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富順
❶ 富順是個什麼城市哦
1地理位置與面積
富順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位於東經°40′~105°15′、北緯28°55′~29°28′之間。東鄰隆昌,西靠沿灘,南接瀘州,東北與隆昌臨界,西北與大安相連,西南與宜賓接壤,內宜高等級公路、川雲中路穿境而過。陸路西北距省會成都約250公里。水路可上溯內江、資陽等縣市,順流由瀘州入長江。全縣幅員面積1333平方千米。2005年末,全縣總人口101.55萬人,農業人口82.76萬人,常住人口81.72萬人,全縣城鎮化率20.04%。
2歷史沿革與行政區劃
富順縣原為古江陽縣治域,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劃出富世鹽井及周圍地區設雒原郡及所轄設富世縣。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撤郡存縣,隸於瀘州,縣域約15萬公頃。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更名為富義縣。北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升縣為監,隸於梓州(潼川)府路,境域約30萬公頃。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改名富順鹽監。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富順鹽監為富順安撫使司、二十年(公元1283年)升為州,隸於四川行中書省之敘州。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68年)降州為縣,隸於敘州府。清代因之。民國前期先後隸於川南道、永寧道。民國17年(公元1928年)裁道,隸屬四川省。民國24年(公元1935年),隸於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區,縣域22.09萬公頃。解放後,富順縣先後隸於瀘縣、隆昌、瀘州、宜賓專區。1983年3月,劃歸自貢市管轄。1995年9月,撤城郊、獅市區,全縣轄8個區、8個直屬鄉鎮。2001年4月,撤區並鎮,全縣轄27個鎮、4個鄉。2005年7月,自貢市行政區劃調整,富順縣廟壩、牛佛、回龍鎮劃歸大安區管轄,瓦市、仙市鎮劃歸沿灘區管轄。區劃調整後,全縣轄22個鎮、4個鄉,幅員面積由16.02萬公頃減少到13.33公頃,人口由121.3萬人減少到101.55萬人。
3.富順工農業
富順工業以化工、食品、建材、能源為基礎,創立了富順香辣醬、牛佛烘肘、西湖茶葉、東方變壓器等名優品牌。 2002年以來,富順工業生產緊緊抓住「兩個龍頭、四個產品鏈」,努力培育工業經濟發展新增長點。一是以晨光為龍頭,重點發展有機硅、有機氟、環氟樹脂三大系列產品;二是以富益電力為龍頭,發展機電業及其耗能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三是發展涉農工業。利用富順農業優勢,大力開發優質農副產品——食品加工產品鏈,蠶桑——絲及紡織產品鏈,豬牛羊養殖——冷飲食品及皮革等產品鏈,經濟林木——林化工及中成葯產品鏈。 200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63.1169億元,居全省181個縣(市、區)的44位,人均GDP7767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69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4元.
4.富順人才
富順人傑地靈,自古享有「才子之鄉」的美譽。明代,富順人考中進士 139人、舉人492人、貢生386人,著名人物有景泰十才子之首的晏鋒、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過等。清代,全縣考中進士31人、舉人315人、貢持477人。此外,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紅軍將領鄧萍、革命烈士江竹筠、四川報業第一人宋育人、厚黑學創始人李宗吾、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川南才女賴雨等,都是富順這片熱土孕育的優秀兒女。富順二中已創建成為國家級示範高中,2003年陳漢同學一舉奪得全省高考理科狀元,再一次譜寫了富順才子的新篇章。
5.富順旅遊
富順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一城(縣城及環城景區)、一江(沱江)、一山(青山嶺)、一鎮(獅市鎮)、一溝(五條溝)」,縣城區內分布有文廟、西湖、劉光弟墓、五府山、鍾秀山、千佛寺、讀易洞、謝持故里、鍾鼓樓、文光塔、鎖江塔及其下面的天然石佛、牌坊等眾多景點。
6.富順名特產--富順豆花
富順豆花誕生至今已經有 1200年的歷史了。最早發明豆腐(當時還不叫豆花)的是西漢一個叫劉安的人。當時因鹽業發達,手工工人、居民和客商增多,豆腐食品供應量大增,一些等著吃早飯的客人,實在沒有耐心等待豆腐成型加工成為菜餚端上桌子,有人便忍不住跑進廚房去了,見鍋內還慢悠悠煮著嫩豆腐,於是急叫老闆「快舀上來!」,由於沒有充分凝固,無法煎炒,只得用鹽水蘸著做「下飯菜」,令「飢不擇食」者大為驚喜的是,這嫩豆花比起煎炒的老豆腐更加鮮美可口。富順豆花真正揚名巴蜀,主要得力於縣城東門口開豆花店的老闆劉錫祿。他集全城各豆花店之長,專心研製豆花和蘸水的精妙技術,創造了一套自己的「秘方」,形成了風味與眾不同的蘸水,使之成為富順的一絕。如今的「美樂」牌香辣醬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美國、加拿大、南非、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及港、澳、台地區。其產品還榮獲部、省等40餘項重獎,被譽為「富順一絕,香辣之冠」。
❷ 富順誰最有名啊
本人住在大富順這寒假想取掉自己臉上的三顆痣.有一顆是在鼻子旁邊 有像我這種眉毛里的痣去掉之後那兒的眉毛還能長出來嗎?三顆痣都不算大另外順
❸ 富順簡稱什麼
富順是個地方吧?
1地理位置與面積
富順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位於東經104°40′~105°15′、北緯28°55′~29°28′之間。東鄰隆昌,西靠沿灘,南接瀘州,東北與隆昌臨界,西北與大安相連,西南與宜賓接壤,內宜高等級公路、川雲中路穿境而過。陸路西北距省會成都約250公里。水路可上溯內江、資陽等縣市,順流由瀘州入長江。全縣幅員面積1333平方千米。2005年末,全縣總人口101.55萬人,農業人口82.76萬人,常住人口81.72萬人,全縣城鎮化率20.04%。
2歷史沿革與行政區劃
富順縣原為古江陽縣治域,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劃出富世鹽井及周圍地區設雒原郡及所轄設富世縣。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撤郡存縣,隸於瀘州,縣域約15萬公頃。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更名為富義縣。北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升縣為監,隸於梓州(潼川)府路,境域約30萬公頃。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改名富順鹽監。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富順鹽監為富順安撫使司、二十年(公元1283年)升為州,隸於四川行中書省之敘州。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68年)降州為縣,隸於敘州府。清代因之。民國前期先後隸於川南道、永寧道。民國17年(公元1928年)裁道,隸屬四川省。民國24年(公元1935年),隸於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區,縣域22.09萬公頃。解放後,富順縣先後隸於瀘縣、隆昌、瀘州、宜賓專區。1983年3月,劃歸自貢市管轄。1995年9月,撤城郊、獅市區,全縣轄8個區、8個直屬鄉鎮。2001年4月,撤區並鎮,全縣轄27個鎮、4個鄉。2005年7月,自貢市行政區劃調整,富順縣廟壩、牛佛、回龍鎮劃歸大安區管轄,瓦市、仙市鎮劃歸沿灘區管轄。區劃調整後,全縣轄22個鎮、4個鄉,幅員面積由16.02萬公頃減少到13.33公頃,人口由121.3萬人減少到101.55萬人。
3.富順工農業
富順工業以化工、食品、建材、能源為基礎,創立了富順香辣醬、牛佛烘肘、西湖茶葉、東方變壓器等名優品牌。 2002年以來,富順工業生產緊緊抓住「兩個龍頭、四個產品鏈」,努力培育工業經濟發展新增長點。一是以晨光為龍頭,重點發展有機硅、有機氟、環氟樹脂三大系列產品;二是以富益電力為龍頭,發展機電業及其耗能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三是發展涉農工業。利用富順農業優勢,大力開發優質農副產品——食品加工產品鏈,蠶桑——絲及紡織產品鏈,豬牛羊養殖——冷飲食品及皮革等產品鏈,經濟林木——林化工及中成葯產品鏈。 200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63.1169億元,居全省181個縣(市、區)的44位,人均GDP7767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69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4元.
4.富順人才
富順人傑地靈,自古享有「才子之鄉」的美譽。明代,富順人考中進士 139人、舉人492人、貢生386人,著名人物有景泰十才子之首的晏鋒、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過等。清代,全縣考中進士31人、舉人315人、貢持477人。此外,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紅軍將領鄧萍、革命烈士江竹筠、四川報業第一人宋育人、厚黑學創始人李宗吾、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川南才女賴雨等,都是富順這片熱土孕育的優秀兒女。富順二中已創建成為國家級示範高中,2003年陳漢同學一舉奪得全省高考理科狀元,再一次譜寫了富順才子的新篇章。
5.富順旅遊
富順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一城(縣城及環城景區)、一江(沱江)、一山(青山嶺)、一鎮(獅市鎮)、一溝(五條溝)」,縣城區內分布有文廟、西湖、劉光弟墓、五府山、鍾秀山、千佛寺、讀易洞、謝持故里、鍾鼓樓、文光塔、鎖江塔及其下面的天然石佛、牌坊等眾多景點。
6.富順名特產--富順豆花
富順豆花誕生至今已經有 1200年的歷史了。最早發明豆腐(當時還不叫豆花)的是西漢一個叫劉安的人。當時因鹽業發達,手工工人、居民和客商增多,豆腐食品供應量大增,一些等著吃早飯的客人,實在沒有耐心等待豆腐成型加工成為菜餚端上桌子,有人便忍不住跑進廚房去了,見鍋內還慢悠悠煮著嫩豆腐,於是急叫老闆「快舀上來!」,由於沒有充分凝固,無法煎炒,只得用鹽水蘸著做「下飯菜」,令「飢不擇食」者大為驚喜的是,這嫩豆花比起煎炒的老豆腐更加鮮美可口。富順豆花真正揚名巴蜀,主要得力於縣城東門口開豆花店的老闆劉錫祿。他集全城各豆花店之長,專心研製豆花和蘸水的精妙技術,創造了一套自己的「秘方」,形成了風味與眾不同的蘸水,使之成為富順的一絕。如今的「美樂」牌香辣醬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銷美國、加拿大、南非、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及港、澳、台地區。其產品還榮獲部、省等40餘項重獎,被譽為「富順一絕,香辣之冠」。
❹ 自貢富順縣都出過哪些名人
富順人傑地自靈,自古享有「才子之鄉」的美譽。明代,富順人考中進士 139人、舉人492人、貢生386人,著名人物有景泰十才子之首的晏鋒、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過等。清代,全縣考中進士31人、舉人315人、貢持477人。此外,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紅軍將領鄧萍、革命烈士江竹筠、四川報業第一人宋育人、厚黑學創始人李宗吾、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川南才女賴雨等
❺ 富順縣的著名人物
名稱相關簡介晏鋒景泰十才子之首熊過嘉靖八才子之一劉光弟戊戌六君子之一鄧萍紅軍將領江竹筠革命烈士宋育仁四川報業第一人李宗吾厚黑學創始人鄭必堅中央黨校常務副校賴雨川南才女郭敬明當代青春作家領軍人物譚維維歌唱
❻ 富順有那些好耍的地方
富順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一城(縣城及環城景區)、一江(沱江)、一山(青山內嶺)、一鎮(獅市鎮)、容一溝(五條溝)」,縣城區內分布有文廟、西湖、劉光弟墓、五府山、鍾秀山、千佛寺、讀易洞、謝持故里、鍾鼓樓、文光塔、鎖江塔及其下面的天然石佛、牌坊等眾多景點。
到了富順不能不吃富順豆花哦。
其實我感覺,富順值得一去的地方最好就是西湖,那休閑的很。有閑的話在西湖邊上喝個茶,跟朋友打個麻將,坐一下午還真安逸的很。夏天去的話可以看荷花,冬天就每的了
❼ 贊美家鄉富順的詩歌
我的家鄉連雲抄港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好地方。 就說著名的花果山吧,素有『東海第一勝境』的美稱。這里峰奇石怪,花果滿山,景色十分美麗。如今的花果山上,玉女峰高高聳立在山上,廟宇亭閣大都整治一番,自然景色正如吳承恩所描寫的那樣。 家鄉的大海也毫不遜色。夜色加濃,蒼空中的『明燈』越來越多了。尤其是海港周圍的山坡上的那一片燈光,它們從半空中到映在海面上,像一串流動的珍珠,和那一片密布在蒼海中的星斗互相輝耀,美極了。 我家鄉的風景,別具一格,不管是風情還是這兒的人們,都很美! 畢竟家鄉六月中, 春光不與四時同。 魚蝦水藻滿池塘, 空氣清新更美好。
❽ 誰有關於四川富順的傳說
1、漢武帝時,漢高祖劉邦的孫兒劉安承襲父親封為淮南王。他喜歡招賢納士,門下食客常有數千人。為了解決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他們利用淮河流域產鹽有鹵水做凝固劑的條件發明了豆腐。三國時期,豆腐製作技術傳到益州(含今四川和重慶)後,在江陽縣(今瀘州市)的金川驛地區(今富順縣)很受歡迎。因為這里也是一個重要的鹽產區,有一口「出鹽最多」的富世鹽井。同時地處亞熱帶,土質肥沃,雨量光照條件好,適於大豆生長。富順由於產鹽,與鄰近地區的商貿往來十分頻繁,人氣也就非常旺盛,餐飲業極為發達,豆腐這種新鮮食品自然擺上了人們的餐桌。到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富順因鹽設縣時,這里的鹽產量已列於劍南道(相當於今川東和重慶市部分地區)之冠。鹽業手工工人和居民、客商增多,水陸交通便利,豆腐食品需求量大增。在一種偶然情況下,一些等著吃飯的客人實在沒有耐心等豆腐成型後再加工成菜餚端上桌來,就跑到廚房,看見那鍋內還慢悠悠煮著的嫩豆腐,便要店主賣給他們,因為沒有充分凝固,無法煎炒,只能用鹽兌水蘸著做「下飯菜」。人們驚喜地發現,這種吃法比起煎炒過的老豆腐更加鮮美可口,就一傳十,十傳百,「嫩豆花」即傳到了民間。 2、關於富順豆花的起源,有一段可以追溯遠久的歷史和一個有趣的傳說:三國時期,由於當時的金川驛地區(今富順縣)有一口「鹽量最多」的富順鹽井,加上適宜大豆生長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豆腐流傳到了富順後備受歡迎。此後,由於發達的產鹽業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商賈,富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成了自貢市的經濟文化中心,人氣異常旺盛,豆腐食品需求量自然顯著上升。 發展到民國時期,一天,一位來富順販鹽的商人來到當地有名的朱氏餐館,由於實在沒有耐心等待,就跑到廚房催廚子快點把自己點的炒豆腐端上桌來,當他看見那還沒成型的豆腐正熱氣騰騰地在鍋內慢悠悠煮著的時候,由於實在沒時間再等了,便要求朱氏餐館的店主將此「嫩豆腐」賣給他。沒有充分凝固,當然就不能煎炒,於是,老先生就吩咐廚子備辣椒水讓這位客人蘸著下飯。可是不僅沒感到難吃,相反,他還覺得這樣吃起來比起煎炒過的老豆腐更加鮮美可口。老先生受此啟發,在此基礎上反復研究豆花的鮮嫩程度,蘸水的配方以及最適合配豆花的米飯。後來,便有了讓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的「富順豆花」,並成為川菜里的一個經典招牌菜。 3、四川自貢富順團標寺預言大師、法術家苗道人沱江岸海螺堆收妖的傳說,流傳很廣,整個川南婦孺皆知。石壁「靈符」真跡成了未解之迷。 至今,苗道人在縣南螺海堆收妖,用鐵鏟畫於江岸(一碗水)石壁之靈符尚在。據當地老鄉介紹,靈符很靈。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一位石匠來打石壁,頭天打了幾個眼,第二天又來便滾下岩去,摔斷了腳桿。從此,無人敢來侵犯。 4、 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富順因鹽設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四十一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富順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內涵:一是「井鹽文化」,二是「才子文化」,三是「儒學文化」。 井鹽文化。公元前一百三十五年(漢武帝建元6年),由於鐵器的普遍使用,手工、冶煉業的發展,雒水(即今沱江)之濱掘出了一口鹽井,取名富義。自富義井開掘伊始,隨著鹽業的生產、交易,富義井一帶聚集了大批手工業勞動者、商販、能工巧匠和居民,圍繞鹽井形成了人煙稠密的集市,這就是富順城鎮的雛型。到了北周初期的富義鹽井,「井深二百五十尺,俗名『玉女泉』」,由於「鹽亦久矣」(宋《東坡志林》)「出鹽最大,人獲厚利」,改名「富世井」。明洪武時期,富順縣因農業、鹽業並舉,成為四川最富庶的縣份;到清朝後期,富順縣年產井鹽二十萬噸,人口九十萬,成為四川物產最豐富、人口最多的一個縣,素有「銀富順」之美譽。著名小吃「富順豆花」,由鹵水點制而成,既是富順人聰明才智的結晶,也是千年井鹽文化的附著物。千年的井鹽文化也推動了現代鹽業化工業的發展。 才子文化。富順縣僅宋一代,中進士達六十七人之多;明朝二百八十四年間,富順縣有舉人四百七十四名、進士一百三十四名,佔四川進士總數的十分之一;清代二百六十七年中,全縣舉人二百三十七名、進士三十七名。富順縣因人才輩出而聞名於世,自清初開始便被譽為「才子之鄉」。歷代著名人物有明代景泰十才子之首的晏鋒、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過,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近代和當代有紅軍將領鄧萍、革命烈士江竹筠、四川報業第一人宋育人、厚黑學創始人李宗吾、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川南才女賴雨等,都是富順縣這片熱土孕育的優秀兒女。 儒學文化。富順縣文廟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二十九座文廟之一,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富順縣文廟僅作為州、縣級廟學,其大成殿卻已達七開間,重檐歇山頂覆黃瓦,設計卻已達「府學」的等級。同時,在富順縣文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內高空橫樑上,懸掛著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代皇帝題寫的御賜金扁,足以明證富順縣儒學積淀深厚,繁榮久遠。 三種文化,為今天的富順縣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它們在不同的時空中刻劃並記憶著各種不同的文化符號,最有代表性的是:富順縣文廟的文化淵源、富順縣西湖的文化品位和富順縣二中的文化傳承。 富順縣自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建縣至北宋初年的近四百年間,由於地處邊陲,僚漢雜居,鹽業雖盛而文風未開。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朝廷選派太常博士,著名學者周延俊到富順縣任知監,努力興教化,辦學校,培育士子。 在他任職的第六年,即慶歷二年(1042年),富順縣終於出了第一個進士——李冕,全縣士民無不歡欣慶幸。在周延俊的倡導下,人們集資於慶歷四年(1044年),在縣城中心的南門,建成一座廟宇,主供孔子,時稱「文宣王廟」。並在廟內立石質「雁塔碑」,以刻全縣歷次中試者的名字。此後,歷任富順縣的知監,均熱心教育事業,親任儒學教授,常在從政之餘,到廟內為生員講課,於是文風大開。 富順縣文廟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建造,是在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這一年,富順知縣鄧任坤與當時富順縣第一大財主、貢生肖永升商議,為了保住富順縣的「文章風水」,由肖永升獨家出資,重建文廟。於是,派專人前往山東曲阜縣,取回建築文廟的規制圖紙,又從雷波、馬邊運回巨木,從江西景德鎮定製琉璃瓦,土木大興。歷時四年,文廟建成(這一次文廟的建造,共耗銀三萬六千兩,根據估算,這筆錢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九千萬元)。新建造的富順縣文廟,上自崇聖祠、大成殿、月台、兩廡、戟門、更衣祭器所,下至欞星門、名宦鄉賢祠、禮門、義路、泮池、橋欄、宮牆、外賢關、聖域門,皆高廣堅致,逾舊數倍。至此,文廟共佔地十餘畝,建築佔地三千多平方米。一百七十餘年過去了,現在的文廟依然風姿卓越,豐采依然。 文廟建築群中,最有特色的是石坊「欞星門」和「大成殿」。欞星是傳說中天宮專門管文運的星宿,可能跟文曲星差不多。「欞星門」氣勢宏偉,仿孔廟而比孔廟石坊更排場,有三孔通入,坊寬二十二點四米,十二根龍柱中最高的有十二點六五米,十二條石龍頭朝向不同的十二個方向吞雲吐霧,彷彿在吮吸天地雨露。石坊上有精美的唐宋人物群雕,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文廟主體建築「大成殿」,殿高三十五米,為明清時期典型斗拱結構,畫棟飛檐,精巧華美,脊龍昂首,躍然欲飛,琉璃金碧,映日生輝,壯麗凝重,古色古香。 富順縣西湖,原是鍾秀、神龜、五府、瑪瑙四山雨水匯流的自然窪地,早在宋代即已疏鑿,砌石為堤,隧成湖泊,「湖闊六七里」。經歷代培修點綴,先後修建有西湖廳、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風亭、醒心亭、渙樂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湖面逶迤,亭榭呼應,曲橋鉤連,荷花映日,垂柳列岸。 有一年,狀元楊升庵到富順縣拜望好友熊過,應主人之邀,泛舟西湖,二人賞美景,敘友情,不知不覺間到了薄暮時分,楊升庵見熊過九歲的兒子熊敦樸聰明伶俐,一直跟隨左右,便有感而發,出一聯考他,上聯是:「落日沉萍實」,熊敦樸略加思索,立即對道:「回風動藕船」。楊升庵大喜,高聲贊道:「真翰苑才也!」後果中進士。 又一年,劉光第暢游西湖,感慨萬千,曾寫有一首七律《詠富順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順西湖甲四川」。從劉光第詩中可見,富順縣西湖景色之美,四川第一。
❾ 富順比較有名的豆花店有哪些
李二、雷三、黃六、白玉等。
❿ 四川富順最有名的三大景點是哪些
富順文廟.青山林.後街古鎮
其實富順沒的什麼好玩的地方.但是富順的豆花是出樂名的建議你去吃豆花.
另外在青山林去玩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