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懷寧著名景點

懷寧著名景點

發布時間: 2021-02-04 18:51:08

『壹』 安徽有什麼地方特產或者哪裡值得玩的著名景點

1.安徽景點
合肥 三河古鎮
黃山 黃山風景區、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蕪湖 蕪湖方特旅遊區
池州 九華山風景區
宣城 績溪龍川景區
六安 天堂寨風景區、萬佛湖風景區
安慶 天柱山風景區
阜陽 八里河風景區
2.安徽特產
合肥四大名點、來安花紅、巢湖銀魚、三河米餃、吳山貢鵝、合肥龍蝦、醉蟹、包公魚、蝦子面、白雲春毫茶、李鴻章雜燴、鳳尾三球、逍遙雞、熏素鴨、廬州烤鴨
蕪湖 傻子瓜子、煮干絲、蝦籽面、無為板鴨、奎湖飄魚、鳩江腐乳、無為送灶粑粑、芥菜圓子、蕪湖蟹湯包、蕪湖刀魚、海螺沙煲、蕪湖臭干、腰子餅、弋江羊肉、肉蒸飯、奎湖漂魚、蕪湖老鴨湯泡鍋巴
蚌埠 懷遠石榴、白蓮坡貢米、龍亢泡條饊子、河溜小豆餅、懷遠五岔燒全雞、芡河銀魚、沱湖螃蟹、固鎮花生、白老五炒貨、固鎮石雕茶壺、老任橋牛肉、湖溝燒餅
淮南 八公山豆腐、淮南牛肉湯、壽縣大救駕、顧橋陳醋、吊瓜子、田家庵老鴨湯、洛河豆餅、金錢餅
馬鞍山 採石磯茶干、石臼湖螃蟹、含山紅瓜子、當塗龍蝦、當塗醬菜
安慶 胡玉美蠶豆醬、墨子酥、柏兆記、江毛水餃、麥隴香、懷寧貢糕、唐家畈大米、霸王鞭黑芝麻、宿松香芽茶葉、柳溪玉葉茶葉、岳西翠蘭、天柱劍豪、馬陵瓜子、涼亭雪棗、長鋪條子、桐城小蘭花茶

『貳』 安徽省安慶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安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2000多年前,這里就建立了古皖國,創造了燦爛的古皖文明。建於南宋時期的安慶城,至今已有800年歷史。從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至1938年,其間170多年,安慶一直是安徽省府所在,為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國安慶保衛戰,辛亥革命時期徐錫麟起義、安慶馬炮營起義等重大歷史事件就發生在這里。 安慶人傑地靈,歷史上人才輩出。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明代思想家方以智,清代京劇鼻祖程長庚,書法篆刻大師鄧石如,現代通俗小說家張恨水,黃梅戲著名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等均生長於這方熱土。 安慶,文風鼎盛,科教發達。起源於安慶境內的「桐城派」文學影響中國文壇達200多年。安慶是徽劇的發祥地,從這里走入京城的「徽班」,造就了「國粹」京劇。 安慶是全國五大地方劇種之一黃梅戲的故鄉。 安慶,山河壯麗,景色宜人。山川靈秀,風光旖旎。有一柱擎天、氣勢磅礴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柱山,有以火山岩洞和摩崖石刻冠絕省內的浮山,有「江上蓬萊」譽稱的長江絕島小孤山,佛教禪宗聖地司空山,還有千年古剎迎江寺,萬里長江第一塔——振風塔,險似三峽、秀如灕江的天仙河等。 下文將對此一一加以介紹! 安慶屬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適宜野生動植物繁衍生長。境內有各類喬木1048種,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有大別山五針松、香果樹、馬褂木、天女花、金錢松、銀杏、連香樹等。屬於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的有中華鱘、白鰭豚、大鯢(娃娃魚)、金錢豹、梅花鹿、小靈貓、穿山甲、白冠長尾雉等。另有中葯材1160多種。 安慶也是全省礦產資源較豐富的地區之一,目前已探明的礦藏有70餘種,其中煤炭儲量2800多萬噸,金、銅儲量5200多萬噸,大理石10億立方米,花崗岩20億立方米。 橫批:岳西山上樅陽紅 晝潛山中,目極望江,憶當年,岳西賦詩、桐城跑馬; 夜宿松下,心平懷寧,夢明朝,樅陽醉酒、太湖泛舟。 天柱一峰擎日月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玉光白桔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這是大詩人白居易吟詠天柱山的詩章。 天柱山屹立於潛山縣境內,以其主峰峭拔如柱、聳立雲天而得名。春秋時期,潛山為皖國,屬周皖伯大夫的封地。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漢武帝親臨皖山設壇祭岳,敕封皖山為「南嶽」。在祭岳時,「五嶽雲中現」,臣民高呼「萬歲」,故此山又稱為「萬歲山」。《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所載《潛山圖》中,繪有漢武帝駐輦處、旌駕橋與封禪台等古跡。 天柱山有野寨、馬祖庵、主峰、煉丹湖、東關、大天門、神秘谷十大景區。 另有三祖寺,原名山谷寺,又名乾元禪寺,寶志禪師建剎於梁武帝時期,距今1400餘年。後曾為禪宗三祖僧璨大師道場,1983年被定為全國重點寺廟。內有大雄寶殿、千佛無梁殿、覺寂塔。 千年古剎迎江寺 「未至迎江寺,枉到安慶城」。據《法門龍象傳》記載,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涵萬和尚去四川峨眉途中,路過安慶,見此地背山面江,風景清幽,遂結茅安禪、立願建廟。經四方勸募,日夜經營,終於在開寶七年建成迎江寺。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縉紳再次募捐擴建。明光宗朱常洛御書「護國永昌禪寺」,清順治皇帝又書「敕建迎江禪寺」。 萬里長江第一塔 「過了安慶不看塔」。這塔自是指有「萬里長江第一塔」之稱的振風塔。這座古塔,興建於明代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至隆慶四年建成,迄今有四百年歷史。塔高82.74米,僅次於84米高的河北定縣開元寺塔,在全國108座磚石結構寶塔種位居第二。相傳振風塔為振興安慶文風而建。在明代之前,安慶沒出過狀元,文風凋敝。據一些星象學家查看地形得出的結論,安慶一帶江水滔滔,文采難以在此紮根,須建塔鎮之。有趣的是,自振風塔建成之後,境內果然文風昌盛,才人輩出。明清兩代,不僅除了大思想家方以智,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狀元趙文楷,書法大師鄧石如,文人作家更是數不勝數。桐城派更是雄踞清代文壇200餘年。恢復高考以來,安慶一直占據安徽省鰲頭。 「江上蓬萊」小孤山 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在《入蜀記》種描繪小孤山:「自數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雲霄,已非它山可擬,逾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態萬變,信造化之尤物也。」明代詩人解縉贊譽道:「澄江秋水明妝鏡,絕頂雲霞綰髻堆。一望東南形勢闊,何須海上問蓬萊」。小孤山因而又有「江山蓬萊」之稱。 浮山岩洞石刻多 浮山,與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琅琊山、齊雲山並稱安徽六大名山。以火山岩洞群和摩崖石刻為特色,是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鬼斧何年開石屋,人形此地作金聲。山中信是神仙宅,不羨繁華浪得名。這是唐著名詩人孟郊遊覽浮山金谷岩後發出的感嘆。王安石在浮山滴水岩曾留下「清風高吹鸞鶴唳,白日下臨蛟龍涎」的詩句。 「南國小長城」白崖寨 白崖寨位於安慶市宿松縣,始建於元朝末年,為元末起義義民吳士傑所建,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重修擴建。 禪宗聖地司空山 司空山位於岳西縣店前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名山 。北朝東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慧可禪寺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受達摩衣缽後,在洛陽等地宣講佛學。北周建立之後,武帝下令滅佛,全國300多萬僧尼被迫還俗。二祖慧可帶著徒弟僧璨輾轉來到司空山卓錫,保存了禪宗一脈。「越過三湘七澤種,兩肩擔月上司空。禪衣破處裁雲補,冷腹飢時嚼雪充。」師徒二人再次修行講禪,開山建廟,後人稱為二祖寺。慧可大師於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在司空山圓寂,享年107歲,隋文帝謚「正宗普覺大師」,唐德宗謚「太祖禪師」。 僧璨在司空山受二祖衣缽之後,如天柱山山谷寺靜修,三祖寺由此得名。僧璨傳衣缽於四祖道信,道信傳五祖弘忍,弘忍有兩個弟子——慧能、神秀,弘忍秘傳衣缽於慧能,木棉袈裟的故事由此而來。五祖後,禪宗開始分為兩支,南宗慧能、北宗神秀,禪宗自安慶岳西、潛山境內二大興。 神奇秀麗天仙河 「大別山種小三峽」,這是岳西境內天仙河的所得美譽。相傳八仙觀賞天柱山後游覽此河,在河中石台上歇息,一時興起,吹笙操琴,演奏仙曲,河畔石龍石獅欣然起舞。天仙河由是得名。 滄海桑田話雷池 成語「毋越雷池一步」,讓雷池天下聞名,成為「禁區」的代名詞。這曾經浩瀚似海的雷池,就在安慶市望江縣境內。 據北宋《太平寰宇記》釋:「大雷水至望江縣積而為池,謂之雷池」。古雷池因其地處吳楚交界,江池相通,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東吳為防魏、蜀進犯,在此設「雷池監」,並駐兵屯田。東晉時,在此設「大雷戍」。東晉咸和二年(公元327年),歷陽鎮將叛亂,江州(今九江)刺史增援建康,當時執政的中書令擔心荊州刺史陶侃也會伺機叛亂,告誡道:「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毋越雷池一步」即源於此! 高山平湖花亭湖 花亭湖,原名花涼亭水庫,位於太湖縣西北部山區,為省級名勝區。始建於1958年11月,建成於1959年底,大壩高達57米、長570米。年發電量1億度,可灌溉太湖、宿松、望江、懷寧四縣6萬多公頃農田。 安慶行政歷史介紹 春秋以前,安慶隸屬揚州之域。春秋後期,安慶境內潛山被封為皖國、桐城被封為桐過。戰國時期,安慶一帶被楚國佔領,於吳國為鄰,所以又「楚頭吳尾」之稱。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安慶一帶屬九江郡管轄,秦末一度隸屬衡山國。兩漢年間,設立郡、國並置的地方政制,安慶境內設立了皖國、樅陽縣和松滋侯國(今宿松縣)。三國時期,這里是吳、魏長期反復爭奪之地,孫權與曹操大軍多次在皖口(今懷寧縣山口鎮)、皖城廝殺,後終於被吳國佔領。 東晉安帝義熙年間,安慶一帶隸屬晉熙郡,改皖縣為懷寧縣,縣治在今潛山縣城。又將原皖縣南部沿江地帶劃分出來設大雷戍(今望江縣縣城)。南北朝時期,晉熙郡舊皖縣西部設太湖左縣,恢復了西漢時期設置的樅陽縣,又在西漢松滋侯國故地設置了高唐郡。 隋朝,廢郡為州,以州轄縣,改晉熙郡為熙州,熙州與懷寧縣同在一地(今潛山縣),又將樅陽縣改名為同安縣,高唐郡改為宿松縣,太湖左縣改為太湖縣,新治縣改為望江縣,統歸熙州管轄。不久熙州改名為同安郡,轄懷寧、同安、太湖、宿松、望江五縣,安慶地區轄區范圍趨向穩定。 唐朝,同安郡先後改名為盛唐郡、舒州。宋朝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宋寧宗極為,因他曾在舒州當過「安慶軍節度使」,遂將舒州升格為安慶府,管轄五縣。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元軍南下,安慶府治、懷寧縣治南遷至山口(今懷寧縣山口鎮)。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又遷至宜城渡,即今天的安慶城。 元朝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在原舒州故地設立潛山縣。後安慶府改名為安慶路,隸屬於河南江北行省,轄六縣,此為「安慶六邑」的最初建制。 明初,安慶路曾改名為江寧府,後又恢復為安慶府,直隸南京,仍轄六縣。 清代,建制區劃基本沿襲明制,但因設置安徽省,省會就設在安慶府,安慶也就成為安徽省的首府。 M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安徽省設立10個行政督察區,安慶屬於省第一專區。1936年將潛山、太湖、霍山、舒城等縣一部分劃出設置了岳西縣,安慶專區轄縣增加到7個。1949年2月,設桐廬縣,1951年更名為湖東縣,1955年更名為樅陽縣,安慶地區轄縣增加到八個。1950年,懷寧縣縣治從安慶市區搬至石牌鎮。安慶行政區劃乃定。 安慶歷史上的著名戰役 「萬里長江此咽喉,吳楚分疆第一洲。」安慶是自湖北漢口到江蘇南通近千公里長江北岸的唯一重鎮,自古為交通要津、商業重埠和兵家必爭之地。 公元4世紀初葉的東晉時期,有一位詩人登上安慶城西郊的盛唐山,舉目遠眺,情不自禁的感嘆道「此地宜城」,安慶從此有了一個別致的稱號「宜城」。這位詩人就是妙於陰陽歷算、精於占卜的郭璞。 900年後的南宋嘉定年間,就在郭璞認為「宜城」的地方,安慶知府黃干主持建成,於公元1218年城成,距今800餘年。 南唐徐鍇認為:「安慶,中國得之可以制江表,江表得之亦以患中國」。這些評價,福兮?禍兮?且看下文分解。 南宋末年,宋將範文虎將安慶拱手讓給元軍,致使江南局勢急轉直下,南宋不久滅亡。 元朝末年,紅巾軍首領趙普勝率兵攻下安慶城,從根本上動搖了元朝在長江流域的統治。 明寧王叛亂,久攻安慶不下,後為王陽明抄其後路,最終兵敗。如若不回援南昌,攻下安慶,直取應天,未必不能坐擁半壁江山。 清代太平天國起義軍定都南京後,安慶便成為其屏障。曾國藩給皇上的奏摺中稱「欲復金陵,須必克安慶。」太平天國首領洪仁玕也意識到這一點「安慶一日無恙,則天京一日無險」。太平間與清軍雙方均在安慶投入了大量兵力,展開長達兩年之久的安慶爭奪戰。戰後的安慶,也因此成了一座廢城,天柱山上無數古跡因此灰飛煙滅。 1949年4月21日,國共再次在安慶境內200多公里的長江防線上血戰。 安慶憑借自己獨特的趣味優勢,曾經作為安徽省省會長達170年之久,處在與武漢、南京、上海這些長江之濱大城市同等的位置。 文壇藝苑數風流 東漢末年,在安慶境內誕生了詩壇上不朽的絕唱《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敘事詩發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詩歌發展的重要標志。 「天下文章出桐城」,這是乾隆年間世人對桐城派的贊譽。其代表人物,方苞、姚鼐均系桐城(含今樅陽縣)人。稱雄文壇200餘年。 京劇在哪裡?在這里!黃梅戲在哪裡?在這里。自明末清初,安慶先後誕生了兩大地方戲曲劇種——徽劇和黃梅戲。18世紀,中國戲壇盛極一時的崑曲走向衰落,各地地方戲日益興起。明代末年,安徽省青陽腔流傳到安慶,吸收境內的俗曲和安徽崑曲皖上派的藝術特長,唱腔日趨柔美,人稱「安慶梆子腔」它與產生於樅陽縣的「亂彈腔」合流,在懷寧縣石牌一帶長期同台演唱,故又名「石牌腔」。到了清康熙年間,始建安徽省,以安慶府治為省會,安慶一帶的藝人被外省人成為「徽人」,所以人們又將「石牌腔」稱為「徽調」,將這一新興劇種成為「徽劇」。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浙鹽務大臣征調徽班進京為乾隆祝壽,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後進京,徽劇進入鼎盛時期。徽劇進京之後,吸收了西皮、北方的秦腔,在此豐富了自己的唱腔。道光年間,安慶潛山縣人士程長庚融徽劇、漢劇、崑曲、秦腔於一爐,京劇由是而生。 徽劇不僅直接孕育了京劇,還影響了南方很多省的劇種。湖南的湘劇、雲南的滇劇、廣東的粵劇、江西的贛劇等,其劇目、主要聲腔均來自徽劇,有的差不多是徽劇的嫡派。黃梅戲、廬劇也受過徽劇影響。 藝苑奇葩黃梅戲 不管你是不是安慶人,相信「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夫妻雙雙把家還」還是會哼的,呵呵,這就是黃梅戲了! 黃梅戲,清道光年間誕生於安慶,,僅100多年,這個傳唱鄉間草台的小戲,就發展成為全國五大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名播海內外。據天柱外史氏《皖優譜》載:「皖上各地鄉村中,有所謂草台小戲者,所唱皆黃梅調。」50年代至60年代,是黃梅戲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等優秀劇目被拍成電影,發行到國內外,獲得巨大成功。尤其是黃梅戲《天仙配》影片於1956年初正式在國內外上演,截至1959年底,近四年時間即在國內放映154108場,觀眾達143049434人次。在蒙古、越南、朝鮮、印尼、新加坡、加拿大、港澳等地區放映,觀眾達2863719人次。均創國內影片在海內外最高賣座紀錄。黃梅戲因此走出了安慶,走向全國。湖北、江西、江蘇、吉林等省和西(和諧)藏自治區也相繼組建了一大批專業黃梅戲劇團,全國范圍內專業黃梅戲劇團達到50多個。一個地方戲曲劇種能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實屬罕見。 安慶雜技驚五洲 1991年1月,法國巴黎。在這里舉行第14屆明日國際雜技大賽上,來自中國安慶雜技團的許梅花以雜技《滾杯》一舉奪得最高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金獎」,安慶雜技由此蜚聲海內外。 民間歌舞情悠悠 安慶不僅是著名的戲劇之鄉,也是歌舞之鄉。安慶民歌可分為山歌、號子、民間小調。山歌一般與山區人民勞動生活有關,如《茶歌》、《牛歌》、《牧童對歌》;號子一般流傳於沿江水鄉,如《車水號子》、《船夫號子》等;小調大都反映人們的愛情生活,如《十二月想郎》、《勸五更》。 太湖縣山區流傳著《花梆舞》,經改變,在安慶第一、第二屆黃梅戲藝術節開幕式上表演,並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挑花舞》流傳於望江縣民間、《孔雀舞》流傳於懷寧縣民間、《大紅傘》流傳於樅陽縣鄉村、《十二月花神》盛行於宿松縣、《十番鑼鼓》是桐城市的傳統民間音樂。 安慶燈會 「正月十五鬧元宵,火炮連天門前繞」,黃梅戲傳統小戲《夫妻觀燈》,描繪的就是安慶的元宵燈會「東也是燈,西也是燈,南也是燈來北也是燈,四面八方鬧哄哄。」早在南宋嘉定十一年元宵節,為慶賀安慶新城落成,官府就在城內舉辦過盛大的元宵燈會。安慶燈會,燈的種類繁多,有龍燈、獅子燈、麒麟送子等、鯉魚燈、蚌殼燈、螃蟹燈、蝦子燈、荷花燈、採茶燈、兔子燈、山羊燈,還有跑旱船、花挑、踩高蹺等。一般從正月初三開始舉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達到高潮。 閃爍在歷史天空的安慶人 宋畫第一李公麟:桐城人,晚年歸隱龍眠山莊,自號龍眠山人。熙寧三年進士。早期擅長畫馬,萬年偏愛花佛像和佛教典故中的人物,被稱為「天下絕筆」。首創中國「白描手法」。明代著名畫家陳洪綬、仇英、唐伯虎都師從其技法。1961年,他被中國書畫院列為我國古代十大名畫家之一。 鐵骨御史左光斗:左光斗,桐城(今樅陽縣橫埠鎮)人。是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老師,萬曆三十五年進士,以清廉敢言文明,權貴皆懼。晚明宮廷三大案之一的「移宮案」就是在他的主持下正義的一方得勝。 後為魏忠賢所害。崇禎即位後謚「忠毅」。今桐城中學校園內尚有「左忠毅公公祠」! 傑出學者方以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和書畫家,被後人稱為「中國17世紀中國最傑出的一位學者」。字密之,號曼公,萬年削發為僧,法號弘智。明末清初桐城(今樅陽縣浮山)人。清將馬蛟麟抓住方以智時威逼其歸順清朝,恫嚇「官服在左,白刃在右,易服則生,否則死!」方以智毫不猶豫選擇了白刃。馬蛟麟嘆服,親解其縛許其出家。著有《文章薪火》,開桐城派散文先河。歷時二十多年寫出12卷《物理小識》,是一部自然科學的網路全書,書中關於分光實驗的記載,比牛頓早30年。在哲學上,提出「宙(時間)輪於宇(空間)」。其著作計有《通雅》52卷,《物理小識》12卷,《葯地炮庄》9卷,《切韻聲源》1卷,《浮山前後集》22卷,《浮山前後編》16卷,還有《東西均》、《易學綱宗》、《醫學會通》、《葯集》、《內經經脈》、《諸子燔有》、《象環寢記》、《古今性學合觀》等書目達100餘種,其內容天文、地理、數學、醫學、文字、音韻、哲學、物理、生物、佛學無所不包。 京劇鼻祖程長庚:這個不用多介紹,知道京劇的都知道他。潛山縣程家井人。 書法大師鄧石如:終生布衣,書法藝術達到「平和簡靜,遒麗天成」的境界。開創了清代碑學一派,世稱「皖派」 陳獨秀,也不用多介紹,原名乾生,譜名陳慶同,筆名石庵,號獨秀山人,懷寧人。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安慶創辦《安徽俗話報》,辛亥革命爆發後,曾任安徽都督府秘書長。 小說大家張恨水:原名張心遠,潛山縣人。被世人稱為「章回小說大家」、「通俗文學大師」。代表作有《南國相思譜》、《皖江潮》、《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緣》、《熱血之花》、《東北四連長》、《八十一夢》、《五子登科》,改寫神話作品《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孔雀東南飛》,應邀為海外報刊撰寫小說《鳳求凰》、《男女平等》、《重起綠波》等。 黃梅大家嚴鳳英:一個把黃梅戲推向巔峰的美人,天妒英才,可恨的文G! 聲名遠播的安慶特長 安慶百年老店「胡玉美醬園」創辦於1831年,有蠶豆辣醬、蝦籽腐乳、桂花糖姜三大名產。 明點有:墨子酥、頂雪貢棗、龍鳳貢面、涼亭雪棗等。 小吃:江毛水餃、肖家橋油酥餅、桐城菜心粑。迎江寺素菜小吃也文明長江中下游地區:素雞、素鴨、素魚栩栩如生,素火腿、素香腸、素排骨、素魚肚,清淡可口。 長江三鮮:鰣魚、刀雨、河豚,安慶均產。 雪湖貢藕,產於潛山縣,一般藕大多7孔11絲,唯雪湖貢藕9孔13絲,是朱元璋欽定貢品。 岳西茯苓:明貴中葯材,《神農本草經》列其為「中葯八珍」之一,早在清代便暢銷世界各地。以茯苓為原料,岳西縣還研發出茯苓糕、茯苓餅、茯苓面、茯苓霜等系列保健品。 天柱石耳:男子食之,益精增髓;女子食之,潔子(和諧)宮易受胎。石耳入葯,能治療各種熱症、高血壓、腸胃出血等疾病。 山川靈氣育名茶:陸羽《茶經》堆安慶產茶就有記載。明清時期,太湖縣的「南陽谷尖」、桐城縣「孫氏椒園茶」、宿松縣「羅仙雲霧」等茶葉都被列為貢品。現今安慶國家級名茶有:「天柱劍豪」、「岳西翠蘭」、「天華谷尖」,屬省級名茶的有「桐城小花」、「岳西翠春」、「天柱弦月」、「舒炒青」。

『叄』 安徽安慶名勝古跡有哪些

天柱山
天柱山位於安徽省的西南部安慶市潛山縣境內
司空山 [安慶]
司空山又稱司空原,位於安徽省岳西縣西40公里處。
振風塔 [安慶]
又名萬佛塔,聳立於長江之濱,位於迎江寺內,俗稱「萬里長江第一塔」,
迎江寺 [安慶]
位於安慶城區東南部,瀕臨長江,佔地2.2萬平方米,
三祖寺 [安慶]
三祖寺風光幽絕,是天柱山人文景觀集中之處,乃著名的禪宗古剎
小孤山 [安慶]
位於宿松縣復興鎮境內,與江西省彭澤縣城隔江相望
花亭湖 [安慶]
位於距太湖縣城4公里的大別山南麓,與小孤山、天柱山構成了安慶山水旅遊熱線
桐城文廟 [安慶]
是桐城歷史文化標志性建築,桐城古文學派的重要象徵。文廟始建於元朝
白崖寨 [安慶]
白崖山位於宿松縣城西北趾鳳鄉境內,距縣城五十餘華里。
小孤山 [安慶]
在安徽宿松縣和江西彭澤縣煙波浩淼的長江上
菱湖公園 [安慶]
安慶菱湖公園位於老城東北,以多菱而得名
趙朴初公園 [安慶]
趙朴初公園選址於太湖縣寺前鎮萬年沖,
等等等
大小龍山風景名勝區及龍湫舊址、
龍山鳳水風景名勝區、
盛唐山(登雲坡)舊址、
菱湖風景名勝區、
迎江禪寺及振風塔、
大觀亭遺址、
大士閣舊址、
明譙樓、
世太史第(趙文楷及趙朴初故居)、
探花第、
鐵硯山房(鄧石如及鄧稼先故居)、
安慶孔廟(中 共安徽地委) 舊址、
明倫堂、
錢牌樓石牌坊及古街、
倒爬獅石牌坊遺址及古街、
四牌樓古商業街、
金雞碑及五猖神廟碑、
鄧石如碑館、
皖白山人舊館、
江西會館舊址、
古城牆北段及西段舊址、
古城牆遺址、
皖口古城遺址、
張四墩遺址、
夫子城遺址、
三城禪寺、
圓照禪寺、
寶善庵、
關南清真寺、
天主教堂及神甫樓舊址、
基督教聖誕堂及教堂小樓舊址、
聖教主座堂舊址、
天主教同仁醫院舊址、
中華聖公會天恩堂、
大清萬壽宮及安徽勸業場(安徽省國民政 府)舊址、
兩江總督府(太平天國翼王府)遺址、
明狀元府讀書堂舊址、
太平天國英王府舊址及壁畫、
太平天國樅陽會議舊址、
太平天國古城牆戰壕遺址、
集賢關及烈士陵舊址、
大清安慶內軍械所遺址、
大清安徽郵務管理局舊址、
飲馬塘監獄舊址、
安徽省官立圖書館舊址、
中 國 國 民 黨安徽省黨部舊址、
中 共安慶建黨會議舊址、
中 共懷寧中心縣委舊址、
柏子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陳獨秀陵園、
陳獨秀故居遺址、
陳家破屋舊址、
陳獨秀演講處舊址、
辛亥革命徐錫麟起義遺址及徐錫麟就義紀念園、
熊成基馬炮營起義會議舊址、
鄧石如墓、
熊范二烈士專祠、
吳樾及皖江九烈士墓遺址、
孫中山柏文蔚焚煙遺址及焚煙亭、
李鴻章故居倉房牆基遺址、
張恨水故居遺址、
四照園別墅舊址、
縣下坡古民居舊址、
人民路近代建築舊址、
大王廟古民居群舊址、
楊家山古民居舊址、
姜高琦烈士墓及血衣亭、
黃梅閣及嚴鳳英墓、
嚴鳳英故居、
敬敖書院舊址、
安徽大學紅樓舊址、
安徽官立中等工業學校舊址、
六邑中學舊址、
毛 主 席視察安慶一中紀念地、
讓泉舊址、
四眼井及其它古井舊址、
第二橋遺址、
明代崇禎石塔舊址、
君山烈士墓、
「般若岩」石刻、
「倉門石」石刻、
「君恩山重」石刻、
「忘歸」石刻、
劉文典墓、
汪志伊墓、
胡玉美老店及醬園舊址、
麥隴香老店舊址、
柏兆記老店舊址、
余良卿葯店舊址、
迎江樓舊址……

長江外灘公園、
長風沙碑園、
黃鎮紀念館、
獅子山公園……

『肆』 安慶有哪些旅遊景點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AAAAA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天柱山,以其雄奇靈秀的山水、令人贊嘆的文化、爭奇斗艷的花卉和四季宜人的氣候,構成了獨特的自身價值,成為旅遊觀光的勝境,陶冶情操的聖地。 天柱山位於安徽省潛山縣西南部,景區面積82.46平方公里,又稱皖山、皖公山、潛山,潛山縣因山得名,安徽省簡稱「皖」亦源於此。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登臨天柱,封為「南嶽」,由此直至公元589年隋文帝時止,歷代均有加封,備受世人仰慕。早在唐宋時期,佛、道兩教視此為「洞天福地」,爭相建觀造剎,傳道布經。當年佛教禪宗三祖僧璨在此以禪之妙義悟世,安貧樂道,傳缽立化的遺跡仍依晰可見。而今三祖寺殿宇林立,香煙繚繞,已成為全國重點寺廟。 天柱山的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峰無不奇,石無不怪,洞無不杳,泉無不秀。「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白居易贊美天柱山的詩句;李白的「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蘇東坡的「平生愛舒州風土,欲居為終老之計」,流露出他們把天柱山選為自己歸宿的願望,足見其迷人之處非同一般。她既有充溢陽剛之氣的「擎天一柱」,又有構成挺拔之軀的45峰;既有奇松怪石、流泉飛瀑,又有峽谷幽洞、險關古寨,還有全國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煉丹湖」,真是目不暇接,美不勝收。後人更有「一柱擎天」、「萬岳歸宗」的美譽。
建議你下載個騰訊地圖,幫助用戶搜尋周邊最近的餐館、酒店、加油站等,提供新鮮周全的吃喝玩樂地點信息。下載地圖包後可省去90%的流量使用,方便你的出行。

『伍』 懷寧有什麼風景名勝

有鄧稼先故居,孔雀東南飛
,石鏡分龍的黑山古洞,那裡有皖河[小石磯]風景非常美,還有仙人洞[雪山洞]也是陸游的好地方啊

『陸』 安慶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首先肯定是天柱山(屬安慶市潛山縣)最有名,也最好玩,潛山縣還有孔雀東專南飛舊址,《天仙配屬》拍攝地。其他的像市內的迎江寺、振風塔,趙朴初故居。縣里的如樅陽縣的浮山等。桐城的有桐城文廟、六尺巷、孔城老街等。岳西縣的佛教聖地司空山、秒道山、天仙河漂流等。太湖縣的花亭湖,五千年文博園等。懷寧縣的海子故居等。宿松縣的小孤山等。

『柒』 安徽懷寧有哪些名勝古跡

普陀寺、金雞碑、獨秀公園、觀音洞、獨秀山風景區等。

1、普陀寺

雪山洞普陀寺,位於洪鋪鎮冶塘村女兒嶺西側,雪山洞為天然石灰岩溶洞,作為佛教勝地置佛像一尊,洞門面北,高4米,三層磚制斗拱,正中橫額楷書「岩脫金身」四字。普陀寺依洞而建,約三百平方米,為硬山式建築。

2、金雞碑

」金雞碑在全國僅存兩塊,除懷寧這塊保存完好外,福建省漳浦縣也立有一塊,但這塊還是懷寧藝人傳帶到閩南去的。由於金雞碑是研究我國戲曲史的活化石,故「金雞獎」即取名於此;1986年7月,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獨秀公園

獨秀公園位於安徽省懷寧縣新縣城內,風景秀麗,內設有黃梅閣,陳獨秀史料館。

以中共黨史和懷寧地方文化為主題,內設新青年雕塑廣場、獨秀廣場、古樹廣場、黃梅戲廣場、陳獨秀故居廣場、景觀置石廣場、造型花架、木平台等景觀,集紀念、教育、研究、生態、旅遊、休閑等多種服務功能為一體。

4、觀音洞

觀音洞在雁盪山梅嶺西麓。洞似一大型石室,天然生成,洞內有一石柱懸垂至地,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觀音像。

這雁盪山算不得高,但是它勝在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變幻多端的險峰奇嶂,更在於這獨一無二的觀音洞。觀音是中國老百姓熟知的佛教偶像,在佛門中,菩薩是僅次於佛的第二等級。

5、獨秀山風景區

」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因仰慕家鄉獨秀山,而取筆名「獨秀」。山下觀音洞水庫碧波盪漾、風景宜人,有神秘莫測的觀音洞、神仙洞、天洞、地洞等溶洞群。

景區依託優美的自然山水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建設集水上觀光、生態林業、人文景觀、民俗文化體驗和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項目。

『捌』 安慶市紅色景點有哪些,詳細些

陳獨秀先生陵園——獨秀園

『玖』 安慶旅遊景點大全排名是怎樣的

安慶來旅遊景點排名:菱湖源風景區、巨石山景區、黃梅戲會館、安慶獨秀園。

1、菱湖風景區

菱湖風景區包含著三個公園和一個廣場,所以在當地是面積比較大的景區,公園內每天都會欣賞到特色的黃梅戲表演,還有不少現代化的設施,是個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4、安慶獨秀園

安慶獨秀園是一個很有歷史人文底蘊的地方,它主要是為了紀念陳獨秀而建,目前整個安徽省非常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開放以來這里已經接待了上百萬的遊客。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