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著名歌
① 畲族民歌的介紹
畲族民歌隨處可見,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每逢佳節喜慶之日便歌聲飛揚,即使在山內間田野勞動,容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等。其中無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愛的一種民歌方式。「雙音」是畲族人擅長的二聲部重唱的唱法,又稱「雙條落」。2006年5月20日,畲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② 畲族音樂的介紹
畲族來居住在中國福建、浙自江、江西、廣東、安徽 5省的部分山區,人口368832人(1982年統計)。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僅廣東東部極少數畲族使用苗瑤語族的布努語。民間音樂主要是民歌,其中又以山歌居多,通稱「果」,亦稱「霞果」(即畲歌)。每年有盛大的歌會。節期各地不盡相同,分有會親節、分龍節以及農歷二月二、三月三、六月一、七月七、八月十五、九月九。男婚女嫁時有一系列的婚禮歌。
③ 什麼歌曲歌頌畲族的 適合舞蹈用的 最好是那種山歌體系的
網上有很多畲族的舞蹈啊
你可以用《千年山哈》中的音樂。比如《畲妞踏春》
④ 畲族民歌《高皇歌》的起源。大家幫幫忙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畲族是我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自稱「山哈」。「哈」畲語意為「客」,「山哈」,即指居住在山裡的客戶。但這個名稱,史書沒有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畲族人民被迫不斷遷徙。解放後,改稱為「畲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數為709592。畲族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99%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在語音上與客家話稍有差別,有少數語詞跟客家語完全不同。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各地畲族都以廣東潮州鳳凰山為其民族發祥地,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就葬在這里,並認為婦女的頭飾扮成鳳凰形式,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始祖。在畲族中,廣泛流傳著屬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性質的盤瓠傳說,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因為幫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為妻,婚後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女婿姓鍾,子孫逐漸繁衍成為畲族。這個傳說不但家喻戶曉,而且載入族譜,繪成連環式畫像,稱為「祖圖」,在節日里懸掛出來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龍頭,這也是畲族圖騰的主要標志。畲族居民現在仍以藍、雷、鍾為主要姓氏。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畲族人民被迫不斷遷徙。畲族人民在遷徙過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畲族文學藝術十分豐富。山歌是畲族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多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所以畲族文學基本上是民間口頭文學。他們每逢佳節喜慶之日,歌聲飛揚,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流傳下來的山歌約有1000多篇、四五萬行。在長篇敘事詩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稱《盤古歌》、《龍皇歌》、《盤瓠王歌》,是一首長達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詩。它以神話的形式,敘述了畲族始祖盤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艱難繁衍出盤、藍、雷、鍾四姓子孫的傳說。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尤其是,他們還把這一傳說繪成連環畫式的畫像,稱祖圖,即在一幅十來丈長的布帛上,用彩筆把這一傳說的40多個畫像連環式地繪在畫卷上,世代珍藏。
⑤ 畲族音樂的畲族民間音樂
中國首部畲族音樂學術專著《畲族民間音樂》,已經在畲族聚居的福建寧版德出版發行。該書權的出版,對於中國畲族民間音樂的研究和保護、傳承與發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上出現的首部《畲族音樂史》,也是福建寧德文化藝術界的一項重要成果。
《畲族民間音樂》由福建寧德音樂家協會主席、藝術館館長李晨創作,用了近二十年的心血,全面搜集了有關畲族音樂的資料並進行了歸納、梳理與闡述。《畲族民間音樂》全書共五十二萬字,由「研究」和「創作」兩部分組成。
「研究」部分由《閩東畲族傳統民俗音樂》、《福建寧德畲族民間二聲部山歌及其歌手采訪實錄》、《閩東畲族群眾音樂生活調查》、《畲族音樂史》等二十篇學術研究論文組成。
「創作」部分收錄了李晨創作的《源頭歌》、《攔路對歌》、《別親歌》等五首畲族民歌合唱和一首器樂曲《畲鄉隨想曲》。
《畲族音樂史》曾獲得國家文化部「群星獎」文化科研成果銀獎;《畲族二聲部山歌「雙音」申報書》在二00六年就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⑥ 畲族中流轉下來的最著名山歌《高皇歌》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畲族是我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自稱「山哈」。「哈」畲語意為「客」,「山哈」,即指居住在山裡的客戶。但這個名稱,史書沒有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畲族人民被迫不斷遷徙。解放後,改稱為「畲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數為709592。畲族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99%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在語音上與客家話稍有差別,有少數語詞跟客家語完全不同。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各地畲族都以廣東潮州鳳凰山為其民族發祥地,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就葬在這里,並認為婦女的頭飾扮成鳳凰形式,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始祖。在畲族中,廣泛流傳著屬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性質的盤瓠傳說,傳說他們的始祖盤瓠因為幫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為妻,婚後遷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姓盤,次子姓藍,三子姓雷,女婿姓鍾,子孫逐漸繁衍成為畲族。這個傳說不但家喻戶曉,而且載入族譜,繪成連環式畫像,稱為「祖圖」,在節日里懸掛出來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龍頭,這也是畲族圖騰的主要標志。畲族居民現在仍以藍、雷、鍾為主要姓氏。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畲族人民被迫不斷遷徙。畲族人民在遷徙過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畲族文學藝術十分豐富。山歌是畲族文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多以畲語歌唱的形式表達。所以畲族文學基本上是民間口頭文學。他們每逢佳節喜慶之日,歌聲飛揚,即使在山間田野勞動,探親訪友迎賓之時,也常常以歌對話。流傳下來的山歌約有1000多篇、四五萬行。在長篇敘事詩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稱《盤古歌》、《龍皇歌》、《盤瓠王歌》,是一首長達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詩。它以神話的形式,敘述了畲族始祖盤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艱難繁衍出盤、藍、雷、鍾四姓子孫的傳說。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尤其是,他們還把這一傳說繪成連環畫式的畫像,稱祖圖,即在一幅十來丈長的布帛上,用彩筆把這一傳說的40多個畫像連環式地繪在畫卷上,世代珍藏。
⑦ 畲族民歌的簡要介紹
畲族是中國 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五省六十多個縣、市的部分山區。閩東、浙南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
畲族自稱山哈,意為山裡的住戶,傳說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 溫州文成一部分等省。
畲族有悠久的歷史。畲字,意為刀耕火種,用作民族名稱始於南宋末年。元代以來,畲民作為畲族的專有名稱,普遍出現在漢文史籍。最遲在7世紀,畲族就已經定居在閩、粵、贛三省的交界地區。
畲族有本民族自己的習俗和語言,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種主要活動形式。山歌是畲族民眾傳授歷史、文化、生產、生活等各種社會知識和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唱山歌成為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不論男女老少大都善歌,並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民族歌俗歌會。
畲族人民喜愛唱歌,內容豐富多彩 ,最為普遍傳唱的是長篇敘事《高皇歌》(亦稱《盤瓠王歌》)。歌中敘述盤瓠非凡身世及其經歷業績和民族起源 。畲族民歌的唱腔、曲調均受各自居住地區漢族方言的影響,日漸地域化。居住在鳳凰山區的畲族,民歌明顯地受潮州方言的影響,豐順縣畲族民歌則受客家方言的影響。
畲族常借用漢字記畲語音法手抄許多歌本。舊社會畲民沒有受文化教育的機會,把學歌唱歌作為一種重要文化生活。所以20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較高,常以歌代言,溝通感情;以歌論事,揚善懲惡;以歌傳知,斗睿鬥智,形成一套上山勞動、接待來客、婚喪喜事的對歌習俗。
⑧ 畲族歌詞
男;情義合好又上心,又怕妹有兩樣心。幾多生人交不熟,熟人越交越變心。女;情義要交有情人,沒情阿哥沒良心。要交有情有義仔。千年萬年不變心。
男;一邊走路一邊站,沒心走路多因你。不知妹帶什麼葯,幾多阿哥被妹迷。 女;一邊走路一邊站,沒心走路要小心。路邊野花郎不想,野花長好會迷人。
男;天下長好沒幾個,阿妹長好不要我。太陽和雪沒緣分,雪見太陽就變小。女;平平當當討個來,莫來要撿那漂亮。真正漂亮郎不想,真正長丑郎不要。
男;雙眼看妹真漂亮,怎麼叫哥不要想。嘴中又吭橄欖核,呸了又想心肝痛。 女;有心打石石會開,有心想妹妹會來。郎哪有情妹有義,萬里青山尋郎來。 男;想起妹情心裡痛,有話又去沒方問。寄信阿妹來約會,不只阿妹住哪村。 女;沒想莫來講有想,沒情妹交莫來問。十次約會沒一次,害妹花錢又空工。 男;不只阿妹住哪村,寫封書信沒人送。十回不碰一回面,回家越想越痛苦。 女;白紙寫字紅紙包,阿哥寄信到妹家。阿妹哥信拆開看,千萬叫哥別痛苦。 男;想妹真正躺在床,幾多醫生來看朗。幾多草葯醫不好,要妹心肝二三兩。女;哥說想妹躺在床,要妹心肝拿給郎。躺在床上做假病,害妹日夜多想郎。 男;阿妹真正沒心肝,做朗情人這么難。多是空口講白話,次次騙朗路邊爬。女;阿妹不是沒心肝,妹有男友哥來晚。不敢和郎講真話,次次多被你郎罵。 男;情義合好又上心,手牽妹手不放心。又怕妹手牽不緊,又怕妹心想別人。女;情義合好又上心,哥哪有義妹有情。哥手又牽阿妹手,千年萬年不變心。 阿哥真真不交情,千勸被妹勸上心。千練被妹練上手,鐵錘被妹磨成針。放開火炮就沒心,妹有情人就無情。山崩難留千年樹,船開難等半路人。坐妹身邊坐一坐,閑話被人說很多。沒交妹情心不願,交了妹情心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