季節。一台台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著,不時發出哽咽的聲音。那金黃的稻穗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嘩嘩」地聲響。看著一袋袋「勝利的果實」人們露出了笑臉,欣慰之情頓時驅走了所有的勞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知不覺,寒冷的冬天到了。人們三五成群地圍在爐火旁,相互攀談,談論今年的收成,談論明年的打算,笑聲洋溢著整個屋子。下大雪了,我的家鄉就像披上了一件白絨似的大衣,純潔而又美麗。看!孩子們快樂地揮舞著小手,堆雪人,打雪仗,雖然天氣很冷,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無比的快樂!你聽,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在村莊上空回盪。純朴的村民們手裡拿著大掃帚,掃出一條條道兒來,為過往的行人提供方便。
這就是我的家鄉!它是如此的自然,朴實,我愛我的家鄉!
9. 廬江有那些風景名勝
廬江歷史悠久,風景名勝眾多。古時就有以佛教馳名中外的「江北小九華版」——冶父山,權有何氏祖先何鹼墓和東吳大都督周瑜墓,有雄偉壯觀的文廟、奎星樓、金剛寺和武壯公祠,還有千古傳頌的「冶父晴嵐、金牛晚眺、青簾漁火、水濂雨聲、綉溪春漲、黃陂夏蓮、鳳台秋月、白石冬雪」等廬江八景,以及風景秀麗的冶父山、馬槽山、牛王寨、岱鰲山、塔山、鳳凰山、廬江公園、湯池溫泉等,今部分景區、景點已不存在,現存的有諸多名山趣話、湖光勝景、園台橋洞、泉井古樹,還有許多新建的名勝景觀,主要有慶復寺、4A級金孔雀湯池溫泉度假村等。省政府公布冶父山的伏虎寺、實際寺、金剛寺為重點寺觀,先後公布周瑜墓、何鹼墓、武壯公祠、果樹瓷窯址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縣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30多處。
10. 廬江公園的美景日記
風,輕輕柔柔的。正如那一句詩句「吹面不寒楊柳風」,我想,我此刻感受著正內是這樣的容風吧。吹到臉上,沒有像寒風那樣的刺骨。
田野間,金黃色的油菜花,那朴實又辛勤的油菜花,總是那麼早早的蘇醒,他們是在趕集嗎?趕去迎接春天來時的第一陣風吧。春風把他們吹得陶醉了,他們肆虐的享受著這舒服的春風,沉醉著,沉醉著翩翩起舞。
河塘邊,細而嫩的柳枝,猶如姑娘的長發,輕輕地垂入河塘里,盪起一輪又一輪的水圈,那水圈很美很美,酗酒,許久,許久,最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