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的宋詩史

著名的宋詩史

發布時間: 2021-02-02 13:50:57

1. 唐宋有哪些著名的詩人

唐宋著名詩人有王勃、賀知章、孟浩然、王昌齡、王維、高適、李白、杜甫、岑參、孟郊、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李賀、杜牧、李商隱、李清照、蘇軾、王安石、楊萬里等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另三位是駱賓王、盧照鄰、楊炯)。主要作品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閣序》最有名。他在"四傑"中成就最高。
2、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主要作品為《詠柳》《回鄉偶書》
3、王之渙,字季陵。主要作品為《涼州詞》《登鶴雀樓》。絕句《涼州詞》被譽為"唐代絕句壓卷之作"。屬邊塞詩派。
4、孟浩然,襄陽人。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主要作品為《過故人庄》《春曉》等,結為《孟襄陽集》
5、王昌齡,字少伯,江寧人。曾任龍標尉,世稱王龍標,七絕聖手。主要作品為《出塞》《從軍行》後人輯有《王昌齡集》善邊塞詩、宮怨詩。
6、王維,字摩潔,官至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詩人兼畫家。與孟浩然同為盛唐田園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曲門飛鳥鳴澗》《相思》《觀獵》《輛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結為《王右巫集》蘇拭贊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7、高適·字達夫,曾任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主要作品為《燕歌行》《別董大》等,後人輯有《高常侍集》
8、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秋浦歌》
《秋登宣城謝跳北樓》等,結為《李太白集》屬浪漫主義豪放派,古典詩歌藝術的高蜂。韓愈稱贊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9、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拾遺、杜工部。與李白齊名,人稱"詩聖"。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結為《杜工部集》。現實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被稱為"詩 史"。首創即事名篇的樂府詩,直接推動了後來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
10岑參,曾任嘉州刺使,世稱岑嘉州。邊塞詩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等,結為《岑嘉州詩集》。
11孟郊,字東野。與賈島並稱,著名苦吟詩人。主要作品為《秋懷》《貧女詞》、《遊子吟》等,結為《孟東野詩集》。:郊寒島瘦"。長於五言,多寒苦之音。
12韓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稱韓吏部,韓文公,郡望昌黎,又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主要作品為《師說》、《馬說》《原毀》、《進學解》、《祭十二郎文》等,結為《昌黎先生集》。他主張恢復先秦兩漢散文傳統·掘棄南北朝以來的驕體文;主張文章內容的充實,並"唯陳言之務去"。在詩歌創作上主張"以文為詩",力求新奇。
13劉禹錫,字夢得·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合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主要作品為《陋室銘》、《烏衣巷》、《竹枝詞》等,結為《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
14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主要作品為《秦中吟》、《新樂府》(包括《賣炭翁》等)《長恨歌》《琵琶行》等,自編為《白氏長慶集》後人又編為《白香山詩集》。他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傳老嫗可懂。
15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東人,人稱柳河東,曾任柳州刺使,又稱柳柳州。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與韓愈並稱"韓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捕蛇者說》《三戒》
(包括《黔之驢》)、"永州八記"(包括《小石潭記門《童區寄信》等散文,《漁翁》《江雪》等詩。結為《柳河東集》他是中國第一個把寓言正式寫成獨立的文學作品的作家,開拓了我國古代寓言文學發展的新階段。
16李賀,字長吉。主要作品為《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結為《昌谷集》。其作品想像奇特,用詞瑰麗,有浪漫主義色彩,風格獨特。被稱為李鬼才。
17杜牧,字牧之,別稱小杜,與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主要作品為《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結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絕。賦作的散文化傾向對後世影響較大。
18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主要作品為《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樂游原》、《錦瑟》、(無題》等。結為《李義山詩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長篇政治詩。《無題》詩多以愛情為題材,纏綿綉麗,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
19李清照(1084-1155),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生於書香門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對詩詞散文書畫音樂無不通曉,以詞的成就最高。詞清新委婉,感情真摯,且以北宋南宋生活變化呈現不同特點。前期反映閨中生活感情自然風光別思離愁,清麗明快。後來因為丈夫去世再加亡國傷痛,詩詞變為凄涼悲痛,抒發懷鄉悼亡情感也寄託強烈亡國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傳世。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等。其文學創作具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後世影響較大,稱為「易安體」。
20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21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漢族。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區荊公路鄧家巷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張改革變法。詩作《元日》、《梅花》等最為著名。
22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
23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漢族人。一生力主抗金,與范成大、陸游等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2. 宋代著名詞人 徐俯 的簡介

徐俯,生於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洪州分寧(江西修水縣)人,後遷居德興天門村。江西詩派詩人。
家中有婢喚「昌奴」
徐俯因父親徐禧死於國事,承襲父爵被授任通直郎,後升司門郎。靖康元年(1126),金軍圍攻汴京(今河南開封),次年攻陷東京,張邦昌僭位稱帝,建立傀儡政權。徐俯不屑與奸佞為伍,憤而辭官回家。當時朝廷有的官員為避張邦昌諱,連自己的名字都改掉了。徐俯聽說這件事,氣憤難忍。他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將家裡的婢女取名「昌奴」,遇有客人來訪,就大聲呼喚昌奴前來驅使,以此表示對張邦昌的鄙夷。張邦昌和他的傀儡政權很快就消失了。建炎(1127—1130)初,內侍鄭諶賞識徐俯的品行和文才,向宋高宗薦舉,胡直儒、汪藻等當朝大臣也極力推薦,徐俯因而被任命為右諫議大夫、中書舍人。紹興二年(1132)賜進士出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權參知政事,後因與宰相趙鼎政見不合,貶為洞霄宮提舉。紹興九年,知信州。不久因病辭官返鄉,終老德興。
不肯因人作步趨
徐俯是宋代江西派著名詩人之一,著有《東湖居士集》6卷。他7歲能作詩,被舅父黃庭堅的器重。早期詩風受黃庭堅影響,崇尚疲硬,強調活法,要求「字字有來處」,提倡「奪胎換骨,點鐵成金」。晚年的徐俯,在詩歌創作中力求創新,詩風趨向平實自然,清新淡雅,別具一格。歌詠德興故園的《春遊湖》(一名《新營市》)是徐俯晚期詩歌的代表作之一。這首七言絕句以明快的風格、富有動感的語言描繪出一幅雨後山鄉春景圖。詩雲:「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水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蔭來。」《全宋詩》、《宋詩三百首》等詩集都不約而同將此詩收入其中。
宋仁宗大慶二年(1141),徐俯病逝德興家中。數百年後,人們還記著這位做人、作詩都別具一格的先賢。清代謝啟昆《讀全宋詩仿之遺山論詩絕句》一詩贊道:「橫塘春綠滿東湖,不肯因人作步趨。風節謂陽真不愧,閨中有婢喚唱奴。」詩的前二句說的是作詩,後二句說的是為人,短短四句,對徐俯的詩風人品作出了極為精當的評價。

3. 蘇軾詩歌在宋詩史上的貢獻

蘇軾對詞的貢獻很突出。蘇軾出現前,詞的內容受傳統念束縛,局限於旖旎溫柔的艷情膩語的范圍之內;蘇軾則弔古傷今、述電詠懷、感嘆時政,描繪山川景色、農村風光,以至談論哲理等題材都進入了詞中,大大開拓了詞的題材與意境,為宋詞的民展打開了新的局面。在風格上,蘇軾開創了豪放一派。

《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蘇軾豪放派的代表作。 此外蘇軾也有一些抒寫「逸懷浩氣」,具有清朗疏宕、平淡高逸境界的詞,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還有不少風格婉約的詞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表現了蘇軾以豪放為主、風格多樣的特點

蘇軾的詞是宋詞發展的一座里程碑, 「詞為艷科」,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種牢固的傳統,蘇軾成功地轉為了這種風氣。他沖破了晚唐五代以來專寫男女戀情、離愁別緒的舊框子,擴大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懷古、感舊、記游、說理等向來詩人所慣用的題材,他都可以用詞來表達,這就使詞擺脫了僅僅作為樂曲的歌詞而存在的狀態,成為可以獨立發展的新詩體。這便是蘇軾對宋詞的最大貢獻。而這種新的詞風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對同時代的和後世的作家形成深遠的影響。以蘇軾為中心的元佑詞林,代表著北宋詞壇的鼎盛氣象,一時名家輩出,如秦觀、黃庭堅、陳師道、王安石、謝逸等,都寫出了很多優秀的詞作品。
蘇軾改變了晚唐五代詞家婉約的作風,成為後來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在詞的語言上,蘇軾也做了演進,一改花間詞人鏤金錯採的作風,多方面吸融陶潛、李白、杜甫、韓愈等人的詩句入詞,偶然也運用當時的口語,給人一種清新樸素的感覺。
因此,蘇軾詞在宋詞發展中的作用不僅是開了一派詞風,而且是將詞從狹小的范圍中解放出來,擴大了它所表達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詞內容和風格的多樣化。從這個意義上講,蘇軾是令宋詞成為一代代表性文體的關鍵性人物。
蘇詩現存約四千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詩》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趙翼《甌北詩話》說:「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為並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後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處亦在此。」

蘇軾的詞現存三百四十多首,沖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的狹窄題材,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蘇軾在我國詞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沖破了詩庄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蘇詞在詞史上佔有特殊地位,為詞的的開拓了新天地。蘇軾以其奔放的才情,將詞筆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諸如懷古記游、寫景詠物、親情友誼、田園風光以及參禪說理等等,突破詞「艷科的」定見,把詞的社會功用提到與詩同等的地位,全方位地表現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與精神面貌。蘇軾有意突破「詩庄詞媚」的界限,以自由揮灑的文筆,定了大量風格豪放之作,開一代新詞風。他以詩境

詩語入詞,形成了蘇詞「以詩為詞」的特點,同時也改變了詞完全從司於音樂的地位,使詞向獨立的抒情詩體方向發展。豪放是蘇詞的主體風格,而在豪放中時有曠達情懷的流露。代表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獵》、《念媽嬌?赤壁懷古》。抒發追求理想、熱愛人生的美好感情。如《水調歌頭?懷子由》。愛情詞與詠物詞的風格則以婉約見長。如《江城子?掉亡》、《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4. 宋朝著名詞人

1、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2、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3、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4、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

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5、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於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5. 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有哪些

宋代著名文學家很多,主要有:歐陽修、范仲淹、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黃庭堅、司馬光、王安石、辛棄疾、陸游、劉永、姜夔、李清照、周邦彥、文天祥等。

6. 古代著名詩人,字,號,朝代,整理(初中)

1.「詩仙"李白

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人認為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祖籍隴西(今甘肅),一說生於中亞,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壯年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離開了,後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
他的詩,想像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確無人能及。北宋初年,人們發現《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後人所託,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弦,就是詞的濫觴了。至於歷來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於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為好呢?
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2. 詩聖」杜甫

在形容自己的詩藝時,杜甫曾說過:「思飄雲物動,律中鬼神驚,毫發無遺憾,波瀾獨老成」 的確,杜甫的七古、五古、七律、五律在唐代都是一流的,古體的七言詩在他手裡正式成立,古體的五言詩在他手裡變了格調,在「溫柔敦厚」外另開「沉著痛快」一派,五律,杜甫以前用來寫艷情、寫山水,他卻用來寫廣大的實在的人生,拓寬了詩歌領域。他的五律最多,差不多窮盡了這種體制的變化,七律精於組織,富於變化,七絕雖直抒胸臆,但頗有清新刻畫之句。他不大做樂府,但他描寫社會生活正是樂府的精神,他的寫實的態度也源於樂府。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啟後的詩人,漢魏的渾朴古雅,六朝的藻麗纖穠、淡遠韶秀杜甫無一不備。杜甫之後沒有一個詩人不直接、間接學他的:韓愈跟著他將詩進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險韻,鋪張描寫,逞才使氣,是「沉著痛快」的詩,元稹、白居易將杜甫寫實的表現人生的態度理論化,導引了「新樂府」運動。也是元稹,在為杜甫寫的墓誌銘中,對杜甫的創作進行了全面的評價,並許以最高的地位。兩宋詩之冠冕的江西詩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三宗都以杜甫為祖、金、元、明之詩壇巨擘都是杜甫為之開先。陸游有詩曰:
千載《詩》亡不復刪
少陵談笑即追還
嘗憎晚輩言「詩史」
《清廟》《生民》伯仲間。
他視人們尊杜詩為詩史為不足,必置於雅、頌之音中猶若詩中之經才好。秦觀在《韓愈論》中,將孔子與杜甫同提並論,孔子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總結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來贊,「嗚呼,杜氏。。。亦集詩文之大成者歟」,雖未直接稱聖,實亦許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經正是被稱為詩聖了。
正是因為杜甫推崇儒家思想,再加上其詩歌的影響,才被後世稱為詩聖."聖"在古代是對儒家人物的神化評價和稱號.
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聖」。

3.「詩佛」王維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葯陽喑,拘於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於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於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這種稱謂除了有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4.「詩囚」孟郊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人。進士出身,曾任溧陽尉、協律郎等職。
在孟郊的一生中,「春風得意」的日子非常的短暫。他一生幾乎都貧困潦倒,連死後的喪事也是韓愈等友人集資操辦的。雖然他生活貧困,仕途短暫,但正是這樣的生活困境,才鑄就了他陰郁、冷峭、樸重的詩風,成為唐代著名的苦吟詩人。
詩多不平之鳴,用字追求「瘦」、「硬」。作詩苦心孤詣,慘淡經營,無好問,稱之為「詩囚」。 有《孟東野集》。被人們稱為「高天厚地一詩囚」,與賈島並稱為「郊寒島瘦」。

5.「詩豪」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為匈奴族後裔。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結果一同貶謫遠郡,頑強地生活下來,晚年回到洛陽,仍有「馬思邊草拳毛動」的豪氣。
他的詩精煉含蓄,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 譽為「詩豪」。他在遠謫湖南、四川時,接觸到少數民族的生活,並受到當地民歌的一些影響,創作出《竹枝》、《浪淘沙》諸詞,給後世留下「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的民俗畫面。至於「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風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詞》時,曾註明「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

6.「詩虎」羅鄴
羅鄴:唐朝詩人

7.「詩鬼」李賀
李賀(790-816)字長吉。因避家諱,不得應進士舉,終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歲就英年早逝。他的詩作想像豐富,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其詩善於熔鑄詞采, 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8.「詩傑」王勃
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傑」。他們力求擺脫齊梁艷風,擴大詩歌的題材,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抑鬱不平的憤慨。有《王子安集》。
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

9.「詩狂」賀知章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寫景之作,較清新通俗。
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10.「詩奴」 賈島
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11. 「詩骨」 陳子昂
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12. 「詩家天子」 「七絕聖手」 王昌齡
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13. 「詩魔」 白居易
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份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14. 「五言長城」劉長卿
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

15. 「杜紫薇」 杜牧
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

16. 「溫八叉」 溫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人稱他為「溫八叉」。

17. 「鄭鷓鴣」鄭谷
以《鷓鴣詩》而聞名,故有「鄭鷓鴣」之稱。

18. 「崔鴛鴦」 崔珏
賦《鴛鴦詩》,別具一格,人稱「崔鴛鴦」。

19. 「詩神」 蘇軾
蘇軾詩,揮灑自如,清新剛健,一幟獨樹,人稱詩神。

7. 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

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2、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趙政(趙正。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5、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6、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8. 宋代的著名的詩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