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問題
『壹』 世界十大疑難問題
1.表達物理世界特徵的所有(可測量的)無量綱參數原則上是否都可以推算,或者是否存在一些僅僅取決於歷史或量子力學偶發事件,因而也是無法推算的參數?
愛因斯坦的表述更為清楚:上帝在創造宇宙時是否有選擇?想像上帝坐在控制台前,准備引發宇宙大爆炸.「我該把光速定在多少」?「我該讓這種名叫電子的小點帶多少電荷」?「我該把普朗克常數--即決定量子大小的參數--的數值定在多大」?他是不是為了趕時間而胡亂抓來幾個數字?抑或這些數值必須如此,因為其中深藏著某種邏輯?
2. 量子引力如何幫助解釋宇宙起源?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理論是標准模型和廣義相對論.前者利用量子力學來描述亞原子粒子以及它們所服從的作用力,而後者是有關引力的理論.很久以來,物理學家希望合二為一,得到一種「萬物至理」--即量子引力論,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包括宇宙是如何隨著大爆炸自然地誕生的.實現這種融合的首要候選理論是超弦理論,或者叫M理論--這是其名稱的最新「升級版」,M代表「魔法」(magic)、「神秘」(mystery)或「所有理論之母」(mother of all theories).
3. 質子的壽命有多長,如何來理解?
以前人們認為質子與中子不同,它永遠不會分裂成更小的顆粒.這曾被當成真理.然而在70年代,理論物理學家認識到,他們提出的各種可能成為「大一統理論」--該理論把除引力外的所有作用力匯於一爐--的理論暗示:質子必須是不穩定的.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在極其偶然的情況下,質子是會分裂的.
辦法是捕捉到正在死去的質子.許多年來,實驗人員一直在地下實驗室中密切注視大型的水槽,等待著原子內部質子的死去.但迄今為止質子的死亡率是零,這意味著要麼質子十分穩定,要麼它們的壽命很長--估計在10億億億億年以上.
4. 自然界是超對稱的嗎?如果是,超對稱性是如何破滅的?
許多物理學家認為,把包括引力在內的所有作用力統一成為單一的理論要求證明兩種差異極大的粒子實際上存在密切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所謂的超對稱現象.第一種粒子是費密子,可以把它們粗略地說成是物質的基本組件,就像質子、電子和中子一樣.它們聚集在一起組成物質.另一種粒子是玻色子,它們是傳遞作用力的粒子,類似於傳遞光的光子.在超對稱的條件下,每一個費密子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玻色子,反之亦然.
物理學家有杜撰古怪名字的沖動,他們把所謂的超級對稱粒子稱為「sparticle」.但由於在自然界中還沒有觀察到sparticle,物理學家還需要解釋這種對稱性「破滅」的原因:隨著宇宙冷卻並凝結成現在的這種不對稱狀態,在其誕生之際所存在的數學上的完美被打破了.
5. 為什麼宇宙表現為一個時間維數和三個空間維數?
這只是因為還沒有想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答案,只是因為除了上下、左右、前後,人們無法想像在更多的方向上運動.這並不意味著宇宙原本就是這樣的.實際上,根據超弦理論,肯定還存在著另外六個維數,每一維都呈捲曲狀,十分微小,因而無法察覺.如果這一理論是正確的,那麼為什麼只有這三個維數是伸展開來的,留給我們這個相對幽閉恐怖的空間呢?
6. 為什麼宇宙常數有它自身的數值?它是否為零,是否真正恆定?
直到最近,宇宙學家仍然認為宇宙是以一個穩定的速度在膨脹.但最近的觀察發現,宇宙可能膨脹得越來越快.人們用一個叫宇宙常數的數字來描述這種輕微的加速.這個常數是否如人們早期所認為的是零,或者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值,物理學家現在還無法做出解釋.根據一些基本計算,這個常數應該很大--是我們觀測結果的大約10到122倍.換句話說,宇宙應該以跳躍般的速度在膨脹.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肯定有什麼機制在壓制這種作用.如果宇宙真是超對稱性的,那宇宙常數就該被完全抵消掉.但這種對稱性--如果確實存在的話--看來已經破滅.如果這個常數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話,那情況就更加復雜了.
7. M理論的基本自由度(M理論的低能極限是11維的超引力,它包含5種相容的超弦理論)是多少?這一理論理否真實地描述了自然?
多年來,超弦理論最大的弱點是它有5個不同的版本.到底哪一個--如果有的話--描述了宇宙?反對這一理論的人最近已經接受了被稱為M理論的最主要的11維理論框架.但情況卻因此變得更加復雜.
在M理論前,所有的亞原子粒子都被說成是由微小的超弦組成的.M理論給組成亞原子的物質譜加了一種叫做「膜」(brane)的更為神秘的物質,它就像生理學上的膜一樣,但最多有9個維數度.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是更基本的物質組成單位,是膜組成了弦還是剛好相反?或者另外存在著一些更基本的物質單位,只是人們沒有想到罷了?最後,這兩種東西中是否有一種確實存在,或者M理論僅僅是一種迷人的大腦游戲?
8. 黑洞信息悖論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根據量子理論,信息--無論它描述的是粒子運動的速度還是油墨顆粒組成文件的確切方式--是不會從宇宙中消失的.但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約翰·普雷希爾和斯蒡芬·霍金卻提出了一個固定的假設:如果你把一本大不列顛網路全書扔進黑洞中去,將會發生什麼事?宇宙中是否有其他同樣的網路全書是無關緊要的.正如物理學中所定義的,信息並不等同於含義,信息僅指二進制的數字,或是一些其他的代碼,它被用來精確地描述一個物體或一種方式.所以看起來那些特定的書本里的信息將被吞沒,並永遠地消失.但人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
霍金博士和索恩博士相信那些信息確實消失了,而量子力學必須對此作出解釋.普雷希爾博士推測信息其實並沒有消失;它也許以某種形式顯示於黑洞的表面,如同在一個宇宙中的銀幕上.
9. 何種物理學能夠解釋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其典型質量之間的巨大差距?
換言之,為什麼重力比其他的作用力(如電磁力)要弱得多?一塊磁鐵能夠吸起一個回形針,即使整個地球的引力在把它往下拉.
根據最近的一種說法,重力實際上要大得多.它僅僅是看上去比較弱而已,因為大部分重力陷入了某一個額外的維數度之中.如果我們可以用高能粒子加速器俘獲全部的重力,也許就有可能製造出微型黑洞.雖然這看上去會引起固體垃圾處理業的興趣,但這些黑洞很可能剛一形成就消失了.
10. 我們能否定量地理解量子色動力學中的誇克和膠子約束以及質量差距的存在?
量子色動力學(QCD)是描述強核子力的理論.這種力由膠子攜帶,它把誇克結合成質子和中子這樣的粒子.根據量子色動力學理論,這些微小的亞粒子永遠受到約束.你無法把一個誇克或膠子從質子中分離出來,因為距離越遠,這種強作用力就越大,從而迅速地把它們拉回原位.
『貳』 歷史上最著名的難題是哪些
難題」之一:P(多項式演算法)問題對NP(非多項式演算法)問題
難題」之二:霍專奇猜想
難題」之三:龐加屬萊猜想
難題」之四:黎曼假設
難題」之五: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缺口
難題」之六:納維葉-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與光滑性
難題」之七:貝赫和斯維訥通-戴爾猜想
難題」之八:幾何尺規作圖問題
『叄』 世界最著名的哲學問題是什麼
引自 羅素的哲學史。。有關休謨認知學的一部分
整個一本《人性論》中最重要專部分是稱作屬《論知識和蓋然性》的一節。休謨所謂的
「蓋然性」不指數理概率論中所包含的那類知識,例如用兩只骰子擲出雙六的機會等於
三十六分之一。這種知識本身在任何專門意義上都不是蓋然的;它具有知識所能具有的
限度之內的確實性。休謨討論的是靠非論證性推論從經驗的資料所得到的那種不確實的
知識。這裡麵包括有關未來的我們全部知識以及關於過去和現在的未觀察部分的全部知
識。實際上,一方面除去直接的觀察結果,另一方面除去邏輯和數學,它包括其餘一切。
通過對這種「蓋然的」知識進行分析,休謨得出了一些懷疑主義的結論,這些結論既難
反駁、同樣也難接受。結果成了給哲學家們下的一道戰表,
依我看來,到現在一直還沒有夠上對手的應戰。
『肆』 歷史上著名的詭辯問題有那些
1、白馬非馬
這個著抄名的詭襲辯問題出自公孫龍的《白馬論》,他首先提出馬是用來稱呼馬的形體的,白是用來稱馬的顏色,而不是稱呼馬的形體,所以說白馬不是馬。
其次,他說明馬包括所有的各種不同顏色的馬,「白馬」只限於白色的馬,與黑馬,黃馬的外延排斥,所以「白馬」是與「馬」不同的。
2、亞里士多德《謬辯篇》
亞里士多德曾經提出這樣一個詭辯問題:你有一條狗,它是有兒女的,因而它是一個父親;它是你的,因而它是你的父親;你打它,就是打你自己的父親。
3、整袋穀子
1粒穀子落地時沒有響聲,2粒穀子落地時也沒有響聲,3粒穀子落地時還是沒有響聲……
以此類推,1整袋穀子落地時也不會有響聲。
4、羅素是教皇
哲學家羅素曾經用一個荒謬的等式證明了羅素是教皇的結論。
假定2+2=5;等式的兩邊各減去2,得出2=3;易位得3=2;兩邊各減去1,得出2=1;
教皇與羅素是兩個人,但既然2=1,教皇與羅素就是1個人,所以羅素是教皇。
5、犬羊相同
先秦名辯學家惠施曾提出過一個「犬可以為羊」的詭辯命題。可以這樣論證:犬是四足、有毛、胎生動物,羊是四足,有毛,胎生動物,所以,犬就是羊。
『伍』 世界上十大難題之一
分三組 A B C每組四個
稱A B兩組
一種可能:相等,說明8個球都是好的。
那麼第二步在 A或B中那3個球與C中的3
個球比較
一)種可能相等,那麼C中的這3個球是好的
第三步 用一個好球與C中省下的壞球比
較,壞球是輕還是重就知道拉
二)種可能不等,那麼壞球在C的三個球中
且輕重就知道了
第三步,在這3個球中取兩個,若相等
剩下的就是壞球,不等由於輕重已經知
道,所以那個球就是壞球
二種可能:不相等。那麼A B兩組必有一組中有壞球
C組中全是好球。第二步從A中取走3球,從B
中取出3球放入A中,再從C中拿出3個好球放
在B 組。
有如下可能:
一)種可能 兩側平衡
那麼壞球就在A拿走的三球之中,且輕重
由第一步已知。容易找出。
二)種可能 平衡不變
那麼原先留在A B中的兩球之中有一個是
壞球。
第三步:用一個好球比較其中之一。
若相等那麼壞球是剩下的那一個,其輕
重在第一步中已知。
若不等,就知道壞球拉,輕重也就知道
了。
三)種可能 平衡發生改變
那麼壞球就是從B拿出的3球之一。輕重
也由此而知。同理,可以在三球中找到
壞球。
說來慚愧,引用別人的。希望樓主不要給我分,只希望樓主知道答案而已。我自己也考慮過過,可惜差一種情況沒考慮到,唉。。。。。。。。
『陸』 面試十大典型問題
面試十大典型問題:
1、你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麼?這些優缺點對業績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正確回答:我相信我最大的優點是分析能力和洞察力比較強,我最大的缺點是,對不積極進取做事情拖拉的人,可能缺乏足夠的耐心。我相信我在某些方面的才能可以幫助企業更快地實現目標,而且有時候,我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感染力也能影響我的同事。
2、你在找工作時最看重的是什麼?
正確回答:我希望找到的工作能發揮我的長處,就是我在個人職業發展與企業目標聯系在一起,並隨企業的成長自己可以接受更多挑戰,讓我超越自己目前的技能水平,實現個人和企業雙贏。
3、你怎樣做出自己的職業選擇?
正確回答:通過對個人自我分析和評估,以及結合職業信息的探索,我決定集中精力在某一領域謀求發展。我花了一定的時間考慮自己的目標,想清楚了自己擅長做的事情以及想從工作中得到的東西,最後我得出了一個堅定的結論,那就是這個行業是最適合我的。
4、你在五年內的個人目標和職業目標分別是什麼?
正確回答:從現在起的五年之內,我希望能夠在一個很好的職位上沉澱幾年,而且最好有一次晉升,然後就期待著下一步。不管是向上晉升,或者是橫向調動,對我個人來說,我希望自己在管理水平或專業技能上有更大的進步,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我希望能找到一家願意做相互投入的企業奮斗一段時間。
5、你打算繼續深造嗎?
正確回答:作為一名大學生或職業人士,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和積累了很多工作經驗。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我當然會考慮繼續深造。但是,我會認真考慮這件事情,我覺得很多人回學校學習是很盲目的。如果我發現自己所做的工作確實有價值並且是我熱愛的願意付出努力,而且也需要獲得更多的教育才能在這一領域做得出色,我當然會毫不猶豫地去學習。
6、你如何處理上下級關系?
正確回答:我認為,能在企業各個層面上清楚地進行交流,這對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從上下級關系來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應該意識到每個人以及每種關系都是不同的,求同存異,既然是上下級,我們應該有共同的****目標,只要大家都是在為企業做出努力,才能協同發展,我相信自己有處理後這種關系的能力。雖然也可能會發生****,但我一般會注意尋找****的根源,而不是互相攻擊。我發現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它可以使我同任何人都維持一種相互尊重的關系。對我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始終不帶任何成見地來對待這種關系的發展。
7、在高薪、表彰和晉升之間,你認為哪種形式最有價值?
正確回答:對我來說,這些東西都是緊密聯系、不可分離的。盡管我對金錢並不著迷,但我認為,隨著成功、晉升以及表彰的出現,它們一定也會給我帶來更多的金錢回報。
8、當你確信自己是正確的,但別人卻不贊同你時,你會怎樣做?
正確回答:首先,我會確保有足夠的信息來支持自己。一旦我確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我就會密切關注反對者的具體反對理由。我將從他們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問題,並以此說服他們,我相信我們可以最終有比較好的結果。
9、當時為什麼要選擇這個企業?又為什麼現在要離開?
正確回答:我當時選擇原單位是考慮到自己的基礎和發展潛力以及與崗位的匹配要求與原單位相適應程度的比較好,而且自己通過這段時間的工作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事關系也處的非常好,總的來說得到很多收益。不過由於目前的****環境和個人職業發展有了一些不匹配,短期內無法得到改善,所以我只能去尋找一個更能讓我充分發揮能力和知識經驗的發展空間。
10、你對公司有什麼問題要問的?
正確回答:我來我們公司面試之前已經通過一些途徑對公司有了一些了解,只是有些還不是特別清楚,比如說員工發展機會、工作挑戰、職業生涯路徑是怎樣的,企業文化中除了創新和團隊精神外,還看重什麼?如果我能有幸入職的話,部門領導和同事是怎麼樣的,具體的工作職責將有哪些,我好事先做好准備。
(6)知名問題擴展閱讀
面試是通過書面或面談的形式來考察一個人的工作能力與否,物以類聚,通過面試可以初步判斷應聘者是否可以融入自己的團隊。是一種經過組織者精心策劃的招聘活動。在特定場景下,以考官對考生的面對面交談與觀察為主要手段,由表及裡測評考生的知識、能力、經驗等有關素質的考試活動。
面試是公司挑選職工的一種重要方法。
面試給公司和應招者提供了進行雙向交流的機會,能使公司和應招者之間相互了解,從而雙方都可更准確做出聘用與否、受聘與否的決定。
面試的交談技巧:
(1)談話應順其自然。不要誤解話題,不要過於固執,不要獨占話題,不要插話,不要說奉承話,不要浪費口舌。
(2)留意對方反應。交談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把握談話的氣氛和時機,這就需要隨時注意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的眼神或表情顯示對你所涉及的某個話題已失去了興趣,應該盡快找一兩句話將話題收住。
(3)有良好的語言習慣。不僅是表達流利,用詞得當,同樣重要的還有說話方式。
——發音清晰。有些人個別音素發音不準,如果影響講話整體質量的,應少用或不用含有這個音素的字或詞。
——語調得體。得體的語調應該是起伏而不誇張,自然而不做作。
——聲音自然。音調不高不低,不失自我,不僅聽來真切自然,而且有利於緩解緊張情緒。
——音量適中。音量以保持聽者能聽清為宜。
——語速適宜。要根據內容的重要程度,難易度及對方注意力情況調節語速和節奏。
此外還要警惕容易破壞語言意境的現象:過分使用語氣詞,口頭語。這不僅有礙於人們的連貫理解,還容易引人生厭。
面試種類
一、個人面試
(1)一對一的面試
適用范圍:規模小的機構、職位較低。
(2)主試團的面試(多對一)
適用范圍:較大機構 如考核公務員 現場打分。
個人面試又稱單獨面試。指主考官與應聘者單獨面談,是面試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二、集體面試
集體面試主要用於考查應試者的人際溝通能力、洞察與把握環境的能力、組織領導能力等。在集體面試中,通常要求應試者做小組討論,相互協作解決某一問題,或者讓應試者輪流擔任領導主持會議,發表演說等。
無領導小組討論是最常見的一種集體面試法。
求職過程中,面試方式有哪些?
測驗面試
方式: 參加現場技能測驗或考試, 如速記 、表演、推銷、專門行業。
三、綜合面試
以上三種方式的綜合,由主考官通過多種方式綜合考察應試者多方面的才能 。
方式: 事先定題,以自由交談相互交融的方式 。
四、漸進式面試
人太多時 ,先初次面試即篩選面試以了解個人背景及談吐與應對能力為主要目的,然後二次面試以及三四次面試,視職位高低定。
注意:大型公司在招聘員工時都會有一套比較正規的程序。
面試分五個階段:簡歷篩選、筆試、初次面試、高級經理面試和最後的Offer。
『柒』 十大邏輯思維難題都有哪些
十大邏輯思維難題是:
1、電車難題The Trolley Problem
2、空地上的奶牛The Cow in the field
3、盧克萊修之矛The Rape of Lucretia
4、愛因斯坦的光線Einstein』s Light Beam
5、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
6、伽利略的重力實驗Galileo』s Gravity Experiment
7、猴子和打字機Monkeys and Typewriters
8、中文房間The Chinese Room
9、薛定鍔的貓Schrodinger』s Cat
10、缸中的大腦Brain in a Vat
『捌』 歷史上有哪些已經被解決的些著名的數學問題
勾股定理簡史
中國
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朝數學家商高就提出「勾三、股四、弦五」。《周髀算經》中記錄著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對話。商高說:「…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意為: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勾)和4(股)時,徑隅(弦)則為5。以後人們就簡單地把這個事實說成「勾三股四弦五」,根據該典故稱勾股定理為商高定理。
公元三世紀,三國時代的趙爽對《周髀算經》內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詳細注釋,記錄於《九章算術》中「勾股各自乘,並而開方除之,即弦」,趙爽創制了一幅「勾股圓方圖」,用形數結合得到方法,給出了勾股定理的詳細證明。後劉徽在劉徽注中亦證明了勾股定理。
在中國清朝末年,數學家華蘅芳提出了二十多種對於勾股定理證法。
外國
遠在公元前約三千年的古巴比倫人就知道和應用勾股定理,他們還知道許多勾股數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內收藏著一塊編號為「普林頓322」的古巴比倫泥板,上面就記載了很多勾股數。古埃及人在建築宏偉的金字塔和測量尼羅河泛濫後的土地時,也應用過勾股定理。
公元前六世紀,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證明了勾股定理,因而西方人都習慣地稱這個定理為畢達哥拉斯定理。
公元前4世紀,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在《幾何原本》(第Ⅰ卷,命題47)中給出一個證明。
1876年4月1日,加菲爾德在《新英格蘭教育日誌》上發表了他對勾股定理的一個證法。
1940年《畢達哥拉斯命題》出版,收集了367種不同的證法。
--網路
『玖』 世界十大難題是哪十個
1 表達物理世界特徵的所有(可測量的)無量綱參數原則上是否都可以推算,或者是否存在一些僅僅取決於歷史或量子力學偶發事件,因而也是無法推算的參數?
愛因斯坦的表述更為清楚:上帝在創造宇宙時是否有選擇?想像上帝坐在控制台前,准備引發宇宙大爆炸.「我該把光速定在多少」?「我該讓這種名叫電子的小點帶多少電荷」?「我該把普朗克常數--即決定量子大小的參數--的數值定在多大」?他是不是為了趕時間而胡亂抓來幾個數字?抑或這些數值必須如此,因為其中深藏著某種邏輯?
2. 量子引力如何幫助解釋宇宙起源?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理論是標准模型和廣義相對論.前者利用量子力學來描述亞原子粒子以及它們所服從的作用力,而後者是有關引力的理論.很久以來,物理學家希望合二為一,得到一種「萬物至理」--即量子引力論,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包括宇宙是如何隨著大爆炸自然地誕生的.實現這種融合的首要候選理論是超弦理論,或者叫M理論--這是其名稱的最新「升級版」,M代表「魔法」(magic)、「神秘」(mystery)或「所有理論之母」(mother of all theories).
3. 質子的壽命有多長,如何來理解?
以前人們認為質子與中子不同,它永遠不會分裂成更小的顆粒.這曾被當成真理.然而在70年代,理論物理學家認識到,他們提出的各種可能成為「大一統理論」--該理論把除引力外的所有作用力匯於一爐--的理論暗示:質子必須是不穩定的.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在極其偶然的情況下,質子是會分裂的.
辦法是捕捉到正在死去的質子.許多年來,實驗人員一直在地下實驗室中密切注視大型的水槽,等待著原子內部質子的死去.但迄今為止質子的死亡率是零,這意味著要麼質子十分穩定,要麼它們的壽命很長--估計在10億億億億年以上.
4. 自然界是超對稱的嗎?如果是,超對稱性是如何破滅的?
許多物理學家認為,把包括引力在內的所有作用力統一成為單一的理論要求證明兩種差異極大的粒子實際上存在密切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所謂的超對稱現象.第一種粒子是費密子,可以把它們粗略地說成是物質的基本組件,就像質子、電子和中子一樣.它們聚集在一起組成物質.另一種粒子是玻色子,它們是傳遞作用力的粒子,類似於傳遞光的光子.在超對稱的條件下,每一個費密子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玻色子,反之亦然.
物理學家有杜撰古怪名字的沖動,他們把所謂的超級對稱粒子稱為「sparticle」.但由於在自然界中還沒有觀察到sparticle,物理學家還需要解釋這種對稱性「破滅」的原因:隨著宇宙冷卻並凝結成現在的這種不對稱狀態,在其誕生之際所存在的數學上的完美被打破了.
5. 為什麼宇宙表現為一個時間維數和三個空間維數?
這只是因為還沒有想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答案,只是因為除了上下、左右、前後,人們無法想像在更多的方向上運動.這並不意味著宇宙原本就是這樣的.實際上,根據超弦理論,肯定還存在著另外六個維數,每一維都呈捲曲狀,十分微小,因而無法察覺.如果這一理論是正確的,那麼為什麼只有這三個維數是伸展開來的,留給我們這個相對幽閉恐怖的空間呢?
6. 為什麼宇宙常數有它自身的數值?它是否為零,是否真正恆定?
直到最近,宇宙學家仍然認為宇宙是以一個穩定的速度在膨脹.但最近的觀察發現,宇宙可能膨脹得越來越快.人們用一個叫宇宙常數的數字來描述這種輕微的加速.這個常數是否如人們早期所認為的是零,或者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值,物理學家現在還無法做出解釋.根據一些基本計算,這個常數應該很大--是我們觀測結果的大約10到122倍.換句話說,宇宙應該以跳躍般的速度在膨脹.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肯定有什麼機制在壓制這種作用.如果宇宙真是超對稱性的,那宇宙常數就該被完全抵消掉.但這種對稱性--如果確實存在的話--看來已經破滅.如果這個常數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話,那情況就更加復雜了.
7. M理論的基本自由度(M理論的低能極限是11維的超引力,它包含5種相容的超弦理論)是多少?這一理論理否真實地描述了自然?
多年來,超弦理論最大的弱點是它有5個不同的版本.到底哪一個--如果有的話--描述了宇宙?反對這一理論的人最近已經接受了被稱為M理論的最主要的11維理論框架.但情況卻因此變得更加復雜.
在M理論前,所有的亞原子粒子都被說成是由微小的超弦組成的.M理論給組成亞原子的物質譜加了一種叫做「膜」(brane)的更為神秘的物質,它就像生理學上的膜一樣,但最多有9個維數度.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是更基本的物質組成單位,是膜組成了弦還是剛好相反?或者另外存在著一些更基本的物質單位,只是人們沒有想到罷了?最後,這兩種東西中是否有一種確實存在,或者M理論僅僅是一種迷人的大腦游戲?
8. 黑洞信息悖論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根據量子理論,信息--無論它描述的是粒子運動的速度還是油墨顆粒組成文件的確切方式--是不會從宇宙中消失的.但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約翰·普雷希爾和斯蒡芬·霍金卻提出了一個固定的假設:如果你把一本大不列顛網路全書扔進黑洞中去,將會發生什麼事?宇宙中是否有其他同樣的網路全書是無關緊要的.正如物理學中所定義的,信息並不等同於含義,信息僅指二進制的數字,或是一些其他的代碼,它被用來精確地描述一個物體或一種方式.所以看起來那些特定的書本里的信息將被吞沒,並永遠地消失.但人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
霍金博士和索恩博士相信那些信息確實消失了,而量子力學必須對此作出解釋.普雷希爾博士推測信息其實並沒有消失;它也許以某種形式顯示於黑洞的表面,如同在一個宇宙中的銀幕上.
9. 何種物理學能夠解釋基本粒子的重力與其典型質量之間的巨大差距?
換言之,為什麼重力比其他的作用力(如電磁力)要弱得多?一塊磁鐵能夠吸起一個回形針,即使整個地球的引力在把它往下拉.
根據最近的一種說法,重力實際上要大得多.它僅僅是看上去比較弱而已,因為大部分重力陷入了某一個額外的維數度之中.如果我們可以用高能粒子加速器俘獲全部的重力,也許就有可能製造出微型黑洞.雖然這看上去會引起固體垃圾處理業的興趣,但這些黑洞很可能剛一形成就消失了.
10. 我們能否定量地理解量子色動力學中的誇克和膠子約束以及質量差距的存在?
量子色動力學(QCD)是描述強核子力的理論.這種力由膠子攜帶,它把誇克結合成質子和中子這樣的粒子.根據量子色動力學理論,這些微小的亞粒子永遠受到約束.你無法把一個誇克或膠子從質子中分離出來,因為距離越遠,這種強作用力就越大,從而迅速地把它們拉回原位
『拾』 當今中國面臨的十大社會問題是什麼
小偷泛濫的問題,騙子成災的問題,拿不上工資的問題,權貴違法造成的不公平推脫不管的問題,亂停亂放問題,電動車不達標的問題,教育和就業脫軌的問題,醫療問題,養老問題,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