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南朝著名碑版

南朝著名碑版

發布時間: 2021-02-09 02:04:29

A. 黃庭堅行書長槍大戟受南朝名碑什麼影響

書法成就

行書

黃庭堅書法作品

黃庭堅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學書尤為推崇王羲之《蘭亭序》。其有一首贊頌楊凝式的詩可以說明他對《蘭亭序》習練體會之深:「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這其中不能沒有其對王羲之書法學習的深悟。

黃庭堅在上溯晉唐、學習前人經典書法時,對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蘇軾,可以說黃庭堅的手札小行書在很大程度上是學蘇軾的。黃庭堅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不能不受蘇軾書風的影響。在黃庭堅書論中,評東坡書頗多,且多為推崇備至者。蘇東坡不僅是黃庭堅文學上的老師和提攜者,而且也是其書法的學榜樣。在黃庭堅題跋中,即反映出黃庭堅從蘇軾處學習書法的一些消息,如「予與東坡俱學顏平原。然予手拙,終不近業」,又如「東坡此帖,甚似虞世南公主墓銘草。余嘗評東坡善書乃其天性。往嘗於東坡見手澤二囊,中有似柳公權、褚遂良者數紙,絕勝平時所作徐浩體字。又嘗為余臨一卷魯公帖,凡二十紙,皆得六七,殆非學所能到」。黃庭堅與蘇軾相差八歲。二人交誼師友之間。從黃庭堅流傳至今的行幫手札墨跡看,其撇捺開張、字形扁闊、字勢向右上揚等,都明顯表現出蘇軾書法的特徵,甚至有些誇張強調,唯嫌生澀,未有蘇書圃熟也。而黃庭堅以禪悟書當與蘇軾互為影響。如蘇軾《禱雨帖》,筆意極似黃庭堅,特別是其末尾數字,從容嫻雅,行筆松緩,幾若黃庭堅代筆。

黃庭堅行楷大字書風的形成當為其於京口見斷崖《瘞鶴銘》之後並不斷師法孳乳而自成家法的。黃庭堅師《瘞鶴銘》有一個誤會,即他把《瘞鶴銘》看做右軍所書,且深信不疑,故而傾力揣摩師習。不過也算是歪打正著,這倒促進了黃庭堅長槍大戟、綿勁遲澀書風的形成。從客觀上看,黃庭堅與蘇東坡是中國書法史上早於清代八百年超越唐代書風的籠罩而遠溯先唐碑版或者說進行碑帖結合的書家。對於蘇軾書風形成的淵源,只要把其代表作《寒食詩帖》與洛陽《龍門二十品》做一比較,即可得出明確答案。黃庭堅則明確標榜師法《瘞鶴銘》。

B. 魏晉南北朝出現了那些著名書法家和碑帖

魏,晉,南北朝。魏有鍾繇,宣師表。晉有王羲之,王獻之二父子,帖就多了,代表作有蘭亭集序,聖教序,十七帖,中秋帖,南北朝著名帖有張玄墓誌,鄭文公碑,六朝墓誌等

C. 中國古代著名的碑簡介(急!)

1976年在今河南安陽縣段墟遺址發掘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大批用於宣享和祭把的青銅器,其中包括我國首次發現的商朝巨型炊器,據上刻有「婦好」銘文多處。據此可見,婦好生前受命主持祭把盛典的規模之大,以及參與祭把活動的頻繁。

在已往段墟的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一些刻有「婦好整治的龜甲。這表明婦好還是高王朝的一個卜官。商朝人占卜,是取整治好的龜甲用火燒灸,使龜甲獸骨燒裂出焦紋。占卜人再根據焦紋的紋理定向,判斷凶吉,決定事情能不能做。並將占卜的結果和以後發生的情況刻寫在同一塊甲骨上。占卜前很重要的准備工作就是整治龜甲獸骨。龜甲獸骨不經整治是燒灸不出焦紋來的。所謂整治,就是將龜甲上殘留的肉渣皮筋等除去,洗凈削乎,待乾燥後再用特製的青銅鑽在上面鑽出一定數目和一定間隔的小圓入以備占卜時用火柱燒灸,使甲骨上呈現裂紋。當時能夠勝任整治甲骨和占卜工作的只有卜官。卜官不僅要親手整治甲化還要將此事做為記事刻辭,刻寫在經自己整治過的甲骨人以示鄭重。婦好主持條記時朗誦讀祭文,身為卜官又能刻寫甲骨文字,無疑,她具有當時相當高的文化水平。婦好在商王朝奴隸主統治集團中,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活動家。

商朝的國家大事不僅僅是條幅與占卜,還有保衛邊防和開拓疆土、擄掠奴隸的征伐戰,即所謂「國之大事,在相與戎」。武丁時期向制對外的一系列征戰中,婦好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在當時的文獻里,對她參與的軍事活動,都有頗為詳盡的記載

從事戰爭需要大量兵員。一般說來,在使用冷兵器作戰的古代,交戰雙方印哪一方投入的兵員多,哪一方取勝的把握就大。因此,商王朝每次進行戰爭前,都盡可能地多動員一些兵員以充實軍隊。婦好作為軍事將領,經常為商王出馬徵兵。她不僅在國內徵集,還到對商王朝有義務的部落與方國中去廣泛徵集
婦好每次出征,韌帶有成千上萬的人馬,有一條卜辭寫著:「登婦好三干登旅萬乎伐羌」,意思就是商王征發婦好所屬三幹人相其他士兵一萬人,命他們去征伐羌國。婦好帶著一萬三千多人的隊伍在當時來說,真是一支淪浩盪盪的大軍。她不僅自己握有重兵,有時還指揮其他軍事將領征戰。婦好墓中曾出土了四把銅錢,兩大兩小,上面部刻著「婦好」二字的銘文。兩把大銅錨,每把都重達八、九公斤。這兩把巨大厚重的鋼緘象徵著商王朝極高的王權,而銘刻在上面的「婦好」二字則顯示出她在軍事方面至高無上的權威距商朝都城(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正北一千多里外,是強悍的上方部族,他們常常任意侵入商朝邊境的田獵區,掠虜入口財物。商王曾對土方進行過多次戰爭,但都未能制服敵人,土方仍連年不斷地南下侵擾。武丁即位,命婦好率兵出戰,只一仗,就打退了入侵之敵。婦好接著眼蹤追擊,終於徹底挫敗了土方。從此土方再也不敢市侵,勢力逐漸衰落下來

夷國位於商朝的東南方向,國力並不強盛,但偶爾也突發奇兵侵襲何朝疆土,殺人掠物。武丁又命婦好帶兵迎敵。婦好來到前線,按兵不動,暗中窺探敵軍動態,把握住有利時機,猛然全線出擊,也只打了一仗,就使夷國再也不敢滋擾生事了。在西北方隊婦好還打退了羌國的入侵。

商朝西南的巴方,與商朝時常發生戰爭。一次武丁親自出兵,戰前他與婦好議定計謀,讓婦好率兵在巴軍退路方向預先沒化武丁自己則帶領精銳部隊去偷襲巴軍軍營。巴軍遭到突然打擊,驚慌失措,不及應戰就紛紛潰逃,婦好指揮伏兵迎頭截殺,結果巴方的這支軍隊全數被武丁、婦好所殲滅

婦好早於武丁死去。婦好死後,北部逐漸強大起來的吾方部落就成了商朝的主要勁敵。武丁每每為自己征服不了否方而憂心仲仲。他不時地佔卜,懇求婦好的在天之靈幫助自己戰勝吾方。這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婦好生前作為軍事將領的威名之盛。

婦好,這位商王朝的奴隸主貴族,不僅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而且在經濟上也是獨立的。她與其他貴族、功臣一樣,自己完全獨立經營商王頒賞的封地和屬於私人的一塊田地。此外,婦好還擁有私人的兩種動產:一是象徵權力與財富的青銅器、玉器和貨貝。在婦好墓中發現了上千斤重的精美青銅器、六百餘件玉器相七千多海貝,這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另一種是會說話的工具——奴隸。婦好通過商王賞賜和親自征伐擄戰獲得了大批奴隸,迫使他們為自己勞動。婦好死後,武丁還殺了十六名奴隸為其殉葬。

婦好生時武丁對她十分關心,時常占卜行間她的起居、健康、生育等方面的情況。婦好死後,在歷代商王心目中她仍享有祟高的地位。武丁死後,他的後人沒有把婦好作為依附於武丁的妻子,將其屍體移入大墓與武丁合葬,而單獨保留了婦好自己的墓穴;祭袍祖先時也單獨為婦好舉行祭祀。

D. 歷史上著名的碑拓有哪些

歷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經」,現在還有一些殘塊保存在西安的碑林里。

E. 北朝的碑刻哪個朝代成就最高 代表作品有哪些風格特徵是什麼並對相關內容作介紹!

北朝的書來體,是沿襲漢碑分隸而源來,蓋其族望質朴,不尚風流,均守舊法,很少變通,書體猥拙,不似南人之風流蘊藉,故與南朝書風異趣。北朝不像南朝禁止立碑,而且北朝崔盧世族,既善屬文,名篇巨制,自然立碑甚多。加上佛教盛行北方,造像題記不知凡幾。許多是出於石工之手,造像記尤其如此。故猥瑣鄙惡者不少,但好的也很多。同時,自唐以來專重二王手跡,宋承其風,於是中原碑碣,很少有人問津,任其霾蝕。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即榷拓者少,所以西北諸省,千年前所立碑,往往至今尚存。
北朝的碑版很多,以造像記來說,當以龍門造像為最多,其中以二十品為精品,世稱「龍門二十品」,尤其以楊大眼、孫秋生、始平公、魏靈藏為最佳,是龍門造像中的最精品,並最有代表性,世稱「龍門四品」,以外,北魏尚著名的碑版有《張猛龍碑》、《賈思伯碑》、《楊碑》等。北魏著名的墓誌有《張黑女》、《李超》、《刁遵》、《元顯雋》墓誌及《石門銘》等,它是北魏墓誌的傑作。東魏著名的碑誌有《李仲璇碑》、《程哲碑》、《高盛碑》、《敬顯雋碑》、《司馬升墓誌》等。

F. 黃庭堅的行書受南朝什麼名碑的影響最大

黃庭堅的行書受南朝《瘞鶴銘》石碑的影響最大。

黃庭堅行楷大字書風的形成當為其於京口見斷崖《瘞鶴銘》之後並不斷師法孳乳而自成家法的。黃庭堅師《瘞鶴銘》有一個誤會,即他把《瘞鶴銘》看做右軍所書,且深信不疑,故而傾力揣摩師習。不過也算是歪打正著,這倒促進了黃庭堅長槍大戟、綿勁遲澀書風的形成。

從客觀上看,黃庭堅與蘇東坡是中國書法史上早於清代八百年超越唐代書風的籠罩而遠溯先唐碑版或者說進行碑帖結合的書家。對於蘇軾書風形成的淵源,只要把其代表作《寒食詩帖》與洛陽《龍門二十品》做一比較,即可得出明確答案。黃庭堅則明確標榜師法《瘞鶴銘》。

(6)南朝著名碑版擴展閱讀:

黃庭堅在上溯晉唐、學習前人經典書法時,對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蘇軾,可以說黃庭堅的手札小行書在很大程度上是學蘇軾的。黃庭堅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不能不受蘇軾書風的影響。

在黃庭堅書論中,評東坡書頗多,且多為推崇備至者。蘇東坡不僅是黃庭堅文學上的老師和提攜者,而且也是其書法的學榜樣。

在黃庭堅題跋中,即反映出黃庭堅從蘇軾處學習書法的一些消息,如「予與東坡俱學顏平原。然予手拙,終不近業」,又如「東坡此帖,甚似虞世南公主墓銘草。

余嘗評東坡善書乃其天性。往嘗於東坡見手澤二囊,中有似柳公權、褚遂良者數紙,絕勝平時所作徐浩體字。又嘗為余臨一卷魯公帖,凡二十紙,皆得六七,殆非學所能到」。黃庭堅與蘇軾相差八歲。二人交誼師友之間。

G. 石碑的南朝石刻藝術

碑,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為「豎石」。大約在周代,碑便在宮廷和宗廟中出現,但它與現在的碑功能不同。宮廷中的碑是用來根據它在陽光中投下的影子位置變化,推算時間的;宗廟中的碑則是作為拴系祭祀用的牲畜的石柱子。
史載:「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凡碑引物者,窆(音貶,意為埋葬)用木。」(《儀禮.聘禮》鄭玄注)碑還有一種用途,就是用作舉行葬禮的葬具。
唐朝孔穎達疏:「下棺以縷繞者,縷即紼也。以紼之一頭系棺緘,以一頭繞鹿盧。」用今天的話來說,「豐碑」是砍大木頭做成的,形同石碑。棺停下葬 時,在墓穴四角各設置一個,碑上有圓形穿孔,孔中系繩,繩子一頭繞在軲轆上,一頭系在棺停上,將棺停平穩地放人墓穴之中,殯儀結束後,這種木碑往往就埋葬在墓穴中。
墓碑便起源於古代用作牽引棺停下葬用的「豐碑」。最初是木質,沒有文字,後來人們為緬懷逝者生前的業績,利用現成的木碑,在上面書寫逝者的生平事跡以及歌功頌德之辭,碑首中間仍鑿有圓孔,叫「穿」,這樣,墓碑便正式形成了。
東漢時期,重視厚葬,墓碑風行。前面曾引《宋書.禮志》的記載:「漢以後,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等物。』南朝梁時劉勰《文心雕 龍》也寫道:「自後漢以來,碑碣雲起。」不僅王公貴族墓前樹碑,就連一般的庶民百姓乃至童孩墓前也樹碑,如《隸釋》卷9有《故民吳仲山碑》,《蔡邕集》有《童幼胡根碑》。這一時期墓碑已由木質發展到石質,而且銘有碑文,製作精緻,大多經過磨光。
三國兩晉時期,一改東漢的厚葬之風,崇尚薄葬,禁碑之風盛行。帝王陵墓之前不設石碑。門閥土族經過皇帝特許,方可在墓前樹碑,如王導、溫嶠。郗 鑒、謝安等人均樹有石碑。在《全晉文》中,僅東晉著名文士孫綽書寫的碑文就保存有7篇,它們是:《丞相王導碑》、《太宰郗鑒碑》、《太尉庾亮碑》。《太傅褚褒碑》、《司空瘐冰碑》、《穎川府君碑》和《桓玄城碑》。遺憾的是,這些墓碑無一遺存。到了南朝,雖有碑禁,但已成一紙空文。帝王陵墓神道石刻中,石碑 與石柱、石獸均成對出現,成為一項固定的制度。
古人認為龜是靈物,耐飢渴,有很長的壽命,所以用它托碑。五代以後,我國開始流傳「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說法,並且根據每個龍子不同性格、愛好等特點,把它們裝飾在不同的器物上。
它們是:敝屣,善於負重,形象是馱石碑狀;鴟吻,喜歡眺望,裝飾在屋檐上;饕餮,習性貪饞,裝飾在食具上;睚眥,性凶惡,喜殺戮,裝飾在兵器 上;狴犴,憎恨犯罪,裝飾在監獄門上;狻猊,喜好煙火,裝飾在香爐蓋上;叭夏,喜歡水,裝飾在橋欄桿上;椒圖,討厭生人,裝飾在大門口;蒲牢,愛好音樂,裝飾在鍾紐上。明代楊慎《升庵集》也有此說法。
龜的名聲,到宋以後才逐漸不雅了。南朝陵墓石碑的碑座刻物,可以理解為龍子之一。其形狀似一隻大烏龜,凸目昂首,一足前邁,作負重匍匐爬行的姿 態。元代翰林傳講學士袁桷曾參與朝廷很多勛臣碑銘的撰作,他有詩詠道:「龜跌負穹石,浮語極褒多。」從實地調查情況來看,石碑的碑首。碑身為一塊整石雕琢而成,碑座是用另一塊巨石雕琢而成,兩者之間以神卯結構相連,渾然一體。
南朝陵墓石碑與神道石柱一樣,從下往上逐漸「收分」,變小變窄,但肉眼是無法觀察出這種微小變化的。「收分」既增加了石碑的穩定性能,又增加了整個石碑的美感。
梁始興忠武王蕭譫墓石碑
南宋曾極《金陵百詠.沒字碑》詠嘆道:「漫漫荒地浸綠蕪,殘碑一丈載龜跌。當年刻畫書勛伐,雨打風吹字已無。」可見,早在南宋時期,墓碑已面目 全非。目前,梁代陵墓石碑共有12通,4通石碑較為完整,全部在南京境內;8通石碑僅剩龜躍座,其中6個角跌座在南京,2個龜躍座在丹陽梁文帝蕭順之建陵前。這些現存的梁代石碑中,以梁安成康王蕭秀墓石碑數量最多,以梁始興忠武王蕭譫墓石碑文字最為完整,以梁臨川靖惠王蕭宏墓石碑雕刻紋飾最為精緻華美。今 人歌詠六朝石碑形象地寫道:「六百座碑,勝跡猶堪論興廢;三千行字,遺跡自可作文章。」

H. 南朝時期的碑首是什麼樣的

碑首呈圓形,碑身呈長方形,碑座為角趺形,又稱龜趺坐。碑首頂部圓脊上,兩側各浮雕著相互交結成辮狀的雙龍;碑首正中有一長方形額,額內刻有與墓主有關的朝代、官銜、謚號之類的文字。

I. 南北朝的北碑有哪些

代表為龍門二十品
「龍門二十品」是指在龍門石窟中發現的北魏時期二十內方造像記,這容些作品被認為是魏碑書法的代表作。清朝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首先提出了龍門二十品的篇目:
《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題記》
《魏靈藏薛法紹造像題記》
《孫秋生劉起祖二百人等造像題記》
《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題記》
《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橛造像題記》
《一弗為亡夫張元祖造像題記》
《北海王元祥造像題記》
《司馬解伯達造像題記》
《北海王國太妃高為孫保造像題記》
《雲陽伯鄭長酞為亡父母等造像題記》
《高樹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題記》
《比丘惠感為亡父母造像題記》
《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賀蘭汗造像題記》
《馬振拜等卅四人為皇帝造像題記》
《廣川王祖母太妃侯造像題記》
《比丘法生為孝文皇帝並北海王母子造像題記》
《安定王元燮為亡祖等造像題記》
《齊郡王元佑造像題記》
《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題記》
《比丘道匠造像題記》
此外還有《鄭文公碑》《張猛龍碑》《瘞鶴銘》《根法師》《張玄》《高歸彥》等

J. 南北朝時期的碑刻珍品有哪些

南朝著來名的碑刻有:宋《爨自龍顏碑》(此碑與東晉大亨四年,即:405年的《爨寶子碑》並稱「二爨」。爨龍顏活了六十三歲稱「大爨」,爨寶子活了二十三歲稱「小爨」),齊《吳郡造維衛尊佛題記》,梁《瘞鶴銘》、《太祖文皇帝神道闕》等。其中以《爨龍顏碑》、《瘞鶴銘》為最著名。前者是楷書,帶有隸意,筆勢方折雄勁而又具飛動之勢。後者刻在山崖上,隨山刻石極為自然,書法瀟灑而有法度,字畫厚重、筆勢飛動,其中間雜行書,筆法方圓並用,嚴謹有法度。為歷代書法家所重視。另外,還有墓誌:《劉懷民墓誌》、《劉岱墓誌》、《桂陽王妃慕昭墓誌》等。這些墓誌上的書法都是比較成熟的楷書。
北朝:風格雄強一類:《太武帝東巡碑》、《中嶽嵩高靈廟碑》。龍門石窟書法以《牛橛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等最著名。在太和以後又出現了象:《張猛龍碑》、《敬使君碑》、《曹恪碑》等著名的碑刻。
北朝的摩崖石刻著名的有北魏的《石門銘》、《論經書詩》等,北齊的《泰山金剛經》、《天柱山銘》等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