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的著名詩
A. 王建 的所有詩
卷二百九十七
卷297_1 「送人」王建
白日向西沒,黃河復東流。人生足著地,寧免四方游。
我行無返顧,祝子勿回頭。當須向前去,何用起離憂。
但恐無廣路,平地作山丘。令我車與馬,欲疾反停留。
蜀客多積貨,邊人易封侯。男兒戀家鄉,歡樂為仇讎。
丁寧相勸勉,苦口幸無尤。對面無相成,不如豺虎儔。
彼遠不寄書,此寒莫寄裘。與君俱絕跡,兩念無因由。
卷297_2 「主人故亭」王建
主人昔專城,城南起高亭。貴與賓客游,工者夜不寧。
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經年使家僮,遠道求異英。
郡中暫閑暇,繞樹引諸生。開泉浴山禽,為愛山中聲。
世間事難保,一日各徂征。死生不相及,花落實方榮。
我來至此中,守吏非本名。重君昔為主,相與下馬行。
舊島日日摧,池水不復清。豈無後人賞,所貴手自營。
澆酒向所思,風起如有靈。此去不重來,重來傷我形。
卷297_3 「古從軍」王建
漢家逐單於,日沒處河曲。浮雲道旁起,行子車下宿。
槍城圍鼓角,氈帳依山谷。馬上懸壺漿,刀頭分頰肉。
來時高堂上,父母親結束。回面不見家,風吹破衣服。
金瘡在肢節,相與拔箭鏃。聞道西涼州,家家婦女哭。
卷297_4 「邯鄲主人」王建
遠客無主人,夜投邯鄲市。飛蛾繞殘燭,半夜人醉起。
壚邊酒家女,遺我緗綺被。合成雙鳳花,宛轉不相離。
縱令顏色改,勿遣合歡異。一念始為難,萬金誰足貴。
門前長安道,去者如流水。晨風群鳥翔,裴回別離此。
卷297_5 「泛水曲」王建
載酒入煙浦,方舟泛綠波。子酌我復飲,子飲我還歌。
蓮深微路通,峰曲幽氣多。閱芳無留瞬,弄桂不停柯。
水上秋日鮮,西山碧峨峨。茲歡良可貴,誰復更來過。
卷297_6 「江南雜體二首」王建
江上風翛翛,竹間湘水流。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復見離別處,蟲聲陰雨秋。
處處江草綠,行人發瀟湘。瀟湘回雁多,日夜思故鄉。
春夢不知數,空山蘭蕙芳。
卷297_7 「遠征歸」王建
萬里發遼陽,處處問家鄉。回車不淹轍,雨雪滿衣裳。
行見日月疾,坐思道路長。但令不征戍,暗鏡生重光。
卷297_8 「思遠人」王建
妾思常懸懸,君行復綿綿。征途向何處,碧海與青天。
歲久自有念,誰令長在邊。少年若不歸,蘭室如黃泉。
卷297_9 「傷近者不見」王建
離人隔中庭,幸不為遠征。雕梁下有壁,聞語亦聞行。
天涯尚寄信,此處不傳情。君能並照水,形影自分明。
卷297_10 「元日早朝」王建
大國禮樂備,萬邦朝元正。東方色未動,冠劍門已盈。
帝居在蓬萊,肅肅鍾漏清。將軍領羽林,持戟巡宮城。
翠華皆宿陳,雪仗羅天兵。庭燎遠煌煌,旗上日月明。
聖人龍火衣,寢殿開璇扃。龍樓橫紫煙,宮女天中行。
六蕃倍位次,衣服各異形。舉頭看玉牌,不識宮殿名。
左右雉扇開,蹈舞分滿庭。朝服帶金玉,珊珊相觸聲。
泰階備雅樂,九奏鸞鳳鳴。裴回慶雲中,竽磬寒錚錚。
三公再獻壽,上帝錫永貞。天明告四方,群後保太平。
B. 王建寫過什麼思念家鄉的親人詩中的詩句
建寫過什麼思念家鄉的親人詩中的詩句?
詩歌 文學 古詩詞 古詩
C. 王建的古詩原文《小松》
[ 唐 ] 王建
小松初數尺,未有直生枝。
閑即傍邊立,看多長卻遲。
翻譯:
小松剛開始時才只有幾尺高,還沒有橫生枝節
閑暇時就站在旁邊站著看它,可它卻生長很慢
D. 王建詩人都有那些作品
《調笑令》
《江南三台》
《初到昭應呈同僚》
《別楊校書》
《十五夜望月》、《田家行》、《簇蠶辭》回、《當窗織》、《織錦曲》、《促刺詞》、《去婦》、《水夫謠》、《海人謠》《答羽林行》、《射虎行》《古從軍》、《遼東行》、《渡遼水》、《涼州行》《賽神曲》、《田家留客》《望夫石》、《精衛詞》《宮詞》
名作
《水夫謠》
苦哉生長當驛邊,官家使我牽驛船。辛苦日多樂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鳥。
逆風上水萬斛重,前驛迢迢後淼淼。半夜緣堤雪和雨,受他驅遣還復去。
夜寒衣濕披短蓑,肌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無處說,齊聲騰踏牽船歌。
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我願此水作平田,長使水夫不怨天。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E. 王建 《宮詞》的詩意
詩意:
皇家宮殿的壯觀氣魄,金鑾殿庄嚴巍峨,朝元閣重重疊疊,銅鑄的仙人,手上托著用紅玉磨製的芙蓉狀的承露盤高聳人雲。太平的皇帝在農歷正月初一朝拜天帝,天子出行有不凡的氣派,御車雕飾精細,色彩斑斕,六匹駿馬,高大雄壯,氣宇軒昂。
唐代王建《宮詞·其一》原文: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譯文:
對面是金鑾殿,朝元閣重重疊疊,銅鑄的仙人,手上托著用紅玉磨製的芙蓉狀的承露盤。太平的皇帝農歷正月初一朝拜天帝,皇帝所乘的五彩繽紛的車以六匹馬來駕。
(5)王建的著名詩擴展閱讀
這首詩通過描繪宮殿樓閣的雄偉壯麗和皇帝鑾駕的肅穆氣派,表達了詩人對太平盛世及帶來太平盛世的天子的歌頌。該詩筆法細膩,形象生動,把一幅栩栩如生的天子朝拜圖展現在讀者眼前。
王建《宮詞》共百首,描寫宮女生活,素材據說得自一位作內侍的宗人王守澄。
《唐詩紀事》記錄了關於《宮詞》一百首的故事:王建作渭南尉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太監王樞密,兩人談得很投機,就互相認為本家。但是後來大家都有些意見。王建作宮詞後,有一天和王樞密一起宴飲,王建談起漢代桓帝、靈帝,因為信任太監,惹起了迫害知識分子的黨錮之禍。
王樞密聽了,覺得王建是在諷刺自己,心裡很不高興,就對王建說:「老弟所作宮詞,天下人都傳誦於口,皇宮是深邃之地,不知你怎麼會知道這許多事情?」王建當時感到無從回答,心中害怕王樞密會給他羅織罪名。
過了一二天,就做了一首詩送給王樞密,其詩曰:先朝行坐鎮相隨,今上春宮見長時。脫下御衣偏得著,進來龍馬每教騎。常承密旨還家少,獨對邊情出殿遲。不是當家頻向說,九重爭遣外人知?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前代皇帝不論是在行或坐的時候,你總是隨從在左右的,當今的皇帝,住在東宮做太子的時候,你是看他長大起來的。皇帝脫換下來的御衣,只有你能穿得著,外面進貢來的駿馬,也常常給你試騎。
你常常因為接受密令,很少還家,有時被留在殿里獨自報告邊塞軍情,以致出來的時候很遲了。這一切事情,如果不是你這位本家老哥自己屢次對我講,那麼,宮禁森嚴,內里的事情怎麼會讓外邊人知道呢?
這樣,他把宮詞的內容都說是王樞密講給他聽的。王樞密一看此詩,怕被他牽累,就不敢告發他了。
F. 關於王建的詩句有哪些
《望夫石》
年代:唐作者: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回化為石,不回頭。
上頭日日風復答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新嫁娘》
年代:唐作者: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調笑令·胡蝶》
年代:唐作者:王建
胡蝶,胡蝶,
飛上金枝玉葉。
君前對舞春風,
百葉桃花樹紅。
紅樹,紅樹,
燕語鶯啼日暮。
《調笑令·羅袖》
年代:唐作者:王建
羅袖,羅袖,
暗舞春風依舊。
遙看歌舞玉樓,
好日新妝坐愁。
愁坐,愁坐,
一世虛生虛過。
《調笑令·團扇》
年代:唐作者:王建
團扇,團扇,
美人並來遮面。
玉顏憔悴三年,
誰復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
春草昭陽路斷。
《十五夜望月》
年代:唐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G. 王建的哪首詩能讓人想起中秋佳節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題中的「十五夜」,結合三、四兩句來看,應指中秋之夜。詩題,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處以《全唐詩》為准。杜郎中,名不詳。在唐代詠中秋的篇什中,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樹棲鴉」,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樹蔭里,鴉鵲的聒雜訊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於適應了皎月的刺眼驚擾,先後進入了睡鄉。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清冷之感,使人不由會聯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樹棲鴉」,主要應該十五夜望月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看到的。因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們也不大可能看到鴉鵲的棲宿;而鴉鵲在月光樹蔭中從開始的驚惶喧鬧(周邦彥《蝶戀花》詞有句「月皎驚烏棲不定」,也就是寫這種意境)到最後的安定入睡,卻完全可能憑聽覺感受出來。「樹棲鴉」這三個字,朴實、簡潔、凝煉,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託了月夜的寂靜。
「冷露無聲濕桂花」,這句詩讓人聯想到冷氣襲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於夜深,秋露打濕庭中桂花。如果進一步揣摩,更會聯想到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樹。這是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他選取「無聲」二字,細致地表現出冷露的輕盈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樹下的玉兔,那揮斧的吳剛,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詩句帶給讀者的是十分豐富的美的聯想。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親。在家鄉的人思念遠離的親人;離鄉之人遙望家鄉親人。於是,水到渠成,吟出了這兩句。詩人不再正面寫自己的思親之愁,而是用一種疑問式的委婉語氣道出那綿綿的愁念會落在誰家。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第三句才點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擴大瞭望月者的范圍。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於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然而,在表現的時候,詩人卻並不採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誰家」,就是「誰」,「家」是語尾助詞,無實義)。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詩人獨有,別人盡管也在望月,卻並無秋思可言。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痴情,手法確實高妙。後兩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問句表達,這樣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許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煉字上,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鑒賞辭典》錄此詩,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認為,「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覺,彷彿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全唐詩》錄此詩,「落」字作「在」,就顯得平淡寡味,相形見絀了。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像,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畫。
H. 找古人王建的詩。
卷二百九十七
卷297_1 「送人」王建
白日向西沒,黃河復東流。人生足著地,寧免四方游。
我行無返顧,祝子勿回頭。當須向前去,何用起離憂。
但恐無廣路,平地作山丘。令我車與馬,欲疾反停留。
蜀客多積貨,邊人易封侯。男兒戀家鄉,歡樂為仇讎。
丁寧相勸勉,苦口幸無尤。對面無相成,不如豺虎儔。
彼遠不寄書,此寒莫寄裘。與君俱絕跡,兩念無因由。
卷297_2 「主人故亭」王建
主人昔專城,城南起高亭。貴與賓客游,工者夜不寧。
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經年使家僮,遠道求異英。
郡中暫閑暇,繞樹引諸生。開泉浴山禽,為愛山中聲。
世間事難保,一日各徂征。死生不相及,花落實方榮。
我來至此中,守吏非本名。重君昔為主,相與下馬行。
舊島日日摧,池水不復清。豈無後人賞,所貴手自營。
澆酒向所思,風起如有靈。此去不重來,重來傷我形。
卷297_3 「古從軍」王建
漢家逐單於,日沒處河曲。浮雲道旁起,行子車下宿。
槍城圍鼓角,氈帳依山谷。馬上懸壺漿,刀頭分頰肉。
來時高堂上,父母親結束。回面不見家,風吹破衣服。
金瘡在肢節,相與拔箭鏃。聞道西涼州,家家婦女哭。
卷297_4 「邯鄲主人」王建
遠客無主人,夜投邯鄲市。飛蛾繞殘燭,半夜人醉起。
壚邊酒家女,遺我緗綺被。合成雙鳳花,宛轉不相離。
縱令顏色改,勿遣合歡異。一念始為難,萬金誰足貴。
門前長安道,去者如流水。晨風群鳥翔,裴回別離此。
卷297_5 「泛水曲」王建
載酒入煙浦,方舟泛綠波。子酌我復飲,子飲我還歌。
蓮深微路通,峰曲幽氣多。閱芳無留瞬,弄桂不停柯。
水上秋日鮮,西山碧峨峨。茲歡良可貴,誰復更來過。
卷297_6 「江南雜體二首」王建
江上風翛翛,竹間湘水流。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
復見離別處,蟲聲陰雨秋。
處處江草綠,行人發瀟湘。瀟湘回雁多,日夜思故鄉。
春夢不知數,空山蘭蕙芳。
卷297_7 「遠征歸」王建
萬里發遼陽,處處問家鄉。回車不淹轍,雨雪滿衣裳。
行見日月疾,坐思道路長。但令不征戍,暗鏡生重光。
卷297_8 「思遠人」王建
妾思常懸懸,君行復綿綿。征途向何處,碧海與青天。
歲久自有念,誰令長在邊。少年若不歸,蘭室如黃泉。
卷297_9 「傷近者不見」王建
離人隔中庭,幸不為遠征。雕梁下有壁,聞語亦聞行。
天涯尚寄信,此處不傳情。君能並照水,形影自分明。
卷297_10 「元日早朝」王建
大國禮樂備,萬邦朝元正。東方色未動,冠劍門已盈。
帝居在蓬萊,肅肅鍾漏清。將軍領羽林,持戟巡宮城。
翠華皆宿陳,雪仗羅天兵。庭燎遠煌煌,旗上日月明。
聖人龍火衣,寢殿開璇扃。龍樓橫紫煙,宮女天中行。
六蕃倍位次,衣服各異形。舉頭看玉牌,不識宮殿名。
左右雉扇開,蹈舞分滿庭。朝服帶金玉,珊珊相觸聲。
泰階備雅樂,九奏鸞鳳鳴。裴回慶雲中,竽磬寒錚錚。
三公再獻壽,上帝錫永貞。天明告四方,群後
I. 王建的古詩 小松原文
作品原文:
小松
小松初數尺,未有直生枝。
閑即傍邊立,看內多長卻遲。
注釋:
①初:開始時,容開始的部分。
②未有:沒有;不曾有。《詩·大雅·綿》:「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③傍邊:近旁;附近。《百喻經·得金鼠狼喻》:「傍邊愚人見其毒蛇變成真寶,謂為恆爾,復取毒蛇內著懷里。」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發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