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帆船
Ⅰ 福船的著名船隻
中國復帆船幾次聞名於世的遠航制活動,其船型幾乎都是福建傳統帆船:
1846年,耆英號(Keying)從香港航行至紐約,再到達倫敦。這艘廣州建造47.8米長的三桅帆船雖然採用廣東船式的多孔舵,船形及裝飾則與福州運木船相同。
1913年,寧波號(Ningpo)帆船從上海遠航至加利弗里亞海岸的San Pedro,這是一艘原名景泰豐的福州運木船。
1922年,廈門號(Amoy)帆船越過太平洋到達美國加利弗里亞海岸,船形是泉州白底船。
1955年,自由中國號從台灣基隆港出發,經停日本橫濱後橫渡太平洋,歷時不到兩個月抵達舊金山。這是一艘1939年福州建造的丹陽船。
在廣東海域發現的「南海一號」也屬於福船類型
Ⅱ 帆船是世界上哪個國家的著名建築物
帆船我倒不知道,你是不是說貝殼啊!?貝殼是悉尼著名建築物,是悉尼歌劇院。
Ⅲ 雙桅橫帆船的歷史上著名的雙桅橫帆船
奧奈達號 - USS Oneida,1812年戰爭。美國作家詹姆斯·費尼莫爾·庫柏(James Fenimore Cooper)當時是船上的內候補士官
尼亞加拉號容 - USS Niagara,1812年戰爭。由奧利弗·哈澤德·佩里指揮在伊利湖戰役中取得大勝。
小獵犬號 - HMS Beagle,1812年為皇家海軍製造,之後查爾斯·達爾文登上此艦擔任隨船博物學家。
Ⅳ 中世紀有哪些著名的海戰與有名的帆船
中世紀晚期雷班托海戰,西班牙奧地利威尼斯教皇國海軍對戰奧斯曼帝國。拉開船堅炮利的時代序幕。
要說船型的話。地中海是 galley,一種重型槳劃船。北海有cog,一種單甲板帆船。這是中世紀中期。後期葡萄牙興起了就有了caravel。卡利維爾輕帆船,無槳。葡萄牙靠著它探索非洲。然後出現了carrack,克拉克武裝帆船。哥倫布的艦隊就是克拉克和卡利維爾帆船。除了鄭和的船外,中國同時期的船就開始落後了。然後出現了最有名的西班牙大帆船 galleon。征服美洲和西班牙帝國海上霸權的神器。中世紀也就基本結束了。
風帆時期(16世紀初-19世紀中葉)
1、第烏海戰(1509年2月)
對戰雙方:葡萄牙VS穆斯林聯合艦隊
雙方軍力:葡萄牙18艘帆船,不到2000人,穆斯林聯軍100艘老式單桅帆船,萬餘人。
作戰結果:葡軍勝。葡軍只有幾十人受傷,沒有艦只沉沒,阿拉伯軍傷亡過半。
此戰意義:阿拉伯人喪失了在印度洋的制海權,印度洋沿岸的東非,阿拉伯半島,印度等地區先後被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殖民。此戰也掀開了風帆火炮的新時代。
2、英吉利海峽海戰(1588年7月)
對戰雙方:英國VS西班牙
雙方軍力:英國為海盜頭子德雷克指揮的幾十艘小型劫掠船,靈活性強,遠程火力占優。西班牙為「無敵艦隊」全部主力,超過100艘,軍艦體型大,火炮口徑大。
作戰結果:英軍勝。英國僅損失10餘艘船,數百人,西班牙「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此戰意義:英國逐漸掌握大西洋制海權,殖民,掠奪,貿易等方面都占據了主動,為日後的「日不落帝國」奠定了基礎。西班牙從海上霸主的位置上跌落,從此一蹶不振。
3、鳴梁海戰:朝鮮VSvs日本(1597年即明萬曆24年)
作戰結果:朝鮮勝。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艦隊利用潮汐抓住有利戰機,奮力沖殺,擊沉敵船30餘艘,斃敵4000餘人,以少勝多重創了日本艦隊。
此戰意義:不僅粉碎了日軍的海上進攻,而且使敵陸軍也不得不龜縮在南海岸的狹小地帶。
4、三次英荷海戰(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
對戰雙方:英國VS荷蘭
作戰結果:荷蘭勝。英國雖然在後兩次英荷戰爭中都失敗了,但是憑借著強大的國力支持不敗反勝。荷蘭除了在海戰中和英國消耗外,還要和法國在陸戰中交鋒,最終國力消耗殆盡。
此戰意義:荷蘭雖然在戰爭中戰勝了英國,但是在英法雙方面的壓迫下,最終以出讓部分商業利益為代價換取和平。歷經20多年的英荷戰爭嚴重削弱了荷蘭的海上霸權,為英國的海上強權建立打下基礎。此外,英荷海戰普遍被軍事學家當作現代海戰的起源。
5、魁貝倫灣海戰(1759年11月20日)
對戰雙方:英國VS法國
雙方軍力:英軍38艘戰艦,法軍26艘戰艦
作戰結果:英軍勝。英軍僅有2艘船受傷,法軍則有7艘沉沒。
此戰意義:英軍的勝利使得英國徹底控制了北美的制海權,法軍在美國南部和加拿大的軍隊步履維艱,最終被英軍趕出北美。
6、斯文斯克桑海戰(1790年7月9日-10日)
對戰雙方:瑞典VS俄國
雙方軍力:瑞軍195艘海岸軍艦,俄軍140艘軍艦。
作戰結果:瑞軍勝。俄軍攻擊損失64艘軍艦,傷亡7500人,瑞軍僅損失4艘軍艦和300人。
此戰意義:俄國妄圖稱霸波羅的海的美夢破碎,使得俄國開始向遠東擴張。瑞典雖然勝利,但是在此前的幾次小戰役中風帆艦隊損失慘重。國力的差距使得俄國逐漸在19世紀開始統治波羅的海。
7、特拉法爾加海戰(1805年10月21日)
對戰雙方:英國VS法國(有部分西班牙艦隊)
雙方軍力:英法艦隊各有33艘主力戰列艦。
作戰結果:英軍勝。法軍損失了20艘軍艦,傷亡5000餘人,英軍僅損失3艘軍艦,傷亡600人。
此戰意義:特拉法爾加海戰作為拿破崙戰爭(1793-1815年)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意義。海戰的失敗使得拿破崙不得不頒布「大陸封鎖令」,使得殖民地的物資無法進入歐洲大陸,也間接導致了法國最終的戰敗。
鐵甲艦時期(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
1、利薩海戰(1886年7月20日)
對戰雙方:義大利VS奧地利
雙方軍力:意軍17艘鐵甲艦,奧軍11艘鐵甲艦
作戰結果:奧軍勝。意軍艦隊損失殆盡。
此戰意義:利薩海戰是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鐵甲艦對戰,雙方艦隊都沒有使用風帆,而是用蒸汽作為動力。
2、大東溝海戰(1894年9月17日)
對戰雙方:中國清朝VS日本
雙方軍力:清軍12艘主力艦,日軍10艘。
作戰結果:日軍勝。清軍損失6艘軍艦,日軍僅有兩艘軍艦受傷。
此戰意義:開啟了日本稱霸太平洋的大門。
3、對馬海戰(1905年5月27日)
對戰雙方:俄國VS日本
雙方軍力:俄軍,日軍各有12艘戰列艦。
作戰結果:日軍勝。俄軍損失全部戰列艦。
此戰意義:日本正式確立在太平洋的統治地位,俄國海軍則一蹶不振。
戰列艦時期(20世紀初至20世紀40年代)
1、日德蘭海戰(1916年5月31日)
對戰雙方:英國VS德國
雙方軍力:英軍151艘艦,德軍101艘艦隊。
作戰結果:德軍勝。英軍損失11萬噸,德軍損失6萬噸。
此戰意義:德國雖然勝利,但是德國公海艦隊仍然被封鎖在港口內,其水面艦隊在整個一戰期間沒有對英國的海上補給線造成實質性的打擊。
2、偷襲珍珠港。日本VS美國。時間:1941年12月7日清晨
作戰結果:日本帝國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歐胡島上的飛機場的事件。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作戰意義: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是繼19世紀中墨西哥戰爭後第一次另一個國家對美國領土的攻擊。這個事件也被稱為珍珠港事件或奇襲珍珠港。
3、中途島戰役 作戰時間:1942年6月3—6日
作戰結果:美國方面損失了一艘航空母艦,一艘驅逐艦,307名官兵和147架飛機。日本方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4艘航空母艦和1艘巡洋艦被炸沉,損失飛機322架,其中283架飛機是隨母艦沉沒;陣亡官兵3507人,包括幾百名經驗豐富,身經百戰的飛行和機務人員。
作戰意義:聯合艦隊從此一厥不振,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海空作戰。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對整個戰爭有著決定性影響。
4、萊特灣大海戰 美國VS日本 時間:1944年10月
作戰結果: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日軍損失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8艘、潛艇7艘、損失飛機500架,另有3艘巡洋艦受重傷,傷亡約1萬人。美軍損失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1艘,損失飛機100餘架,傷亡2800餘人,另有6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負傷。
Ⅳ 世界上最有名的木帆船叫什麼名字
英卡蒂薩克號世抄界帆船史航行速度快艘船代表著帆船建造技術頂峰18726月18另艘著名快速帆船塞姆皮萊號起海起航駛往遙遠英帆船歷史名比賽標志著帆船偉傳統結束與航海新紀元蒸氣機代臨幅作品描繪卡蒂薩克號乘風破浪浪漫旅程
19世紀名帆船卡蒂薩克號現停岸邊每接待千萬參觀者給留深刻印象使憶起歷史巨型帆船蒸汽船取代帆船前卡蒂薩克號類帆船用運茶葉澳利亞運羊毛卡蒂薩克號帆船製造史建造快艘帆船唯與比高低塞莫皮萊號帆船兩船於18726月18同海啟航駛往英途展場激烈比賽場比賽持續整整4月類比賽標志著帆船偉傳統結束與新紀元始
Ⅵ 世界上最有名的木帆船叫什麼名字
Jack Sprrow船長的黑珍珠號(black pearl)
金鹿號
皇家女王號
憲法號
五月花號
屋大回維號
謝多夫號
勝利號
埃及答王號
加萊號
瑪麗珍號
聯邦號
星座號
藍鼻子
哥德堡號
瓦薩號
桑塔 瑪利亞號
普利斯蒂娜卡亞號
妮娜號
聖佛朗西斯科號
黛安娜號
皇家凱羅琳號
Ⅶ 有什麽著名的帆船
個人覺得應該是一個關注度問題,是全世界的關注度,而不僅僅是中國,不能按照中國人的關注度去判斷,這四項賽事在全世界最受關注的,所以稱為四大頂級賽事
Ⅷ 世界上最有名的木帆船叫什麼名字
英國「卡蒂抄薩克」號是世界帆船史上航行速度最快的一艘船,它代表著帆船建造技術的頂峰。1872年6月18日,它和另一艘著名快速帆船「塞姆皮萊」號一起從中國上海起航,駛往遙遠的英國,這是帆船歷史上最後一次也是最有名的一次比賽,它標志著帆船偉大傳統的結束與一個航海新紀元「蒸氣機」時代的來臨。這幅作品生動地描繪了「卡蒂薩克」號乘風破浪的浪漫旅程。
19世紀最有名的帆船之一「卡蒂薩克」號。現在它停在岸邊,每年接待成千上萬的參觀者。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們回憶起歷史上的巨型帆船。在蒸汽船取代帆船之前,「卡蒂薩克」號之類的帆船被用來從中國運回茶葉,從澳大利亞運回羊毛。「卡蒂薩克」號是帆船製造史上建造的最快的一艘帆船。唯一可以與之一比高低的是「塞莫皮萊」號帆船。兩船於1872年6月18日同時從上海啟航駛往英國,途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比賽。這場比賽持續了整整4個月,是這類比賽中的最後一次,它標志著帆船偉大傳統的結束與一個新紀元的開始。
Ⅸ 帆船史上著名的比賽是什麼
百慕大是北大西洋西側的島群,附近的海域常有風暴,至今仍有百慕大三角危險區之說,被稱為群魔之島。1906年美國人托馬斯·弗萊明·戴設計製造了一條小型帆船,表演了安全渡海到百慕大的遠航,從此興起了從紐約到百慕大的越海比賽。第一次比賽共有3條帆船,賽程是從美國的羅德島新港到百慕大,航程約1020公里,勝利者是一條38英尺(11.58米)的「塔慕倫」號小型帆船,以後較大型的帆船也駛向百慕大。5年後,這一比賽中斷。1922年,一批大型帆船運動員組織了「美國大帆船俱樂部」(C.C.A)。他們認為越海比賽有助於帆船運動和帆船運動員的發展,決定恢復百慕大比賽。1923年,間斷13年之久的越海比賽,重新組織起百慕大帆船賽。這次比賽共有22條大帆船參加,賽程是從英國的紐波特到百慕大,約1222公里。1932年起,起點又轉移到蒙塔哥,距離為1114公里。到1966年,百慕大帆船賽的參賽船隻已達167條,不過其中有11條帆船未能到達終點。1924年以後百慕大帆船賽改為每2年舉行一次。自1906年以來,這一比賽已舉行過近40次。
「法斯特耐特」帆船賽英國著名帆船賽之一。「法斯特耐特杯」於1925年由英國皇家帆船俱樂部設立。賽程從英國懷特島的考斯城開始,繞過錫利群島,到愛爾蘭南部沿海的法斯特耐特礁,然後折回至英國西南部城市普利茅斯,全程共970公里。1925年至1931年為每年一次,1931年以後改為每兩年一次。
Ⅹ 美國殖民史上向新大陸移民的一艘著名帆船的名字
「五月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