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i認證
1. 世界上有哪些森林認證體系
目前全球有3個層次的森林認證體系:全球體系、區域體系和國家認證體版系。全球體系森林權管理委員會(FSC)體系和森林認證認可計劃體系(PEFC);區域體系有泛非森林認證體系(未正式運作);國家體系有美國可持續林業倡議(SFI)體系、加拿大標准化協會(CSA)體系、馬來西亞木材認證委員會(MTCC)體系、印度尼西亞生態標簽研究所(LEI)體系、巴西的CERFLOR等等。FSC體系是目前受到市場和非政府組織廣泛認可的體系,它制定全球統一的FSC原則與標准,並認可認證機構開展認證。各國可成立FSC國家倡議組織,在FSC原則與標準的框架下制定FSC的國家標准。PEFC體系則發展了國家認證體系相互認可的框架,對國家體系進行認可。各個國家或獨立發展國家認證體系,尋求國際體系的認可,或在國際框架下發展國家體系。
2. 汽車輪轂上標示的VIA/JWL/DOT/SFI/TUV/KBA這些標示是什麼意思啊各位大俠解釋下!
VIA/JWL一般會一起出現,VIA不是認證標准簡稱,是認證機構,相當於我們的國家質監局,JWL才是日本輪轂的專標准簡稱,一起刻在輪轂上是說明通過VIA機構用JWL標准認證,不屬是兩個標準的意思。
DOT是美國交通部的簡稱。
SFI是美國汽車零部件貿易組織。
TUV是德國質量標准認證機構。
KBA是德國交通部的簡稱。
對於汽車輪轂每個國家或部門和機構都可以制定一些標准,有些國家有強制要求,比如日本,有些沒有,比如美國。各個標准當然有嚴和松,但只是表明機構還是不夠的,還要有使用標准名稱才能比較。輪轂質量一般用三大性能標准來測試,沖擊試驗,彎曲疲勞試驗和徑向疲勞試驗,具體用什麼標准,操作規范,裝配輪胎規格,合格判定標准,都有很詳細規定。
如有想了解更專業的相關知識找佛山南海銳新鋁輪裝備公司!我公司因為生產此類專業設備的,所以會了解相關知識。
3. 什麼是森林認證
又稱森林可持續經營的認證,是一種運用市場機制來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工具,版它簡稱森林認證、木權材認證或統稱認證。森林認證包括兩個基本內容,即森林經營認證和產銷監管鏈認證。森林經營認證是根據所制定的一系列原則、標准和指標,按照規定的和公認的程序對森林經營業績進行認證,而產銷監管鏈認證是對木材加工企業的各個生產環節,即從原木運輸、加工、流通直至最終消費者的整個鏈進行認證。森林認證之所以由獨立的第三方進行,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森林認證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4. FSC/COC認證、 SFI認證、 CFCC認證、 PEFC認證四個森林認證的差別
中國森林認證管理委員會(CFCC)與森林認證體系認可計劃(PEFC)已於2014年宣專布完成最終互屬認。互認後,不僅有利於促進中國的森林可持續經營,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本土林紙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准入」問題,CFCC項下的中國森林認證產品可以通行於所有PEFC互認的其他國家市場,有利於其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FSC和PEFC並稱為全球兩大森林體系,兩者區別不大,應不同客戶的要求而選擇。
FSC(The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簡稱FSC認證,即森林管理評價委員會,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組織發起的一個非盈利的國際組織,其宗旨就是聯合全世界的人們一起解決因不正當採伐而造成的森林損壞,並提倡負責任的管理和開發森林。最初於1993年在加拿大多倫多成立,總部由墨西哥遷至德國波恩。
PEFC理事會(泛歐森林認證體系認可計劃)是一個獨立的、非盈利的、非政府組織。它通過第三方獨立認證促進可持續性的森林管理。
5. 芬歐匯川集團的申請認證
2011年4月22日是第4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地球日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森林是寶貴的地球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支柱和自然基礎,並被人們譽為地球的「肺」。為響應該主題,芬歐匯川為其在芬蘭的森林申請了最新的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
2011年1月,芬蘭批准了新FSC標准,此標准於5月1日起向森林所有者開放申請。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森林工業集團芬歐匯川,在第一時間為其在芬蘭的森林申請FSC認證。同時,芬歐匯川擴展了森林服務組合,以涵蓋適用於芬蘭森林所有者的FSC認證服務。
據悉,芬歐匯川位於芬蘭的森林已通過PEFC(森林認證認可計劃)認證;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森林通過SFI(美國可持續林業倡議體系)認證;在英國的森林通過FSC和 PEFC雙重認可的UKWAS(英國森林保護計劃)認證;在烏拉圭的森林通過FSC 認證。芬歐匯川此次申請的FSC認證,將首先應用於集團位於芬蘭南部的森林。 森林認證通常包括森林可持續經營的認證和林產品產銷監管鏈的認證。前者是按照國際公認的原則和標准,對申請認證的森林經營單位的森林經營管理進行評估,以促進和實現森林的經營管理滿足現在和將來的社會、經濟和環境的需求,即可持續的森林經營與管理。後者則是對林產品從原產地的森林經營,到採伐的原木及其運輸、加工、流通直至最終消費者的整個過程進行認證。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兩大全球森林認證體系:一是森林管理委員會(FSC),另一個是森林認證認可計劃委員會(PEFC)。此外還有一些國家級和地域性的森林認證體系,都可被涵蓋在這兩大體系之內。
森林管理委員會(FSC)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非營利性組織,1993年創建於加拿大多倫多,總部設在德國波恩。FSC旨在促進對環境負責、對社會有益和在經濟上可行的森林經營活動,它促進負責任的世界森林經營,並為由林業操作不善而引起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全世界已有1億多公頃森林按照FSC的標准獲得了認證,數千種產品由FSC認證的木材生產並持有FSC商標。購買時認准FSC標志,可以避免買到源於瀕危樹種或非法砍伐的產品。
芬歐匯川作為負責任的全球最大造紙企業之一,在引領新型森林工業的道路上當仁不讓,致力於可持續的森林管理。不僅僅在生產經營環節中嚴格遵循集團森林管理和木材采購方針,而且將集團所擁有的森林全部經過FSC、PEFC或其他國家級森林認證,集團遍布全球的所有紙廠也都通過了FSC 和PEFC這兩大國際森林認證體系監管鏈認證。此外,芬歐匯川還建立起自己的全球監管鏈體系,以確保對外采購的木材、漿料都是來自於合法採伐的非受保護森林。 中國國家環保部在1994年開始倡導、組織並建立了中國環境標志——「綠色十環標志」,這是目前國內最高標準的綠色產品認證。其認證過程由國家環保部頒布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技術專家現場檢查、授權行業權威檢測機構檢驗產品、最終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評定四個部分組成。中國環境標志要求認證企業建立融ISO9000、ISO14000和產品認證為一體的保障體系,並建立了具體的條款來規范和保障體系的運行。同時對認證企業實施嚴格的年檢制度,確保認證產品持續達標。
帶有環境標志的產品,不僅表明質量合格,而且在生產、使用和處理過程中符合環境保護要求,與普通產品相比,具有無毒/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等環境優勢,並形成改善環境質量的社會效應,最終達到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目的。目前國際上已有歐洲、美國、加拿大、日本以及中國等30多個國家或地區對100多類產品實施了環境標志,FSC這樣的環境標志在全球范圍內已逐漸成為防止貿易壁壘、推動公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的有力工具。
根據FSC的官方網站統計,從2007年至今,中國已有340多家印刷企業通過了FSC認證。自2010年上半年起,國內印刷包裝行業不斷傳出採納環保認證的消息:SIG康美包、利樂中國、蒙牛等企業紛紛啟用FSC森林認證包裝材料,掀起一股森林認證包裝的「綠色風潮」。
作為集團在中國和亞太地區文化用紙的生產和經營機構,芬歐匯川常熟紙廠已通過FSC和PEFC兩大國際體系監管鏈認證,並向市場提供不同種類的認證產品。芬歐匯川常熟紙廠早在2005年被授予「環境友好企業」稱號,旗下的復印紙產品「新綠佳印」在2008年就已獲得中國環境標志認證。據悉,「新綠佳印」即將更換新包裝,新包裝上會使用最新的FSC標識。
PEFC認證,證明了坦佩雷工廠所生產的紙類標簽使用的木材纖維是可持續的和合法的。 「我們研究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對環境的影響。」 芬歐匯川集團環境總監Timo Lehesvirta說,「可持續的森林管理和木材采購是生命周期方法的一部分,而FSC和PEFC等森林認證可以讓客戶知曉產品原材料的可持續性。」
市場環境經理馬源源則從具體層面描述了這種可持續性:「從紙張的整個生命周期來看,造紙和用紙完全可以是一種環保的行為——造紙原料中的木材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取自可持續管理的森林。生產過程、包裝、物流和倉儲也採用環保的管理方式,最終的紙張產品可以被多次回收再利用,即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也可以被回收。」
事實證明,科學的生產、嚴格的監管加上權威的認證,不僅可以有效保護森林,使造紙、用紙不再是傳統觀念中一味攫取自然資源、破壞壞境的無序行為,而且反過來,高舉環保旗幟的造紙業也在市場上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
對於森林認證在環保和市場上的雙贏,芬歐匯川日本公司總經理Timo Varhama解釋:「經過環保認證的森林產品也在銷售中產生了附加值,民眾願意為擁有認證的產品付更多的費用。」在中國,經過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環保認證這項附加值的影響力也在日益增強。FSC紙品客戶不斷增加,一些政府機構和大公司在采購時更是明確要求使用環保認證的紙品。例如芬歐匯川常熟紙廠的復印紙產品「新綠佳印」因為擁有中國環境認證標志,成為首批進入《中國政府綠色產品采購清單》的復印紙品牌。
「基於公司森林的FSC認證,芬歐匯川按照客戶要求供應由認證木材製成的產品的能力得以提升。如此一來,我們的產品便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芬歐匯川紙張事業部市場營銷總監Kari Yl?nen說。
芬歐匯川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增加認證纖維的份額,並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森林認證。為達到這一目標,芬歐匯川會跟蹤公司采購的所有木材纖維的來源。據統計,截至2010年,芬歐匯川產品中認證纖維的份額已達到79%。
6. 江蘇咨詢認證首選蒂瑞咨詢認證—中國專業認證咨詢服務機構,FSC森林認證,COC認證,ISO...想要做認證
蒂瑞咨詢認證於二十一世紀初就開始研究FSC/PEFC木製品行業相關標准要求,是一家專業從事專FSC/PEFC/SFI認證的權威屬咨詢機構,也是目前國內最早從事FSC/PEFC/SFI認證咨詢的為數不多的公司之一,處在行業領先地位。
7. 森林認證原則,標准,指標有多少項
目前世界上較有影響的森林認證體系主要有:森林管理委員會體系(FSC)、泛歐專森林認證認可體系(屬PEFC)、泛非森林認證體系(PAFC)、美國可持續林業倡議體系(SFI)、加拿大標准化協會體系(CSA)等。其中在中國開展認證最多的是FSC,這里也將主要介紹FSC認證。
FSC准則是由FSC為推行認證而推出的一套標准性的文件,該准則於1994年首次推出,經過幾次修改後,形成了現在的10項原則、56項標準的准則,具體如下:
遵守法律及FSC的原則(6項標准)
所有權、使用權及責任(3項標准)
原住居民的權利(4項標准)
社區關系與勞動者的權利(5項標准)
森林帶來的收益(6項標准)
環境影響(10項標准)
經營規劃(4項標准)
監測與評估(5項標准)
高保護價值森林的維護(4項標准)
種植林(9項標准)
8. 森林認證體系的各國森林認證體系介紹
目前,世界上已經建立或開始建立自身森林認證體系的國家有19個。其中,做得較為成功或較有地方特色的有美國可持續林業倡議(SFI)、英國森林保護計劃(UKWAS)、馬來西亞木材認證委員會(MTCC)以及印度尼西亞生態標簽研究所(LEI)。 全球排名第三的SFI 美國可持續林業倡議由美國林紙協會發起,2000年7月成立可持續林業
理事會(SFB)。
該體系要求會員要按照可持續經營標准開展經營,並要通過SFI認證。目前這一體系主
要在美國和加拿大開展認證,主要針對大規模的工業人工林,從去年開始提供產銷監管鏈認證。該體系認證的森林發展速度很快,到目前為止,該體系經過第三方認證的森林達4229萬公頃,位居世界第三位。 富有政府特色的MTCC 1999年馬來西亞初級產業部與馬來西亞木材理事會成立了馬來西亞木材認證委員會負責森林認證工作,建立了馬來西亞森林人證體系,並於2001年10月開展認證活動。該體系標准以ITTO標准與指標為基礎,現在正在按照FSC原則與標準的框架和要求進行修改。
馬來西亞森林認證體系目前認證的林地總面積為231萬公頃,還有5個森林經營單位的250萬公頃林地正在認證中,除此之外共有29家企業通過馬來西亞產銷監管鏈認證。在馬來西亞,所有森林經營單位都必須首先通過MTCC認證,方可申請其他認證體系認證,政府同時也會給予申報MTCC企業一定財政或稅收上的補貼。截止到2003年4月,馬來西亞已有1789立方米經過馬來西亞森林認證體系認證的木材出口到歐洲,為歐洲多國所接受。 亞洲最早開始探索的LEI 印度尼西亞生態標簽研究所1994年成立,開始建立印尼森林認證體系。該體系包括天然林認證、人工林認證、社區森林經營認證和產銷監管鏈認證幾個部分。LEI的標準是以ITTO森林可持續經營標准與指標、FSC原則和標准以及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為基礎制定的。
印尼天然林認證由LEI與FSC合作完成,任何森林經營單位要獲得認證都必需通過LEI認可的認證機構,並由FSC認證機構授予森林可持續經營證書。截止到2002年底,已有11家森林經營單位進行LEI-FSC聯合認證,總面積超過200萬公頃,但僅有一家9萬公頃的森林通過了認證。
9. 什麼是SFI森林認證
SFI計劃制定了兩套產品標簽,幫助消費者識別他們究竟在買什麼東西:SFI認證森林成份標簽和SFI認證纖維采購標簽。
SFI"認證成份"標簽表明產品的某些或全部纖維成份來源於認證森林,這些森林按照SFI、加拿大標准協會(CSA)和/或美國林場體系森林經營標准通過認證。要使用這種標簽,還必須通過產銷監管鏈認證。
SFI纖維采購標簽不聲明認證森林成份。這種標簽表明製造商的采購過程按照SFI 2010-2014標準的目標8-20通過第三方認證和/或按照《SFI要求:第4節-SFI產品標簽使用規則》獲得認證。要進一步了解SFI纖維采購要求的背景情況,請點擊這里。
標簽使用說明:希望使用SFI計劃標簽的組織必須跟SFI標簽使用和許可辦公室聯系,所有SFI標簽和聲明都必須得到該辦公室的批准。
A. SFI認證森林成份標簽和聲明
SFI計劃有認證成份標簽,表明產品的某些或全部纖維成份來源於按照SFI 2010-2014標准、CSA CAN/CSA Z809標准或美國林場體系標准經過認證的森林。必須按照《SFI要求:第3節-SFI產銷監管鏈標准》獲得產銷監管鏈認證,才能使用標簽。
適用於批量信用或平均比例計演算法的認證成份標簽——按照SFI產銷監管鏈標准(這是一種追蹤通過不同生產階段的木材纖維的會計系統)獲得認證的任何企業,無論是採用批量信用法還是平均比例法,均可使用如下所示的SFI認證成份標簽。在採用平均比例法時,企業必須告知客戶認證成份的實際百分比。可以通過環式標簽、發票、提貨單、裝運單據、信函或其它可接受的告知方式。如果企業採用多場地認證,可使用整批產品的平均值。
適用於平均比例計演算法的認證成份標簽——按照《第3節-SFI產銷監管鏈標准》認證並採用平均比例法的任何企業均可使用如下所示的SFI組合成份標簽。
回收利用成份聲明—上述兩種認證成份標簽(#1和#2)均可包括一個莫比烏斯環形符號,並註明產品中回收利用成份的百分比。舉例如下
B. SFI認證纖維采購標簽和聲明
認證纖維采購標簽表明製造商的采購過程按照SFI 2010-2014標準的目標8-20經過第三方認證和/或按照《第4節-SFI產品標簽使用規則》獲得認證。
纖維采購標簽並不聲明認證成份,而是表明非認證森林的纖維是來自於負責任的貨源。在北美洲,SFI計劃參加者必須有可審核的采購過程,表明他們鼓勵林地業主在被採伐的地區重新造林、採用最佳經營實踐以保護水質以及識別和保護重要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要素等。在向北美洲以外采購纖維時,SFI計劃參加者必須表明他們支持可持續林業的原則,包括努力阻止非法伐木和促進保護生物多樣性。詳情請見 SFI纖維采購要求下的內容。
纖維采購標簽— 按照SFI 2010-2014標準的纖維采購要求或按照《第4節-SFI產品標簽使用規則》認證的任何企業均可使用如下所示的纖維采購標簽。
SFI標簽上的其它內容— 以下是SFI標簽上必要或可選的其它一些內容:
SFI網址總是必要的。
"Sustainable Forestry Initiative"或"SFI"名稱是必要的。
聲明(即"Certified Fiber Sourcing"、"Promoting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或百分比說明)是必要的。
在使用產銷監管鏈標簽時,註明"Chain of Custody"也是必要的。
在產品並非100%認證的情況下,必須清楚說明標簽適用於產品的哪一部分(例如本標簽僅適用於封皮紙)。
在銷售經過SFI產銷監管鏈認證的產品時,必須在銷售時告知客戶SFI產銷監管鏈號碼。告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環式標簽、發票、提貨單、裝運單據或信函。
在採用平均比例法時,企業必須披露從認證森林到銷售給客戶時的實際百分比。
10. 什麼是第三方森林認證
森林可持續經抄營的認證,是一種運用市場機制來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工具,它簡稱森林認證、木材認證或統稱認證。森林認證包括兩個基本內容,即森林經營認證和產銷監管鏈認證。森林經營認證是根據所制定的一系列原則、標准和指標,按照規定的和公認的程序對森林經營業績進行認證,而產銷監管鏈認證是對木材加工企業的各個生產環節,即從原木運輸、加工、流通直至最終消費者的整個鏈進行認證。森林認證之所以由獨立的第三方進行,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森林認證的公正性和透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