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著名景點
A. 方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位於瀘州市江陽區境內,距縣城25公里。漢朝時候有漢皋的殊榮;唐朝時候又有「小終南山」的別稱;清朝多了「峨半堂」「小峨眉」的美譽;更因其矗立長江之畔,終年四季雲煙雨霧繚繞,於是在民間得了「雲峰」之雅號。 方山由99峰組成,從四面遠眺均成方形。方山不算高,但有淺丘低山的鋪墊陪襯,便有拔地而起的高聳之勢。方山的主體是由清一色的白堊系灌口組砂岩組成,顏色鮮紅,丹山、碧水交相輝映,分外妖嬈。 方山象一座城堡,矗立在周圍緩丘平壩之上,四方均有「城門」:東有佛國門,西有觀音門,南有太極門,北有來龍門。這里生長著亞熱帶常綠針闊葉混交林,林木繁茂,水土保持很好。山上有9股著名的山泉,四季涌流不息,稱為「九龍吐水」,現建成一平湖,取名「天池」。薄刀嶺是方山的最高點,是一座如刀削斧劈的山峰,狀如菜刀,是觀雲海最佳地點。雲峰寺坐落在方山南坡,依山面水,巍峨壯麗。雲峰寺始建於唐朝天寶六年,現保存的有舊寺廟房、山門雄獅及仙峰石、慧於石、聽泉、慧知池等。新雲峰寺位於方山紫竹峰下,保存較好。 從山下仰望,方山面面都成方形,象一個拜天的祭台。步入山中,漫山一千五百多畝古林木鬱郁蒼蒼、碧翠蔥蘢,雲氣終日出沒;遍及山頂常青的松柏是方山不老的年輪。環繞方山不分晝夜奔向長江的虎溪河,是方山綿遠的生命。 佛因山興,山因佛名。自古以來,名山藏古剎,方山也不例外。據傳,漢光武帝在方山建過蘭祠,唐明皇在方山敕建了老雲峰寺,宋朝增建了新雲峰寺,清朝時候虎溪橋改建為迎龍橋,山門外增添了石刻大牌坊。蜀漢名臣秦宓在方山薄刀嶺上題詞,盛贊其險;建文帝選山建行宮,曾在方山雪霽峰上數山,數出九十九峰的來歷。巍巍方山的悠悠歲月中,有帝王將相的遺跡,有墨客騷人的詩詞,更有「方山四十八座寺,深鎖淡煙喬木中」佛、道兩教的興盛與共容。
景點類型:山峰
最佳季節:春夏秋最佳。瀘州每年的梨花節在方山正山,3月份去賞梨花,爬山、嘗特產的人絡繹不絕;夏季山裡清涼可避暑,秋季天高地遠又是別有一番情趣。
建議遊玩:半天
門票:20 元
開放時間:7:00-19:00
地址:四川省 瀘州市 江陽區方山鎮
B. 永仁方山的景點介紹
在西南著名鋼城攀枝花市的南面,有一個清爽宜人的好去
處,即楚雄州著名風景區回永仁答方山。山林面積1.07萬畝,為滇中重要自然保護區之一,主要保護對象為雲南松森林植被。這片地處金沙江上游的森林,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方山以一個「方」字區別於其他的名山,「方」字的得宛若一個廣闊的平台。平台上,如織的松林,如吼的松濤,使人感到大自然的深曠以及由此而體現的旺盛的生命活力。沿108國道從永仁驅車北上,在距縣城17公里的左側,便是氣勢雄偉的方山了。山中樹木蔥籠,清泉四溢,豐富的人文景觀與優美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其景點有諸葛營、望江嶺、七星橋、珍珠滴水岩、犀牛塘、靜德寺、烏龜碑以及仙人洞、比丘尼塔、立象峰、活佛寺、下棋岩、武侯石壁等。
C. 南京方山有什麼好玩的
方山地質公園、方山定林寺、櫻花谷、天印宮花園、石龍池等。
D. 方山的景區景點
方山景區位於江寧區科學園內,佔地面積8.6平方公里,緊靠正處建設中的大學城和高新企業區。從遠處望去,方山是一座不太高的平頂山(海拔約208米),遠望如一方印,古稱印山。因戴笠飛機在此失事,一度亦稱戴山。方山雖不高,但由於位於平原之上,仍不失巍峨挺拔。方山,因像一個巨大的印章又被稱為天印山。它是傳說中南京第一個被人工改造過的山,秦始皇鑿山通淮泄王氣,晉宋時人就認為是在這兒。傳說往往是歷史的影子,方山至少在東吳——六朝的第一個朝代,就被納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宏大工程之中。
南京被定為一國之都,作為中樞,它需要一個能夠順暢聯結王朝各個部分的交通體系。南人以舟為車,水路交通自然是首選。
方山定林寺
著名的方山定林寺就坐落在方山之上。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 多年歷史,屬於金陵名剎、「 48 景」之一。歷史上,定林寺分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兩處。宋景平二年( 423 年)「慧覺」於南京鍾山創建「下定林寺」,劉宋元嘉十六年( 439 年),外國高僧竺法秀(曇摩蜜多)在南京鍾山紫霞湖一帶建「上定林寺」。文藝評論家劉勰皈依佛門後,依止大學僧「僧佑」十餘年,所著不朽巨著《文心雕龍》即完成於上定林寺。定林寺院中有定林寺塔。該塔始建於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塔高約14.50米,為七級八面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底層和二層內部為方形,三層以上則為圓筒形。在第五層設木架以承剎桿。底層僅南面開門,中央有石雕須彌座,東、西、北三面有佛龕。其他各層均四面開門。塔身用磚砌成仿木結構的柱枋、斗拱。因年久失修,腰檐、塔頂及塔剎已毀,塔身向北傾斜7.59度,經過糾偏後保留斜度為5.3度,超過聞名於世的義大利比薩斜塔,至今仍堪稱世界第一斜塔。
方山斜塔建在流沙與亂石之上,近千年不倒堪稱奇跡。梁朝時禪宗始祖達摩來中國坐禪,第一道場就設於下定林寺。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美譽。到了明、清時期,下定林寺香火很旺,隨著廟舍不斷增建,規模越來越宏大。
地質公園
方山山形獨特原於它是距今1000萬年前新近紀中新世時期一座火山。由於這座火山的典型性、代表性、完整性,早在1948 年我國地質學家作過詳細研究而聞名。火山噴發的玄武岩層層盛盛組成方山主體。玄武岩之下為古河流沉積砂礫岩,即地層學上有標准愈義的「洞玄觀組」的創名地。砂礫岩中發現安琪馬等化石。山腳下片片紅砂岩則是距今約8000 萬年前,晚白堊紀赤山組砂岩層.方山由上而下,由玄武岩、砂礫岩、砂岩三層樓式結構,它是大地變遷的天然檔案,它向人們訴說地球科學的一段故事。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第五批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審批工作的公告》(2009年第15號公告),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於2009年8月7日-10日組織召開了第五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評審會審議通過了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擬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根據評審結果,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通過了國土資源部關於湯山方山捆綁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的申請,位列第五批擬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的第19位。 此次江寧湯山方山地質公園,是以湯山猿人洞、地質剖面、溫泉、新近紀火山為主題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分湯山園區和方山園區,總面積38.4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面積18.4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內地質遺跡豐富,且具多樣性與典型性,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與綜合價值。 該公園地處南京市近郊,地理區位、交通以及基礎設施良好,在已建成省級地質公園加強保護地質遺跡的基礎上積極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將建設成為旨在保護地質資源、地質科普教育、休閑旅遊並帶動社會與經濟發展而做出貢獻的國家地質公園。
E. 方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
著名的方山定林寺就坐落在方山之上。
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 多年歷史,屬於金陵名剎、「 48 景」之一。歷史上,定林寺分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兩處。宋景平二年( 423 年)「慧覺」於南京鍾山創建「下定林寺」,劉宋元嘉十六年( 439 年),外國高僧竺法秀(曇摩蜜多)在南京鍾山紫霞湖一帶建「上定林寺」。文藝評論家劉勰皈依佛門後,依止大學僧「僧佑」十餘年,所著不朽巨著《文心雕龍》即完成於上定林寺。定林寺院中有定林寺塔。該塔始建於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塔高約14.50米,為七級八面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底層和二層內部為方形,三層以上則為圓筒形。在第五層設木架以承剎桿。底層僅南面開門,中央有石雕須彌座,東、西、北三面有佛龕。其他各層均四面開門。塔身用磚砌成仿木結構的柱枋、斗拱。因年久失修,腰檐、塔頂及塔剎已毀,塔身向北傾斜7.59度,經過糾偏後保留斜度為5.3度,超過聞名於世的義大利比薩斜塔,至今仍堪稱世界第一斜塔。
方山斜塔建在流沙與亂石之上,近千年不倒堪稱奇跡。梁朝時禪宗始祖達摩來中國坐禪,第一道場就設於下定林寺。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美譽。到了明、清時期,下定林寺香火很旺,隨著廟舍不斷增建,規模越來越宏大。 方山山形獨特源於它是距今1000萬年前新近紀中新世時期一座火山。由於這座火山的典型性、代表性、完整性,早在1948 年就因我國地質學家作過詳細研究而聞名。火山噴發的玄武岩層層盛盛組成方山主體。玄武岩之下為古河流沉積砂礫岩,即地層學上有標准愈義的「洞玄觀組」的創名地。砂礫岩中發現安琪馬等化石。山腳下片片紅砂岩則是距今約8000 萬年前,晚白堊紀赤山組砂岩層。方山由上而下,由玄武岩、砂礫岩、砂岩三層樓式結構,它是大地變遷的天然檔案,它向人們訴說地球科學的一段故事。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第五批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審批工作的公告》(2009年第15號公告),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於2009年8月7日-10日組織召開了第五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評審會審議通過了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擬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根據評審結果,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通過了國土資源部關於湯山方山捆綁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的申請,位列第五批擬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的第19位。
此次江寧湯山方山地質公園,是以湯山猿人洞、地質剖面、溫泉、新近紀火山為主題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分湯山園區和方山園區,總面積38.4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面積18.4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內地質遺跡豐富,且具多樣性與典型性,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與綜合價值。
該公園地處南京市近郊,地理區位、交通以及基礎設施良好,在已建成省級地質公園加強保護地質遺跡的基礎上積極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將建設成為旨在保護地質資源、地質科普教育、休閑旅遊並帶動社會與經濟發展而做出貢獻的國家地質公園。
F. 方山風景區的簡介
方山在溫嶺西北部,系雁盪山八大景區之一。方山層巒疊嶂,氣勢磅礴,四圍石壁均在百米以上,山頂平直如砥,形如方盒,因而得名。山上有羊角峰、羊角洞和雲霄寺。
2011年,溫嶺方山與南非桌山結為「姐妹山」。
G. 方山風景區有哪些景點
北武當山第1名
呂梁市方山縣北武當鎮
南陽溝第專2名
呂梁市方山縣積翠屬鄉南陽溝
神龍溝旅遊區第3名
呂梁市方山縣
方山縣博物館第4名
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積翠公園內
財神殿第5名
呂梁市方山縣境內北武當山風景區內
H. 方山縣的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北武當山南村古城遺址張家塔村堡遺址舍利塔大武木樓太和宮
I. 南京江寧區方山的景點介紹
http://jingyan..com/article/e75057f28aa4a6ebc91a893b.html 百參考網路經驗回。答
J. 方山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方山景區位於江寧區科學園內,佔地面積8.6平方公里,緊靠正處建設中的大學城和高新企業區。從遠處望去,方山是一座不太高的平頂山(海拔約208米),遠望如一方印,古稱印山。因戴笠飛機在此失事,一度亦稱戴山。方山雖不高,但由於位於平原之上,仍不失巍峨挺拔。方山,因像一個巨大的印章又被稱為天印山。它是傳說中南京第一個被人工改造過的山,秦始皇鑿山通淮泄王氣,晉宋時人就認為是在這兒。傳說往往是歷史的影子,方山至少在東吳——六朝的第一個朝代,就被納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宏大工程之中。
南京被定為一國之都,作為中樞,它需要一個能夠順暢聯結王朝各個部分的交通體系。南人以舟為車,水路交通自然是首選。
方山定林寺
著名的方山定林寺就坐落在方山之上。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 多年歷史,屬於金陵名剎、「 48 景」之一。歷史上,定林寺分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兩處。宋景平二年( 423 年)「慧覺」於南京鍾山創建「下定林寺」,劉宋元嘉十六年( 439 年),外國高僧竺法秀(曇摩蜜多)在南京鍾山紫霞湖一帶建「上定林寺」。文藝評論家劉勰皈依佛門後,依止大學僧「僧佑」十餘年,所著不朽巨著《文心雕龍》即完成於上定林寺。定林寺院中有定林寺塔。該塔始建於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塔高約14.50米,為七級八面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底層和二層內部為方形,三層以上則為圓筒形。在第五層設木架以承剎桿。底層僅南面開門,中央有石雕須彌座,東、西、北三面有佛龕。其他各層均四面開門。塔身用磚砌成仿木結構的柱枋、斗拱。因年久失修,腰檐、塔頂及塔剎已毀,塔身向北傾斜7.59度,經過糾偏後保留斜度為5.3度,超過聞名於世的義大利比薩斜塔,至今仍堪稱世界第一斜塔。
方山斜塔建在流沙與亂石之上,近千年不倒堪稱奇跡。梁朝時禪宗始祖達摩來中國坐禪,第一道場就設於下定林寺。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美譽。到了明、清時期,下定林寺香火很旺,隨著廟舍不斷增建,規模越來越宏大。
地質公園
方山山形獨特原於它是距今1000萬年前新近紀中新世時期一座火山。由於這座火山的典型性、代表性、完整性,早在1948 年我國地質學家作過詳細研究而聞名。火山噴發的玄武岩層層盛盛組成方山主體。玄武岩之下為古河流沉積砂礫岩,即地層學上有標准愈義的「洞玄觀組」的創名地。砂礫岩中發現安琪馬等化石。山腳下片片紅砂岩則是距今約8000 萬年前,晚白堊紀赤山組砂岩層.方山由上而下,由玄武岩、砂礫岩、砂岩三層樓式結構,它是大地變遷的天然檔案,它向人們訴說地球科學的一段故事。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第五批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審批工作的公告》(2009年第15號公告),國家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於2009年8月7日-10日組織召開了第五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評審會審議通過了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擬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根據評審結果,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通過了國土資源部關於湯山方山捆綁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的申請,位列第五批擬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的第19位。 此次江寧湯山方山地質公園,是以湯山猿人洞、地質剖面、溫泉、新近紀火山為主題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分湯山園區和方山園區,總面積38.4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面積18.4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內地質遺跡豐富,且具多樣性與典型性,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與綜合價值。 該公園地處南京市近郊,地理區位、交通以及基礎設施良好,在已建成省級地質公園加強保護地質遺跡的基礎上積極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將建設成為旨在保護地質資源、地質科普教育、休閑旅遊並帶動社會與經濟發展而做出貢獻的國家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