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第一步的著名事例
㈠ 關於寫:走好人生的第一步的議論文,800字左右
人生的志向很重要。沒有志向人生就沒有方向,事業就沒有奔頭,就容易一事無成。中國古代思想家王守仁認為:「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著名科學家巴斯德提示人們:「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隨著志向走,成功隨著志向來」。志在山尖,不會呆在山腰;志在彼岸,不會停在河間。一個沒有遠大志向的人,要成就一番大的事業是不可能的。立志,就要放開眼界,不滿足於既得利益,不陶醉於領導者的肯定,社會的尊重,不滿足於得心應手的工作。選調生剛一走出校門,就是鎮長(主任)助理,就是「准領導」,如果不出現大的失誤,一年之後,就是副鎮長(副主任)。而副科級職務對鎮辦工作的一般同志來講是要經過多年努力都不容易取得的。因此,對於這一點,選調生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沾沾自喜、自以為是。要抬頭做人,低頭幹事。記著黨和組織不僅僅是將自己做為一名科級領導幹部來培養的,而是寄予更大的希望。不要被眼前的名利所累,要志存高遠,要追求更大的成功。一要認真學習。向書本學,向領導學,向同事學,向群眾學,向實踐學。學習是人生最重要的課程,也是提高素質、完善人生的必然過程。學習的最大目的與作用在於提高素質,在於素質的與時俱進。古代思想家荀子曾深刻指出:「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促使修養與志向的與時俱進,才能不斷地完善人生,才能達到理想的人生境界。二要專心踏實工作。平心靜氣,稍安勿躁,把專心塌實作為最基本的處事作風。三要克服情緒化。克服情緒化是一種有修養的體現。當工作、生活中出現了與理想相去甚遠的情況時,要及時地調整心態,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笑對人生道路上出現的一切障礙,朝著既定的目標,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㈡ 古今中外關於名人小時候走好人生第一步的事跡
㈢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的事例三個急
自信就是「信自」,即相信自己。
自信的人,有如天上的一輪太陽,永遠放射著光芒,給人專一種溫暖的感覺,屬讓人不由自主地以他為中心。自信的人,還未開始做事情時,就已成功了一半。
有一位中國學生,到澳洲留學,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主管問他:「你有車嗎?你會開車嗎?這份工作沒車不行。」從未摸過方向盤的他竟毫不猶豫的點頭說:「有,會。」「那好吧,四天之後你開車來上班。」
第一天,青年向朋友借錢買了一輛二手車。第二天,向朋友學習,練習。第三天,他競開車上路了,第四天,他奇跡(的)地開車上班。如今,這個青年已成為澳洲電信的銷售主管。
看到這個故事,你們想到什麼?是青年狂妄,說大話,還是騙人?我們應看到的不是這些而是自信。因為他的自信,他說自已會開車,因為他的自信,他成功地找到工作,因為自信,他抓住了走向成功的機會。
朋友們相信自己吧!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即使是流星也能劃破夜空的沉寂,即使是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陽的光輝,無論怎麼樣,相信自己!
自信,是打開成功之門的一把鑰匙,最後,借用楊希的一句名言:「你想成功嗎?那麼,相信你自己吧!」
㈣ 袁隆平踏出成功的第一步的事例
以史為鑒之七十年代:袁隆平——建國以來貢獻最大的農學家 。
據老一輩說,真正重新吃飽飯,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風一吹就倒,換了矮水稻以後,糧食真是翻了出來。報紙上曾引述農民的話說:「我們吃飽飯,靠的是兩『平』,鄧小平和袁隆平。」袁隆平的水稻南優2號,比以前的水稻單產增產20%,於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開始推廣。八十年代,國際組織給他的獎項多得像米粒一樣。中國有九億農民,他一個人,相當於幹了兩億農民的活。有人預估,他的種子共創造效益5600億美元。假設其中分零頭給他,那麼他的資產就會大致與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盧590億美元相當。
那麼袁隆平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截至1998年,袁隆平的月工資才1600元。
由於他做人老實本分,1953年被分配到偏遠落後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農校教書。在那裡,才華橫溢的袁隆平的職稱一直沒有提升,工資一直原地踏步,房子依舊窄小陰暗,向上爬的機會被他那些會拍領導馬屁的同事搶走了。他唯一的幸運是研究水稻。這是大夥吃飯用的東西,屬於文革中保護品種,他住的又偏遠,災難沒降臨到他頭上。
1979年,美國圓環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驚嘆中國的水稻成就,向中國農業部的官員咨詢雜交水稻的發明人是誰,他要簽約用高價向發明人申請專利使用權。對此,中國種子公司官員義正言辭地回答說,這個發明專利權屬中國國家擁有,農業部種子公司就是代表國家享有這一權利的唯一代表,要探討雜交水稻技術轉讓問題,無須再找「別人」。
1980年,圓環種子公司向中國種子公司支付當時可謂是天價的20萬美元首期專利轉讓費,袁隆平一分未得。 1980年,為配合本次專利轉讓活動,袁隆平以專家身份出訪美國做了四個月的技術指導。回國後,他所得的工資數千美元,被農業部悉數收繳,然後重新發給他每天20元人民幣的出國補貼。
1981年,國家科委、農委重獎雜交水稻發明人10萬元獎金。但單位轉手分下來以後,袁隆平僅得5000元。
2000年12月1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000998)」在深交所上市。
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飢荒,一個個蠟黃臉色的水腫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軀也直接經歷了飢餓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嚴酷的現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睡。他想起舊社會,人民受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受戰爭的痛苦,缺衣少食,流離失所。今天,人民當家作主人,但仍未擺脫飢餓對人們的威脅。他決心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知識,盡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讓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科學技術戰勝飢餓。
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㈤ 走好人生第一步的事例
明代哲來學家王廷相曾經講過自一個故事:一天,他乘轎進城,途中遇雨,轎子走得很慢。原來轎夫穿了一雙新鞋,正在小心翼翼地躲避著路上的泥水。不料行至長安街後,路更加難走,轎夫一不小心一腳踩進了泥坑。自此,他不再愛惜自己。後來不僅鞋子全被泥水所污,而且全身上下也沒一點干凈之處。王廷相對此深有感觸地說:「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
㈥ 成功需要走好第一步的事例
香港TVB前董事局主席邵逸夫就是一個善於審時度勢的人。他率先創造了香回港電影的神話已屬奇跡答,但更可貴的是,他竟在電影蓬勃發展之際,看到無線電視業的商機,勇敢邁出第一步,領先於同行。事實證明他的分析是正確的。這樣的第一步幫助TVB坐穩龍頭寶座之位,至今無人可撼,開創了邵逸夫時代。
日本女足界的大和撫子——澤穗希。在日本女足陷入低迷之境時,澤穗希放棄了原本可以上大學的機會,她創業的第一步竟是投身女足。在那樣慘淡的境遇下,根本無人看好她的第一步。是的,沒有好的足球場,計分甚至是人工翻牌,可那又怎樣,她熱愛足球,無悔於自己事業的第一步的選擇,毅然撐起整個日本足球。越是身處荒蕪,她越是能看到不遠的將來會春色滿園。
事實證明,她的義無反顧,永不退縮使她的第一步開始了一個傳奇的宣言。德國女足世界盃賽上她率領著日本隊書寫了一個不朽的神話。無退路可逃的第一步選擇,註定了她以艱辛的奮斗去鑄造輝煌的勝利。
㈦ 用心走好每一步的事例,非常急!!!!!80分
①貝多芬:上帝沒有給他一副好皮囊、但他並不抱怨;雖然失聰了、但卻沒有泄回氣、努力用心地走答著自己的獨特的道路。
②愛迪生:小時候家裡窮、但他他熱愛科學、一點一滴地積累知識、攢錢賣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葯品、他成年後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並沒有被不成功而打到、卻越挫越勇。
③杜甫:他經歷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過程、巨大的反差和政治上的沒落沒有使他放棄生活,他仍舊執著地為人民為老百姓寫詩。
㈧ 語文作文,走好第一步,求一個反例,沒有走好第一步而失敗的案例。
仲永本是個天才,先天擁有才智,文采極好,可以說第一步走的很順利,但由於之後沒有經過後天努力,最終淪為仲永之傷,令人嘆婉
㈨ 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為了理想而堅持的事例
漫遊在書海中,那一個個平凡的文字是誰刻畫的那麼細膩、感人?那不同的四季是誰描寫的那麼詩情畫意?是作家,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作家.
我想當作家是受了海倫.凱勒的影響,她是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聾啞人,即使在這種惡劣的自身條件下,她還是不畏困難、戰勝自我,寫下了世界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她告訴人們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不能等失去後才知道珍惜.所以,我希望我也可以用我的樸素而真實的語言去感染那些人,用文字去洗滌他們的心靈,讓他們迷途知返,去告誡那些不會珍惜的人,給他們一次精神的洗禮,洗盡他們生命的污濁,讓文字成為一朵朵幽蘭,用縷縷芳香浸潤少年的心房---
當然,理想是用努力編織的,多一份努力就與理想更近點.書是知識的源泉,當一名作家的基礎就是多讀書,從一本本好書中,我能或多或少的汲取一定的知識,日積月累,書就會成為最好的朋友,這樣大量的閱讀,相信文章一定會寫得精彩.另外,光書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春天可以觀察百花爭艷,夏天可以遙望中月星辰,秋天可以體驗落葉紛飛,冬天可以感受粉妝玉砌,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我要抓住每個細節,及時做好筆記.
理想並不是遙遠的,只要你努力過、用心過,理想就總會有實現的那一天!
通州育華小學五一班 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