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知名試車員

知名試車員

發布時間: 2021-01-31 01:35:15

Ⅰ 誰知道試車視頻中的那個有名的老頭是誰

Jeremy Clarkson.

Ⅱ 汽車試駕員

咨詢一些網站,很多汽車網站和汽車電視節目需要這類人。

駕齡,駕駛車多,對測評儀器要會使用,部分試駕員是賽車手

Ⅲ 激情背後 法拉利車廠歷史

世界上以「激情」標榜自己的汽車廠商不計其數,我們甚至已經數不清哪些品牌沒有能夠讓人聯想起激情的車型。不過如果談真正的激情,不得不提一個品牌,這個品牌的激情已成眾媒體嘴邊談論起來的家常便飯,它激情所帶來的影響力甚至還讓其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偽粉絲的汽車品牌,那就是義大利的法拉利。

筆者其實就是個十足的法拉利的偽粉絲,他太過激情不太適合我的性格,但我依舊會聽著它的引擎聲心血來潮,如果有機會同樣也會和其他偽粉絲一起穿著紅杉拿著躍馬小旗帶上一定黑紅鄉間的帽子嘴裡嚼著百元漢堡買張看台票去上賽看F1,臨走還不忘買個NICI法拉利車隊的「限量版驢」掛件到處炫耀。毫無疑問,法拉利的真粉絲們絕對不會這么燒包,他們會自帶午餐坐在草地上看著自己心愛的F2012賽車以完美姿態減檔入彎,自動補油的聲音會成為它們手機的鈴聲,並且可以開著阿爾法羅密歐回家。或許這就是法拉利激情所帶給所有車迷的樂趣,而今天筆者就帶你再次深入法拉利,體驗激情中的跌宕起伏。

圖:法拉利首款四輪驅動的跑車FF。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蘭博基尼跟法拉利比,誰更受歡迎

綳緊你的神經--法拉利F430與蘭博基尼Gallardo
想擁有一部像蘭博基尼蓋拉多這樣的義大利超級跑車么?全新法拉利F430,身披摩德納360繼承者的光芒登場,讓你又多了一個選擇 這是一個有關夢想的故事。恩佐·法拉利和費魯奇奧·蘭博基尼的一生都充滿了傳奇色彩。汽車排放標准和車載影音娛樂系統,甚至客戶的要求都不是他們所關心的事情,他們只造自己想造的汽車——充滿了激情、動力和誘惑,而且是最完美的汽車。今天,他們一手創建的公司已經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跑車生產廠商,在賺進大把鈔票的同時,車型設計理念卻依然沒有改變。
雖然法拉利和蘭博基尼都是義大利著名的超級跑車製造商,但是他們很少有直接競爭的車型出現在市場上。現在蘭博基尼蓋拉多的出現打破了這種默契。新鮮而鋒利的外表、全輪驅動、V-10發動機,相對於法拉利摩德納接近100馬力的優勢,所有這一切,都表示蓋拉多將摩德納360當成了最直接的競爭對手。
全新法拉利F430從來沒有被宣傳為與蓋拉多相同的市場定位,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F430是以摩德納360為基礎設計製造的。4.390度V-8發動機是全新設計的,摒棄了摩德納每缸5氣門的發動機設計,每缸4氣門雙頂置凸輪軸雖然傳統,但是相當可靠。新發動機提升了大約23%的馬力和24%的扭矩。
法拉利想要讓你相信,他正在將一些F1上獲得的成功經驗應用在民用跑車上,這從F430身上可以看出些許跡象。F1風格的方向盤換擋撥桿、碳纖維與陶瓷的合成材料剎車盤、革命性的E-Diff電液控制差速器、方向盤上的發動機啟動按鈕和調整車輛狀態的旋鈕(被F1駕駛員稱作manettino),這些都是賽道技術應用在街道上的例子。改進後的底盤空氣動力部件可以增加下壓力並能減少風噪。19英寸的鋁合金輪轂在F430上是標准配置,像藍色火焰一樣閃爍著的氙氣頭燈以及一大堆細節上的變化也都是非常令人興奮的。
蓋拉多並沒有以任何蘭博基尼現有車型為藍本,當設計師們在最初只是一片空白的繪圖紙和計算機屏幕上完成車型設計的時候,蘭博基尼歷史上最受歡迎的車型誕生了。蓋拉多上市三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在投產初期,蘭博基尼只提供傳統的6速手動變速器(在不久的將來,法拉利也將為F430提供同樣的變速器),而現在裝備半自動6速變速器的蓋拉多也已經上市銷售。我們將這對兒新生冤家帶到地處Mille Miglia核心深處的Paso Raticosa,去體驗他們之間的激烈爭斗。
F430上的4.3升V-8發動機,功率和扭矩都比同樣是8缸機器的摩德納360提高了不少。按下方向盤上紅色的啟動按鈕,車身輕微晃動了一下,身後便傳來了發動機「隆隆」的吼聲,聲音聽起來比即將退出歷史舞台的摩德納360要大一些,但是F430的聲音更低沉,不像360的那般高亢。相比較而言,我們更喜歡摩德納發動機的聲音,不過新機器的聲音同樣充滿誘惑。強大的扭力從變速箱中源源不斷地輸出,並且在很寬的發動機轉速范圍之內都能保持在較高水平,雖然最高轉速仍然是8500轉/分,但是可變氣門正時魔術般地控制著進排氣的效率,加上可變長度進氣岐管的採用,這一切讓你絲毫不會懷疑F430能用3.9秒的時間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
F430上的半自動變速器大量應用了來自法拉利的F1技術,只要你扳一下方向盤右邊的升擋撥片,變速器便迅速升擋,效率要比手動變速器提高不少,更不用提那些所謂的手自一體自動變速器了。
不能否認,蓋拉多的V-10發動機是一款相當出色的機器,但是和法拉利的新生力量相比,它還是顯現出了老態,法拉利這兩年在F1中獲得了不少調校發動機的經驗,F430在升功率上壓倒了蓋拉多,達到了驚人的112.1馬力/升。但是只要你充滿信心地踩下蓋拉多的油門踏板,強大的扭矩一樣會讓你的後背緊緊貼在座椅上,刺激程度絕不亞於F430。蓋拉多的半自動變速箱雖然沒有打上F1的烙印,但是換擋同F430一樣迅捷。在試車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兩款變速器都會在極少數的情況下做出一次錯誤的換擋,不知道那些F1駕駛員們是否有同感。
F430和蓋拉多都是極為出色的義大利跑車,但是F430駕駛起來感覺很輕,像是一部運動型轎車,而蓋拉多則更具有GT賽車的元素。 了
F430的操控性非常出色,由於是中置發動機,後輪驅動,車子在轉向時顯現出比較中性的特點,不像摩德納360那樣略微有些轉向不足。F430可以通過方向盤上的旋鈕來調整車身的狀態,在運動模式下,車身控制系統允許你有一些轉向過度的情況發生,而在賽道模式下,車子的懸架會變得很硬。如果把旋鈕指向「CST Off」,那麼只要在起步的時候,將油門踏板踩得深一些,劇烈的震動會讓你覺得打滑的輪胎就像是在腳邊一樣,從後視鏡里還可以看到輪胎摩擦地面產生的縷縷青煙。
早先的一些蘭博基尼車型,操控起來就像是一頭野牛,脾氣暴躁且不易馴服,而蓋拉多則不同,如果和以前一些暴烈的車型作個比較,你會認為蓋拉多是一位溫和的女士,全時四輪驅動和中置發動機的設計讓蓋拉多在過彎時保持了很好的中性轉向特質。當然如果你的駕駛過於激烈,他還是會有轉向過度的情形發生。蓋拉多轉向時的路感不錯,不過要比法拉利沉一些。底盤的表現還算可以,只是不如F430利落。
如果以GT跑車的標准來衡量蘭博基尼蓋拉多,他無疑是相當出色的,在各方面都要強於摩德納360。但是當F430出世以後,形勢似乎發生了逆轉。F430全面超越了他的前輩,只有在轉向系統方面,F430雖然比街車版的摩德納要強,但是卻沒有其GT版本來得迅速、敏捷。蓋拉多和F430都能輕松突破305公里的時速,但是你不能指望他們二位可以用來當作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如果你一定要那樣做,那麼當你把車鑰匙交給司機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流口水的。
在普通的道路上進行剎車測試,蓋拉多和F430不相上下,F430的剎車系統只是取得了微弱的優勢,只有在濕滑路面上,F430的碳纖維和陶瓷合成材料製成的輕質剎車盤才能將自己的優勢顯現出來,但是標准版的F430隻提供傳統材料的剎車盤,選裝合成材料的剎車盤需要額外付出15000美元。
F430巨大的前擋風玻璃提供了良好的視野,駕駛室寬敞明亮,坐在裡面的感覺有點像噴氣式戰斗機的駕駛艙。而蘭博基尼前擋玻璃的傾斜度很大,A柱阻擋了一部分視線,盡管如此蓋拉多的整個內飾設計還是相當出色的。自從並入奧迪公司之後,蘭博基尼旗下跑車的內飾工藝有了很大提高。超現代風格的皮革和鋁金屬充滿了整個駕駛艙,來自奧迪的HVAC音響系統和雙區自動空調讓蓋拉多有了一些豪華的味道。
法拉利F430的儀錶板上有一個巨大的轉速表,並且有紅色和黃色兩種背景可以選擇,另外你還可以選擇碳纖維或鋁質中控面板。F430的座椅包裹著碳纖維材質外殼,我們的試車員認為它的支撐度和舒適度都很令人滿意。只是身後傳來的陣陣吼叫,讓我們有些不太習慣,但是也有人認為,正是發動機巨大的聲音讓他可以專心駕駛。
這兩部車都是令人朝思暮想的超級跑車,但是風格卻極其不同。蓋拉多的個性比較保守,駕駛感受沉重,而且最高時速和運動感覺也弱於法拉利F430。但是蓋拉多帶給你的是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鋒利車身,而且有非常濃郁的異國情調,只是缺少了剪刀式車門讓人感到一絲遺憾。母公司奧迪給蘭博基尼帶來了製造豪華車的經驗,因此產品的質量控製得非常不錯,現在蘭博基尼的質量已經比上世紀60年代的品質有了極大飛躍。
F430是建立在摩德納360上的一款全新車型,他更快,更舒適,且操控性更好。另外,如果你想體驗F1車手的感覺,沒問題,「manettino」按鈕可以圓你的夢想。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系統大量使用了F1技術,讓你深深地感覺到他內在的激情。只要用拇指按下方向盤上的啟動按鈕,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就能絕塵而去了。

Ⅳ 中國最好的車在哪個城市

中國第一車
提起紅旗轎車,很多入便會想起這充滿東方神韻的國際名車許多傳奇故事。
可以說,在世界汽車史上,沒有任何一種轎車得到過那麼多國 家領導人的關注,甚至在70年代,許多來華訪問的政界名流,都懷有這樣3個願望,「見到毛主席,住進釣魚台,坐上紅旗車!」

6、70年代,億萬中國人從電影上看到古樸、典雅、大方的紅旗轎車,悄然滑入中南海的畫面時,看到敬愛的周總理陪同許許多多國外領導人來見毛主席,心中總會湧出幾絲猜測,幾多神秘的聯想。

斗轉星移,滄桑變換,紅旗轎車幾經沉浮,可是,她那麼多具有 傳奇色彩的真實故事卻在國人中流傳下來……

紅旗轎車擊敗前蘇聯吉斯轎車,一躍而登上中國國賓用車寶座。

1964年,國慶節前30天。40輛嶄新紅旗轎車聚集在北京,這是一汽專為國慶用車准備的,但是,卻要敬候中央有關部門的拍板定奪:是繼續沿用前蘇聯吉斯轎車,還是使用國產紅旗轎車,擔當國慶15周年迎送外賓任務。

這是非同一般的歷史性選擇!

1958年,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紅旗轎車試制出來。1959年,小批量生產進一步改進的、具有濃郁民族特點的紅旗高級轎車逐步配備到中央領導及有關部委。但這僅僅是一種民族自尊心的體現,真正能否實現她的使用價值,卻要看這次國慶節的表現。來訪的國賓大多使用的都是前蘇聯產的吉斯或者吉姆轎車,隨著與前蘇聯關系的變化,許多中國人發誓一定要用中國車!

中央指示一汽盡快生產出一大批紅旗轎車。

1964年8月底,一汽不負國家重望,將這批40輛紅旗開到北京。到京第二天,當時的國務院秘書長就來到首都汽車公司看車.叮囑該公司的司機要開好這批車,為國家,為民族爭光。

當時,這些司機都是吉斯或吉姆轎車駕駛員,雖然能開工中國產轎車心裡高興,可是,心裡卻實在沒底,怕的是出事故,讓國家丟臉。經過一段時間培訓,有關部門提出紅旗轎車與吉斯轎車講行路面比試,再下評語。

9月中旬的一天早晨6點鍾,紅旗轎車與吉斯轎車分兩排分列在首都機場,等候出發的命令,路線是從機場到釣魚台國賓館。書面指示:建國門到機場路段正常速度,天安門到釣魚台段時速5?10公里。

參加試車的、等候結果的緊張得心都要跳出來,有的司機手心都是汗水。結果卻大大出人意料,40輛紅旗順利到達目的地。而一輛吉斯轎車卻在通過天安門廣場趴了窩,原因是車速過慢,車開了鍋。

紅旗轎車用自己的實力,成為此次國慶唯一國賓專用車。

來參加慶典的前蘇聯代表團看到用紅旗轎車接送他們,提出不坐紅旗坐吉斯,理由是這批紅旗沒有隔音玻璃。

國家有關人員的回答:「我們可以為你們保密,紅旗不能換!

國慶節過後,國務院秘書長設專宴為一汽和首都汽車公司司機慶功。

在慶功宴上,正式宣布:一汽生產的紅旗高級轎車為中國國賓專用車!

楊尚昆稱紅旗三排座高級轎車改製得好。彭真市長建議轎車兩側標用紅旗標志,並成為正式乘用第一人。

1965年9月12日,第一輛紅旗三排座高級轎車問世,19日送到北京,請中央領導試乘。

這是專為中國國家領導人製作的專用車。

當時,機械部幾位領導先看車。段君毅部長看完外表後說:「這車比兩排座紅旗好多了。」

周子健部長接著說:「我說是好看多了。」

接著,段部長進到車內試了試後坐,用手量了量頭頂至頂篷還有一拳頭的空隙後說:「後座行了。」

周部長笑著說:「你這個高個說行,主席坐就沒問題了。」

第二天,樣車送到中南海。當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楊尚昆見到車就說:「比原來的『紅旗』好多子。」立即安排人試車,並找來毛主席、周總理的專車司機評車,試開後,他們都對紅旗三排座贊不絕口。

當天下午,這輛車開到北京市委大樓。

北京市市長彭真對車子的里里外外看得十分仔細。當他看到紅旗轎車的側標時,沉思了一會兒,提出:還是用象徵毛澤東思想的紅旗為好。

這一建議從此決定了紅旗轎車的形象標志「紅旗」紅遍了國內外。

當時的中央領導,正部長坐吉姆,副總理、人大副委員長以上領導乘坐吉斯,唯有彭真市長坐「大紅旗」。每當在人民大會堂開會,這輛三排座「紅旗」分外「搶眼」,引得一些老總們分外「眼紅」,急於得到一輛。

直到1966年5月,20輛三排座大紅旗高級轎車才相繼配給陳毅、賀龍等領導乘坐。一汽又在此車的基礎上,開發出兩排座,小三排座紅旗高級轎車,供中央部委、省軍級領導使用。

那時,紅旗轎車在北京最令人矚目,連北京的老太太也知道「紅旗」。很多人說:「這是中國第一車。」
毛主席坐上772型紅旗高級保險車,也端走了他腳下的降溫冰盆,主席高興地笑了毛主席究竟什麼時間真正坐上國產轎車?

有人說是1958年,東風小轎車進京時,毛主席在中南海試坐,並說出那句名聞天下的話語:「終於坐上國產小汽車!」

其實這只是試乘一圈罷了。毛主席真正坐上國產汽車,歷史的指針是在1972年,車型772紅旗高級保險車。

建國以後,國家對各級領導人乘用什麼車有嚴格規定,副部長、部長、副總理、總理,人大委員長、副委員長,乃至毛主席都嚴格自覺地遵守中央有關用車規定。

當時,中國政壇四巨頭:毛澤東主席,劉少奇主席,朱德委員長、周恩來總理乘坐的都是前蘇聯產吉斯防彈保險轎車。

可是,有誰會相信,毛主席這位10億人口大國的偉大領袖乘坐的吉斯保險防彈車竟然沒有空調設備!

毛主席身高體胖,尤其愛出汗,一到夏天,車里如蒸籠一樣,為保證他老人家安全,車窗不能隨意打開。而警衛人員沒有一個人敢提出為主席換一部高檔轎車,或是裝上空調!

為了降低車內溫度,只好在車子前排與後座間隙,放上一個盛冰塊的盆子,以此來調節車內溫度。

而毛主席從來沒有為這種土辦法感到不滿,或提出什麼要求。這車內的冰盆就這樣伴隨著他走過了十幾個炎炎夏日。

可是,一汽從來沒有忘記中國的轎車工業應該大步發展,更記住毛主席說過的那句話:「什麼時候能坐上自己產的轎車開會就好了。」

1969年,一汽生產出紅旗牌高級保險防彈車。

1972年,經過改進,終於讓毛主席坐上國產紅旗高級防彈轎車,端走了那盆冰塊,讓他老人家坐著國產轎車去開會,去會見外賓。

據有關人員回憶,毛主席第一天坐上紅旗防彈車,(第七號防彈車)滿臉的興奮,沒說一句話。 大概,這也正應了中國那句古語:「此時無聲勝有聲。」

周總理對「紅旗」始終情有獨鍾,陳老總的司機則怨聲不絕,中國領導人最喜歡紅旗轎車的應該數周恩來總理。

因為是周恩來總理最早在公開場合隆重接待外賓。

1962年6月,周總理到一汽視察工作,參觀了當時的紅旗轎車生產車間,並非常高興地乘坐了剛剛下線的紅旗普通型轎車。

當年年底,北京有關部門突然向一汽傳達周總理指示,要求把他試坐後的那輛紅旗轎車盡快送到北京來。

一汽人沒有料到就是這輛車載著周恩來總理在當年12月底,從首都機場接來了來訪的錫蘭總理,然後又換乘紅旗檢閱車檢閱了首都幾十萬前來歡迎的人群。

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在周總理的倡導下,紅旗車開始正式參加迎接外賓的禮儀活動,也就留下了周總理戴上海表、坐紅旗車的一段佳話。

可是,當紅旗三排座正式配備給陳毅副總理後,卻不斷聽到陳老總司機的怨言。

應該說不僅總理喜歡紅旗,陳老總也非常支持一汽盡快生產中國的轎車,他把自己乘坐的「賓士600"送給一汽作樣車。

當時,中國非常缺少轎車,一般部長才能坐台吉姆,只有當1959年小批量紅旗兩排座生產出來後,國家一部分領導才能分到一台。

可是,紅旗轎車生產畢竟是手工製造的,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有待解決,當時國內又急需國產車,一汽只能邊生產、邊研製、邊改進,難免車輛出現問題。

陳老總當時是中國外交部長,他的司機迎送的大都是外國政界要人,心裡既怕把領導拋錨扔到半路,更怕造成國際影響,可以說是對紅旗車又愛又害怕,只能經常發牢騷,讓維修人員「盯」著點。他說歸說,一來外賓,還是願意開大紅旗,迎送外國客人,因為,這車畢竟是中國人造的,開起來有臉面。

尼克松訪華,大紅旗擋住美國總統專車入境,為中國人爭了氣,也使她聲譽如日中天。

至今,許多人還記得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周恩來總理陪同他拜會毛主席時,乘坐的紅旗三排座高級轎車進入中南海。

似乎在美國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總統訪問外國,尤其是發展中的國家,一般情況下,隨機帶來總統專車。訪問中國,出於安全考慮更須如此。

里格將軍帶領的先遣組到達北京後,總統專車進中國國門,是作為一個正式條件提交給中國的。

周總理看後,指示為「我們有汽車,美國飛機停在上海。對內的指示是「交通上大小事故不能出!」

隨同美國總統尼克松來訪的隨員500多人,幾乎全世界的眼光都在注視著中國。

當時出動了30輛紅旗三排座高級轎車迎送。面對具有東方神韻,如同宮殿一樣的紅旗,美國人怎麼也不相信長期與世界隔絕的中國人能擁有這樣好的轎車?

他們是從汽車王國來的,盡管坐進了紅旗車,從上海到北京都是紅旗,一路平安,可是心裡卻不信服,認為偶然性很大。

然而,參觀八達嶺長城,事實讓他們折服了。

參觀的前一天,下了場大雪,美國安全保衛人員視察路面後,認為路滑,安全系數低。

里格將軍聽完匯報後,向我國有關部門提出取消參觀計劃。我方人員的回答是:「沒有問題,參觀照舊。」第二天一出北京城,到八達嶺的幾十公里路面打掃得連個雪星都沒有,紅旗轎車開得又快又穩,讓尼克松及隨行人員體會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感覺。

他的隨行人員在返回北京的路上,不斷誇獎:「了不起,我們美國人也做不到!」

原來一宿之間,軍隊官兵和當地的人民公社社員(當時的舊稱)把路面清理得乾乾凈凈。是他們使紅旗轎車在全世界露了臉,讓全世界知道中國有紅旗轎車。從此,紅旗轎車躋身世界名車之列。

林彪喜歡紅旗,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沒離開紅旗,他專用紅旗門窗上的圓洞為後人留下千古之跡。

1969年,一汽造出了第一輛紅旗高級保險防彈車。送到中央後,編號為第一號。

主人就是當時中國的第二號人物,後來叛國出逃的林彪。 為什麼第一號車讓林彪乘坐呢?

第一大概為保險;第二是因為林彪喜歡坐車漫遊。

據為他曾工作過的人介紹,60年代初,也就是林彪任國防部長時,一次到廣州視察,當時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是其四野時老部下,對其關懷備至。

可是,林彪卻總顯得悶悶不樂。一天,他讓警衛員找來給他臨時開車的司機,要出車。上了車,他說:「開車」。

司機只能聽從命令,車開了,卻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向前直開,不久出了市區,沿著公路疾駛而去。

此時,林彪在後座發話:「向野地里開。」

司機調整車頭,車在荒野里飛馳起來,而林彪則在後坐隨車子的顛簸而上下起伏,並發出一陣陣低微的痛苦呻吟。

過了一會,警衛員告訴司機停車,取出一綠色軍毯蓋在漸漸入睡的林彪身上,小聲嘀咕道:「沒有仗打呀」。

而當這輛紅旗保險車成為林彪的座駕後,更成為他須臾不離的寵物,時常讓司機開車載著他漫遊北京城。

在廬山開的那個最有名的會議,與會者沒有任何人帶車,連主席、總理都由大會統一配備用車,唯有林彪用飛機把自己的專車運到機場,再乘坐它直抵廬山。1971年9月13日,林彪從58號樓踏上逃往國外的死亡之路時,乘坐的依然是紅旗轎車。

據記載,警衛人員攔車未果,鳴槍示警,紅旗轎車載著林彪直沖機場,棄車登機,最終落得個暴屍異鄉的下場。

「9-13"事件後,當這輛紅旗轎從山海關運到北戴河檢修時,工作人員看到車前門窗玻璃上留有一個圓洞,是槍眼,還是破損?是誰弄的這個圓洞呢?此跡只能留待後人來破譯了。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紅旗轎車,原因是耗油和虧損,但真正的原因卻有口難訴

1981年,《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紅旗轎車燃油消耗太高,不適合中國使用。

緊接著,國務院節能指令第三號寫道:「紅旗牌高級轎車,目前油耗過高,自1981年起停止生產。」

其中,一個未訴諸文字的是虧損嚴重。

短短一段文字,無疑把一個國內外知名的汽車產品處以死刑。

從那時起,中國的大門被大批洋車??無論是名牌轎車還是普通型轎車一一撞開。

有人統計,截止到90年代初用於購車的外匯已達1500億元!

是買車貴還是造車貴,是汽油貴還是進口轎車貴,其答案不言自喻。

更何況,紅旗高級轎車為國家領導服役的不過200輛,全國的保有量不過1200輛!

堂堂大國,怎麼能夠沒有一種屬於自己民族的國產高級轎車?

油耗高,若與美、英、德、前蘇聯生產的豪華三排座高級轎車賓士、林肯等比較,它的油耗是最低的!

紅旗轎車自重7.2噸,八缸驅動,耗油量如何能與普通四缸驅動的轎車相比較?

虧損嚴重。一汽從1958年至1981年共生產各型號紅旗轎車1540輛,最低單車成本6000元,到1968年單車成本已達22萬元,而賣給國家多年只能是一個價格:4萬元!

而1961年全年只生產一輛「紅旗」擬送給摩洛哥國王,其成本難以估算。

到了1981年,紅旗轎車生產累計虧損6000萬元,具體原因如何申訴呢?

只能停產,待後生。

當中國汽車工業開拓者饒斌得知「紅旗」停產的消息後,告訴來看望他的一汽人員:「紅旗生產不能停,一年生產5輛也行,一停就全完了。」

一個國內外知名的名牌轎車產品的生產廠,近10年間,只能靠修修補補紅旗保險車或有限的幾輛車來維持生計,眼睜睜看各汽車大國產品爭奪中國市場,聽憑自己的兄弟姐妹們品評洋車滋味,在寂寞中等待新生。

然而,這畢竟為中國留下紅旗轎車再生的一絲生機。

鄧小平乘紅旗檢閱車檢閱陸海空三軍。日本檢閱車閑停一旁黯然失色。

歷史永遠記住這個日子:1984年10月1日,國慶35周年。

紅旗轎車再一次顯露出好的魅力和輝煌。

億萬中國人記住了電視直播畫面的這一歷史鏡頭: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乘紅旗檢閱車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將士!

「同志們好!」「首長好」的歡呼聲,在紅旗檢閱車駛過的路上此起彼伏。

鄧小平同志在秦基偉上將陪同下,分乘兩輛紅旗檢閱車,從天安門出發,從東到西,檢閱完全部受檢部門.返回天安門城樓。

全世界的鏡頭再一次對准中國,攝下了這一場景,將這位改革者的風采與紅旗轎車當作歷史進程的一部分,永久地記錄下來。

可是,此時有誰知道製造這部檢閱車克服了多大的困難?更鮮為人知的是為了保險起見,已進口了一輛日本檢閱車隨時待命頂替紅旗檢閱車。

這時紅旗轎車生產已停頓4年,設備、模具不齊全,有經驗的老工人調走不少。但是,聽說是鄧小平將乘坐檢閱車,僅僅用一個月便製造出了這台紅旗車,又加裝了地板升降系統,供檢閱者調節高度,增強和提高國家領導人的形象。

盡管一汽從1959年就生產紅旗檢閱車,共生產了8台這樣的車,但是,在這種停產狀態下生產出高標准用車,可能在世界汽車生產史上也是首例!

為防萬一,一汽和試車人員在北京某軍用機場整整檢試一個月,和當年試用紅旗國賓車一樣,從高速到低速,從車門玻璃的升降,到車篷打開、地板調節都試個遍。

整整調試到國慶節前一天,最終定下使用紅旗檢閱車。

結果,紅旗檢閱車沒有辜負國人的期待,大振國威。

中國各國名車如流,而德國總理訪華點名坐紅旗,日本來訪縣知事更是偏愛紅旗。

進入80年代以後,中國逐漸已成萬國轎車博物館,過去國家嚴格的配車制度顯然已失去約束作用。

今天,再看看人民大會堂停車場,紅旗轎車已屈指可數,紅旗轎車已漸漸被國人淡忘。

可是,紅旗轎車在國際上聲望不減,眾多來訪的國外政要記得尼克松訪華曾乘坐過的紅旗轎車。

1993年,德國總理科爾訪華,談及他的乘車問題時,他點名到中國一定坐紅旗。

有關部門急調來兩輛772紅旗保險防彈車供其使用,科爾訪華3天,乘坐3天紅旗轎車,身高體胖的他對古樸、典雅、極具東方神韻的大紅旗極其滿意,認為乘坐太舒服了。

無獨有偶,來中國訪問的眾多日本縣知事,只要看到紅旗決不放過。前不久,在上海機場,日本某縣知事帶團訪華,下了飛機,機場入口處飛馳來一台紅旗,停在離他不遠的地方。他認為是來接他的。接待部門解釋清楚後,他立即和幾位日本人,輪流站在紅旗轎車前照像留念。

隨後,他告訴接待人員,他在華期間,最好安排他坐紅旗。類似的情況,很多地方都碰到過,因為日本人知道周總理、毛主席生前專用紅旗,是中國唯一元首級用車。他們心中對紅旗轎車非常傾倒,同時紅旗車已存世不多,國外很少見到,極想一坐為快。

近幾年,就連從汽車王國美國來的人也是一樣對紅旗轎車鍾情。有兩位來一汽談判商務事宜的美國商人,談判期間點名只坐紅旗。

還有一位來自華盛頓的商人,千方百計買回去一台紅旗車,平時珍藏在車庫里,非有重大節日或者有意義的場合不坐。

紅旗轎車已成文物被拍賣。市場經濟的興起,出現第一位購買紅旗轎車的私營企業家。

1992年北京國際拍賣會。 兩輛擺放在拍賣台上的大紅旗轎車引來很多人的關注。不僅僅是因為紅旗轎車已在中國越來越少,更重要的是其顯赫的身世具有收藏價值。

其中一輛曾接待過來訪問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菲律賓馬科斯總統夫人等;另一輛雖然沒有註明來自何方,然而,兩輛車出價不低,最高明價18萬美元,終因車底價為20萬美元未能成交。

據傳,日前在東南亞一帶華僑中,不少人託人來中國購買老式紅旗,尤其一些汽車收藏家更看好紅旗車。台灣一位生意人一次性購買兩台接近報廢的紅旗,用巨資請來台灣油漆高手,修理好後,一台在大陸使用,另一輛運回台灣收藏起來。

一個中國唯一的名牌汽車,其品牌價值難以估算,竟然被人當成文物收藏,這不能不說也是紅旗轎車一件奇事了。

市場上的供求關系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政策上的變化。

1989年4月,國務院及有關部門批復一汽恢復紅旗牌高級轎車生產。雖然生產廠家元氣大傷,當年還是生產20輛紅旗轎車,發往北京滿足國慶節用車。

1993年3月20日,紅旗轎車再一次引起國人注意,只不過製造新聞的主體不是國家領導,而是浙江省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企業家??王文干。他從一汽買走一輛大紅旗高級轎車為自己坐車,提高了企業知名度,當然也取得了轟動廣告效應。

如今,上門來訂購紅旗車的人已排成長隊,大賓館、大飯店、合資企業,以及先富起來的老闆們都想買輛大紅旗,圓一圓名人之夢。雖然汽車價格漲了又漲,可是來買車的人照樣絡繹不絕。

這就是市場規律,更是紅旗-中國唯一轎車品牌的好運氣。

紅旗轎車,從政治風雲漩渦闖到市場經濟大潮中去,人們希望她與時代同行,也期待她能有更多更好的傳奇故事出來,為民族汽車工業發展添光增彩。

Ⅵ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F1賽車手

中國沒有F1車手。亞洲車手F1最好成績是2002年佐藤琢磨在日本鈴鹿賽道上獲得第5名。
成為方程式賽車手,一般先從卡丁車開始。然後參加各級方程式的比賽來晉級。
方程式賽車有三個級別:
F3:最低一級是三級方程式(氣缸容積為2升,功率為170馬力)。著名賽事有福特、歐寶、雷諾、寶馬方程式系列賽。大眾方程式錦標賽也屬於這一系列。
* F3000:亦可稱三公升方程式(注意:不稱二級方程式),它的氣缸容積為3升,功率475馬力;著名賽事有國際汽聯F3000與歐洲F3000錦標賽。2005年停辦,被GP2取代。
GP2:2005年,為F1培養了許多車手的F3000比賽停止舉辦,GP2此時應運而生。GP2馬力達到600匹,比不足500匹的F3000更加接近F1的性能,更加配合車手的培育需要。劉易斯·漢密爾頓
是06年GP2的冠軍。
F1:一級方程式,FIA 最高等級的方程式車賽事。它的氣缸容積3升,功率700至900馬力。

職業車手一般都是從小系統培養,一般多出自賽車世家,因為玩車很貴,體能訓練、營養、車輛、機械維護、服裝、訓練場地、比賽費用、車馬食宿等等都是要錢的,一般家庭負擔不起,需要有一定財力並且父母熱愛賽車運動的家庭才會培養孩子去從事這一高危職業。雖然車手的收入在運動員中是名列前茅的,但也只是站在塔尖的那幾個,沒成名前不會有人願意贊助的,錢自己搞定,而且賽車也是要有天賦的,投入未必有回報。

Ⅶ 一汽汽研,廣汽研究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天津),東風技術中心,中國汽車研究院(重慶)

NO1.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天津)
NO2. 中國汽車研究院(重慶)
NO3. 一汽汽研
NO4. 廣汽研究院
NO5. 東風技術中心

我也是汽車行業的,混了差不多5年了,這樣排,我有我的理由:

汽車研究中心,說白了,就是汽車的設計、開發、驗證、試制中心。而國內的設計、開發能力大家心知肚明;而驗證和試制,則是自己人騙自己人,所以此類機構,要說發展前景,就得看他們自身的性質了。

天津的汽研中心,是很權威的機構,很多廠家的新車、新發動機要在這里進行驗證和發合格證,發展前景非常的好,說是金飯碗都不為過,門檻也非常高,裡面的一個普通試車員,待遇趕得上排名第四第五的一個技術員;

重慶的汽研中心其實和天津的那個性質實際一樣,但知名度稍微要低一些,地理位置也沒有天津的好,天津處於很多車輛和發動機製造廠附近(從地理上來說)

一汽、廣汽、二汽東風的研究院,實際上是一個大型的復制仿造基地,翻譯國外的圖紙,仿造國外的車型,就待遇來說,除了二汽的差一些以外,都差不多;

要說比較後三家的前景,我看好二汽東風,因為它已經把自己賣光了,東風標志、東風日產、東風雪鐵龍、東風瑞達起亞,是賣的最徹底的一個,工廠也發展的很多,所以前景稍微要好些。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