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廣播歷史
❶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發展歷史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前身邯鄲新華廣播電台一直播音到1948年5月22日。先後在石家莊平山、井陘礦區天戶村播音,直到1949年3月24日遷往北平,新中國成立後改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邯鄲新華廣播電台建於1946年,機器設備是繳獲國民黨誤投的兩部美製導航機。為保證電台安全,電台從峰峰礦區遷到涉縣沙河村。電台播音室機器設在3個窯洞中,發電機是舊汽車頭,燃料是木炭。1946年9月1日,電台正式播音。1947年3月29日晚,邯鄲新華電台忽然收不到來自陝北的聲音。為了不中斷播出,同志們立即決定以陝北延安的波長播出《兄妹開荒》唱片,然後反復呼叫「陝北新華廣播電台,XNCR……」並且重播了「青化砭大捷」的消息。次日,邯鄲新華廣播電台正式接替了陝北廣播。就這樣,「來自延安」的紅色電波沒有中斷,從太行山麓傳向中國大地。據《中國廣播簡史》介紹,當時新華總社和陝北新華廣播電台的重要新聞和評論,初稿寫出後經常用密電發往陝北,經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審定後再發回太行,然後才廣播出去。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是中國唯一覆蓋全國的廣播電台,在中國擁有聽眾超過7億,是世界上擁有國內聽眾最多的廣播電台,現辦有中國之聲、經濟之聲、音樂之聲、都市之聲、中華之聲、神州之聲、華夏之聲、民族之聲、文藝之聲、老年之聲、藏語廣播、維吾爾語廣播、娛樂廣播、香港之聲、中國高速公路交通廣播、中國鄉村之聲16套無線廣播節目,全天累計播音324小時。以廣播為依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全面開展新媒體業務,豐富各類傳媒形式,擁有目前中國最大的廣播音頻網站「中國廣播網」、「中國民族廣播網」、「你好台灣網」、網路電台「銀河台」,開辦了4套數字廣播節目、2套數字電視頻道—《幸福購物》和《家庭健康》、1套手機電視頻道—央廣視訊及3套手機廣播節目。此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還主辦了《中國廣播》雜志、《音樂之聲》雜志、《中國廣播報》等平面媒體,設有中國廣播音像出版社等機構。中央台下設的全資公司——央廣傳媒發展總公司,依託中央台可經營性節目資源,積極面向市場,央廣總公司圍繞中央台推進的制播分離等工作,先後成立了8家分、子公司,並已獲得多家金融機構的資金授信,已經成為中國廣播產業開發的重要標志。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設有40個記者站,在中國台灣地區派有駐點記者;解放軍四總部、各大軍區、各軍兵種、武警部隊等也分別設置18個軍事記者站,為中央台提供信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發起成立了擁有全國140多家電台的中國廣播聯盟,並攜手世界各大華語廣播機構建立了全球華語廣播網,與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傳媒機構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合作關系。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擁有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數字多媒體演播廳、錄音棚和音樂廳,節目製作、存儲、播出、傳輸全面實現數字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目前有員工2100多人,是中國擁有高級編輯、高級記者、播音指導、高級工程師、譯審等高水平專業人才最多的廣播電台,擁有強大的節目製作能力和一流的節目製作水平,節目多次獲得亞廣聯獎、中國新聞獎等國際和國內大獎,在中國乃至世界廣播界享有盛譽。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歷來高度重視加強同各界人士、各類傳媒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與海內外媒體保持著良好的雙邊和多邊合作關系。中央台希望通過多種形式,不斷加深同媒體同行的聯系,進一步增加彼此間的了解,為推動廣播與傳媒事業的發展,為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貢獻更大的力量。
❷ 廣播體操歷史軌跡
第一套 1951年11月24日正式公布。這套廣播體操動作最簡單,一節操基本只有一個動作。
第二套 1954年7月正式公布,運動量比第一套大些,並適量增加了下肢運動量,動作難度也有所增加。
第三套 1957年正式公布。有關調查顯示這套廣播體操對改善食慾和睡眠有效果。當時,第三套廣播體操成為時尚。
第四套 1963年的第四套廣播體操第一次出現了少數民族語言版。較前三套動作更趨於成熟,除了運動量繼續增加外,動作也開始強調新穎和優美。
第五套 1971年9月1日正式公布,吸收了前四套的優點,動作新穎活潑,活動部位較全面,難度和運動量也比過去稍大,還穿插著模仿生產勞動和舞蹈形象的動作。
第六套 1981年9月1日正式與公眾見面,動作新穎、舒展,首次配製了兩支富有民族風格的樂曲,可以交替使用,增加做操的興趣。
第七套 1990年5月8日推出,請來當時著名的體操運動員李寧做模特,製作掛圖。據後來調查,人們普遍反映這套動作難度較大。
第八套 1997年正式推出,與第七套希望與其他體育運動相抗衡的設計理念不同,第八套動作設計上刪繁就簡,降低難度吸引大眾。
第九套 2011年8月8日推出。第九套廣播體操又名《大眾廣播體操》。突出了「健康、歡樂、時尚」的風格。
❸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歷史
中央人民來廣播電台(CHINA NATIONAL RADIO)是中華人源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台,是中國最重要的、最具有影響力的大眾傳媒之一。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具有60多年歷史,現共辦有8套廣播節目,每天播音156個小時,衛星傳輸,覆蓋全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全國各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設有39個記者站和辦事處,在台灣地區派有駐點記者,目前已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廣播機構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
近年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積極推進「頻率專業化、管理頻率化」改革,在節目定位、頻率建設、運營機制、管理體制和用人制度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創新,相繼推出了新聞綜合頻率(中國之聲)、財經專業頻率(經濟之聲)、流行音樂頻率(音樂之聲)、城市生活專業頻率(都市之聲)、對象或區域專業頻率對台灣廣播(中華之聲、神州之聲)、對港澳和珠三角廣播(華夏之聲)、對少數民族廣播(民族之聲) 等。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始終堅持把以黨和國家的聲音傳入千家萬戶、把中國的聲音傳向世界各地為己任,堅持改革和創新,朝著擁有一流節目、一流管理、一流技術和一流人才的國家電台目標邁進。
❹ 有沒有歷史類的廣播啊
你是哪個地區的?專門的歷史電台沒有,但是有些電台會轉播百家講壇、揭秘這樣的欄目
❺ 有關歷史的廣播有哪些
沒有,不過有些廣播里會分出一個節目用來播歷史故事。。。。。但現在廣播基本都是用來做廣告的了。
你可以在喜馬拉雅等聽書軟體里搜一些歷史節目。
比如明朝那些事兒啊大宋王朝啊等等等等,還是比較多的。
❻ 廣播最早出現於何時
中國廣播的歷史抄,最早可以追溯到1923年。這年1月,美國人奧斯邦在上海辦起第一座廣播電台,播送新聞和音樂。但不久即為北洋政府所拆除。1924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裝用廣播無線電接收機暫行規則》,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廣播法令。1926年10月,哈爾濱無線電台台長劉翰在張作霖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座廣播電台——哈爾濱廣播無線電台。翌年,奉系軍閥又於北京、天津建立了兩座廣播電台。1928年,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創立中央廣播電台,呼號為XKM。此後10年間,國民黨政府相繼在各省府所在城市辦起了幾十座廣播電台。1929年,國民政府頒布《電訊條例》,允許民間經營廣播電台。至抗日戰爭前夕,全國已有70來座民營電台在廣播。廣播事業一時出現了繁榮的局面。
❼ 廣播的歷史
早期的廣播
1906年聖誕節前夜,美國的費森登和亞歷山德遜在紐約附近設立了一個廣播站,並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廣播。廣播的內容是兩段笑話、一支歌曲和一支小提琴獨奏曲。這一廣播節目被當時四處分散的持有接收機的人們清晰的收聽到了。
1908年,美國的弗雷斯特又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上進行了一次廣播,被那一地區所有的軍事電台和馬賽的一位工程師所收聽到。
1916年,弗雷斯特又在布朗克斯新聞發布局的一個試驗廣播站播放了關於總統選舉的消息,可是在當時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收聽這些早期的廣播。
真正的廣播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
世界上第一座領有執照的電台,是美國匹茲堡KDKA電台,於1920年11月2日正式開播。
中國的第一座廣播電台建於1923年1月,由美國的奧斯邦創辦,屬於中國無線電廣播公司的廣播台,首先在上海播出。
1926年,中國出現第一家自辦廣播電台——哈爾濱廣播電台,由劉瀚創辦。
1928年,中國國民黨北伐成功,在南京創辦「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廣播無線電台」呼號為XKM。
1939年,國民黨在重慶創辦對外廣播台——「中國之聲」(voice of China)。
1940年12月,中國人民廣播事業創建,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前身——延安新華廣播電台。
廣播的優勢是對象廣泛,傳播迅速,功能多樣,感染力強;短處是一瞬即逝,順序收聽,不能選擇,語言不通則收聽困難。 (右圖為1919年美國馬可尼公司的6.5千瓦廣播發射機)
由於無線電的廣泛使用以及人們對於大功率發射機和高靈敏度電子管接收機技能的熟練掌握,使廣播逐漸變成了現實。
1919年,蘇聯製造了一台大功率發射機,並於1920年在莫斯科開始試驗性廣播。
1920年6月15日,馬可尼公司在英國舉辦了一個以梅爾芭太太主演的「無線電--電話」音樂會,遠至巴黎、義大利、挪威,甚至在希臘都能清晰的收聽到。這就是廣播事業的開始。
1920年11月2日,美國在康拉德的指導下,威斯汀豪斯公司廣播站KDKA開始廣播,首次播送的節目是哈丁-科克斯總統選舉,在當時,這事曾轟動一時。
1920年12月22日,德國的柯尼武斯特豪森廣播電台首次播送了器樂演奏音樂會。
1922年11月14日,倫敦ZLO廣播站正式開始在英國廣播每日節目,該站在1927年改為英國廣播有限公司,即BBC。
1922年法國埃菲爾鐵塔也正式開始播音。
1927年止,美國國內已擁有737個廣播站。
這一時期,廣播站如雨後春筍在各國中相繼涌現。當時,在歐洲廣播已被視為一個龐大的通信工具。以後,全世界的廣播事業不斷發展,現已逐步形成全球性的廣播網。
❽ 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
這3座電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廣播電台,都是由美國人辦的。此後,美、英、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五大召開以後,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
❾ 中國之聲廣播電台的歷史
中國之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最悠久的第一套節目,中國國家電台最具權威的新聞綜合頻率,回2004年1月1日正式改版為答「中國之聲」,2009年再度全新改版。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音,全國2000多個調頻和中、短波頻率無縫隙覆蓋
❿ 哪些廣播電台播放歷史話題的節目
CCTV-10 的《百家講談》
CCTV-10 的《探索 發現》好像也偶爾有講到歷史的
雲南電視台的有個講戰爭史的 不記得了
就記得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