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認證
Ⅰ SOC2.0和SOC1.0有什麼不同
MCU,即微控制器,是以復前的制一種做法,類似於單片機,只是集成了一些更多的功能模塊,它本質上仍是一個完整的單片機,有處理器,有各種介面,所有的開發都是基於已經存在的系統架構,應用者要做的就是開發程序和加外部設備。
SOC,是個整體的設計方法概念,它指的是一種晶元設計方法,集成了各種功能模塊,每一種功能都是由硬體描述語言設計程序,然後在SOC內由電路實現的;
每一個模塊不是一個已經設計成熟的ASIC「器件」,只是利用晶元的一部分資源去實現某種傳統的功能。
這種功能是沒有限定的,可以是存儲器,當然也可以是處理器,如果這片SOC的系統目標就是處理器,那麼做成的SOC就是一個MCU;
如果要做的是一個完整的帶有處理器的系統,那麼MCU就是整個SOC中的一個模塊,一個IP。
SOC可以做成批量生產的通用器件,如MCU;
也可以針對某一對象專門設計,可以集成任何功能,不像MCU那樣有自身架構的限定。
它的體積可以很少,特殊設計的晶元可以根據需要減少體積、降低功耗,在比較大的范圍內不受硬體架構的限制(當然,它也是會受晶元自身物理結構的限制,如晶圓類型、大小等)。
Ⅱ 北斗導航認證啟動了嗎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中,終端集成、系統集成等中游環節產值佔比為51.92%;下游運營服務佔比增長到36.81%,在產業鏈各環節中漲幅最快。
一批高精度北斗晶元近日在哈爾濱的集中亮相,是我國北斗產業自主研發前進的又一步。此前的標志性事件是,2017年9月,華大北斗所研發的全球首個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多系統多頻高精度SoC導航定位晶元正式發布。
另一值得關注的事件是,泰斗微電子近日獲得廣東國民凱得創投領投的C+輪融資,總融資額超過1億人民幣,該企業是摩拜單車定位導航晶元的最大供應商。
晶元、板塊、核心器件的研製是上游的重要環節,也是關涉北斗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僅在哈爾濱的會場上,就有中海達、北斗星通、西安希德、華大北斗等企業發布或展示自主研發的北斗晶元,華大北斗還發布了「北斗晶元開發平台」。
《白皮書》顯示,截至 2017 年底,我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已突破 5 萬件, 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位。另據國家導航系統辦公室數據,國產北斗晶元累計銷量突破5000萬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機天線已分別占國內市場份額30%和90%。
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已經趕超國際強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當前,國產北斗晶元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工藝由0.35微米提升到28納米,最低單片價格僅6元人民幣。被視為產業鏈關鍵的設計環節,以及封裝技術,國內企業已實現完全自主化;但另一方面,集成應用能力、圍繞核心晶元的技術研發和設備製造,依然是國內北斗企業的短板。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劉經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端晶元的製作工藝,中國很快會趕上。國內北斗晶元行業的發展,不大可能出現「卡脖子」問題。現在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製作晶元的光刻機技術,二是高密度、高解析度晶片的材料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當前,不像國外有高通、英特爾、三星等行業巨頭,國內導航晶元研發企業呈現多而散的格局。此外,晶元行業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也決定了很難依靠一兩家企業做大做強。
多名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國產北斗導航定位晶元產業發展模式較為封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業自身資源、研發投入和人才水平等因素限制,很難以一己之力推動晶元核心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
既然一家做不了,那就放開大家一起做。「北斗晶元開放平台」這樣的產品正體現了這樣的邏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華大北斗獲悉,這款產品將通過北斗晶元開放平檯面向核心演算法研發,開放晶元原始測量數據,為分散的演算法研發團隊提供晶元硬體支持,共同打造「國產核心硬體」+「國產核心演算法」的國產北斗導航定位晶元「雙核心」研發和產品架構。
《白皮書》指出,藉助北斗晶元開放平台,聯合產業鏈多方研發資源,以一種全新的「聚力」研發模式推動國產北斗導航晶元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將會極大地加快北斗導航定位晶元核心技術的攻克速度,從而促進國產北斗導航定位晶元的應用推廣與產業化規模。
「北斗+」的場景革命
順著「晶元」往衛星導航產業鏈的中下遊走,「場景」是繞不開的關鍵詞。也正是有了高精度的北斗晶元,北鬥技術更多領域、更多場景的商業化才有了技術基礎。多場景突破,也是GPS在前,北斗產業「後來居上」的重要策略。
這被業內人士稱為「北斗+」。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中,終端集成、系統集成等中游環節產值佔比為 51.92%;下游運營服務佔比增長到 36.81%,在產業鏈各環節中漲幅最快。
「北斗+」能在如此多領域和場景實現突破,一方面由於高精度北斗晶元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來自國內新經濟勃興給予的「紅利」。
炙手可熱的案例是「北斗+車聯網」。《白皮書》顯示,2017年我國北斗車聯網呈快速發展態勢,用戶規模突破2200萬,較2016年增長37.5%,車聯網硬體市場規模達到264億元。按機動車保有量3.1億計算,北斗車聯網的市場滲透率為7.1%。
《白皮書》主編、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咨詢中心主任李冬航分析,近些年,車載北斗導航設備前裝搭載率不斷提升,加之國家對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政策的出台,車聯網在車輛自主環境感知、網聯信息服務、信息安全等的應用上愈加成熟。互聯網巨頭與汽車廠商在通信、導航、雲端服務和多媒體信息提供上找到了很好的契合點。由此帶來的應用市場技術和服務的變革,已經成為北斗產業發展新的亮點。
亮點不只是車聯網,國內近些年興起的智慧城市建設,同樣成為「北斗+」的溫室。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100%的副省級城市、87%的地級市,總計有超過500 個城市正在積極開展智慧城市建設,重點項目簽約總量超過4000個。據預測,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超過6萬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2.64%。
這樣龐大的市場容量下,使得智慧城市領域成為北斗產業增長率最高的細分市場。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具體場景中,最早突破是燃氣管道的高精度定位。這與原國家測繪局推動的「百城百聯百用」行動計劃不無關系。國內各家大型燃氣公司均已制定北斗精準服務應用規劃,將陸續開展北斗精準應用深度結合燃氣管網管理,展開北斗結合燃氣應用的城市數量將進一步擴大范圍,北斗精準服務將惠及全國超過5億用氣人口。此外,北斗在城市給排水、供熱、環保、市政管理等行業的應用試點也在近年陸續展開。
《白皮書》指出,通過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採集地下管線關鍵信息已形成行業建設剛需,以智慧燃氣為引領的北斗精準應用正逐步形成行業標准。預計在未來較長的時期內,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不斷增長的數字化管理需求,將成為北斗高精度應用的重要市場,相關行業領域的市場總體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
《白皮書》預測,在產業前景方面,2017年交通運輸行業仍是衛星導航應用的主流,除已形成一定市場規模的邊坡監測、尾礦監測、精密測量、城市地下管網管理和精準農業等應用外,其它領域如高鐵路基沉降與平準性監測、交通事故判定與救援、車輛自動駕駛、無人機物流等方面,市場發展前景廣闊。預計到2020年,北斗應用在交通運輸、精準農業、城市綜合安防和智慧城市建設等主要細分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萬億元。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秘書長王博表示,過去五年,隨著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衛星導航技術逐漸應用到各行各業。北鬥技術不斷同「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新經濟相結合。這給了北斗系統「換道超車」,以超越GPS等世界其它導航系統的機會。
第2頁 /(共2頁)北斗導航應用獲多方支持加速落地 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於祥明
北斗導航應用繼續獲多方支持。民航局近日召開會議強調,加速推進北斗在民航領域的應用。5月15日,工信部、國防科工局編制發布《民參軍技術與產品推薦目錄(2018年度)》,衛星導航應用也是重點領域之一。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張全德表示,2018年到2020年,我國「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進入密集發射期。北斗系統在我國民用領域形成了龐大產業鏈,是我國未來的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家安全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北鬥技術將在高鐵、漁業、電力、林業、減災、智慧城市建設和社會治理等方面被廣泛使用,加速落地。
以民航為例,民航局近日召開的民航北斗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強調,要加速推進北斗在民航領域的應用,加大以北斗為核心的民航自主創新技術應用研發,進一步加快推進北斗等國家重大專項在民航領域落地。下一步,民航局將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北斗國際民航標准化工作,加速推進北斗在通用航空、運輸航空等領域的應用。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有8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衛星上天,重點在於應用,北斗系統在全球導航定位、測速、授時的精度以及應用成本方面已和美國全球定位系統基本相當。而且北斗系統有短報文能力,抗遮擋能力強,尤其是在高樓林立的城市,應用優勢更加明顯,北斗應用已經到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通過將北斗系統與其他系統的有效結合,將為航空運輸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比如在傳統的衛星導航中,飛機偏離航線或者跑道時比較難以快速發現和糾正,而『北斗三號』衛星能自主判斷出該錯誤,在幾秒之內向飛機上的導航終端發出警告信號,飛機上的導航終端就會自動優選信號更完好的北斗衛星進行導航,避免事故。」張全德說。
近年來,通過與數字經濟相結合,我國北斗系統開創了很多創新應用。未來,萬物互聯,北斗導航應用市場非常大,其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Ⅲ 英語有什麼證書
工作中要時時閱讀英文資料,一些證書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國內幾種值得一考的英語證書有英語四六級考試,BEC商務英語,英語專四/專八考試,CATTI 翻譯專業資格考試,上海外語口譯證書考試。
1.英語四六級考試
於學業而言,沒有四級證書就不能畢業,當然也沒有學位證。而步入社會,高薪穩定的職業對四六級成績均有要求,不管是銀行校招、還是考公務員,對英語水平要求都至少是四級,外企要求六級成績要達到500+,一些互聯網、傳媒類的工作,工作中要時時閱讀英文資料,沒有四六級證書證明自己的實力,誰相信你能勝任這份工作呢?
2.BEC商務英語
BEC全稱「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考試由閱讀、聽力、寫作和口語四個部分組成,由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負責命題、閱卷、頒發證書。職場首選,「外企通行證」,全球超過20000家機構和企業認可,證書終身有效。
即將踏入職場的大學生,建議至少考中級,有能力者一步到位考高級;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提升英語能力的職場人士,建議直接考BEC高級。
3.英語專四/專八考試(TEM4/8)
很多學校英語專業規定:專四考不過,是不發畢業證的。小編之前就讀的學校也是一樣。而每年專四專八考試的平均過級率只有50%左右。
專四專八全稱Test for English Majors-Band 4/Band8,專四和專八考試只有英語專業的學生可以參加,同時,專八隻能是全日制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的大四學生才能報考,被稱為國內水平最高的英語類考試。
4.CATTI 翻譯專業資格考試
堪稱譯員身份證,國內最權威的翻譯資格考試;與職稱考核、獎學金評選機制掛鉤。想當英語翻譯的同學一定要去考這個證書,翻譯公司面試時會很直接地問你CATTI2考了多少分,如果你沒有專八證書,這個就會成為你進入翻譯公司唯一的敲門磚。
5.上海外語口譯證書考試
上海外語口譯證書在長三角地區的企業擁有較高的認知度(上海市緊缺人才培訓工程的高層項目之一)。比CATTI更簡單、易上手,想從事外貿、酒店、旅遊等相關工作的同學可以考慮下這個證書。
(3)soc認證擴展閱讀:
CATTI即「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ATTI )是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需要,加強我國外語翻譯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翻譯專業人才水平和能力,更好地為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服務,根據建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精神,在全國實行統一的、面向社會的、國內最具權威的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認證;是對參試人員口譯或筆譯方面的雙語互譯能力和水平的認定。
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合格,頒發由國家人事部統一印製並用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有效,是聘任翻譯專業技術職務的必備條件之一。根據國家人事部有關規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已經正式納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該考試在全國推開後,相應語種和級別的翻譯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不再進行。
Ⅳ soc 功能驗證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SoC的定義多種多樣,由於其內涵豐富、應用范圍廣,很難給出准確定義。一般說來, SoC稱為系統級晶元,也有稱片上系統,意指它是一個產品,是一個有專用目標的集成電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統並有嵌入軟體的全部內容。同時它又是一種技術,用以實現從確定系統功能開始,到軟/硬體劃分,並完成設計的整個過程。
SOC,或者SoC,是一個縮寫,包括的意思有: 1)SoC: System on Chip的縮寫,稱為系統級晶元,也有稱片上系統,意指它是一個產品,是一個有專用目標的集成電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統並有嵌入軟體的全部內容。 2)SOC: Security Operations Center的縮寫,稱為安全運行中心,或者安全管理平台,屬於信息安全領域的詞彙。一般指以資產為核心,以安全事件管理為關鍵流程,採用安全域劃分的思想,建立一套實時的資產風險模型,協助管理員進行事件分析、風險分析、預警管理和應急響應處理的集中安全管理系統。 3)民航SOC:System Operations Center的縮寫,指民航領域的指揮控制系統。 4)SOC:state of charge的縮寫,指荷電狀態。當蓄電池使用一段時間或長期擱置不用後的剩餘容量與其完全充電狀態的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數表示。SOC=1即表示為電池充滿狀態。控制蓄電池運行時必須考慮其荷電狀態。 5)一個是Service-Oriented Computing,「面向服務的計算」 6)SOC(Signal Operation Control) 中文名為信號操作控制器,它不是創造概念的發明,而是針對工業自動化現狀提出的一種融合性產品。它採用的技術是正在工業現場大量使用的成熟技術,但又不是對現有技術的簡單堆砌,是對眾多實用技術進行封裝、介面、集成,形成全新的一體化的控制器。以前需要一個集成商來做的工作,現在由一個控制器就可以完成,這就是SOC。 7)SOC(state of charge) 在電池行業,SOC指的是充電狀態,又稱剩餘容量,表示電池繼續工作的能力。 8)SOC(start-of-conversion ),啟動轉換 9)short-open calibration
編輯本段社會組織資本
綠色經濟特別提出的社會組織資本(SOC),指的是地方小區,商業團體、工會乃至國家的法律、政治組織,到國際的環保條約(如海洋法、蒙特婁公約)等。無論那一種層級的組織,會衍生出其個別的習慣、規范、情操、傳統、程序、記憶與文化,從而培養出相異的效率、活力、動機及創造力,投身於人類福祉的創造。 片上系統
基本概念
System on Chip,簡稱Soc,也即片上系統。從狹義角度講,它是信息系統核心的晶元集成,是將系統關鍵部件集成在一塊晶元上;從廣義角度講, SoC是一個微小型系統,如果說中央處理器(CPU)是大腦,那麼SoC就是包括大腦、心臟、眼睛和手的系統。國內外學術界一般傾向將SoC定義為將微處理器、模擬IP核、數字IP核和存儲器(或片外存儲控制介面)集成在單一晶元上,它通常是客戶定製的,或是面向特定用途的標准產品。 SoC定義的基本內容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是它的構成,其二是它形成過程。系統級晶元的構成可以是系統級晶元控制邏輯模塊、微處理器/微控制器CPU 內核模塊、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模塊、嵌入的存儲器模塊、和外部進行通訊的介面模塊、含有ADC /DAC 的模擬前端模塊、電源提供和功耗管理模塊,對於一個無線SoC還有射頻前端模塊、用戶定義邏輯(它可以由FPGA 或ASIC實現)以及微電子機械模塊,更重要的是一個SoC 晶元內嵌有基本軟體(RDOS或COS以及其他應用軟體)模塊或可載入的用戶軟體等。系統級晶元形成或產生過程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1) 基於單片集成系統的軟硬體協同設計和驗證; 2) 再利用邏輯面積技術使用和產能佔有比例有效提高即開發和研究IP核生成及復用技術,特別是大容量的存儲模塊嵌入的重復應用等; 3) 超深亞微米(VDSM) 、納米集成電路的設計理論和技術。 SoC設計的關鍵技術 具體地說, SoC設計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匯流排架構技術、IP核可復用技術、軟硬體協同設計技術、SoC驗證技術、可測性設計技術、低功耗設計技術、超深亞微米電路實現技術等,此外還要做嵌入式軟體移植、開發研究,是一門跨學科的新興研究領域。圖1是SoC設計流程的一個簡單示意圖。 (圖一)
技術發展
集成電路的發展已有40年的歷史,它一直遵循摩爾所指示的規律推進,現已進入深亞微米階段。由於信息市場的需求和微電子自身的發展,引發了以微細加工(集成電路特徵尺寸不斷縮小)為主要特徵的多種工藝集成技術和面向應用的系統級晶元的發展。隨著半導體產業進入超深亞微米乃至納米加工時代,在單一集成電路晶元上就可以實現一個復雜的電子系統,諸如手機晶元、數字電視晶元、DVD 晶元等。在未來幾年內,上億個晶體管、幾千萬個邏輯門都可望在單一晶元上實現。 SoC (System - on - Chip)設計技術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半導體工藝技術的發展,IC設計者能夠將愈來愈復雜的功能集成到單矽片上, SoC正是在集成電路( IC)向集成系統( IS)轉變的大方向下產生的。1994年Motorola發布的FlexCore系統(用來製作基於68000和PowerPC的定製微處理器)和1995年LSILogic公司為Sony公司設計的SoC,可能是基於IP( IntellectualProperty)核完成SoC設計的最早報導。由於SoC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設計積累,顯著地提高了ASIC的設計能力,因此發展非常迅速,引起了工業界和學術界的關注。 SOC是集成電路發展的必然趨勢,1. 技術發展的必然2. IC 產業未來的發展。
技術特點
半導體工藝技術的系統集成 軟體系統和硬體系統的集成 SoC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因而創造其產品價值與市場需求: 降低耗電量 減少體積 增加系統功能 提高速度 節省成本
設計的關鍵技術
具體地說, SoC設計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匯流排架構技術、IP核可復用技術、軟硬體協同設計技術、SoC驗證技術、可測性設計技術、低功耗設計技術、超深亞微米電路實現技術等,此外還要做嵌入式軟體移植、開發研究,是一門跨學科的新興研究領域。
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
當前晶元設計業正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系統晶元SoC已經成為IC設計業界的焦點, SoC性能越來越強,規模越來越大。SoC晶元的規模一般遠大於普通的ASIC,同時由於深亞微米工藝帶來的設計困難等,使得SoC設計的復雜度大大提高。在SoC設計中,模擬與驗證是SoC設計流程中最復雜、最耗時的環節,約占整個晶元開發周期的50%~80% ,採用先進的設計與模擬驗證方法成為SoC設計成功的關鍵。SoC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基於SoC開發平台,基於平台的設計是一種可以達到最大程度系統重用的面向集成的設計方法,分享IP核開發與系統集成成果,不斷重整價值鏈,在關注面積、延遲、功耗的基礎上,向成品率、可靠性、電磁干擾(EMI) 雜訊、成本、易用性等轉移,使系統級集成能力快速發展。 所謂SoC技術,是一種高度集成化、固件化的系統集成技術。使用SoC技術設計系統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把整個應用電子系統全部集成在一個晶元中。在使用SoC技術設計應用系統,除了那些無法集成的外部電路或機械部分以外,其他所有的系統電路全部集成在一起。
與應用概念
1.系統功能集成是SoC的核心技術 在傳統的應用電子系統設計中,需要根據設計要求的功能模塊對整個系統進行綜合,即根據設計要求的功能,尋找相應的集成電路,再根據設計要求的技術指標設計所選電路的連接形式和參數。這種設計的結果是一個以功能集成電路為基礎,器件分布式的應用電子系統結構。設計結果能否滿足設計要求不僅取決於電路晶元的技術參數,而且與整個系統PCB版圖的電磁兼容特性有關。同時,對於需要實現數字化的系統,往往還需要有單片機等參與,所以還必須考慮分布式系統對電路固件特性的影響。很明顯,傳統應用電子系統的實現採用的是分布功能綜合技術。 對於SoC來說,應用電子系統的設計也是根據功能和參數要求設計系統,但與傳統方法有著本質的差別。SoC不是以功能電路為基礎的分布式系統綜合技術。而是以功能IP為基礎的系統固件和電路綜合技術。首先,功能的實現不再針對功能電路進行綜合,而是針對系統整體固件實現進行電路綜合,也就是利用IP技術對系統整體進行電路結合。其次,電路設計的最終結果與IP功能模塊和固件特性有關,而與PCB板上電路分塊的方式和連線技術基本無關。因此,使設計結果的電磁兼容特性得到極大提高。換句話說,就是所設計的結果十分接近理想設計目標。 2.固件集成是SoC的基礎設計思想 在傳統分布式綜合設計技術中,系統的固件特性往往難以達到最優,原因是所使用的是分布式功能綜合技術。一般情況下,功能集成電路為了滿足盡可能多的使用面,必須考慮兩個設計目標:一個是能滿足多種應用領域的功能控制要求目標;另一個是要考慮滿足較大范圍應用功能和技術指標。因此,功能集成電路(也就是定製式集成電路)必須在I/O和控制方面附加若干電路,以使一般用戶能得到盡可能多的開發性能。但是,定製式電路設計的應用電子系統不易達到最佳,特別是固件特性更是具有相當大的分散性。 對於SoC來說,從SoC的核心技術可以看出,使用SoC技術設計應用電子系統的基本設計思想就是實現全系統的固件集成。用戶只須根據需要選擇並改進各部分模塊和嵌入結構,就能實現充分優化的固件特性,而不必花時間熟悉定製電路的開發技術。固件基礎的突發優點就是系統能更接近理想系統,更容易實現設計要求。 3.嵌入式系統是SoC的基本結構 在使用SoC技術設計的應用電子系統中,可以十分方便地實現嵌入式結構。各種嵌入結構的實現十分簡單,只要根據系統需要選擇相應的內核,再根據設計要求選擇之相配合的IP模塊,就可以完成整個系統硬體結構。尤其是採用智能化電路綜合技術時,可以更充分地實現整個系統的固件特性,使系統更加接近理想設計要求。必須指出,SoC的這種嵌入式結構可以大大地縮短應用系統設計開發周期。 4.IP是SoC的設計基礎 傳統應用電子設計工程師面對的是各種定製式集成電路,而使用SoC技術的電子系統設計工程師所面對的是一個巨大的IP庫,所有設計工作都是以IP模塊為基礎。SoC技術使應用電子系統設計工程師變成了一個面向應用的電子器件設計工程師西叉歐。由此可見,SoC是以IP模塊為基礎的設計技術,IP是SoC應用的基礎。 5.SoC技術中的不同階段 用SoC技術設計應用電子系統的幾個階段如圖1所示。在功能設計階段,設計者必須充分考慮系統的固件特性,並利用固件特性進行綜合功能設計。當功能設計完成後,就可以進入IP綜合階段。IP綜合階段的任務利用強大的IP庫實現系統的功能IP結合結束後,首先進行功能模擬,以檢查是否實現了系統的設計功能要求。功能模擬通過後,就是電路模擬,目的是檢查IP模塊組成的電路能否實現設計功能並達到相應的設計技術指標。設計的最後階段是對製造好的SoC產品進行相應的測試,以便調整各種技術參數,確定應用參數。
Ⅳ http代理和sochs代理有什麼區別
在URL前加復https://前綴表明是用SSL加密的。 你的制電腦與伺服器之間收發的信息傳輸將更加安全。 Web伺服器啟用SSL需要獲得一個伺服器證書並將該證書與要使用SSL的伺服器綁定。 http和https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連接方式,用的埠也不一樣,前者是80,後者是443。http的連接很簡單,是無狀態的,... HTTPS協議是由SSL+HTTP協議構建的可進行加密傳輸、身份認證的網路協議 要比http協議安全
Ⅵ 廣汽豐田soc是什麼意思
豐田有一個toyota -voc soc 標准汽車及零部件材料成分中的soc有害物質(鉛、汞、鎘和六價鉻等)車內空氣污染物(voc)對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嚴格管理。據悉,VOC 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對大氣的污染和對人身體健康(如車內環境)的危害,如苯系物、甲醛都屬於可疑致癌物,即使是少量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廣州豐田採用水溶性塗料及改進對剩餘塗料的回收方式,大大降低了甲苯、二甲苯在塗料及稀釋劑中的含量,減少了VOC的排放,達到了世界同行業領先水平的20.0g/㎡。 此外,在地下滲透的管理上,廣州豐田非常注重防止污染物滲透地下的管理,在項目建設前對土壤狀況進行檢測,在工廠建設時盡量避免對土壤帶來的污染,架空所有可發生污染的輸送管道,防止污染土壤事故的發生。同時廣州豐田對有毒、有害化學品的控制相當嚴格,在防止滲透污染方面都作了相當嚴格的措施。而在廢氣管理方面,針對汽車生產過程中塗裝噴塗廢氣、焚燒廢氣、焊接煙塵等生產廢氣,廣州豐田專門投入設置了塗裝除漆霧設備、焚燒爐(RTO)設備、除塵器等設備。及時地處理生產過程中的廢氣,減少對員工健康的損害,並有效集中處理廢氣。焊裝車間內採用先進的除塵設備,對於0.5微米大小的粉塵顆粒的去除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最後是廢棄物的管理。廣州豐田廢棄物主要分三大類:危險廢棄物、可回收廢棄物、不可回收廢棄物。交有資質的回收公司進行最終的焚燒、填埋處理,可回收的廢棄物經清洗、過濾、等工序後進行再利用。以零填埋量為目標,推進節能,資源再利用的活動;配備廢棄物分類場。
Ⅶ COC證書是什麼證書
COC 證書是很多國家的要求,出口沙特、伊朗等中東地區的貨物,進口國海關需要進口商提供經承認的國際認證公司對該批貨物出具的符合性證書(COC,certificate of conformance). 其中SASO規定,進口貨物必須要有COC清關證書。
(7)soc認證擴展閱讀
COC 全名 CARRIER OWNER CONTAINER,是 承運人自備箱 的意思。相對應的,有SOC 全名 SHIPPER OWNER CONTAINER 是 貨主自備箱 的意思。
FOB(Free On Board),也稱「船上交貨價」 ,是國際貿易中常用的貿易術語之一。按離岸價進行的交易,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應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隻,並及時通知買方。貨物在裝運港被裝上指定船時,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CIP: 即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的英文縮寫,中文含義為「運費、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使用該術語,賣方應自費訂立運輸契約並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
負責辦理保險手續並支付保險費。在辦理貨物出口結關手續後,在指定的裝運地點將貨物交由承運人照管,以履行其交貨義務。
EXW: 即 「EX Works 的英文縮寫,其中文含義為「工廠交貨(指定的地點)」。使用該術語,賣方負責在其所在處所(工廠、工場、倉庫等)將貨物置於買方處置之下即履行了交貨義務。
FAS: 即"Free Alongside Ship" 的英文縮寫,中文含義為「船邊交貨(指定裝運港)」。使用該術語,賣方負責在裝運港將貨物放置碼頭或駁船上靠近船邊,即完成交貨。eliv
Ⅷ 貨代中SOC和COC是什麼意思
行內4年回復僅供參考;
COC 證書是很多國家的要求,出口沙特、伊朗等中東地區的貨物,進口國海內關需要進口商容提供經承認的國際認證公司對該批貨物出具的符合性證書(COC,certificate of conformity). 其中SASO規定,進口貨物必須要有COC清關證書。
SOC 是自有箱 就是客戶不用船公司的箱子 自己出箱子運輸
兩個概念完全不一樣的
Ⅸ 英語專業關於翻譯方面有什麼證書可以考
1、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CATTI)。
CATTI是目前含金量最高的翻譯類證書,評職稱可以起到作用。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簡稱人事部)主辦,是對參試人員口譯或筆譯方面的雙語互譯能力和水平的認定。
三級,非外語專業本科畢業、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或外語大專畢業生水平,並具備一定的口筆譯實踐經驗;
二級,非外語專業研究生畢業或外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水平,並具備3-5年的翻譯實踐經驗;
一級,具備8-10年的翻譯實踐經驗,是某語種雙語互譯方面的行家。
考試分7個語種,分別是英、日、法、阿拉伯、俄、德、西班牙等語種;
四個等級,即:資深翻譯;一級口譯、筆譯翻譯;二級口譯、筆譯翻譯;三級口譯、筆譯翻譯。其中資深翻譯通過評審方式取得,一級口筆譯翻譯通過考試與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取得,二、三級口筆譯翻譯通過考試方式取得。
兩大類別,即:筆譯、口譯,口譯又分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兩個專業類別。
2、上海外語口譯證書考試(SIA)。
由上海市委組織部、人事部、教育部聯合舉辦,考點為上海,對應水平分為英高、英中、日語口譯。英語高級,具有大學英語六級或同等英語能力水平;英語中級,具有大學英語四級或同等英語能力水平;日語口譯,相當於日語能力考試二級水平。
考核語種:英語、日語
費用:英語高級口譯筆試、口試各210元;英語中級口譯筆試、口試各180元;
翻譯證書中,含金量最高的是人事局的CATTI(翻譯專業資格考試),其次上海的口筆譯資格考試,適合職場白領。
3、全國商務英語翻譯資格證書(ETTBL)。
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辦,商務英語專業(包括國際經濟與貿易、對外貿易、金融、國際金融、營銷、國際營銷、國際商務、旅遊管理、電子商務、工商管理等專業)的專科生和本科生。
對商務英語掌握的水平分五個層次,即初級、中級、高級、翻譯師和高級翻譯師。
初級:能在商務往來中進行一般性商務英語交談。能夠勝任涉外企業的員工及同層次的企業外銷人員、賓館接待人員、商場收銀員等。
中級:能在一般性商務會談和商務活動中進行口譯和筆譯。能夠勝任涉外企業的職員及同層次的秘書,辦公室主管等。
高級:能在一般性商務會議和外事商務活動中進行口譯和筆譯。能夠勝任涉外企業主管及同層次的企業經理助理、企業經理等。
翻譯師:能在大型商務會議中進行復雜的口譯和筆譯,並能夠勝任專職商務英語翻譯工作。
高級翻譯師:能在各種國際會議中進行口譯和筆譯。在口譯中能進行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在筆譯中對各種外事商務活動會議的文件及專業性的資料進行筆譯。能夠擔任國際商務會議中各種復雜的筆譯、口譯的工作,並解決商務英語中的一切疑難問題。
4、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考試(CNBECT)。
由國家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學會組織的全國國際商務英語水平認證考試於2006年正式啟動,首次考試時間定為2007年4月,由中國商務部認證。
本考試涵蓋語言和商務兩方面的內容。語言方面測試國際商務環境中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商務方面涉及國際商務中的常見業務,突出國際貿易。
本考試分為三個級別。每年五月第二個星期六、星期日組織一次全國國際商務英語考試(一級)。本考試分筆試(聽力、閱讀、翻譯與寫作)和口試兩個部分,五個項目。
5、聯合國語言人才培訓體系(UNLPP)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簡稱UNITAR)根據聯合國大會1963年12月11日1934號(ⅩⅧ)決議成立於1965年,是聯合國專門專注於培訓和培訓相關研究的機構。
是目前亞太地區唯一由聯合國訓練研究所CIFAL中心認證的國際性語言專業人才培訓認證體系。UNLPP培訓與認證考試將按專業、語種、級別在中國國內和國際范圍內逐步推行,由培訓和認證兩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