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日本著名藝妓

日本著名藝妓

發布時間: 2021-02-09 02:58:39

㈠ 有關日本藝妓的日文介紹誰有啊

日本藝妓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妓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18世紀中葉,藝妓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 藝妓並非妓女。她們的交易是滿足男人們的夢想——享樂、浪漫和佔有欲。通常與她們交易的,都是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 在昂貴的餐廳和茶舍里,談論生意的男人們喜歡請一位藝妓相伴,為他們斟酒上菜,調節氣氛,而這最少也要花費1千美元。今天,仍有少數女性抱著浪漫的幻想以及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加入藝妓行業。但在二戰以前,絕大部分藝妓是為了生計,被迫從事這一職業的。 在藝妓業從藝的女妓大多美艷柔情,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擅歌舞琴瑟,主業是陪客飲酒作樂。藝妓業是表演藝術,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不過,這裡麵包含著男歡女樂的成分,所以稱之為藝妓。藝妓雅而不俗之處,不僅在於它與妓有別,而且在於它的不濫,不相識的人很難介入,大都是熟人或名士引薦。藝妓大多在藝館待客,但有時也受邀到茶館酒樓陪客作藝。行業規定,藝妓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否則,必須先引退,以保持藝妓「純潔」的形象。 日本歷史上的藝妓業曾相當發達,京都作為集中地區曾經藝館林立,從藝人員多達幾萬人。不過,藝妓業在二次大戰後大為蕭條了,只是在經濟恢復後一段時間內,隨著公司公關業的升溫,旅遊業的興旺,藝妓又興盛了一時,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藝妓還保留有幾百人之多。但之後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公司生意減少,藝妓業再度陷入低谷﹐據估計,目前京都的藝妓只不過200人左右,而且陪客的機會也大大減少了,可謂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一些藝館轉作他用,服飾、樂器變賣或出租,藝妓轉到夜總會當招待,藝妓業的衰退已成不爭事實。 傳統意義上的藝妓,在過去並不被人看作下流,相反,許多家庭還以女兒能走入藝壇為榮。因為,這不僅表明這個家庭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而且有足夠的資金能供女兒學藝。這種觀念在今天雖已不太多了,但藝妓在人們心目中仍是不俗的。實際上,能當上一名藝妓也確實不易。學藝,一般從10歲開始,要在5年時間內完成從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課程,很是艱苦。從16歲學成可以下海,先當「舞子」,再轉為藝妓,一直可以干到30歲。年齡再大,仍可繼續干,但要降等,只能作為年輕有名的藝妓的陪襯。至於年老後的出路,大多不甚樂觀。比較理想的是嫁個富翁,過上安穩生活,但這是極少的。一些人利用一技之長,辦個藝校或藝班,也很不錯。如果有機會能進入公司作個形象小姐,雖只是個「花瓶」,尚可一展昔日風采。當然也有不少人落俗為佣,甚至淪落青樓,就很不幸了。 藝妓的衰落也曾促使它進行過一些改革,以適應時代要求,如聘請京都以外女人加入,改換一下面孔,在茶館設立酒吧間吸引深夜來客等,都起色不大。因為在現代青年男女看來,藝妓已過時了。 令日本男人最為滿意的,是藝妓的談話藝術。無論是國際新聞,還是花邊消息,她們都了如指掌。她們懂得如何迎合男人的自尊心,善於察言觀色,了解男人的情緒。她們的工作其實很緊張,而男人們則得到了徹底地放鬆。 培養一名藝妓投入很大,但一旦其出山成名,要價也是很高的,特別是年輕貌美的高級藝妓身價更高,一般人員不敢問津,但巨商富賈﹑花花闊少﹑大企業大公司卻不惜千金一擲。經濟繁榮時,大公司為攬生意,總要把請藝妓當成公關手段。 藝妓雖衰猶存,但風光不再,衰落是趨勢,消亡也只是時間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尚操此業的藝妓卻不失信心。她們覺得,藝妓是京都和日本的「臉面」,應該加以保留。她們甚至周遊各地,藉以提高身價。有的人更明確地說:藝妓是京都的象徵,傳統的古老文化必須加以保護。近年來,對於藝妓的衰與興、保與棄還存在針鋒相對的斗爭。

㈡ 日本藝妓有什麼秘密

我用我知道的告訴你;
在日本,使用藝妓是合法的。有的男人會將自己的女人賣給藝回館作藝妓答。
一般是彈琴唱歌跳跳舞,陪客人聊聊天。或者做些那種事。
有的大陸或國外女人專門去日本做藝妓來謀生。藝妓的月薪很高。而那些媽咪只是提供給她們場所。然後從中謀利。
藝妓館里不能做牆,所以都是用布圍著的。
一般那些男人會在下班後去尋快感。

㈢ 日本藝妓 電影

<藝妓回憶錄>
<亂影花魁>
<朹京妓院>
日本最著名的關於藝妓的電影就是<望鄉專>,不知你看過沒有.片子得了挺多屬獎,很有寓意.這些藝妓女在年老的時候,都把自己的墓立在背對著自己故鄉的方向,看了心裡很難過.
還有一個是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演的<伊豆的舞女>,講的是山口百惠演的純情藝妓與三浦之間的愛情和惆悵.片子很清新,<飄雪>里那"伊豆的舞女"這句歌詞,就是來緣於此片.
還有一個日本老片子,名字我咬不準,好像就叫<藝妓>,講的是藝妓的風雨人生.很常態化.
扶桑
藝妓回憶錄
亂影花魁
朹京妓院
《秋日和
《晚菊》
惡女花魁
櫻花戀》,

㈣ 關於 日本藝妓

日本藝妓(Geisha)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妓全部是男性,他們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18世紀中葉,藝妓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

在東京等關東地區稱為「芸者(げいしゃ,Geisha)」,見習階段稱「半玉」;在京都、大阪等關西地區則稱為「芸妓(或寫做「芸子」,皆讀做げいこ,Geiko)」,見習階段稱「舞妓(或寫做「舞子」,皆讀做まいこ,Maiko)」。而在明治時期以後,「芸妓(げいぎ,Geigi)」這種讀法越來越普遍,成為現代標准日語讀法。

日本浮世繪中的藝妓在日語中,「妓」字保留了傳統漢語的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藝術表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者。而藝妓的「妓」是指前者,因為藝妓在原則上是藝術表演者,並不從事性交易。但在現代漢語中,多把「妓」字直覺關聯到性交易方面,因此才有了「藝伎」這種以避諱為目的的現代漢語翻譯寫法。日語中的「伎」是指男性表演者,如歌舞伎,所以有人主張「藝妓」才是正確的中文翻譯寫法,以示區別。

藝妓並非妓女。藝妓(げいぎ,Geigi)是一種在日本從事表演藝術的女性。除為客人服侍餐飲外,很大一部份是在宴席上以舞蹈、樂曲、樂器等表演助興。她們的交易是滿足男人們的夢想——享樂、浪漫和佔有欲。通常與她們交易的,都是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 在昂貴的餐廳和茶舍里,談論生意的男人們喜歡請一位藝妓相伴,為他們斟酒上菜,調節氣氛,而這最少也要花費1千美元。今天,仍有少數女性抱著浪漫的幻想以及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加入藝妓行業。但在二戰以前,絕大部分藝妓是為了生計,被迫從事這一職業的。

藝妓文化發展

日本的藝妓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而京都藝妓的起源可追溯到約17世紀的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東山。

八坂神社是京都眾多神社及寺廟中一個非常著名的神社,而且歷史悠久。據說那時參詣八坂神社的人很多,自然附近就聚集了很多商店,形成一個商業區。其中有許多稱為「水茶屋」的店,販賣茶、團子等點心,讓日本全國各地到來的信徒有個暫時休憩的地方。在這些店工作的女服務生稱為「茶汲女」或「茶點女」。有些茶汲女會用歌曲、舞蹈來吸引客人,也就是現代所謂的商業手法。日子久了,這種商業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品質也一直提高,例如三味線的演奏也加入了。在這種良性循環下,有的水茶屋生意越來越好,規模開始擴充,商品種類也開始增加,例如酒、高級料理等都出現了。

既然茶汲女的表演是一個重要的商業手法,有些水茶屋老闆便開始對旗下的茶汲女做有計劃的訓練,這就是藝妓文化的雛形。從普通的水茶屋變成高級料亭,在成本的考量下,分工亦愈趨精細,與其每家店都自己供養及訓練藝妓,倒不如集中培訓,有需要時再請來表演,更能發揮經濟效益。所以稱為「置屋」的專業培訓中心及業者便應運而生。

在傳統日本,把沒有經過藝術培訓而在酒席倒酒的女性稱為「酎婦」,社會地位低微。賣淫女子則一般固定地被稱作「女郎」、「游女」,她們之中,級別最高的稱「太夫」、「花魁」。「太夫」或「花魁」不但年輕貌美,且於茶道、和歌、舞、香道等諸藝皆有不俗的造詣,服務對象只限於達官貴人,達官貴人亦以客禮待之,所以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但是無論「女郎」、「游女」還是「太夫」、「花魁」,都是會賣身的,而藝妓的真正身份是藝人,主要工作是待客作藝。

然而因為藝妓行業的興盛,求人益多,且為風花雪月的環境,多少不免有唯利是圖的業者,所以也有藝妓的出身是因為生家需用錢、孤兒等等社會弱勢的因素,而簽下賣身契,或遭人口販子販賣的。也許是為了早日還債贖身,也許是抗拒不了金錢誘惑,有些藝妓便開始從事性交易。雖然傳統上,這類自甘淪落的行為是會受到懲戒的,但事實上,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為止,日本各地都廣泛存在這種形同娼妓的賣身藝妓,而且變相專營這種生意的不肖業者亦多而有之。盡管如此,真正一流的藝妓還是「賣藝不賣身」的。「賣藝不賣身」並非指藝妓沒有愛情生活,相反的,一流的藝妓和一般女性一樣,可能會有唯一一個的愛人,稱為「旦那(丈夫之意)」,甚至委身於他,而「旦那」也會提供金錢等實質援助,照料藝妓的生活所需。辭去藝妓工作後即與愛人結為連理,共組家庭者亦不乏其人。

日本歷史上的藝妓業曾相當發達,京都作為集中地區曾經藝館林立,從藝人員多達幾萬人。不過,藝妓業在二次大戰後大為蕭條了,只是在經濟恢復後一段時間內,隨著公司公關業的升溫,旅遊業的興旺,藝妓又興盛了一時,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藝妓還保留有幾百人之多。但之後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公司生意減少,藝妓業再度陷入低谷,據估計,目前京都的藝妓只不過200人左右,而且陪客的機會也大大減少了,可謂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一些藝館轉作他用,服飾、樂器變賣或出租,藝妓轉到夜總會當招待,藝妓業的衰退已成不爭事實。

傳統意義上的藝妓,在過去並不被人看作下流,相反,許多家庭還以女兒能走入藝壇為榮。因為,這不僅表明這個家庭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而且有足夠的資金能供女兒學藝。這種觀念在今天雖已不太多了,但藝妓在人們心目中仍是不俗的。實際上,能當上一名藝妓也確實不易。學藝,一般從10歲開始,要在5年時間內完成從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課程,很是艱苦。從16歲學成可以下海,先當「舞子」,再轉為藝妓,一直可以干到30歲。年齡再大,仍可繼續干,但要降等,只能作為年輕有名的藝妓的陪襯。至於年老後的出路,大多不甚樂觀。比較理想的是嫁個富翁,過上安穩生活,但這是極少的。一些人利用一技之長,辦個藝校或藝班,也很不錯。如果有機會能進入公司作個形象小姐,雖只是個「花瓶」,尚可一展昔日風采。當然也有不少人落俗為佣,甚至淪落青樓,就很不幸了。

藝妓的衰落也曾促使它進行過一些改革,以適應時代要求,如聘請京都以外女人加入,改換一下面孔,在茶館設立酒吧間吸引深夜來客等,都起色不大。因為在現代青年男女看來,藝妓已過時了。

令日本男人最為滿意的,是藝妓的談話藝術。無論是國際新聞,還是花邊消息,她們都了如指掌。她們懂得如何迎合男人的自尊心,善於察言觀色,了解男人的情緒。她們的工作其實很緊張,而男人們則得到了徹底地放鬆。

培養一名藝妓投入很大,但一旦其出山成名,要價也是很高的,特別是年輕貌美的高級藝妓身價更高,一般人員不敢問津,但巨商富賈、花花闊少、大企業大公司卻不惜千金一擲。經濟繁榮時,大公司為攬生意,總要把請藝妓當成公關手段。

藝妓雖衰猶存,但風光不再,衰落是趨勢,消亡也只是時間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尚操此業的藝妓卻不失信心。她們覺得,藝妓是京都和日本的「臉面」,應該加以保留。她們甚至周遊各地,藉以提高身價。有的人更明確地說:藝妓是京都的象徵,傳統的古老文化必須加以保護。近年來,對於藝妓的衰與興、保與棄還存在針鋒相對的斗爭。

日本藝伎的世界一直是神秘的。她們的行業被稱為「花柳界」。年輕貌美的藝伎一臉粉黛,濃妝艷抹,迷倒無數風流人物。然而,當你走進她們的世界就會發現,真正的藝伎生活卻是別有一番滋味。

藝術文化現狀

做「名伎」要付出艱苦努力

記者探訪的位於東京都的向島,是目前僅存的6大「花柳界」之一。共有可以提供藝伎服務的18家料亭(即高級飯店)。現在共有156名藝伎在這里居住和生活,年齡在18歲到80歲不等。按照傳統,藝伎必須屬於某個「組合」。然後通過「修業」也就是訓練才能走向酒宴或者登台表演。「向島墨堤組合」既是藝伎的管理組織,也是培養訓練所。在這里,記者帶著新奇又興奮的心情參觀了藝伎的訓練,也進一步理解了這個「藝」字的真正含義。

「藝」字包含的內容

在入口處,記者看到排列非常整齊的「木屐」,大玻璃窗上掛滿了寫著藝伎名字的小木牌,讓人感到這里井然有序。走進內部則聞鼓樂陣陣,笛聲悠揚。在一個房間里,7名身穿素樸和服的女性正在翩翩起舞,組合事務局長介紹說,這是她們在接受專業的日本舞訓練。果然室內靠牆端坐著一位和服男子,不時威嚴地向舞者們發出命令,提醒她們要讓身段柔軟輕盈。另一個房間的藝伎們則在練習演奏,有敲鼓者,有吹笛者,各個正襟危坐、十分認真。鼓樂練習的旁邊是歌謠教室,兩位藝伎在練習三弦,並在老師的指點下吟唱日本歌謠。歌聲溫厚婉轉,抑揚頓挫傳遞著傳統的韻律。在這個小小的「組合」里,藝伎們只要可能,就要吹拉彈唱樣樣都學,直到精通。所以,一個簡單的「藝」字包含的內容卻十分深遠,要想精通並成為「名伎」,也許要花上她們一生時間!

臉塗得白是因為過去沒有電燈

在一個帶有舞台的大單間,記者觀看了藝伎的舞蹈表演,也是她們在「工作」時的真實狀態。只見年齡不同的大小藝伎,化了濃妝,身穿鮮艷的和服,簡直與練習的時候判若兩人。表演間隙,記者與一個叫「橘子」的年輕藝伎攀談起來。她才22歲,18歲進入「花柳界」,立志成為藝伎。她說自己幾乎沒有休閑的時間。早晨9點左右起床,然後就到這里進行訓練,午飯後回到家中,洗澡並開始准備化妝,一般下午6點左右就要「陪客」了。深夜2點左右才能下班,回宿舍休息。她說藝伎不僅要歌舞樂全能,還要學會接待客人,訓練說話的技巧,讓客人開心。記者問她,做藝伎有什麼煩惱嗎?她笑著說主要是喝酒太多,會損傷身體。所以,要時刻服葯以保護自己的肝臟。她的很多姐妹都是這樣的。

讓女性更加嫵媚

仔細端詳橘子的妝容,雖然臉部都是白的,眼角卻被點上紅色,而手上則什麼妝都沒有。一位年齡大些的藝伎說,那點紅色沒有特別意義,只是讓女性更加嫵媚。一旁的舞蹈老師補充說,藝伎臉部之所以塗得非常白,是因為過去沒有電燈,都是蠟燭,只有塗成那樣才能使人看上去更漂亮。至於藝伎的手沒有塗白,則是為了顯示藝伎的清潔,好在提供餐飲服務時讓客人放心。

逐漸消失的文化風景

藝伎社會有著非常規范的各種戒律。比如女人不能結婚,但是可以找個男人當「旦那(資助者)」。為了避免競爭,一個男人只能做一個女人的「旦那」。傳說在「丙午年」出生的女性會給男人帶來災難,不宜結婚。結果很多日本女性就因此被父母送入了花柳界,獨身一生。正因為藝伎能歌善舞,又恪守貞節,很多達官貴人都對她們愛慕有加。
現在成為一種夕陽產業

隨著時代的變遷,日本類似的戒律已經不存在了。由於藝伎訓練嚴格,生活辛苦,再加上是以取悅男性為主的服務業,所以這一行業已經成為一種夕陽產業,人數越來越少。據說現在真正稱得上藝伎的人也就200多個。京都是最大的藝伎聚集地,目前共有5條「花街」(即藝伎雲集的地方)。日本的「觀光京都網」還專門推出了一種與舞伎共餐的特殊服務。所謂舞伎就是還沒有「畢業」的藝伎。因為比藝伎年輕,所以很受歡迎,價格也十分昂貴。在高級料亭就餐再找一名舞伎陪同的話,費用高達7500日元,服務時間是90分鍾。

類似藝伎的公關小姐

為了招攬遊客,日本很多地區推出了類似藝伎的公關小姐服務。這些人有的是大學畢業生,也有的是高中生。她們雖然也接受一些藝伎必備的技能訓練,但是都不能稱為真正的藝伎。為了推動藝伎界的發展,京都還推出了藝伎養老金。目的就是使這種古老的職業能有個穩妥的養老保障,從而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不過,這些並不能阻止藝伎業走向衰落。如今,那種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藝伎形象,正在作為日本文化的象徵,成為這個社會追求完美女性的符號。

藝妓的培養
在日本,擔任藝妓的條件非常苛刻,學藝費用高昂,並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擔的。而且學藝歷程艱辛,不是所有藝妓都能堅持的。

古時藝妓一般從10歲開始學藝,現在則因為《兒童福祉法》和《勞動基準法》的限制,必須中學畢業(即14、15歲左右)才可以開始學藝。學習的內容繁多,過程十分艱苦。其中包括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要求,處處體現高貴和穩重。比如訓練中有一項的內容是吃熱豆腐不能發出聲音,更不能碰到唇彩,可見要求之嚴格。到16歲左右便可以正式擔任藝妓,整個演藝歷程長達5年。初為藝妓者稱為「舞妓(或舞子)」,而後才可以正式轉為「藝妓」。藝妓生涯一般到30歲完結,在30歲以後仍然繼續當藝妓的話便降級,成為年輕貌美的名妓之陪襯。藝妓中把前輩藝妓稱為「姐姐(お姉さん)」。

藝妓的著裝

在藝妓業從藝的女妓大多美艷柔情,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擅歌舞琴瑟,主業是陪客飲酒作樂。藝妓業是表演藝術,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不過,這裡麵包含著男歡女樂的成分,所以稱之為藝妓。藝妓雅而不俗之處,不僅在於它與妓有別,而且在於它的不濫,不相識的人很難介入,大都是熟人或名士引薦。藝妓大多在藝館待客,但有時也受邀到茶館酒樓陪客作藝。行業規定,藝妓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否則,必須先引退,以保持藝妓「純潔」的形象。

藝妓的服裝是十分華麗的和服,做工、質地和裝飾都十分上成,因此也異常昂貴,一般在50萬日元以上,有的甚至達100萬日元。京都舞妓的服裝更是著名,以懸落飄逸,稱為「だらりの,重量相當沈重,扎束之間需要相當大的力氣,所以常常由稱為「男眾」的男性僕役來幫忙。

舞妓的特殊穿著與化妝舞妓及年輕的藝妓所穿之和服稱為「裾引き」,從腰帶到裙擺間的一段稱為「褄」。在外行走時,舞妓及年輕的藝妓一定會將左手壓在這一段上面,有「賣藝不賣身」的含意。

盡管藝妓的服裝被歸類為和服,但事實上卻與傳統的和服有一定的區別。傳統的和服後領很高,通常能把婦女的脖頸遮蓋得嚴嚴實實,而藝妓所穿著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並且特意向後傾斜,讓藝妓的脖頸全部外露。

藝妓化妝也十分講究,濃妝的施用有特殊的程序,用料也以傳統原料為主。最醒目的是,藝妓會用一種液狀的白色顏料均勻塗滿臉部、頸項,因此看起來猶如雕飾華美的人偶一般。

藝妓的演出
藝妓一般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通常人們在公開場所只能見到行色匆匆的從住地趕往茶社,或從茶社趕回住地的藝妓。她們之間形成一個小圈子,一般人很難窺探她們的生活,從而造成了人們對他們生活的好奇和興趣。藝妓的收入不菲,氣質超凡脫俗,但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卻很差。有顧及此,藝妓的僱主會為藝妓提供貼身保姆照顧她們的起居飲食。

出色的藝妓常常會成為達官貴人所追逐的對象,其中不乏兩情相悅者。古代的日本,結婚後的女性必須放棄藝妓的工作,直到現代這個行規才被逐漸取消,讓藝妓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但大部分的女性仍然依照傳統,在婚後離開藝妓的行列,而離婚後重返藝妓行業的人卻不在少數,其中當代最著名的莫過於中村喜春。

藝妓出勤赴宴時,會有提著三味線琴箱的男眾隨侍在側,除了為因盛裝而行動不便的藝妓打點瑣事之外,也負責保護藝妓,避免受到喝醉的酒客、登徒子的騷擾。

藝妓表演時所使用的道具從狹義上專指手持的表演用具,包括各類樂器、飾物;廣義上應當包括妓館、歌舞伴奏者,甚至藝妓所學習的所有知識。因為藝妓接待客人並不限於歌舞表演,她們提供的是能為客人宴席助興的眾多活動。

藝妓表演的場所最初只限於藝館之中,後來由於要出席達官貴人的筵席,藝妓便開始在茶館酒樓及料亭出沒。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現代西方文化的沖擊,藝妓衰落壓力增加,使藝妓藝術不得不一改傳統,藝妓從業者也被允許到茶館中特設的酒吧間里待客演出。

藝妓的表演大致可分為「立方」和「地方」2種。

「立方」是指舞蹈為主的表演者,「地方」是指演唱「長唄」、「清元」等歌曲、演奏太鼓、三味線等的表演者。因為「地方」類的表演難度較高,需要長時間訓練後才能勝任,因此多由資深的藝妓擔任。而「立方」表演較為容易,所以一般由資淺的藝妓及舞妓擔任。藝妓除了上述兩大項表演外,也有茶道、香道等日本傳統藝術表演。另外,藝妓都有受過說話訓練,因此健談者不少,表演之餘亦會陪客人談天說地,增加氣氛。顧客給予藝妓的演出費用稱為「線香代」或「玉代」,京都一地特稱「花代」。

㈤ 日本藝妓是什麼

藝妓,(Geisha)日本傳統職業。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伎全部是男性,妓院和娛樂場所以演奏傳統鼓樂、說唱逗樂為生。18世紀中葉,藝妓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

㈥ 日本史上最出名德藝妓是哪位

西君尾

㈦ 有關日本藝妓的日文介紹啊

日本の芸人(Geisha)は17世紀の東京と大阪で生みます。最初の芸人はすべて男性專で、彼らは妓樓屬と娯楽施設で舞踴と楽器に出演します生計を立てます。18世紀中葉、芸人の職業はだんだん女性に取って代わられて、この伝統もずっと今なお踏襲しています。
芸人は妓女です。彼女たちの取引は男の人達夢想を満たすのです——享楽、ロマンチックですと佔有します。通常彼女たちと取引して、すべて上層の社會の財產も権勢もある男の人です.非常に高価なレストランとお茶が舍てる中に、商売の男の人達を議論して1人の芸人にお相手をしてもらうことが好きで、彼らのために酒をついで料理を卓に出して、雰囲気を調節して、これは少なくとも1千ドルを費やします。
今日、少數の女性がロマンチックな幻想を抱いておよび伝統の芸術の心から愛することに対して芸人の業界に參加することになおあります.
しかし第二次世界戦爭の前で、圧倒的部分の芸人は生計のためで、しかたなくこの職業のに従事します。

㈧ 日本最著名關於藝妓的電影

藝伎回憶錄 小說寫的更華麗。章子怡和鞏俐的出演也很好,我覺得不必理會一些偏激的觀點。總之是一部外表與精神都很東方很正宗的電影。

㈨ 日本藝妓

其實很簡單,因為在古代男人就喜歡皮膚白晰的女人,從中國古代就可以看出來,比如<<在孔雀東南飛>>中有一句話是:指若削蔥根.是說手指的皮膚像蔥根一樣白晰.這就說明中從國古開始就喜歡皮膚白的女人.而日本文化中的受中國影響很大,所以藝妓畫的很白。

在藝妓業從藝的女妓大多美艷柔情,服飾華麗,知書識禮,尤擅歌舞琴瑟,主業是陪客飲酒作樂。藝妓業是表演藝術,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不過,這裡麵包含著男歡女樂的成分,所以稱之為藝妓。藝妓雅而不俗之處,不僅在於它與妓有別,而且在於它的不濫,不相識的人很難介入,大都是熟人或名士引薦。藝妓大多在藝館待客,但有時也受邀到茶館酒樓陪客作藝。行業規定,藝妓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否則,必須先引退,以保持藝妓「純潔」的形象。

日本歷史上的藝妓業曾相當發達,京都作為集中地區曾經藝館林立,從藝人員多達幾萬人。不過,藝妓業在二次大戰後大為蕭條了,只是在經濟恢復後一段時間內,隨著公司公關業的升溫,旅遊業的興旺,藝妓又興盛了一時,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藝妓還保留有幾百人之多。但之後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公司生意減少,藝妓業再度陷入低谷,據估計,目前京都的藝妓只不過200人左右,而且陪客的機會也大大減少了,可謂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一些藝館轉作他用,服飾、樂器變賣或出租,藝妓轉到夜總會當招待,藝妓業的衰退已成不爭事實。

傳統意義上的藝妓,在過去並不被人看作下流,相反,許多家庭還以女兒能走入藝壇為榮。因為,這不僅表明這個家庭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而且有足夠的資金能供女兒學藝。這種觀念在今天雖已不太多了,但藝妓在人們心目中仍是不俗的。實際上,能當上一名藝妓也確實不易。學藝,一般從10歲開始,要在5年時間內完成從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課程,很是艱苦。從16歲學成可以下海,先當「舞子」,再轉為藝妓,一直可以干到30歲。年齡再大,仍可繼續干,但要降等,只能作為年輕有名的藝妓的陪襯。至於年老後的出路,大多不甚樂觀。比較理想的是嫁個富翁,過上安穩生活,但這是極少的。一些人利用一技之長,辦個藝校或藝班,也很不錯。如果有機會能進入公司作個形象小姐,雖只是個「花瓶」,尚可一展昔日風采。當然也有不少人落俗為佣,甚至淪落青樓,就很不幸了。

培養一名藝妓投入很大,但一旦其出山成名,要價也是很高的,特別是年輕貌美的高級藝妓身價更高,一般人員不敢問津,但巨商富賈、花花闊少、大企業大公司卻不惜千金一擲。經濟繁榮時,大公司為攬生意,總要把請藝妓當成公關手段。

藝妓雖衰猶存,但風光不再,衰落是趨勢,消亡也只是時間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尚操此業的藝妓卻不失信心。她們覺得,藝妓是京都和日本的「臉面」,應該加以保留。她們甚至周遊各地,藉以提高身價。有的人更明確地說:藝妓是京都的象徵,傳統的古老文化必須加以保護。近年來,對於藝妓的衰與興、保與棄還存在針峰相對的斗爭。

㈩ 日本有個出名的藝妓,和梅蘭芳交流過,請問叫什麼

梅蘭復芳是「花旦」就制是要在台上男扮女裝(肯定要刮鬍子,不然台下的觀眾就吃不消了),日本人佔領上海後,要求梅蘭芳演出,但是梅蘭芳不願去,就留了鬍子表示決心。蘭芳找到了一位當醫生的好朋友,說明自己的處境危險,請醫生幫助他生一場大病,以擺脫敵人的糾纏。醫生被他的愛國精神感動了,決心幫助他度過難關,就說:「那麼打一針傷寒預防針吧,打了這種針是要發高燒的。」 梅蘭芳發了高燒以後,讓一位演員向日本侵略軍報告。敵人起初不信,專門派一個日本軍醫來檢查。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