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外交家
① 現代著名外交家及故事
顧維鈞
1926年11月,顧維鈞發表終止中國與比利時條約宣言。1926年上半年。中國和比利時的條約到下半年就要到期了。1926年《中比通商條約》已滿60年。北京政府外交部照會比利時駐華公使,表明中國政府決定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締結新條約。比利時政府沒有辦法拒絕簽訂一個新的條約。他希望在新條約簽訂之前,舊條約繼續有效,希望來拖延新條約的簽訂。繼續享有舊條約。比利時政府顯然並無談判締結一個新條約的誠意。中比修約陷入僵局。 這時候顧維鈞是擔任北京政府外交總長,他認為不能讓比利時這樣無限制的拖延下去。如果在舊條約廢除之前,你還要享有新條約,那麼可以,我們定一個期限。比如說三個月六個月,不簽訂的話,你原有的特權就全部作廢。 但是比利時拒不接受中國的提議,反而於11月5日宣布終止談判,將爭議提交海牙國際法庭。面對中比修約的僵局,顧維鈞認為中國不能屈服於比利時的無理立場,除終止中比舊約外,別無選擇。北京政府就在1926年的10月份,在顧維鈞的主持下,自主地宣布了終止中比條約的聲明。 北京政府毫不退讓的立場迫使比利時政府重新回到談判桌,但是北洋政府時局動盪,中比談判斷斷續續。直到1931年1月15日,比利時才正式將天津租界交還中國。 擺平《中比條約》是中國政府首次不怕西方締約國強硬反對主動出擊,宣布廢除不平等條約。清末民初幾十年,凡是中外談判交涉的爭執,總是中國吃虧收場。但是以巴黎和會開始,以顧維鈞為代表的一批職業外交官步步艱辛地轉守為攻,極力爭取民族利益。這批職業外交官是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群體,他們通過各種形式到國外接受專門教育。在軍閥混戰、派系紛爭的特殊政局下,外交家在國內外威望崇高,超然於各政治派別,往往能被各路諸侯所接受。 1942年12月,顧維鈞參與中英新約談判,對條約簽訂起了重要作用。1943年1月11日,中國和英國在重慶簽訂《中英新約》。新約宣布廢除英國在中國的治外法權。
② 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有哪些
古代: 長孫晟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31113 晏子來,出使西域的班超自,張騫,唐三藏,鑒真和尚. 近代: 中國十外交家 郭嵩燾 李鴻章 曾紀澤 黃遵憲 陸徵祥 顏惠慶 顧維鈞 王王正廷 宋子文 陳友仁 現代的: 何振梁(體育的) 鄭振鐸
③ "新中國著名的外交家"
顧維鈞,周恩來,王稼祥,陳毅,姬鵬飛,喬冠華,黃華,吳學謙,錢其琛,唐家璇,李肇星,楊潔篪,齊懷遠,馬毓真,吳建民,陳建,沈國放,朱邦造,孔泉,秦剛,劉建超,馬朝旭等等。
④ 中國近現代有哪些著名的外交家
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外交家有郭嵩燾、曾紀澤、施肇基、梁敦彥、胡惟德、孫寶琦、周自齊等
⑤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外交官
曾紀澤 即曾國藩的大兒子 1881年(光緒七年)二月二十四日,曾紀澤代表回清政府在彼得堡答同沙俄簽訂《中俄伊條約》,收回依犁
明朝的三寶太監鄭和,也算得一位,幾下東洋,不僅讓世界知道了中國,還和外國進行貿易交換
周恩來,他的事跡很多,比較著名的象提出 求同存異,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蘇武,應該也是位傑出的使節,雖然任務沒完成得怎麼樣,但他不失民族氣節,塞外放羊一十九年,難得可貴了。
顧維鈞,他在近代很有名。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1919和1921年代表中國參加了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在巴黎和會上,就山東的主權問題據理力爭,以出色的辯論才能闡述中國對山東有1945年6月,出席舊金山會議,參加《聯合國憲章》起草工作並代表中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其後任國民黨政府駐聯合國代表。不容爭辯的主權,為維護中華民族的權益作出了貢獻。
⑥ 古今中外外交家有哪些,和主要事跡
二、晏嬰(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名嬰,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歷任齊靈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博聞強識,善於辭令,主張以禮治國,曾力諫齊景公輕賦省刑,漢代劉向《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後人搜集晏嬰的言行編輯而成)敘錄,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並論. 三、張騫西漢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人,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他曾先後兩次出使西域: 1.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請求大月氏與漢朝夾擊匈奴,但並不成功.至公元前126年返國.
2.第二次出使:公元前119年,他奉命出使烏孫,歷時數年才回到長安.
3.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時,他與他的副使先後到過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國,發展了漢朝與中亞各國的友好關系.同時,也因此令不少西域物產相繼傳入中國,中國絲綢等商品也大量被運往西域,從而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四、李肇星(1940年10月-),山東青島人,前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於2007年4月離職.現任中國外交學會名譽會長,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名譽教授.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後,於中國外交學會就職.其後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進修,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下放到山西、江西等地.1970年復職擔當駐肯亞大使館職員7年.其後,1993年任中國駐聯合國代表,1995年任外交部副部長,1996年任中國駐美國大使.2001年再任外交部副部長,2003年,接替唐家璇任外交部長.繼任:楊潔篪. 五、羅伯特·安東尼·艾登
(Robert Anthony Eden, 1897—1977),英國政治家、外交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曾任英國國防委員會委員、陸軍大臣、外交大臣和副首相等職.
六、魯肅
(172—217),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東南)人,三國時期東吳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軍有方,名聞遐邇,而且慮深思遠,見解超人.《三國演義》將其塑造成一個忠厚老實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這是錯的.
七、克貝斯蒂安·路易斯·蘭格
挪威歷史學家,外交家,曾任挪威議會諾貝爾委員會第一任書記.他擔任國際議會聯盟秘書長長達二十四年(一九O九年一一九二三年).在此期間,他長期居住在日內瓦,從事著大量的繁忙的國際性工作,為和平事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為此,他與瑞典政治家布蘭廷共同獲得一九二一年度諾貝爾和平獎金.
八、周恩來
周恩來
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紹興人.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他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來同志的卓著功勛、崇高品德、光輝人格,深深銘記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周恩來對外國記者的問題總是能完美的回答.
九、顧維鈞
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漢族,字少川.英文名「Vi Kyuin "Wellington" Koo」.他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期外交界的領袖人物,中華民國高級外交官員.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1919年代表中國政府參加巴黎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