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二胡著名曲目

二胡著名曲目

發布時間: 2021-02-06 20:38:20

❶ 二胡十大名曲

第一首《二泉映月》
第二首《光明行》
第三首《聽松》
第四首《江河水》
第五首《三門峽暢想曲》
第六首《月夜》
第七首《流傳曲》
第八首《懷鄉行》
第九首《戰馬奔騰》
第十首《漢宮秋月》

二胡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最富表現力呈最普及的樂器之一,又稱為「胡琴」或「南胡」。據史籍考證,古代的「奚琴」可能是它的前身。多年來,二胡在民間多用作戲曲、曲藝的伴奏和民間音樂的合奏。本世紀初葉記,中國近代民族音樂家劉天華陸續創作了《月夜》、《病中吟》、《光明行》、《空中鳥語》等十首二胡獨奏曲,大大發展了二胡的演奏技巧和藝術表現力,二胡始被人們視為專業化的獨奏樂器。後又有民間盲藝人華彥鈞(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聽松》等三首二胡獨奏曲經發掘後傳世,成為中國民族音樂膾炙人口的精品。1949年以後,二胡獨奏藝術有了更大的發展,新曲亦如雨後春筍,佳作不斷。如劉文金的《三門峽暢想曲》、陳耀星的《戰馬奔騰》等等。本片是於1993年8月在上海錄音完成,收錄的十大二胡名曲,均為多年來廣泛流傳並在音樂會上百演不衰的保留曲目,也是公認的二胡曲庫中經典之作。

第一首《二泉映月》是中國著名民間藝人華彥鈞(瞎子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生前為無錫的出家道士。無錫惠山之泉被譽為「天下第二泉」。阿炳未瞎之前常去二泉,並為其月冷泉清之境所迷。後阿炳患眼疾失明,生活極為坎坷凄涼,故常獨拉此曲以泄心中悲憤不不之情。樂曲旋律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慷慨悲歌,於凄婉中見悲憤,於優美中見風骨,使聆聽者無不心靈為之震憾而嗟嘆不已。

演奏本曲的是青年二胡演奏家王國偉,他1961年出生於上海,11歲開始學習二胡,1978年進入上海民族樂團,1987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早在1980年即被選為「上海市文藝新秀」,在樂壇初露鋒芒。先後在1982年全國民族器樂獨奏觀摩演出,1989年全國民樂電視大獎賽和中國樂器國際比賽,1993年上海之春音樂節等一系列重大比賽和演出中獲得各種獎勵。並以獨奏家得樂隊首席的身份出訪美加、新加坡、比利時等國,被美國《克利夫蘭日報》 譽為「中國的帕格尼尼」。本片中的第五首和第八首也是他的精彩演奏。

第二首《光明行》是中國近代民族音樂家劉天華於1931年寫下的。作為一名深受中國「五四運動」影響的進步音樂家,劉天華的內心充滿了對光明生活的嚮往,所以本曲一掃當時二胡曲多見的纏綿委婉、凄涼哀怨之調,以進行曲堅定有力的節育和號角式的上揚音調使全麴生氣勃勃,充滿了積極的進取精神和對光明前途的樂觀自信。

演奏本曲的是年輕的二胡演奏家陳春圓。1972年出生,11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小學,14歲升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附中五年級時曾參加「上海之春」全國二胡邀請賽獲第二保,20歲升入上海音樂學院本科。多年來一直師從王永德教授。曾經多次出訪日本、波蘭等國家,演出深獲好評。本片中還有第三、第七和第十首都是他演奏的。

第三首《聽松》也是阿炳的代表作之一。阿炳自己解釋說這首樂曲描寫了寧時金兀術大敗於岳飛,逃竄至無錫惠山腳下,躺在聽松石上膽戰心驚地聽著宋軍兵馬的追擊之聲的故事,因此本曲也叫作《聽宋》。但是這種說法好象難以令人置信。《聽松》和《二泉映月》截然不同,曲意奔放豪邁,氣勢雄壯。引子中的號角之聲、中段跌宕起伏、一瀉千里的旋律,都給人以勇往直前之感。在中國的民間音樂之中,這樣的作品實不多見。

第四首《江河水》原為流傳於中國東北地區的民間音樂,後被改編為雙管獨奏曲,黃海懷在雙管曲的基礎上又把它改編為二胡獨奏曲。作為二胡曲,它比雙管曲流傳的遠為廣泛。關於此曲,東北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對恩愛夫妻,丈夫不幸被官府抓去服苦役,備受折磨而死。妻子聞訊來到當年送別丈夫的江邊,面對滔滔江水,回憶往事,痛不欲生。本曲奏來纏綿悱惻,如泣如訴,是一曲催人淚下的悲歌。

演奏本曲和第六首《月夜》的是中國新一代青年二胡名家馬曉暉。馬曉暉1965年出生於唐山的一個民樂世家,六歲起即由其父啟蒙學習二胡。曾經師從舒昭先生。十三歲時便以突出的天賦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五年後於1983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直接升入該院本科,師從名家王乙教授。在校期間,這位標準的靚女琴手就已經開始為寶麗金公司灌碟。198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獲文學士學位,同年在全國廣東音樂演奏比賽中嶄露頭角,榮獲一等獎。後考入上海民族樂團司職首席,並多次在國內重大比賽和演出中獲獎,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新一代二胡演奏家。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面,馬曉暉舉辦過40多場獨奏音樂會,足跡遍布美加、日本、港澳和西歐地區,被各地樂界譽為「用心靈演奏的二胡天才」。她的演奏音質純美,韻味濃郁,左手的揉弦、滑音、運指的彈性,以及右手運弓的弓法、音色變化細膩和幅度都有極為獨到之處,並創造性地採用了許多非常規的手法來豐富二胡這一古老樂器的表現性能,***投入,酣暢淋漓。

第五首《三門峽暢想曲》是1960年劉文金根據當時三門峽水庫建設工程中熱火朝天的群眾場面創作的。作者對這首借用了迴旋曲式結構的樂曲有這樣的說明--引子:登高展望,三門峽水庫的壯觀景色給人以無限廣闊的、引以為豪的感受,音調充滿***而高亢。第一段:富於舞蹈性節奏的主部音調,是建設者們愉快豪爽的形象。第二段:進一步表現了建設者們崇高的志願和堅定的信心。第三段:音調比較輕松、含蓄。第四段:音調非常柔美抒情,主要表現對勞動的贊美和對未來的想像。第五段:是一幅勞動的兩面。音調時而輕松收信人,時而情緒緊張。第六、七段和尾聲:主部和第一插部的最後再現,樂曲更加火熱,在十分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第六首《月夜》是劉天華的二胡曲代表作之一,作於1918 年夏日的一個月夜。時月色如銀,清風徐來。月下納涼的劉天華對月操琴,遂成此曲,六年後修改定稿。樂曲旋律委婉連綿,優美抒情,表達了作者的情趣和胸懷。

第七首《流傳曲》是江南的又一民間藝人孫文明所作。作者因家境貧困,常年浪跡江南一帶,先以算命為生,後靠琴藝糊口。本曲為孫文明的代表作,千愁百轉的旋律是他顛沛流離、坎坷生涯的心靈獨白。

第八首《懷鄉行》是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原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陸修棠的代表作。寫於中國面臨日本侵略、國土淪喪的1936年秋。作者於國難之時寫下此曲,深沉地表達了他的悲憤之情和憂國憂民之心。

第九首《戰馬奔騰》作於七十年代。樂曲形象地表達中國騎兵的勃勃雄姿。本曲運用了作者新創造的「大擊弓」、「雙弦快速抖弓」等高難度的新技巧,生動地描繪了戰馬嘶鳴、萬馬奔騰的壯闊場面。本曲對二胡演奏技巧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演奏本曲的是著名二胡一代宗師陳耀星的兒子陳軍,陳軍四歲起隨父習琴。1982年獲全國少年器樂比賽三等獎,1983年獲北京表年二胡比賽二等獎,1989年獲全國首屆民族器樂「山城杯」電視大獎賽二胡組第一名。他的演奏功力扎實、音質純正、音色優美、技術嫻熟全面,對樂曲的演繹的獨到的理解。除演奏外,他還經常創作嶄新的二胡演奏作品,創作和演奏均具有濃烈的時代氣息。也曾多次出訪日本、俄羅斯、新加坡和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地區,受到國際音樂人士高度評價其演奏極具大師風范,被譽為是「當代中國最傑出的二胡演奏家」之一。

第十首《漢宮秋月》原來是同名琵琶古曲的第一段,後被移植為廣東粵胡獨奏曲。劉天華於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又據記譜的粵胡曲譜本改為二胡演奏本,後經蔣風之整理成目前的二胡獨奏演出本。樂曲柔美細膩,演奏時用了強弱多變,使音樂時斷葉續,表達了身陷皇宮的後宮宮女的內心痛苦和哀怨之情。

❷ 二胡十大名曲是哪十首

別是:二泉映月、良宵、聽松、空山鳥語、寒春風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寶佛、光明行。這十首曲子都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瑰寶。

《良宵》

原名《除夜小唱》,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創作於1928年。《良宵》是作者除夕與學生、友人歡聚時的即興之作。在除夕之夜歡樂情緒感染下,作者興致頗高,邊拉邊記譜,頃刻而成。此曲音樂形象單一、抒情、清新、明快,給人以怡然自得之感。樂曲充分發揮二胡各把位演奏的性能特點。

《聽松》

華彥鈞(阿炳)曲。相傳宋朝時候,兀術被岳飛打敗、狼狽逃竄至無錫惠泉山下,躺在聽松石上,心驚肉跳地傾聽宋朝兵馬喊聲震天的聲音。《聽松》便是描寫這個故事,所以又名《聽宋》。

《寒春風曲》

華彥鈞(阿炳)作曲。樂曲的一部分曲調、演奏手法與《二泉映月》相近,但曲調較多地在明亮音區進行,更為活潑流暢,舒展寬廣,使聽者感覺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

《空山鳥語》

《空山鳥語》是中國近代音樂家劉天華創作的二胡獨奏曲。其初稿寫於1918年,十年後才定稿。標題采自於唐王維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寨》)。在此曲中,劉天華創造性地運用三弦拉戲式的模進手法,描繪了深山幽谷,百鳥嚶啼的優美意境,是一首極富形象性的作品。

《月夜》

《月夜》是劉天華創作於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劉天華一生中創作的第二首二胡獨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1924年定稿,通過對皓月當空的描寫表達了一種淡淡的惆悵。

《病中吟》

《病中吟》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劉天華(1895-1932)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於1915年開始構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發表。《病中吟》原名《胡適》,因與教育家、文學家胡適同名,遂改為《安適》。

《光明行》

《光明行》是劉天華於1931年春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是一首振奮人心的進行曲。樂曲氣勢恢宏,旋律明快堅定,節奏富於彈性。劉天華創作此曲時曾說:「因外國人都謂我國音樂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證其誤」用主和弦的分解進行構成的號角式音調,在樂曲中佔主導的地位。

(2)二胡著名曲目擴展閱讀:

二泉映月創作背景

阿炳原為無錫城區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巨頭吳地小山歌、長篇敘事歌、灘簧、說因果和絲竹樂等鄉土音樂的熏陶,對音樂非常喜愛。在父親的教習下,他十六七歲便學會了結構繁復、技法多變的梵音,吹、拉、彈、打、唱、念樣樣精通,並能正式參加道教法事音樂的演奏活動。

年過而立之後,阿炳的境遇急轉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鴉片等惡習導致生活潦倒,隨後患上眼疾,雙目相繼失明,再到後來便流落街頭賣藝,生活十分貧困。底層的生活讓他歷盡了人世的艱辛,飽嘗了舊社會的辛酸屈辱。

但才藝出眾的阿炳,經常通過拉二胡、彈琵琶、說新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通過音樂揭露當時的黑暗。他把自己對痛苦生活的感受通過音樂反映出來,產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泉映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胡名曲

❸ 二胡十大名曲的曲譜

二胡十大名曲分別是:二泉映月、良宵、聽松、空山鳥語、寒春風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寶佛、光明行這十首曲子。

二泉映月

❹ 經典二胡十大名曲排行榜第一的是哪首曲

提到二泉映月大部分人都會立馬想到二胡,瞎子,阿炳,乞討。但可能大部分人並沒有完整的了解背後的故事。推薦不了解二泉的朋友看一下這個二胡的紀錄片。從13分19秒開始講述二泉映月和阿炳的故事。個人認為是個開始了解二泉映月和阿炳的科普短片。紀錄片里大致陳述了以下幾個關於二泉映月的史實:

原版二泉映月是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教授到無錫找到已經淪落的阿炳錄音的。
拉原版二泉映月的琴是阿炳從樂器廠借的,因為他自己的琴已經破到不能用了,且已經很久沒練過琴了。
原版二泉映月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慢。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4082477

www.bilibili.com
不知道題主聽的是獨奏版本的還是樂團版本的。我推薦中央民族樂團駐團作曲家姜瑩改編的二泉映月,副首席金玥老師演奏的。他的奏曲風格是我一直比較喜歡的,干凈且情感豐富深沉,表演到位。

個人覺得二泉映月這個曲子每個人演奏出來的感覺都不一樣,跟人生經歷有很大很大的關系。二泉映月的旋律和音符對於一個剛剛入門二胡的人來說其實不難,難的是怎麼把感情通過揉弦和氣息恰到好處的融入到音符里去,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感情。就像金玥老師他自己說的,現在的自己回過去聽自己大學剛畢業時候拉的二泉映月覺得自己拉的根本不是二泉映月,然而當時還覺得自己拉的棒極了。所以二泉真的是個很神奇的曲子,沒有統一的章法,依個人心境而定。

另外,對於完全不了解二胡的人想小小科普一下。二泉映月一般是用中胡或二泉琴演奏的。中胡內外弦定弦比普通二胡低一個純四度或純五度。所以,正經的二泉映月聽上去調調很低,給大家一種二胡一拉出來都是二泉映月的感覺的假象。普通的二胡還是可以拉出非常歡樂的曲調的。用普通二胡拉二泉映月會有點生硬。

❺ 中國十大二胡名曲

中國十大二胡名曲主要有二泉映月、良宵、空山鳥語、閑居吟、專病中吟、光明行、月夜、賽馬、屬江河水、秦腔主題隨想。

例:

《二泉映月》

創作背景

作者阿炳原為無錫城區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頭吳地小山歌、長篇敘事歌、灘簧、說因果和絲竹樂等鄉土音樂的熏陶,對音樂非常喜愛。

在父親的教習下,他十六七歲便學會了結構繁復、技法多變的梵音,吹、拉、彈、打、唱、念樣樣精通,並能正式參加道教法事音樂的演奏活動。

阿炳年過而立之後,他的境遇急轉直下,但才藝出眾的阿炳,經常通過拉二胡、彈琵琶、說新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他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通過音樂反映出來,產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5)二胡著名曲目擴展閱讀

1、二泉映月由阿炳所創。阿炳的演奏技藝是他二胡藝術成就中的重要部分,他的二胡演奏細膩深刻、瀟灑磅礴、蒼勁有力、剛柔相濟、感人至深,他民間音樂修養廣博,演奏技巧精湛高超。

2、在演奏該曲時,他運用二胡的五個把位,並配合多種弓法的力度變化,在變奏中起伏跌宕,情景交融,將意境展現得無比深刻,具有很強的抒情性。

❻ 二胡十大名曲都是什麼

分別是:二泉映月、良宵、聽松、空山鳥語、寒春風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寶佛、光明行。這十首曲子都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瑰寶。

《良宵》

原名《除夜小唱》,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創作於1928年。《良宵》是作者除夕與學生、友人歡聚時的即興之作。在除夕之夜歡樂情緒感染下,作者興致頗高,邊拉邊記譜,頃刻而成。此曲音樂形象單一、抒情、清新、明快,給人以怡然自得之感。樂曲充分發揮二胡各把位演奏的性能特點。

《聽松》

華彥鈞(阿炳)曲。相傳宋朝時候,兀術被岳飛打敗、狼狽逃竄至無錫惠泉山下,躺在聽松石上,心驚肉跳地傾聽宋朝兵馬喊聲震天的聲音。《聽松》便是描寫這個故事,所以又名《聽宋》。

《寒春風曲》

華彥鈞(阿炳)作曲。樂曲的一部分曲調、演奏手法與《二泉映月》相近,但曲調較多地在明亮音區進行,更為活潑流暢,舒展寬廣,使聽者感覺到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

《空山鳥語》

《空山鳥語》是中國近代音樂家劉天華創作的二胡獨奏曲。其初稿寫於1918年,十年後才定稿。標題采自於唐王維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寨》)。在此曲中,劉天華創造性地運用三弦拉戲式的模進手法,描繪了深山幽谷,百鳥嚶啼的優美意境,是一首極富形象性的作品。

《月夜》

《月夜》是劉天華創作於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劉天華一生中創作的第二首二胡獨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1924年定稿,通過對皓月當空的描寫表達了一種淡淡的惆悵。

《病中吟》

《病中吟》是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劉天華(1895-1932)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於1915年開始構思旋律,1918年完成,1930年發表。《病中吟》原名《胡適》,因與教育家、文學家胡適同名,遂改為《安適》。

《光明行》

《光明行》是劉天華於1931年春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是一首振奮人心的進行曲。樂曲氣勢恢宏,旋律明快堅定,節奏富於彈性。劉天華創作此曲時曾說:「因外國人都謂我國音樂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證其誤」用主和弦的分解進行構成的號角式音調,在樂曲中佔主導的地位。



(6)二胡著名曲目擴展閱讀:

二泉映月創作背景

阿炳原為無錫城區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巨頭吳地小山歌、長篇敘事歌、灘簧、說因果和絲竹樂等鄉土音樂的熏陶,對音樂非常喜愛。在父親的教習下,他十六七歲便學會了結構繁復、技法多變的梵音,吹、拉、彈、打、唱、念樣樣精通,並能正式參加道教法事音樂的演奏活動。

年過而立之後,阿炳的境遇急轉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鴉片等惡習導致生活潦倒,隨後患上眼疾,雙目相繼失明,再到後來便流落街頭賣藝,生活十分貧困。底層的生活讓他歷盡了人世的艱辛,飽嘗了舊社會的辛酸屈辱。

但才藝出眾的阿炳,經常通過拉二胡、彈琵琶、說新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通過音樂揭露當時的黑暗。他把自己對痛苦生活的感受通過音樂反映出來,產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❼ 二胡十大名曲是什麼

二胡十大名曲分別是:二泉映月、良宵、聽松、空山鳥語、寒春風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寶佛、光明行這十首曲子。

❽ 二胡的十大名曲是那些曲子

二胡十大名曲有:《月夜》,《寒春風曲》,《空山鳥語》,《聽松》,《良宵》,《光明行》,《三寶佛》,《病中吟》,《流波曲》,《二泉映月》。

每斷尾句是固定終止型,具有一唱三嘆的特點,好似作曲家由衷的贊嘆聲。全曲有月白風清的意境,但更多的則是感情的抒發、志趣的流露,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月夜》詩:「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❾ 二胡有哪些好聽的曲目

九級:二泉映月,葡萄熟了,戰馬奔騰,陽光照在塔什庫爾干
十級:一枝花,蘭花花敘事曲,
還有好多的,例如三峽門暢想曲之類的。
謝謝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