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非洲著名人物

非洲著名人物

發布時間: 2021-01-31 18:38:59

Ⅰ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非洲(非洲裔)文學家或作家

迄今為止,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名冊中,先後出現過四位非洲作家,分別為奈及利亞的沃萊·索因卡(非洲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埃及的納吉布·馬哈富茲,以及南非的納丁·戈迪默和J.M.庫切。但是說到真正能夠代表黑非洲文學的人物,當屬被稱為「非洲現代文學之父」的奈及利亞作家欽努阿·阿契貝,這位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卻獲得了幾乎所有世界文學重要獎項的作家,因來自於黑非洲心臟的發聲享譽世界。——常識文學篇。

Ⅱ 請問非洲歷史上有個傳奇人物是誰呢

南非的首位總統就是了

Ⅲ 非洲有哪些名人

一想到非洲,很多人腦海中立刻就會浮現神秘的金字塔,一望無際的沙漠,哺育非洲文化的尼羅河。沒錯,在非洲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孕育了古代文明,也同時有無數著名人物在這誕生。接下來就跟隨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薩達維 在非洲薩達維是一位知名的人物,她不僅僅是一位有名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女權主義者,雖然已經年過七旬,但她依然不斷形象世俗和權力抗爭。薩達維出生於1931年,她曾經擔任過埃及的衛生教育署署長和雜志的主編,然而由於她個性鮮明的作品也使她成為了政府以及恐怖組織的死對頭。如今,雖然薩達維的生命受到威脅,但她卻拒絕流亡海外,而是堅持留在埃及,繼續向阿拉伯世界宣揚她的婦女平等的理念。就在2005年的總統大選時,薩達維也向總統寶座發起沖擊,雖然並沒有希望獲選,但她希望藉此能更加廣泛的宣傳她的理念,呼籲人民支持改革憲法,反對政府腐敗。 二、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曼德拉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他的一生都在為爭取黑人的合法權益,反對種族斗爭,他是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被人們尊稱為「南非國父」,這在南非是劃時代的事情。曼德拉出生於1918年,畢業後從事律師這一工作。他曾擔任過南非各大聯盟的記主席並成功組織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也因此贏的了南非黑人的尊敬。 三、內丁·戈迪默 內丁·戈迪默是南非著名的小說家。戈迪默出生在1923年南非,早期以創作短篇小說為主,在1970年創作的長篇小說《貴客》震驚了業界,而這也是她創作中最優秀的長篇作品。戈迪默在他的作品中深刻的揭露了現在人們的生存情況,歌頌了為正義而獻身的英雄們,而戈迪默本身也在1991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她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南非人。 ,並不是這三位就能代表了的,如果你有機會來非洲旅遊一定會聽到更多關於他們的故事的。

Ⅳ 非洲有那些偉大的人物有什麼貢獻

曼德拉
致力於反對種族隔離,提倡民族平等,不同種族和平相處,使南非黑人站起來了,與白種人一道構成新南非的主人。

Ⅳ 非洲有什麼神話人物

主要的神:
埃蒙(Amon):主神。
拉(Ra):太陽神。
阿努比斯(Anubis):守墓神,護送靈魂通向另一個世界,外形為狼首人身。
荷魯斯(Horus):復仇之神,王權的守護者,外形為鷹。
伊西斯(Isis/Auset):奧西里斯之妻,荷魯斯之母,大地之母,亦司掌生命。
奴特(Nut):天空之神。
奧西里斯(Osiris):冥王,也司掌豐饒。
阿頓(Aton/Aten):朝之太陽神。
阿圖姆(Atum):暮之太陽神。
孔斯(Khons/Chons):阿蒙與姆特之子,月神,亦司掌醫葯。
休(Shu):空氣之神。
敏(Min/Menu,Amsu):旅行者的守護神,亦司掌生產及收獲。
莫(Month/Mentu,Men Thu):司戰爭,外形為鷹首人身。
姆特(Mut/Golden Dawn,Auramooth):阿蒙之妻,司掌戰爭,外形為獅子。
圖特(Thoth):智慧之神。
塞特(Seth):混亂之神。

動物神:
貝斯特(Bast/Bastet):貓神。
艾德喬(Edjo):蛇神,下埃及的象徵及守護神。
海奎特(Heqet):蛙神。
凱布利(Khepri):聖甲蟲。
克奴姆(Khnum):公羊神。
沙提(Sati):大象之神。
塞克荷邁特(Sekhmet):母獅之神。
塞勒凱特(Selket):蠍子之神。
索貝克(Sobek):鱷魚之神。

其他神:
安穆凱(Anuket):水神。
阿匹斯(Apis):司豐饒及生產之神,外形為公牛。
貝斯(Bes):樂神。
蓋布(Geb,Seb):大地之神,
哈波奎迪斯(Harpocrates/Hor-pa-kraat;Golden Dawn,Hoor-par-kraat):孩提時荷魯斯的稱呼。
哈托爾(Hathor/Het-Heru,Het-Hert):荷魯斯之妻,司愛情及豐饒。
伊姆賀特普(Imhotep/Imouthis):醫葯及塔的守護神。
馬特(Maat):正義及秩序之神。
奈斯(Neith/Net,Neit; Gold Dawn,Thoum-aesh-neith):司智慧及戰爭之神。
奈荷貝特(Nekhbet):上埃及的保護神。
奈芙蒂斯(Nephthys):阿努比斯之母,死者的守護神。
布塔(Ptah):創造之神。
奎特(Qetesh):司愛情及美麗之神。
塞克(Seker):司光之神。
泰夫努特(Tefnut):雨水之神。
荷魯斯四子(Four Sons of Horus):冥王身體的守護者。
艾謝特(Amset):荷魯斯四子之一,死者肝臟的保護者。
哈碧(Hapi,Golden Dawn,Ahephi):荷魯斯四子之一,死者肺的保護者。
杜米特夫(Duamutef,Tuamutef;Golden Dawn,Thmoomathph):荷魯斯四子之一,死者胃的保護者。
奎本漢穆夫(Qebhsenuef):荷魯斯四子之一,死者腸的保護者。

Ⅵ 非洲最著名的作家、詩人是哪幾位

有被稱為埃及的「莫泊桑」的就是邁哈木德·台木爾。
第一個非洲黑人作家是奧婁達赫·伊基亞諾,是18世紀的人。
還有奈及利亞作家沃雷·索因卡,是198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72歲。被稱為「非洲最偉大的作家」。
非洲著名的詩人有很多。
Sangge』er
桑戈爾,L.S.
L□opold S□dar Senghor (1906~ )

塞內加爾詩人、文藝理論家、政治家。生於達喀爾
南部若亞爾鎮一商人家庭。在達喀爾上中學。1933年在
巴黎大學取得教師的資格,1934年獲文學士學位。1935
年後在法國任中學教師。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
應征入伍,1940年 6月在前線被德軍俘虜。1944年獲釋,
回到巴黎繼續教學,同時參加政治活動。1945年為立憲
會議議員,1960年當選為塞內加爾共和國總統。他在組
織黑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方面起過顯著的作用。1980年
底辭去總統職務,專心從事文學創作。
1934年,桑戈爾和蓋亞那的萊昂·達馬和馬提尼克
的艾梅·塞澤爾在巴黎創辦《黑人大學生》雜志,提倡
「黑人性」文藝。1948年,編輯出版《黑人和馬爾加什
法語新詩選》。他的詩集有《陰影之歌》(1945)、《黑
色的祭品》(1948)、《衣索比亞詩集》(1956)、《夜
歌集》(1961)和《熱帶雨季的信札》(1972)。他的詩繼
承非洲古老的文化傳統,富於哲理性,內容大多描寫非洲
淳樸的人情風俗,歌頌非洲的歷史傳統和英雄人物,表
現了對祖國的熱愛與對殖民主義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呼
吁非洲人民為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而斗爭。
在文藝理論方面,桑戈爾著有論文集《自由一集:
黑人性和人道主義》(1964),闡述「黑人性」學說,介
紹非洲的文學藝術。此外,還有政論集《自由二集:民
族和社會主義的非洲道路》(1971)。

Mamoli
馬默里,M.
Mouloud Mammeri (1917~ )

阿爾及利亞作家。生於大卡比利亞地區的陶里爾特
—米蒙,在拉巴特上中學,後至阿爾及爾、巴黎進修,獲
文學士學位。1939年應征入伍,1944年參加義大利、法
國、德國的戰役,然後回阿爾及利亞任教。1957年被迫
逃往摩洛哥。1962年阿爾及利亞獨立後回國,在阿爾及
爾大學教授文學。他是阿爾及利亞作家協會的負責人之
一。他曾翻譯卡比利亞山區柏柏爾語民間詩人西·莫杭
的詩集,著有劇本《焚風》和電影劇本《燃燒的村莊》
等。他的長篇小說《被遺忘的山丘》(1952)、《公證人
睡著了》(1955)和《鴉片和大棒》(1965),反映了阿爾
及利亞歷史上 3個重要階段。《被遺忘的山丘》以第二
次世界大戰期間卡比利亞貧窮落後的農村為背景,寫在
殖民主義制度下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種族
之間的紛爭。《公證人睡著了》反映阿爾及利亞知識分
子參與民族解放斗爭的覺醒過程。《鴉片和大棒》則直
接描寫阿爾及利亞人民的武裝起義,人物眾多,場面壯
闊,表現了人民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Shabi
沙比,A.Q.
Ab□l Q□sim ash-Sh□b□ (1909~1934)

突尼西亞詩人。生於托澤爾市郊。他的父親曾任伊斯
蘭教法院法官。沙比從小受阿拉伯傳統教育,1921年入
突尼西亞市宰敦伊斯蘭學院,1927年入突尼西亞政法學院,
1930年畢業。曾參加民族解放運動。沙比受「旅美派」
文學特別是紀伯倫的浪漫主義的影響,他的作品大多為
牧歌式的抒情詩,洋溢著熱愛自由、追求解放的感情。
他在長詩《生的意志》中寫道:「人民一旦要求生存,命
運就必須滿足他的要求。黑夜必將逝去,鐐銬一定粉碎。
」這些名句曾經在阿拉伯各國傳誦一時。他的詩多用簡
明的韻律,通俗、流暢。阿拉伯文學界贊譽他是「突尼
斯民族之光」。沙比其他詩作還有《在愛神殿堂的祈禱》
(1931)、《再生的早晨》(1933)、《巨人之歌》即《普
羅米修斯在歌唱》(1933)、《致全世界的暴君》(1934)
等。
Mofuluo
莫福洛,T.
Thomas Mofolo (1877~1948)

用索托語寫作的非洲作家。生於巴蘇陀蘭(今萊索
托)。自幼受殖民主義教會學校教育,篤信基督教,曾在
教會主辦的印刷所當校對。1906年在一個白人牧師的鼓
勵下,寫了充滿宗教熱情的小說《東方旅行者》。1910
年發表小說《皮特森村》,宣揚基督教道德觀。1911年
前後寫成歷史小說《沙卡》,長期遭到教會的冷遇,直
到1925年才經刪節出版。作者被認為南部非洲用民族語
言創作的最優秀的作家。
Shaka
沙卡
Chaka

19世紀初非洲祖魯族著名的酋長和軍事領袖,曾在
南部非洲今南非共和國納塔爾境內建立王國,其軍事才
能和英勇戰績為黑非洲人民所傳頌,成為許多非洲作家
創作中謳歌的英雄人物。迄今為止以他為主人公的文藝
作品不下幾十種,著名的有賴索托托馬斯·莫福洛的長
篇小說《沙卡》,塞內加爾萊·桑戈爾的長詩《沙卡》,
馬里塞杜·巴迪昂的劇本《沙卡之死》,幾內亞尼亞奈
的劇本《沙卡》以及祖魯族詩人維拉卡澤、作家德赫洛
莫兄弟分別寫成的同名詩篇、劇本和歷史小說

Ⅶ 非洲名人非洲有哪些名人

  1. 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
    2.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
    3.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
    4. 埃及前總統納賽爾,薩達特,穆巴拉克

滿意請採納

Ⅷ 非洲的著明人物有哪些

阿拉伯民族英傑納抄賽爾
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夫婦
坦尚尼亞開國總統尼雷爾
埃及前總統薩達特
及現任總統穆巴拉克
尚比亞總統卡翁達
西南非洲人民組織主席努喬馬
加彭總統邦戈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
賴比瑞亞總統卡扎菲
賴比瑞亞足球運動員喬治維阿
喀麥隆足球運動員埃托奧

Ⅸ BBC:非洲的人物簡介

1926年5月8日生於英國倫敦,後就讀於萊徹斯特維基斯頓文法學校,畢業於劍橋克萊爾學院。1947年加入英國皇家海軍,服役兩年後轉往一教育出版公司工作。
1952年,26歲的大衛·艾登堡向BBC廣播電台投了封求職信,結果不幸被拒。然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的簡歷引起了BBC電視分部脫口秀節目製作人的興趣,於是他意外的到了電視台工作,從此開始了他長達50餘年的電視主持人生涯。
剛進入BBC工作的他很快就嶄露頭角。1954年BBC播放了一部他和同事為倫敦動物園爬行動物館到非洲和印度尼西亞捕捉野生動物的紀錄片——《動物園探奇》(Zoo Quest)。在這部膾炙人口的節目中,大衛充分展示了他的機智、幽默、敏捷以及對野生動物狂熱的喜愛。
1965年,年僅39歲的他成為了BBC 2台的台長。1967年他第一個在英國引入了彩色電視節目。1972年,他已經處在管理最高層——BBC 1台和2台的節目總監。就在這時他卻急流勇退,辭掉了所有的管理職務,回到了自然歷史電視節目的製作。當有人問他為什麼時,他說過這樣的話:我還沒見過加拉帕戈斯群島呢!自然生物不可抗拒的無窮魅力讓他重返自然歷史紀錄片的工作。而全世界的觀眾也從此有幸分享地球生命的奇跡。
1979年他策劃、撰稿並實地實時主持的「生命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命的進化》(Life on earth)在BBC播出。這是一部自然歷史紀錄片史上劃時代的作品,通過對全世界各個地質時期的典型生物的拍攝,涵蓋了地球生命進化的整個歷程,不論是在不同野外環境下的特別拍攝技術、節目製作還是對生命世界考察的深度廣度上都具有突破性的貢獻。之後他花費了十年的時間精心製作第二和第三部《活力星球》(The living planet)、《生命之源》(The trial of life),分別考察了地球的變化萬千的生態環境和動物的多姿多彩的行為。
「生命三部曲」之後他又開始了更為雄心勃勃的攝制計劃「生命系列」,對地球生物進行分門別類的細致描述,分為極地動物(Life in the freezer),植物(The private life of plant),鳥類(The life of birds),海洋生物(The blue planet),哺乳動物(The life of mammals),陸生無脊椎動物(Life in the undergrowth),爬行類和兩棲類(Life in the cold blood)。
從1954年的《動物園探奇》到2008年的《冷血生命 》(Life In Cold Blood),54年間拍攝了二十餘部電視系列片。每部作品都有豐富奇特的內容和美輪美奐的影像,加上大衛熱情洋溢、妙趣橫生、精彩紛呈的實地解說和親身演示,這些節目成為最成功的自然歷史紀錄片,不僅以極高的收視率創造了電視史上前所未有的神話,而且也為大衛贏得無數的獎項和榮譽。
1985年,大衛·艾登堡被授封為爵士;2005年,獲頒皇室功績勛章。目前是大英博物館和皇家植物園的託管人,身兼皇家鳥類保護學會副總裁、皇家自然保護學會主席。
作為公認的世界最知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之一、傑出的自然博物學家、自然紀錄片製作的先驅,大衛·愛登堡同時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旅行路程最長的人。他幾乎親身探索過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態環境。無論是冰天雪地的南極還是酷熱炙人的火山口,從荒蕪凄涼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到生機盎然的南美亞馬遜熱帶雨林,也不管是下到神妙莫測的水底世界還是上到50米高的叢林林冠,他總是出現在大自然千姿百態的造化結晶的旁邊,氣喘吁吁但卻是充滿熱情的,將生命世界的壯麗絢爛,生動而真實的呈現在觀眾面前。更重要的是,他不僅強調節目的可觀賞性更強調的是向觀眾展示真實的大自然的美,不管那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溫馨美好」,或是人為界定的所謂「殘暴無情」,觀者當可做出自己的判斷。大自然不是溫情脈脈的慈祥聖母,也不是殘忍無情的冷酷暴君,她只是無動於衷的遵循著亘古不變的自然法則。她的魅力正是它的多樣性,那演變生命無窮變幻的奇妙。正是對探尋自然生命奇觀永不消減的激情,孩童般的好奇心和對地球大千生命的無窮熱愛將他的每一句精彩的解說都化為獻給大自然的詩行——一位永不疲倦的大自然的行吟歌者。

Ⅹ 非洲的人物簡介

作為公認的世界最知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之一、傑出的自然博物學家、自然紀錄片製版作的先驅,大權衛·愛登堡同時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旅行路程最長的人。他幾乎親身探索過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態環境。無論是冰天雪地的南極還是酷熱炙人的火山口,從荒蕪凄涼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到生機盎然的南美亞馬遜熱帶雨林,也不管是下到神妙莫測的水底世界還是上到50米高的叢林林冠,他總是出現在大自然千姿百態的造化結晶的旁邊,氣喘吁吁但卻是充滿熱情的,將生命世界的壯麗絢爛,生動而真實的呈現在觀眾面前。更重要的是,他不僅強調節目的可觀賞性更強調的是向觀眾展示真實的大自然的美,不管那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溫馨美好」,或是人為界定的所謂「殘暴無情」,觀者當可做出自己的判斷。大自然不是溫情脈脈的慈祥聖母,也不是殘忍無情的冷酷暴君,她只是無動於衷的遵循著亘古不變的自然法則。她的魅力正是它的多樣性,那演變生命無窮變幻的奇妙。正是對探尋自然生命奇觀永不消減的激情,孩童般的好奇心和對地球大千生命的無窮熱愛將他的每一句精彩的解說都化為獻給大自然的詩行——一位永不疲倦的大自然的行吟歌者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