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河北著名小吃

河北著名小吃

發布時間: 2021-01-28 17:52:27

㈠ 河北小吃特色

五味河北,五色旅途,出去玩一定要品嘗當地特色小吃,來河北也不例外。河北特色小吃具有濃濃的民間氣息,可以品嘗到原汁原味,沒有華麗加工的淳樸美食。以下就是小編推薦的10種河北小吃大全。

1、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是河北邢台地區的肉食名品,早在1959年就獲得了河北省食品一等獎;1980年,被評為河北肉類名牌食品。1981年被我國商業部評為全國名特優產品。 道口燒雞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齊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雞」。

道口燒雞歷史故事:

清嘉慶年間,一次,嘉慶皇帝巡路過道口,忽聞奇香而振奮,問左右人道:「何物發出此香?」左右答道:「燒雞」。隨從將燒雞獻上,嘉慶嘗後大喜說道:「色、香、味三絕」。從此以後,道口燒雞成了清廷的貢品。張炳的世代子孫,繼承和發展了祖先的精湛技藝,使「義興店」燒雞一直保持著他的獨特風味。此後,道口燒雞便一代一代地傳下來。舊社會,由於官府繁重的苛稅,地方豪強的盤剝,流氓無賴的敲詐,道口燒雞慘遭厄運。解放後,道口燒雞重獲新生,得到了發展。

道口燒雞特點:

邢台道口燒雞,色、香、味、爛被稱為「四絕」,造型美觀完整,色澤淺紅而帶嫩黃,肉質軟爛,味美鮮香,一般可存放2~5日而色味不變,冬季存放時間更長。

2、鞋底兒燒餅

鞋底兒燒餅歷史故事:

鞋底兒燒餅是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的特產。棗強鞋底兒燒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棗強縣城一個叫宋善庄(1895——1969)的人。民國初年,他在縣城老十字街南頭路東的宋家胡同口支爐烤燒餅。當時,他做的燒餅有三種:一種是死面圓形燒餅,外面扣著芝麻,受熱鼓起來形似油炸糕;一種是發面圓形燒餅,不帶芝麻;最後一種是鞋底兒燒餅。

當時鞋底兒燒餅還沒有名氣,賣得不算快。到宋善庄的徒弟江存波時(綽號四麻子),鞋底兒燒餅開始小有名氣。江存波是棗強城西江庄人,早年從其遠房叔叔宋善庄學做燒餅。四十年代中期他也在縣城老十字街開了個燒餅作坊。改革開放後,他從棗強縣大食堂出來單干,在老十字街重操舊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適合夾肉的鞋底兒燒餅開始受到歡迎,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製作工藝:

製作鞋底兒燒餅的設施不是很復雜,但卻有一套獨特的配方和工藝,而且只有純手工製作,才會烤出風味。它所需的主要原料有精粉、麻醬、香油、小茴香、煮肉湯。另外,煮肉需要調料。所用調料用七種中葯配製而成,所用的烤爐分上下二層。

3、邯鄲拽面

拽面,是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家常飯。傳說是由武安傳入,在邯鄲縣西部較流行,採用上等小麥麵粉做成。口味適中,是老少皆宜的美食之一。

拽面製作方法:

和面:和面很關鍵,面和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最後的效果,先用溫水將鹽化開,用溫鹽水一點一點倒入面中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

進入關鍵步驟:就是揣面,將手攥成拳頭去溫鹽水中沾一下,用均勻的力量揣向面團,一下一下。面團折一個邊再一下一下揣,用一樣的力量繼續著同樣的事情,手上沾滿水,再折一邊,繼續同樣的動作,繼續把面狠狠的揣,面光盆光手也光這時面團已經和好了。

醒面:面團醒好了,將面擀成大片狀,切成條,用左右手各拿起面的一端拽長長的就好,盡可能的薄,放入燒開的水中煮熟面條。

打鹵:蔥切丁蒜切片用醬油腌上備用。面團放在一邊醒的工夫可以打個鹵子,將白菜切絲備用,油燒熱快速將蔥蒜倒入,趕緊倒入白菜翻炒,放入鹽、水煮一會。白菜軟了加入雞精即可出鍋。將面條撈出澆上鹵子就大功告成了。

4、蘇橋熏魚

蘇橋鎮北靠大清河,南臨文安窪,是文安的一個重要的水陸碼頭,屬於「魚米之鄉」。勤勞、質朴的大窪人在漫長的摸索中,發明了熏蒸吃魚的方法。熏魚的具體發明時間已無從查考,只是世代流傳至今。

熏魚是一道養生佳餚,溫中補虛,有利濕、暖胃和平肝、祛風等功效。蘇橋熏魚正成為人們旅遊、餐飲的上好佳品,深受人們的親睞。因其歷史久遠、口感鮮美、製作獨特等優點使蘇橋熏魚名聲遠播。

5、永年驢肉灌腸

永年縣驢肉香腸源於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屬傳統小吃。流傳至今,是河北省永年縣的地方風味特產。

中國有句俗語「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以其質高味美被尊為上乘佳品,永年驢肉香腸正是選用精驢肉,剁成肉沫,加以綠豆粉芡、小磨香油、多味名貴佐料,用老湯調製成糊狀,灌入驢腸衣內,紮成小捆,經高溫蒸煮滅菌,最後用果木熏制而成,因此永年驢肉香腸又稱為驢灌腸,驢肉香腸營養豐富,鮮美可口,回味悠長,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6、綠豆咯扎

咯扎是唐山的名食之一,是百姓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來送往的必備之物。在當地,甚至還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說法。咯扎(餎餷)現在在唐山地區民間分布比較廣,灤縣,灤南,樂亭,遵化等地都有,做工灤南縣做的最為正宗,最為普遍,但現在市場上的銷售的咯扎一般很少用綠豆,這樣的成本低但口味不如純綠豆的好吃,要想吃綠豆的就要定做,價格貴一些。

綠豆咯扎製作方法:

大咯扎,是綠豆、雜豆去皮泡水後,用石磨研成漿,加入姜黃調勻,在鍋里攤成薄餅,有鍋蓋那麼大,熟了後就是大各扎。

小各扎的做法和大各扎一樣,最好是用綠豆,或亦可用紅小豆代替,磨成豆面,有時經營者為降低成本會摻雜些澱粉甚至麵粉,這樣各扎的口感及質感就會遜色了。

7、南宮熏菜

南宮熏菜,是南宮具有代表性傳統食品,物美價廉是居家生活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熏菜採用上等的五花肉加入雞蛋、姜、綠豆粉、白糖、鹽、香油調成糊狀裝入腸衣放進配有八角、花椒、肉蔻、桂皮、白芷等二十幾味中草葯的老湯中小火煮制2小時後出鍋,最後在腸衣的外皮塗上香油掛置於果木火上熏制而成。

8、勝芳松花蛋

勝芳松花蛋是河北省特產,具有百年的生產歷史,也稱之為「河北皮蛋」、「變蛋」。

松花蛋個大,色澤好看,蛋白為茶色或琥珀色的膠凍狀,半透明,有松枝花紋;蛋黃為深綠色或五彩色,粘度適宜,濃而不滴、清香撲鼻、味美適口、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吃起來味美清香,涼爽可口,風味獨特,頗有特色。實為贈賓佐酒之佳品。

保健功效:

中醫認為,皮蛋性涼,有滋陰潤燥、潤腸順氣、清熱止渴的作用。可緩解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目赤耳鳴、鼻腔熱烘、便秘、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上火」症狀。而且松花皮蛋還可以用來做成冷盤,不僅營養豐富還能幫助清火開胃,是夏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健康菜餚。

9、正定馬家雞

1901年12月31日,因八國聯軍進犯北京而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後及光緒皇帝還京途中,駐蹕正定。在正定行宮的三天逗留期間,除了游覽正定府的眾多名勝古跡外,還遍嘗了各色風味名吃。其中對百年老字型大小馬家鹵雞贊不絕口,稱其香、鮮、嫩,對味又好吃。馬家鹵雞一度成為貢品,名聲大振。

煮好的鹵雞黃里透紅、顏色鮮亮,雞皮油光平展,不破皮、不脫骨、不塞牙、不膩口,久食不厭,老幼皆喜。 有獨特的產品特徵,色、香、味、型區別於其它雞種。在正定第六代傳人馬學中時代,既保持了傳統工藝,又自主創新了鹵雞翅、鹵雞爪、鹵雞胗等系列產品。

10、三河豆片兒

「三河豆片兒」始創於宋,盛名於清。相傳清康熙年間,廉吏彭鵬任三河知縣六年,對「三河豆片兒」情有獨鍾,每飯必食,尤喜三河城南中門庄人稱「豆片兒張」做的豆片兒,並親赴其家中私訪,見張老漢老兩口無兒無女,起早貪晚,推磨破豆做漿,甚是辛苦,便將懲治一賣面商罰得的50兩白銀送給「豆片兒張」買一毛驢拉磨,二老感激涕零,民眾更是傳為佳話。

食用方式:

「三河豆片兒」可直接食用(豆片卷大蔥),亦可做佐餐菜餚,可涼拌,可熱炒。將豆片切成絲,分別與蔥絲、黃瓜絲、菜心、香菜等配成各式冷盤;與尖椒、白菜、黃瓜等爆炒成各式熱菜;還可做蒸肉、燉肉、熬肉、扣肉等肉食菜餚的輔菜或墊底菜。總之,「三河豆片兒」做主菜時其味獨樹一幟,做輔菜時不奪其主,與主味相諧。

㈡ 河北的有名小吃是什麼

腌面、李連貴熏肉大餅、驢肉火燒、四條包子、烙糕子、蕎面河漏、棋子燒餅、承回德驢打滾兒、高碑店豆腐絲答 塌菇菜燒豆腐 紅燒涼粉 唐山蝦醬 一簍油水餃 博愛漿面條 南沙餅 老槐樹燒餅
笑口常開 杏仁露等
望採納

㈢ 河北省特色小吃有那些

蔚縣八大碗 是蔚縣的傳統名餚顧名思義八大碗即指席上的主要菜餚數量一般為絲子雜燴、炒肉、酌蒸肉、虎皮丸子、塊子雜燴、渾煎雞、清蒸丸子、銀絲肚等八類。八大碗有葷有素烹飪精細鮮美可口是當地宴賓會客的名餚。
冀州燜餅 據史料記載明朝時期燜餅始於冀州。舊時冀州有一個傳統叫做「幼而讀書長而經商」。一些聰明的冀州餐飲人跟隨著經商的熱潮先後在北京、天津等地設立了冀州館使「冀州燜餅」落戶並逐漸成名。 後來冀州傅官村人劉立平秉承冀州燜餅的傳統工藝把這一傳統食品提升到一個新檔次。他做的燜餅色澤黃亮、勁道松軟、不粘不連、滋味醇厚、香氣撲鼻並且還有素燜餅、肉燜餅、黃菜即雞蛋燜餅、鴛鴦燜餅一盤兩樣等多個品種。解放後劉立平的傳人楊站長在碼頭李供銷社飯店做廚師1966年還為視察地震災區的周總理做過燜餅。楊站長的徒弟馬丙樹長期主灶冀州湖賓樓飯庄用冀州燜餅先後招待過來自俄羅斯、美國、日本、以色列等21個國家的客商被河北省勞動廳授予「業務技術能手」稱號。

㈣ 河北有什麼著名的小吃

河北省民風儉朴,飲食不尚奢華,講求的是實惠。風味菜點有三大流派:冀中南以保定為代表,選料以山貨和白洋淀魚蝦蟹為主,重色香,重套湯。塞外以承德為代表,善烹宮廷菜及山珍野味(但禁忌牛、兔),講究造型與裝菜器皿。京東以唐山為代表,以烹制鮮活海產見長,口味清淡,配以唐山瓷盛器,別具風格。河北風味小吃也頗具特色,麵食品種多,有一簍油水餃、金絲雜面、杠打面和驢肉火燒等。

鮮花玫瑰餅:用玫瑰花製作點心,在承德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每當康熙來避暑山莊或去圍場打獵時,都把此餅作為專用食品享用,後來傳至民間成為端午應節食品。以承德產鮮玫瑰花,配以白糖、桃仁、瓜仁、青紅絲、香油作餡;和面作皮,包餡成餅,中心綴以香菜葉,葉邊列印紅花,入爐烤熟。成品造型美觀,色澤鮮艷,酥脆綿軟,香甜可口,有玫瑰花的香氣。

槐茂醬菜:保定槐茂醬園所產醬菜選料上乘,腌制工藝精良,風味獨特,慈禧太後曾賜名「太平菜」。槐茂醬菜歷史悠久、營養豐富、色澤鮮艷、質地脆嫩、味美甜潤、醬香濃郁,已有四十多個品種,如什錦醬菜、醬包瓜、醬苤藍絲、醬萵筍、醬三仁、醬黃瓜、糖蒜、蝦油瓜等都是名產品。不僅暢銷全國各地,而且遠銷日本、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笑口常開:這道菜是用金絲小棗和白糖製成,先把棗核去掉,再把和著面的糖塞進去蒸熟。吃起來,糖是甜的,棗是甜中略酸的,混在嘴裡的感覺一如初戀,發自內心的甜蜜。

白肉罩火燒:將鮮豬正肋或前夾心肉切方塊,加桂皮、花椒、大料、姜蒜、白芷、丁香、小茴等多種調料,煮至熟軟切為薄片。將特製多層火燒按層撕成雲彩片,再將肉片、蔥段放在碗里,上面覆蓋撕好的火燒片,用沸騰的肉湯反復罩澆至透為止。這時候盛上少量鮮湯,放白醬油,就著甜蒜、什錦小菜吃。那真是肉鮮、味香、湯清、餅柔,別有一番情趣。

驢肉火燒: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可見驢肉的地位。走在滄州的街頭經常見到的就是河間驢肉火燒,經過慢火細燉加上師傅們的配料,然後將燒餅一分為二,把驢肉切片和作料夾起來,您就慢慢享用吧。

棋子饒餅:鮮豬肉與香油調餡;油、水和面作皮;豬油、精粉作酥。經裹酥、擀片、卷條、揪團、包餡、烘烤而成。外形如棋子,表層附芝麻,中間夾肉餡。色澤淡黃,小巧玲瓏,酥軟清香。

郭八火燒:由店主郭致忠(乳名郭八)創制。以麵粉、食油、調味品等,經燙面、成團、擀薄、加料、卷合、烘烤而成。層多且薄(均為25~30層),金黃油亮,呈石榴子狀,皮酥里勁,焦香可口。已有100年製作歷史。

本齋清真肉餅:羊肉絞碎伴入調料作餡,用麵皮包餡成餅烙制。皮薄如紙,隔皮見餡,滋味鮮美,肥而不膩。

白運章包子:回族麵食廚師白運章創制。鮮牛內絞餡,拌以多種調料、佐料、切碎擠乾的菜料,麵粉作皮,包餡,蒸熟。皮薄、邊窄、餡大、油香、形美,隔皮見餡,由餡成丸,入口噴香。已有70餘年製作歷史。

一簍油水餃:鮮豬肉絞餡,拌以時令蔬菜,配各種調料,用老肉湯打勻;和面作皮,包餡成餃煮熟。皮薄見餡,餡抱成丸,油水充盈,味鮮肉嫩。已有40餘年製作歷史。

煎碗坨:承德盛產蕎麥,用蕎麥面、綠豆粉、五香面、花椒面等製做的碗坨,營養豐富、酸辣鮮香、潤滑筋道,吃起來別具風格,是經濟實惠的大眾化食品,也是承德地區傳統小吃,已有二百多年歷史。

南沙餅:又名八溝糖餅。以白糖、青紅絲、瓜子仁、核桃仁及調料作餡,以麵粉、養麥粉和面,包餡成型,烙制而成。酥脆、香甜、爽口,清康熙帝至平泉圍獵,食而贊之,遂為貢品。已有500餘年製作歷史。

血餡餃:將雞血凝固後切細末,加上切爛的蝦米、白菜、胡蘿卜、木耳、香菜等調和成餡,包成餃子上屜蒸熟,滋味鮮美,是一種經濟的民間吃食。

㈤ 河北有什麼好吃的特色小吃

河北特色小吃

石家莊:抓炒全魚

從傳統菜的角度看,石家莊太年輕了,年輕得沒有自己的特色,所謂的石家莊菜,其實就是吸收了京、魯等地菜系特點,再加以創新而成。本地菜里有一道抓炒全魚頗見石家莊人的這種「胸襟」。抓炒全魚用的是大鯉魚,精彩之處在於刀功。端盤上桌,一盤菜就佔去三分之一桌面,好吃又有氣氛。

秦皇島:清蒸海鮮

到秦皇島去自然要大啖海鮮,當地人喜歡清蒸海鮮,不管是螃蟹、蝦還是蛤,放上水,清蒸,吃的時候蘸點姜醋汁,那個鮮!吃海鮮是有季節的,螃蟹一年兩季,四月底開始吃皮皮蝦,當然也可以不論季,吃養殖的,在秦皇島人眼裡那就不叫海鮮了。近年來燒烤海鮮開始流行,有一種小雜魚叫青皮子,細長,脊背那兒有點青,不能炒著吃,只能烤著吃,有味道而且特便宜,當季的時候5元錢可買兩斤、兩斤半。

承德:萬字扣肉

這是一道宮廷菜,現在成了壽辰名菜,作法是將紅燒豬肉切成3.3厘米見方小塊,用小刀逐個將肉塊由外及內,依方形繞圈向肉塊中心呈「萬」字型,不可使之分離,然後皮朝下,擺在蒸碗內,加高湯、佐料,上籠蒸2小時,取出扣盤,澆上高湯,肥頭勾芡即成。

唐山:醬汁瓦塊魚

河北風味包括三大流派,冀中南派、宮廷塞外派、京東沿海派。

㈥ 河北特色美食小吃大全

河北特色美食小吃大全。我就知道一個。驢肉火燒。

㈦ 保定最著名的小吃是什麼

驢肉火燒、定州燜子、手掰腸、骨渣丸子、高碑豆腐絲。

1、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是流行於華北地區的著名小吃,主要有起源於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的漕河驢肉火燒和河北省滄州市的河間驢肉火燒。把熟驢肉夾到火燒里食用,火燒口感酥脆,驢肉肥而不膩,回味醇厚。

2、定州燜子

定州燜子是河北定州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精選的瘦肉加些許肥肉,和山葯粉和一起,用肉湯熬制,然後蒸熟。

3、手掰腸

定州人只管它叫腸子,但流傳到國內其他地方的時候更名為了手掰腸。腸肉色澤透紅養眼,肉質肥美軟嫩。吃一口,濃郁的香味、細潤的感覺占滿了口腔,飽滿厚實,不由人心滿意足、沉溺其中。

4、骨渣丸子

骨渣丸子在蠡縣民間廣為流傳,此菜在傳統製作丸子的基礎上加入脆骨,在豐富口感的的同時又增加了營養,脆骨的含鈣量及高,對人體缺鈣的人群有一定的輔助療效,成菜色澤紅亮.

5、高碑店豆腐絲

被人譽為「豆腐筋」的高碑店豆腐絲,以其濃郁的香味,乳黃的色澤,勻稱的條股而成為獨具一格的地方名吃。

(7)河北著名小吃擴展閱讀:

1、保定,古稱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今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

2、清代,保定為直隸省省會,是直隸總督駐地 ,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間,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及中國的區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國成立後也兩度為河北省省會。保定也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

3、保定市總面積22190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下轄5個市轄區、15個縣,4個縣級市(定州為省直管試點),設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全市常住總人口1149萬人。保定市擁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17所高校。2016年,完成生產總值3435.3億元(含定州)。

㈧ 河北有什麼特色美食

1、大慈閣香油

大慈閣香油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大慈閣禪院內的版香油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權,在乾隆皇帝途經保定時,因機緣際會,大慈閣香油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用膳食。

2、大慈閣素麵

大慈閣素麵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原產自河北省保定市大慈閣禪院的齋堂,距今已有八百年歷史。大慈閣素麵屬於佛素范疇,即寺廟里的素齋,注重清淡、善巧。



3、大慈閣醬菜

大慈閣醬菜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大慈閣醬菜歷史悠久。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大慈閣醬菜被乾隆皇帝品嘗後大加贊賞,遂欽點大慈閣醬菜為御用膳食。

4、白肉罩火燒

白肉罩火燒,是保定的名吃之一,在中華旅行社出版的《中華小吃》中,它赫然醒目。它還是保定名樓義春樓的主要名吃之一。

5、白運章包子

白運章包子是1919年白運章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白運章包子曾與天津狗不理包子並列被子譽為名優產品,受到省市領導的題詞表彰,並獲得百年老字型大小。其特點是餡大皮薄,口感好,用料講究,風味獨特,是老保定包子的代表。


㈨ 河北都有哪些特色小吃

保定白運章包子、南沙餅產地。白肉罩火燒 。

一、保定白運章包子;產地:河北省保定市

1)簡介:白運章包子鋪是名聲遐邇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創建於1919年,是白運章師傅以自已的名字開設的一家包子鋪。1958年,在全國大中城市包子質量評比中,白運章包子與天津「狗不理」包子雙雙奪魁。

2)製作方法:白運章包子由回族麵食廚師白運章創制。包子以鮮牛肉澆餡,拌以多種調料、佐料、切碎擠乾的菜料,麵粉作皮,包餡,蒸熟。皮薄、邊窄、餡大、油香、形美,隔皮見餡,由餡成丸,入口噴香。包子的特點是皮薄有筋道,肉餡鮮香,回味無窮。

3)包子歷史:「白運章」包子鋪1924年開業,鋪名是白運章用自己的姓名起的,近一個世紀以來,包子鋪歷經了火災、業主更人、公私合營、變更字型大小、拆遷鋪址,盡管一路風雨飄搖,沉淪再起,依然表現出了其強大的生命力。在古城提起白運章包子就如同在天津提起「狗不理」一樣婦孺皆知,遠近聞名。1980年白運章包子又被評為河北省優質風味食品名牌產品。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