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著名詩句
Ⅰ 描寫「農耕」的古詩詞有哪些
《醉落魄》
宋代:魏了翁
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
翁前子後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
《醉落魄》
宋代:魏了翁
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
翁前子後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
滿庭芳
宋代:王子容
台袞籌邊,京師蒙福,兩淮談笑塵清。正銗筒無訟,桴鼓亦稀鳴。閱武分弓角射,催春事、親勸農耕。何須付,尋花問柳,小隊出郊坰。
功名。今已就,九重近天,好去辭榮。算人間極貴,何似長生。刺占梅山日月,觀二妙,玉紋枰休辭醉,洛陽花信,香到露華亭。
《贈房盧氏琯》
唐代:王維
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豈復少十室,弦歌在兩楹。
浮人日已歸,但坐事農耕。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雞鳴。
秋山一何凈,蒼翠臨寒城。視事兼偃卧,對書不簪纓。
蕭條人吏疏,鳥雀下空庭。鄙夫心所尚,晚節異平生。
將從海岳居,守靜解天刑。或可累安邑,茅茨君試營。
《桃花源詩》
魏晉:陶淵明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雲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Ⅱ 有關農耕的詩句
《送鄒判官往陳留》
年代:
唐
作者:
張繼
齊宋傷心地,頻年此用兵。女停襄邑版杼,農廢汶陽耕。權
國使乘軺去,諸侯擁節迎。深仁荷君子,薄賦恤黎甿。
火燎原猶熱,波搖海未平。應將否泰理,一問魯諸生。
《傷硤石縣病叟》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鶴
無子無孫一病翁,將何筋力事耕農。
官家不管蓬蒿地,須勒王租出此中。
《龜堂雜題》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長腰玉粒出新舂,秋獲真成畝一鍾。
衣食麤供官賦足,何妨世世作耕農。
Ⅲ 關於「農耕文化」的詩詞有哪些
1.《過山農家》
【唐】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2.《刈稻了詠懷 》
【唐】杜甫
稻獲空雲水,川平對石門。寒風疏落木,旭日散雞豚。
野哭初聞戰,樵歌稍出村。無家問消息,作客信乾坤。
3.《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唐】唐彥謙
為笑江南種稻時,露蟬鳴後雨霏霏。
蓮盆積潤分畦小,藻井垂陰擢秀稀。
得地又生金象界,結根仍對水田衣。
支公尚有三吳思,更使幽人憶釣磯。
4.《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 》
【唐】杜甫
東屯大江北,百頃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亂。
插秧適雲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決渠當斷岸。
公私各地著,浸潤無天旱。主守問家臣,分明見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銀漢。鷗鳥鏡里來,關山雲邊看。
秋菰成黑米,精鑿傳白粲。玉粒足晨炊,紅鮮任霞散。
終然添旅食,作苦期壯觀。遺穗及眾多,我倉戒滋蔓。
5.《歸園田居》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椋,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Ⅳ 關於農耕的詩句
《送鄒判官往陳留》
年代:
唐
作者:
張繼
齊宋傷心地,頻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農回廢汶陽耕。
國使乘軺答去,諸侯擁節迎。深仁荷君子,薄賦恤黎甿。
火燎原猶熱,波搖海未平。應將否泰理,一問魯諸生。
《傷硤石縣病叟》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鶴
無子無孫一病翁,將何筋力事耕農。
官家不管蓬蒿地,須勒王租出此中。
《龜堂雜題》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長腰玉粒出新舂,秋獲真成畝一鍾。
衣食麤供官賦足,何妨世世作耕農。
Ⅳ 描寫農耕的詩詞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外狹木長版,夕權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閭門即事》
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農耕小詩》
飄雪
在柔柔的微風中
在倒垂的雨幕里
我朦朧的看見一個身影
挽著褲筒、衣袖
左手牽牛,右手執鞭
轉瞬間
一片綠油油的土地
變成一灣淺水
他們等待著
等待時間的到來
播下嫩綠的秧苗
《憶春耕》
謝白
綠滿江南響杜鵑,
水渠急汩灌梯田。
一犁泥水拖新月,
幾點蛙聲沒暮煙。
Ⅵ 與農耕有關的詩句
1、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魏晉《歸園田居·其三》譯: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2、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陶淵明·魏晉《桃花源詩》譯:相喚共同致農耕,天黑還家自休息。
3、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王駕·唐代《社日》譯:鵝湖山下稻梁肥碩,豐收在望。牲畜圈裡豬肥雞壯,門扇半開。
4、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陸游·宋代《游山西村》譯: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的年景里待客菜餚非常豐繁。
Ⅶ 贊美田園農耕詩句
1、擬閑詠以題十五字離合五首 其二 農耕好
——清代:弘歷
催耕布穀鳴林曲,辰吉相將事力田。井井鱗塍來饁女,子牽童抱繞身邊。
2、龍江八景為康僉憲題 其一 南畝農耕
——明代:張寧
沃土饒生意,芳村托比鄰。西城初卒歲,東作又乘春。
食力真吾事,全生仰至仁。此鄉深化育,應有帶經人。
3、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4、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宋代: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5、田園樂七首·其六 / 閑居
——唐代: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6、夏日田園雜興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五月江吳麥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單。稻根科斗行如塊,田水今年一尺寬。
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餅爐飯甑無飢色,接到西風熟稻天。
百沸繰湯雪涌波,繰車嘈囋雨鳴蓑。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
小婦連宵上絹機,大耆催稅急於飛。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壟翻江逆上溝;地勢不齊人力盡,丁男長在踏車頭。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槐葉初勻日氣涼,蔥蔥鼠耳翠成雙。三公只得三株看,閑客清陰滿北窗。
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漱井香;借與門前磐石坐,柳陰亭午正風涼。
千頃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歸。家人暗識船行處,時有驚忙小鴨飛。
采菱辛苦廢犁鉏,血指流丹鬼質枯。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萬沸斜陽,蛙黽無邊聒夜長。不把痴聾相對治,夢魂爭得到藜床?
7、春中田園作
——唐代: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8、田園樂七首·其四
——唐代:王維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Ⅷ 描寫農耕的詩句
1、農廢汶陽耕
唐
張繼
《送鄒判官往陳留》
2、農力廢耕桑
唐
杜甫
《又上後園山腳》
3、氓輟耕農耒
唐
袁高
《茶山詩》
4、農野聞讓耕
唐
劉禹錫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徑松成陰,悵然》
5、農者罷耘耕
唐
張籍
《西州》
6、春農界上耕
唐
薛能
《聞官軍破吉浪戎小而固,慮史氏遺忽,因記為》
7、勸農元本是耕人
唐
李頻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隨例入闕,感懷獻送相》
8、將何筋力事耕農
唐
杜荀鶴
《傷硤石縣病叟》
9、賣薪買酒到耕農
宋
陸游
《丁酉上元》
10、何妨世世作耕農
宋
陸游
《龜堂雜題》
11、農隙閑耕犢
宋
陸游
《連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12、耕農賣劍買牛
宋
陸游
《六言》
13、耕農叱牛去
宋
陸游
《雜賦》
14、耕農滿野喜時平
宋
陸游
《舟行過梅市》
15、看耕僭學勸農官
宋
陸游
《自九里平水至雲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
16、吳農竭力耕王田
元
楊維楨
《吳農謠》
17、至今燕趙常耕農
宋
蘇轍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虜帳》
18、三農田野耕
宋
晁說之
《陳情》
19、詔下掃除勤耕農
宋
晁說之
《送蘇季升出守明州》
20、泉分數邑潤耕農
宋
陳網
《留題霍山應聖公廟》
21、梨鑰彷野沸耕農
宋
陳希聲
《春日田園雜興五首》
22、良農不輟耕
宋
洪咨夔
《送崔先生東歸》
23、民得平土趨耕農
宋
廖行之
《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
Ⅸ 贊美農耕農業的詩句
春雨宜農耕,逆旅愁坐雨
《避難西坑用瀹韻》
宋 · 陳著
時平多有農耕野,官好渾無卒下內鄉
《送方辰孫赴崇安尉》容
宋 · 劉克庄
日落三通傳浴鼓,雨余千耦看農耕
《山中作》
宋 · 陸游
閑身有樂事,倚杖看農耕
《出行湖山間雜賦》
宋 · 陸游
Ⅹ 關於農耕的古詩詞
觀刈麥
【原文】: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專黃。
婦姑荷簞食,屬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