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楷書作品
❶ 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及其作品有哪些
著名書法家有王羲之、黃庭堅、顏真卿、鍾繇、柳公權等。
一、王羲之
1、人物簡介
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2、代表作介紹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
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並揮寫了一篇《蘭亭集序》。
唐太宗對他推崇備至,曾親撰《晉書》中的《王羲之傳論》,推頌為「盡善盡美」。還將臨摹本分賜貴威近臣,並以真跡殉葬。
二、黃庭堅
1、人物簡介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
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2、代表作介紹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並行書,墨跡紙本,縱32.8厘米 橫219.2厘米,全文計29行,153字。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松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稱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
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在此過夜,聽松濤而成韻。
三、顏真卿
1、人物簡介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
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2、代表作介紹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是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由當時的文人岑勛撰文、書法家徐浩題額、書法家顏真卿書丹、碑刻家史華刻石而成,是楷書書法作品。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滿行六十六字,內容主要記載了西京龍興寺禪師楚金創建多寶塔之原委及修建經過。整體秀美剛勁,清爽宜人,有簡潔明快,字字珠璣之感。用筆豐厚遒美,腴潤沉穩。
橫細豎粗,對比強烈;起筆多露鋒,收筆多鋒,轉折多頓筆。結體嚴謹道密,緊湊規整,平穩勻稱,又碑版精良,存字較多,學顏體者多從此碑下手,入其堂奧。
四、鍾繇
1、人物簡介
鍾繇(yáo)(151年-230年),字元常。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鍾繇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人都曾經潛心鑽研其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鍾王」。
2、代表作介紹
又名《戎路表》、《戎輅表》,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鍾繇六十八歲時寫。內容為得知蜀將關羽被殺的喜訊時寫的賀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鍾書面貌的一帖。《宣和書譜》說:「楷法今之正書也,鍾繇《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
五、柳公權
1、人物簡介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中期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
2、代表作介紹
《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是唐會昌元年 (841年)由時任宰相的裴休撰文,書法家柳公權書丹而成,為楷書書法作品。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敘大達法師在德宗、順宗、憲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紀念大達法師之事跡而告示後人。其結體緊密,筆法銳利,筋骨外露,陽剛十足,字跡如刀刻一般,且筆畫粗細變化多端,風格特點顯著。
《玄秘塔碑》為柳公權書法創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標志著「柳體」書法的完全成熟,歷來被作為初學書法者的正宗範本,對後世影響深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書法家
❷ 楷書最出名的書法家及代表作品。
抄唐朝歐陽詢(歐體) :其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世稱「唐人楷書第一」,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
唐朝顏真卿(顏體) :其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世稱「顏體」,代表作《多寶塔碑》。
唐朝柳公權(柳體) :其楷書清健遒勁,結體嚴謹,筆法精妙,筆力挺拔,世稱「柳體」,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
元朝趙孟頫(趙體) :其楷書圓潤清秀,端正嚴謹,又不失行書之飄逸娟秀,世稱「趙體」,代表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❸ 顏真卿的代表作
《顏勤禮抄碑》、《麻姑仙壇記》、《祭侄文稿》、《爭座位帖》、《東方朔畫贊》等。
1、《顏勤禮碑》
唐顏真卿撰文書丹,自署立於大歷十四年(779年)。楷書,碑文一通。殘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環刻,存書三面。碑陽19行,碑陰20行,行38字。
2、《麻姑仙壇記》
唐顏真卿麻姑仙壇記是顏真卿楷書碑文代表作品。碑文蒼勁古樸,骨力挺拔,線條粗細變化趨於平緩,筆畫少波折,用筆時出「蠶頭燕尾」,多有篆籀筆意。《麻姑仙壇記》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典範之作,是我們學習楷書的優秀範本之一。
3、《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稱為《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於唐乾元元年(758年)創作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4、《爭座位帖》
《爭座位帖》亦稱《論座帖》、《與郭僕射書》,為顏真卿行草書精品,唐廣德二年(公元764)顏真卿寫給定襄王郭英義的書信手稿。行草書,傳有七紙,約64行古詩。
5、《東方畫贊碑》
《東方畫贊碑》晉夏侯湛撰,顏真卿書,(碑陰)顏真卿撰並書及題額。宋拓唐東方畫贊碑是宋代的一件拓本,現藏於故宮博物館。
❹ 有名的小楷作品有那些
趙孟頫的 《六體千字文》、《四體千字文》《洛神賦並序》、《汲黯傳》、《膽專巴碑》、《屬歸去來辭並序》、《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感應詩並序》、《秋聲賦》、《跋王羲之丙舍帖》、《玄妙觀重修三門記》《中峰和尚詩》、《三門記》、《福神觀記》、《妙嚴寺記》、《蘇軾古詩》、《壽春堂記》、《急就章》等。
繪畫有:《人馬圖》、《浴馬圖》、《紅衣羅漢》、《調良圖》、《鵲華秋色圖》、《重漢疊嶂圖》、《雙松平遠圖》、《秋郊飲馬圖》、《人騎圖》、《玄真觀圖》、《三教圖》、《軒轅問道圖》、《松石老子圖》、《溪山仙館圖》、《玄元十子圖》等。
著有《尚書注》、《琴原》、《樂原》、《松雪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等。
❺ 楷書四大家的代表作分別是
抄1、唐歐陽詢(歐體),代襲表作:《九成宮醴泉銘》。
2、唐顏真卿(顏體),代表作:《多寶塔碑》。
3、唐柳公權(柳體),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
4、元趙孟頫(趙體),代表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5、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❻ 我國最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
1、王羲之,其作《蘭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
2、顏真卿,在書法史上,顏真卿是繼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廣收博取,一變古法,自成一種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顏體」,對後世影響巨大。
顏體奠定了他在楷書史上千百年來不朽的領軍地位。
3、趙孟頫,趙孟頫是一位氣貫古今的書畫大家,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
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趙孟頫的這首題畫詩已成為我國書畫界的座右銘。
鑒於趙孟頫在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
4、柳公權,在我國的書法史上,有一位擅長楷書,以骨力清勁著稱於世的大家,這就是為人所熟知的柳公權。
柳公權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荊棘編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頭上去摘取的。他善於吸取書藝大家的智慧與成果,變化成自己一家書藝。柳公權從顏真卿處接過楷書的旗幟,自創「柳體」,豎起了一座巍峨豐碑。人們瞻仰這豐碑時,景行仰止,重其書,慕其人,故書與人並垂不朽。
5、王獻之,王獻之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為代表,其行書以《鴨頭丸帖》最著。草書名作《中秋帖》,列為清內府「三希帖」之一。
6、蘇軾,蘇軾有著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皆有精湛的造詣。他是中國傑出的文豪,是北宋文壇領袖,建樹了多方面的文學業績。散文與歐陽修並稱「蘇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的行書與黃庭堅的清勁、蔡襄的溫淳婉媚不同,而是筆墨豐肥圓潤、渾厚爽朗;因其修養廣博,故「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天真平淡,格調俊逸,以氣韻見勝。其作《黃州寒食帖》用筆渾厚遒逸、跌宕多變,富有情感,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6、董其昌,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禪理、精鑒藏、工詩文、擅書畫及理論。他是海內文宗,執藝壇牛耳數十年,是晚明最傑出、影響最大的書畫家。
董其昌的繪畫長於山水,注重師法傳統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調,講究筆致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畫史繪要》評價道:「董其昌山水樹石,煙雲流潤,神氣俱足,而出於儒雅之筆,風流蘊藉,為本朝第一。」董其昌的繪畫對明末清初的畫壇影響很大,並波及到近代畫壇。
在康熙、雍正之際,他的書法影響之深,是其他書法家所無法比擬的。
8、張旭,工詩書,草楷俱佳尤長草書。他的草書,名噪當代,影響後世,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時與李白詩,裴文劍舞稱「三絕」,被後世譽為「草聖」.
9、米芾,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於一身,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於法度。
米芾平生於書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古代大師的用筆、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學書在傳統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少時苦學顏、柳、歐、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實的基本功。
10、懷素,以「狂草」名世。懷素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刻苦臨池,采蕉葉練字,木板為紙,板穿葉盡,禿筆成冢,其後筆走龍蛇,滿紙雲煙,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法度具備。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❼ 中國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是誰個有哪些代表作品
唐朝的歐陽詢、唐朝的顏真卿、唐朝的柳公權、元朝的趙孟頫。
1、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
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於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
2、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 、司徒顏杲卿從弟。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顏真卿登進士第,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後因得罪權臣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世稱「顏平原」。
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率義軍對抗叛軍。後至鳳翔,被授為憲部尚書。唐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
興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曉諭叛將李希烈,凜然拒賊,終被縊殺。他遇害後,嗣曹王李皋及三軍將士皆為之痛哭。追贈司徒,謚號「文忠」。
代表作有《多寶塔碑》《勸學詩》《顏勤禮碑》《祭侄文稿》等。
3、柳公權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中期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
柳公權二十九歲時進士及第,早年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並入李聽幕府。於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書,長在朝中。
共歷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權去世,年八十八。獲贈太子太師。
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
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
代表作有《伏審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
4、趙孟頫
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鉅夫舉薦,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
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晚年逐漸隱退,後借病乞歸。至治二年(1322年),趙孟頫逝世,年六十九。
代表作有《松雪齋文集》《秋郊飲馬圖》《秀石疏林圖》《松石老子圖》等。
(7)著名楷書作品擴展閱讀:
四大家的字體:
1、歐體
歐體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創作的一種楷書字體,其特點是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既欹側險峻,又嚴謹工整。欹側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
2、顏體
唐書法家顏真卿的字體風格。其書法初學 褚遂良 ,後學張旭筆法,正楷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鬱勃。古法為之一變,世稱「顏體」。
3、柳體
柳體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4、趙體
字形趨扁方,趙體筆畫圓秀,間架則方正。
趙體撇畫,捺畫,以及橫比較舒展,字勢橫展。借用行書,有的字介於行楷之間,顯得流美動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楷書四大家
❽ 柳宗元最著名的楷書作品是什麼。
柳宗元,字子厚。柳公權,字城懸。柳公權是大書法家,代表作品《玄秘塔碑》。宗元為文學家,基本沒有書法作品傳世,不過據說他擅隸草。
❾ 楷書的代表作品及人物,有哪些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顏真卿,《多寶塔碑》
柳公權,《玄秘塔碑》
趙孟頫,《膽巴碑》
文徵明,《千字文》(小楷)
❿ 柳公權最出名書法作品是什麼
是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是唐會昌元年 (841年)由時任宰相的裴休撰文,書法家柳公權書丹而成,為楷書書法作品。現今保存於西安碑林第二室。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敘大達法師在德宗、順宗、憲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紀念大達法師之事跡而告示後人。其結體緊密,筆法銳利,筋骨外露,陽剛十足,字跡如刀刻一般,且筆畫粗細變化多端,風格特點顯著。
《玄秘塔碑》為柳公權書法創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標志著「柳體」書法的完全成熟,歷來被作為初學書法者的正宗範本,對後世影響深遠。
(10)著名楷書作品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六月,大達法師——端甫圓寂,享年68歲,葬於長安長樂原之南。他是繼玄奘法師後,唐代又一位有名的高僧,唐憲宗時,因為端甫在佛學界的造詣和聲名,憲宗詔端甫率緇屬迎真骨於靈山,開法場於秘殿,端甫繼玄奘後又一次在長安震動朝野。
端甫在朝中掌內殿法儀,標表凈眾長達十年,尤以主講《濕般》、《唯識》等著稱於世。文宗賜謚號「大達」法師。而為紀念大達法師之事跡以告示後人,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十二月於長安刻此頌功德碑。此碑為柳公權64歲時所書,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柳公權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