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蒙古著名建築

蒙古著名建築

發布時間: 2021-01-31 08:19:35

1. 蒙古國建築簡介

蒙古風格的建築,多採用蒙古包式盔頂的屋頂結構,再添加很多,很繁回復的蒙古圖案元素。當然答,無論是我們蒙古人,還是其他人看了,都會覺得這個建築絕對跟蒙古主題是有關的。但表明這個建築跟蒙古有關就是我們全部的目標嗎?我認為一座優秀的民族風格建築,應該是以民族的藝術,對充實世界的藝術寶庫,做出了貢獻。如果我們重審那些經常看到的蒙古風格建築,覺得做到這點的很少。
再提這個上傳的案例。我們就假設這個建築師真的受到了蒙古包骨架的啟發吧!那麼他首先發現了蒙古包「哈那」的木網的可伸縮性,輕巧性,菱形網格的肌理美感等特點。接著他已創造性的思維去思考怎麼發展這些特點使其成為更符合時代的審美特點,符合客觀的功能要求等問題。最終他已非線性的設計手段塑造了建築的曲面外牆。頂上也留出了像「套腦」一樣的圓洞。設計師只是著重發掘了「哈那」的藝術特點。還有很多蒙古包的優秀特點都沒有碰。但我們能從這座建築中發現美。又能聯想到民族藝術的某種元素。我們何必要拚命地證明這是「民族的」這一屬性呢?與赤裸裸的民族符號的堆砌相比這種更具創造性的,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的,讓觀者在少許的想像後發現民族藝術的魅力會讓更多的人感動吧?

2. 蒙古建築都有哪些特色啊

1、遷徙與草場恢復。游牧民族的食品主要是肉食,如何能讓牛羊生長的草地及時得到恢復,牧民通過春夏秋冬不斷遷徙,使各處草場得到休養,下一年再繼續使用。

游牧的生活方式是對大草原的選擇,也不是哪草場好就去哪,而是根據季節、氣候、草場、牲畜和人的情況,有規律的遷徙的生產、生活方式。

2、關於蒙古包的穩定性的知識。人們逐漸認識這種菱形的結構卻比以往的正方形結構更為穩定,且可以伸縮。這種發現使建築的動態性,即房屋的結構需要滿足可移動、輕便和便於拆卸的要求有了實現的可能。

3、保證蒙古包的冬暖夏涼的知識。蒙古包搭建在向陽背坡處,以避風雪;夏季則搭建在視野開闊、涼爽通風處,以防暑熱。蒙古包外圍春冬用氈子,而夏秋就因地而異多用草覆蓋。

4、材料有效利用的知識。不同地區的游牧民族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上體現了地域性。這是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發生變化的認識的直接體現。

5、圓型對風的承受力和抵禦能力要比其他任何形狀都優越;牆圍成圓形,包頂是半圓形。風雪來臨時,包頂不積雪,大雨沖刷包頂不存水。

(2)蒙古著名建築擴展閱讀:

蒙古包建築技術:

從民俗學、建築學還是其它角度,對蒙古包建築的研究各有不同的側重點,但都涉及到其結構、材料、形狀。其結構是有門、哈納(牆)、奧尼(椽子)、圓形天窗四部分組成。

材料:門是木門,哈納是由細木桿編製成菱形網片,外圍是由氈子作的圓形圍壁,柳木椽子,還有皮繩和鬃繩。

3. 興蒙蒙古族鄉的建築名勝

鄉鎮後面是鳳凰山,鎮中心有一座「三聖宮」,內供成吉思汗、忽必烈、蒙哥縮象,並有元、明、清時期碑刻10塊。三聖宮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還有蒙古族祠堂建築。
普家祠堂:
普家祠堂位於中村的西部,緊接鳳凰山,坐北朝南,前高後低,始建於清朝,經過幾次加建和修建。房屋結構沿襲了興蒙鄉建築的一貫風格:土木結構,木架,立柱,土坯牆壁和瓦頂,瓦頂還有翼角向上伸開。祠堂的堂屋由三個寬14、16和14溝的房間組成。堂屋、耳房與倒八尺之間圍城一個天井,形成這里典型的「三間四耳倒八尺」的建築風格。祠堂前有一戲台,大門在祠堂左側。新建的門外也掛起了「興蒙鄉中村老年學校」和「通海縣興蒙蒙古族鄉中村老年人協會」的牌子。
期家祠堂:
白閣的期家祠堂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位於鳳凰山腳下三聖宮的左側,是興蒙蒙古族鄉幼兒園所在地。整個院子的房間被連成一體,分為上下兩層。院子中間有十五級的樓梯通向堂屋,上層和耳房相連,房檐下的房梁被用原木的木雕裝飾還清晰可見。整個房梁的木雕被分為三段,中間由鸚鵡頭形的圓雕隔開。樓梯左右兩側各有一根木質的燈籠柱,石質的底座形似燈籠。堂屋的左右兩層各有一道門通向耳房。
華家祠堂:
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已成為興蒙鄉第二村民組的辦公所在地。祠堂同樣坐北朝南,院子大門開在整個院子的中間,大門頂的三條邊形成兩個翼角向上方延伸。祠堂是「三間四耳倒八尺」的格局,堂屋由三間寬分別為16、18和16溝的房間組成,四間比堂屋稍矮並被分為兩層的耳房。天井裡通向堂屋的台階有六級。耳房的上層堆放著隊里的桌椅板凳,下層右邊新修了一個很大的灶台,左邊是兩間生產隊的辦公室。

4. 蒙古名勝古跡

希望對你有幫助: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園坐落在鄂爾多斯高原中部伊金霍洛甘德爾草原上,佔地5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四周圍護著紅色高牆,三座相互連通為一體的蒙古包式穹廬金頂大殿巍然聳立。中華民族史上威震天下、征服世界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長眠在這里。成吉思汗陵園坐北朝南,殿宇飛檐,金碧輝煌。主體建築陵宮由正殿、後殿、東西殿和東西過廳6部分組成。正殿高26米,上面為蒙古包式的穹廬頂,上面有俏麗的圓柱形裝飾品和用黃藍兩色琉璃瓦鑲砌的祥雲圖案;下面是雙層藍色八角飛檐。東西兩殿比正殿略低一點,頂部與正殿相同,設有單層屋檐。大殿東西總長100米。正殿中央是一尊高大的白玉石雕成吉思汗坐像,像前是酥油長明燈與各種祭品。殿堂的後面緊連著寢宮,安放著四個黃緞覆蓋的蒙古包。包內分別供奉著成吉思汗及其夫人孛兒帖、二夫人呼倫、三夫人伊緒,其胞弟別力古台和哈撒爾、四子托雷和夫人伊喜哈圖的靈柩。西殿內供奉著象徵成吉思汗戰神的蘇魯定(長矛)和戰刀、寶劍、馬鞍等。大殿內繪有大型彩色壁畫,形象地描繪了成吉思汗非凡的一生與元帝國時代的社會生活以及其時的風土人情。現在,成吉思汗陵園旁邊,還建有成吉思汗行宮,仿照成吉思汗1206年即大汗位時的行宮布局而設,人們又叫它元代村。行宮由迎賓牌樓、大宮門、金頂大帳、左右側殿、選汗高台、射獵場、賽馬場等部分組成。 據傳說,當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的時候,曾途徑今伊金霍洛地方。當他立馬觀望、留戀這塊水草豐美、花鹿出沒的草原時,手中的馬鞭突然失落。他似有所悟,當即吟詩一首:「花角金鹿棲息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發老翁享樂之邦。」並對左右說:「我死後可葬此地」。後來,成吉思汗去世後,當靈車拉著他的遺體准備返回蒙古故地安葬時,走到他當年吟詩的地方,車輪突然陷入泥淖之中,即使用五個部族那樣多的人架馬拉也紋絲不動。後來,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話,於是就在此為他建起了陵寢,並稱這里為「伊金霍洛」(蒙古語,意為「君主的聖地」)。傳說是神奇而有趣的,但實際上成吉思汗並未真正葬於此地。由於按照當時蒙古貴族「國制不起墳塋,葬畢,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春草既生,則移帳中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的秘葬習俗,成吉思汗真正的安眠之地已無法確定。但子孫後代為了祭祀他,便把他生前的八座白色的斡耳朵(鄂爾多,宮帳)安放在阿爾泰山和肯特山之間的高原上,作為他的陵寢加以奉祀,「八白室」。直到元朝以後,蒙古族人民每年都要祭祀成吉思汗。一切重要的典禮也都在「八白室」前舉行。北元中期(明朝天順年間),鄂爾多斯(蒙古與語「宮殿」的復數形式,意即「護衛宮帳的部落」)部進駐於此,「八白室」隨之遷來。達延汗還派他的三兒子巴爾斯博羅特為統領,率部負責守護「八白室」。清初設立伊克昭盟,「八白室」就供奉在伊克昭盟王愛召附近。1649年(清順治六年)鄂爾多斯左翼中旗額林沁郡王任伊克昭盟盟長,他為每年會盟之便,就「八白室」遷移到他轄領的左翼中旗,即今伊金霍洛旗境內。從此,成吉思汗的靈柩就被安放在今鄂爾多斯草原上的伊金霍洛,並由達爾扈特人繼續守護和祭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1939年,為了避開戰亂和保護陵寢免入日本侵略者之手,南京國民政府特派專員將成吉思汗陵遷往甘肅省榆中縣興隆山安放。1949年又遷往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央人民政府關懷下,1954年春,內蒙古自治區組成了迎接成吉思汗陵寢的代表團專程前往塔爾寺迎靈。4月1日,靈柩被運回到伊金霍洛。烏蘭夫率自治區黨政機關和各盟旗的負責人,與伊盟數萬蒙漢人民,舉行了隆重的祭陵盛典。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蒙古族英雄,中央撥專款80萬元重新修建成吉思汗陵園。

5. 蒙古族的建築特色。。介紹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幾個人。

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 . 2 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

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

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5)蒙古著名建築擴展閱讀

演變發展

蒙古包的形成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時代,才會自己製造「洞室」,在地面挖一個地洞,沿洞壁用木頭、石頭之類謅甃起來,甃得快齊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桿,與木石牆平齊,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烏爾斡。

洞頂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簡單的壕作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時兼有走煙出氣採光通風等多種功能,後來就發展為蒙古包的門和天窗。

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窩棚再向前一步,支架變成哈那,並跟前面提到的洞頂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

6. 蒙古國 中亞 建築

蒙古因為戰爭毀掉了一些城市,但是,對宗教建築保留的還不錯,在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就保留了下來。

7. 蒙古族的建築。

蒙古族建築文化大致由三個層面組成:
(1) 物質文化層
物質文化層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建築文建築文化構成
化事物。蒙古族建築文化是一種先進文化,先進文化就要有先進生產力與之相適應,要生產適合人類追求的物質產品。
物質文化其核心是人類與自然作物質交換的特殊方式,是整個文化的基礎。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體現民族文化心理特點的最直接方式,凝聚積淀著制度文化和精 神文化的因素,是可感觸到的人的文化觀念的歷史濃縮物。例如,的新舊建築風格,是文化歷史的縮影和文化心態的投射。從表面看來一組整體的建築群,卻可以十 分清晰地展示出不同歷史時期積淀的文化歷史層面。
馬克思指出,精神在物資的重量下感到壓抑,而壓抑正是崇拜的起點。
(2) 精神文化層
價值觀念是建築文化的精髓或靈魂,是核心要素,是在社會共同生活中培養起來的。在蒙古族群體或社會中,會形成大體一致的價值觀,這就是群體或社會的價值,並決定著這個群體里或社會的特有生活方式 。
李約瑟在中指出,中國建築貫穿著一種精神,即"人不能離開自然"。從建築的地域性和文化觀來看,蒙古族傳統建築尤其體現了這一特徵。
(3) 制度文化層
制度是規范、標准、規則、法律、道德等,是一個群體和社會文化的外部表現。蒙古族
建築文化的形成就是從規范開始的,制度文化層具有強制性的要求。
蒙古包形制的"圓"。
此外,還有其它一些文化層,例如,行為文化層、心態文化層等。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蒙古族建築是與其文化相契合的,其文化是通過物質載體呈現出來的。
簡而言之,蒙古族建築是"固化"了的蒙古族文化,並以"文化紀念碑"的形式作為民族歷史與文明的見證,記載著民族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文化演進歷程。蒙古族建築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是蒙古族文化的載體;蒙古族建築與其文化相互作用,文化制約著建築。

8. 蒙古最著名的建築物是什麼

根據居民分布情況,蒙古建築大體分為兩類:城市建築和農牧區的建築。首都烏蘭巴托建起數十棟居民住宅,公共建築物有:政府大廈、國立大學、公眾圖書館、大劇院、電影院、醫院、科學情報中心、商業中心和服務中心大樓。這些建築物裝飾多採用壁畫、泥塑花邊、民間花紋等,民族特色十分鮮明。
以建築物為主體的綜合藝術得到一定的發展。1981年建成的列寧博物館,由建築師魯布桑道爾基、畫家烏爾日內等共同設計。博物館正面牆壁上是烏爾日內設計的金屬模壓組雕,分別表現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蒙古人民革命和各族友誼等主題;加爾桑道爾基和烏爾日內合作完成巨幅鑲版補花;阿爾維斯為博物館作5幅玻璃畫;館內還有道爾基納拉木作的《列寧雕像》和達瓦策倫作的《蘇赫巴托雕像》;另一條240平方米的銅鑄高浮雕帶,名為《偉大道路的里程碑》,由蒙古藝術家與蘇聯藝術家合作製成。
蒙古人民大呼拉爾會議廳的建築裝飾具有特色。民族風格的木雕由貢博蘇倫領導下的雕刻家小組完成。中央郵政總局主廳的壁畫作者是桑達格蘇倫;公眾圖書館前廳的壁畫作者是布德木基。
牧區可拆卸的蒙古包中,以掛氈畫為主要裝飾品,這種掛氈描繪的多是蒙古敘事詩中經常提到的鳥類和動物形象等。

9. 蒙古大帝國的鼎盛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築是

馬奶樹
一個雕塑,柱高三米左右,中央主柱頂部是一個歐洲帶翅膀男人在吹喇叭,專柱側成傘骨狀均勻分布屬6個龍頭,龍頭口中分別噴涌奶、奶酒、酒,水等,下有大缸對應盛接,以供貴族議事時隨意享用。該雕塑當時立於蒙古帝都「哈拉赫林」中心廣場(一說在宮殿內)。

10. 蒙古族的有趣建築物

敖包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