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著名景點
A. 綿山風景區有哪些景點
綿山,也稱介山,為太行山支脈,位於介休縣城東南
20公里處,海拔高度2440米,以其形勢綿亘而得名。綿山山勢巍峨,起伏綿亘百餘里,自古以來這里就是一處旅遊避暑勝地。
綿山上水源豐富,天然植物茂密,山勢陡峭,多懸崖斷壁和岩洞,形勢險峻。早在北魏時,山中即建有寺廟,初唐時已是一處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綿山古跡很多,往返約18公里左右,俗稱:「九里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
從介休城外的興地村南行1·5公里即可到綿山腳下,登2·5公里90度石梯到達龍頭寺,就到了綿山半山腰。由這里沿山腰間一條曲折的小路進入綿山深處,愈進愈深,愈走愈險。沿途,煙雲縹渺,群峰矗立,兩山對峙,怪石嶙峋。經蜂乳泉,過棧道到小須彌,中岩,復2.5公里再攀127個石級即到達綿山的中心抱腹岩。
抱腹寺,建於抱腹岩中,為綿山第一勝景。抱腥岩崖高千仞,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腹中空盪,整個抱腹寺的20餘間佛殿建於抱腹岩的腹中,雪、雨無法侵及,險絕的景象實為罕見。
抱佛岩東百米處有鐵索嶺,原來此處有連環鐵索長數十米,從崖頂垂下,攀援而下,可以到達綿山之巔的銀空洞、竹林寺、鐵瓦寺、摩斯塔等處。
抱佛岩內的寺廟,亦名雲峰寺,正殿中有田志超塑像,人稱「空王古佛」。整個寺廟中20餘間佛殿,建築年代已無法考究。現在寺內石佛殿尚存一隻唐時的九頭獅子石佛座和一軀石頭造像。
離開抱佛岩,朝西北方向下行5公里可到李姑岩。李姑岩,相傳為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煉處。下抱腹寺石級以斷岩邊,下雲梯可到棋盤洞。洞內,有唐代佛像。洞旁,有唐代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記。古碑兩側有唐、宋、元、明歷朝名人題刻。最引人注目的是唐代開元年間太子賓客賀知章的題記百餘字,盛贊了綿山的奇險。
出龍頭寺,過吊橋門便是蜂乳泉。此處山勢崢嶸,崖壁陡峭
,仰視令人目眩。這里岩石裸露,崖壁上突出石泉10餘處,形狀似乳房下垂。石乳上苔蘚茸結,泉水垂滴不斷,如斷線的珍珠緩緩瀉於下面的石池中。水質清例,飲之沁人心脾。
除蜂乳泉外,綿山還有景觀多處。如白雲庵、兔橋、鹿橋、地藏殿、柏龍、說法台、五龍墓、捨身岩等多處。這些名勝風光、古跡景觀都點綴於從龍頭寺到抱腹岩至捨身岩這條長達10公里山腰環行道路上。
B. 綿山共有多少必去的景點
景點:龍頭山(起點)、龍脊嶺、棲賢谷、雲峰寺、介公嶺、水濤溝(終點,最美)
交通:觀光車
時間:上述景點建議兩天較好,一天須早期
C. 綿山景點介紹
在介休火車站有公交車,6元到綿山前山售票處.一小時左右到。景點主要去:大羅宮、天橋、棲賢谷、雲峰寺、水濤溝,其它地方如果有時間再去,如:古藤國、介公嶺、龍頭寺、唐營等。
D. 旅旅遊景點綿山是哪裡
綿山,亦名綿上,後因春秋晉國介之推攜母隱居被焚又稱介山。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山光水色、文物勝跡、佛寺神廟、革命遺址集於一體,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歷史文化名山。
早_6_點在_20_准時集合。乘車(約2.5個小時)赴三晉著名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介休綿山風景區游覽。抵達後游:龍頭寺、地宮,領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人間真諦!參觀綿山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廟——雲峰寺,拜空王古佛,賞跨度為19米的天然岩洞——抱腹岩。下午游水濤溝風景區,感受大自然給予的神奇!後乘車返太原,抵達後散團,結束愉快的行程!
綿山傳說:綿山最廣為傳頌應該是介子推被焚的故事了。在中國悠久的民俗文化中,紀念歷史人物的節日只有兩個:一是五月端午節,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節,為緬懷晉國大夫介子推。 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國外,在最困難的時候,隨臣介子推「割股奉君」。19年後,重耳返國為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賞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認為自己順應天命輔君復國,不願再同那些邀功爭賞之人同朝為伍,便攜老母隱居到介休綿山之中。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便親自來到綿山尋而無果。文公無奈,下令一面放火燒山,本想把他逼出來,但是,奸臣卻故意陷害,四面燒山,直到大火熄滅,才發現介子推母子相擁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詔,在介子推忌日,禁煙寒食。
以寒食寄託哀思,是為了怕引火再燒了綿山。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原死難日乘龍舟往汨羅江丟粽子一樣,一來是為了紀念屈原,二來也怕魚類再糟蹋屈原的軀體。這是人民群眾懷念他們所熱愛的歷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同一時期的兩位賢哲,一南一北,雙星輝映;一水一火,赴義成仁;一江一山,永載史冊。 隨著時間的推移,唐朝時期寒食節已經成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寒食節本來是清明節的前一天,但發展到唐代後期,逐漸演變為一個節日。寒食節歷經兩千多年,最終發展為四海同祭,生者展孝,祖先享食的盛大節日。
抱腹岩簡介:抱腹岩坐東面西,高60米,深50米,長180米,分上下兩層,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於「腹」內,為天下「絕無僅有」。岩內有雲峰寺,始建於三國曹魏時期,距今一千七百餘年。建築風格可與懸空寺相媲美,雖歷經滄桑仍保留至今。歷史上,雲峰寺名稱多有變化,時而稱為抱腹寺,因其建於綿山最大的抱腹岩內而得名;時而稱為雲峰寺,因其位於綿山峭壁之上,雲霧起時常被封鎖於浩渺之中而得名;時而稱為大岩寺,因抱腹岩之大容廟宇近百間而得名。
E. 山西綿山的那些景點好
前山道教景點有大羅宮,被稱為全國道教建築之冠;佛教景點有雲峰寺,兩處均為人文景觀。後山有水濤溝自然景觀非常優美,是北方罕見的自然生態游覽區和「天然大氧吧」!
F. 綿山風景名勝區的旅遊信息
門票:旺季票價110元,停車費50元
綿山風景區和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中國民間故宮,華夏第一民居——王家大院,近在咫尺,任您組合,名山、名城、名院一游皆得。山西省境內大運高速公路,貫穿南北,把山西許多著名旅遊景點串連一線,游名山(綿山)觀名城(平遙古城)看名院(王家大院、喬家大院)名樹(洪洞大槐樹)尋根祀祖盡在彈指一揮間。 太原方向:沿大運高速公路南下至靈石出口下即可下高速後約10公里左右。
西安方向:沿西禹高速過黃河龍門大橋至侯禹高速到大運高速北上至靈石出口下約10公里左右。
火車路線:
1096次 普快 西安——介休
1673次/1676次 空調普快 西安——介休
2670次普快 西安——介休
2672次 普快 西安——介休
K690次 快速 西安——介休 03——04月份春到綿山,回歸自然生態游;
05——09月份尋幽探奇,消夏避暑游;
10——11月份金秋紅葉、層林盡染,綿山萬紫千紅,美不勝收;
12——02月份綿山暖冬遊,古老神奇的綿山同一景區溫差懸殊,水濤溝觀冰峰,玉柱擎天,龍脊嶺賞鮮花,山花爛漫。 陳釀黃酒
黃酒亦稱「老酒」,是中國最古老的飲料酒,俗稱「國寶」、「液體蛋糕」,其豐富的營養價值、獨特的口感、低酒精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飲用黃酒在當今社會已成為一種時尚及健康首選。綿山陳釀黃酒在充分保證黃酒營養價值的基礎上,為更好的保證黃酒的口感,加入了木瓜、紅棗等高營養價值的綿山純天然、無污染的原材料,經過長期的陳釀,形成了不同年份的陳釀黃酒。
綿山黃酒,是在清咸豐年間介休義安村「咸亨涌」木瓜黃酒的基礎上經不斷優化升級而釀制的優質黃酒。早在民國十八年(1929)就獲得了國際巴拿馬賽酒會銀質獎章。一個酒品能有如此久遠的獲獎歷史,這在黃酒家族中也是十分罕見的。另外綿山風景區做為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景區,寒食清明節發源地,慈孝之都,受到國內外越來越多遊客的青睞,「綿山」牌做為綿山陳釀黃酒的商標,在顧客中有很好的美益度及知名度,便於我們的宣傳、推廣,易於消費者接受、認可。
綿山陳醋
綿山陳醋,名揚四海。其釀造歷史,可上溯到春秋時期。晉文公二年,綿山立介公廟,廟主解張設坊造酒,既而釀醋。後傳之民間,經歷代醋工不斷研製,始具特色。明末,介休人王來福,立「美和居」醋坊振興祖業,選用當地高粱為主料,用小麥豌豆大麴發酵,改「白焙」為「熏焙」,使用「三伏暴曬」、「三九撈冰」的方法,釀製成酸、香、綿、甜,色味俱佳的綿山陳醋。並在康熙年間傳入宮中,成為御膳佐料。從此,綿山陳醋名聲鵲起,卓然雄踞中國四大名醋之首。如今,綿山陳醋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創新發展,精選當地特產高粱、小麥和綿山泉水,釀制出品質優良風味絕佳的新一代綿山老陳醋,成為三晉醋業的盟主。
寒食宴
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寒食節前,玄宗皇帝駕幸大明宮,文武百官早朝,山呼禮畢,高力士唱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宰相張九齡奏道:「寒食節自晉文公以降,歷久不衰。今聖朝敦化,宜給百官假休,以顯盛世皇恩,望陛下三思。」玄宗龍顏甚悅,遂命降旨:「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歷史上寒食清明節放假即從此始。寒食節當日,玄宗在大明宮設宴款待百官。時逢灞河邊柳樹已長新芽,張九齡歷年寒食節冷食時素喜柳芽新菜。這天,他將夫人新制柳葉菜獻上,玄宗久在深宮,偶吃柳芽,甚覺味美。遂唱詩雲:「長安芳樹映天津,灞橋翠柳窣地新。今歲盛宴過寒食,明年興酒作清明。」眾臣紛紛唱和,張九齡詩雲:「賜宴初逢寒食節,筵開盛世禁苑新。桑榆垂暮已晚景,赤心何路報堯仁。」後來,此宴由宮中傳出,成為民間佳餚。綿山開發後,挖掘推出此宴,以享佳賓。
G. 綿山有哪些旅遊景點
綿山,也稱介山,為太行山支脈,位於介休縣城東南 20公里處,海拔高度2440米,以其形勢綿亘而得名。綿山山勢巍峨,起伏綿亘百餘里,自古以來這里就是一處旅遊避暑勝地。
綿山上水源豐富,天然植物茂密,山勢陡峭,多懸崖斷壁和岩洞,形勢險峻。早在北魏時,山中即建有寺廟,初唐時已是一處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綿山古跡很多,往返約18公里左右,俗稱:「九里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
從介休城外的興地村南行1·5公里即可到綿山腳下,登2·5公里90度石梯到達龍頭寺,就到了綿山半山腰。由這里沿山腰間一條曲折的小路進入綿山深處,愈進愈深,愈走愈險。沿途,煙雲縹渺,群峰矗立,兩山對峙,怪石嶙峋。經蜂乳泉,過棧道到小須彌,中岩,復2.5公里再攀127個石級即到達綿山的中心抱腹岩。
抱腹寺,建於抱腹岩中,為綿山第一勝景。抱腥岩崖高千仞,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腹中空盪,整個抱腹寺的20餘間佛殿建於抱腹岩的腹中,雪、雨無法侵及,險絕的景象實為罕見。
抱佛岩東百米處有鐵索嶺,原來此處有連環鐵索長數十米,從崖頂垂下,攀援而下,可以到達綿山之巔的銀空洞、竹林寺、鐵瓦寺、摩斯塔等處。
抱佛岩內的寺廟,亦名雲峰寺,正殿中有田志超塑像,人稱「空王古佛」。整個寺廟中20餘間佛殿,建築年代已無法考究。現在寺內石佛殿尚存一隻唐時的九頭獅子石佛座和一軀石頭造像。
離開抱佛岩,朝西北方向下行5公里可到李姑岩。李姑岩,相傳為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煉處。下抱腹寺石級以斷岩邊,下雲梯可到棋盤洞。洞內,有唐代佛像。洞旁,有唐代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記。古碑兩側有唐、宋、元、明歷朝名人題刻。最引人注目的是唐代開元年間太子賓客賀知章的題記百餘字,盛贊了綿山的奇險。
出龍頭寺,過吊橋門便是蜂乳泉。此處山勢崢嶸,崖壁陡峭 ,仰視令人目眩。這里岩石裸露,崖壁上突出石泉10餘處,形狀似乳房下垂。石乳上苔蘚茸結,泉水垂滴不斷,如斷線的珍珠緩緩瀉於下面的石池中。水質清例,飲之沁人心脾。
除蜂乳泉外,綿山還有景觀多處。如白雲庵、兔橋、鹿橋、地藏殿、柏龍、說法台、五龍墓、捨身岩等多處。這些名勝風光、古跡景觀都點綴於從龍頭寺到抱腹岩至捨身岩這條長達10公里山腰環行道路上。
H. 山西綿山旅遊景點
綿山風景名勝區,抄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
綿山起源於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1] 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從建築的角度來剖析,綿山仿古建築既取之先代建築之長,又加上設計者和建設者的現代創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成了現代仿古建築物的獨特風格。
在綿山綿山風景名勝區建築群體中宗教建築有殿廟、宮觀;園林建築有亭、台、樓、閣、軒、廊、榭、牌樓;古留遺跡建築有古營門、城池、營寨等,可為古建築博物院(園)。綿山風景名勝區有14個大景點,360餘個小景點:人文景觀:龍頭寺、龍脊嶺、李姑岩、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雲峰寺、正果寺、介公嶺;自然景觀:棲賢谷、古藤谷、水濤溝。
I. 綿山一日游有哪些景點
綿山風景名勝區建築群體中宗教建築有殿廟、宮觀;園林建築有亭、台、版樓、閣、軒、廊權、榭、牌樓;古留遺跡建築有古營門、城池、營寨等,可為古建築博物院(園)。綿山風景名勝區有14個大景點,360餘個小景點:人文景觀:龍頭寺、龍脊嶺、李姑岩、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雲峰寺、正果寺、介公嶺;自然景觀:棲賢谷、古藤谷、水濤溝。
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
J. 綿山好玩的地方在什麼哪裡
綿山,也稱介山,位於介休市東南20公里處,起伏綿亘百餘里,自古為旅遊避暑勝地。前往綿山旅遊,以一到兩天為宜,喜愛人文景觀的遊客還可以游覽介休市的張壁古堡、後土廟、襖神樓。
綿山距太原市約170公里,距運城市約260公里,介休市毗鄰大運公路與南同蒲鐵路,交通十分便利。太原大多數旅行社目前都開設有綿山一日游項目,價格一般為140元左右。自駕車旅遊的朋友到達介休後,可走西靳屯——秦樹——興村一線到達綿山。自助旅行的朋友,可選擇火車或汽車,汽車更為方便快捷,太原前往介休汽車集中於太原建南汽車站發車,從7:00至18:30,每30分鍾即有一班依維柯,遊客也可以從廣場的長途汽車站乘坐前往運城、臨汾的汽車在介休下車。遊客到達介休後,再搭乘前往綿山的汽車,前往綿山的「小交通」一般清早即從介休出發,其它時間上山的汽車較少。
綿山風景區在山西各大城市均設有旅遊接待點,開通有直達綿山的中巴。太原的發車點設在迎澤東大街長泰飯店,每天早晨六點發車,下午四至五點從綿山返回,票價25元,聯系電話:4131558。
綿山目前主要有宗教文化、龍脊嶺、棲賢谷、水濤溝四大景區。綿山進山門票為45元,可游覽宗教文化景區。水濤溝景區門票為25元,可游覽綿山後山的自然風光。棲賢谷、龍脊嶺景區門票均為15元。
綿山景區的風景散布於六公里長的旅遊公路沿線,起點為龍頭寺,中點為雲峰寺,結點為水濤溝。遊客可以乘坐被稱做「小交通」的小巴前往各個景區,去開始「綿山十里山水畫卷」之旅,「小交通」全程票價4元,至雲峰寺的票價為2元。駕駛大巴和依維柯上山的遊客往往也要求換乘「小交通」游覽,小轎車和越野車則暢通無阻,可直達水濤溝景區停車場。
綿山住宿較為方便,龍頭寺、一鍋泉、雲峰寺、水濤溝均有旅館接待遊客,價格為為25元和40元兩種,25元為集體間,上下鋪,建議遊客住在雲峰寺。住於雲峰寺的雲峰野苑為景區內唯一的三星級酒店,緊貼懸崖而建,其建築本身就是一大景觀,追求舒適的遊客可以下榻於此。
綿山主要景點有龍頭寺、大羅宮、蜂泉房、一鍋泉、抱腹岩、雲峰寺、鐵索嶺、龍脊嶺、棲賢谷、水濤溝等,建議遊客到達綿山後先游覽水濤溝,然後再靈活安排其它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