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古代著名書法家及作品

古代著名書法家及作品

發布時間: 2021-02-07 16:18:32

『壹』 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

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有:顏真卿、王羲之、蘇東坡、李斯、歐陽詢等等。

1.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5.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於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參考資料網路-歐陽詢

網路-李斯

網路-蘇東坡

網路-王羲之

網路-顏真卿

『貳』 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和他們的代表作

1.蘭亭序(王羲之)
★《蘭亭序》是書聖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在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暢淋漓的發揮,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筆法姿態必不相同,如出現的20個「之」字,竟然無一雷同,成為書法史上的一絕。當中章法、結構、筆法都極其完美,被歷代書法家尊為「書法第一」,成為讀書人寫字必習的範本。
★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卧凰閣」。

2.中秋帖(王獻之)
★大清乾隆帝稱道的「三稀」墨寶之一,筆勢縱逸豪放,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脈不斷,為王獻之獨創.

3.顏真卿書法
★《多寶塔碑》為其獨創「顏體」楷書的代表作,字體勻稱豐腴,莊重勁美,氣勢雄厚。

5.鄭板橋
蘭竹聖手書畫怪傑。清代詩人,書畫家,搖晃「揚州八怪」之一。為人恃才傲物。他的書畫以「清、勁、怪」遺世,給了後人很獨特的美學啟示。他的書法很「另類」,篩檢真草隸篆用筆,獨創一體,自稱「六分半書」;字形變化多端,章法詭譎有致,搖曳多姿,真可謂是書中奇寶,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6.劉 墉
心口錦綉的「羅鍋宰相」。清代乾隆年間宰相,善書好文。書法與王、梁、翁並稱「清初四大家」;初師從趙孟兆頁、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學顏、蘇,晚年又潛心於北朝碑版,終於憑借堅實的功力,蛻變成獨具個性的一人大家。劉墉書法筆短墨厚,體勢少變,曾遭行內非議,甚至譏之為「墨」。這說明認識劉墉書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習顏者眾,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奪其神髓者僅劉墉一人。用顏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晉小楷精華蘊蓄的風致;墨濃勢厚而結體寬舒,更顯從容不迫包羅萬有之佳妙

7.唐伯虎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明代書畫家,在民間頗富傳奇色彩。唐氏繪畫初師周臣,尤精山水人物,與沈、文、仇合稱「明四家」。書法源於趙孟兆頁,寫得圓轉遒麗豐潤優雅,形成勁骨於內美形於外,縝密流便的獨特風格。此處摘選他的《落花詩帖》,詩書並美,珠聯璧合,讓我們欣賞到往昔「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儒雅韻致。

8.蘇東坡
千秋翰墨一代文宗。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散文列入唐宋八大家,詞章開創了「豪放派」先河。其書法一變唐「尚法」傳統,追求個性解放的「尚意」,充當了不斷改革書法藝術的「鋒線人物」,與黃、米、蔡並稱「宋四家」。坡之書法喜用卧筆偏鋒,字勢往往偃仰傾仄,故能給人圓勁寬博意忘工拙的酣暢感覺,也使我們領略到縱逸豪放、平淡天真的人生。

9.趙 佶
史筆遺恨丹青永紀。北宋著名的誤國之君。但他自幼酷愛書畫,並為之終生探索實踐,卻成了中國書法史上無可代替的傑出人物。佶擅=繪工筆花鳥,風格寫實縝密,並由於他的倡導,使宋代工筆花鳥畫登上了藝術最高峰。他出入黃庭堅書法,自創了一種瘦勁硬挺鋒芒畢露的「瘦金體」,歷代傳摹不衰,還打入了當今的電腦字型檔。他興辦國家級畫院,開了公辦畫院的先河;他主持編撰了「宣和書譜」。使許多重要的藝術資料得以保留

『叄』 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的代表作品及特點

1,唐寅(1470-1524),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特點是:俊逸挺秀,嫵媚多姿,行筆圓熟而灑脫,唯筆力稍弱,鉤挑牽絲綿軟,結構亦略趨鬆散。代表作有《六如居士集》,《行書七律詩軸》。

2,劉墉(1719-1803),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山東諸城人,乾隆十六年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擅真行書潛心六朝碑版,書名滿天下。著有劉文清詩集等著作。

特點:初看圓軟滑,若團團棉花。細審則骨骼分明,內含剛勁。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主要作品有《石庵詩集》。

3,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唐朝名臣、書法家。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終為李希烈縊殺,終年77歲。

特點: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其著有楷書《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等,是極具個性的書體,行草書有《祭侄稿》、《爭座位帖》、《裴將軍帖》、《自書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極其悲憤的心情下進入的最高藝術境界,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4,鄭板橋(1693-1765),清代書畫家、文學家,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特點:鄭板橋書法,用隸體摻人行楷,自稱「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代表作《行書論書》,《行書曹操詩》。

5,傅山(1607-1684)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傅山的詩文思想性、現實性極強,寫作不拘成法,任性直率,古奧老拙,慷慨蒼涼,奇思逸趣,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特點:書法草楷篆隸,無不精工,豪邁不羈,獨辟蹊徑,名滿天下,傅山的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他書出顏真卿,並總結出「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於直率毋安排」的經驗。寫大字喜用顏體,端莊遒勁,剛健有力。代表作《霜紅龕集》。

『肆』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書法家,他們有哪些作品

1、柳公權,作品有:《金剛經碑》《玄秘塔碑》《神策軍紀聖德碑》

柳公權(年-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中期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

『伍』 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及作品

汁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東晉人,字逸少,原籍琅邪臨沂(今屬山東),生長於江蘇無錫,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後官拜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其書法師承衛夫人、鍾繇。王羲之無真跡傳世。著名的《蘭亭集序》等帖,皆為後人臨摹。他在我國書法發展史上有繼往開來的巨大貢獻,被尊為「書聖」。《蘭亭序》被喻為「天下第一行書」,其變化多端令歷代書家都自嘆不如,其他作品如《十七帖》、《樂毅論》、《喪亂帖》、《快雪時晴帖》等,影響深遠。後來的書家幾乎沒有不臨摹過王羲之法帖的,連唐朝的太宗皇帝也命人從民間大量收集他的字來集成《聖教序》。此外,王羲之另一個功勞就是書體變法,將帶隸味的行書改良為真行草體,如果說漢朝的劉德升創造了行書,那麼東晉的王羲之就是將行書完善並發揚光大,故而難得
顏真卿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生於京兆(今西安)。在「安史之亂」中,因在平原郡守任上毅然起義抗賊立下汗馬功勞而受朝廷重用,歷任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要職,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奸相盧杞趁機借李希烈之手殺害他,派顏真卿前往勸諭。因以社稷為重,顏真卿親赴敵營,曉以大義,凜然拒賊,終被縊殺。
顏真卿是繼王羲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成為中國文人書法的重要里程碑。他轉益多師,一變成法,創造出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楷書書法審美範式,他的行草也傳遞出沉著痛快、豪邁灑脫的大師氣象。傳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爭座位》以及《麻姑碑》等眾多碑刻唐朝大書法家,以其豐腴雄渾,大氣磅礴的「顏體」名世,對後世影響巨大。楷書代表作有《多寶塔》、《勤禮碑》、《麻姑仙壇記》等,一改王羲之以來的秀美之風及初唐瘦硬的書法標准,轉為陽剛之美,可謂楷書藝術的巔峰。另外,他在行書領域上也有很高深的造詣,《祭侄稿》被喻為「天下第二行書」。

『陸』 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姓名及其作品有什麼

成都的嘛?我也打算暑假學舞蹈。我想去DM舞蹈工作室,求同!(PS:你是美女么?)

『柒』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書法家,代表作分別是什麼

1、柳公權,作品有:《金剛經碑》《玄秘塔碑》《神策軍紀聖德碑》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中期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

『捌』 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

王羲之——《蘭亭集序》。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顏真卿——《多寶塔碑》。
柳公權——《玄秘塔碑》。
趙孟頫——《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玖』 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優秀作品有那些

中國書法博大抄精深,就先襲從歷史記載的說起:
秦:李斯---秦石刻
漢:《史晨碑》、《乙瑛碑》,《禮器碑》、《曹全碑》,《張遷碑》,《西狹碑》,《石門頌》,《熹平石經》
魏晉:王羲之--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快雪時晴貼
、姨母貼
王獻之--中秋貼
王珣---伯遠貼
唐宋: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碑
張旭--郎
官石柱記序
懷素--自敘貼
顏真卿--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祭侄稿(天下第二行書)
柳公權--玄秘塔碑、神策軍紀聖功德碑
黃庭堅--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新歲展慶帖
米芾--蜀素帖、珊瑚帖
蔡襄--萬安橋記、澄心堂帖
趙佶--淳化閣帖
元、明、清:
趙孟頫--膽巴碑、湖州妙嚴寺記
文徵明--前後赤壁賦
董其昌--三世誥命
劉墉--臨米芾詩帖
鄧石如--語摘
當然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大家作品,須好好觀摩。

『拾』 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的代表作有哪些

1、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張以小篆為標准書體.小篆又稱秦篆,是大篆的對稱,它給人以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傳為由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
2、鍾繇(151~230),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東漢未,鍾繇被舉為孝 廉而走上仕途,漢靈帝時任黃門侍郎,三國時,在魏官至太傅,史稱鍾太傅.他在中國書法 史上的地位很高,與張芝、王羲之、王獻之被稱為「四賢」,後來與王羲之並稱為「鍾王」.羊 欣《采古來能書人名》中說鍾繇善銘石書、章程書和行狎書(即隸書、楷書和行書).鍾繇 在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是小楷, 被尊為「正書之祖」. 現存傳世作品主要是小楷, 代表作有 《賀 捷表》、《薦季直表》、《宣示表》、《力命表》等.
3、王羲之(303—361,一作 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臨 沂(今屬山東),後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 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他 的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 時晴帖》、《喪亂帖》、《蘭亭集序》等.其中,《蘭亭集序》為歷代書家所敬仰,被譽作 「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 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 健秀。 被後人譽為「書聖」。
4、王獻之——情馳神縱,超逸優游 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 隸各體.獻之幼學於父,從小就顯露出超人才華,才氣勃發,咄咄逼人,獻之不為其父所囿, 別創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歲就過早病卒.王獻之的小楷 書以《洛神賦十三行》(右圖)為代表,用筆外拓,結體勻稱嚴整,如大家閨秀,姿態嫵媚 雍容.
5、智永,生卒年不詳,南朝陳、隋代書法家.僧人,名法極,號永禪師.王羲之七代孫, 山陰會嵇(今浙江紹興)人.幼承家學,工正、草書,閉門習書三十餘年,刻苦不輟.所退 筆頭裝滿五簏,作銘以埋之,號「退筆冢」.智永寫《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江南諸寺,為僧 徒習作範本.時書名極高,求字索書者踏破門限,因以鐵裹之,人稱「鐵門限」.智永在中國 書法史上有一定地位, 對唐楷的發展與完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 褚遂良、張旭、懷素,以及後來的宋、元、明書家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6、歐陽詢(557 一 641 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 為最,筆力險勁,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其源出於漢隸,骨氣勁峭,法度謹嚴,於平 正中見險絕,於規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貼.楷書以《九成宮醴泉銘》等,行書以 《夢奠帖》、《張翰帖》等為最著名.其他書體,也無一不佳,唐張懷瓘《書斷》中說:「詢 八體盡能,筆力險勁,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猶龍蛇戰斗之象,雲霧輕寵之勢, 風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朽出於大令,別成一體,森森然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水, 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盪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 雅之致」.
7、虞世南(558—638年7月11日), 唐代詩人.傳世墨跡有碑刻《孔子廟堂碑》、《破邪論》等,舊摹墨跡本《汝南公主墓誌銘》等.
8、褚遂良( 596--659 年),杭州錢塘人,字善登,唐初名醫,高宗時封河南郡公,故人稱「褚河南」.他的書法, 初學虞世南,晚年取法鍾繇、王羲之,融匯漢隸,豐艷流暢,變化多姿,自成一家.與歐陽 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書家.相傳虞世南死後,唐太宗嘆息無人可以論書.魏徵稱 贊說:「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魏徵認為,他對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認王字真 偽的能力. 其作品有《雁塔聖教序》,《倪寬贊》.
9、孫過庭 (約在 645 年-703 年) ,唐代大書法家, 傑出的書法理論家,陳留人 (今河南開封), 自署為吳郡人, 又說富陽人. 官歷率府錄事參軍等. 少年開始習練書法, 而且遠溯漢魏晉代, 高古曠達,長於正、行、草書,尤以草書擅名.《書譜》草書,歷史給予很高評價,筆姿酣 暢,使轉縱橫,莫不斂入規矩;體態俊逸,瀟灑淋漓,無不節拍合度.既然承接漢魏精髓, 非止深入晉王之堂奧,每字獨立而氣勢貫穿,筆跡行間又體現智永的神采.具有典型規矩小 草的書藝特色.
10、張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 . 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史稱「草聖」.他自己以繼承「二 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 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 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並因此而得草書之神.顏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張旭是 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痴,如癲如狂.其代表作 《古詩四帖》.
11、顏真卿(709-785 年),唐代傑出書法家,偉大的愛國者.漢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 臨沂市費縣諸滿村)人.其曾祖、祖父、父親都工篆隸,母親殷氏亦長於書法.他著有《吳興集》、《盧州集》、《臨川集》.顏真卿一生書寫碑石極多,流傳至今的有:《多寶塔碑》,結構端莊整密,秀媚多姿;《東方朔畫贊碑》,風格清遠雄渾;《謁金天王神祠題記》,端莊遒勁;《臧懷恪碑》,雄偉健勁;《郭家廟碑》雍容朗暢;《麻姑仙壇記》,渾厚庄嚴,結構精悍,而饒有韻味;《大唐中興頌》,是摩崖刻石,為顏真卿最大的楷書,書法方正平穩,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廣平碑》,書法開闊雄渾;《八關齋報德記》,氣象森嚴;《元結碑》,雄健深厚;《干祿字書》,持重舒和;《李玄靜碑》,書法遒勁,但筆畫細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樣. 《顏氏家廟碑》,書法筋力豐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傳世墨跡有《爭座位貼》《祭侄文稿》、《劉中使帖》、《自書告身帖》等.
12、柳公權( 778-865 年 ),是唐朝最後一位大書法家,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官至 太子少師,故世稱「柳少師」.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視,他官居侍書, 長在朝中,仕途通達.他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 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自成一體.他的字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 利挺秀,骨力遒勁,結構嚴謹,有著「顏筋柳骨」的說法.「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 顏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顏筋柳骨」之稱.其《大達法師玄秘塔銘》即此中最為著名者 ,《回元觀鍾樓銘》、《復東林寺碑》、《金剛經》亦為其作.
13、懷素——以狂繼顛,草之冠冕 懷素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 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後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他的草書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聖母帖》、《論書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經》、《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筆》等等.
14、蘇軾(1037年-1101年)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其代表作為《黃州寒食詩帖》,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那時蘇軾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烏台詩案"受新黨排斥,貶謫黃州團練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鬱郁不得志,生活上窮愁潦倒,在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作了二首五言詩: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卧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元朝鮮於樞把它稱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其傳世書跡還有《前赤壁賦》、《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等.
15、黃庭堅(1045年-1105年) 字魯直,號山穀道人,後世稱他黃山谷,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書法家.其代表作為《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32.8厘米橫219.2厘米,全文計29行,153字.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松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稱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在此過夜,聽松濤而成韻."松風閣詩",歌詠當時所看到的景物,並表達對朋友的懷念.《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晚年作品,黃庭堅一生創作了數以千百的行書精品,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松風閣詩帖》.其風神灑盪,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意韻十足,不減遒逸《蘭亭》,直逼顏氏《祭侄》,堪稱行書之精品. .其著名的書跡還有《黃州寒食詩跋》、《花氣熏人帖》、《虹縣詩》等.
16、米芾(1051-1107)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鹿門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後定居江蘇鎮江.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其代表作為《蜀素帖》,亦稱《擬古詩帖》,墨跡絹本,行書.縱29.7厘米,橫284.3厘米;書於宋哲宗元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歲時,共書自作各體詩八首,計71行658字,署黻款. "蜀素"是北宋時四川造的質地精良絲綢織物,上織有烏絲欄,製作講究.有個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寶,因為絲綢織品的紋羅粗糙,滯澀難寫,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問津.《蜀素帖》經宋代湖州三年八月,米芾立林希邀請,伴覽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米芾書寫,米芾才膽過人,當仁不讓,一口氣寫了自作的八首.此帖用筆多變,正側藏露,長短粗細,體態萬千,充分體現了他"刷字"的獨特風格.因蜀素粗糙,書時全力以赴, 其傳世墨跡還有《苕溪詩卷》、《方圓庵記》、《天馬賦》等.
17、蔡襄(1012-1067字君謨,興化(今福建仙游)人.翰林學士.其代表作為《自書詩帖》,作於皇二年(1056年),正是被召自福建重歸汴京(北宋都城,今河南開封)的中途.時年40歲,正不惑之年,中年蒙用,遲來還是不掩快意.著筆間,令人直睹心境的輕快.通篇流暢自然,沉穩端麗,婉約淡雅,蘊藉清雋.作起首行中帶楷,十分用意,漸次流暢不拘,溢而為行草,最後揮灑為小草,越到後來越瀟灑自如,所以後人評為:"此公第一小行書". 其傳世墨跡還有《謝賜御書詩》、《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等,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等.之稱.可以說是古典的浪漫 主義藝術,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18、宋徽宗(1082—1135),姓趙,名佶,北宋後第八位皇帝,號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 道君太上皇帝,謚號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趙佶擅長花鳥畫,受吳元瑜 影響,書法師從黃庭堅,後自創一種瘦勁鋒利,如「屈鐵斷金」的「瘦金體」. 作品有《千字文》.
19、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 中年曾作孟俯,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畫史又稱「趙吳興」.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 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 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汲黯傳》、《膽巴碑》、《歸去來兮辭》、《 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
20、文徵明(1470~1559 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明,後更字征仲,號衡山、停雲, 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祖籍衡山,故號衡山居士.書法初師李應禎,後廣泛學習前代名跡, 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 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風貌.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與他 的繪畫風格諧和,有「明朝第一」之稱 .他的傳世書作有《醉翁事記》、《琵琶行》、《西苑詩》、《漁父辭》、《離騷》、《北山移文》等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