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著名詩
㈠ 馮玉祥的個人作品
馮玉祥著,《我的生活:馮玉祥自傳第1卷》,中國,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2月01日。馮玉祥內著,《我的抗日生活容:馮玉祥自傳第二卷》,中國,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2月01日。馮玉祥著,《我所認識的蔣介石》,台北市,捷幼,2007年07月09日。
將軍所作之畫在外間所見不多,這裏的一副畫是1948年七月21日,即他遇難前不久,在美國紐約為龍雲的第四子龍繩文(當時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所畫 。
代表詩作
《我》
平民生平民活
不講美不求闊
只求為民只求為國
奮斗不已守誠守拙
此志不移誓死抗倭
盡心盡力我寫我說
咬緊牙關我便是我
努力努力一點不錯 自1915年,孫中山倡導全民植樹後,馮玉祥就忠誠執行孫先生訓教,熱心植樹造林。他曾在他管轄的范圍內,如山西、陝西、內蒙、北京、山東、江蘇等地大量植樹。他在徐州時,他一邊練兵,一邊大力種樹,他曾針對濫伐林木,破壞植被的行為,寫下一首詩:
老馮駐徐州,
大樹綠油油。
誰砍我的樹,
我砍誰的頭。
㈡ 關於馮玉祥的詩詞
施肥
瘠土須常培,三人正施肥。
兩個持杴撤,一位用車推。
推車來回運,須穩莫蹶顛。
車上筐兩只,肥料在里邊。
肥料何處尋,垃圾與糞便。
本是骯臟物,愛惜似金錢。
國家無大小,節約為最好。
廢物能利用,乃是真科學。
上山燒香
泰山古廟多,巨石伴松柏。
為求財與福,香客常成伙。
壯男許願歸,昨去今始回。
老婦更虔誠,跋涉奔前程。
臂上一小籃,元寶在里邊。
雙足千斤重,步步自知疼。
小女雖纏足,忍淚登高坡。
純潔幼兒心,已被迷信侵。
路旁多乞婦,伸手討饃哭。
慈悲爺娘叫,無人把錢掏。
教育不猛進,國弱大眾貧。
實踐重科學,始有真快樂。
采野菜的婦人
東方尚未明,轆轆飢腸鳴。
春荒苦難度,野草喜初生。
群婦爭採摘,聊作粥糜羹。
想彼城市女,嬌貴若天神。
終日無所事,打牌看電影。
國家窮如此,不可不猛醒。
民族今垂危,生活宜平等。
路旁殘廢人
山道斜,有人家,一男一婦一瘦娃。
男趺坐,身殘廢,足斷眼瞎甚狼狽。
乞討盤,在一邊,哀呼終日少人憐。
孩衣破,娘補縫,愁淚汪汪漾眼中。
貧者貧,富者富,皆是同胞苦樂殊。
你是我,我是你,彼此相愛如兄弟。
沒有富,沒有貧,生活平等方算人。
小學生的家
千古奇丐名老七,終身興學恃行乞。
我住泰山思老訓,開辟小學十數村。
學生家庭皆貧苦,子弟向來難讀書。
且看此家破院中,母親正在作女紅。
婆婆持杖滿面愁,多少苦惱在心頭。
忽見小兒笑顏開,大呼哥姊放學回。
哥姊身上掛書袋,雙雙含笑走家來。
所習都是新知識,種種工藝尤切實。
到家講把大家聽,人信菩薩不信命。
全國貧民知多少,各地宜速設學校。
㈢ 馮玉祥著名詩
馮玉祥1925、1926兩年詩詞精選
鳥愛巢,不愛樹,
樹一倒,沒處住。
看你糊塗不糊塗!
人愛家,不愛國,
國如亡,家無著。
看你怎樣去生活!
㈣ 馮玉祥先生有什麼著作
馮玉祥著,《我的生活抄:馮玉祥自傳第1卷》,中國,世界知識出版社,版2006年12月01日。馮玉祥著權,《我的抗日生活:馮玉祥自傳第二卷》,中國,世界知識出版社,百2006年12月01日。馮玉祥著,《我所認識的蔣介石》,台北市,捷幼,2007年07月09日。
將軍所作之畫在外間所見不多,這裏的一副畫是1948年七月21日,即他遇難前不久,在美國紐約為龍雲的第四子龍繩文(當時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所畫 。
代表詩作
《我》
㈤ 馮玉祥的卑文上的詩詞是怎麼寫的
碑文誓詞
我們來一定自要把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掃除凈盡。我們誓為人民建設極清廉的政府。我們為人民除水
患、興水利、修道路、種樹,如此種種有益的事。我們要使人民均有受教育讀書識字的機會。我們訓練軍隊的標準是為人民謀利益,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武裝。
中華民國十六年
馮玉 祥
㈥ 馮玉祥給張學良寫了一副對聯,張學良看後自責不已痛哭
「九一八」事變後,由於東北軍奉行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結果導致東北三版省全境淪陷,沃野千里的黑土權地慘遭日軍蹂躪。一時間張學良成了眾矢之的,被報紙諷刺為「不抵抗將軍」,引起了全國人民的不滿。張學良只好深居簡出,暫避風頭。
沒想到這時有一個大人物給張學良送來了一副對聯,這個大人物就是在中原大戰中一敗塗地,然後宣布下野隱居泰山的西北軍軍閥馮玉祥。馮玉祥為是個愛國人士,不滿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於是特意寫了一封對聯給張學良,批評他的不抵抗政策。
馮玉祥贈張學良的對聯是這樣的:
要想著收咱失地;
別忘了還我河山。
短短14個字,雖然沒有明著對張學良的責備,字里行間卻飽含著對因張學良不抵抗而失去國土的憤恨,猶如千斤重錘,讓張學良無法承擔!據《民國史料大觀》記載,張學良看到後痛哭流涕,自責不已,說:「煥章(馮玉祥的字)批評的是,是我的不是」。由此可見,青史不容抹殺,公道自在人心。
㈦ 馮玉祥將軍寫 贊揚吳方吉先生的 黑石山詩
黑石山
馮玉祥
白沙鎮,黑石山。吳芳吉,有墳院。吳先生,是鐵漢。認真理,內能苦幹。在清華,不回容還。中外人人把頭點,被圍八個月,那是在西安。有米送給人,自己餓死亦安然。志士仁人心,既是英雄又好漢。我走到墳前,誠懇來祭奠。好朋友,未相見,彼此永遠記心間。誰想到,今天經過黑石山,男女學校二大片,永遠桃李無邊緣。
註:馮玉祥題刻,位於白沙鎮黑石山。在一巨石的南面行楷陰刻馮玉祥詩。這是1944年3月馮玉祥所作的打油詩,甲子年正月廣元侯正榮書刻。
㈧ 馮玉祥的「悼母詩」 讀後感
馮玉祥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愛國抗日將領,還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馮玉祥將軍版一生對母親非常孝敬,權母親病故之後,他痛苦傷心的大病一場。從此以後,每逢自己生日便閉門謝客,不吃飯,有時實在餓的頭昏心慌也只在晚上吃上一頓飯,以此來紀念母親的生養之恩。1945年,他寫成了一首《十月懷胎》的悼母詩:
娘懷兒一個月不知不覺,娘懷兒兩個月才知其情,
娘懷兒三個月飲食無味,娘懷兒四個月飲食無力,
娘懷兒五個月頭暈目眩,娘懷兒六個月身重如山,
娘懷兒七個月提心吊膽,娘懷兒八個月不敢笑談,
娘懷兒九個月寸步艱難,娘懷兒十個月才到世間。
為了將這首悼母詩「銘刻在心,永世不忘」,馮玉祥將軍請人把詩特意刻在石碑上。
--摘自《中國剪報》2007年2月7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