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瓷器茶具

著名瓷器茶具

發布時間: 2021-01-24 18:11:19

著名瓷器有哪些 給個名字如:鬼穀子下山圖

青花瓷,始創於唐代,元代景德鎮出產的青花瓷標志著其製作工藝發展日臻成熟,業界人士簡稱之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應當是清代康熙年間官窯出產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然後覆蓋上一層較薄的透明釉,經高溫一次燒制而成。燒成後釉面清爽透亮,紋飾靈動而不失規矩,其表面的青花發色含蓄沉靜,歷久彌堅,簡直可以用「難以磨滅」來形容。如今,業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時期官窯出產的青花瓷作為收藏的首選。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有來太極生。」清代龔軾先生此言著實不虛。青花瓷無論從用料、紋飾、燒制時間還是製作工藝上都極為考究,所以青花瓷在古時的使用頻率是相當高的。平常人家中多將青花瓷用做容器,堅硬、耐磨且不易損壞。而書香門第、官宦人家大多將青花瓷作為裝飾品,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可謂各取所需。

隨著如今收藏的升溫和造假技術的不斷提高,防止「打眼」是青花瓷收藏人士們的必修課,「辨真偽」、「斷年代」、「定窯口」、「評價值」,是青花瓷收藏者都很熟悉的四句行話。鑒定青花瓷,首先可以用眼觀,看胎釉、觀造型、看材料、觀紋飾,正宗的青花瓷,花色淡雅,花紋合理有序,表面細膩光滑,製作工藝精細。而近代仿冒的青花瓷由於難以掌握青花瓷製作之精髓,大多做工粗糙,可一眼識別,也有少數做工較為精細的贗品需仔細查看,贗品的花色大多發暗,不流暢明快,花紋也較為凌亂隨意。其次,如果肉眼難以確定真偽,我們還可以動用科學儀器等現代技術手段對其進行鑒別。

目前,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來越高的市場價值,之所以其價格成倍上漲,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科技工藝價值和美學藝術價值所決定的。南京古陶瓷收藏專家周道祥先生認為,青色在古代時是人們喜歡的顏色之一,不容易使人產生視覺上的疲勞。除此之外,青花瓷還有一系列「隱喻」之意,古時的讀書人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走上仕途後便有「青雲直上」的願望,渴望做一個人民愛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歸田之後,還希望能夠「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當時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見一斑。

當下,「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青花瓷不僅成為了歌曲傳唱中國風的對象,而且現在的一些服裝上也印製出了青花的紋飾,尤其以青花旗袍著稱。如今,我們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不難發現青花的影子,足見「青花」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結。

唐三彩,宋五窯(汝、哥、官、定、鈞),元青花,明成化,清粉彩、琺琅彩。

Ⅱ 上海有哪些有名的瓷器茶具

你好!
上海茶道界民國時期就以鐵畫軒的制壺、吳德勝的藏壺、束和孝的鑒壺聞名遐邇。
百多年後
束和孝老先生的第四代傳人為束為女士
開創了以現代時尚和傳統中式茶文化相結合的特色茶道文化。

Ⅲ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茶具他們是什麼材料製成的

我國茶抄具種類主要有六種:襲
一為陶土茶具。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發明。宜興是我國的陶都。這里在商周時期已生產陶器,北宋初期,生產的茶具已獨樹一幟;至明代大為流行。
二為瓷器茶具。我國晉代浙江一帶已生產青瓷茶具。唐代隨著飲茶之風興盛,在我國河南、河北、湖南、浙江、四川一帶白瓷茶窯,競相興起。北宋時,在江西景德鎮辦起御窯,遂成瓷都。宋代福建等地還生產黑瓷茶具。
三為漆器茶具。始於清代福建福州一帶。
四為現代出現的玻璃茶具。
五為金屬茶具,用金、銀、銅、錫等金屬製作。金、銀等茶器(如法門寺塔地宮藏唐代宮廷茶具),一般為宮廷使用,民間不易措辦。
六為竹木茶具,現代已少採用。
其他還有玉石、水晶、瑪瑙等製作的茶具,但很少使用

Ⅳ 中國茶具的瓷器茶具

我國茶具最早以陶器為主。瓷器發明之後,陶質茶具就逐漸為瓷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具有坯質緻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河北邢窯生產的白瓷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朝白居易還作詩盛贊四川大邑生產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鎮白瓷茶具已遠銷國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這種白釉茶具,適合沖泡各類茶葉。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裝飾典雅,其外壁多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或綴以名人書法,又頗具藝術欣賞價值,所以,使用最為普遍。
白瓷以景德鎮的瓷器最為著名,其它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門的茶具也各具特色。景德鎮原名昌南鎮,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4年)真宗趙恆下令在浮梁縣昌南鎮建辦御窯,並把昌南鎮改名為景德鎮。到元代,景德鎮的青花瓷聞名於世,並遠銷國外。 以浙江生產的質量最好。早在東漢年間,已開始生產色澤純正、透明發光的青瓷。晉代浙江的越窯、婺窯、甌窯已具相當規模。宋代,作為當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生產的青瓷茶具,已達到鼎盛時期,遠銷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質地細膩,造型端莊,釉色青瑩,紋樣雅麗而蜚聲中外。16世紀末,龍泉青瓷出口法國,轟動整個法蘭西,人們用當時風靡歐洲的名劇《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麗青袍與之相比,稱龍泉青瓷為雪拉同,視為稀世珍品。當代,浙江龍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發展,不斷有新產品問世。這種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眾多優點外,因色澤青翠,用來沖泡綠茶,更有益湯色之美。不過,用它來沖泡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則易使茶湯失去本來面目,似有不足之處。
青瓷茶具晉代開始發展,那時青瓷的主要產地在浙江,最流行的一種叫雞頭流子的有嘴茶壺。宋朝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達到了鼎盛時期,生產各類青瓷器,包括茶壺、茶碗、茶盞、茶杯、茶盤等,甌江兩岸盛況空前,群窯林立,煙火相望,運輸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榮的景象。 始於晚唐,鼎盛於宋,延續於元,衰微於明、清,這是因為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為點茶法,而宋代流行的鬥茶,又為黑瓷茶具的崛起創造了條件。
宋人衡量鬥茶的效果,一看茶麵湯花色澤和均勻度,以鮮白為先;二看湯花與茶盞相接處水痕的有無和出現的遲早,以盞無水痕為上。時任三司使給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就說得很明白: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斗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說的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盞,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種。福建建窯、江西吉州窯、山西榆次窯等,都大量生產黑瓷茶具,成為黑瓷茶具的主要產地。黑瓷茶具的窯場中,建窯生產的建盞最為人稱道。蔡襄在《茶錄》中這樣說建安所造者……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盞配方獨特,在燒制過程中使釉面呈現兔毫條紋、鷓鴣斑點、日曜斑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輝,增加了鬥茶的情趣。明代開始,由於烹點之法與宋代不同,黑瓷建盞似不宜用,僅作為以備一種而已。
宋代福建鬥茶之風盛行,鬥茶者根據經驗認為建安所產的黑瓷茶盞用來鬥茶最為適宜,因而馳名。宋蔡襄《茶錄》說: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這種黑瓷兔毫茶盞,風格獨特,古樸雅緻,而且瓷質厚重,保溫性能較好,故為鬥茶行家所珍愛。 彩瓷亦稱「彩繪瓷」(painted china)。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繪的瓷器。主要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兩大類,釉下始於唐唐青花}。明清時期開始出現是釉上彩{粉彩},同時也是彩瓷發展的盛期,以景德鎮窯成就最為突出。

彩瓷茶具顧名思義是運用彩繪瓷器製作而成的茶具,彩瓷技法多樣,因而彩瓷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釉下彩、釉上彩及釉中彩、青花、新彩、粉彩、琺琅彩等茶具豐富多樣,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爾後在窯內經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制而成的器具。然而, 對「青花」色澤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將黑、藍、青、綠等諸色統稱為「青」,故「青花」的含義比今人要廣。它的特點是:花紋藍白相映成趣,有賞心悅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華而不艷之力。加之彩料之上塗釉,顯得滋潤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後期,青花瓷茶具才開始成批生產,特別是景德鎮,成了我國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產地。由於青花瓷茶具繪畫工藝水平高,特別是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運用在瓷器上,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元代繪畫的一大成就。明代,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茶具,諸如茶壺、茶盅、茶盞,花色品種越來越多,質量愈來愈精,無論是器形、造型、紋飾等都冠絕全國,成為其它生產青花茶具窯場模仿的對象,清代,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發展史上,又進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響後代。康熙年間燒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稱清代之最。
綜觀明、清時期,由於制瓷技術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對外出口擴大,以及飲茶方法改變,都促使青花茶具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當時除景德鎮生產青花茶具外,較有影響的還有江西的吉安、樂平,廣東的潮州、揭陽、博羅,雲南的玉溪,四川的會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國還有許多地方生產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區域內,供民間飲茶使用。
玲瓏瓷是在瓷器坯體上通過鏤雕工藝,盛行於明代,器物成型後在坯上鏤雕透空花紋,再用釉將透雕花紋填平,雕鏤出許多有規則的「玲瓏眼」,然後以釉燒成,燒後鏤花處得以墁平花紋清晰可見,具有玲瓏剔透、精巧細膩的特色,十分美觀,被喻為「卡玻璃的瓷器」。 玲瓏瓷茶具即為運用玲瓏瓷製作而成的茶具。玲瓏瓷往往與青花相匹配,而有青花玲瓏瓷,而在創新技法上,將玲瓏眼與青花圖案進行有效結合,與一般的規則對稱的玲瓏眼相比,更靈活而有趣味。景梅文化瓷青花玲瓏瓷的創作就是這樣,將玲瓏鏤雕與青花山水、花鳥、圖案相融合,達到一種賞心悅目的效果。 現代釉中彩與玲瓏瓷的結合運用,而創作出了釉中彩玲瓏瓷。釉中彩玲瓏為景梅文化瓷創新之舉,採用傳統釉中彩與鏤雕玲瓏的綜合技法,並完美融合,創作的釉中彩玲瓏瓷追求綠色與環保的生活理念,整體上具有秀美、俊雅、持重、朴實而又富麗堂皇之特點。

Ⅳ 古代著名茶碗、茶器有哪些

中國古代沒有太出名的茶具,我說說日本的吧。有「螞蝗絆」,是中國傳入日本的一專個茶屬晚,後來成了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寶貝。有織天信長的「九十九發茄子」,有松永久秀的「古天平明蜘蛛」,都很出名。還有豐臣秀吉的「松島壺」,「珠光小茄子」,價值差點。

Ⅵ 茶具品牌有哪些值得推薦

茶具品牌來推薦:天福,恆源福,華祥苑。

1、天福。

公司十多年來共榮獲行業、省級與國家級重大榮譽60多項,包括福建省名牌農產品、省品牌農業企業金獎、省著名商標等.08年入選奧林匹克博覽會,特製中國頂級茶葉——英倫風尚禮贈英國皇室安德魯王子,並且在各類國際茶文化會上屢獲「茶王」稱號。華祥苑茗茶在全國發展了獨具特色。

Ⅶ 古代著名瓷器有哪些

青花瓷,始創於唐代,元代景德鎮出產的青花瓷標志著其製作工藝發展日臻成熟,業界人士簡稱之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應當是清代康熙年間官窯出產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然後覆蓋上一層較薄的透明釉,經高溫一次燒制而成。燒成後釉面清爽透亮,紋飾靈動而不失規矩,其表面的青花發色含蓄沉靜,歷久彌堅,簡直可以用「難以磨滅」來形容。如今,業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時期官窯出產的青花瓷作為收藏的首選。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有來太極生。」清代龔軾先生此言著實不虛。青花瓷無論從用料、紋飾、燒制時間還是製作工藝上都極為考究,所以青花瓷在古時的使用頻率是相當高的。平常人家中多將青花瓷用做容器,堅硬、耐磨且不易損壞。而書香門第、官宦人家大多將青花瓷作為裝飾品,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可謂各取所需。

隨著如今收藏的升溫和造假技術的不斷提高,防止「打眼」是青花瓷收藏人士們的必修課,「辨真偽」、「斷年代」、「定窯口」、「評價值」,是青花瓷收藏者都很熟悉的四句行話。鑒定青花瓷,首先可以用眼觀,看胎釉、觀造型、看材料、觀紋飾,正宗的青花瓷,花色淡雅,花紋合理有序,表面細膩光滑,製作工藝精細。而近代仿冒的青花瓷由於難以掌握青花瓷製作之精髓,大多做工粗糙,可一眼識別,也有少數做工較為精細的贗品需仔細查看,贗品的花色大多發暗,不流暢明快,花紋也較為凌亂隨意。其次,如果肉眼難以確定真偽,我們還可以動用科學儀器等現代技術手段對其進行鑒別。

目前,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來越高的市場價值,之所以其價格成倍上漲,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科技工藝價值和美學藝術價值所決定的。南京古陶瓷收藏專家周道祥先生認為,青色在古代時是人們喜歡的顏色之一,不容易使人產生視覺上的疲勞。除此之外,青花瓷還有一系列「隱喻」之意,古時的讀書人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走上仕途後便有「青雲直上」的願望,渴望做一個人民愛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歸田之後,還希望能夠「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當時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見一斑。

當下,「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青花瓷不僅成為了歌曲傳唱中國風的對象,而且現在的一些服裝上也印製出了青花的紋飾,尤其以青花旗袍著稱。如今,我們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不難發現青花的影子,足見「青花」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結。

Ⅷ 中國現在那些茶具出名

目前中國的來茶具
主要源有宜興的紫砂壺
景德鎮的瓷

唐山的骨資
另外還有福建的德化瓷
廣東的潮州資

中國五大名窯:官,汝,鈞,定,哥.市場上也有賣
當然不會是宋代那樣的東西了.很多都是復古的工藝,東西還是很不錯的

台灣的陶與瓷器也很多.也很實用,且美觀,做工也很細,就是價高一點.

日本,韓國也有些茶具在國內市場上有,不過不多見.

對於瓷與陶的老店倒是不多,以前都是國營性質,到後來再改成民營私營企業了,很少有所謂的老字型大小.再者這類東西很多是當作藝術品來看,像紫砂壺,都是壺以人為貴.

至於當代的名字,你上網搜一下,看看紫砂網什麼的都會有.
像紫砂壺大師,顧景洲的大弟子徐漢棠等都健在著呢

Ⅸ 瓷器的十大排名是什麼

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是中華文明展示的瑰寶。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高級瓷器擁有遠高於一般瓷器的製作工藝難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為古代中國的特產奢侈品之一,瓷器通過各種貿易渠道傳到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中國古代瓷器有曾拍出天價的精品,但部分國寶級瓷器並不在中國國內。歐美人士在結婚時,便特別喜歡送贈高級瓷器茶具。

九、清乾隆琺琅彩古月軒錦雞圖雙耳瓶,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件瓷器的話,那便是「秀麗」。此件物品為乾隆時期的代表作品,整個畫面布局勻稱,淡雅細膩,色彩相互層疊,富麗多姿。器高16.5厘米,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造型小巧秀麗,頸部飾以卷草形雙耳,垂肩處的如意紋雅緻婉麗。瓶身腹部繪主題圖案「花石錦雞圖」(錦雞又名金雞,是雉類中最為漂亮的種類之一,也是我國獨有的珍貴品種),寓意錦上添花。錦雞棲立於樹干之上,側旁以粉紅花卉、玲瓏洞石相襯,另一面空白處墨彩題詩:「新枝含淺綠,曉萼散輕紅」,二句題詩與畫面相得益彰。引首朱文「佳麗」印,句尾白文「翠輔」印,瓶底足內書雙方欄「乾隆年制」四字藍料彩款識。 十、清乾隆青花海水紅彩龍紋八吉祥如意耳葫蘆瓶,「葫蘆」在我國亦有「福祿」之意,寓意吉祥,其形態總會給人以喜氣祥和的美感,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此件天價瓶形狀便是葫蘆形,上部呈圓形,下部為扁圓形,長方形足。頸肩兩側各置一綬帶耳。器青花紅彩為飾,青花繪海水紋,紅彩繪龍紋、藏傳佛教吉祥圖案八寶紋中的寶傘紋、金魚紋。洶涌澎湃的海水,紅彩蛟龍鬧海,飛騰其間,勇猛矯健,有叱吒風雲之勢。器輔以青花繪纏枝花卉紋、回紋等。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