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著名特產
㈠ 台灣特產什麼最出名 台灣必買的特產有哪些
鳳梨酥,茶葉,太陽餅,大溪豆乾,牛軋糖,烏魚子,
基隆特產:李鵠餅店
宜蘭特產:鴨賞專、牛舌餅、蜜餞、金屬棗糕、李仔糕
台北特產:石門鐵觀音,海鮮干貨
淡水特產:鐵蛋、牛軋糖
桃園特產:大溪豆乾、龍潭花生糖
新竹特產:米粉、柿餅、竹塹餅
苗栗特產:蠶絲
台中特產:太陽餅、鳳梨酥、一心豆乾、一口香、奶油酥餅、牛軋糖、紫芋酥
豐原特產:雪花餅、冰沙餅、鹹蛋糕
彰化特產:綠豆糕、麥芽酥、卦山燒
鹿港特產:牛舌餅、鳳眼糕、奶油酥餅、鳳黃酥
南投特產:埔里紹興酒、鹿谷烏龍茶
雲林特產:凸餅、古坑咖啡
北港特產:北港花生、北港蠶豆
嘉義特產:方塊酥、新港飴公婆餅、火車餅
台南市特產:赤崁棺材板
高市特產:旗鼓餅、打狗餅、木棉酥
高雄特產:豆瓣醬
屏東特產:雙糕潤
花蓮特產:剝皮辣椒
台東特產:洛神花茶
澎湖特產:黑糖糕、海苔酥、咸餅、花生糖、干貝醬、海鮮乾貨
金門特產:貢糖、菜刀、高梁酒、一條根、牛肉乾
㈡ 台灣有哪些有名的特產
台灣來特產
台南黑橋香腸
「黑自橋香腸」店位於台南市「沙卡里巴」小吃區附近,它出售目前南台灣最有名的香腸,已有30多年的歷史。黑橋香腸的形狀比一般香腸要粗大許多,由於南台灣的人吃濕式香腸,故它的香腸依南部人的口味設計。逢年過節是黑橋香腸銷路最好的時候。
台灣牡蠣
台灣牡蠣又稱「蚵仔」,主產於台灣彰化、雲林、嘉義等地。
牡蠣肉肥厚,味鮮美,營養豐富,入秋以後,品質更佳,是螺、貝一類水產鮮品中的佼佼者。 在台北市萬華龍山寺前,各種風味食攤星羅棋布,其中「蚵仔煎」常以獨特的風味,形美色艷,令 人垂涎,引得食客紛至沓 來。牡蠣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又含有豐富的碘質, 而且肉質柔軟,易於消化。中醫則認為牡蠣可用於治療頭暈、盜汗、遺精、崩漏、瘰癧等病症。
台灣野生杜鵑
台北的野生杜鵑有20多種,由低地一直到海拔4000米的高山,到處都有杜鵑花盛開。台北市被稱為「杜鵑花城」。杜鵑屬常綠或綠葉灌木,葉子橢圓形,花紅色、台灣稱映山紅。台灣野生杜鵑種類很多,紅毛杜鵑是花期最長的一種杜鵑。它全年都開放著花朵,配上全株長長的金毛,煞為好看.
㈢ 台灣有哪些著名特產
·鶯歌抄陶瓷
·竹山竹器
·海草地襲毯 ·美濃油紙傘
·澎湖四室 ·白毫烏龍
·凍頂烏龍 ·各縣市特產、名食
·苗栗縣特產 ·屏東縣特產
·雲林縣特產 ·宜蘭縣特產
·花蓮縣特產 ·澎湖縣特產
·金門縣特產 ·高雄市特產
·高雄縣特產 ·彰化縣特產
·阿里山竹筍 ·台北市特產
·台北縣特產 ·基隆市特產
·桃園縣特產 ·台中市特產
·台中縣特產 ·南投縣特產
·台南市特產 ·台南縣特產
·嘉義市(縣)特產 ·新竹縣特產
·嘉義市(縣)特產 ·新竹縣特產
·台東縣特產 ·台南黑橋香腸
·台灣凍頂烏龍 ·台灣牡蠣
·台灣野生杜鵑 ·台灣古古椰子(可可椰子)
·台灣香蕉(甘蕉、芎蕉) ·荔枝
㈣ 台灣的著名特產 有什麼著名的特產嗎
台灣特產
印章:
台灣人是印章控,基本上每個旅遊景點都有提供印章供遊客收集,每個地方火車站的711門口也有蓋印章的地方。可以到台灣後買一張木頭的明信片然後在各地收集印章,最後會變成非常有意思的紀念品。
美食:
台灣水果是不可以帶回來的,但可以買包裝好的各種糕點帶回,比如貢糖和鳳梨酥,台灣的鳳梨酥有「好運」的含義。茶葉:
台灣地形、氣候皆適宜茶葉生長,其中以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白毫烏龍茶和鐵觀音最出名,杉林溪、阿里山高山茶之類的都不錯。
貢糖:以金門貢糖最為著名。由於金門空氣新鮮,水質冰洌清爽,加上島上風大、土壤干沃,生產的花生粒小扎實,口味香濃。在與麥芽糖混合製作後,就成為香酥的可口甜點。
鳳梨酥:鳳梨在台灣不只是豐富的水果來源,加工製造成鳳梨罐頭及飲料、果醬亦頗負盛名。烘焙成鳳梨酥,以鳳梨的香甜口感搭配香酥外皮,讓人吃在嘴裡甜在心裡。
紹興酒、高梁酒:位於南投埔里西方的愛蘭台地,水質清澈甘甜,堪稱是「釀酒第一名泉」,其由糯米、蓬萊米、小麥等原料釀制而成的紹興酒,酒液色澤金黃、滋味甘甜。高溫、乾燥、無污染的金門,極適合高梁生長,加上水質極佳,所生產的高梁酒風味獨特、清香純正,是酒中極品。
蜜餞:舉凡李子、梅子、芒果等新鮮水果,在經過鹽的搓洗、糖的發酵後,可變化成數百種不同的口味。
化妝品:
台灣的奢侈品、化妝品比大陸的便宜,101大廈附近可以買到不少日系化妝品。
㈤ 台灣的特產有哪些
捎台灣除了有五花八門的美食小吃外,還有各式各樣美味獨特的糕餅、名點,到台灣旅遊一定非吃不可。除了現買現吃外,店家還備有各種精緻禮盒包裝,方便觀光客將台灣名產帶回國贈送親朋好友,一起分享這些屬於台灣特產的美味。
台灣素有「茶葉王國」之美稱,地形、氣候皆適宜茶葉生長,所生產的茶葉質量俱佳。在台灣可以買到的茶葉品項眾多,其中以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白毫烏龍茶和鐵觀音為台灣茶葉四大主流,可以作為選購時的參考。
「貢糖」
名字的由來,傳說之一為此種糖點曾拿來當作古代民間朝聖的御膳貢品,而以「貢」為名;其二則因貢糖是以槌擊製作而成,故使用閩南語「槌擊」發音的「扛」作為稱呼。
台灣以金門貢糖最為著名,由於金門空氣新鮮,水質冰冽清爽,加上島風強勁、土壤干沃,生產的花生粒小扎實,味道香濃。經過捶打後的碎花生,加入麥芽糖,再透過拉酥、切割等手法,即成了香酥可口的「貢糖」,成為旅遊金門必買的最佳伴手禮品。
「鳳梨酥」
早期台灣農業時代,鳳梨在外銷市場排行第二位,加工製造成鳳梨罐頭、飲料及果醬頗負盛名。經過糕點師傅多次嘗試,終於克服鳳梨纖維粗硬不宜直接制為糕點的瓶頸,並加入「冬瓜」做為絕佳的搭配。再加上天然奶油製成的香濃酥皮完整包裹鳳梨冬瓜醬,「鳳梨酥」因而定名,成為台灣非常受歡迎的點心小品。
「米粉」
米粉最早由福建流傳至台灣,現今以「新竹米粉」及「楓坑米粉」最為有名。由於新竹當地日照充足,風力強勁,符合了製作米粉最重要的環境要素,因此製作的米粉非常有彈性,水煮過後不易軟爛。而彰化縣的楓坑米粉則是因為當地村民世代皆以製作米粉為業,有著百年的歷史背景。後來當地許多村民向外發展,相繼遷徙至更為繁華的埔里,因而也帶動了埔里米粉的名氣。
「新竹米粉」與「楓坑米粉」最大的差異在於最後的製造步驟。新竹米粉是蒸煮再施以風幹完成,較能保留米粉原本的米香,而楓坑米粉則是為了增加彈性,以水煮再風乾的方式作為收尾,兩者口感不分軒輊,同樣令人唾涎。
「麻糬」
麻糬在早期台灣社會稱作「豆糬」,後來因為日本殖民時期受到和果子等日式點心的影響,人們便將「豆糬」改稱為「麻糬」。麻糬是台灣原住民與客家文化具代表性的佳餚之一。 「杜侖」,為阿美族人所製作的粟米糬,香軟並富有彈性,不加任何餡料是其特色。
而近年來聞名遐邇的花蓮曾姓麻糬則是將客家麻糬發揚光大的重要代表,早期曾老先生由西部地區遷徙至花蓮,以沿途販賣麻糬維生,堅守客家傳統,手工磨製糯米並將壓干後的「糯粄」反覆拋摔搓揉,使得糬皮棉密柔軟,具有彈性且不沾黏牙齒,內餡則扎實富有口感,逐漸受到當地人喜愛,成為花蓮的特產之一。
「貢丸」
相傳新竹有一孝子,為使家中長者便於食用,於是將豬肉塊敲擊成泥並搓揉成團狀,使得肉質纖維更具有彈性,而後丟入滾水燙煮,成了一顆顆清脆彈牙的肉丸,方便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由於材料以豬肉為主,早期當地居民稱之為「肉圓」,後來因為是以木棒敲擊而成,使用閩南語「槌擊」發音的「扛」作為稱呼,沿用至今人們稱作「貢丸」或者是「杠丸」。貢丸因起源於新竹,台灣以當地出產的最負盛名。
「擂茶」
是一種客家民間古老的飲食方法,「擂」有「磨製」的意涵,一般認為擂茶具有養生健康的價值,搭配各種穀米、乾果,豆類等原料混合研磨,當磨製成粉並出油的狀態時,注入熱水便可食用,相當方便。現今客家地區仍然有飲用擂茶的習慣,許多客家人將擂茶當做正餐食用,加入大量米籽以及熱炒小菜等作為原料,而一般人把「擂茶」當作宴客用的茶點。在新竹北埔鄉、苗栗縣南庄鄉、高雄市美濃區都可品嘗道地的擂茶。
「太陽餅」
民國初年,台中當地一位糕餅師父魏清海先生,運用昆派餅藝將傳統麥芽餡餅作改良,以麥芽為內餡並使用金黃酥皮包覆,外型渾圓扁平,約略掌心般大小,方便人們取用。由於外觀形似「太陽」因而取名為「太陽餅」。因為太陽餅是甜滋的麥芽糖酥餅,口感細致,是早期富有人家的甜點小品,因此有「細餅」之稱。而有些人將太陽餅浸泡於豆漿當中,讓麥芽甜味更為溫醇,口感愈發柔軟,方便於長者與幼齡小孩能輕松入口,所以太陽餅也稱作「泡餅」。台中市是太陽餅的發源地,老字型大小店面多集中在此,是一般遊客旅遊中部常買的伴手禮品。
「方塊酥」
嘉義市的民國路以販賣各式麵食與饅頭為名,有「麵食街」之稱,而最為著名的「方塊酥」即源自於此。方塊酥是以奶粉、奶油或豬油、芝麻及糖等原料加以烘焙製作而成的酥脆餅干,將酥皮層層相疊並以方塊形狀裁切,酥脆香濃的口感,因此而得名「方塊酥」。
「蜜餞」
原料以金橘為主,又名金棗或金桔,原產於浙江省甌江縣,在台灣以宜蘭地區最為盛產,是台灣知名特產。產地主要分布於礁溪鄉、員山鄉、三星鄉等處,由於氣候多雨、土壤排水良好、不受海風吹襲之環境,使當地產量高達90%,採收期為11月至隔年2月之間,並以12月至1月是主要盛產期。金棗的外皮辛香、自然回甘,生津止渴、可以幫助消化、滋養喉嚨,是多數人喜愛的零食與茶點。
「烏魚子」
台灣加工「烏魚子」的手法具有百年歷史,加工過程中先挑選雌烏魚,經采卵、清洗、去血、鹽漬、脫鹽、壓平整形、乾燥、再整形等程序後成為成品,需花費一個禮拜的時間。烏魚子的品質優劣可從外觀及口感來分辨,優質的烏魚子外型美觀、厚薄一致、卵粒剔透,口感方面則鹹度、濕度及硬度適中。烹調方式多半採用火烤方式,搭配台灣特產的高粱酒,簡單調理卻是一道受人歡迎的佳餚,在一般百貨公司或特產店均有販售,是一般人逢年過節,做為登門祝賀的伴手禮品。
㈥ 台灣有哪些特產
台灣不管是峰巒起伏的高山,風景秀麗的平原,還是茫茫無際的大海,物產都很豐富。主要表現在農產、林產、水產和礦產四個方面。
農產。這是台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水稻、甘蔗和茶葉,在農副產品中名列前三名。
或叫「台灣三寶」。特別是顆粒粗大、教性比較好的「蓬萊稻」,頗享盛名。主要產地在台灣西部沿海平原地區和東北部的宜蘭平原及台東花蓮縱谷平原。甘蔗80%種植在濁水溪以南的平原地帶,年產量1000多萬噸以上,含糖量一般在14%左右,最高的可達15%以上。茶葉主要產在溫暖濕潤的西北部地區,最多的是紅茶,最好的是烏龍茶,年產量3萬噸左右。水果品種多,質量好,有香蕉、菠蘿、柑橘、荔枝、龍眼、椰子、木瓜、批把、檄欖、蘋果、擯榔、桃子、梨子、柿子等 80多個品種。有「水果之王」之稱的香蕉,產量每年都在200萬噸左右。
林產。台灣的森林面積佔全島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樹木類型多達4000多種,相當於整個歐洲大陸木本植物種數的三分之二。木材蓄積量約有2億立方米。比較名貴的木材有:扁柏、肖楠、樟樹、鐵杉、油杉、香杉、巒大杉、台灣杉和黃檜、紅檜等。
水產。在台灣四周的淺海中,大約有500多種魚,常見的有鯛魚、鰹魚、鮪魚、溫魚等,比較名貴的有鰻魚、鯊魚等。鯛魚肉堅、骨少、味美,為魚中上品。鮪魚體大,肉味亦佳,並可生食,是製作罐頭的最好原料。鯊魚的魚翅,更是著名的海味食品。鰻魚也是一種名貴的海味食品,暢銷許多國家。遠洋漁業也較發達。除此,還有珍珠、珊瑚和海鹽等;台灣有「東南鹽庫」之稱,年產海鹽四五十萬噸。
礦產。除了石油和鐵礦不足外,其他資源都比較豐富,已發現的有110多種,如金、銀、銅、煤、硫磺、金剛石、鉑、鈾、鍶、石英砂、金紅石、獨居石,以及鋯、鈦、釷等稀有金屬元素。其中金、銀、銅、煤、硫磺等已開采。煤的儲藏量最豐富,估計有7億噸左右。金礦也很出名,是我國產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台灣出產的蘭花和蝴蝶也很出名。蘭花分為蝴蝶蘭和柏歲蘭等100多種。台灣東南的一個島嶼,就因為盛產名貴的蘭花而被人們稱為「蘭嶼」。台灣的蝴蝶有金鳳蝶、青斑蝶、皇蛾陰陽蝶等400多種,有「蝴蝶王國」美稱。許多地方都建有蝴蝶標本和蝴蝶藝術品加工廠,利用蝴蝶美麗的翅膀製成的山水、人物、花木、鳥獸等蝴蝶畫,是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品。 其中居世界首位的有樟腦,蝴蝶等
㈦ 台灣特產是哪些
台灣盛產烏龍茶。現在大陸同胞到台灣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總免不了要帶點台灣特產、吃點風味小吃,不少網站也有介紹台灣特產的專文。但是,這並不能真正把台灣特產的全貌描述出來,因為台灣地方雖小,但幾乎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特產,不勝枚舉。
台北中外美食薈萃,各種產品都有,但現在「鳳梨酥」幾乎快要成為台北市的「市餅」了,連其原始產地台中市民到台北一游,都要帶一盒回家。台北縣的特產則非茶葉莫屬,它與「阿里山茶葉」不同,屬於「包種茶」,同時台北縣鶯歌的陶瓷產品也是一絕。短短不到一公里的尖山埔路有四五十家陶藝店,每間店商品各異,是欣賞精美陶藝的好去處。不少陶藝店還推出「陶瓷之旅」,讓遊客自己動手拉坯、捏陶、彩繪。桃園縣的特產則以大溪豆乾最為出名,不僅種類多、味道繁雜,而且這種普通食物已經發展成為台灣「國宴主食」。更絕的是,很多人在吃著「牛肉味豆乾」時,竟然不知道吃的是豆乾還是牛肉乾。新竹市盛產米粉,俗稱「竹風」,因為新竹的風大,而米粉需要風干,所以這里的米粉有嚼勁,久煮不爛。苗栗縣的三義木雕世界聞名,它主要集中在水美路,所生產的木雕刀工精細、造型獨特,很多西方人到這里常會訂制一座大型木雕寄回家當裝飾品。
中部的特產也不少。像台中縣最有名的特產是草湖鄉的芋仔冰。這是當年蔣經國到中部視察時必定品嘗的名品,其製作秘訣之一是採用檳榔心芋,澱粉含量高,香味特別濃郁。需要注意的是,買芋仔冰時一定要記得拿保溫包裝。台中市的「太陽餅」最具特色,從台中市中心區向高速公路出發的中港路兩旁,幾乎五步一店,都是號稱「老店」的太陽餅店鋪,但風味差不多。彰化縣的肉圓也是全台一絕,吃不慣肉圓的人可能會對其中酸筍的怪味以及油膩感到難以下咽,但全省遊客到彰化時,都喜歡帶一盒肉圓回家。雲林縣土地貧瘠,沒有什麼特殊產業,但是這幾年雲林古坑鄉不斷宣傳「獨特台灣咖啡」,使得古坑咖啡成為遊客的必購特產。嘉義縣的特產當然是以阿里山茶葉最為著名,但阿里山本身並不產茶葉,而是出產日本人最喜歡吃的芥末。茶葉是南投縣的特產,因為拿到阿里山賣給遊客才出了名。
台灣南部和東部的特產也很多。台南縣有麻豆的文旦,台南市「度小月」擔仔面更是遠近馳名。高雄縣的岡山辣椒醬,是台灣產的辣椒醬中最有味道的,所以到高雄縣不能不帶罐辣椒醬回家。到屏東縣,千萬別忘了買水果,尤其是「黑珍珠」蓮霧。台東縣的特產或許是大陸同胞感到最不稀奇的產品——米,但台東的池上米質量非常好,可以買一點嘗嘗。
台灣離島也都各具特色。其中金門產的菜刀和高粱酒早已被大陸人所熟悉,澎湖的特產則是各類魚產品,尤其是鮪魚糖。它是用彩色紙張包成的一粒粒由鮪魚干組成的小吃,看電視時享用別有一番滋味。
㈧ 台灣特產有哪些
北埔擂茶 鳳梨酥 李鵠餅店 阿里山高山茶 宜蘭金棗蜜餞 橘之鄉蜜餞
排灣族服飾 -屏東特產
兩種綉法一為十字綉:大多為平民所穿著之服飾。在裝飾的圖案中也有一定的限制,在平民..
口湖巧味芽 -雲林特產
由於口湖鄉湖口村的特殊地理環境,造就了海邊龍須菜的生產巧味芽,為了與陸地上的龍須..
口湖米粉 -雲林特產
曾榮獲83年全國十大傑出農家婦女神農獎,身兼家政班班長的李秋霞女士,所研發製作的米..
口湖馬蹄蛤 -雲林特產
全台灣最大蜆──台灣原生種馬蹄蛤,就在口湖的湖口村,經過曾界崇先生多年來精心整合..
大埤酸菜 -雲林特產
每年11月左右,農民趁著二期稻作收成之後的空擋,在田裡種植芥菜,並腌製成酸菜。一直..
西螺濁水米 -雲林特產
由於濁水溪的土壤屬於粘板岩沖積土,富含天然礦物質與腐植質,保水力強,透氣性佳,又..
莿桐軟枝楊桃 -雲林特產
雲林莿桐鄉是台灣的主要楊桃生產地,早期所產的楊桃屬硬枝楊桃,是為「原種」,後來經..
林內坪頂茶 -雲林特產
林內的茶園大都分布於海拔二百至四百公尺的丘陵台地,其中又以坪頂的茶最為出色,故稱..
草嶺苦茶油 -雲林特產
苦茶油是油茶種子經榨油機壓榨而得的茶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E等,具有高營..
斗六文旦 -雲林特產
足以與麻豆文旦媲美的斗六文旦,是斗六果農利用濁水溪沖積層豐盈土質所種植的產物。斗..
北港大蒜 -雲林特產
北港大蒜氣味十足、蒜仁飽滿,品質更是居其它產地之冠,更因為【北港媽祖】關系,外地..
北港蠶豆 -雲林特產
蠶豆因其莢形似蠶繭,因而得名,蠶豆的原料為龍芽豆,常見於台灣南部,蠶豆須先泡水後..
北港花生 -雲林特產
花生是北港最大宗的農作產物,因其得北港溪沙質土的地利之便,寬廣的沖積河沙埔地,便..
洛神花 -台東特產
洛神花茶是夏日裡很受歡迎的一道飲品,鮮紅清透的顏色充滿著熱帶的風情,而酸中帶甜的..
花蓮玫瑰石 -花蓮特產
玫瑰石,是花蓮為數眾多的玉石種類中的一種,光看外表只是不起眼的黑褐色石塊,但經切..
宜蘭金棗蜜餞 -宜蘭特產
金棗在全台各地都有種植,惟數量不多,其中以宜蘭縣為大宗產區,果園主要分布在礁溪鄉..
白河蓮花加工品 -台南特產
台灣近年來有很多地方都大力推動荷花產業化,北有桃園縣觀音及新屋一帶,東有花蓮縣馬..
北埔擂茶 -新竹特產
一般咸信擂茶應是客家人在逃難過程所發展出的特殊飲食,因為擂茶需要的材料可長期保存..
北斗洪瑞珍酥糖 -彰化特產
一府、二鹿、三寶斗 追朔到日據時代,北斗最負盛名的果子店當屬代表字型大小「洪瑞珍」餅店..
三峽金牛角 -台北特產
在這忙碌的現代社會里,大眾普遍都幻想著每一天最重要的早餐以及平時的甜點,如能享用..
玉山梅精 -台北特產
有人說,有了梅子,便會餓死醫生。雖然 說得有點誇張,但也是一種事實。從一千多年以前..
新港鄉金長利新港飴 -嘉義特產
金長利創業於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主要生產新港飴,亦是新港飴發明的元始祖盧欺..
橘之鄉蜜餞形象館 -宜蘭特產
"橘之鄉蜜餞形象館"是一處以現代化生產設備製作金棗蜜餞加工生產地,也是一處結合地方..
魏清海太陽餅老店 -台中特產
台中名產 - 太陽餅,創始於台灣光復初期1949年,魏清海先生出生於1907年(民國前4年)..
西螺瑞春醬油 -雲林特產
西螺瑞春醬油從民國十年創立品牌迄今,已走過超過八十年的歷史,長達一甲子多的歲月中..
奮起湖火車餅 -嘉義特產
奮起湖山城因「阿里山火車」而帶動繁榮,也延伸了鐵道旁的老街活絡。老街上創立於公元..
安平同記豆花 -台南特產
豆花是台灣著名的小吃之ㄧ。而名列府城十大伴手禮的 台南同記安平豆花 更創造了府城小..
小南米糕 -台南特產
名列「府城十大伴手禮」的 小南米糕 始於1907年,由黃慶珍先生的祖父創立,1977年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