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獨立投資人陳慶桃

著名獨立投資人陳慶桃

發布時間: 2021-01-25 08:23:31

『壹』 如圖,據說這是很著名的電影投資人他是誰呢

袁祥仁

袁祥仁,又名袁長仁,袁和平胞弟。袁祥仁自幼便與幾位兄弟袁和專平、袁信義、屬袁日初、袁振威、袁龍駒一起隨父親袁小田習武。早年混跡武行時代,做替身演員。60年代末,開始掛名助理武術指導。當時袁祥仁跟著大師兄唐佳,做過張徹《保鏢》、《報仇》、《游俠兒》等片的武指,到了70中期,他在邵氏已經小有名氣,期間與楚原、何夢華這些名導演合作過不少力作,如《流星蝴蝶劍》、《香港奇案》等。而袁祥仁為電影客串的每一個配角,無疑是整部影片的點睛之筆。

『貳』 最偉大的投資人、股神——巴菲特是誰

>
年8月30月,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個叫做沃倫·巴菲特的小男孩兒迎來了他的12歲生日。那天,他收到一封貓頭鷹帶來的邀請信:一所名為霍格伍茨的魔法學校認為他具備修習魔法的能力,因而歡迎他去那裡學習。於是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魔法師)把他送回全家人的故鄉——內布拉斯加的奧馬哈。在那裡,巴菲特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當他18歲從霍格伍茨畢業,又在賓夕法尼亞、哥倫比亞、紐約等地游歷歸來,25歲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名擁有魔法石的偉大魔法師……雖然自從2000年網路大潮退去之時起,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已經從最低價每股40800美元上漲到70000美元的價位之上,但2001財年該公司出現收入負增長,這還是巴菲特接手以來的頭一次。應該注意到,73歲的他也正在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相應的投資策略調整——這實在值得關注。

事實上,被稱為「奧馬哈的聖者」的巴菲特在投資方面的成就無疑相當於一位點石成金的白袍大法師——自從1942年11歲的巴菲特第一次購買股票以來,他以驚人的速度積累了財富:13歲時巴菲特靠送報賺取了自己的頭一個1000美元;22歲大學畢業時靠投資獲得個人第一個一萬美元;25歲他在自家卧室成立合夥企業時,個人資產已超過10萬美元;1961年巴菲特31歲時,他的身家超過百萬;4年後1965年巴菲特通過合夥企業取得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經營權時,他也正式成為千萬富翁;1981年他進入了億萬富翁俱樂部;1988年則突破10億資產;到了1997年,他則為自己的身價添上了第10個「0」,這年他67歲。據預計,到2009年,巴菲特80歲的時候將可能成為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千億富翁之一,如果他能讓旗下公司保持其歷史平均的22%的年收入增長速度。

雖然其財產膨脹速度不及微軟的比爾·蓋茨(BillGates)、沃爾瑪的山姆·沃頓等少數超級實業家,但他卻是所有明星投資人中積累財富最多、最快也是最穩健的,作為唯一能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進入前十位的明星投資人,他顯然打敗了喬治·索羅斯、彼特·林奇等同樣富有盛名的同行。

他的法力源於何處?一塊由本傑明·格雷厄姆於上世紀中期創立的名為「價值投資理論」的魔法石——魔法石,通常被稱為「賢者之石」,在近代煉金術中是煉金術士們追求的寶物,象徵著知識的人格化、從無知愚昧(賤金屬)到睿智理性(貴金屬)的上升、通過神秘的轉化而走向純潔的人。

主流投資界的異端所有的金融從業者的工作目標只有一個:戰勝指數。無論自身所操盤的基金所得幾何,甚至虧損,但只要能夠戰勝當年股市指數,則該人士就是成功的。

自從1965年由巴菲特控股以來,除了幾個個別年份,如網路股最為風光但巴菲特對之熟視無睹的199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一直遠遠超越了S&P500的成績:這36年S&PS00的平均年收入增長為11.0%,而伯克希爾·哈撤韋的同比數據為22.6%,即便是去年出現6.2%的負增長,仍比S&PS00的11.9%的成績要好。如果在1965年投入一萬美元於該公司,至2001財年結束你能收獲5100萬,但如果投在S&P500上,只能回報47萬元。

但巴菲特是華爾街的一個異端:這不僅因為他不像其他金融大亨一樣每日忙碌於華爾街(他至今仍居住在奧馬哈),更因為他所採用的投資策略及原則與傳統或者說主流投資界大相徑庭。這兩點導致後人在記錄巴菲特的工作方式時,永遠不會選擇電影《華爾街》里的場景:慌亂的人們左手拿著一隻電話,右肩和臉頰夾住另一隻電話,右手則用鉛筆在白紙上寫寫劃劃,眼前的彭博機閃爍著綠色熒光,旁邊不斷傳來「做多」、「做空」和證券代碼以及罵人的聲音……通常意義上的現代金融理論,是從1929年美國股災導致的全國性大蕭條時開始的,大量沮喪的失業經紀人不知所措,又長期找不到工作,這讓他們有了足夠的空閑得以退回學術研究機構進行理論思索。

年,哈利·馬可維茨發表了一篇「開創了現代金融」的論文:《證券選擇》。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風險與回報的不可分性,即沒有一個投資者能夠在承擔低於平均程度的風險的同時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回報。但他認為如果買一些具備不同風險趨向的股票,則能將風險降低。而且,協同變化性越小的投資組合,其回報與風險的比值越大。

年之後,比爾·夏普對馬可維茨的工作進行了改進,提出應更多關注個股股價的波動性:波動性越大,則風險越大。個股的風險是一種無法通過多元化投資化解的風險,但正如馬可維茨所指出的,存在一些風險是能夠被多元化投資化解的,這就被稱為「非相關性風險」。1964年夏普又提出了固定資產定價模型(簡稱CAPM),以此來更為簡便地計算非相關性風險最小的投資組合。

與馬可維茨和夏普的理論共同作為現代證券投資理論基礎的,還有尤金尼·法碼的有效市場理論。他認為股市的參與者是絕對理性的,他們能夠對每個新信息做出迅速而正確的判斷,並由此改變股價的變化,在這樣一個充分有效的市場上,未來的股價是不可能預測的,所以除了運氣因素,沒有人能夠擊敗大勢。

但巴菲特的老師,哥倫比亞大學的本傑明·格雷厄姆於1947年前後提出的價值投資理論與上述幾個理論是完全沖突的。市場既不是充分有效的,股價的波動與回報的關系也是有限的。在他看來,投資這一行為不是由選擇投資組合的低風險性、持有的時間長這樣的特點決定的,而應是「根據詳盡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的操作」,就是說,選定了一傢具備良好潛質的企業,並在「相對低」的價位上,然後若干年內通過企業分紅實現收益,而不是在股價的漲跌瞬間判定選股正確與否。

作為格雷厄姆的最成功的門生,巴菲特充分執行了價值投資理論的原則。他常在說明自己選股的原則時進行這樣一句說明:「我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我購買股票是在假設他們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股市的基礎上。」既然如此,市場本身的變化就不再重要,市場反應是否足夠有效也不重要,股價波動導致的風險存在與否也不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企業經營的能力。「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

正是因此,一向理性的巴菲特說過一句似乎狂妄的話:「我對風險因素的理念毫不在乎,所謂的風險因素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

尋求內在價值「股價正在上升」,這句經常出現在專業人士口邊的話曾被《顧客的遊艇在哪兒》一書的作者小弗雷德·施維德認真地批評過:分析家們憑什麼判斷下一秒股票仍將上漲呢?事實上,每日進行K線圖分析的人們的確無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就像只知道三圍數字無法還原一個女人的形貌。

格雷厄姆對此有一句精妙的評論:「(外界評論)一家企業的狀況,只有一半是事實,而另一半卻是人們的觀點。」通常,影響股價變化的往往是人們的觀點扯遠一點,這正是近年日漸興盛的「混沌投資理論」,即人們的心理狀態決定股市的變化這一理論的精到之處。也正是因此,不斷觀看陰線、陽線,研究踏浪理論的人們往往忽視了企業本身(雖然的確有一些著名投資人在盲人摸象的情況下因把握住市場的心理趨勢而取得超人的成就,如索羅斯)。

在《聰明的投資人》的最後一章中,格雷厄姆道出了有關投資的最為重要的幾個字眼:「安全邊界」。巴菲特認為,這些思想觀點,從現在起幾百年之後,將仍然會被認作是合理投資的奠基石。總結為一句話:就是找出最傑出的公司,以適當的價格購買,並長期持有它。而在賺錢之前,確定的「安全邊界」應該是「不賠錢」。

很顯然,判定一家公司是否值得買,除了基本層面的問題,還需要對購買價格有一個清晰的判定,這兩者間的差值是未來公司升值的基礎,被稱為「內在價值」。事實上,符合以上標準的企業既不太多也不太少,也沒有永遠符合這一標準的。在1973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用1100萬元買下《華盛頓郵報》11%的股權,但之後再沒有增資擴股,對此,巴菲特的解釋是再沒有一個更好的低價位可以進入。盡管如此,其在《華盛頓郵報》的所有者權益已經價值10億美元。

他每年做大約5至10起收購,但並不像多數慣於收購的企業一樣在收購後派自己的管理層,或者改變其公司原有工作流程,並宣稱如何在新公司與舊體系各公司間取得合力,而是像一個大收藏家般把收購的企業隨意擱置在一邊。他也把收購對象集中於保險公司、電力供貨商、制衣、有線電視、建材、商務飛機服務商等幾大領域,這些都是無論在怎樣的市場環境中業績波動都不會太大的行業。除此之外,他還在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吉列、富國銀行、迪斯尼等幾家超級企業投入巨額資金,這就是被稱為集中投資(FOCUS Investment)的方式。巴菲特做比喻說,這就像芝加哥公牛隊在喬丹身上付出最多一樣。

就像喬丹在球場具有主宰能力一樣,巴菲特喜歡那些在一定領域內占統治地位的企業。他也曾開玩笑說想想每晚有25億男人的胡須在生長,他們必須使用刀片,這足以讓他睡個好覺。

伯克希爾·哈撒韋另一個著名的傳統是,收購一家企業後會留出其中10%的股權給經理人,讓他們繼續經營。一則充分帶有巴菲特色彩的故事是1983年收購內布拉斯加傢具市場,該企業由羅斯·布朗金夫人用500美元創立,在這位沒上過中學的老人的苦心經營下,1983年內布拉斯加傢具市場銷售額已經達到10億美元。

盡管如此,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觀察人士認為,巴菲特真正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的企業家氣質,他用收購堆砌起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則是一個保險企業及大量與日常生活休戚相關的物品各佔一半份額的帝國。

很少過問收購企業的具體經營,並不意味著他對經營的外行。有經理人告訴記者,巴菲特的敏銳是驚人的,他可以把旗下任何一家子公司年報表中的數字記下來,如果你讓他在財務報表中發現任何令他不滿的數據,下次你就要小心了。

守望者隨著安然、世界通訊及其他造假賬公司的沒落,巴菲特的價值再次凸現:標准普爾分析員布雷弗曼稱,巴菲特帶頭改善企業的退休金管理及會計賬目系統,只要有巴菲特參與,有關公司便能建立良好的管治制度。

對於巴菲特「去腐生肌」的能力,一件事情可以做充分的說明:1991年所羅門兄弟公司交易商保羅·莫澤爾進行32億美元財政證券的非法交易被《華爾街日報》頭版頭條揭露,事先知道此事但未做出任何處理的公司CEO約翰·古夫倫德被迫離職,而公司股東之一的巴菲特不得不臨危授命。面對信用危機,巴菲特沒有撕毀證據,而是把它們全部交給調查者,並重新建立了嚴格的報告制度。由於他的勇敢承擔和苦心斡旋,所羅門兄弟公司雖然在這次丑聞中損失不小,但並未像預期一樣破產,而是在兩年內恢復了繁榮。

就像挽救所羅門兄弟一樣,這一次人們期待巴菲特挽救所有公司。而他本人也正嘗試在他持有大量股權的公司發揮影響力,強化有關公司的管理。例如,可口可樂去年便曾兩度帶領其他大企業改變會計賬目手法。可口可樂於7月份帶頭把發給雇員的認股權以開支形式人賬,隨後又率先放棄發表季度盈利預測,以免令管理層受到要把業績符合預測的過大壓力,而兩大行動都被視為巴菲特的勝仗。

現在,美國監管當局也希望推動企業成立獨立的核算委員會,以確保公司管理層不會向會計師施加過分的壓力,而巴菲特也成為協助當局推行此政策的有力武器。

對於期權制度,巴菲特早就發表過反潮流的聲音:「除非情況非比尋常,否則,所有者廉價賣出自己的部分企業結果總不會太好——無論這種出售是對內還是對外。結論顯而易見:股票期權應該以企業的真正價值出售。」

而對於假賬,4年前巴菲特就提出了3個問題希望各會計公司回答:

「一、如果會計師能夠獨立對公司財務體系的會計審計負責,那麼得出的數字是否會有所不同?如果不同,會計師應該解釋管理層和他個人的不同意見。

二、如果會計師是投資者,他認為目前對公司的報道能否幫助他對公司實質的財務狀況深人理解三、如果會計師把自己假設為公司CEO而進行會計和審計工作,公司的會計和審計過程還會是現在這樣嗎?區別在哪裡?為什麼?」

財年的成績對於巴菲特而言絕對是沉悶的。雖然「9.11」事件導致其保險業務損失就達20億美元,但或許這也並非一個偶然事件:自從1998年以220億美元天價買下全世界第三大的再保公司通用再保險,累計損失已經超過30億美元,一直是伯克希爾·哈撤韋的財務黑洞。

公司二把手查理·芒格也在去年警告說,未來公司將可能不再能夠為股東持續帶來兩位數的投資回報,這一數字很可能會將降至6%到7%。

香港資金管理公司South Ocean Partners的投資人理查德·麥康奈爾在給客戶的一份時事通訊中表示巴菲特投資的行業太傳統,需要依靠其高超的選股能力。這些公司沒有科技前景,並將很快失去其年事漸高的管理者和董事長,而且沒有接替者。此外,地域性過強也是一大局限。這些都可能讓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前景並不美妙。

難道格雷厄姆的魔法石失靈了嗎哈格斯特朗認為,經歷過這幾年接連不斷的教訓,現在的市場的確更有效了,因此像以前一樣單純的尋找好企業然後耐心等待回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一年前,他就意識到「現在已經沒有顯著的商業機會」,所以他開始關注股價嚴重縮水的大企業,特別是那些因投資者過度緊張而股價跌得過分的企業。但這並不意味著作為巴菲特忠實信徒的他背棄了價值投資理論,雖然不再耐心尋找「最好的」,哈格斯特朗開始在適當的價位接收一些他認為具備升值潛力的企業,比如正在信用危機中掙扎的泰科,他在13元的價位上大量購買股票,現在該股已經長到16元,比起當初6.98元的最低點長了近10元。

巴菲特也在做出相應的調整。為了保持規模達到930億美元的公司穩步增長,現在他已經開始尋找50億到200億左右大小的收購對象,而不是幾年前的1000萬大小的企業。他亦表示准備將目標擴展到全球。

年最切近的機會可能是收購通用電氣旗下的再保險企業(一種為保險公司進行保險以分散風險的企業)雇員再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收入有一大半以上來自於保險公司的運營,而非進行股市操作或者持續的並購。如果成功,伯克希爾·哈撒韋將在保險業也正處於幾十年來最低谷的時期被打造為全球最大的再保險商。此前再保險業務佔全公司總收入的1/4左右。

通用電氣自1984年買下雇員再保險公司後,後者一直是前者的重要現金支柱,但「9.11」給美國所有保險公司以巨大沖擊,雇員再保險公司2002年全年損失預計在3.5億美元到4億美元之間,對於景況不佳的通用電氣而言,這一虧損甚至可能影響到公司整體的信用評級,也將更深遠的影響到公司現金流情況,因此,伊梅爾特決意將之出售。

對於伯克希爾·哈撒韋,這一收購意義重大。有分析師表示,由於「9·11」事件,再保保費大幅上漲,平均漲幅超過60%,如今再保產業變得相當重要,而一旦從前五大一舉躍居成為第一大,巴菲特將擁有更強大的價格主導能力。

這也意味著極大的風險,畢竟同時解決兩家巨型再保險公司的困難並不容易。為了扭轉頹勢,2002年巴菲特率領旗下眾多保險公司主動出擊:在提高收費的同時,他進入了其他同行望而卻步的諸多領域,包括世界盃取消保險、南海石油基地、芝加哥西爾斯大廈財產保險,以及反恐怖主義保險。成功的冒進讓公司在2002年成績不菲:前三季度S&P500虧損22%,但伯克希爾·哈撒韋盈利30億美元。

而且,巴菲特闖入了兩個他從未進入過的領域:能源業和電信業。其代表作分別是中美能源和Level3。而對於曾表示搞不懂的高科技行業,這次巴菲特的進入更給人以突兀之感。對此不願過多評論的他表示,他看重該公司創始人沃爾特·斯科特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沃爾特有一種把事情由復雜變簡單的能力。」

或許應該這樣說:市場改變了,一個堅定的價值投資理論者應該在新的市場環境中尋找新的規則和機會,但基礎的原則不應放棄。「你不是因為別人不同意你的意見就是對的或是錯的。你是對的,僅僅因為你的事實是對的,你的推理是對的」,格雷厄姆的教誨對巴菲特影響深遠,「如果總是做顯而易見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賺不到錢」。

『叄』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投資人,或者是很有傳奇色彩的投資者

1、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歲(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

2、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享年63歲(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

3、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享年82歲(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

4、是川銀藏,享年95歲(1897年-1992年9月)

5、傑拉爾德•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歲?(1899年-1975年?)

6、羅伊•紐伯格(Roy R. Neuberger),享年96歲(1903年7月21日-1999年)

7、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享年93歲(1906年-1999年9月14日)

8、菲利普•費舍(Philip A. Fisher),享年96歲(1907年9月8日-2004年3月11日)

9、斯爾必•庫洛姆•戴維斯(Shelby Collum Davis),享年85歲(1909年-1994年5月24日)

10、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享年95歲(1912年11月29日-2008年7月8日)

11、約翰•伯格(John Bogle),(1929年5月8日-)

12、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

13、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14、約翰•聶夫(John Neff),(1931年-)

15、威廉•歐奈爾(William J.O』Neil),(1933年3月25日-)

16、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1942年10月19日-)

17、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年1月19日-)

18、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1950年3月7日-)
18位最偉大的投資家,陶博士的博客推薦,你可以看看。

『肆』 香港著名投資人有哪些

黃偉康,沈振盈,王冠一,曾廣標......

『伍』 有哪些著名的電影投資人

施建祥,正在熱拍的葉問3就是由他投拍的

『陸』 中國著名的天使投資人又哪些

搜了一篇周鴻禕的文章,樓主看看這個對你有用嗎?
今天,中國最缺的還是天使投資人。

《創業邦》_文/周鴻褘

在中國,我絕對不是天使投資者投資項目最多的,也不是投資額度最大的。我對天使投資的理解是這樣的:你創業的時候別人幫助了你,那麼你今天有能力了,你其實可以幫助更多的年輕人。今天,中國最缺的還是天使投資人。這也是我當初為什麼選擇去做天使投資的原因。

做天使投資,我覺得要抱有一種支持年輕人的心態,要有平常心,把錢投出去的時候就要有思想准備,知道這個投資有可能賺,但更有可能賠,因為投資於公司早期,它的風險一定是最大的。所以,投這個錢的時候,無論是一百萬還是兩百萬,你心裡就當這個錢不在了。如果他能成功,就是你運氣好。如果賭不上,那就是年年交學費。

天使投資人一定要把自己的經驗傳遞給創業者。很多年輕人有勇氣,有銳氣,還有對新市場、新用戶的了解,但是他們缺經驗、人脈關系,還有一些資源。我發現,在美國矽谷,有很多大公司的高管都是積極的天使投資人,他們有經驗,在投錢的同時也會給年輕的創業者一些幫助和指導。在國內,這樣的天使投資者也越來越多了,因為成功上市的或者賣掉公司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要把一個公司從小做到大,其實真的是一部血淚史,裡面有很多失敗的教訓,也有很多彎路,有很多淺灘和暗礁。過來人都走過一遍了,如果能夠毫無保留地傳承給年輕的創業者,我覺得會加快整個行業創業和創新的步伐。

中國應該有更多的「微天使」和「微投資」。我覺得有一種誤導,天使投資如果一個案子不投個幾千萬,說天使投資人好像沒面子似的。我反對這種價值觀,我們應該鼓勵更多的微天使、微投資。就是說,每個人勿以善小而不為,你投不了一百萬,你投五十萬也可以,投十萬塊錢也不少。不要老去攀比誰投的錢多,比誰投的項目多,這樣比來比去沒有意義。在美國,投十萬美元的微天使也不少。但是,這點錢就能改變一些創業者命運,就可能給一些年輕人一些幫助。張朝陽創業的時候,尼葛洛龐帝一共給了他不到十萬美元,是一個典型的微天使、微投資,但是他改變了張朝陽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互聯網的格局。

做天使投資,最重要的就是看準人。你的投資額本來就不大,這幾個錢連律師都雇不了,更何況去雇什麼財務、會計事務所、審計什麼的。要想看準人,其實更多的時候就是打幾個電話,做一些背景了解,然後跟創業團隊做一個交流。憑你的感覺,你喜不喜歡他,談得來談不來,這些小夥子是不是需要你支持,談過幾次,感覺就出來了,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人看準。

另外,我還有幾個主張:

第一,我主張天使投資的額度不要太大,因為畢竟風險比較高,你又不願意把所有的錢都賭在一個項目上,萬一失敗了你可能損失會比較大。所以我建議,不管碰到多好的項目,你投的時候最好有一個最高限額;第二,你占的比例不要太高,否則對企業未來再融資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比如說,一些傳統的天使投資人自己70%控股。後來的投資者就會有比較多的顧慮。而且,你佔了比較大的股份,這個風險實際上是扛在你身上的。所以,一個項目不要投的金額太大,占的比重不要太多,但是可以持續投資,多投幾個項目。

我覺得,一些天使投資人不太負責任,他講就講他成功的項目,只說自己如何過五關斬六將,不談自己走麥城。投資成功率做到100%,那是不可能的,否則就不叫風險投資了。所以,我認為,投資成功率能達到一半或者能超過三分之一,就是不錯的成績了。

『柒』 世界最出名的十大投資人

世界十大投資人出名

1 沃倫巴菲特——美國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團企業的塑造者,一個全球公認為現代「久經磨練」的經理人和領導人。一個比傑克韋爾奇更會管理的人,一個宣稱在死後50年仍能管理和影響公司的人。

2 彼得林奇是當今美國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資組合經理人,是麥哲倫100萬共同基金的創始人,是傑出的職業股票投資人、華爾街股票市場的聚財巨頭。

3 格雷厄姆 「巴菲特的老師」。

4 鄧普頓爵士是鄧普頓集團的創始人,一直被譽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資者之一。福布斯資本家雜志稱他為"全球投資之父"及"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

5 喬治索羅斯號稱「金融天才」,從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創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以平均每年35%的綜合成長率令華爾街同行望塵莫及。

6 約翰內夫,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見經傳的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理財專家。

7 先鋒集團(VanguardGroup)的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博格爾.

8 麥克普萊斯是美國價值型基金經理人中的傳奇人物,以價值投資著稱.

9 朱利安羅伯遜管理的全球第二大避險基金———老虎管理基金的規模,僅次於國際知名金融炒家索羅斯所創辦的量子基金。

10 馬克莫比爾斯 1999年被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指派為董事及全球公司治理工作團隊負責人

『捌』 什麼是獨立投資人

1、獨立投資來人是指一個人自投資公司,不同行業對投資人資質要求不同。
2、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玖』 中國著名投資人是誰

中宇世紀集團 韓宇

『拾』 投資界最著名的傳奇人物有哪幾人

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資商,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在第十一屆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賣到263萬美元。
2010年7月,沃倫·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機構捐贈股票,依當前市值計算相當於19.3億美元。這是巴菲特2006年開始捐出99%資產以來,金額第三高的捐款。
2011年12月,巴菲特宣布,他的兒子霍華德會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中扮演繼承人的角色。
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脅生命。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