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師徒
Ⅰ 歷史上最著名的老師與徒弟的故事
鬼穀子師徒三代啊,中國歷史上真正牛叉到極點的人,用現在的話說,整個戰國時期就耍他了。
1.鬼穀子,姓王名詡,齊國人。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穀子。
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歷來學者對《鬼穀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其實外交戰術之得益與否,關系國家之安危興衰;而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則關繫到經濟上之成敗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技巧也關繫到一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當年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游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為《鬼穀子》之精髓所在。《孫子兵法》側重於總體戰略,而《鬼穀子》則專於具體技巧,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
2.鬼穀子,中國歷史上戰國時代的顯赫人物,是「諸子百家」之一,縱橫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他原名王詡,自號鬼谷,民間稱為王禪老祖。「鬼谷」之名,由其出生地或隱居地(今河南登封縣內的歸谷山)而得,因「鬼」、「歸」二字同音相近,一音之傳,兼之「鬼」字更富傳奇色彩,故將「歸谷」習稱為「鬼谷」。
最早記載鬼穀子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史記·蘇秦列傳》中說:「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子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道教認為鬼谷先生為「古之真仙」,曾在人間活了百餘歲,而後不知去向。《鬼穀子》一書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經典《道藏》中。
鬼穀子被喻為縱橫家之鼻祖的原因是其下有蘇秦與張儀兩個叱吒戰國時代的傑出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鬼穀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鬼穀子是一位奇才、全才。他著有《鬼穀子》一書,又叫做《捭闔策》。
民間亦有傳說鬼穀子是命理師的祖師爺。
相傳韓非子,范蠡,狄青均為其弟子
鬼穀子乃非凡人,他招徒弟不挑剔,是人就招,但不是每個都能學會,況且學他術的人都只是學他的一部份,而不是他的全部。
穀子常年隱居雲夢山並在此教徒授藝。張儀、蘇秦、孫臏、龐涓、毛遂、徐福等都是他的弟子。鬼穀子的高徒中,徐福在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之後。
孫臏、龐涓主修兵法,兼通武術、奇門八卦。他們耍的時代,大概在秦始皇曾祖父秦孝公的時代。
張儀、蘇秦主修縱橫術(游說、外交)。他們出山略在秦惠王時代和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時代、秦始皇祖父孝文王只1年就死了。
毛遂、徐福是鬼穀子先生晚期的徒弟。
毛遂耍的時代在秦始皇父親庄襄王時代(呂不韋掌權),曾毛遂自薦在楚魏王會盟時劫持過楚王。
徐福是鬼穀子先生的關門弟子。學辟穀、氣功、修仙,兼通武術。他出山的時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後,李斯耍的時代。
鬼穀子先生這些徒弟出山時間大約從公元前280年到公元前230年,前後跨度達四五十年。
最有名的徒弟是孫臏,龐涓,張儀和蘇秦等,還有要離,黃石,李牧,魏僚,毛遂,韓非子,范蠡,狄青...還有很多......
但名氣不如這四個。
按<<東周列國>>里的說法:孫子是鬼穀子的好友,不是師徒關系!或許鬼谷是自修成大才的呢 !
Ⅱ 有哪些師徒是有名的
蘇格拉底和伯拉圖
(哲學)
孔子和弟子如子貢、子路
(儒學)
馮。卡門和錢學森
(科學)
聶衛平和古力
(圍棋)
鬼穀子和孫臏
(古代軍事謀律)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藝術圈有哪些知名的師徒
沈周和唐寅是中國繪畫藝術界兩個神人。唐伯虎的故事在中國也是廣為流傳,不再贅述,唐伯虎繪畫書法這么厲害,除了自己悟性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家老師也厲害啊。唐伯虎的老師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明代繪畫大師,吳門畫派的創始人,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如果說蘇軾和他的學生是名師高徒,那唐伯虎就是青出於藍了。說他是中國最為著名的畫家毫不為過。他繪畫上他與老師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特別是他官場失意後游盪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名畫家。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風流才子。
Ⅳ 上陣師徒兵,文藝界有哪些著名的師徒關系
黃磊海清
1990年,黃磊考入北京電影學院,1997年北電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雖然他在娛樂圈中依舊唱歌、演戲、參加綜藝等,但並不妨礙他的另一身份北電老師。他在北電任教期間,培養出了無數的明星、演員。海清就是其中之一,兩人在《小別離》、《小歡喜》等電視劇中飾演的夫妻,非常自然,給演技特別棒,觀眾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也讓海清有了「國民媳婦「的稱呼,海清對老師也是非常尊重的,直言道:他(黃磊)是我人生的導師。
Ⅳ 中國近期的名人師徒都有誰
不少,康有為梁啟超就是師徒關系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回,又號飲冰室主人答、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時從師學習,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後從師於康有為,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家。維新變法前,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此後先後領導北京和上海的強學會,又與黃遵憲一起辦《時務報》,任長沙時務學堂的主講,並著《變法通議》為變法做宣傳。
Ⅵ 孔子的著名徒弟有哪些
1.子路。復
子路是最早追隨孔子的弟制子之一,以其勇武著稱。在「孔門十哲」中為政事科的佼佼者。他為人大方,豪放,深得孔子喜愛。但是子路為人有些魯莽,常常沖撞孔子,因此孔子常批評他,使其收斂。
2.顏回。
顏回是孔子最喜愛的弟子,以其好學、聰穎著稱。在「孔門十哲」中為德行科的佼佼者。他認真學習,貫徹孔子思想,使之被孔子稱頌。但他在上課時較為沉默,不對孔子提出異議,很少指出孔子的不是。
3.子貢。
子貢也是孔門大弟子之一,以其口才、機靈著稱。在「孔門十哲」中為言語科的佼佼者。他最富有,善用比喻,憑借其鐵齒銅牙曾致使「五國巨變」。
以上是孔子最愛的三大弟子。其餘的著名弟子有: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冉求、宰我、子游、子夏、曾參、曾點等。他們各有各的特點,為孔門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Ⅶ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師徒戀
溫庭筠和魚幼薇(魚玄機)
Ⅷ 孔子的最著名的十個弟子分別是誰
孔子門下最優秀著名的十位學生:子淵、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
1,子淵即顏回,姓顏名回,字子淵,亦稱顏淵,比孔子小三十歲,魯國人。顏回出身貧賤,一生沒有作官。
2,子騫即閔損,姓閔名損,字子騫,比孔子小十五歲,魯國人。閔損以德行著稱,孔子特別表彰他的孝行,說他順事父母,友愛兄弟。
3,伯牛即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歲,魯國人。以德行著稱。後來,冉耕患了麻風病,不願意見人。
4,仲弓即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二十九歲,魯國人。冉雍出身貧賤,他的父親行為不良,有人以此作為攻擊冉雍的借口。戰國時期的荀況很推崇他,把冉雍與孔子並列為大儒。
5,子有即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稱冉有,亦稱有子,比孔子小二十九歲,魯國人。冉求生性謙退,是孔門弟子中多才多藝的人,深受孔子稱贊。
6,子貢即端木賜,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比孔子小三十一歲,衛國人。他口才很好,雄辯滔滔,又能料事。
7,子路即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因他曾為季氏的家臣,又被稱作季路,比孔子小九歲,魯國人。仲由出身微賤,家境貧寒。他生性豪爽,為人耿直,有勇力才藝。
8,子我即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稱宰我,魯國人。宰予口齒伶俐,能說善辯。
9,子游即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歲,吳國人。言偃長於文學。
10,子夏即卜商,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歲,衛國人。子夏是孔子門高足,擅長文學。
(8)著名的師徒擴展閱讀:
孔子的名言:
1、朽木不可雕也。
解釋: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無可救葯。亦作「朽木難雕」.亦作「朽木不雕」。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釋: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學,即知名學。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學,規范人們行為,使人們的言行舉止有章可循。三、忠學,是修養學。是培養人自覺自願地做自己該做的事。四、信學,是知人辨事之學,是培養人判斷力的學問。
3、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解釋:說一個真正有學問,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君子,只憂道之不行,不考慮生活的問題;比如耕種田地,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只憂慮自己的為人,並不擔心是否貧窮。
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解釋: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5、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解釋:了解一個人,要看他的所作所為,不僅了解他的過去,還要觀察他的現在,這樣的話,對那個人的了解還會不全面嗎?
6、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解釋:質朴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朴就會虛浮,質朴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解釋: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8、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解釋: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解釋: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10、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解釋: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Ⅸ 歷史上有多少師徒都是名人的
蘇格拉底和伯拉圖 (哲學)
孔子和弟子如子貢、子路 (儒學)
馮。卡門和錢學森 (科學)
聶衛平和古力 (圍棋)
鬼穀子和孫臏 (古代軍事謀律)
Ⅹ 那些著名文學家是師徒關系
魯迅
蕭紅
羅貫中
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