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數學家排名
① 中國有名的數學家有哪些
古代中國著名數學家:
(1)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
(2)徐光啟(1562.4.24-1633.11.8),字子先,號玄扈,天主教聖名保祿,漢族,上海縣法華匯(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
(3)楊輝,字謙光,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生平履歷不詳。曾擔任過南宋地方行政官員,為政清廉,足跡遍及蘇杭一帶。他在總結民間乘除捷演算法、「垛積術」、縱橫圖以及數學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4)劉徽(約225年—約295年),漢族,山東濱州鄒平市 [1] 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5)趙爽,又名嬰,字君卿,中國數學家。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人。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與天文學家。
近代現代中國世界著名數學家:
(1)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2)胡明復,數學家。中國以攻讀數學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參與創建了中國最早的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和最早的綜合性科學雜志——《科學》。1927年6月12日,在無錫溺水身亡。
(3)馮祖荀(1880-1940),數學教育家。中國現代數學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後,多次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對在中國傳播現代數學知識有重要貢獻。
(4)姜立夫(1890—1978),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創始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數學所所長。對中國現代數學教學與研究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5)陳建功(1893年9月8日—1971年4月1日),字業成,浙江紹興人,數學家、數學教育家,中國函數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畢生從事數學教育和研究,在函數論,特別是三角級數方面卓有成就,創立了具有特色的函數論學派(陳蘇學派),享有國際聲譽。
(1)中國著名數學家排名擴展閱讀
'數學家是指一些對數學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將其所學知識運用於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集合、結構、空間、變化。
專注於解決純數學領域以外的問題的數學家稱為應用數學家,他們運用他們的特殊知識與專業的方法解決許多在科學領域的顯著問題。因為專注於廣泛領域的問題、理論系統、定點結構。應用數學家經常研究與制定數學模型。
早期的數學家或者自身家庭富足,或者依附於對研究有興趣的富豪權貴,研究數學更多是出於愛好。而在現代逐漸形成了數學家這個職業。他們的工作包括,在各級學校教授數學課程,指導研究生,在具體的領域進行研究,發表論文和報告。
② 中國著名的四大數學家
現代四大數學家:華羅庚,吳文俊,陳景潤,蘇步青
古代四大數學家:秦九韶,祖沖之,劉徽,楊輝。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祖籍江蘇省丹陽市。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吳文俊 男,1919年5月12日生於上海, 194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9年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數學會理事長(1985-1987),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主任(1992-1994),全國政協委員、常委(1979-1998)。他在拓撲學、自動推理、機器證明、代數幾何、中國數學史、對策論等研究領域均有傑出的貢獻,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他在拓撲學的示性類、示嵌類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是拓撲學中的奠基性工作並有許多重要應用。他的「吳方法」在國際機器證明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有廣泛重要的應用價值。當前國際流行的主要符號計算軟體都實現了吳文俊教授的演算法。曾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56)、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1990)、陳嘉庚數理科學獎(1993)、首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1994)、Herbrand自動推理傑出成就獎(1997)、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2000)、第三屆邵逸夫數學獎(2006)。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
1996年3月19日下午1點10分,陳景潤在北京醫院去世,年僅63歲。
蘇步青(1902.09.23 ~ 2003.03.17),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傑出的數學家,被譽為數學之王,與棋王謝俠遜、新聞王馬星野並稱"平陽三王"。主要從事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等方面的研究。他在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高維空間共軛理論、幾何外型設計、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曾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多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浙江大學數學系主任、復旦大學校長等職。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③ 中國有名的數學家有哪些
華羅庚,陳省身,王浩。
④ 中國有名的數學家有哪些
中國著名數學家簡介:
工作到最後一天的華羅庚(1910—1985)
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一天老師出了一道數學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23!」老師的話音剛落,華羅庚的答案就脫口而出,老師連連點頭稱贊他的運算能力。可惜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他不得不退學去當店員,一邊工作,一邊自學。18歲時,他又染上傷寒病,與死神搏鬥半年,雖然活了下來,但卻留下終身殘疾——右腿瘸了。
1930年,19歲的華羅庚寫了一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發表在上海《科學》雜志上。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從文章中看到了作者的數學才華,便問周圍的人,「他是哪國留學的?在哪個大學任教?」當他知道華羅庚原來是一個19歲的小店員時,很受感動,主動把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華羅庚在清華四年中,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後來又被派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對數論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
抗日戰爭時期,華羅庚白天在西南聯大任教,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研究。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華羅庚寫出了20多篇論文和厚厚的一本書《堆壘素數論》。他特別注意理論聯系實際,1958年以後,他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動員群眾把優選法用於農業生產。記者在一次采訪時問他:「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後一天。」他的確為科學辛勞工作到最後一天,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轟動日本列島的中國數學家——陳建功
中國著名數學家陳建功(1893—1971),1929年獲得日本理學博士學位時,他的指導老師藤原教授在慶祝會上說:「我一生以教書為業,沒有多少成就。不過,我有一個中國學生,名叫陳建功,這是我一生的最大光榮。」
獲沃爾夫獎唯一華人數學家——陳省身(1911~2004)
在數學領域,沃爾夫獎與菲爾茲獎是公認的能與諾貝爾獎相媲美的數學大獎。菲爾茲獎主要獎勵在現代數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年輕數學家,而沃爾夫獎主要獎勵在數學上做出開創性工作、具有世界聲譽的數學家。到1990年為止,世界上僅有24位數學家獲得過沃爾夫獎,而陳省身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由於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傑出工作獲得1984年度沃爾夫獎,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華人數學家。
劉徽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佔有傑出的地位.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秦九韶(公元1202~1261年)
南宋,數學家。他在1247年(淳佑七年)著成『數書九章』十八卷.全書共81道題,分為九大類:大衍類、天時類、田域類、測望類、賦役類、錢谷類、營建類、軍旅類、市易類。這是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它總結了前人在開方中所使用的列籌方法,將其整齊而有系統地應用到高次方程的有理或無理根的求解上去,其中對「大衍求一術」﹝一次同餘組解法)和「正負開方術」﹝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等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其中的」大衍求一術」﹝一次同餘組解法),在世界數學史上佔有崇高的地位。在古代<孫子算經>中載有」物不知數」這個問題,舉例說明:有一數,三三數之餘二,五五數之餘二,七七數之餘二,問此數為何?這一類問題的解法可以推廣成解一次同餘式組的一般方法.奏九韶給出了理論上的證明,並將它定名為」大衍求一術」。
楊輝——宋代著名的數學教育家
楊輝,字謙光,中國南宋(1127~1279)末年錢塘(今杭州市)人。其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跡均無從詳考。據有關著述中的字句推測,楊輝大約於13世紀中葉至末葉生活在現今浙江杭州一帶,曾當過地方官,到過蘇州、台州等地。是當時有名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他每到一處都會有人慕名前來請教數學問題。
楊輝一生編寫的數學書很多,但散佚也很嚴重。據史料記載,他至少有以下書,曾在國內或國外刊行:《詳解九章演算法》12卷(1261)
《詳解演算法》若干卷
《日用演算法》(1262)
《乘除通變算寶》3卷(1274)
《續古摘奇演算法如卷(1275)
《田畝比類乘除捷法如卷(1275)其中《詳解九章演算法》殘缺不全,《詳解演算法》、《日用演算法》迄今未見傳本。而後3種共7卷合刊在一起,被稱為《楊輝演算法》。
楊輝繼承中國古代數學傳統,他廣征博引數學典籍,引用了現已失傳的宋代的許多算書,使我們才得知其部分內容。其中,劉益的「正負開方術」,賈憲的「增乘開方法」與「開方作法本源」圖(即誤傳為「楊輝三角」),就是極其寶貴的數學史料。
楊輝繼沈括研究「隙積術」之後,研究了「垛積術」,即關於高階等差數列的研究。他首次將所謂「幻方」問題作為數學問題研究,並創「縱橫圖」之名。他給出了三階至十階幻方的實例,對某些構成原理也有所研究。楊輝之前在中國尚無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楊輝之後,明、清兩代中國數學家關於縱橫圖的研究相繼不絕,因此楊耀的著述也是研究關於幻方乃至組合數學歷史的珍貴資料。楊輝還非常關心日常計算技巧,改進演算法程序。
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陳景潤
(1933~1996)
在現代數學史上,陳景潤的名字與哥德巴赫猜想緊緊聯系在一起。被譽為光輝
成就的「陳氏定理」將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推進了一大步,使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研
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
中國數學界的伯樂——熊慶來
人們在贊美千里馬時,總會記起識馬的伯樂。中國科學界在贊美華羅庚時,也不會忘記他的老師、中國近代數學的先驅——熊慶來。
熊慶來(1893—1969),字迪之,雲南彌勒人,18歲考入雲南省高等學堂,20歲赴比利時學采礦,後到法國留學,並獲博士學位。他主要從事函數論方面的研究,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 祖沖之博覽當時的名家經典,堅持實事求是,他從親自測量計算的大量資料中對比分析,發現過去歷法的嚴重誤差,並勇於改進,在他三十三歲時編製成功了《大明歷》,開辟了歷法史的新紀元.
祖沖之還與他的兒子祖暅(也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他們當時採用的一條原理是:"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意即,位於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於這兩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兩個截面的面積恆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這一原理,在西文被稱為卡瓦列利原理,但這是在祖氏以後一千多年才由卡氏發現的.為了紀念祖氏父子發現這一原理的重大貢獻,大家也稱這原理為"祖暅原理".
⑤ 中國近現代有那些著名數學家
華羅庚 陳省身 陳景潤 柯召 蘇步青 陳建功吳文俊等等
這些都是我國近現代的著名數學家,他們有的以自身的信念以對名族的熱愛,積極推動了數學在我國的發展,在數學領域做出許多偉大的貢獻,他們在整個數學史上都能夠書寫下屬於他們的部分。
資料拓展
中國傳統數學在宋元時期達到高峰,以後漸走下坡路。20世紀重登世界數學舞台的中國現代數學,主要是在西方數學影響下進行的。
西方數學比較完整地傳入中國,當以徐光啟(1562—1633)和利瑪竇(Mattao Ricci,1552—1610)翻譯出版《幾何原本》前六卷為肇始,時在1607年。清朝初年的康熙帝玄燁(1654—1722),曾相當重視數學,邀請西方傳教士進宮講解幾何學、測量術和歷法,但只是曇花一現。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門戶洞開,再次大規模吸收西方數學,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李善蘭(1811—1882).他熟悉中國古代算學,又善於汲取西方數學的思想。1859年,李善蘭和英國教士偉烈亞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合譯美國數學家魯米斯(Elias Loomis,1811—1889)所著的《代微積拾級》(Elements of Analytical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f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使微積分學思想首次在中國傳播,並影響日本。李善蘭在組合數學方面很有成就。著稱於世的有李善蘭恆等式。
⑥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數學家。
古代中國著名數學家:
(1)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
(2)徐光啟(1562.4.24-1633.11.8),字子先,號玄扈,天主教聖名保祿,漢族,上海縣法華匯(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
(3)楊輝,字謙光,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生平履歷不詳。曾擔任過南宋地方行政官員,為政清廉,足跡遍及蘇杭一帶。他在總結民間乘除捷演算法、「垛積術」、縱橫圖以及數學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4)劉徽(約225年—約295年),漢族,山東濱州鄒平市[1]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5)趙爽,又名嬰,字君卿,中國數學家。東漢末至三國時代吳國人。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與天文學家。
近代現代中國世界著名數學家:
(1)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2)胡明復,數學家。中國以攻讀數學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第一人。參與創建了中國最早的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和最早的綜合性科學雜志——《科學》。1927年6月12日,在無錫溺水身亡。
(3)馮祖荀(1880-1940),數學教育家。中國現代數學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後,多次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對在中國傳播現代數學知識有重要貢獻。
(4)姜立夫(1890—1978),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創始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數學所所長。對中國現代數學教學與研究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5)陳建功(1893年9月8日—1971年4月1日),字業成,浙江紹興人,數學家、數學教育家,中國函數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畢生從事數學教育和研究,在函數論,特別是三角級數方面卓有成就,創立了具有特色的函數論學派(陳蘇學派),享有國際聲譽。
(6)中國著名數學家排名擴展閱讀
'數學家是指一些對數學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將其所學知識運用於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集合、結構、空間、變化。
專注於解決純數學領域以外的問題的數學家稱為應用數學家,他們運用他們的特殊知識與專業的方法解決許多在科學領域的顯著問題。因為專注於廣泛領域的問題、理論系統、定點結構。應用數學家經常研究與制定數學模型。
早期的數學家或者自身家庭富足,或者依附於對研究有興趣的富豪權貴,研究數學更多是出於愛好。而在現代逐漸形成了數學家這個職業。他們的工作包括,在各級學校教授數學課程,指導研究生,在具體的領域進行研究,發表論文和報告。
參考資料:網路—數學家
⑦ 我國十大著名數學家有哪些
1 新中國數學事業奠基人,華羅庚
華羅庚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家,新中國數學事業發展的重要奠基人
2 沃爾夫數學獎得主,陳省身
陳省身是二十世紀世界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他一生遊走與中、法、美等國,為數學作出了巨大貢獻,獲得數學界終身成就獎——沃爾夫獎!
3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陳景潤
華羅庚的學生,數論學家,歌德巴赫猜想專家, 離解決歌德巴赫猜想即"1+1"問題最近的人,證明了"1+2"。
4首位華人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
陳省身的學生,因解決微分幾何的許多重大難題而獲得數學界菲爾獎。
5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蘇步青
世界著名微分幾何學家,射影微分幾何學派的開拓者 早年對對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做出了貢獻
6 我國函數論研究的開拓者,陳建功
是最早把西方現代數學較全面地引入中國的先驅之一,長期從事數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對函數論、特別是直交函數級數論、三角級數論單葉函數論和函數逼近論等方面理論問題的解決作出了重大貢獻
7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吳文俊
對數學的主要領域—拓撲學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引進的示性類和示嵌類被稱為「吳示性類」和「吳示嵌類」,他導出的示性類之間的關系式被稱為「吳公式」。
8天才數學家,陶哲軒
當代最年輕的著名華裔數學家,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是繼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
9四川大學校長,柯召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深造時,在導師Mordell的指導下研究二次型,在表二次型為線性型平方和的問題上,取得優異成績。
10中科院院士,王元
他在解析數論、代數數論以及數論方法應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貢獻。他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為中國奪得了該領域的第一個重要成果:他與華羅庚一起開拓了高維數值積分的研究方向並創造了「華—王方法」。王元在另一個艱深的領域代數數域上的丟番圖分析以及數論方法在統計中的應用方面也作出了傑出的成果。
⑧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數學家
1、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2、馮祖荀
馮祖荀(1880-1940),數學教育家。中國現代數學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後,多次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對在中國傳播現代數學知識有重要貢獻。
在日本留學期間,馮祖荀和當時由北京赴日留學的若干學生發起成立了「北京大學留日學生編譯社」,該社「以講求實學輸入文明供政界之研究增國民之知識為宗旨」,選擇編譯的題材「亦必以純正精確可適用於中國為主」。
該社出版《學海》雜志,於1908年發刊,總發行所為上海商務印書館。該刊分甲乙兩編,乙編涉及理工農醫各科,首期首篇即是馮祖荀譯的《物質及以脫論》,《學海》是我國最早的科技譯刊之一。
3、熊慶來
熊慶來主要從事函數論方面的研究工作,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熊慶來在「函數理論」領域造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國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蘇黎世國際數學家大會。
1934年,他的論文《關於無窮級整函數與亞純函數》發表,並以此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獲此學位的中國人。這篇論文中,熊慶來所定義的「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被載入了世界數學史冊,奠定了他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
4、林家翹
林家翹(1916.7.7-2013.1.13),美國國籍,生於中國北京市,原籍福建福州,力學和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現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林家翹致力於通過數學的應用來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
他不僅在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方向上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而且為應用數學概念的傳播不遺餘力,0世紀40年代開始的流體力學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面的工作,帶動了整整一代人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探索。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開創了星系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並為國際學術界所公認,他在應用數學領域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貢獻,特別是發展了WKBJ方法。
5、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漢族,無黨派人士,福建福州人,當代數學家。
1949年至1953年就讀於廈門大學數學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原數學研究所研究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