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著名景點有哪些
㈠ 泰國著名的旅遊景區有哪些
素可泰
素可泰意為"幸福的開端",是泰族人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真正獨立的王國。從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末,素可泰王朝曾盛極一時,是泰國文明史上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宗教藝術和建築被認為代表著最經典的泰國風格,其最大特色是蓮花座的裝飾和鍾形佛塔。
素可泰地區有兩座歷史公園:素可泰歷史公園和西薩差那萊歷史公園。
素可泰歷史公園:
素可泰古越是素可泰王朝都城遺址,距曼谷約420公里,在14世紀末被大城王朝吞並後成為一座棄城,逐漸淹沒於叢林之間。近些年來,經過大規模的修繕,這座佔地45平方公里的古城已被辟為歷史公園,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址。近100座歷史遺址和4個大型池塘散落於修剪整齊的綠茵之間。游覽素可泰古城的最佳時間是每年水燈節,即泰國陰歷12月的滿月之日(一般為西歷11月)。用芭蕉葉和鮮花作成的水燈漂浮在池塘中,水波中閃映著古剎、佛像的倒影,充滿了詩情畫意。
藍干亨國家博物館:
藍干亨大帝是素可泰王朝功績最顯赫的君主,他統一的國家,擴大了疆域,崇尚小乘佛教,創制了現代泰國文字。他還積極與中國發展關系,曾派人到中國訪問過兩次,學習陶器製作工藝。這家博物館將為你探索素可泰古城的秘密提供一些感性知識。館內收藏有素可泰王朝最優秀的佛像創作,其中那尊行走佛像,被認為是泰國佛像中的極品。館內展示的一塊藍干亨大帝碑文記載:"素可泰日益繁榮。水中有魚,田中有稻……自由買賣,無需納稅。"這塊碑文是泰國文字的最早紀錄,也是泰國古典文學中的著名片段。
瑪哈塔寺:
建於13世紀,是古城中規模最大的寺廟,四周圍有磚牆和護城河,是素可泰古城的精神和行政中心。院內有198座佛塔,在佛殿殘存的磚柱中間還坐著一些倖存下來的佛像。
灑溪寺:
坐落在一個大池塘中間的小島上,環境十分幽雅。佛殿建築為典型的素可泰時代風格,佛塔則是典型的錫蘭卡式鍾形佛塔。
西川寺:
位於瑪哈塔寺西北1.5公里。這里被緊緊圍在據說有3米厚的高牆內的坐佛今天依然受到泰國人的尊崇,因此絕對不要動爬到佛像身上留影的念頭。佛像高15米,寬11米。
西薩差那萊歷史公園
位於素可泰歷史公園以北約50公里的雍河旁,佔地45平方公里,是素可泰古城姐妹城市遺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址。這個歷史公園掩映在青山綠草之間,遊人不多,很適合騎自行車游覽,也可以騎大象在公園里繞一圈。
考盤家蓬寺:
這個寺本身沒有特別之處,但從落在一座小山上,是遠眺公園全景的上佳地點。
章隆寺:
意為"大象寺",是西薩差那萊古城的中心,由藍干亨大帝建於13世紀末期。鍾形的錫蘭式佛塔底座是39頭大象,當年曾經很宏偉的台階象徵著登上天堂之路。在這座寺廟前,你往往可以發現真的大象。
差達尤塔寺:
在章隆寺對面,意為"七排塔寺",因為這里的33座小佛塔排成七排。寺內所有的佛塔都有蓮花頂,是典型的素可泰風格。據傳,這里的佛塔下埋著素可泰王朝王室成員的骨灰。
南帕亞寺:
建於15世紀或16世紀,比古城內的所有其他寺廟都晚。主塔是典型的錫蘭式鍾形佛塔,底座也曾雕刻有大象。主殿外牆上刻有大城王朝早期的裝飾圖案。
普拉西拉塔那瑪哈塔寺:
位於古城以南3公里。據認為這座寺廟建成素可泰王朝以前,因此有比較濃重的古高棉風格。入口的門楣上雕有古高棉風格的佛頭,主殿里供奉著一座大型素可泰風格的坐佛,旁邊是一尊行走佛像,充分展示了素可泰佛像雕刻流暢圓潤的藝術風格。寺廟旁有一座木頭吊橋橫跨雍河,當地人騎著摩托車晃晃悠悠地過橋也可算作一景。
大城
大城意為"和平之城",位於曼谷以北86公里,從1350年至1767年是暹羅國的首都,大城王朝可謂泰國歷史上的全盛時代:統治范圍包括今天的寮國、柬埔寨和緬甸,歷經417年,33個國王,到17世紀大城的人口達到100萬,歐洲、中國和日本的商人不遠萬里來到這里經商。當時,所有到過此地的人都為它的繁華所折服。
雖然這座和平之城最終於1767年被入侵的緬甸軍隊燒毀並劫掠一空,但從數量眾多的宮殿廟宇遺跡中仍可以依稀看到大城王朝當年曾有過的輝煌。
到大城遊玩的是佳方式是從曼谷乘船溯湄南河北上,沿途欣賞兩崖的怡人風光,遙想當年鄭和下西洋率船隊前往大城時的壯觀場面。到邦巴茵王宮下船遊玩後,搭乘巴士前往大城歷史遺跡公園,租輛自行車徜徉於散落在萋萋芳草間的殘垣斷壁,感懷歷史的無常。傍晚時分搭巴士回曼谷。
菩拉司山碧寺:
在所有古跡中最有名的要數菩拉司山碧寺。這座建於14世紀的寺廟是當年大城規模最大的寺廟,也曾做過幾代國王宮殿和皇家寺廟。這里曾經供奉著一座16米高的大佛像,像身表面貼的金重達250公斤。緬甸軍隊佔領大城後為了熔解出金子,燒毀了整座寺廟和佛像。該寺的標志性建築是屹立在廢墟中的3座具有典型大城時代風格的大佛塔。
大城歷史遺跡公園:
大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址。這座用護城河圍起來的古城內外共有375座寺廟。
菩拉瑪哈塔寺:
這座寺廟也建於14世紀。盡管經過緬甸軍隊的大肆燒掠該寺的原貌早已盪然無存,但那座高棉風格的佛塔依稀保存著幾分風韻。據傳,這是大城年代最久遠的佛塔之一。寺廟里那尊裹在樹根里的佛像頭也是一外奇特的景觀。
幫巴茵王宮:
位於大城以南約20公里,在大城王朝時代曾是國王的夏宮。重建於19世紀末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時代。這里集合了東西方多種風格的建築,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建於湖中央的埃薩旺帖帕耶阿殿(Aisawan Thiphaat Hall)。這是一座木結構的尖頂宮殿,仿造曼谷大王宮內的一座宮殿建成。據說當年朱拉隆功大帝經常於日落時分在此吟詩。
王宮內唯一開放的宮殿威哈甲隆殿(Wehat Chamrun Hall)是一座純中國式建築,中文名叫"天明殿"。該殿是由一批華人出資修建獻給朱拉隆功大帝的。這座木結構宮殿的造型類似廣東潮汕一帶的殿堂建築,屋內外裝飾品及傢具大多來自中國,格局布置也是完全中國式的。
遊人還可以登上天明殿旁邊的斜塔,一覽這座掩映在綠茵與波光中的宮殿建築群。
北碧府
北碧府是泰國第三大府,位於曼谷以西約130公里,西臨緬甸,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修築的桂河橋而聞名於世。 北碧城內:
桂河橋:
桂河橋是一座鐵路橋,是連接泰國和緬甸的一條長約415公里的鐵路和一部分。當時,日軍為征服緬甸和緬甸以西的亞洲國家,急需一條給養供應線,便於1942年9月16日起,先後役使6.1萬名盟軍戰孚和20萬名亞洲勞工,用16個月便修完了原計劃需要6年時間才能完工的鐵路。
由於當時鐵路沿線氣候和生活條件惡劣,加之日軍的殘酷役使,先後有1.6萬名戰俘和近10萬名勞工死於勞累、疾病和營養不良。因此這條鐵路也被稱為"死亡鐵路"。
戰爭接近尾聲時,大橋被盟軍炸毀。戰後,泰國政府重新修建。現在的桂河大橋共有11節鋼梁,全長300米,並仍在使用之中。
遊客可以在大橋上行走,領略桂河的秀美。也可在北碧府境內的任何一個火車站搭乘開往桂河橋方向的列車。沿途山清水秀,泰國中部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並有機會接觸到普通泰國人,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戰俘宮博物館:
這座博物館建在一座寺廟旁,緊臨北碧府的另一條主要河流麥公河。整個建築仿造當年盟軍戰俘居住的竹屋頂的長條窩棚。館內展示的照片顯示,戰俘們瘦骨嶙峋,渾身上下只有胯間一塊粗布遮體。館內還陳設有二戰期間的地圖、武器、和其他戰爭紀念品,並收集了大量有關桂河橋和死亡鐵路的新聞報道。 這座博物館的名字JEAATH是用當年與桂河橋有關聯的六個國家英文名字的縮寫組成的。這六個國家是: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美國,泰國和荷蘭。
北碧府盟軍公墓:
這座公墓在火車站對面,共有6982個來自英國、荷蘭、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紐西蘭、加拿大和緬甸等盟軍戰俘的墓碑,他們多在修建"死亡鐵路"時去世。公墓內綠草萋萋,鮮花盛開,幾千個16K紙大小的大理石墓碑整齊排列。算算戰俘們去世時的年紀,很多都年輕的令人心碎。
公墓環境優美恬適,間或看到泰國年輕人在次溫習功課或會友。
北碧城外:
很多遊客到北碧府只為看桂河橋,實際上北碧府外有茂密的從林,秀麗的河流,品種繁多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和飛珠瀉玉的大瀑布。很有羅曼蒂克思想的商人在深山裡的河上建造了竹船房,也不通電,晚上用煤油燈照明。在黑 ``的夜晚,驀然發現久居都市的你早已忘卻原來天上還有這么多星星。
地獄之火通道:
位於北碧城西北80公里處。為紀念在修建"死亡鐵路"最艱難地段而死亡的盟軍戰俘和亞洲勞工而建。在這一地段戰俘們用最簡單的工具在一座山中鑿出了一條1000米長的通道。由於當時日軍役使戰俘日以繼夜地工作,晚上點著火把,鐵鑿撞在山體上濺起簇簇火花,遠看好象地獄之火。通道完成時,大約70%的戰俘因過度勞累和飢餓疾病而死亡。
這座紀念性項目建有一座博物館,館內陳列有戰俘的照片,配有較詳細的英文說明,講述當年修建"死亡鐵路"時的情形,並連播放一個短記錄片。
從博物館旁邊的小路下去,就是地獄之火通道。當年戰俘們用最簡單的工具開鑿了7處山體,全長3.5公里。如果時間有限,只需爬過一座小山,就可以到達一個通道。看看通道兩旁山體上依然清晰的鑿痕,以及依然插在山石中的敲斷了的鑿子,不難想像戰俘們的艱辛。
愛侶灣瀑布:
愛侶灣瀑布位於同名的國家公園內,是泰國最大的瀑布之一。瀑布有7層,要爬到最高了一層,需要跋山涉水,因此一雙適合走路的鞋子是必不可少的。瀑布下的水潭也是游泳的好地方,所以也別忘了帶游泳衣。
塞要瀑布:
有大小兩個瀑布,都很美麗。其中小瀑布比較近,距北碧城西北約60公里,大瀑布離城約100公里。小瀑布附近有火車站,可以從那搭車回城。
㈡ 泰國有什麼旅遊景點
曼谷大皇宮玉佛寺 位於大皇宮裡面的玉佛寺排在泰國各旅遊景點的前列。玉佛寺不僅是安放玉佛的皇家重要場所,還因為它的精美裝飾,以及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關於羅摩衍那的絕美壁畫,從古至今都極具吸引力,並震撼人們的心靈,被譽為「絕美中的絕美」。
清邁府素貼山雙龍寺 從公元1916年的蘭那王朝開始建設,用於供奉佛祖舍利的雙龍寺,採用優美的蘭那藝術風格進行裝飾,壯美大方,金色的牆壁,讓人覺得炫目多彩。雙龍寺座落在北方中部肥沃富饒的山巒中,結合涼爽的氣候和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庄嚴神奇,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大城府的阿育他亞歷史遺址 暹羅歷史上最長朝代的皇宮,有417年的歷史。公元1991年,被世界文化遺產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阿育他亞王朝歷經幾個世紀,它的建築遺跡大都分散了,但人們仍能感受其美麗和繁榮。
曼谷的黎明寺 座落在曼谷湄南河旁邊的黎明寺,建於曼谷王朝三世皇時期,共有33層,也被看作世界上最高的寺廟,採用了五顏六色的瓷器裝飾,是外國人眼中最顯著的泰國特徵。黎明寺也成為泰國國家旅遊局標志里一部分。
素可泰府的西薩查那萊歷史遺跡 這里保留了從史前人類時期到有高度繁榮的藝術和文化價值的古城遺跡。1991年,西薩查那萊古跡也被收進世界遺產名錄。古城的最大特點是使用了大面積的紅土磚,由於古城掩映在山林之中,遠離了現代社會的打擾,成為研究泰國歷史方面最完整的地方。
素可泰府的素可泰歷史遺跡 在1991年也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素可泰古跡及其周邊的小城遺跡的建築特點是都擁有柔美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泰國藝術和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不管是泰國文字還是系統的城市規劃,特別是在藝術方面,素可泰的佛像是泰國藝術最美的證明。
那空帕農府的帕農寺 這個寺廟早在2300年前由普拉瑪哈嘎薩巴和另外500名高僧一起建造的。1975年,由於連日的暴風雨,那空帕農寺坍塌,之後全泰國人積極捐獻,重修這座寺廟,直到1979年才完成,使之重新聳然屹立。每年3月月圓之際,從四面八方來的佛教徒都會參加那空帕農府的盛大狂歡。
佛統府的佛統大佛塔 佛統大佛塔是國寶級古跡。「佛統塔」意思是第一座塔。在佛統塔的國家博物館里,保留了先前柬埔寨時代的藝術特徵。
呵叻府的歷史遺跡 這里的建築始建於素麗亞瓦拉曼王朝一世皇佛歷16年,婆羅門教統治時期,融合了古代高棉的風格特點,宮殿用石頭修葺而成,石塊是泰國最大的,宮殿門框及長廊上刻有精美的高棉文字。
佛丕府的拷旺山國家歷史公園 吉祥大佛寺又稱為拷旺是泰國唯一的建在山上的王宮,泰國王曾來山上舉行祈福活動,之後下令修葺並建起了拷旺國家歷史公園。山的西部建有佛塔,山中部安放有佛祖舍利,東部的山上建有玉佛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精美的佛塔的尺寸與地形完美結合。
㈢ 泰國有哪些著名景點和風俗民情
1. 曼谷泰國大王宮。曼谷泰國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位於首都曼谷市中心,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內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
2. 普吉島。泰國最大的島嶼、安達曼海的「珍珠」普吉島是東南亞具有代表性的旅遊度假勝地。它的魅力首先在於它那美麗的大海,島嶼的西海岸正對安達曼海,那裡遍布原始幼白的沙灘,每個沙灘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魅力,陽光普照之下,大大小小的海灘閃爍著安達曼海拍岸的浪花。
3. 芭堤雅。芭堤雅以陽光、沙灘、海鮮名揚天下,被譽為「東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興海濱旅遊度假勝地。
4. 玉佛寺。玉佛寺位於曼谷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玉佛寺是泰國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因寺內供奉著玉佛而得名。
5. 皮皮島。皮皮島位於泰國普吉島東南約20公里處,是由兩個主要島嶼(北部的大皮皮島和南部的小皮皮島)組成的姐妹島。柔軟潔白的沙灘,寧靜碧藍的海水,鬼斧神工的天然洞穴,未受污染的自然風貌,使得她從普吉島周圍的30餘個離島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度假勝地之一。
(3)泰國著名景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泰國位於亞洲中南半島中部,是以泰族人為主,生活著華人、緬甸人、馬來人、印度人、寮國人等的多民族國家。
首都曼谷被譽為「天使之城」,是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既有高聳矗立的大型建築,強調著城市奇情與超越時空的景緻,又有古老的廟宇香火鼎盛,青煙繚繞,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既有家一樣的溫馨暖意,同時又充滿異域情調,神秘與探險俯拾即是。 與首都曼谷不同,作為蘭納王國的故都,清邁則無不散發著迷人的古典氣質。這里氣候涼爽,四季百花爭艷,被稱為「泰北玫瑰」。
最佳季節:11-2月。一般來說,泰國的季節可以分為:夏季、雨季和涼季
㈣ 泰國著名的景區有那些
泰國景點介紹
位於湄南河下游,是泰國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東南亞第二大城市。面積約1560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湄南河以東為新城曼谷,皇宮、國家機關、商業區、金融機構等都坐落在這里。
大皇宮
大皇宮位於曼谷市中心區碧波盪漾的湄南河東岸,是曼谷王朝成立後最早建造的皇宮,,始建於拉瑪一世,後經各朝君王的擴建,形成今天的規模。大皇宮主要有外宮、主宮、內宮、悉瓦拉埃御花園、玉佛寺五大建築。現在主要向遊人開放的節薈宮、律實宮和阿瑪林宮。
大皇宮由一組布局錯落的建築群組成,凝聚了繪畫、雕刻、和裝飾藝術的精華。它是泰國諸多皇宮中保存最完美、規模最宏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皇宮,現僅用於加冕典禮、宮廷慶典等儀式活動。大皇宮建築群有22座,主要建築是4座各具特色的宮殿,從東向西一字排開,一色的瓷磚屋脊、紫紅色琉璃瓦屋頂、鳳頭飛檐。屋頂是典型的泰國「三頂式結構」,集中了泰國數百年建築藝術的精華,有「泰國藝術大全」之稱。
大皇宮的第一道門內,右邊就是沙哈泰宮。這里原是國王的私人博物館,現在成為國王和王後接見貴賓的地方。第二道門內,有一座宏偉的三層樓高的建築物,這就是大皇宮的主殿節薈宮,這里是國王舉行就職大典的地方。一樓是閱覽室,展品包括皇宮寶物;二樓是舉行儀式的殿堂。據說,過去的泰王乘坐大象入宮,所以,宮門造得都異常高大。宮殿由正殿和左右兩偏殿組成,殿頂三座裝飾華麗的錐行尖塔高高聳立。大殿主體部分仿西歐晚期哥德式建築,屋頂是重檐多面的泰式屋頂,是一座泰西合壁的宮殿。
律實宮位於節薈宮的側面,建於拉瑪一世時期,是一座純泰國式的宮殿。宮殿有兩座大門,門身和門頂的塔形飾物都漆成金色,庄嚴肅穆。現今殿內放有歷代國王、王後及個別皇族成員的骨灰,還安放著「珍珠之母」寶座,雕刻細致,在泰國首屈一指。宮殿用於舉行國家典禮。據說建築律實宮時,沒有使用一顆釘子和螺絲,全用木頭結合而成。
阿瑪林宮位於節薈宮的另一側,建於拉瑪一世時代,當時是泰國最高法院所在地,以後成為君主接見臣民的場所。現在國王生日慶典或授勛等重要儀式都在這里舉行。宮殿採用泰式貼金雕漆建成。宮殿不高,殿頂呈三角形,分三層相疊,層層低垂,遠遠望去,只見一片金黃色和綠色魚鱗壯琉璃瓦,華麗壯觀。
大皇宮前有兩個橢圓形廣場,兩旁樹木繁茂,周圍是主要大學、政府辦公樓、國家博物館、國家大劇院、國家藝術館和曼谷守護神寺。大皇宮的皇宮田廣場,現今每逢春耕節和泰國新年,國王都在這里主持慶祝儀式。大皇宮四周有高大的白色宮牆。現在,大皇宮是泰國國家部分機關的辦公地。
玉佛寺
玉佛寺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位於大皇宮的東北角,是大皇宮的組成部分,因寺內供奉一尊玉佛而得名。它建於1784年,是皇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玉佛寺又稱護國寺,為東南亞名寺,是泰國唯一沒有和尚居住的佛寺。該寺的玉佛與曼谷的卧佛、金佛一並被列為泰國三大國寶。玉佛寺的整個建築宏偉壯觀,高塔長廊金玉璀璨,幾乎集中了泰國各佛寺的特點,為全國最大的寺廟。它體現了古代泰國建築和藝術的特點,被譽為泰國佛教建築、雕刻、繪畫的藝術瑰寶。在玉佛寺內,人們還可見到一面由彩瓷鑲成的梅、菊、牡丹和飛鳥圖案的花牆,這是中國明代偉大航海家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時帶到這里修建的。玉佛寺的主體建築是玉佛殿,殿內正中神龕供奉著一尊高66厘米、寬48厘米的玉佛,佛像被放置在11米高的黃金鑄成佛台上。玉佛身上披有價值連城的金縷衣。玉佛玲瓏剔透,晶瑩無暇,為泰國佛教徒心中最神聖的大佛,是稀世鎮國之寶。按泰國傳統,泰王每年都要親自為玉佛更換袈裟:熱季換鑲紅寶石的金衣,雨季穿綴有藍寶石的金衣,而涼季則著一件純金的金衣。金玉相配,珠光寶氣,光彩奪目。其頂上還懸掛有9層金傘保護,兩側分別是代表太陽和月亮的水晶球。玉佛殿的正面安放著6隻銅獅子,守護寺廟大門。寺內,除玉佛殿外,大多重要建築的屋頂都有尖頂裝飾,成為佛寺的一大特色。每個尖頂都有賽璐珞、彩瓷、金箔等裝飾,璀璨奪目。最引人注目的尖頂建築是金塔、藏經殿和先王殿。佛寺的第二個特色是建築裝飾華麗多彩,真可謂流金溢彩、金碧輝煌。佛寺的第三個特色,是佛寺四周長一公里的迴廊壁畫,即是《拉瑪堅》故事連環壁畫。該畫體現了神、佛、國王三者完美的統一。
四面佛
四面佛是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婆羅賀摩」,意為「大梵天」,泰語稱「帕蓬」。確切地說,它是神而不是佛。「四面佛」是華人對該尊佛像的稱呼。四面佛位於曼谷市中心商業區愛侶灣大酒店旁的十字路口處。婆羅門教認為,「大梵天」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它原有5個頭,後來被「濕婆」砍去一個,剩下四個頭分別朝向東、西、南、北四方。它有四隻手,分別拿著吠陀經典、蓮花、匙子、念珠。人們拜四面佛時通常用鮮花、香燭的木象,或者將麻雀放生,富有者則雇幾名少女在佛前跳傳統的祭神舞,以謝神恩。許多遊人,特別是香港、新加坡等地華人常專程來此膜拜四面佛。據說,為使四面佛顯靈,在拜佛進香時,要按順時針方向對四面佛像四面依次膜拜,因四面代表慈(仁愛)、悲(惻隱)、喜(吉祥)、金(施惠),否則不靈驗。現在四面佛已成為人們旅遊、觀光、朝拜的旅遊名勝。
水上市場
曼谷地勢低窪,河道縱橫密布,近郊的農民往往一早就乘小舟,載著農產品進入市區,在河面上進行交易,從而形成熱鬧非凡的水上市場。這里是具有泰國特色的旅遊觀光景點,集市中,一條條賣貨的小船在運河上穿梭往返,再加上河岸兩邊一幢幢水鄉居民的住宅,構成了一幅典型的曼谷特色圖卷。水上市場保持了淳樸的農家水鄉情調,船上的農民和小販向遊客兜售商品時,他們以長竹竿為媒介,將花束、水果等遞給遊客;也有的人以長梯靠在岸邊,攀梯與岸上的遊客作買賣。水上市場一般從清晨一直持續到下午2點左右。
蛇園
蛇園位於拉瑪四世路,原是巴斯德研究院,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大毒蛇研究所之一,研究人員專門收集毒蛇取樣,並將其毒液做成抗毒血清,以醫治被毒蛇咬傷的患者。因此蛇園也被稱為蛇醫院。園內有數千條毒蛇被分門別類飼養在設備完好的玻璃房內。房裡保持適宜於蛇類生存的溫度和濕度,並有專人飼養和研究。有蝮蛇、眼鏡蛇、赤練蛇、金環蛇、銀環蛇等數十種毒蛇。它們或盤成環狀在地上睡眠休息,或攀在樹木上,自由行動。去毒蛇場參觀,有時可以看到飼養員用白鼠喂養毒蛇的情景,還可以見到鼬鼠與毒蛇混戰撕斗的血腥場面。遊人來此參觀,可以學到一些預防毒蛇傷人的知識和被咬傷後的急救方法。
芭堤雅
芭堤雅位於暹羅灣,在曼谷東南方約150公里。這里的海灘風光旖旎動人,有「東方夏威夷」之稱。芭堤雅原是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小漁村,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現已成為聞名全球的旅遊勝地。與西班牙的太陽海岸、美國的夏威夷、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一道,被旅遊者稱為世界上最迷人的海灘,是理想的度假勝地。芭堤雅依山傍海,氣候宜人,各種鮮花遍布街道、庭院,甚至連籬笆也是花牆,故它又有「花成」之稱。這里環境優美,造型雅緻的住宅、旅館和別墅,陰現在林蔭之中。海灘旁遍植熱帶樹木,椰林處處,極富東方熱帶情調。芭堤雅主要的旅遊景點有芭堤雅海灘、珊瑚島東芭文化村等。
芭堤雅海灘
芭堤雅海灘由兩條沿海的長街組成,向南北方向延伸。這里的海灘沙細、灘長、水清。這里集中了各類旅遊服務設施,如商店、酒吧、餐館、夜總會、舞廳等,也向遊人提供遊艇、沙灘車等。芭堤雅海灘秀麗的風光,使它如同一座天然的熱帶海濱公園,成為旅遊者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珊瑚島
珊瑚島距芭堤海岸10餘公里。由海岸乘船約需2小時,如乘坐快艇僅需30分鍾。島上的白沙和深藍色的海水交織成一幅絢麗的南國畫卷。珊瑚島海域水質潔凈,透過水面,可看到水深達數米之下的海底生物世界。旅遊者乘座裝有玻璃底的小舟,盡情俯覽千姿百態的魚蝦和珊瑚。那裡有全套的潛水設備出租,遊客可嘗試海底潛水。島的周圍是芭堤雅主要的水上運動區,備有空中降落傘、滑板、帆板、水上飛摩托艇等娛樂項目。
東芭文化村
東芭文化村又稱蘭花園,位於芭堤雅海灘以南18公里處。這里種有各類熱帶作物,是一個大型的現代化公園,佔地達250公頃。建有蘭圃,園中蝴蝶飛舞,鳥語花香,環境優美,一派熱帶風光。博物館內陳列著昔日泰族文物,也有一幅中國孫中山的墨寶。文化村每日舉辦馴象和傳統文化藝術表演。有大象雜技表演、民族舞蹈、泰拳比賽、青年人出家儀式和泰國婚禮表演等。最令人好奇的是大象表演,十幾頭大象,伴隨著歡快的樂曲,緩緩走向觀眾,向眾人磕頭作揖,表示歡迎致謝。它們還會搜尋觀眾手中的香蕉,並表演走獨木橋、踩三輪車、踢足球、吹口琴等節目,還能對躺在地上的人進行按摩,非常驚險。馴象師也會騎在大象背上作各種表演。
㈤ 泰國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泰國以宮殿、神廟聞名世界,其中最著名的是曼谷大皇宮。這里曾是泰國國王及皇室居住的地方,比想像中顯得還要更加金碧輝煌。大皇宮在所有的泰國王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建於拉瑪一世統治期間的 1782 年,然而,在 1946 年泰國國王拉瑪八世駕崩後,拉瑪九世將王室搬到遲塔拉達宮,而象徵王朝的宮殿依然存在
環球旅遊卡是中亞國旅的旗下品牌,成立於2010年,是中國旅遊營銷策劃開創者。它是一張特權免費旅遊的會員卡,已為持卡人開拓了20多條專享路線,涵蓋但不限於旅行、金融、好物幾大板塊,通過定製化的服務來全民提升客戶體驗,共創企業服務生態未來。
㈥ 去泰國旅遊,有哪些景點
有沙美島、鱷魚潭、大皇宮、古道寺、柴迪隆寺等。
1、沙美島
沙美島是位於泰國灣上的一個小島,靠近曼谷東南面大約220公里,行政屬於泰國羅勇府。長6.5公里,寬2.3公里,面積約5平方公里。
由泰國本土碼頭搭船到沙美島約40分鍾左右,島上是國家自然公園,島東岸多個自然沙灘,而西岸則以日落出名。為周末休閑度假地。島上有簡單的木屋供住宿。
沙美島是熱帶季風氣候,本該有著明顯的雨季和旱季的區分。但這里瀕臨海邊,海風涼爽宜人,所以一年四季都能保持美景呈現在遊客們眼前,氣溫差別不大,波動很小,幾乎感覺不到雨季和旱季的來臨。這里終年的氣溫都差不多,平均氣溫大概在二十攝氏度。
至於最佳的旅行季節,我還是推薦冬季,也就是每年的十一月到來年的二月期間,因為這段時間是沙美島全年最溫暖舒適的時候,天氣相對乾燥一些,幾乎沒有降雨,不會對出行帶來不便。而且即使在冬天,這里的花卉依舊開得很鮮艷,非常養眼!
4、古道寺
古道寺位於清邁,寺內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葫蘆塔,上嵌瓷片,相當怪異。傳說緬甸軍進攻清邁時,屢攻不下。緬甸人與清邁王相約,進行建造佛塔的比賽,誰先落成誰便勝利。
清邁軍巧施妙計,以竹、木和布塑造塔形,外表繪以色彩,十分逼真,建造速度快於緬甸人,緬甸人看後被蒙蔽,遂履行諾言而退兵。及後,清邁軍民合力另建真塔,其高五層,每層狀如西瓜,音譯為古道寺。
5、柴迪隆寺
柴迪隆寺(Wat Chedi Luang),位於清邁古城的中央,始建於1411年,其主體是清邁最大的舍利塔,故又名「大塔寺」。
這個混合印度、錫蘭式的佛塔原本高98米,曾是泰北最高的建築,但因其經歷了大地震、泰緬戰爭的炮火及雷電襲擊,現今只剩下42米高的塔基和首層,然而幾百年來,它依舊是清邁古城最高的建築。
盡管這座舍利塔已損毀過半,殘缺的余部也滿目瘡痍,周身布滿飽經自然風蝕的斑駁傷痕,但是,當你能偶然站在這座古塔的面前一睹它的芳容時,你仍然能夠感受到它的雄偉和庄嚴,讓你不由自主地對誕生它的那個年代以深沉的遐想。
㈦ 泰國有哪些旅遊景點
1、華欣
泰國中部的華欣一直以小清新著稱,與隔壁清邁人頭涌涌相比,這里的生活顯得格外安逸,而且華欣依山傍水,在當地人中口碑也是相當好。
2、太陽花谷(Saraburi Sunflower Fieldc)
位於夜豐頌府的1263公路附近的太陽花谷,最美的時分在漫山遍野的向日葵爭相盛開的日子,而太陽花谷的山路也被泰國人譽為泰國最美麗的幾條公路之一。
3、烏隆紅蓮池(Red Lotus Marine)
泰國東北部有個烏隆紅蓮池,烏隆紅蓮池被認為是世界15大奇觀之一。烏隆紅蓮池對大家來說或許比較陌生,但是這里也有不為人知的隱藏的美。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這里的紅蓮綻放,一朵紅蓮輕露嬌容就吸引了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前來。烏隆紅蓮池面積多達50000畝,稱得上震撼。
4、卡農漁村(Khanom Thailand)
卡農漁村就在蘇梅島的對岸,這里保留泰國漁村的原始風貌,值得注意的是,漁船還有粉紅海豚出沒。卡農漁村也給遊人提供多種游樂項目,如劃舟探險、潛水等
5、拜縣360觀景台(Pai View Point 360)
拜縣被大家所熟知的是雲來觀景台,這里是個看日出的好地方,但是今天時代亞洲旅遊小編和大家介紹的是拜縣360觀景台,是個觀賞日落的好去處。360觀景台周是連綿的草原,觀景台附近有一顆參天大樹,樹上掛著兩個長長鞦韆。
㈧ 泰國旅遊景點有哪些景點
大皇宮
大皇宮(又名大王宮),位於曼谷市中心,緊靠湄南河,是曼谷王朝的象徵,是旅遊者去泰國的首選之地。緊偎湄南河,由一組布局錯落的建築群組成,是暹邏式風格,匯集了泰國繪畫、雕刻和裝飾藝術的精華。皇宮建築分布它有點像中國的故宮一樣,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至八世的王宮,是歷代王宮保存最完美、最壯觀、規模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宮,現仍用於舉行加冕典禮、宮廷慶祝等儀式活動。
芭東海灘
普吉島上最著名和最富魅力的當數芭東海灘,它位於普吉島的西海岸,距普吉鎮約15公里,呈馬蹄型,沙灘細軟,海水明澄,浪細風和,是島上最熱鬧的海灘。芭東海灘的南、北面海底均為珊瑚礁,色彩繽紛。來這里可以看海,可以體驗各種刺激的水上運動,可以吃到傳說中的海鮮大排檔。吃喝玩樂一應俱全除了這片熱鬧的沙灘外,在芭東的海灘公路上集中了普吉島上大部分的酒店、度假村、購物中心、餐廳及各種娛樂、商業設施,它們的裝飾風格各具特色。
四面佛
位於泰國曼谷的四面佛是泰國香火最鼎盛的膜拜據點之一,深受港台明星的追捧。因為地處Central World等大型商場附近,因此這里也成為了曼谷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在泰國及東南亞,四面佛被認為是仁慈無比的神祗,所以在拜佛之前要戒葷吃素。靈驗之佛,香火旺盛四面佛位於伊拉旺神祠中,供奉的神像高約4米,前後左右有四副面孔,分別代表慈、悲、喜、舍四種梵心,凡是祈求升天者必須勤修這四種功德。神像擺放在工藝精細的花崗岩神龕內,正襟危坐,全身金碧輝煌,四面都是同一面孔、同一姿態。由於它的靈驗,為眾人稱道,因此這里的香火非常旺盛。
皇帝島
「Racha」在當地語言中是「皇帝」的意思。原本是泰國王室度假專屬島,後來這個小島才對外開放,這里有馬爾地夫的海景,更有山景和內陸小湖泊組成,使得景色不像馬爾地夫那樣單一。 五個海灘的充分選擇享受皇帝島有5個小海灘:東邊Ter Bay和Lha Bay,東南角是Kon Kare Bay,西面是Patok Bay,北面是Siam Bay。在這里,沒有普吉的喧囂沒有曼谷的擁擠,只需要帶上放鬆的心情和愉悅的感受,靜靜地體驗這片海帶給你的一切。
㈨ 泰國旅遊景點有哪些
【曼谷】:泰國首都,有「天使之城」之稱,被譽為「佛教之都」。專市內景點:曼谷杜莎夫人蠟屬像館,鄭王廟(黎明寺),暹羅廣場,安帕瓦水上市場,金佛寺,大王宮(玉佛寺)步行可至卧佛寺等。主要領略城市風光,朝聖禮佛,感受泰國文化。
【清邁】:是泰國的高原城市,氣候涼爽,市內遍植花草,猶以玫瑰花最為出名。清邁美女眾多,手工藝品聞名世界。每年6月~10月,是清邁的最佳旅遊季節。氣候宜人,拍照聖地。
【芭提雅】:東南亞熱度極高的海灘度假聖地之一,享有「東方夏威夷」之譽。芭提雅是一個小漁村,由於越戰期間美國大兵為了尋歡作樂,在此修建起了度假中心,才成就了現在的芭提雅。主要景點有:沙美島,珊瑚島,七珍佛山,東芭文化村,老虎樂園,水上市場。陽光,沙灘,美酒,體驗有趣的水上娛樂項目,領略海島無限風光。
【普吉島】:普吉島是泰國最大的海島,也是泰國最小的一個府。以其迷人的風光和豐富的旅遊資源被稱為「安達曼海上的一顆明珠」。主要景點:皮皮島,攀牙灣,芭東海灘等。
【蘇梅島】:優美迷人的亞熱帶風光、獨有的民間風俗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主要景點:查汶海灘,椰子島等。
㈩ 泰國的著名景點有哪些
有以下幾個:
1、曼谷泰國大王宮
曼谷泰國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大王宮主要由幾個宮殿和一座寺院組成。大王宮內的寺院,即著名的玉佛寺建築群。
2、玉佛寺
玉佛寺位於曼谷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建於1784年的玉佛寺是泰國大王宮的一部分,面積約佔大王宮的1/4。玉佛寺是泰國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因寺內供奉著玉佛而得名。
3、普吉島
泰國最大的島嶼、安達曼海的「珍珠」普吉島是東南亞具有代表性的旅遊度假勝地。它的魅力首先在於它那美麗的大海,島嶼的西海岸正對安達曼海,那裡遍布原始幼白的沙灘,每個沙灘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魅力。
4、芭堤雅
芭堤雅——以陽光、沙灘、海鮮名揚天下,被譽為「東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興海濱旅遊度假勝地。位於首都曼谷東南154公里、印度支那半島和馬來半島間的暹羅灣處,市區面積20多平方公里,風光旖旎,氣候宜人,年均溫度20℃左右。
5、皮皮島
皮皮島位於泰國普吉島東南約20公里處,是由兩個主要島嶼(北部的大皮皮島和南部的小皮皮島)組成的姐妹島。柔軟潔白的沙灘,寧靜碧藍的海水,鬼斧神工的天然洞穴,未受污染的自然風貌,使得她從普吉島周圍的30餘個離島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度假勝地之一。
泰王國(泰語: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英語:Kingdom of Thailand),簡稱「泰國」(Thailand)。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其西部與北部和緬甸、安達曼海接壤,東北邊是寮國,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
(10)泰國著名景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90%的人信奉佛教。幾百年來,無論是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各方面,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系。在泰國,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要一度削發為僧,連王室和貴族也不例外。
到泰國旅遊,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以及富麗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的美名。佛教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范。
泰國在世界上素有「佛教之國」、「大象之國」、「微笑之國」等稱譽。
泰國廟宇林立的千佛之國,信仰為上的微笑之國;擁有海島、美食和獨特的文化,這是一個天生的旅遊國度。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主要旅遊點除曼谷、普吉、芭堤雅、清邁外,清萊、華欣、蘇梅島等一批新的旅遊點發展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