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著名
⑴ 「古羅馬」著名的雕塑有哪些
古羅馬最著名的雕塑有奧古斯都像、三美神、拉奧孔、斷臂維納斯,但若說到著名的雕塑,那麼還包括了很多古羅馬的王室成員,有以下幾位:羅馬皇帝卡拉卡拉、維斯塔女神瑪西瑪、狩獵女神黛安娜、優雅的維納斯、狄奧尼索斯、伊希斯雕像、赫拉克勒斯、宙斯之女月亮女神、阿多尼斯。
⑵ 羅馬有哪些名勝古跡
羅馬競技場、許願池、帝國廣場、羅馬廣場、納沃納廣場、
威尼斯廣場、國會大廈、聖彼得大教堂、西班牙廣場、萬神殿。
1、羅馬競技場
萬神殿大約建於公元80年,是一個保存良好的巨大的歷史遺跡。大廈有一個巨大的圓頂,讓這座大廈顯得威風凜凜,是眾多攝影師拍攝的對象。
⑶ 古希臘,羅馬時期著名戰爭
1、維愛戰爭
維愛戰爭——即古羅馬人與伊特拉斯坎人(伊達拉里亞人)之間的戰爭,由於戰事主要在伊特拉斯坎人重城維愛(英語Veii,拉丁語Veius;義大利語Veio)進行而得名。
維愛戰爭在羅馬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標志著羅馬軍事擴張時代的來臨,是羅馬邁向世界頂尖強國道路上的第一個腳印。從此以後,羅馬——這個原本困窘於狹小山丘的蕞爾小國,一步步,成長為地跨歐亞非、統治眾多民族、囊括地中海使其成為內湖的史無前例的龐大帝國 。
2、薩莫奈戰爭
薩莫奈戰爭是羅馬的第二次大擴張,一共進行了三次 (前343-前290)。通過這次戰爭,羅馬擊敗了義大利半島中南部地區最強大的薩莫奈人,奪取了富庶的坎佩利亞平原。
3、希臘戰爭
羅馬為了向南義大利擴展勢力,派艦隊駛向他林敦灣,他林敦自知戰不過羅馬,向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求援。皮洛士野心極大,一心想學亞歷山大。
但他與羅馬和與其結盟的迦太基的作戰代價太大,以致留下「皮洛士的勝利」的典故,皮洛士無力再戰,於前275年率殘部返回希臘,孤立無援的他林敦只好向羅馬投降,前272年塔蘭托投降。至此,羅馬征服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全部義大利。
三次戰爭之後,羅馬征服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全部亞平寧半島。不過,羅馬未把被征服地區組成統一國家,而是採用「分而治之」的統治形式,即不同地區給予不同待遇,使被征服地區難以聯合起來反對羅馬。
4、第一次布匿戰爭
第一次布匿戰爭是在古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三次布匿戰爭的第一次戰爭,於前264年到前241年之間。兩國沖突是因為爭奪地中海沿岸地區的霸權,尤其是西西里島的擁有權。戰爭23年後,羅馬勉強勝利,並提出許多條件與迦太基簽訂和約。
5、第二次布匿戰爭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失敗之後,因失去地中海里的西西里島,開始向歐洲西部的伊比利亞半島發展。羅馬警告漢尼拔不可穿過埃布羅河。漢尼拔無視此警告,繼續領軍向東北進軍。羅馬令迦太基交出漢尼拔受審,被拒絕之後宣戰。
這次戰爭是三次布匿戰爭中最長也最有名的一場戰爭,最後以羅馬的勝利宣告結束。這場戰爭中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的出色表現奠定了他在西方軍事史上的地位。同時,漢尼拔在扎馬之戰中的失敗也成就了大西庇阿的威名。
⑷ 羅馬有哪些著名的街道
你好!
羅馬著名的大街有Via del Corso大街,這是最著名的購物街,有最新最時髦的服飾和商品。在Via Del Corso大街還有《羅馬假日》里的模樣!
街上有座許願池,它的全名叫做特萊威噴泉(Fontana Di Trevi),據說投上一枚硬幣就可以許上三個願望,但其中一個必是「再回羅馬」。
http://www.europe-cities.com/en/595/italy/rome/attractions/streets-and-squares/?page=2這里有羅馬所有著名的街道,廣場的介紹,希望對您有用。
⑸ 古羅馬出名的皇帝都有誰
凱撒,屋大維,提比略,加利古拉。
凱撒,公元前64年至44年凱撒、龐培、克拉蘇所在的前三頭政治時期,結束了以元老院為權力中心的議會制。凱撒漸漸消滅了龐培、克拉蘇,他也就是凱撒大帝( 註: "凱撒大帝"是後人的尊稱。 凱撒在生前並沒稱過帝.只是個權傾一時的獨裁者。
屋大維,公元前43~27他的甥孫,也是義子屋大維成為繼承人也就是歷史上的奧古斯都大帝(元老院於公元前27世紀授予他奧古斯都的尊號,拉丁文意為神聖,至尊)。他與安東尼、雷必達的統治被稱為後三頭政治。
提比略,(Tiberius公元14~37)這位羅馬第二任皇帝曾任命彼拉多為猶太巡撫,在彼拉多任內,耶穌被釘死。
加利古拉,(Caligula公元37~41),蓋烏斯·凱撒·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為羅馬帝國第三任皇帝。卡力古拉是他自童年起的外號,意為「小軍靴」,源於他嬰兒時代隨其父日爾曼尼庫斯屯駐日爾曼前線時士兵為他穿上的兒童款軍靴。他被認為是羅馬帝國早期的典型暴君
⑹ 求羅馬帝國著名人物介紹
1、西塞羅
馬庫斯·圖留斯·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年1月3日-前43年12月7日),古羅馬著名政治家、演說家、雄辯家、法學家和哲學家。
出身於古羅馬Arpinum的奴隸主騎士家庭,以善於雄辯而成為羅馬政治舞台的顯要人物。從事過律師工作,後進入政界。
開始時期傾向平民派,以後成為貴族派。公元前63年當選為執政官,在後三頭同盟成立後被三頭之一的政敵馬克·安東尼(Marcus Antonius,公元前82年—前30年)派人殺害於福爾米亞。
2、馬克·安東尼
馬克·安東尼(Mark Antony),全名馬爾庫斯·安東尼斯·馬西·費尤斯·馬西·尼波斯(Marcus Antonius Marci Filius Marci Nepos)。
約前83年1月14日出生於羅馬,逝世於前30年8月1日,是一位古羅馬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是凱撒最重要的軍隊指揮官和管理人員之一。
前33年後三頭同盟分裂,安東尼在羅馬內戰中戰敗,前30年馬克·安東尼與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一同自殺身亡。
3、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史稱愷撒大帝,又譯蓋厄斯·儒略·凱撒、加伊烏斯·朱利葉斯·凱撒等。
羅馬共和國(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區)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並且以其優越的才能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奠基者。
愷撒出身貴族,歷任財務官、祭司長、大法官、執政官、監察官、獨裁官等職。
公元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里征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制定了《儒略歷》。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享年56歲。愷撒死後,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羅馬帝國並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
4、蓋烏斯·屋大維
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拉丁語:Gaius Octavius August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原名蓋烏斯·屋大維·圖里努斯(Gaius Octavian Thurinus)。
後三頭同盟之一,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元首(Princeps),元首政制的創始人,統治羅馬長達40年,是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
屋大維是愷撒的甥外孫,公元前44年被愷撒指定為第一繼承人並收為養子。公元前43年,愷撒被刺後登上政治舞台,與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
公元前42年與安東尼在腓力比之戰中打敗共和派首領布魯圖和喀西。公元前36年,他剝奪雷必達的軍權,後在阿克提姆海戰打敗安東尼,消滅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成為羅馬內戰的勝利者。
公元前30年,被確認為「終身保民官」,公元前29年獲得「大元帥」(Imperator,又譯」皇帝「)稱號;
公元前28年被元老院賜封為「奧古斯都」(意為神聖偉大)。並改組羅馬政府,給羅馬世界帶來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
屋大維曾先後獲得執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長等職銜,實為羅馬皇帝。為加強統治,對軍隊進行改革,實行雇傭兵制度;建立禁衛軍,駐守羅馬和義大利。
對外繼續擴張,向西完成對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進至多瑙河、萊茵河一線。他善於審時度勢、進退有節,處事機智果斷、謹慎穩健。
他所採取的一系列順乎形勢的內外政策,開創了相對安定的政治局面,為帝國初期的繁榮打下基礎。公元14年8月19日去世。死後,他被羅馬元老院列為「神」,直至392年冷河戰役後才被廢除。
5、圖拉真
圖拉真(Trajan,全名馬爾庫斯·烏爾皮烏斯·涅爾瓦·圖拉真努斯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古代羅馬帝國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98年至117年在位。五賢帝中的第二位。
圖拉真在位期間,對內鞏固了經濟和社會制度,對外發動戰爭,將羅馬帝國的疆域擴張到歷史上最大范圍。由於其功績卓著,獲得了羅馬元老院贈予的「最佳元首」稱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塞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克·安東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蓋烏斯·屋大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圖拉真
⑺ 古代羅馬帝國最經典的十次戰役有哪些
古代經典戰爭II2008-03-29 14:41古典決戰之四:羅馬慘敗給波斯的卡萊之戰
公元前53年,也就是凱撒入侵英倫三島的同一年,羅馬執政官克拉蘇領兵四萬入侵波斯帕提亞王國。此時克拉蘇已經年過六十,正處於其一生事業的頂峰。他是羅馬三位執政官之一,也是羅馬最富有的人。雖然擁有無與倫比的權力,金錢,美女和豪宅,克拉蘇仍然不能滿足。故老相傳波斯王富甲天下,宮中藏金不計其數,克拉蘇早就對此垂涎欲滴,況且征服波斯還可以給他帶來超過凱撒的顯赫戰功和無盡的榮耀。他並不太在意羅馬元老院拒絕批准對波斯開戰,因為在他心目中,波斯只不過是又一個即將被征服的蠻族,這場戰爭幾個星期就能結束。他已經在考慮如何安排得勝回朝的慶典活動了。
克拉蘇雖然是羅馬共和國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他對波斯的地理歷史人文卻一無所知,不過他也懶得去了解。克拉蘇堅信在他的七個羅馬軍團面前,波斯將是不堪一擊的,而征服波斯只不過是開始,他還要繼續向印度進軍,完成亞力山大征服世界的遺願。克拉蘇的狂妄倒也並不是全無道理,兩百多年前,亞力山大就是率領四萬希臘聯軍在高加麥拉(Gaugamela)一舉擊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十萬大軍,從而征服波斯的。克拉蘇相信自己的七個羅馬軍團要比亞力山大的馬其頓軍隊強大得多,而波斯則已經沒落了,眼前這個帕提亞王國和二百年前的波斯帝國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帕提亞王國的確和過去的波斯帝國完全不同。亞力山大征服的波斯是農耕民族為主的古文明,而那時的波斯軍隊除了幾件新奇的兵器以外(如戰象和戰車),基本的戰法和希臘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高加麥拉之戰是一場歐陸風格的會戰,雙方都以排列整齊的方陣迎敵。誠然,羅馬軍隊代表那個時代步兵陣戰的最高水準,任何民族和羅馬人打堂堂之陣的會戰,都不會有太多勝算。將波斯帝國取而代之的帕提亞人,卻是地地道道的游牧民族,他們將向羅馬人展示一種全新的戰術理念 - 高度機動的輕騎兵戰術,而將這種戰術發揚光大的匈奴人和蒙古人多年以後成為整個歐洲的噩夢。克拉蘇將為他的貪婪和狂妄付出生命的代價,而數萬羅馬將士將不得不為他陪葬。
1. 歷史背景
帕提亞人是原先居住在裏海東岸的游牧民族,可能因為受到異族的擠壓而南遷到伊朗高原。帕提亞人沒有文字,語言屬於印歐波斯語族。在古波斯帝國興盛時期,他們是帝國藩邦,一直為帝國軍隊提供優秀的弓箭手。亞力山大攻滅波斯帝國,使伊朗高原出現權力真空,於是帕提亞人乘機發展壯大。公元前250年,帕提亞部落首領阿薩斯(Arsaces)脫離希□塞呂西王國的控制,帕提亞建國。以後的二百年中,塞呂西王國逐漸衰落,帕提亞得以向西面擴張,占據了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和塞呂西亞等名城,於是和積極東擴的羅馬帝國發生碰撞。
帕提亞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培育出了非常優秀的馬種。帕提亞馬不如歐洲馬高大,但是強健有力,速度快,耐力好。帕提亞馬從小就接受小步快跑的訓練,跑起來又快又穩,所以帕提亞人策馬疾馳時仍然能夠非常准確地開弓射箭。希臘羅馬人對帕提亞人映象最深的莫過於「帕提亞回馬箭」(Parthian Shot),帕提亞人快速退卻時可以在馬上回身射箭,其准確程度絲毫不受影響。
這里我們有必要對帕提亞人的弓箭和歐洲常用的弓箭做一個比較。歐洲的弓是一根直木棍做成,取材通常用彈性好的紫杉木或柳木。歐洲弓在不用的時候一般是不上弦的,以防止材料過度疲勞。中亞游牧民族使用的弓則是著名的組合反曲弓(Composite Recurve Bow),弓的材質包括榆木,牛角和牛筋等等,用魚膠緊密粘合,做成的弓是彎的,從弓背到兩端弧度漸緩,最後再將弓反向彎曲裝上弓弦,是為反曲弓。反曲弓的形狀和歐洲弓截然不同。歐洲弓呈一個完整的弧形,而反曲弓有兩個弧形,在中央握把處內凹,整個弓的形狀宛如雙峰駱駝背部的輪廓。這種弓異常強勁,射程可達300米,在50米的距離內能夠射穿鱗片甲,歐洲弓箭無論在射程還是穿透力上都望塵莫及。
帕提亞軍隊的軍種和戰術都是建立在弓馬嫻熟的優勢之上。帕提亞軍隊全部是騎兵,而且絕大多數是輕騎兵。輕騎兵的主要武器自然是弓箭,其次是一柄長刀。他們只著輕便的革胄,以保證其高度的機動性。輕騎兵採用游擊戰術,通常不和敵人短兵相接,而是保持一定距離以飛蝗般的箭雨削弱敵人的戰鬥力。
除了輕騎兵之外,帕提亞和其他的中亞民族一樣,還有數量不多的一支精英部隊,稱為「鐵甲騎兵」(Cataphract)。鐵甲騎兵全身披甲,其中頭盔和胸甲為整塊精鋼打造,其它部位是鱗片甲或鎖子甲,一個造型凶惡的金屬面具將臉部遮掩,坐騎的鎧甲多為青銅質地的鱗片甲,覆蓋全身,長及馬膝。羅馬人生動地稱這種騎兵為「火爐人」(Clibanarius),因為身披重甲的他們在沙漠地區烈日的烘烤下不得不忍受可怕的高溫。鐵甲騎兵的主要兵器是一支長矛,有三米半長;輔助兵器有長劍,鐵錘或狼牙棒等等。鐵甲騎兵並不打頭陣,而且等待敵人被輕騎兵大大削弱,隊形散亂的時候,排成密集隊形沖擊敵陣。雖然沖擊速度並不是很快,但威力驚人,可謂當者披靡。
現在再來看看羅馬軍隊的組織和戰術。這個時期的羅馬軍團的基本組織單位是百人隊(Century),人數為一百一十人,基本相當於今天的連級單位。一個羅馬軍團包括十個營(Cohort),共五十五個連。第一營是主力營,執掌軍團的鷹符,由十個連組成,其他的營都只有五個連。這樣一個羅馬軍團共有步兵六千一百人。羅馬士兵的標准裝備是青銅或鐵制頭盔,只有軀幹部分著鐵甲或革胄,以保證活動自如;武器包括一面長方形木製盾牌,表面蒙一層牛皮,高一米二,寬七十公分;三支標槍,其中一支是重型標槍(Pilum),長約兩米;最後是一支長五十公分的短劍(Gladius)。羅馬軍隊通常是一個連組成一個方陣,有八行縱深,行列之間保持一米的距離,行與行之間錯開站位。實戰的時候,羅馬士兵組成方陣逼近敵陣,到二十米的距離上開始投擲標槍。羅馬人的重型標槍雖然射程只有十幾米,但威力巨大,能夠穿透任何盾牌和盔甲。標槍投出去後,羅馬士兵就拔出短劍沖向敵陣,和敵人近身格鬥。羅馬士兵格鬥動作簡練有效,通常是左手挽盾抵住敵人,然後右手持短劍從盾牌下面猛刺敵人的腹部,這比揮劍砍殺致命得多。
羅馬軍團每個營配屬騎兵一隊,主力營騎兵為一百三十二人,其他的營為六十六人。這樣一個羅馬軍團共有騎兵七百餘人。羅馬騎兵只著輕便的鎖甲,武器是一面盾牌,一支標槍,和一柄長劍。羅馬騎兵多數是從高盧或日爾曼招募,他們的坐騎基本上是身高腿長的北非或西班牙種。羅馬騎兵需要接受步兵訓練,因而他們落馬以後仍然能夠有效地戰斗。羅馬軍隊不是很重視弓箭的作用,軍中的弓箭手往往都是從戰區當地招募的仆從部隊,數量也不多。
羅馬軍隊在和歐洲的游牧民族作戰時,發展出一種「龜陣」(Testudo)。當羅馬軍隊遇到游牧民族大量弓箭的襲擊時,會收攏隊形,首排士兵以蹲踞姿勢將盾牌拄地,第二排士兵將他們的盾牌置於前排盾牌之上,第三排以後的士兵將盾牌舉過頭頂,如同瓦片一樣相迭,這樣就組成一個密不透風的盾牌陣。大概因為盾牌片片相迭,遠遠望去酷似魚鱗,中國的漢書稱之為「夾門魚鱗陣」。羅馬士兵訓練有素,能夠迅速組成任何規模的龜陣。
2. 碧血黃沙
羅馬帝國同波斯接壤的東部邊疆,是地中海沿岸的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這里狹窄的沿海平原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緊貼著沿海平原的是一組南北向的山系,其中的黎巴嫩山脈高達兩千五百米。翻過群山,就來到了兩河領域的上游,這里的地貌是平坦的戈壁荒漠,只有少數綠洲點綴其中。渡過幼發拉底河再向東跋涉五十公里,就到了有一千年歷史的卡萊古城(Carrhae)。
克拉蘇在敘利亞過冬的時候,羅馬的盟友亞美尼亞國王阿塔巴祖(Artabazus)前來拜見。阿塔巴祖表示願意親率一萬鐵甲騎兵助戰,同時建議克拉蘇北上繞道亞美尼亞,從那裡南下進軍帕提亞的首都特西封(Ctesiphone在今天的巴格達附近)。這個行軍路線經過的都是山地,可以限制帕提亞騎兵的活動能力。可惜傲慢的克拉蘇沒有採納這個建議,他不願繞路,執意穿越兩河領域上游的戈壁沙漠,這個決定最終葬送了他的羅馬軍團。
波斯帕提亞國王奧羅德(Orodes)得知克拉蘇將要入侵,立刻召集一支大軍。然後他兵分兩路,自己親率一路北上攻擊亞美尼亞,阻止阿塔巴祖馳援克拉蘇,另一路由帕提亞貴族蘇萊納(Surena)指揮,迎擊克拉蘇大軍。蘇萊納是波斯百年不遇的優秀將領,此時年僅三十歲。據希臘史學家普拉塔克(Plutarch)的記載,蘇萊納身材偉岸,相貌俊美,衣著華麗,舉止優雅。他出身波斯名門世家,又戰功累累,不到三十歲就成為波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據說他外出旅行時,隨行一千匹駱駝馱他的行李,二百輛馬車裝他的妃嬪,一千鐵甲騎兵護衛,加上幕僚和僕人能有上萬人的排場。因為早已料到和羅馬必有一戰,蘇萊納仔細研究過羅馬軍隊的戰法,從而非常有針對性地訓練了他的軍隊,讓他們知道何時該進,何時該退,何時集結,以及何時分散。
此時正值盛夏,克拉蘇大軍渡過幼發拉底河,進入廣袤的戈壁荒漠已經有好幾天了。蘇萊納一直在假裝逃跑,引誘克拉蘇催促他的軍團緊緊追趕,羅馬士兵因為在高溫乾燥的環境下長時間急行軍而疲憊不堪。終於有一天,羅馬的偵察騎兵向克拉蘇報告有大批波斯軍隊出現,克拉蘇立刻命令展開戰斗隊形。他本打算按慣例將七個軍團一字排開,騎兵擺在兩翼,以防止波斯人迂迴他的陣線。但很快克拉蘇就發現波斯騎兵從四面八方涌現,而且根本看不出有什麼陣形。於是他重新部署,將四萬大軍組成一個龐大的正方形龜陣,每一側的防線由十二個營的重裝步兵組成,中間是輕裝步兵,騎兵和輜重。
波斯軍隊慣用戰鼓來鼓舞士氣。蘇萊納發出開戰的信號以後,幾千面戰鼓同時擂響,如雷鳴一般震攝心魂,從未經歷過這種場面的羅馬士兵個個面露懼色。波斯鐵甲騎兵先試探性的沖擊羅馬人的防線,發現羅馬人的龜陣相當厚實,於是馬上退卻。克拉蘇命令羅馬的騎兵和輕裝步兵追擊,但他們沒走出去多遠就被一陣亂箭射了回來。數以萬計的波斯輕騎兵這時將羅馬人的大方陣團團圍住,然後密集的箭雨就開始傾瀉在羅馬人的防線上。
波斯的輕騎兵小心翼翼地和羅馬人的防線保持三五十米的距離,他們飛快的放箭,根本不瞄準,而且努力將箭以最大的力量射出。羅馬士兵很快領教了波斯弓箭的威力 - 他們的木製盾牌根本擋不住波斯人的組合弓在如此近距離發射的利箭。很多箭穿透了盾牌,將羅馬士兵挽盾的手釘在盾牌上。克拉蘇注意到波斯人射箭的速度,以為不用多久他們的箭就會用盡。但他很快發現在遠處有數千匹駱駝滿載弓箭等候,使波斯輕騎兵立刻能夠得到補充。
克拉蘇明白勝負已定,現在是撤退的時候了。為了保證行軍速度,他不得不下令將不能走動的傷員五千多人遺棄。本來羅馬人打算趁夜悄悄離去,但是傷員們得知被拋棄,頓時哭喊,怒罵,哀求聲大作,讓撤退的羅馬人膽戰心驚,幾乎是一步三回頭,生怕波斯人追上來。所幸波斯人不習慣夜戰,沒有追趕,這樣羅馬人安全撤到卡萊城。
天亮以後,波斯人來到羅馬軍隊的營地,將留下的五千傷員全部殺掉。這時有謠言傳來,說克拉蘇在輕騎護送下,已經逃回敘利亞,卡萊城裡只有他的幾個將領和餘下的步兵。蘇萊納擔心自己最大的獵物跑掉,立刻派人趕到卡萊城,要求面見克拉蘇,詐稱蘇萊納有意和談,要求約定時間和地點。克拉蘇不知是計,親自接見了他們。這幾個人立刻回報蘇萊納,告訴他克拉蘇仍然在卡萊城。蘇萊納馬上領軍趕來,將卡萊城圍得水泄不通。缺水少糧的羅馬人不得不強行突圍,結果克拉蘇在突圍中被殺,他的四萬大軍只有不到一萬人安全回到敘利亞。
卡萊之戰是蘇萊納軍事生涯的頂峰。本來帕提亞國王歐羅德率主力進攻亞美尼亞,只留給蘇萊納不到兩萬的兵力。歐羅德要求蘇萊納盡可能拖住克拉蘇,等他解決亞美尼亞以後,再來支援蘇萊納與克拉蘇決戰。沒想到蘇萊納就用這兩萬人將克拉蘇的四萬大軍殲滅。所謂功高蓋主,已經成為傳奇人物的蘇萊納遭到歐羅德嫉恨,卡萊之戰過後不久就被處死。
卡萊一戰後,波斯威名遠揚,成了羅馬帝國的剋星。但波斯軍隊的弱點也很明顯,他們的技術力量薄弱,沒有攻堅能力,騎兵到了山地就難以發揮作用。因此羅馬和波斯在兩河領域形成均勢。同波斯人的戰爭使羅馬人意識到自己的弱點,以後的一百多年中,羅馬軍隊大幅度增加弓箭手,大型機弩和投石器等等遠程火力,鐵甲騎兵也漸漸出現在羅馬軍中。
奧古斯塔成為羅馬皇帝以後,朝野上下一致要求和波斯開戰以雪卡萊之恥。奧古斯塔是羅馬帝國首屈一指的英明君主,他非常清楚羅馬軍隊的優劣,明白和波斯開戰勝算太小。於是奧古斯塔頂住了個方面的壓力,堅持通過外交斡旋,終於使羅馬戰俘獲得釋放,羅馬軍團被繳獲的鷹符得以歸還,這時卡萊之戰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
3. 羅馬孤軍
克拉蘇大軍在卡萊覆滅以後,故事並沒有結束。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朝西域都護甘延壽,校尉陳湯在征伐北匈奴郅支城時(在今哈薩克境內),遇到了一支奇怪的部隊,以步兵百餘人為單位組成夾門魚鱗陣–即盾牌方陣,他們住在城外一座由原木築成的營壘中,「漢書–陳湯傳」將這些人稱為「驪靬人」。陳湯收降驪靬人帶回中國,漢元帝下詔「初設驪靬縣,取國名為縣」,安置在番和縣南(今永昌縣)的照面山下,四年後,驪靬城堡出現在西漢版圖上。從此「驪靬縣」這個地名在中國歷史上頻頻出現。《晉書-張祚傳》記述了公元31年「前涼張祚遣將伐驪靬或於南山(即照面山),大敗而返」的史實。《隋書》改「驪靬」為「力乾」,「開皇中,並力乾入番和(縣)」。唐代驪靬人的三次起義均見諸史冊。清代《後漢書補注》稱,驪靬縣「本以驪靬降人置」。
英國漢學家德效騫教授看到這段歷史,立刻想到克拉蘇在波斯敗亡的大軍,認為「漢書–陳湯傳」記載的這支奇怪的軍隊,就是當年克拉蘇的殘軍,逃遁至中亞,被北匈奴郅支單於收留,成為匈奴的一支僱傭軍。根據這一聯想,他在1947年撰寫了《古代中國之驪靬城》一文,明確提出:中國古代稱羅馬帝國為「驪靬」,後又改稱「大秦」,《後漢書-大秦》即以「大秦國一名黎鞬」起首。「驪靬縣」就是漢朝政府安置羅馬孤軍的地方。
前一段時間坊間有人撰文,稱三國時代西涼豪強馬超的軍隊善使標槍,顯然是受了羅馬軍隊的影響。永昌縣在西涼境內,如果我們可以確定「驪靬人」就是羅馬人的話,馬超軍學習一些羅馬軍隊的優點也是理所當然,畢竟羅馬軍隊代表那個時代軍事藝術的一個頂峰。可嘆的是那些生長在亞平寧半島的羅馬子弟,不得不終老異國他鄉,再也無緣回到故土,見到那熟悉的葡萄園、橄欖樹,和義大利姑娘甜美的笑容。驪靬人刻骨銘心的鄉愁,大概只有於右任臨終所作的「望大陸歌」能夠抒發明了。
古典決戰之五:羅馬抗擊匈奴的沙隆之戰
在法國東北部的香檳平原上,座落著法國小城沙隆(Chalons)。這里是一望無際的沖積平原,地勢略有起伏,馬恩河蜿蜒流過,兩岸長滿高大的白楊樹。沙隆城外五英里的馬恩河邊,一個小山包突然隆起,周圍依稀可見人工開鑿的塹壕。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里是古戰場,千百年前有一支軍隊曾經在這里掘壕據守,做最後的抗爭。如果有當地人路過,他會告訴你這個山包名叫「阿提拉營地」。
公元451年9月20日,就在這塊平原上,爆發了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會戰一方是日落西山的羅馬帝國,而另一方是號稱「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領導的匈奴帝國。雙方在這次會戰中總共投入超過一百萬的兵力,會戰雖然只持續了一天,但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有十六萬人在這一天的戰斗中喪生。會戰以後匈奴軍隊敗退到這個小山包附近據守,而阿提拉用木製馬鞍堆起一座小山,將他所有的金銀珠寶和妃嬪置於其上,他自己端坐在中間,打算一旦羅馬軍隊攻破他的營壘,就引火自焚。
領導羅馬帝國聯軍擊敗匈奴王阿提拉的人,是羅馬的末代名將,被稱為「最後的羅馬人」的埃裘斯(Flavius Aetius)。公元五世紀的上半葉,羅馬帝國已經分裂為東西兩個部分,而帝國的版圖也已是千瘡百孔,無數的日爾曼蠻族部落在羅馬各省份建立了獨立王國。埃裘斯雖然無力阻止象海潮一般的蠻族入侵,但他利用他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才華同蠻族部落周旋,才使搖搖欲墜的羅馬帝國不至於傾覆。公元451年,埃裘斯聯合西哥特人,在沙隆之戰中擊敗了入侵的匈奴大軍,並把阿提拉圍困在馬恩河邊的營地里。面對垂死掙扎的阿提拉,埃裘斯突然猶豫起來,遲遲沒有對負隅頑抗的匈奴人發動最後一擊。
1. 歷史背景
公元前376年,居住在多瑙河以北的成千上萬的日爾曼人突然涌到羅馬帝國的邊境,要求得到庇護。他們攜婦將雛,驚恐萬狀,彷彿後面追來了洪水猛獸。把這些強悍的蠻族趕得四處逃竄的「洪水猛獸」,就是匈奴。
匈奴起源於蒙古高原,是文明程度很低的游牧民族。他們在公元一世紀中葉被中國的東漢帝國屢次擊敗,又受到蒙古高原新興的鮮卑民族的擠壓,不得不向西遷移。這以後匈奴民族在歷史上消失了三百年,直到公元四世紀。這個時候的歐洲歷史文獻里開始提及一個非常醜陋和野蠻的民族,不知什麼時候來到裏海北岸的頓河草原游牧。
羅馬史學家馬塞林(Ammianus Marcellinus)對他所知道的匈奴人有過這樣一段精彩的描述:「匈奴人比歐洲所有的蠻族還要野蠻很多。他們天生丑怪,四肢粗短,軀干壯碩,大腦袋,羅圈腿,整個身體的線條就好象是上帝用斧頭在一塊老樹根上隨便砍出來的一樣。他們吃半生不熟的獸肉,或者是地里挖出來的草根,從來不用調料;穿粗糙的亞麻布衣服,或者是鼠皮袍子,一件衣服上身以後就再也不洗不換,直到破爛不堪。他們在馬背上生長,可以幾天幾夜不下馬。打仗的時候,他們很少排成整齊的隊形,時而分散,時而聚集,來去如風,往往在敵人沒有防備的時候就已經沖到眼前,而殺戮劫掠一番後又迅速離去。他們是非常可怕的敵人,在遠處他們飛快地射箭,來到近前他們用劍與敵格鬥,捨身忘死驍勇無比,當敵人拚命招架時他們會突然甩出繩套,將敵人縛倒在地,動彈不得。」
公元375年,匈奴人開始大規模擴張,他們向西攻滅阿蘭人和東哥特人在多瑙河沿岸所建立的國家,向南攻克亞美尼亞,一直打到波斯和敘利亞。匈奴人以兇殘聞名於世,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擄掠,走後往往留下一片廢墟,一地白骨。公元440年,匈奴攻滅多瑙河南岸富庶的耐蘇城(Naissus),他們燒殺得如此徹底,以至於幾年後羅馬的使者路過此地,不得不在城外宿營,這時河邊仍然能見到累累白骨,而城裡屍臭沖天,讓人無法靠近。
進占匈牙利草原以後,匈奴人停了下來。此時的匈奴仍然是由各部落組成的鬆散聯盟,部落首領之間的爭執拖住了他們前進的腳步。但是這個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公元433年,阿提拉成為匈奴各部落的領袖,建立了強有力的中央集權。
根據一個哥特史學家記載,阿提拉具有一個典型匈奴人的外形,他肩膀寬闊,軀干壯碩,一顆碩大的頭顱,面色黝黑,胡須稀疏粗硬,鼻子扁平,深陷的眼窩里是一雙鷹隼一般的小眼睛。他喜歡以犀利的目光在眾人臉上來回掃視,讓人不寒而慄。阿提拉和那些簡單粗暴的蠻族首領完全不同,他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政治家和戰略家。阿提拉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冷靜的頭腦,從來不感情用事。雖然在連年的征戰中表現出優秀的軍事才能,阿提拉更願意利用政治手腕達到他的目的。
3. 沙隆血戰
接到阿提拉的戰爭動員令以後,從伏爾加河到多瑙河的匈奴部落和蠻族藩邦盡皆響應,派兵向萊茵河畔集結。等到阿提拉率領大軍渡過萊茵河時,匈奴聯軍已經達到七十萬之眾,其中絕大多數是蠻族軍隊。大軍所到之處,高盧名城一個接一個地陷落,慘遭屠戮和焚毀。阿提拉攻陷法蘭克城市梅茨(Metz)以後,兵分兩路,一路沿塞納河向西進軍,而阿提拉自率一路南下,兵鋒直指名城奧爾良(Orleans)。
阿提拉大軍對高盧北部的蹂躪震驚了西羅馬帝國的所有蠻族,大家都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對抗匈奴的。埃裘斯抓住這個同仇敵愾的良機,四處奔走,施展他高超的政治才能建立一個抗擊匈奴的統一戰線。高盧和西班牙各地的日爾曼蠻族,甚至不列顛的凱爾特部落都派兵來援;和埃裘斯打了二十年仗的宿敵-西哥特王特奧多里克(Theodoric)也親自領兵前來助戰。當阿提拉頓兵奧爾良城下的時候,埃裘斯的羅馬聯軍日益壯大,最後達到五十餘萬人,終於有能力和匈奴人決戰。
阿提拉得知羅馬聯軍逼近奧爾良城以後,立刻撤圍北去,同時命令在高盧各地劫掠的匈奴部隊向香檳平原集結。埃裘斯率領大軍尾隨而來,兩軍終於在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相遇,各自擺開決戰的陣勢。羅馬聯軍方面,由埃裘斯親率羅馬軍團組成左翼,西哥特軍隊在右翼,而中央是阿蘭人和其他蠻族。埃裘斯這樣部署相當冒險,因為他把羅馬聯軍最弱的部分放在中間,非常容易被匈奴軍隊從中心突破,將羅馬陣線攔腰斬斷;從另一方面講,中心突破的匈奴部隊也有被羅馬從兩翼包抄的危險,搞得不好會重蹈羅馬人在坎尼的覆轍。埃裘斯面對他的老朋友阿提拉,走出一步險棋。阿提拉針鋒相對,親率匈奴精騎居中,把東哥特人放在左翼去面對他們的同胞,而其他各蠻族軍隊組成右翼。
這個時候的羅馬軍隊和凱撒時代相比已經面目全非。羅馬軍團的編制到此時已經縮小為一千多人。步兵的裝備也有變化,全金屬表皮的盾牌取代了木製盾牌,防護性雖然增強,但重量也大增,非常不利於步兵沖鋒。羅馬步兵從前慣用的重型標槍被一種超輕型標槍替代,這種標槍雖然穿透力遠遜,但射程可達五十米。羅馬軍隊此時的戰術已經變得非常保守,一般都是組成盾牌陣等敵人來攻。與羅馬軍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哥特軍隊,以大量的重裝騎兵為核心,戰斗時由鐵騎沖擊敵陣,步兵隨後掩殺,已經體現出後古典時代戰爭的特點。
會戰終於打響,匈奴聯軍首先發動進攻,在遮天蔽日的箭雨掩護下,匈奴精騎風馳電掣一般沖向羅馬聯軍的中央,由各蠻族的烏合之眾組成的中央陣線抵擋不住,被匈奴騎兵以楔形深深插了進去。這時匈奴騎兵開始向左旋轉,包抄西哥特軍隊。阿提拉對戰局洞若觀火,他知道羅馬軍團早已今不如昔,只有西哥特人尚能一戰,如果能將其殲滅,就勝券在握。這時匈奴聯軍的兩翼也開始一起壓上來,會戰到此已經變為一場混戰,而羅馬聯軍形勢危急。
阿提拉沒有看錯,西哥特人最終力挽狂瀾,為羅馬帝國贏得了這場會戰的勝利。年過六十的西哥特王特奧多里克親率鐵甲騎兵反擊,結果中箭落馬,被緊跟其後的西哥特鐵騎踐踏而死。失去首領的西哥特人只出現了片刻的慌亂,在王子托里斯蒙(Torismond)的指揮下迅速恢復了秩序。西哥特騎兵凌厲的反擊將匈奴人壓了回去,而慌不擇路的匈奴騎兵迎頭撞上了左翼羅馬軍團的盾牌防線,紛紛倒在羅馬標槍的攢射之下。這時匈奴左翼的東哥特人也抵擋不住西哥特鐵騎的沖擊,率先敗逃,沙隆會戰到此才分出勝負。
阿提拉率領匈奴殘軍撤回馬恩河畔的營地,用匈奴人的大蓬車首尾相連,弓箭手密布其間,組成一道相當堅固的防線。入夜以後,戰場上依然一片混亂。托里斯蒙率部追擊時在黑暗中與他的大部隊走散,結果誤入匈奴人的營地,要不是他的隨從拚死搭救,托里斯蒙幾乎就去見了他的父王。埃裘斯也和他的羅馬軍團失散,不得不在西哥特人的大營里過夜。直到天亮時分,羅馬陣營才意識到他們居然擊敗了匈奴王阿提拉。
阿提拉此時如同一隻受傷的猛虎,雖然縮在營壘里負隅頑抗,依然鬥志不減。匈奴人的戰鼓不分晝夜地響徹雲霄,而托里斯蒙率西哥特騎兵幾次攻擊都被亂箭射了回來。在羅馬陣營的聯席軍事會議上,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主張強攻,有的主張圍困,但埃裘斯卻另有計較。他奉勸托里斯蒙立刻回國坐穩王位再說,以免夜長夢多。埃裘斯一語驚醒夢中人,托里斯蒙馬上率軍趕了回去。羅馬陣營走了西哥特人,頓時顯得勢單力薄,眾人的心氣也沒那麼高了。這樣拖了幾天以後,羅馬聯軍遂撤圍而去。
埃裘斯在這個關鍵時刻放了阿提拉一馬,使得後世史學家一直困惑不解。埃裘斯有超出常人的政治眼光,他這個決定其實大有道理。埃裘斯一直認為西羅馬帝國的心腹大患不是匈奴,而是高盧蠻族。保留匈奴這個外患可以讓西哥特人為首的蠻族有所忌憚,不得不和羅馬帝國繼續合作。阿提拉一死,匈奴帝國勢必崩潰,而高盧蠻族們肯定要掉轉矛頭來對付羅馬帝國。況且這場會戰幾乎是西哥特人獨力贏下來的,如果再讓阿提拉死在他們手裡,西哥特人勢必威名遠揚,以後會更加難以控制。撇開政治上的因素,埃裘斯恐怕也不想將他多年的好友阿提拉置於死地,他還是希望阿提拉能接受教訓,恢復過去和平共處的局面。
⑻ 羅馬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http://www.blyo.net/GWJQ.ASP?sheng=%D2%E2%B4%F3%C0%FB&JQ=%C2%DE%C2%ED&show=SJ 去這里看吧奎里納勒宮(Palazzo del Quirinale)位於奎里納勒山,奎里納勒山是羅馬七座山丘中最高的一個山頭。在古代,這里是供奉奎里諾神的地方(當時這座山丘曾被來自庫里城的撒比尼人佔領)。 奎里納勒宮是幾位教皇在十六世紀下半葉建造的。1870年之前,一直是教皇的夏令行宮。義大利統一後直到二戰末期為止,一直是皇宮。現在是共和國總統府。 奎里納勒宮前廣場中央有雙子星噴泉,噴泉上有四尊古羅馬時期的雙子星神和他們的馬匹的雕像。這些雕像是1787年在奎里納勒山丘上的君士坦丁浴場發現的,是希臘原作的仿製品。 1787年,增添了一座從奧古斯都陵墓搬來的方尖碑;1818年,又增添了灰色的花崗石石盆,石盆原先放在羅馬市苑元老院前面的。 景點地址: Palazzo del Quirinale 公共汽車:116T、116、117、52、53、56、58等多路到達「BARBERINI」站下車步行5分鍾 開放時間: 在每個月的第二、第四個周日的早上8:00—12:30,有人帶領解說。參考資料: http://life.sina.com.cn/art/2005-04-01/68897.shtml
⑼ 羅馬最著名的三大詩人是
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
記得採納啊
⑽ 羅馬最著名的廣場有哪些
羅馬廣場「Forum」是直接從希臘的「agora」演繹過來的。羅馬城裡都有中心廣場,是歷代皇帝為滿足日漸增長的社會、法律、商業及節慶的需要而建的。在廣場中可以發布公告、進行審判和歡度節日,甚至角斗。約翰.B.沃德-珀金斯指出,羅馬廣場最初形成時是一種多功能的開敞空間,交替地被當作社區中頂禮膜拜的設施、政治或軍事集會場所、露天法庭或者市場,還可以當作公共娛樂場所。其中著名的有三個,即愷撒廣場、奧古斯都廣場和圖拉真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